0

宇宙是什么牌子精选20篇

浏览

7165

文章

1000

篇1:maxlmus是什么牌子轮胎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到底maxlmus是什么牌子轮胎?其实严格来说,没有这个品牌。我相信你想问的不是你想问的。maxlmus,而是maxxis轮胎。那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maxxis轮胎品牌。

Maxlmus,事实上,玛吉斯轮胎品牌成立于1967年,在台湾一直享有良好的声誉,2012年在全球轮胎品牌中排名前十,可以说是一个新星。目前,玛吉斯与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长安福特、福建戴姆勒、东风日产、东南汽车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合作提供配套轮胎,这也是玛吉斯研发技术、轮胎质量和耐久性的最有力证明。

玛吉斯优点

玛吉斯品牌最大的特点是轮胎的耐久性。与同级轮胎相比,玛吉斯轮胎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这要归功于玛吉斯独特的高性能橡胶配方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当然,玛吉斯品牌在轮胎抓地力和稳定性方面也处理得很好。二是轮胎性价比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贴近百姓的品牌。如果你不追求米其林这样最好的品牌之一,我相信玛吉斯轮胎会是你的好选择。

玛吉斯缺点

玛吉斯的缺点是轮胎噪音问题,低速表现良好,但高速越高,噪音增加越大,对乘坐环境自然不友好。当然,如果不仔细听,基本没有影响。如果你真的不想轮胎噪音这么大,我们可以选择玛吉斯轮胎的舒适系列,比如MS1轮胎采用新型胎面设计和高密度刀槽设计,既能保证轮胎的静音性,又能带来更好的驾驶稳定性,可以说是家庭的好帮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heenoor是什么牌子?档次怎么样?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HEENOOR属于上海希诺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是水杯知名品牌,品牌现拥有三家制造型企业,公司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及营销为一体,主要生产不锈钢、塑料和玻璃三大系列制品,产品涉及真空器皿、保温容器、密封容器、家用小电器、厨卫用品等多个领域,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已拥有行业一流的产品研发中心和模具加工车间,配合精湛的工艺和成熟的技术,以及国际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和质量管理体系,使得每一个使用希诺产品的消费者,不仅能亲身感受科学化管理所创造的产品品质,更能享受全自主知识产权独有的非凡品位。

HEENOOR保温杯不锈钢主要采用进口韩国浦项制铁公司304不锈钢卷,需要三到七次等不同程度的拉伸成型,从材质和工艺上确保了品质的基础。另经希诺内部员工透露,从产品下料到成品入库,最少的工艺也有16道,每道工艺希诺都以近乎苛刻的品检来把控,淘汰率高达30%以上,换句话说,如果开始下料预计是1000个杯子,最终良品不会超过700个,这也就是为什么希诺公司团购订单一般不会接500个以下的缘由。另外,希诺没有二级品,所有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均采用压掉报废,品质决定市场,市场选择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产电视机哪个牌子好?良心推荐!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国产电视机包括TCL、创维、长虹、小米等,都是质量能得到保障的电视机品牌,在选择电视机的时候,可以选择以上品牌,皆是不错的品牌。以下做详细介绍:

TCL

TCL在中国市场拥有大量客户,每个人仍然信任和支持国内品牌。目前,TCL的电视机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五。虽然它卖得不多,但许多家庭会选择这个品牌。TCL的液晶电视性能非常好,赢得了许多中国彩电品牌。而且它的图像技术也非常成熟,不仅画面清晰,而且音质也很好。

小米

如果与屏幕质量相比,小米无法与其他品牌相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小米TV没有优势。就价格而言,小米必须是相同配置和尺寸下最便宜的TV。小米在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MIUITV的人性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这是其他制造商无法比拟的。为了让老年人和儿童更容易使用,4A系列小米TV还包括语音控制功能,可以直接帮助你找到你想要的东西。此外,小米的其他智能家居生态链已经在建设中,小米TV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好的智能家居之一。

海信

小米在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MIUITV的人性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这是其他制造商无法比拟的。为了让老年人和儿童更容易使用,4A系列小米TV还包括语音控制功能,可以直接帮助你找到你想要的东西。此外,小米的其他智能家居生态链已经在建设中,小米TV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好的智能家居之一。

创维

国内老牌电视厂家,现在主攻OLED技术,是该项技术出口量最大的厂家,近年来市场份额逐年增长,消费者的信赖度也在不断提高。

长虹

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内电视的龙头,近年来由于主攻方向偏差,已经被不少高端品牌取代,但依然在消费者中有着不错的品牌影响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汽车低音炮什么牌子好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汽车低音炮品牌排名

哈曼卡顿

哈曼卡顿是哈曼国际工业中专门生产家用和汽车音响的部门,成立于1953年,同时成立于1953年。JBL、AKG、Infinity等待著名音响品牌也属于哈曼集团。

雅马哈

雅马哈成立于1887年,是一家主要生产乐器、音响设备和音效产品的日本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乐器制造商。此外,雅马哈还涉足网络产品、体育用品、厨房浴室、汽车发动机、摩托车等领域,表现良好。

BOSE

BOSE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marG.Bose博士成立于1964年,其产品不仅在音响领域有着十足的实力,而且在航天科技领域也有着同样出色的表现。

索尼

索尼是日本世界著名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在视听、游戏、通信和信息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JBL

美国JBL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扬声器制造商,成立于1946年,JBL从原材料的开发,扬声器单元的设计和生产,扬声器的设计和生产,一切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到目前为止,70%以上的专业录音棚、音乐厅和高档电影院都在使用JBL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宇宙还在膨胀么

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在带着人类进步。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大自然的资源,稳打稳实地构建了现代社会,并于20世纪中期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打开了前往地外世界的大门。

俗话有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踏出地球,面向一望无际的星河时,人类终于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作为天体,地球是有范围局限的,可以到达它的边界,既然如此,宇宙是否也存在着边界呢?

关于宇宙边界的争论,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的热门话题,截至目前尚未有准确的答案。但是自近世纪来,天文学家不止一次发现了诡异现象:宇宙正在逐渐膨胀

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也许会感觉到非常奇怪,与宇宙相比,人类简直是微不足道,专家们又是如何察觉到宇宙在发生膨胀的?关于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揭秘

宇宙膨胀速度加快,超乎想象

众所周知,关乎宇宙诞生的真相目前也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有不少证据指向这与一场大爆炸有关。据悉137亿年前,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发生了大爆炸,散放出诸多物质,宇宙亦因此而诞生了。

一个文明的进化和成长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在1998年,两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亚当里斯(Adam G Riess)和索尔珀尔马特(Saul Perlmutter)利用哈勃望远镜观测超新星爆发光谱时,共同发现了一个现象:当前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该消息传出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并惹来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为了正式消息的真实性,多间权威天文研究所联合一起,做了很多规模庞大又复杂的实验,比如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美国WMAP(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卫星实验和测量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美国光谱巡天实验等,最终都证实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理论。

两大“神器”可测算宇宙膨胀速率

当“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理论被证实后,人们对其膨胀的速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宇宙对于常人而言,是一个难以观摩其全貌的庞然大物,科学家是否有方法可测量它的膨胀速率?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测量呢?

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在科技的支撑下,人类凭借两大“神兵利器”并可立足地球,轻松准确地测量出宇宙的膨胀速率,它们分别是: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美国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下它们。

一,普朗克卫星实际上是一个宇宙微波辐射探测器,是欧洲航天局(ESA)在视野2020年中的科学计划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灵敏的角解析力获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整个天空的各向异性图,是史无前例的存在,可为早期宇宙的理论和宇宙结构的起源提供讯息的支撑。

二,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HST),相信很多人对这一个天文观测利器一点都不会陌生,它是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的合作项目,于199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设置在地球轨道上,属于反射式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配备有光谱仪及高速光度计等多种附属设备,其所获得的图像和光谱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通过它观测所捕捉到的数据会先被储存在航天器中,然后由地面上的专家利用特定软件进行解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先进的设备已经在手,那么专家们又是如何计算宇宙的膨胀速率的?事实上,宇宙膨胀速率又称为哈勃常数,通常用H来表示,需要通过三个步骤来计算。

步骤一,先利用“宇宙距离阶梯”来确定宇宙中各大星系之间的距离;步骤二,将恒星作为里程标记,然后借此来测量更为遥远的星系距离;步骤三,最后专家利用所得的距离数据以及星系发出光线到达地球所产生的红移,进而测算出宇宙的膨胀速率。

根据20209年NASA所公布的最新估计值看来,宇宙的膨胀速率为每秒每百万秒差距74千米(46英里),比预想中的估计值(67千米(41.6英里)每秒每百万秒差距)要快上9%。掷地有声的数据可充分证实“当前宇宙正在逐渐膨胀”的理论。

宇宙加速膨胀对地球会造成影响吗?

作为宇宙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它的变化,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宇宙加速膨胀的背景下,人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否会出现异样情况?

对此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首先宇宙的膨胀速度与光速持平,甚至是大于光速的,这就使得远离我们的星系距离地球越来越远。

然后,宇宙的膨胀会导致宇宙的总热量越来越低,可以用熵值来衡量。熵是衡量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当整个宇宙的有序度越来越低的时候,无序度就会变高,时空就有可能被无限拉伸,宇宙的温度就会逐步下降。这种变化会直接导致恒星熄灭。

试想想,假如有一天,太阳熄灭了,太阳系会发生什么状况?看过《流浪地球》的朋友们都知道,首先是整天温度下降,热量退散,沦为冰天雪地的状态。最后太阳爆炸,吞噬一切。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要过于忧心忡忡。要知道,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有很多事是难以抓摸和把控的。宇宙膨胀必定会对地球产生影响,但是这对于人类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了,无人能够准确预测出未来的走向。

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很多奥秘正在逐步被解开,宇宙膨胀速率超乎超乎了想象,当它膨胀到极致时,又会发生什么呢?再来一个大爆炸?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宇宙的奥秘数不胜数,想要穷尽其奥秘,人类任重而道远,也许在不久之后,宇宙的真正面目就会被掀开了,一切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cp672是什么牌子轮胎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Cp672是耐克森专注于舒适静音和超长里程的经济轮胎。东风悦达起亚为现代朗动,东风悦达起亚k3原轮胎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雨天排水能力,官方耐磨指数达到可怕的480,舒适性也有静音轮胎水平。最大的缺点是控制只是合格的。

耐克森轮胎是韩国与韩泰、金湖轮胎并列的韩国三大轮胎品牌。成立于1942年的老牌企业,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但进入中国较晚,知名度较差。但与其他汽车轮胎品牌相比,性价比高,以整个系列的长寿命而闻名,共有高端n,中端cp,低端sb三大系列。

以下是一点科普知识:

由于物理原因,耐磨轮胎表面更硬,在正常干燥地面上,滚动阻力摩擦小,即控制会减弱,所以追求经济或性能,几乎不能考虑,其他如静音水平,雨天控制水平也可以通过技术更容易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staff是什么牌子?好不好?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staff是潮牌Vetements一个衣服系列的名字,属于品牌Vetements。vetements是来自法国的潮牌,很多明星和时尚达人都是这个牌子的粉丝,品牌成立后在短时间内就火爆全球,长袖子是这个牌子的标志。

Vetements是一个来自法国的时装新势力,由格鲁吉亚籍设计师Demna Gvasalia与Guram Gvasalia设计师创办的。

Vetements 由 Guram Gvasalia 和 Demna Gvasalia 两兄弟创立,品牌创立不到3年,就在全球进驻多家店铺,做出来的潮款都很火爆:“DHL”的黄色 T 恤、背后带有 “Vetements” 的黑色雨衣、套头衫和去年时装博主都穿去时装周“炫耀”的牛仔裤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球是哪一颗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中目前已知最古老星球

目前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最古老的星球PSR B1620-26 b,大约已经活了127亿年了,要知道宇宙也才活了138亿年,这也意味着宇宙仅仅比这个星球大大十亿岁左右。

根据研究发现PSR B1620-26 b这个星球有着两个环绕着的宿主星球,而且该星球完美见证了后者的诞生。这两个宿主星球分别是一个中子星和一个白矮星。

最老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有人认为这个星球已经活了如此漫长的时间,而地球的年龄只有46亿年,在它面前完全都不够看的。而且地球都已经成功孕育了很多不同的生命包括人类在内还有高级生命的诞生,那么该星球既然年龄如此之大那么也很有可能存在着某些生命,甚至于诞生一些高级生命。

但是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认为这个星球在最开始诞生的时候也不是安稳的状态,可能有一些比较剧烈的大风暴,后面又经历了很多事情,最终让人成为了现在这个模样。

而且在过去这个星球的发展相当艰难,可能在诞生的时候经历了超强的紫外线辐射自己各种辐射,后来它的年龄变大了也逐渐变老了最终开始不断膨胀成为了一个红色的巨型星球,并且有一些物质溢出到了身边的脉冲星上面,这让中子星开始重新旋转。

而且这个星球可能是一个气态星球,和地球这种星球不太一样,它相当不稳定容易发生各种变化,而且正是因为它诞生太早了所以上面的某些物质可能缺乏,通过这些有人认为这个星球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大家怎么看呢。

现代普遍的一个观点是宇宙是开始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之后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天体行星。地球就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最后经过演化最终形成了目前欣欣向荣的世界。地球仅仅使用了46亿年就形成了生命,而在宇宙中有一颗行星的生命已经是120亿年,位于天蝎座的一颗行星,是目前人类观测到最古老的的行星,那么如此古老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甚至存在比人类还高级的生物呢?

这颗行星名为玛士撒拉行星,距离地球1.2万光年,科学家推测这颗行星已经120多岁了,地球46岁的生命与它相比就是一个婴儿和一个老人相比,地球比这颗行星诞生的时间晚了整整70亿年,这段时间完全有可能孕育两次生命了。那么这颗宇宙最古老的行星究竟有没有存在高级的职能生物呢?

科学家预测这颗行星诞生之初经历了一些剧烈的风暴,此后又经历了主恒星爆炸,被中子星吞噬,从而变成一个不断发射脉冲的的中子星,而这颗恒星就是围绕这颗射脉冲的的中子星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探索宇宙奥秘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探索宇宙奥秘

作为美国第一个发射载人飞行器的基地,美国休斯顿宇航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开设了引人入胜的“空间中心博物馆”,用实物或者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向人们介绍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同时该中心还定期举办各种针对学生的培训课程,带领他们参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设在该地的航天研究部门、航天器发射控制中心、宇航员训练中心等设施,让中小学生系统地了解空间科技知识。这个空间中心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人们在参观中了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追溯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空间的艰苦努力,缅怀为了科学而献身的空间科技开拓者。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模型使参观者可以直观感受这些行星的大小比例。

2、这是由一名学生根据想象设计的生活在其他星球沙漠地带的外星生物模型。

3、这个原物大小的航天飞机模型展现了宇航员在飞行中的失重现象。

4、这是参观者在触摸天外来客--陨石。

5、这是参观者通过望远镜观测模拟星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宇宙正在膨胀

全文共 3447 字

+ 加入清单

77.哈勃定律的宇宙学意义

前面我们介绍了哈勃定律,它说明了天文学家所观测到的河外天体所发射的光谱线的谱线红移与该天体离开我们的距离成正比。面对这一发现,人们首先要追究的是:天体的谱线红移是怎么产生的?人类目前已完全肯定的红移机制只有两种:即多普勒红移和引力红移。观测事实不能支持哈勃关系表述的是引力红移。1930 年,爱丁顿把红移看成是动态宇宙的膨胀效应,于是,哈勃定律便提供了宇宙正在膨胀的观测证据。

宇宙正在膨胀,所有河外天体以正比于其距离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一种不自觉的惊讶:为什么所有其他天体恰好都是远离我们而去?这不正是我们是处于宇宙中心的观测证据吗?

为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什么是平面和什么是直线?也许会有读者向我抗议了:“你也太小看我们了,难道我这点还不明白吗?”但我想抗议之后再冷静一想或许真回答不出来。会做木工活的人会说,鲁班发明的墨斗就给出了直线。但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它给出的实际上是一条悬链线,有如过江的电缆线。那光可是走直线的!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预言并由爱丁顿通过日全食时的观测加以证实的正是说明光在引力场中走的是曲线。“两点之间引一条直线!这可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公理。”该不会再有问题了吧!其实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习惯于两个东西:即“水平泡”和“铅垂线”。建筑师在修建房屋时用它们检查地基是否水平或墙壁是否铅直是十分有效的。但读者是否想过,假如风平浪静,我们在海面上一个个的小块地区作水平面,如果我们从我国的海岸面一直作到美国,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努力作出的“水平面”竟是一个“球面”的一部分。不难想象,如果我们在地球的赤道线上向北作两条垂直于赤道的直线,并按水平面上的方式不断延伸,不难看出这两条线会相交于北极极点。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几条令人吃惊的结论:(1)在地平面上过直线外一点不能引一条直线与原直线平行,但过地面上的适当两点(如两个极点)可以引无数条直线(即子午线)。(2)地球表面上的一个三角形其三个内角的和大于两个直角(即 180°)。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日常经验得到的一些直观常识往往是靠不住的。甚至像欧几里德几何这一类知识在地球表面上也只能是在一个足够小的区域内近似成立的,而一般情况下遵从的是球面几何关系。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欧几里德几何可以无条件地用到宇宙空间呢?

设想有一束极强而又准直的激光,它可局部地沿“直线”向前无限地传播。那么在足够大的范围这束光的轨道是什么?难道它不可能是“曲线”甚至是“闭合曲线”吗?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如果用局部构成平面的很多的这种激光束同时向前传播,那么这些光束的轨道在大范围内就会是一个球面的部分(甚至就是一个球面)。

天文学家认为,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星系就好像钉在一个气球表面的小点。当气球膨胀时,这些点就四散分开。这时,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会看见所有其他点都在离开自己退行,而且相对距离越远的退行的速度也越大,正像哈勃定律所描述的那样。可见,宇宙膨胀的观测事实并不带来人类及其所在环境的特殊地位。

从理论上看,哈勃定律只适用于红移足够小于一的情况,对于大红移的情况应利用严格的宇模型所推出的红移公式。在标准宇宙模型下,哈勃常数是宇宙模型中尺度因子的相对膨胀率,它是随时间变化的参量。通常我们说的哈勃常数值是指今天的“瞬时值”,并用 Ho 表示之。

哈勃常数的倒数是一个与宇宙年龄有关的数值,宇宙年龄的确定还与宇宙常数因子和减速因子 qo 有关。宇宙年龄除了在宇宙学中通过对 Ho 的观测确定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方法来间接估计宇宙年龄或对其做出某种限制。如,通过地球上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中有关同位素的丰度比确定的地球年龄,以及通过恒星、球状星团的演化理论确定的恒星(特别是太阳)和球状星团的年龄应小于宇宙年龄。哈勃最初确定的 Ho=500 公里/秒。百万秒差距就太大,以至使计算的宇宙年龄竟小于地球和太阳系的年龄,这当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当前的哈勃常数比当初小了十倍,已无年龄矛盾。现在,天文学家倾向于把宇宙年龄订为 130 亿年(最大的估计为 200 亿年)。

上面我们已介绍了哈勃常数的确定及其宇宙学的意义,我们应该能感受到常数确定的艰巨,如果理论上没有新的见解,或观测手段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当人们宣称他们得到了什么实质性的新结果,一般是不足信的。78.什么是宇宙学原理

当读者看到这里,我猜想你已跟我一起欣赏了一大段天体交响曲。或许你还从中得到了某种满足。这里我们不涉及本书的好或坏,而是想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即你为什么能从书或别人的某种表述中获得与作者或表述者相同的感受,甚至达到某种共鸣?

不难理解,人类的任何知识都只能是通过个别人去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当听众或读者得到这些表述后,他或者过去曾有过相同感受,于是引起同感或共鸣。如果他过去并没有过这类经历,那么作者的表述或许会促使他按表述者所指出的同样方式去感受,从而得到与表述者的同感或共鸣。我相信你一定有过这种经历。但你从没感到某种惊奇吗?为什么可能处于完全不同环境和不同状态的人,会对事物得到完全相同的感受和认识?科学家却从反面来理解这个问题,并相信:人们(观测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观测)不受其所处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人们现在更一般地认为,在任何给定时刻,位于任何典型星系的观测者向各个方向看到的宇宙都是一样的。(这里指的“典型”是指那些本身除了随宇宙的整体的运动外没有大的特殊运动的星系。)这个假设是如此的自然,以致人们把它称为“宇宙学原理”。他是人类研究宇宙学的基本出发点。宇宙学原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如:

宇宙中没有任何一点具有优越性,所有位置都是平权的。宇宙学原理也常称为哥白尼原理或宇宙平庸原理。应用到星系本身时,这个原理要求一个观测者无论在哪一个典型星系上所看到的其他星系都以同样方式运动。直接的数学表示就是,任何两个星系的相对运动速度都必然正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这正好是哈勃所发现的。

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宇宙学原理则可说:宇宙在任何时刻,其物质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长期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宇宙学原理称为“假设”,认为是为便于数学处理而做的某种简化。但 1990 年 COBE 卫星对 3K 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结果已使这个假设成为了受到观测支持的客观事实。天文学家目前公认的标准宇宙模型所采用的罗伯逊一沃尔克度规就是他的数学描述。

79.各种可能的宇宙模型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武器”。在宇宙学原理要求下建立的场方程,得到的解理论上都可建立一个宇宙模型。人们把各种可能的解析解,利用李代数加以表示,按其结构常数的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宇宙及均匀和非各向同性的宇宙。虽然大多数天文学家采用了均匀和各向同性的“标准宇宙”模型,但在研究宇宙极早期的某些不对称性质时人们也常求救于一些特殊的非各向同性甚至是非均匀的宇宙模型。

即便在标准宇宙模型下,由于参数的不同也使宇宙将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性质。标志宇宙特征的尺度因子 R(t)可以是随时间增胀的,此时的宇宙称为是膨胀的;反之,如果 R(t)随时间减小则是收缩的宇宙;如果 R 与时间无关,即它保持常数不变则称稳恒态宇宙。必须指出,理论只可能给出各种可能性,而不可能在其间做出决断。只有天文观测才能给宇宙的实际状态从各种可能性中做出最后的裁决。这正是哈勃定律的巨大功绩。

80.开宇宙,闭宇宙和临界宇宙在标准宇宙模型中对于目前的膨胀宇宙按其演化前景也可分为三种情况:如果宇宙始终不断地膨胀下去“永不回头”这称为开放宇宙;如果宇宙膨胀速度慢慢地减小以至为零甚至转为收缩,这称为封闭宇宙;当宇宙恰好处于二者的中间状态时,称为临界宇宙。同样,它们只能通过天文观测来做最后决断。可能的观测方法是:

几何学方法:通过哈勃图或天体的视角径红移图来确定减速因子 qo 其数值大小决定了宇宙性质:

=0.5 临界宇宙;

>0.5 封闭宇宙。

动力学方法:通过对一定天区中物质运动速度的观测,确定该天区的引力势的大小,从而确定该天区的平均物质密度。并利用很多天区的统计结果确定整个宇宙当前的平均物质密度ρo,它与宇宙的临界物质密度ρc 之比Ω o(=ρo/ρc)其数值确定了宇宙的性质:

=1 临界宇宙:

>1 封闭宇宙。

图 29 表示了三类宇宙的尺度因子 R(t)随宇宙时 t 的变化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jellytoyboy是什么牌子?档次怎么样?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JELLY TOY BOY是成立于2012年的箱包品牌,用经典进口pvc颗粒高温压模而成,品牌理念:时尚就是一种自由,一种不用迎合别人、忠于自我的舒适感。

JELLY TOY BOY品牌,它的创立初衷就是让爱时尚的女人得到真正的舒适随性。特立独行,不循规蹈矩。JELLY TOY BOY果冻包回味经典,创造未来。

JELLY TOY BOY品牌理念:时尚就是一种自由,一种不用迎合别人、忠于自我的舒适感。

JELLY TOY BOY包包的特点:采用进口PVC作为主要材料,并使用高科技技术一气呵成,因此JELLY TOY BOY包包有永不变形、防水、易打理、环保耐用的优点。

JELLY TOY BOY重新颠覆经典,并勇於接受非议,用平民的价格,顶尖的工艺,创造颠峰时间,让所有女人都能展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日本兴起“宇宙葬”,这次你真的可以上天了!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你想过如何安排你的葬礼吗?你对去宇宙旅行并成为天上的一颗星感兴趣吗?日本社会不羞于谈论死亡。许多人都在积极计划他们的葬礼,“生命的终结”(安排自己的来世)已经成为继“生命的终结”(找工作)和“婚姻”(约会和友谊)之后的另一种社会现象。其中,“全民埋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运营商们已经开始了不同的旅行,比如太空飞行、人造卫星、月球旅行和太空探索。

根据台湾联合新闻网9月6日的报道,日本“银河舞台”的网站已经开通,首页布满了死后太空旅行的预约名单。该公司的主要关注点是唯一一次成功的太空埋葬体验,价格是其他公司的两倍。太空葬礼花费45万日元(约3万元人民币),还有月球旅行和太空探索,花费270万日元(约17.5万元人民币),而且只接受我的生活预约。

根据这份报告,高地价导致了墓地的增加。甚至花300-500万日元(约194-323,000元人民币)买一块墓碑。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传统的葬礼。再加上核心家庭和单身孤独老人的比例增加,不想在家庭墓地埋葬和选择“散骨”方法的人数也在增加。喜欢大海的人选择海葬或树葬。近年来,空间埋葬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人死后都想有一个太空探索的梦想。

骨灰被放入一个直径为2.5米的大球体,并被送入高度超过35公里的平流层。气球爆炸后,骨灰被撒向大自然。天骨散射法平均为25万至30万日元(约1.6万至1.9万元人民币),不到购买墓碑数量的十分之一,不会增加后代的牺牲负担。它被称为“极度骨骼散射”。业内人士还强调,无论哪种全民葬礼,都会在大气层中燃烧起来,这是最环保的葬礼。

根据报道,人们也可以选择“流星纪念碑”将骨灰装入一个1立方厘米的特殊胶囊,然后用人造卫星携带它们绕地球一周。环绕地球几年后,人造卫星最终落入大气层并完全燃烧。灰烬之旅的金额从30万日元到100万日元不等。每个骨灰胶囊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操作员将通过程序定位知道卫星的位置。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太空后,还将举行纪念摄影。

自从流星纪念碑启动以来,已经有40人预约了死后旅行。日本殡葬工作者表示,人们对宇宙充满渴望,全民殡葬的潜在市场值得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研磨机哪个牌子好?怎么选择?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研磨机较好的品牌推荐有:正晃行A12、Hario1B、Hario2TB、银貂virus等。一个好的研磨机主要体现在:1.研磨的均匀程度,2.研磨时产生的热量,3.研磨速度等方面。

正晃行A12

台湾品牌,A12是研磨机的最低限度了,一百元左右的价位,能用,也仅仅是能用,封闭豆仓,同时还有差不多的A13是开放豆仓,更好清理一些,但也容易跳豆,根据自己的喜好买就可以了。因为材质为木质,磨芯是铸铁的,所以不能水洗,容易生锈。

Hario 1B

如果稍微添一些预算,可以买Hario的,也是做咖啡器具比较知名的牌子了,磨芯是京瓷代工的,陶瓷磨芯,易拆卸,可全身水洗。尺寸小巧,便携性好。不过小心虽然磨芯是陶瓷的,但中心轴是塑料的,少磨特别硬的豆子。另外塑料的下仓比较轻,所以不好固定在桌子上,使用起来略吃力。

Hario 2TB

和1B是同一款磨芯,研磨均匀度也差不多,优势是要比1B省力,玻璃下仓的容量更大。

银貂 virus

研磨均匀度不错,相对三、四百的价格来说性价比真的很高,甚至有人将它和千元价位的lido做对比。优点突出,缺点也一样明显:用料做工一般,品控不太严格。同样有轴心晃动问题,但可以自己加装中轴固定,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

一个好的咖啡研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磨的均匀程度

均匀度是判断研磨机品质的重中之重,不均匀的研磨会造成后续萃取的不均匀,往往有的部分的咖啡粉还没有萃取充分,有些部分的却已经萃取过度了,最后造成整杯咖啡有杂味。其中最普遍的问题是粗研磨时会产生细粉,造成咖啡偏苦。虽然再好的研磨机也会有细粉现象存在,但一些低端的磨豆机细粉的现象会尤其明显。

2. 研磨时产生的热量

好的研磨机,可以通过合理的扭矩将发热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过大家在家自己喝咖啡的话,只磨少量的豆子,发热的影响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 研磨速度

研磨速度,肯定越省时省力的越好。但要注意有些低端研磨机单纯靠提高转速来提高效率,这样会造成第二点提到的产生大量热量。好的磨豆机一般通过低转速高扭力来达到产热与效率的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窥探早期的宇宙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窥探早期的宇宙

数月来,宇宙学家们一直期盼着由一只南极探测气球收集到的、有关宇宙边缘的数据。终于,在 4 月

27  日《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幅图,该图给出目前为至最详细的原始宇宙观测结果,揭示出大爆炸后不久宇宙的形状和物质的分布情况。这些数据支持当前流行的观点,即宇宙是“扁平”的,但也对有关早期宇宙的另一重要假说提出了质疑。

那只体积为 80 万立米的气球上有一套灵敏的、名为 BOOMERANG 的微波探测器。1998 年年末,气球在南极上空盘旋了 10 天,然后在气流的作用下,回到了施放地点。BOOMERANG 在空中控测了宇宙微波背景(CMB)下扰动的大量样本,其中,CMB 是从各个方向袭击地球的持续的电磁声波。这些遥远的声音是大爆炸之后的遗留辐射。

CMB 能够揭示宇宙的形状。依据相对论,我们生活的、包括时间和空间在内的四维“薄片”可以被弯曲。多年来,天体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弯曲的空间-时间可能扭曲遥远物体形状的方式,天文学家有望因此说出我们生活的空间的形状:是球状的?还是鞍状的?或者都不是?BOOMERANG 和其它 CMB 的实验则说明,扰动并未出现在弯曲空间之中应当发生的扭曲。

尽管天文学家将这作为扁平宇宙的证据, BOOMERANG 别的一些数据却让他们感到惊讶。理论计算表明,微波背景下的扰动在许多不同的尺度下都会发生,每一种对应着数据上的一个“峰值”。BOOMERANG到了对应着约 1 度大小扰动的峰,按理还应该出现一个半度的峰,但是没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 Max Tegmark说:“这很有趣,我心理恶作剧的一面也希望发生这种事情。

缺失的峰意味着天体物理学家必须拧动,或者说修改他们的有关宇宙形成的模型。如何准确地做到这一点大大依赖于将来的数据结果。BOOMERANG 的许多数据有待处理。今年秋天,美国宇航局将发射一颗名为 MAP 的微波探测卫星,届时会有更多的数据。新的 CMB 峰将告诉科学家,宇宙中有多少不可见的暗物质和普通的物质,并有助于阐明宇宙初始 30 万年的细节。Tegmark 说:”在我看来,这个实验确实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全宇宙最大的物体是什么:这个东西你绝对想不到

全文共 3481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中除了宇宙本身,很多人都好奇最大的物体是什么的问题。快来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全宇宙最大的物体吧!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学术观点

"天文学家伊什特万·霍瓦特(Istvan Horvath)、乔恩·哈基拉(Jon Hakkila)和若尔特·鲍戈伊(Zsolt Bagoly)分析1997到2012年的观测资料,并且将全天分为9个区域,每个区域各31个伽玛射线暴。在这些分区资料中,31个伽玛射线暴中的14个集中在45°宽,即全天八分之一的径向区域,并且红移值1.6到2.1。柯尔莫诺夫-斯米尔诺夫检验的结果显示,这项伽玛射线暴大量集中在一定区域的状况无法完全归因于因为资料选择造成的偏差。如果许多伽玛射线暴发生在这一区域,就必须要有数千甚至数以百万计以上的星系才有可能。因此最后的结论认为该区域存在长度约史隆长城6倍以上,并且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的结构体。"

目前发现的100亿光年巨型结构位于武仙座和北冕座方向上,本项研究论文的合著者霍瓦特•伊什特万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星系集群,从物质组成来看,并没有发现其他奇异的质能,该结构的形成之谜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神秘的地球uux.cn)据腾讯科学:天文学家在武仙座和北冕座方向上发现了跨度达100亿光年的巨型结构,现代宇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这说明宇宙的质能在大尺度上可能不是均匀分布的。

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最大的神秘结构,达100亿光年以上,该结构属于遥远宇宙的一部分,发现这一结构的调查项目来自斯隆数字巡天计划,其旨在绘制详细的宇宙时空三维图像,包括了无数个星系、类星体和其他天体等。跨度达100亿光年的巨型结构给现代宇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因为现有的理论认为宇宙质能在大尺度上属于均匀分布的,如果存在一个这么大的结构,那说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中发生了其他事件,导致质量和能量在某个地方过于集中。

新发现的超大宇宙结构是此前记录的两倍以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跨度达到40亿光年的大型类星体集群,其中包括了73个类星体,我们目前对类星体的研究依然不多,现有的理论认为类星体与活动星系核有关,其背后隐藏着质量更大的超大质量黑洞,当物质落入黑洞后,黑洞会形成强大的能量喷流,观察者的视线与喷流的相对位置可观测到不同的天体类型,比如科学家已经发现的赛弗特星系、蝎虎BL天体等,这些现象都与活动星系核有关。

光速是目前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也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极限速值,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学院天文学家乔恩·海基莱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大质量恒星的爆发来跟踪宇宙中的伽玛射线区域,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材料较多的区域内,伽玛射线暴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估计值,美国宇航局的雨燕γ射线探测器正在对全天伽玛射线暴进行监控,就可以及时探测到这些宇宙中突发的能量事件。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发现

2013年观测伽马暴的时候发现,不是很清楚这个方向,但是最近伽马爆促进了我们对星系团尺度之上的纤维结构的认识。

宇宙中最大的10个物体

最大的水池

宇宙中最大的储水地,位于120亿光年外的一个类星体的中央,这个巨大的水云中储藏的水量是地球海洋总水量的140兆倍。

这个水池位于类星体中央的超大黑洞旁,这个超大黑洞本身就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它比太阳大200亿倍,发出的能量是1000兆个太阳发出能量的总和。

最大的黑洞——.超级黑洞

德州大学研究者,使用长达9.2米的霍比埃勃利望远镜观测太空,声称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黑洞。他们发现的这个黑洞质量竟有170亿个太阳那么重,位于星系NGC1277的中心。

它非常巨大,竟占了整个星系质量的百分之十四。它的视界线长度是海王星公转轨道直径的十一倍,也就是430亿公里。

最大的巨洞——牧夫巨洞

星系大多成群存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一个例子。星系群中的星系由引力相互吸引,并随着时间和空间扩张。然而,宇宙中的某些区域里是没有星系群的。

这些地方被虚空吞噬,牧夫巨洞就是这样的一片虚无之地。它的宽度非常惊人,多达25亿光年,也就是2500个银河系拼在一起那么长。

最大的星系团——Shapley超星系团

hapley超星系团由多个星系聚集形成,长达40亿光年,是银河系的4000倍,这个超星系团非常巨大,就算是人类发明的最快的飞行器,也要飞上千万亿年才能横渡。

这个星系团是目前科学界已知的,最大的由引力结合的物体,由引力结合指的是,随着宇宙不断扩张,星系团中的星系之间的引力足够克服宇宙膨胀,使各星系得以永远聚在一起。

最大的已知星系——IC1101

超星系团是多个星系融合在一起的聚合体,这些星系都位于超星系团的中央,超星系团中最大的就是IC1101了。

它的长度有六百万光年那么长,而银河系只有区区十万光年的长度,让人觉得银河系怎么如此渺小,对吧。

最大的已知小行星——谷神星

皮亚齐在1801年发现了谷神星,它是一颗位于火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里的,巨大小行星。

它占整个小行星带总质量的三分之一,直径大小大概和加州的宽度差不多。其自身的超大重力使它成为一个球体,它被成为矮行星,是这条小行星带中唯一有资格得到这个头衔的。

最大的已知行星——WASP—17B

行星TRES4发现于武侠星座,它的直径比木星大百分之七十,但却只有木星质量的百分之八十。它的公转轨道离自己的太阳非常近,人们认为强烈的高温使得构成此行星的气体膨胀,导致它像棉花糖一样疏松。

TRES4还是第二大的已知行星,外星球WASP—17B甚至比TRES4更大。它的半径是木星的两倍,但只有水星一半的质量,所以它比TRES4更疏松一点。

最大的已知恒星——UY Scuti

UY Scuti是最大的已知恒星,和它差距最小的那个恒星半径是太阳的1650倍,而UY Scuti的半径是太阳的1708倍。

要更直观的理解这个差距的话,如果把地球想象成篮球那么大,那么UY Scuti大概有三万八千米那么高,和菲利科思·鲍姆加特纳,从大气边缘自由落体的距离差不多。

最大的超大类星体团

超大类星体团发现于2013年1月,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庞大的结构。LQG类星体群由73颗年轻活跃的类星体构成,天文学家发现这个由引力结合的类星体群是如此巨大,就算是用光速也得花40亿年才能横渡。

这个超大的类星体群实在是太大了,其存在本身对“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原理的正确性”发出了挑战,爱因斯坦认为,如果从足够远的地方观测宇宙的话,不管观测者身处何位置,观测某处,看到的景象都应相同。

武仙-北冕座长城

武仙-北冕座长城由众多星系构成,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层状结构,它长100亿光年,宽70亿光年,厚度接近10亿光年。和它相比,超大类型团只有区区40亿光年长,它于2013年11月,被一个研究伽玛射线爆炸地点的团队发现。

观察伽玛射线爆炸的分布图时,科学家们注意到了有趣的现象,有14次伽玛射线爆炸拥有极相似的红移,发生地点的间隔也近得难以置信,这意味着在那片区域里,一定有一个非常大的星系和物质团,于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东西就被发现了,那就是不可思议的武仙-北冕座长城。

宇宙广阔无垠,存在着太多的奥秘,虽然我们现代科技对于宇宙的探索也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于宇宙的浩瀚来说还是十分不足。希望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可以探索到更多宇宙的奥秘。

猜你喜欢: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解释

武仙-北冕座长城(英语: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是宇宙中一个由星系组成的巨大超结构,延伸超过100亿光年,是可观测宇宙中已知最巨大的结构。 天文学家于2013年11月使用雨燕卫星和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将发生在遥远宇宙的多次伽玛射线暴位置绘制成分布图时发现了这个巨大结构.

武仙-北冕座长城是大尺度纤维状结构的一部分,或者是以重力结合的巨大星系集群。该长城的长度最长端横跨约100亿光年(30亿秒差距),另一端的长度则是72亿光年(22亿秒差距,在红移空间的红移速度150,000 km/s),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单一结构。武仙-北冕座长城的红移值为1.6到2.1,相当于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它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它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在武仙座和北冕座。

List of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wiki上,最大的宇宙结构是个大小超过100亿光年的未知星系团(长城)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结构

这个结构在红移1.6~2.1左右,离我们最近180亿光年,最远230亿光年(宇宙固有距离) ,最短约60(73)亿光年,最长约100亿光年,这几乎达到了可观测直径的1/10。它在天空跨越20个星座。天区范围达到了1500平方度(全天总共约4万平方度)

这个结构如果成立,对于宇宙学原理:空间平直均匀各项同性将会是巨大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引力波天文学:“听”见不一样的宇宙

全文共 2292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学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尽管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文学家只能通过“观察”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来了解宇宙。光是电磁波,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可见的,这部分叫做可见光。其余的光,如无线电、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光、伽马射线等。,超出了人眼的可见范围,只能用特殊仪器检测。借助这些仪器,今天的天文学家已经能够在所有电磁波中观察宇宙,并“看到”我们祖先看不到的宇宙。(图1)

图1:不同电磁波中银河系的照片。可见光波段的照片在第8行。(信用:美国航天局)

宇宙中有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吗?2015年9月14日将载入史册,因为在那一天,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发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这个引力波信号不是“看见”的,而是“听见”的。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一般来说,引力波就像空间和时间中的波纹:当空间和时间受到干扰时,这种干扰将以光速向外传播。引力波的作用之一是使两点之间的距离有规律地振荡。正是通过测量地球上两点之间距离的变化,LIGO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这些引力波会引起10-21级的扰动。也就是说,即使有一把1000公里长的尺子,当引力波通过时,尺子的长度变化只有质子那么小,更不用说LIGO的两个探测器只有4公里长。

为什么我们需要“倾听”来探测引力波?我们的耳朵能听到声音的原因是鼓膜对空气的振动有反应。空气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大。我们的眼睛能看见物体的原因是因为视网膜对光子有反应。单位时间内照射到视网膜的光子越多,物体看起来就越亮。因为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引力波的振幅,而不是引力波的流动,所以它的工作更像是用耳朵听声音。

引力波探测器能“听到”什么样的天体?正如人耳听不到极其微弱的声音一样,引力波探测器的听觉也是有限的。只有足够大的引力波源才能被听到。原则上,这些天体基本上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高质量。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车祸也会产生引力波(振幅与10-41有关),但研究引力波的专家通常不会关心它们,除非一辆卡车直接撞上引力波天文台的外墙(这样的目标真的发生了)。

2.小规模。太阳的质量是2x1027吨,水星的质量是3x1020吨。尽管这两个质量看起来很大,但仍然很难测量太阳-水星系统辐射的引力波,因为水星离太阳有6000万公里,而且该系统的规模太大。

3.不对称的形状。与太阳相比,中子星更重,体积更小。然而,一颗中子星仍然很难产生强大的引力波,因为中子星太圆了。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没有探测到中子星旋转产生的引力波。

距离并不太远。在这一点上,当你下次接电话时,把听筒放在远离耳朵的地方。

宇宙中没有多少天体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在科学家“提名”的候选天体中,两个黑洞的合并排名更高。果然,第一次引力波事件是两个黑洞的合并。然而,令大多数天文学家惊讶的是,我们第一次“听到”的黑洞与我们以前“看到”的完全不同。

在“观察”宇宙的时代,我们发现了一个重量约为太阳10倍的黑洞。它们都存在于一个叫做“X射线双星”的天体中。天文学家推测,这样的黑洞应该是已经死亡的大质量恒星的残骸。在教科书中,这样的黑洞被称为“恒星黑洞”。在学术会议上,天文学家经常严肃地说:“众所周知,当大质量恒星死亡时,黑洞就会形成,它们的典型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0倍。”

两个黑洞的第一次合并,LIGO“听说”推翻了天文学家对恒星黑洞的定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黑洞比太阳重36倍,另一个比太阳重29倍!如此巨大的黑洞在X射线双星中是前所未有的。当时,整个天文会议都被震惊了。上述句子“众所周知”已经从学术界消失了。

为什么天文学家认为LIGO已经探测到超重的黑洞?换句话说,如何从引力波中得知黑洞的质量?答案在于引力波的频率。引力波的频率直接反映了两个黑洞围绕彼此旋转的速度。粗略地说,黑洞越重,两个黑洞在合并前旋转得越慢,因此引力波的频率越低。相反,黑洞越小,引力波产生的频率越高。我们可以通过频率来判断黑洞的大小,就像我们可以通过音高来区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音一样。

截至2018年底,欧洲的LIGO和处女座探测器通过联合观测,又发现了9个确认的双黑洞合并事件和1个双中子星合并事件。在这9个双黑洞合并事件中,有7个包含超重的黑洞,有些黑洞合并后甚至重达太阳质量的80倍。(图2)

图2:由ligo/virgo探测到的双黑洞(蓝色)和双中子星(橙色)。紫色圆点代表X射线双星中的黑洞,黄色圆点代表已知的中子星。(学分:LIGO/处女座/西北大学./弗兰克·埃拉夫斯基)

为什么这样超重的黑洞从来没有在X射线双星中被“看到”?超重黑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真的是大质量恒星死亡的产物吗?我们“听到的”是超重双黑洞的“原始声音”是真的吗?声音有可能是“失真”的吗?有没有其他方法证明超重黑洞的存在?天文学家对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然而,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类观察宇宙的“无声电影”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已经进入了“有声电影”的时代。下一步自然是改善视听体验。就“听觉”而言,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引力波探测器的噪声来进一步“听觉”(如Virgo处女座升级计划和未来的爱因斯坦望远镜)。通过建造新的地面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印度计划中的IndIGO等。),我们可以“听”到“立体声”来识别引力波物体的方向。通过在太空建造引力波探测器(如欧美的LISA,日本的DECIGO,中国的太极和秦天等。),我们可以“听到”更深的“低音”,并在宇宙中找到更远更重的黑洞。所有这些工作都在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中国人有一句谚语,叫做“倾听一切,你就会明白”。这是当今引力波天文学的一个很好的类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失踪”的正常物质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宇宙中“缺失”的正常物质,这种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三分之一。宇宙把这些物质藏在哪里?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观测提供了新的线索。最近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热星系际物质的明确证据。

研究表明,从大爆炸后几分钟到大约10亿年,大多数正常物质变成了宇宙尘埃、气体、恒星、行星和其他天体,但是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质的质量加起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物质“失踪了”除了正常物质之外,宇宙中还可能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

天文学家曾推测,这些缺失的正常物质聚集成一种气体物质,称为“温暖的星系际物质”(温度低于100,000开尔文)和“热的星系际物质”(温度高于100,000开尔文)。然而,过去只观察到温暖的星系际物质,没有观察到热的星系际物质。

天文学家首先试图在遥远的类星体周围发现温暖的星系际物质。他们认为,如果热的星系际物质与温暖的星系际物质有关,类星体的一些X射线会被高温气体吸收,那么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应该能够在类星体的X射线中识别出热的星系际物质。类星体是非常活跃的星系核,在非常远的距离也非常明亮。它们是研究大尺度宇宙的“灯塔”。

该论文的作者之一、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研究员阿克·博格丹说,这就像在非洲的大元叶寻找动物一样。我们知道他们需要喝水,所以先去找水沙滩是合理的。

通过类星体的光谱分析,天文学家发现了温度超过100万开尔文的氧的迹象,这可能是缺少热的星系际物质。通过计算,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所有元素都考虑在内,所有“缺失”的正常物质的量都可以得到满足。

该团队还计划观察其他类星体,称如果结果得到证实,它将解决天体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宇宙中真实发生的世界末日事件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世界上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更不用说古代玛雅人了。事实上,宇宙中的其他行星系统充满了真实的“世界末日事件,比如彗星的撞击、黑洞的吞噬和恒星的死亡。

行星

每当巨大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到达地球时,都会对无线电通信造成严重干扰,甚至会中断电网。与此同时,它将在北极和南极发射五颜六色的极光。现在,让我们来看看880光年外的一颗系外行星——科罗-2B的情况。

地球不会经历像地球上那样的“太空天气”。更不幸的是,它不断受到强烈的X射线辐射,其强度是地球上X射线强度的10万倍。强烈的辐射每秒钟吹走500万吨大气。由于这颗行星离它的母星太近,它自身产生的潮汐力也导致了母星的强烈爆炸。

黑洞撕裂恒星

很难想象离黑洞太近会是什么样子。当一个物体被吸进黑洞时,强大的潮汐力会拉伸并撕裂它,包括恒星、行星和人类。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斯威夫特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黑洞撕裂恒星的事件。在距离地球39亿光年的星系内部,斯威夫特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奇怪的闪光。起初,人们认为这是一种伽马射线爆发(GRB)现象,但它的光谱特征非常奇怪。后来,人们确定这是一个恒星被黑洞撕裂的事件。

为什么黑洞看起来如此奇怪?我们只能通过吸积盘发出的强光来发现它的存在,但有时某些东西会阻挡吸积盘发出的光。不要太靠近它,黑洞可能藏在无数行星留下的碎片中。黑洞周围的环形碎片是从哪里来的?正如你所料,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有如此极端的环境。

当一颗携带行星的恒星漂移到黑洞附近时,其行星的轨道变得不稳定,并开始与恒星分离,然后行星之间的碰撞使它们在行星大逃亡期间变成碎片。幸运的是,我们的地球不必担心被撕裂,因为我们离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有数万光年远。

彗星碰撞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50光年的恒星被一个巨大的尘埃环所包围。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这个环状结构与彗星的成分相同。因此,科学家认为恒星内部的行星正经历频繁的彗星撞击,类似于40亿年前的原始太阳系。尽管这些巨大的冰体导致了全球性的灾难,但它们也为地球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化学基础。

太阳系的末日

你可能还记得我在第一段说过‘世界上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家知道世界末日何时到来。40到50亿年后,当太阳燃烧掉维持其核心核聚变的氢燃料时,太阳将会发生一系列可怕的事件。

那时,太阳将会向太空中抛出大量的热物质,然后它将会极大地膨胀,成为一个巨大的红巨星。水星、金星、地球甚至火星都将被吸进灰烬中,其余行星的轨道将变得不稳定和混乱。最终,太阳被一个非常小、非常致密的“白矮星”所取代,被太阳系的残余所包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什么是弦理论?真有10500个独一无二的宇宙?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理论是20世纪人们为统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两大支柱理论而提出的一套理论,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解释所有的物理现象。弦理论假设一个粒子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弦的一维实体,它的振动定律决定了它的质量、电荷和其他性质。

根据牛津大学和皇家科学院建立的一个关于弦理论的网站,这个反直觉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提出的,当时科学家使用“弦”的概念来模拟欧洲亚原子对撞机产生的数据。

弦为强相互作用力提供了优雅的数学描述——强相互作用力是宇宙中四种基本力之一,原子核被这种力束缚在一起。

长期以来,这个话题一直处于学术界的边缘,直到1984年的“弦理论革命”。同年,理论家米歇尔·格林和约翰·施瓦茨提出的方程表明,如果粒子被描述为“弦”,那么将粒子描述为点状物质的各种模型中的具体矛盾就可以避免。

然而,理论萌芽后,研究人员提出了五种不同的模型来解释一维弦如何在10维宇宙中振动。

1995年,科学界迎来了第二次弦理论革命。物理学家发现,这些不同的理论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可以与另一种被称为“超重力”的理论结合起来,这种理论适用于11维空间。

弦理论演变成我们现在所知道的。

解开一个谜

弦理论是创造“万物理论”的众多尝试之一。所谓的“万物理论”可以取代物理标准模型来描述所有已知的粒子和力。

许多科学家都是弦理论的粉丝,因为它的数学之美。弦理论的方程式非常“优雅”,对物理世界的描述也让许多人非常满意。

该理论使用一种特殊的振动弦来解释重力,重力的性质对应于重力子的性质。引力子是一个有引力的假想量子力学粒子。

与人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不同,这一理论涉及11个维度,但它的支持者并没有被“劝阻”不要这样做。

支持这一理论的物理学家认为,这些额外的维度可以蜷缩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里,尺寸为10-33厘米,所以我们通常无法探测到它们。

研究人员正试图用弦理论来解决一些基本的宇宙问题,如黑洞内部是什么等。,或模拟宇宙事件,如大爆炸。

一些科学家甚至试图用弦理论来解决暗能量的问题,即加速时空膨胀的神秘力量。

永无止境的追求

然而,弦理论最近受到了质疑。现有技术无法证实弦理论的大多数预测,许多研究人员不禁想知道这种探索是否会结束。

2011年,物理学家聚集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参加第11届艾萨克·阿西莫夫纪念辩论会,讨论用弦理论描述物理现实是否合理可行。

自然历史博物馆海顿天文台的主任尼尔·德格拉斯·泰森指出,近年来弦理论的发展喜忧参半。

弦理论的最新挑战来自理论框架本身。根据这个框架,除了我们自己的宇宙,可能还有多达10,500个独特的宇宙。

既然有这么多多元宇宙,只要研究人员探索,他们总会遇到一个与我们的宇宙相对应的宇宙。然而,在2018年,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指出,这些假设的宇宙看起来都不像我们自己的宇宙。更具体地说,根据我们目前的理解,没有一个多元宇宙能够描述暗能量。

弦论者提出了许多数学解释,但没有一个与我们的观察有任何已知的关联。德国法兰克福高等研究所的物理学家萨宾·豪森菲尔德指出。

其他研究人员坚信弦理论有一天会证明自己。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戈登·凯恩说,大型强子对撞机升级完成后,支持弦理论的证据很快就会出现。

然而,就目前而言,这一理论的最终命运仍然未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弦论能用千万亿种方式,创造出我们的宇宙?

全文共 1835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物理学家坚信“弦理论景观”,认为可以获得大量的数学解,并且每个解对应的方程可以描述一个宇宙。偶然地,他们发现在这些解中,有一个方程子集与我们的宇宙具有相同的粒子组成。这是一个至少有1万亿个解的解集,是迄今为止弦理论中发现的最大的解集。

在弦理论中,所有粒子和基本力都来自微小弦的振动。从数学上来说,这些弦应该在10个时空维度上振动。然而,我们只生活在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剩下的六个维度无法被检测到,并且被“压缩”到非常小的规模。

不同的紧固方法会导致不同的解决方案。弦理论中的每个解都代表一个真空,并受耦合的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量子场论的控制。每个解都描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具有独特的基本粒子、基本力和其他性质。

一些弦论者试图找到弦理论和真实宇宙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描述了除重力之外的所有已知粒子和所有力。

在这些尝试的弦理论模型中,弦通常是弱耦合的。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弦理论发展了一个新的分支,叫做F理论。利用这一新理论,科学家可以处理强相互作用或强耦合的弦。

"令人惊讶的是,强耦合下的弦理论可以用几何学来描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irjam Cvetic说。

这意味着弦论者可以用代数几何来分析F理论中额外维度的压缩方式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数学家们一直在独立研究F理论中的几何形式。“他们为物理学家贡献了一个巨大的工具箱,”同样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林绫说。"正是几何学为F理论建立了如此强大的框架."

现在,克维蒂奇、林、东北大学的詹姆斯·哈尔弗森等人已经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一类弦理论的解,其中弦的振动模式可以获得与标准模型中描述的粒子相似的费米子系谱(即物质粒子)。例如,溶液中还有三代费米子(在标准模型中,电子、μ子和τ是同一类费米子的三代成员)。

Cvetic及其同事发现的理论f的解在标准模型下也有手征粒子。这些解决方案精确地再现了标准模型粒子的“手性光谱”。例如,溶液中的夸克和轻子像我们宇宙中的夸克和轻子一样是左撇子和右撇子。

新的研究表明,至少有1万亿溶液具有与标准模型中的粒子相同的手性光谱,比以前发现的溶液多10个数量级。“这是最大的一套标准模型解决方案,”克维蒂奇说。“令人惊讶的是,几何学帮助我们解决了强耦合弦理论系统中的这个问题。”

十亿相对于F理论中的景观解来说不是很大(大约1010272000)。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粒子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仔细而深入地研究它。”哈尔弗森说。

进一步的研究将与现实世界中的粒子物理学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研究人员仍然需要在F理论下研究粒子之间的耦合或相互作用,这反过来又取决于超维紧性的几何细节。

在数十亿个溶液的空间中,一些溶液的耦合可能导致质子在可观察到的时间尺度上衰变。这显然与现实不符,因为目前实验中没有质子衰变的证据。也许物理学家可以找到满足标准模型粒子谱的解,同时保持数学对称性,即R-奇偶性。这种对称性阻止了一些质子衰变过程。从粒子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它是非常吸引人的,但是它还没有出现在现有的模型中。”林说。

此外,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超对称性,即所有标准模型粒子都有伴粒子。弦理论需要这种对称性来确保解的数学一致性。

然而,为了使超对称性与可观测的宇宙相一致,对称性必须被打破。否则,伴粒子的质量将与标准模型粒子相同,但显然我们从未在实验中观察到这种粒子。

至关重要的是,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实验也证明,即使超对称理论是正确的,它也没有在LHC的可探测能量范围内被打破,因为LHC没有发现任何超对称粒子。

弦论者认为,超对称性只能在极高的能量下被破坏,暂时无法通过实验来实现。“弦理论的预期是在高能量下的超对称性破坏,这与LHC数据完全一致,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哈尔弗森说。"至于能否实现,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尽管有许多缺陷,其他弦论者同意这项新工作。麻省理工学院的弦理论学家华盛顿·泰勒说:“这是用弦理论解释标准模型粒子特征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F理论的创始人、哈佛大学的坎伦·瓦法说。“事实上,通过改变几何和拓扑,不仅可以满足爱因斯坦方程,还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粒子谱。”

然而,瓦法和泰勒还表示,目前这些解决方案还远未与标准模型完美匹配,但将是弦理论的最终目标之一。瓦法还认为,尽管线状景观的解决方案集如此之大,但总有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适合我们的世界。“我相信会有一个,”他说。然而,“要证明这一点并不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