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宝宝肚子咕咕叫是什么情况(推荐4篇)

浏览

4178

文章

4

篇1:宝宝肚子疼的是哪9种可能情况

全文共 2302 字

+ 加入清单

在婴儿期,父母亲常常可观察到许多疑似腹部疼痛的情形发生,例如:“我的孩子肚子绞痛”“他一会儿喊痛,之后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又开始尖叫”“他的肚子胀得又紧又硬”“他的脸色如此苍白”“肚子一直咯咯地响”“他已经吐了两次”“孩子什么都吃不下去”或者“从昨天到现在都没有排便”等等。关于这类症状的问题,常会让父母带孩子去看医生。事实上,如果父母够冷静,自己能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可以分辨出无害及危险的症状,并在家中帮助孩子觉得舒服些。

1.胀气

非典型胀气疼痛的症状有:呕吐(超过好几口才算)、脸色苍白、肚子鼓胀、拉肚子(两餐间多次解稀便)、发育不良或因剧痛而突然哭喊。有这些情形时,一定得求助医生了解原因。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间吃太多全麦面包、豆夹或花椰菜及高丽菜之类的蔬菜,婴儿常会有胀气发生。非母乳哺育的如果改变饮食配方,可能会有好处。饮食的调整最好先咨询医生。

2.盲肠炎

对学步儿及稍大的孩子来说,Appendizitis(阑尾发炎)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数小时、缓慢渐强的疼痛,最后集中于右下腹。腹痛经常伴随着缺乏精力、恶心、舌苔,及走路或跳跃时感到疼痛等症状。

3.肠绞痛

肠绞痛的症状是突然在肚脐部位感到疼痛,其剧烈的程度让孩子会自动躺下休息。这类的疼痛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渐渐消失,但可能会再复发。有肠绞痛的孩子会脸色发白,然而整个腹部无法找出对挤压敏感的特定部位。诊断只能在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导因后才能确定。如果诊断正确,症状虽然令人不舒服,但也无害,可在中餐和晚餐后做腹部温热敷,持续做4~6周便可改善。

4.寄生虫

Oxyuris(蛲虫)像线一样纤细,长约1~2厘米,寄生在直肠,晚上会在肛门外产卵,所以会造成发痒,有时会在屁股形成湿疹,致使孩子常伸手搔抓,然后经过指甲及手帕传染给其他孩子。有没有蛲虫非常容易检查出来,早上还没帮孩子清洗屁股前,用透明胶带贴过未清洗的肛门口,再转黏于显微玻片上送检即可得知。

Ascaris(蛔虫)可能引发腹部疼痛,比起往昔,现在比较不常见到蛔虫。蛔虫长约20厘米(雄性明显比雌性小),其传染途径是借由色拉或其他以人体排泄物施肥成长的生菜而传播。当被摄食后,幼虫有30~40天在卵中孕育。它们从肠子经由肝门静脉、肝及心脏进入肺部;在肺部大约停留七天后穿破肺泡,又通过支气管及咽头再次找到门路回到肠子,进而在此长大成虫。在蛔虫复杂的旅程中,孩子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症状,包括过敏反应等。而虫卵,只有等到它们发展的周期结束后才会出现在粪便里。

5.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可能的征兆有:腹部或背部疼痛(有时会发烧、脸色苍白、有气无力、食欲不振)、突如其来的尿床及排尿时有灼热感。这种情况通常不是膀胱发炎就是肾盂炎。因为排尿的灼热感有时非常刺痛,而使孩子宁可憋尿。家长要随时掌握孩子是否有尿灼热的情况,重要的是要了解烧灼感会比感染先消失。每当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就需要做尿液分析,虽然尿液污染或性器官的种种外部感染可能造成假的阳性反应。如果尿道感染的情况经常出现或演变成慢性疾患,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类疾患的诊断及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来处理,除了医学治疗外,我们建议在膀胱部位以热敷来舒缓疼痛。

6.腹股沟疝气

疝气可通过观察或触摸孩子的腹股沟部位而得知,腹股沟处会有一颗小如核果或大到像橙子的隆状囊肿,通常包裹了部分的肠子或是女性的单侧卵巢,而在男孩子身上,也有可能延伸到阴囊处。任何这个部位的胀痛都需要立即的医疗评估。疝气囊的颈部可能会因束紧而使被包入的身体器官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钳闭性疝气)。把疝气囊内的器官推回去非常困难,可请医师示范做法。腹股沟疝气和脐疝有很大不同,脐疝就算不贴药布,绝大多数都能自己痊愈;而腹股沟疝气若没有手术治疗通常很少能痊愈。

7.急腹症

绞痛或持续剧烈腹部疼痛并伴随着呕吐、脸色苍白及腹壁内侧僵硬紧绷的疼痛(孩子的肚子摸起来像“硬板块”),那可能是会致命的急腹症。有些突然发作的急遽疼痛让孩子痛到哇哇大叫或尖声哭泣,并且常常有呕吐的情形,但没有出现腹壁僵硬的症状,在数个小时之内也没有好转的征兆,这种症状有可能是肠套叠(一段肠子滑进邻侧的肠子内:大肠套小肠)所致。

8.伴随流感的腹痛

除了发冷、颤抖、嗜睡、头痛及全身酸痛外,腹部的疼痛可能就是流感的讯号了,在这阶段也可能会出现呕吐。一旦发烧温度急遽上升后,最初的腹部疼痛通常就会消失。这和盲肠炎疼痛的差别在于这种腹痛在按压肚子时没有特定的疼痛部位,而且腋温跟肛温的温差不会超过0.5℃(在温度计上十分之几的温度是由较短的线条标示)。此外,急遽发高烧超过38.5℃并非典型的盲肠炎症状。手脚冰冷表示体温还在上升,对于孩子,如果是盲肠炎,在腹部敷热水袋是无法忍受的,但对于流感儿童,在肚子上敷热水袋会感觉比较舒服。

9.其他原因造成的腹痛

●游戏或运动过度所造成的腹部肌肉疼痛。

●腹泻造成的腹部疼痛

●当孩子诉说腹部疼痛时,请检查他口腔内的扁桃腺体。儿童经常表示疼痛来自腹部;但疼痛也可能来自发烧的早期阶段,或腹部淋巴结肿胀。

●在高酮/酮类血性呕吐症开始前,腹部可能会有持续数小时到半天时间的绞痛。在此情况下,可用Oxalis(酢浆草)精华或欧耆草茶制成的温热的蓍草腹部敷布来热敷腹部,以减缓疼痛

●若有持续数天口渴及频尿的情况,不管有没有腹痛症状,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当孩子上学前或在学校有肚子痛的情况发生时,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或心理压力因素所造成的,最好和老师讨论一下孩子的状况。当然,有时候医生也可以协助了解问题来源或提供无害的解决方法,通常不需要借助镇定剂或止痛药。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可能造成腹痛:如孩子因庆生会的蛋糕和过度的兴奋、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或经历了父母或老师发的脾气、焦虑的期待,或孩子的好胜心过强、忌妒等等都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肚子总是咕咕响怎么了?除了肠绞痛,还可能是这5种情况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新手妈妈问到:宝宝32天,每次喝奶70毫升,每隔两三个小时喂一次,每天大便5-6次,有时放屁也能带出一点大便,而且肚子总是咕咕响,夜里还哭闹。每次喝完奶都会拍嗝,但效果不好,宝宝这是怎么了?要怎么处理?

婴儿时期宝宝的肚子咕咕响,是很常见的生理现象。但这也可能是宝宝身体异常的信号,所以家长要引起注意,不能马虎大意。

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经常会因为蠕动和消化能力不足而引发肠道内胀气。所以宝宝肚子经常会咕咕响,通常还伴随放屁多、哭闹不止等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婴儿肠绞痛”。

这是在新生儿当中比较多发的现象,一般出生后约两周左右开始,不定时发作。肠绞痛症状,有60%的宝宝会在3个月左右逐渐好转,90%的宝宝在4个月左右消失。

不过,除了肠绞痛,宝宝肚子咕咕响、爱放屁,还有以下这5种情况,家长也千万不要忽视:

吃奶时吞入空气过多

足月出生的宝宝已经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但口腔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口动作协调性不好,所以无论是喝母乳还是配方奶,宝宝都容易吸入一部分空气。

当肚子里的空气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胀气。空气在体内游移加上肠胃本身蠕动,因此发出咕咕的声音,而且很不舒服,还会腹痛。

【护理建议】

◆母乳喂养者,妈妈需要调整喂奶的姿势,尽量把宝宝抱起来而非躺着着喂。宝宝衔乳时,让他衔住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小嘴巴紧密贴合,能有效减少吞入空气。

◆配方奶喂养者,要注意奶嘴形状是否跟宝宝的口型相吻合。奶嘴的孔径要适合,其中S适用3个月以内新生儿;M适用3-6个月;L适用6个月以上;Y字型孔奶嘴适用于6个月以上宝宝。

◆宝宝每次吃完奶后都要拍嗝,吃奶过程中如果停顿或不好好吃,也可以中途把他竖抱起来拍嗝后再喂。多做被动操、飞机抱、按摩肚子等也能帮助宝宝起到排气作用。

宝宝肚子饿了

宝宝肚子咕咕叫,也可能是饿了。跟大人一样,当大脑皮层接收到饥饿信号时,就会分泌出消化液,同时促进胃肠的蠕动。由于胃里没有食物,在蠕动时里面的水分和气体混淆碰撞发出声音。

宝宝饿时除了肚子咕咕叫,还可能会哭闹,有吮吸动作,小脑袋还左右晃动。如果是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还会有觅食反射。即用手指触碰他口周时,他会顺着你手指方向做出张口要吃奶的动作。

【护理建议】

◆对于0-3个月的新生儿,按需喂养更符合他们的生理发育需要。新生儿发育速度很快,但消化系统功能未发育成熟,对奶量需求和消化能力有限。所以只要宝宝有需求,就可以给他喂奶。

◆宝宝4个月以上,建议可以过渡为按时喂养,慢慢地使消化系统形成生理性规律,对肠胃发育更有利。如果中间宝宝饿了,可以给他吃点小食缓解饥饿。

吃太多消化不良

小月龄的宝宝肠胃功能比较弱,容量也很小,如果吃的食物过多,肠胃负担过重、消化不及,就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宝宝的肠胃负荷太重,蠕动就会变得缓慢,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里滞留的时间太长,会发酵分解出气体,导致宝宝胀气、疼痛更甚。

【护理建议】

◆宝宝吃多了消化不良,应该要适当减少喂养量。此外,增加活动量,除了被动操、按摩腹部以外,也可以让宝宝多运动,去外面散散步,做做亲子游戏等。

◆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一些益生菌或助消化的药。当然想要杜绝这种情况,还是从饮食上调理,不过度喂养,饮食规律、合理搭配食材。

宝宝拉稀可能着凉了

宝宝频繁放屁,也是可能是他要排便的一个信号。如果精神好、吃奶正常,腹部没有明显鼓胀,大便排出也比较好,说明宝宝身体无异,咕咕响只是肠鸣音活跃的表现。

但如果宝宝肚子响得频繁,放屁多有时还带出来一点大便,而且拉出来的粑粑为蛋花样、稀水样,还带呈现出不正常的黄绿色,那么很可能是宝宝肚子着凉,拉稀了。

【护理建议】

◆宝宝肚子着凉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睡觉时没盖好。所以妈妈们重点要捂好宝宝的小肚子。睡觉时可以在小肚子上缠一块毛巾被,再根据气温盖上适当薄厚的被子。

◆此外,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受凉。比如洗澡(把腹部泡在温水下)、穿衣服(穿衣动作加快一些)、抱姿不当(把衣服拽好遮住肚子)、按摩腹部(把手搓热再给宝宝按摩)。

饮食不当多或过敏反应

如果宝宝频繁放屁,而且带有很重的酸臭味,说明宝宝消化不良,可能是脂肪或高蛋白类的食物摄入过多了。宝宝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情况下,也会导致宝宝频繁腹泻,出现病理性的肠胃胀气,并且反反复复。

【护理建议】

◆适当调整宝宝饮食,可尝试减少脂肪和蛋白摄入,适量给宝宝喝些温开水,看宝宝是否有好转。如果是母乳喂养,则是妈妈的饮食要调整,吃得清淡一些,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病理性肠胀气,反复不见好,则家长要引起重视,建议到医院去给宝宝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过敏反应,并找出过敏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肚子总是咕咕响怎么了 除了肠绞痛 还可能是这5种情况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肚子总是咕咕响,这可能是宝宝身体异常的信号。虽然婴儿时期的宝宝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通过肚子咕咕响、爱放屁等身体信号,宝宝告诉了我们一些信息。除了肠绞痛,肚子咕咕响还可能是以下五种情况:吃奶时吞入空气过多、饮食过度、肠道菌群失衡、缺乏运动、肠道感染。

1、吃奶时过量吞空气

家长可以采取调整喂奶姿势、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奶嘴、让宝宝充分拍嗝等措施。

2、饮食过度

饮食过度会导致肚子咕咕响、胀气和不适等症状,家长需要注意宝宝的饮食量,避免宝宝的过量进食。

3、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菌群失衡也是宝宝肚子咕咕响的原因,添加富含益生菌的食品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此外,家长应避免过度使用消化药物等药物。

4、缺乏运动

宝宝缺乏运动也会引起肚子咕咕响的症状,家长可以适当进行肢体锻炼,或者带宝宝出去散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肚子咕咕响的症状。

5、肠道感染

如果宝宝的肚子咕咕响伴随着腹泻、呕吐等症状,那么可能是宝宝感染了肠道病毒或细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宝宝的肚子咕咕响是宝宝身体的一种信号,可能预示着发育现状。只要我们能够读懂这些信号,采取相应措施,就能减轻宝宝的不适症状,更好地照顾宝宝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哪几种情况会让宝宝肚子疼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肚子疼是肚里有虫,只要吃点驱虫药就行了。杨建丽提醒家长,驱虫药不能乱吃,一年在秋冬交替时吃一次即可,驱虫药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另外,给孩子驱虫,最好在孩子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哪几种情况会让宝宝肚子疼?

1.肚子着凉了

宝宝的小肚子上没什么脂肪,腹壁比较薄,尤其是肚脐周围更是如此。当小肚子着凉了,胃肠道平滑肌受到了寒冷的刺激,就可能发生强烈收缩,引起痉挛性腹痛。此外,小肚子着凉还会使肠蠕动加快,增加便便次数,只要便便无粘液及脓血,就没有关系。

为防止宝宝的小肚皮着凉,妈妈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重点保护好宝宝的肚子,就算再热,也要在宝宝的腹部盖上一点东西,哪怕薄薄的毛巾毯也好。如果宝宝贪凉踢被子,就给他做个小肚兜。三伏天的时候,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小宝宝光着身子跑在外面,天气再热也要保护好孩子的腹部,使其胃肠道始终保持正常功能。

2.长得太快了

属于生理性的胃肠生长痛。宝宝代谢旺盛,不仅个子长得快,就连内脏等胃肠器官也在相应地生长,由于长得太快了,肠胃的血液供给相对就不足了,再加上宝宝的植物神经功能尚不稳定,胃肠平滑肌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就会出现阵发性腹痛。

3.动得太厉害了

宝宝的运动量不能突然间加大,而应从小培养,坚持每天锻炼,让身体慢慢适应,然后逐渐递增,并持之以恒。尽量少做奔跑、弹跳等剧烈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也不要过长。饭后不要马上运动,以免胃肠道功能失调,引起消化不良。

4.情绪紧张了

引起功能性腹痛的原因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应也有所不同,家长应仔细观察,找到宝宝腹痛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5.身体缺钙了

很多人知道宝宝缺钙的话会引起多汗、脾气暴躁、睡眠不安稳等症状,却不知道缺钙也能引起腹痛。血液中也有一定数量的钙质,如果出现缺钙情况,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会增高,肠壁平滑肌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发生强烈收缩,引起肠痉挛而致肚子痛。

6.吸入烟雾了

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更大。烟焦油中有十几种有害物质,小宝宝血脑屏障和肝脏的解毒功能不完善,致使烟中之尼古丁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吸入后会引起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腹部绞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