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长如何防止孩子产生攀比念头呢(合集12篇)

浏览

7679

文章

12

篇1:家长如何防止孩子产生攀比念头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每家的经济状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没有,这就导致了孩子们爱炫富爱攀比的心理。那么家长如何防止孩子产生攀比念头呢?如何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我们现在受“赏识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这种泛滥的表扬也让孩子容易产生精神上的虚荣,尤其是一些个性好强的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受不了。我觉得,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防止意外发生?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在家中还是在户外,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严密监视」。但即使是最严密的监视,也难以确保孩子百分百的安全。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防止意外发生

监护人的保护意识必须增强

家长要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假期安全教育,要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

1、对低龄儿童要时刻关注,不能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野;大一点孩子真的要离开,一定要让孩子先告知父母,并帮助孩子分析预测那里可能存在的风险。

2、大人外出,不可单独关闭12岁以下儿童在家中或车里,这在西方国家是犯法行为,要受到处罚。更不可把小孩放在栅栏床内。

3、教育孩子不要玩危险玩具,孩子之间玩耍,不可手持刀、剑、棍棒等危险器具,发现孩子之间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制止。

4、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孩子骑车不扶把手、戴着耳机骑车,是造成交通意外的原因,家长要及时制止。

5、教育孩子不可到江河游泳,不去没有救护条件的游泳池游泳,没有家长陪同不可随便下水。

6、教育孩子别买街头或小店的“三无”食品,以免食物中毒。

7、教孩子牢记110、119、120等呼救电话,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和父母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

因此,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有必要提高保护意识,让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如果你对如何预防儿童玩耍摔倒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游玩摔伤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这些防止孩子走失锦囊妙计,家长们请收下!

全文共 2391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对外在世界出满好奇,不论是去公园、百货公司或卖场,他们一定都会兴奋地想到处看、到处跑。2岁以上至未满4岁是孩子是最容易走失的年龄;大卖场或商场、百货公司是最容易走失的地方;“与家人走散”、“被外物吸引”是孩子最容易走失的原因。因此,我们就要想出有效措施防止孩子走失。

为保护孩子,家长们想尽奇招,如微博上盛传的“电线杆”识别法,表示只要孩子记住电线杆的标号,就能被迅速定位。但在我看来,编号一般由一串字母和数字组成,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能认出这串代码并准确无误地报出来,难度比较大,可操作性不强。在接触众多真实案例后,我总结了12个防儿童走失的技巧,这些防止孩子走失锦囊妙计,家长们请收下!

防止孩子走失锦囊妙计

锦囊1:心里有个“预警表”

接触众多案例后,公安干警总结出一个打分制预警表,帮家长判断孩子所处环境是否危险。其中,居住地外来人口集中得五分;孩子小于三岁加五分;父母双方都从事餐饮、娱乐、发廊等服务行业加五分;没有固定可靠的人照看加五分;父母是外地打工人口加五分;居住地治安较乱加五分。如果最后得分超过20,就应格外小心。

锦囊2:记住电话和地址

平时常给孩子重复家人电话号码及报警电话110,另外,也要让他记住一个值得信任的邻居的电话,一旦有紧急情况或遇到危险,就会有意识赶紧拨通号码找到爸妈和警察。而且孩子还应记牢父母的名字和工作单位全称。没事时可以模拟几次特殊情况,让孩子进行演练,真遇事了才不慌张。

锦囊3:把孩子“栓”在身边

带孩子外出时,家长的头等大事就是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自己身旁或视线范围内。有些家长一遇到熟人,就只顾聊天、看热闹,把孩子抛到脑后,结果使他们意外走失。此外,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大型商店、热闹街道、人多的活动场所等,以免太拥挤,孩子被趁机拐走。如果真要带孩子去,就寸步不离地盯着,哪怕去洗手间、接个电话等,也不要离身。很多孩子的走失,都只是家长一个转身的功夫。另外,即使突然有急事,哪怕时间很短,都不要让陌生人帮忙照看孩子。

锦囊4:出门穿件红衣服

鲜艳的衣服更醒目,带孩子出门前,给他穿上好辨认的红、黄等亮色衣服。万一在人多的地方走失了,更容易被发现。另外,还要跟孩子交代,一旦找不到爸妈,应站在原地不动,但不能坐下或蹲着。因为孩子本来个头就矮,蹲下后很容易被着急寻找的爸妈错过。

锦囊5:教孩子认方位

孩子不懂得东西南北,一旦走丢,很难找到家的位置,所以从小就应该教他们正确认识方向。我总结了一个简单易记的歌谣:“清晨太阳升在东,夜里马勺北斗星,街道门牌要记清,会认东南西北中。”白天看到太阳,就教他太阳东升西落,天气好时晚上看星空,教他找北斗星的勺沿,再往上五等分就是北极星,这颗星永远处于北方。白天迷失方向可以看树,树木南面接受阳光照射足,更茂盛,北面有苔藓。另外,一定要让孩子记清家里的街道门牌,并让他自己试着往回走几次。这些小技能要从小让孩子学会,万一碰到意外,就可能派上大用场。

锦囊6:对陌生人说不

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礼物等一律要拒绝,无论对方用什么东西诱惑都必须坚定地摇头,也不要跟他们交谈,说出家里的真实情况,这些都是从小要教给孩子的知识。而且,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特别是有些人贩子会冒充亲朋好友的身份,跟孩子搭讪,以骗取他们的信任,比如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爸爸让我先带你去吃饭,他马上就到,跟阿姨走吧。”

锦囊7:清楚孩子行踪

大一些的孩子外出时必须让大人掌握行踪,并尽量结伴而行;同时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现在科技比较发达,有一些GPS防走失仪器,比如GPS防走失手表、内置GPS记录器的鞋子等,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孩子的位置进行定位,方便家长找寻。

锦囊8:使用“接送卡”

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时,严格遵守校方的有关规定,使用学校统一发的“接送卡”,老师看到卡片后才能让孩子离校。家长尽量别让外人拿卡替接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如果要聘请保姆接送孩子,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防止引狼入室。

锦囊9:尖叫报警器

上中学的孩子,可给他随身带个尖叫报警器,它不像催泪瓦斯有杀伤性,使用简单,一拉就可呼救,晚上还能当手电筒。尖叫报警器会持续发出120分钟的尖叫声,要么会吓退坏人,要么会引起邻居或路人的注意,起到震慑坏人的作用。但家长要注意叮嘱孩子,没事时别把报警器当做玩具随意拉响。

锦囊10:做个母子身份卡

身份卡也叫儿童身份识别卡,是澳大利亚警察发明的。里面包含了孩子的食指指纹、DNA、彩色照片、病案记录、血型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这种身份卡应该准备两份,家长保管一份,学校的老师留一份(注意保密)。不仅可以用于孩子走失后报案与寻找,还可用在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送医、救助和身份识别。

锦囊11:智斗坏人小歌谣

99%的孩子走失都和遇上坏人有关,因此,要教孩子熟记一首小歌谣:“智斗勇智为先,多听多看记心间,要吃要喝睡足觉,争取同情适度谈,学会留下小标记,拔腿就跑要果断”。具体来说,孩子可以跟坏人斗智斗勇,套套近乎。要多记多听多看路过了什么地方,走了什么路。如果渴了饿了,就勇敢告诉坏人,只有吃饱喝足才能养足精神和体力,找机会逃脱。并且还可以争取同情,比如问人贩子,你家有小孩吗?多大了?另外,走到类似于十字路口这些重要的地方,可将身上的东西掏出来一扔,给家长和警察留下线索。

锦囊12:三个逃跑时间

刚被劫持的时候,逃走的可能性有30%。告诉孩子一定要抱着一棵树,或者抓着一根铁栏杆,又哭又闹就是不走,引起周围人的注意。2.在孩子被劫上车后,这时逃跑的可能性很小,要冷静,另寻时机。3.等到警察来了,孩子应配合警察的解救,找机会脱身,这时的成功率也很高。

总结:请家长重视安全教育,不要让孩子再丢失,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你对家长该如何预防儿童走失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长如何防止孩子肥胖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肥胖?肥胖儿童是指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20%以上,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般2-12岁儿童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年龄(岁)x2+8。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家长如何防止孩子肥胖?

控制宝宝的体重,妈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1.养成有计划、按需购买食品的习惯。长期购买过多的食物,常会导致多食,最后导致肥胖发生。

2.尽量少购买速冻的或方便食品,并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3.尽量少买零食,少吃零食。要存放在宝宝不易看到、拿到的位置。

4.要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饭后离开餐桌,避免食物诱惑。

5.剩饭、剩菜应及时处理,避免家人多食。

6.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并适当增加运动,餐后适当活动,饭后30分钟后再坐下看电视。

7.尽量以步代车,少乘电梯,多走楼梯,持之以恒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长太胖该怎么办?专家建议从饮食、行为、运动三方面入手。

1.饮食疗法:饮食中要以低脂肪、低热量、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原则,、瘦肉、鱼虾、豆制品等,既可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又可避免孩子过早、过频出现饥饿感。多吃蔬菜、瓜果、粗粮等,以便产:生饱胀感。适当减少主食,尤其应避免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巧克力等。限制高胆固醇食品如肝、肠、脑等内脏的食入、选食降脂食物如大豆制品、黑木耳养麦、燕麦、大麦、玉米、多种鱼类、南瓜、洋葱、茄子、黄瓜、生姜、香菇以及醋等食物,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刺激食欲,增大食量。

2.行为疗法:在饭前喝一碗汤再进食,以利控制进食量;吃饭时细嚼慢咽,放慢进食速度,以利于提高对饥饿的忍耐性,调节进食量;吃一些坚硬而不容易吃的东西,如松子、夹心核桃等,以利于产牛厌食感;规定每顿饭的主、副食和饭后水果的种类、数量等,以利于产生“知足”感。

3.运动疗法:鼓励儿童坚持参加适宜的有氧、消耗能量的运动,如体操、踢腿、弯腰、仰卧起坐、游泳、跳绳、骑车、打球、跑步等,并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这既能消耗体内剩余的热量和脂肪,又能增强体质,运动时要汴意疲劳承受程度,运动过度反而会增强食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攀比心理?

全文共 3294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劝也劝不住,不买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即使孩子长大了,上小学了,甚至上中学了,一样要面对这种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满足孩子欲望的命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家长应该如何回答?

01

别人有,我也要

几个月前,儿子跟我说,“妈妈,班里好多同学都用一种可擦笔,特别好看,我也想要。”

我说,“咱们家里有多少笔啊,都是买的特别好的,干嘛羡慕人家呢?再说,你有的人家也未必有啊!”

儿子想了想,叹了口气说,“唉,那好吧,那我就不要了吧。但是我们班小Z说了,那种可擦笔是世界上最好的笔,什么样的笔都比不了,而且班里好多小朋友都有,就我们几个人没有。”

一瞬间,我就觉得身体里充满了无处发泄的洪荒之力,别的孩子都有的东西,我儿子怎么能没有呢?这也太心酸了!

我于是火速打开电商网站,在大批图片中让儿子指出是哪种,他一下认出来,然后充满惊喜地问:“我要一支绿色的行吗?”

“一支?你们同学都有几支?”我问道。

儿子想了想说,“小Z有三支,其他人好像都是一支。”

我说,“那不行,咱买一套,10支,所有颜色都来一支,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一百多块钱买了整套笔,收到当天,孩子欢天喜地地写了擦,擦了写。第二天他把整套都带去了学校,过了三五日,那笔在家里扔得到处都是。

大约一周后,除了笔袋里一直放着的一支绿色的,其他九支,完全不见了踪影。我问儿子,笔呢?

他说,“我也不知道,反正都找不到了。”

这件事中我的做法,我的先生是非常不赞同的,他从开始就建议我,既然说过不买,就不要买了,即便非买,按孩子心意买一支就好,否则未必起好作用。

我嘴上念叨着:“你不懂,买一套包邮。如果只买一支,再花一笔运费是很傻的。”

其实,内心深处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因为那十块八块运费,而是不愿意别人有的东西,我儿子却没有。

我的先生向来只表态,不干涉内政,所以买不买还是随了我。但看到儿子如此不珍惜轻易得来的一堆笔,最终稀罕的还是他想要的绿色那一支,我先生意味深长地跟我对视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非常郑重地要求我们给他买一个手机。他才一年级,要手机干嘛?他说,因为班里两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机,还有几个同学有自己的ipad,是他们自己专用的,想干什么用就干什么用。

我没即时答应孩子,当晚跟我先生商量,我说,“别人有,咱也能有,不就是个手机么,咱也给孩子买一个。”

还是我先生提醒了我,“你能不能稍微理智一点?不能孩子要什么就不假思索地答应,要让孩子理清思路,到底为什么要,要了做什么用,这东西是不是必要的。

否则,他现在要的东西,你尚且负担得了,日后等他要的超出你的负担能力,再怎么办?”

02

他的爸爸是校长

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

我于是如一盆冷水浇醒,即便是理智如我,在儿子和面子前,也还是有迷失的时候啊!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刚毕业在大学里工作时的一个同事。

她的孩子在我们大学的子弟幼儿园上中班,有那么一个阶段,每到周一早上,都见她疲惫万分地顶着黑眼圈来上班,完全不似刚经历过悠闲的周末。有时她上午索性就趴在办公桌上补眠,我们于是都好奇地问她,周末去哪儿当长工挣外块了?

她苦恼地说,唉,我们周末去野生动物园了,开车跑到大南城花了仨小时,好不容易进了园,孩子在车上进入深度睡眠了。遛了一圈又花仨小时开回来,全折腾在路上,累成狗。

起因不过是因为幼儿园有小朋友去动物园了,她女儿也要去。

转过一周,她说周末去香山了,因为别的小朋友说去看红叶了,女儿也非要去。不远万里跑去,来回又是五小时车程,到半路下大雨,去了一看红叶期刚过,根本没什么红叶了,瞎折腾一趟。

又转过一周,她说周末往返飞了一趟三亚,机票贵得肝疼,而且两天就回来实在有点烧包,但别的小朋友去三亚度假了,女儿羡慕得掉眼泪呢,他们两口子一合计,去!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之后,到某一周终于消停了。那个周一,同事神清气爽地来上班,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

我们习惯性地问她周末去哪儿了?她说,哪儿也没去,女儿不要出门了,而是提出了一个无解的要求。

因为学校的幼儿园是子弟幼儿园,所以老师的孩子和领导的孩子都会有。这次同事的孩子,把提要求的句式做了修改,从以前的“某某某去了动物园,我也要去”,“某某某买了新衣服,我也要买”等得等等,变为“某某的爸爸是校长,我要我的爸爸也是”。

同事说,终于遇到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才顿悟不该那样一味满足孩子,富养女孩绝对不是这样的富养法。他们于是跟孩子讲通了道理,虽然孩子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但总算回到了理智的轨道上。

03

换车!孩子坐这车丢人!

如果你觉得这个同事的例子比较极端,那么我还能举出更多更多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例子……不仔细揣摩,我们根本没想过问题出在哪里。

我有个朋友,托关系把孩子送进帝都非常知名的一家学校。不久,他给我先生打电话,因为我先生是超级车迷,对各种车研究颇多,所以他让我先生给参谋下想要换个更贵的车,选哪款比较好。

我先生不解地问,“你家车刚换不久,挺好的,干嘛又换一个啊?”

朋友说,“孩子嫌坐那个车丢人呢,每天都让停在离学校有一点距离的地方,然后走一小段路过去。”

我先生跟我念叨说,“这个教育方式实在是匪夷所思,才多大的孩子,家里开个五十多万的车,还觉得丢人,日后要别墅要跑车的时候,家长还不得卖血去?”

04

换满足了孩子的欲望?

还是满足了我们的虚荣!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满足孩子各种攀比要求时,我们嘴上说的是为了他们,但其实,内心深处,是否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和好胜心?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过看到张三李四王五有了什么,就充满羡慕或者无比不甘心地表达了自己也要有的欲望呢?

再说一个简单的心理,看看自己有没有就明白了。我们有多少人,会在看到别人送孩子去学游泳,就无视自己孩子怕水的天性也送孩子去;看到别的孩子弹钢琴,就给自己明明五音不全也不喜欢音乐的孩子买琴请老师;看到别人给孩子买了些益智教材,就无论能否用上先照方抓药买回来囤着……

在任何方面,都唯恐不及别人。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赤裸裸的攀比么?耳闻目见的孩子,难道不会记在心上并效仿么?

就此,我与我先生一起,跟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

1、首先,我们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为想要的东西付出努力,爸爸妈妈也是辛勤工作赚钱,才能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给他和妹妹买吃穿用品和玩具。不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是空谈。

2、在此基础上,凡他提出的属于正常合理需求范围内的要求,我们都愿意尽量去满足。毕竟,爸爸妈妈生养孩子就希望他们得到很多很多的快乐和很多很多的爱。而物质上的满足,某种程度上也是提升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这种所谓的合理要求,比如孩子看到同学买了一个新书包,也想要一个,而此时他的旧书包也确实需要更新了,那么在可控的价格区间范围内,就可以给他最大的决定权。

此外,还有体验类的要求。比如别的小朋友去哪里玩了,或是吃了什么好东西,他出于好奇也想去尝试一下。那么我们也会酌情满足他,未必是照搬效仿,只要是让人身心愉悦就好。

3、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我们会让孩子清楚,每个人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想要的东西,同理你所拥有的,别人也无法全部得到。因此羡慕是相互的,珍惜自己拥有的,才会过得比较快乐。

如果届时孩子依然接受不了,我们会耐心地跟孩子讨论他说出的理由,看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达成心愿的条件或备选项,来将事情协调好。

没想到儿子非常心领神会地说,

“这个我明白。以前我们讲过Little Critter小怪物的故事。他有个新同学,家里有大房子专车接送放学,还有数不清的玩具和超级nice的女佣,Little Critter特别羡慕他。

可是当他到Little Critter家做客时,却羡慕Little Critter有时刻陪伴他的家人,一起玩的妹妹,和气的爷爷奶奶。所以,我和Little Critter一样,最宝贵的,是爱我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我的妹妹。”

这话讲得我和我先生热泪盈眶。我先生甚至打趣我说,“你看,儿子的觉悟都在你之上。”

是的,路漫漫,我们做父母,也在渐学渐行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防止孩子沉迷电脑屏幕,家长应给予正确指导!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孩子们的目光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近期,有医院眼科甚至出现了2岁的孩子因为经常玩手机、看电脑动画片,造成了100多度近视的病例。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学电脑呢?

孩子多大学电脑合适

儿童早期教育专家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最好不要碰电脑,他们更需要的是认知现实世界。而到了3岁半,就可以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下电脑了。这时,绝大多数孩子能够使用鼠标了,孩子往往对电脑充满好奇,一些益智游戏和学习软件,可以极大地激发宝贝的学习兴趣。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每周接触3到4次电脑,会促进他们学前能力的准备以及认知能力、运动技巧的发展,并提高识别数字即字符的能力。

系统正规的电脑教育,如操作系统学习,建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怎样引导孩子学电脑

1、软件选择最关键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软件非常关键。国外目前比较先进的儿童电脑教育观点认为:要通过视听结合、自由选择、角色扮演和放松激励等手段,充分调动儿童的潜意识,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快速学习的目的。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教育软件。

2、学习方法要正确

有了好的教育软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儿童的信息素质教育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和身心变化特点,在孩子学电脑时,要注意自己孩子的发育程度,没有必要与别的孩子比。让孩子早一点学电脑没有坏处,但过早地要他去学习复杂的指令和理解枯燥的程序就有点拔苗助长了。

■小提示

1、保护视力

应每隔10分钟,让孩子们休息一下,望望窗外,每天至少做两次眼保健操,并多吃一些有益视力的食物,如鱼、蛋、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等。在选配电脑时,应考虑选择液晶或纯平显示器。

2、限定时间

孩子的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接触电脑时很容易“乐不思蜀”,陷入游戏中难以自拔。

不妨每天限定几个时间段,不要超过半小时,不要玩大游戏,否则孩子很难脱身,视力也将受到影响。有可能的话,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样不仅能排除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也能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同时这也是难得的亲子互动时间。

3、健康上网

孩子和电脑亲密接触,不免要“触网”,安全起见,可以先给电脑设一个开机密码,再安装一个专用的绿色浏览器,它们不仅界面符合孩子卡通化的需求,而且能屏蔽网上“儿童不宜”的内容。

由此可见,防止孩子沉迷电脑屏幕,家长应给予正确指导,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宝宝受到电脑伤害,还可以有助于孩子从电脑中学到知识。如果你对儿童居家防触电方面的知识还有更多想了解的,请到本安全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长必看!防止孩子晕车的小贴士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时候我们带宝宝出行经常会发生孩子晕车的状况。而宝宝晕车是因为大脑接收了有冲突的信号。眼睛向大脑发送的信息,和内耳中的精密平衡机制向大脑报告的信息有所不同。因此,小编提醒家长必看!防止孩子晕车的小贴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防止孩子晕车?

1.合适的座位

给孩子找那种看不到风景嗖嗖划过去的位子,同时不要让孩子坐在后排,后排很容易晕车。

2.保持凉爽

车里面的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晕车。在夏季,可以使用内外循环空调来降温,以便身体觉得舒服。

3.开车随意点并匀速前行

不要在车流中加速行车,因为你随时会用到刹车。同时也要选择没有很多红绿灯的路行驶。如果是在弯曲的道路上行驶的话,要速度更慢点,这样车中的人就不会从一边摇晃到另外一边。

4.适当停车休息一下

适当停车休息可以让孩子活动活动大腿,并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缓解孩子的胃部不适并让缓解他们的内心烦躁以及长时间坐立带来的腿脚酸麻。

5.服用苯海拉明

在带孩子乘车之前,给孩子服用苯海拉明。请注意,茶苯海明可能会让孩子嗜睡。有些人确实是真的体验到了。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只需要服用药丸的一半剂量就可以了。当然,在第一次购买时,请在药剂师指导下或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来服用正确的剂量。苯海拉明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服药前还是要阅读以下说明书。

6.腕带

治疗晕车的腕带更是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案。它们通过把压力施加到手腕上来缓解晕车。你可以在大多数药店的晕车药丸柜台看到这种腕带。如果你的孩子有晕车症状,笔者建议你乘车时携带一到二套腕带。这个使用起来对孩子和成年人都是安全的。

7.在旅途中携带冷饮

携带那种明确说明不含咖啡因的苏打水或饮料。瓶装的碳酸饮料也有助于缓解恶心。不过最好是姜汁汽水,因为生姜有助于对抗恶心。

8.准备晕车的工具包

这个工具包里面可以准备一些姜糖,因为这里面有生姜。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些生姜制成的饼干等等。不过薄荷糖也可以有效缓解晕车。

9.冷却器冷冻苏打水

在车中备一个冷却器比如车载冰箱什么的,并放置一个湿毛巾备用。如果孩子觉得不适了,可以拿出毛巾给孩子擦脸或者是擦额头。

10.不要在行驶的车辆中长时间做某事

这点是不言而喻的。在行驶的车辆中固定看视频,肯定会晕车,可以半个小时休息一次。

提醒一句,不要因为宝宝晕车而放弃带他一起旅行哦!要知道带孩子旅行,会给孩子大量的机会来体验社会与自然、人文与见识,这些对孩子们益处很大呢!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儿童乘车的安全方法有哪些相关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长如何防止孩子被猥琐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不管是新闻还是网上流传了一些关于学生在学校遭猥琐的事件,作为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防止孩子被猥琐,接下来针对大家提出的这一问题展开调查,做了以下总结,请大家认真阅读。

家长如何防止孩子被猥琐?小编总结如下;

1、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些隐私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大腿内侧,还有女性的胸部和阴部,以及男性的阴茎等。如果孩子小的话就跟他/她说小背心和内裤遮住的地方都不许别人碰。

2、与孩子一起讨论不同的触摸。如什么是友善的触摸,什么是不适当的或有害的触摸,还有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触摸。好的触摸是孩子喜欢的,如父母亲的拥抱和亲吻,与朋友的手拉手。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触摸,是那些让孩子感到迷惑或不舒服的触摸。不适当的或有害的触摸是儿童想停止的触摸,主要包括打、拍、踢,或触摸儿童的隐私部位。

3、教会孩子分辨性侵行为,孩子对于性侵行为是不会自己判断的,所以,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分辨。例如,老师摸一下你的头,表示鼓励的时候,肯定不是性侵。但是当老师摸你的胳膊,或者是开始摸你的脸,以及膜你的屁股时,或者是让你脱衣服进行一些惩罚时,这些全都是性侵的行为。

4、让孩子知道如果他(她)告诉的第一个人不相信他(她)所说的有关不适当的触摸,再告诉另一个人,直到有人相信他(她)并帮助他(她)为止。

以上内容由提供,还望大家采纳。下期的校园暴力知识讲座中小编教大家如何应对校园性骚扰,敬请关注,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服药,防止不良反应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一生病,家长立马变成了儿科医生,就习惯于擅自给宝宝喂药。但关于用药的知识,每个人掌握程度不一,而宝宝的情况,往往都不是那么简单。药量有没有控制好,宝宝究竟需不需要用药,选择的药是不是符合症状?每一步都关乎宝宝的健康。

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服药防止不良反应

由于目前市场上儿童专用剂型并不多,临床上比较多的做法是将成人药按照儿童体重来计算给药剂量。有些家里常备感冒药、肠胃药等药品,一旦在孩子生病时,通常自作主张给孩子用药。殊不知,这样的用药方法很可能会造成用药不对症、药品剂量过大或不足,或是联合用药时出现配伍禁忌,从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为了减少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家长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进行给药。同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药物,特别是不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所用药物品种宜少,严格按照说明书指示的剂量给药,联合用药应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对于中药复方,应了解复方制剂的组成,避免重复用药造成超剂量;注意小儿用药史或哺乳情况,按医嘱给小儿服药,注意观察疗效,并定期更换用药,不宜久服,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孩子爱攀比是种孔雀心态家长该怎么教?

全文共 1862 字

+ 加入清单

谁衣服好看、谁更受老师欢迎、谁爸妈更有钱……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满足,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稍不留神间会造就“孔雀心态”。攀比、炫耀、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不健康”行为,家长常常不知所措。家长怎么正确应对、引导,让孩子走上“正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老师别把夸赞当“口头禅”

小孩年龄越小,越难客观评价自己,往往通过被别人的夸赞中找到存在感。当孩子被夸奖惯了,虚荣心就会膨胀无度,在自我认识能力上出现偏差。

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赞美孩子应该赏识适度,别把夸赞当“口头禅”。一是,表扬一定要务实、恰如其分,不能过度。二是,少当着孩子的面给他评功摆好,因为这会无形中助长孩子逞强的毛病。

探讨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孔雀心态”?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会在与别人的相处中本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昨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曹贵康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四五岁到十几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快速形成的阶段,出现攀比、争强好胜的心理是一个自然现象。但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表现得很激烈,出现“孔雀心态”的孩子,受三方面的人际影响:

首先是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有的父母喜欢攀比,或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

其次是老师的互动。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倾向于和别的孩子比较,而老师的喜好、赞美和倾向性表达,会塑造孩子们的取向。

再次是同伴的往来。越大的孩子受同伴们的影响越大。同伴的喜好会成为孩子的取舍标准。比如在一个圈子中,同伴喜欢炫耀,孩子就有跟风心理。

引导孩子发现物质外的闪光点

追求物质并不是件坏事,家长不必忌讳和孩子谈钱。孩子向往更好的事物也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提出超出家庭情况的物质攀比,家长切忌粗暴拒绝,这会让孩子产生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询问他为什么想要这种东西,同时分析家里的情况,拟定一个计划,希望在他的参与下和父母一起来实现目标。如果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出现“嫌贫爱富”的情况,那么家长则要教孩子在金钱之外,从多方面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比如道德、能力等。

孩子出现爱攀比、虚荣、争强好胜的心态,被称之为“孔雀心态”

困扰二:急于被关注不能忍受“被忽视”

“裤子太难看,同学都穿漂亮裙子,我不穿这件,不穿这件……”昨日早晨,在准备去幼儿园上学前,家住綦江的5岁女孩宋云云(化名),坐在地上赖着不换粉红裙子就不上学。宋妈妈只好将一天前洗好的裙子从晾衣架上收下来,孩子顿时喜笑颜开。宋妈妈说,孩子如此表现,是想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有一次,班上老师夸一名同学的红裙子好看,孩子就嚷着要我买了一条更漂亮的,果然,老师夸她穿着像公主,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小韩是沙坪坝某幼儿园的老师,班上学生的“孔雀心态”让他苦恼不已。“同一组的孩子,每次发奖品,我都不知道先发谁。”小韩告诉记者,有些孩子很在意先后顺序,如果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领奖”的,就会哭闹,让人伤神。

应转移焦点

7

孩子爱攀比,请打开这3个锦囊

11

困扰三:不接受比谁差 用过激行为逃避

家住大渡口的兰女士有个5岁的女儿果果,总是不愿接受任何的比谁差。“一次果果和我朋友的女儿同时学跳舞,结果朋友女儿学得比较快,我夸了两句,果果就怄气、不再学了!”兰女士说,平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爱夸果果,但只要有什么“特长”比不过其他小朋友,她就会生气、懊恼,有时候还会出手打人。

昨日,江津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小军(化名)正读小学二年级,考试总是第一名,但某一次,成绩变成了第二名,“老师告诉我,他悄悄把第一名的试卷给撕了。”虽然小军很快认了错,张女士仍然担心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困扰一:孩子爱攀比 “炫富”变习惯

“我妈晚上开宝马接我回家,你妈开的什么车?”6岁的王语(化名)是渝北区某幼儿园的学生,在班上,他总会向同班同学如此炫耀。“我爸爸以前也开的宝马,不过最近换了辆宾利,他说这个更洋气些。”何南(化名)是王语的好伙伴,两人的谈话中常常离不开物质上的攀比。

曾在某夏令营工作过的小刘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组织孩子们做游戏,为了鼓励他们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将任务奖励设置为若干5角钱一张的券。”小刘告诉记者,知道游戏规则后,几个孩子就跳出来说:“我爸一天赚上万元,你给5角钱,什么都干不了,我不玩。”

券本是一种形式,是游戏中的一种激励条件,但一些孩子认为得到的物质是什么才重要,而不是游戏过程中所能学习的东西。

别对失败“就事论事”

孩子受挫折、受委屈后,攻击性会变强。面对一个失败的结果,作为家长、老师,切忌不能“就事论事”。如果家长也只重视结果,成年人给孩子的反馈会让他遭受更大的打击。这时候要帮助孩子转移关注焦点,寻找达到结果的过程中他做得还不错的地方。其实家长、老师不是只重结果,孩子的这种“害怕失败”的情绪就会极大缓解。

不必忌讳谈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防止孩子发生意外,家长该注意哪些细节?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对很多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更不顾及这些东西是否会造成伤害,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那么为防止孩子发生意外,家长注意哪些细节

避免孩子在家中发生意外

(1)电的危险:插座似乎是每个孩子都很喜欢的“玩具”,他们常常非常专注地用小手指碰插座上的小孔,触电的危险隐于其中。当父母看到这个情况时,往往急切地大喊:“不能玩!”结果吓得孩子娃娃大哭。为避免孩子触电及吓着孩子,父母最好使用安全插座,并将不具保护功能的插座置于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2)水的危险:饮水机和热水壶都是让孩子好奇的东西。家长稍不注意,孩子就有被烫伤的可能。因此,家长需要注意这些相对危险用品的位置。另外,父母需查看浴盆中的水是否放掉,否则孩子有发生溺水的可能。

(3)地面的危险:对于刚学会站立或行走的孩子来讲,由于孩子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比较差,他摔倒时往往仰面,后脑勺先着地,使发生脑震荡的几率增加。因此,父母需要格外注意瓷砖是否是防滑的、瓷砖上是否有水、浴室里是否有防滑垫等。

(4)家具的危险:餐桌、茶几、椅子、柜子等等带棱角的家具对孩子的危险,常被父母忽略。而探索中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常常磕了、碰了,发生意外。因此,父母最好将家具的棱角用软胶模型包好。

(5)化学用品的危险:药品、化妆用品、清洁剂、漂白粉、洗衣粉等等,应放置于孩子的活动场地以外,以免孩子够到,发生危险。

(6)衣服的安全:家长需要给孩子穿纯棉的内衣,以防发生过敏情况。给孩子买袜子时,需要检查袜子里面的线头是否过长、过多,以免线头缠住脚趾,发生缺血坏死。

(7)婴儿物品的安全:父母需选择栏杆足够高的婴儿床,以防孩子从床上跌落。选择学步车时,需注意底盘是否够大,以免翻车,摔倒孩子。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家长还可以组织孩子做“危险藏在哪里”的游戏,让孩子找出家里或是所在小区的哪些地方存在危险,让孩子平时在这些地方玩耍的时候,更加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如果你对如何预防儿童玩耍摔倒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游玩摔伤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长如何正确地批评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因批评而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批评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有些家长会忽略批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如果不正确地批评,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这篇文章来帮助家长正确地批评教育孩子。

1、家长需要积极倾听孩子的观点

当我们想要提出批评时,先要问问孩子的看法,听取他们的观点。这样会使孩子感受到尊重,而不是被家长无视或否定。

2、家长应该避免语言上的攻击

不说伤人的话或指责孩子的人格,而是针对具体的行为或问题进行批评,例如,“我觉得你今天不应该玩电子游戏,而是应该先完成作业。”家长在批评时要给孩子以正面的反馈,鼓励孩子改进。在批评过程中,家长不应该只是指出问题所在,而需要给孩子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他们仍然被父母所爱,家长仍然对他们充满信心,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改进。

3、批评的时机

孩子在受到家长的批评后,需要思考和适应自身的问题,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问题。因此,批评的时刻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等到孩子情绪稳定后,再与他们探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衡量批评的程度和方式

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来决定。比如有些孩子比较脆弱,在接受批评时会非常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采取温和的方式进行批评。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时,需要避免过度批评或不当批评,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合理的批评不仅可以让孩子改进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使他们更有动力成长并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