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长朋友该如何护理黄疸小儿视频汇总13篇

浏览

6750

文章

13

篇1:家长如何护理新生儿泪囊炎小儿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泪囊炎是新生儿常见的眼病之一。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多数是由于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的鼻泪管下端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被一层先天性残膜封闭,或是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引起泪道阻塞。因为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先天性的泪道发育不全所致,所以又叫做先天性泪囊炎。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对于治疗时机,一般越早治疗越好。因为新生儿泪囊炎如果长时间不治疗,泪囊长时间扩张会使囊壁失去弹力,日后即使泪道通畅,溢泪症状依然会存在,并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性泪道闭塞。另外,泪囊脓液不断排入结膜囊,可导致结膜和角膜炎症,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症,对眼球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所以,对于新生儿泪囊炎必须及时治疗,尽早去除隐患。

家长如何护理新生儿泪囊炎小儿

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每天在孩子患眼的鼻梁侧9(医学上称内毗部),由上向下顺序进行适度的泪囊区按摩,按摩时手指不要在皮肤上滑动或搓动,而是用拇指紧贴皮肤将力用于皮下的泪囊区使之由上而下的滑动与按摩。这样的按摩每天可进行2-4次。同时,应配合点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利福平、氯霉素眼药水等),每天用3-4次,每次1-2滴。滴药水前应用棉签将腔液擦拭干净。

如按摩不见效,还可以到医院让眼科医生为孩子反复进行泪管冲洗,如果仍未奏效,则应尽早行泪管探通术,否则有可能引起泪囊周围组织发炎,或形成泪囊瘘,这是一种极不容易彻底治愈的瘘管,还会影响容貌的美观。

如果你对新生儿泪囊炎怎么办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泪囊炎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长护理小儿多动症患者需要做到哪些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父母,要注意努力培养有小儿多动症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注意对患儿进行耐心的、反复的说服教育,鼓励患儿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小儿多动症,以消除患儿心底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努力帮助患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那么家长护理小儿多动症患者需要做到哪些呢?

家长护理小儿多动症患者,要做到:

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要注意多引导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打球、爬山、郊游、游泳等,让还多参加书法、柔道、画画等群体性活动,多到室外接受日光的沐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兴趣习惯、爱好。要加强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要注意设法提高孩子的集中力、注意力,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逐步的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在课桌的安排上,将小儿多动症的安置于第一排,以便得到老师及同学的监督,多给孩子看一些他喜欢的图书、多讲一些他爱听的故事。作为教师及家长,对孩子的没一点进步,都要注意及时的表扬、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肾病家长日常护理有哪些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肾病家长日常护理有哪些?在很多人眼中,肾病往往被认为是成人病,其实,小儿不仅可能会患上肾炎、泌尿系感染以及尿毒症等,有些甚至比成人还多见;而且,不少成人肾病都始发于儿童时期。尽管小儿肾病易复发,不易治愈,但只要家长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患儿的日常护理,孩子恢复健康并不是难事。

1.不宜吃过咸的食物。由于患儿有水肿的现象,因此在饮食方面,不宜食用过咸的食物,以免加重水肿。当浮肿消退,且体内其它情况接近正常水平时,才可恢复普通饮食。

2.不宜劳累。患有肾病的小儿一定要注意休息,因为过于劳累容易导致肾病复发。当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进行锻炼,但要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

3.避免感冒。由于感冒是小儿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为孩子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减少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一旦出现各种感染,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儿感冒后家长应怎样护理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连日来气候的忽冷忽热,加上春天风沙较大,空气干燥,许多孩子都出现了感冒的各种症状,如发热不退、头疼、流鼻涕、咽干、咽疼、嗓子疼、咳嗽等,这些患儿都得了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儿感冒后家长应怎样护理吧?

1、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早日查明病原,对症下药。

2、应多给孩子喝水(白开水最好),帮助孩子退热;学龄儿童在校也要多喝水,不要怕小便次数多就少喝。不要“捂”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婴儿,这是发热病儿惊厥的最直接的诱因。正确的做法是:适当给孩子少穿些衣服,只要不冷就可以了;还可以用凉毛巾敷在孩子头上,或用酒精给孩子揩拭腋窝、腘窝(膝盖部位的后面)、大腿根部等。

3、服药要正确,尤其是退热药物。家长要掌握正确的药量及时间间隔,一般按照小儿的实际体重(而不是按照年龄)给予相应的药量。现在孩子的体重均超过以往同龄儿童,若仍然按照年龄服药,可能比量不准。如有疑问,可向医生询问。

4、摇≤免来自家中的交叉感染。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人感冒,最终都会累及孩子,且年龄越小,发病就越快、越急、越重。因此,成年人一旦感冒,应当立即就诊,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孩子接触时,应戴上口罩;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5、学龄儿童最好在家休息,以避免引起班内交叉感染。病中饮食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有些家长怕孩子休息影响学业,就让孩子带病坚持上课,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脑炎),给生命带来危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感冒后家长应怎样护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儿α-地中海贫血家长应该如何护理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轻型地中海贫血人士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与正常人没甚么分别,既没特别要避忌的东西,亦无需进食“补血”的药物或食物。相反,重型及中型贫血患者对以下的问题宜加以留意。那么小儿α-地中海贫血家长应该如何护理呢?

不要乱吃药物

不少药物,包括中药、西药及坊间成药都会对中、重型贫血患者溶血情况加剧,出现更严重的贫血和黄疸现象。因此当感到不适时,应找注册医生,说明本身是中、重型贫血患者,索取适当的药物,切忌乱吃中药或西药。

此外,由于不少所谓多种维他命或“补血”药都可能含有铁质,地中海贫血病人亦不宜进食此类药物以避免过量吸收铁质。

保持均衡饮食

一般来说,地中海贫血病人只需有均衡饮食,不需特别进食所谓“补血”食物。反之,一些含铁质量高食物如肝脏、牛扒、菠菜、苹果等,应适量而不宜过量进食。

保持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是保持健康所必须的,家长们不应担心贫血会令病人体弱而限制他们的运动量。其实,运动量的多少,病人会因应本身的体能而自我调节,当感到疲倦时便会自动休息。再者,在定期输血的治疗下,重型贫血病者的体能不应特别虚弱。然而当并发症如心脏衰竭形成的时候,病人便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病向浅中医

切除了脾脏的患者,由于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遇上发热不适时,应尽快看医生,以免病情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儿生理性黄疸该如何护理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理性黄疸该如何护理?新生儿有个特殊的生理现象,出生后会出现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年长儿及成人发生黄疸就不正常了。足月新生儿一般生后2~3天出现,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生后2~4天黄疸最明显,1周左右就消退了。

新生儿生理黄疸护理

观察黄疸一定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如果屋子里光线暗或在灯光下则看不清,父母应及时观察这一现象。生理性黄疸血胆红素在2~12毫克/分升。

早产儿,低体重儿(小于2500克)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一般生后3~5天出现,6~8天达到高峰,黄疸的程度也比足月儿重,血胆红素可达15毫克/分升,而且黄疸消退的时间也比较晚,7~9天开始消退,2~3周才退净。

为什么会发生生理性黄疸呢?胎儿为了适应胎内缺氧的环境,他的红细胞体积大、数量多,以便携带更多的氧气和营养,供给胎儿的需要。出生后新生儿开始用肺呼吸,多余的红细胞被破坏而产生过多的胆红素,肝脏转化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差,使胆红素在血中堆积所造成的。

新生儿在头1~2天的红细胞总数可高达每立方毫米500~700万,1个月末逐渐下降至450~460万。另外,正常情况下,胆红素在肠道内由于细菌的作用,才能变成尿胆元及粪胆元排出体外,而使大便色黄。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内细菌少,不能将肝脏所转化的全部胆红素处理掉,这些胆红素也是造成生理性黄疽的另一个原因。另外,新生儿的肝脏本身发育不够完善,肝酶活力差,不能有效地处理大量的胆红素。所以容易发生新生儿黄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长朋友该如何护理黄疸小儿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那么生理性黄疸是如何造成的呢?家长朋友该如何护理黄疸小儿呢?下面就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何为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2-3天起,皮肤会出现轻度黄染,眼的巩膜也发黄,这种黄疸在出生后第4-6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退,直到消失。这种现象在多数新生儿都会发生,而且黄疸的程度都不太重,其血胆红素小于12mg/L,不会给小儿带来不适和异常,故称为生理性黄疸。

发生黄疸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生后红细胞较成人多且寿命短,过多的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胆红素,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因-蛋白少,不易形成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而形成黄疸。另外,由于新生儿的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因而又不能过多地把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从而黄疸滞留。在肠道内的结合有一部分又可成为未结合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有被重吸收,加重了黄疸。所有这些原因累加起来形成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家长怎样处理新生儿黄疸

发生了生理性黄疸,年轻的不必紧张。如果血胆红素局限在12mg/L以内,不会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不会给小儿造成影响,不用特别处理。如果血胆红素超出了12mg/L,则认为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分析黄疸发生的原因,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治疗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孕母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果你对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黄疸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生活中怎样护理小儿黄疸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也是给很多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生活怎样小儿黄疸也是都关注的,下面就介绍一下生活中怎样护理小儿黄疸?

一、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

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二、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

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这是小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何治疗感冒 家长要学会如何护理小儿感冒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几天,天气确实是不正常,刚刚下了一场小雪,又加上雾霾、降温,对于体质较差的孩子来说,常常会引发呼吸道疾病。最近感冒症状也是比较多见,如发热不退、头疼、流鼻涕、咽干、咽疼、嗓子疼、咳嗽等,这些患儿都得了上呼吸道感染,这是由一系列病原微生物感染了上呼吸道造成的,常见的感染病原有:病毒、支原体、细菌等,其中病毒感染是占第一位的。“上感”主要指感染只累及上呼吸道,孩子得了“上感”后,就会出现上述症状,而其中最令家长担心的是孩子会出现持续的发热不退(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发展下去,一些患儿会出现惊厥等症,让家长手足无措。

一旦孩子得了“上感”,家长应怎样护理呢?

1、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早日查明病原,对症下药。

2、应多给孩子喝水(白开水最好),帮助孩子退热;学龄儿童在校也要多喝水,不要怕小便次数多就少喝。不要“捂”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婴儿,这是发热病儿惊厥的最直接的诱因。正确的做法是:适当给孩子少穿些衣服,只要不冷就可以了;还可以用凉毛巾敷在孩子头上,或用酒精给孩子揩拭腋窝、腘窝(膝盖部位的后面)、大腿根部等。

3、服药要正确,尤其是退热药物。家长要掌握正确的药量及时间间隔,一般按照小儿的实际体重(而不是按照年龄)给予相应的药量。现在孩子的体重均超过以往同龄儿童,若仍然按照年龄服药,可能比量不准。如有疑问,可向医生询问。

4、要避免来自家中的交叉感染。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人感冒,最终都会累及孩子,且年龄越小,发病就越快、越急、越重。因此,成年人一旦感冒,应当立即就诊,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孩子接触时,应戴上口罩;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5、学龄儿童最好在家休息,以避免引起班内交叉感染。病中饮食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有些家长怕孩子休息影响学业,就让孩子带病坚持上课,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脑炎),给生命带来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儿抽风家长应该如何护理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孙娟大夫:引起小儿抽风的疾病不少,常见的有高热惊厥、脑膜炎、脑炎等,一旦孩子发生抽风,家长常常是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抽风家长应该如何护理

当孩子发生抽风时,家长首先应立即将孩子放在床上或木板上,把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致窒息。然后,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帕缠住竹筷或匙柄后置于上下门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用手指甲重按人中穴,以达到止抽的目的,如有条件还可针刺合谷、涌泉、十宣等穴位。如抽风时还伴有高热,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可根据客观条件选用不同的方法。如家中有冰箱的,可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放置在小儿额部、枕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家中备有酒精的,可加等量温水稀释酒精配成30%浓度的酒精,轻擦皮肤、四肢及腋下、腹股沟处以助散热;家中如有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制剂等根据说明书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儿抽动症家长该如何护理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抽动家长该如何护理?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目前的科学尚未说明其原因,家长更不必太过于追求造成发病的原因,更不必过于自责,不是父母养育失败的结果,也不用产生绝望的情绪。作为家长应当有足够的信心和乐观的心态,与医生一起,共同面对现实,共同努力,最终达到治愈孩子疾病,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完成学业,顺利度过孩子的美好成长时期。

专家提醒家长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单单仅仅担心或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家长更应注意自己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家长带孩子来就诊时,往往带有明显的焦虑倾向,常常提出许多问题,如怀疑患儿有脑内是否有问题、是否因自己的养育失误所致、预后是不是很差、甚至有了绝望的心情等等。这些,都潜移默化的、有意识无意识的影响着孩子。

小儿抽动症会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大一点的孩子,更是比较敏感,强化了孩子的症状,容易出现一些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发育培养,甚至孤僻、强迫症状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如果刻意关注和制止患儿的抽动,甚至训斥孩子是坏毛病则更是不可取的,这些反而会加重症状或增加家庭内紧张感,容易造成病情加重,或者是使症持续存在的原因之一。也是治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抽动症饮食需要调整。由于抽动症患儿大多表现为阴虚阳亢,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另外少喝可乐、浓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及带色素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奶酪、巧克力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服药期间特别注意尽量少吃姜、葱、蒜、羊肉、驴肉、海鲜、生冷食品等、忌烟酒,禁服绿豆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儿急性肝炎黄疸的护理要点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肝炎黄疸可出现亦可不出现,有黄疸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无黄疸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疽型肝炎除上述症状外,病人巩膜皮肤出现黄染,尿色变黄,如红茶色,尿检查胆红素及尿胆原阳性,肝功能检查血胆红质增高,转氨酶活力测定上升。急性无黄黄疸肝炎除黄疸不明显,血胆红质不高,无胆红质尿外;其他症状与黄疸型相似,症状较轻,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小儿急性肝炎黄疸的护理要点是什么吧?

1、病人居室要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如有条件最好独居一室,无条件可用床单隔离,在房间内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患必须限制在污染区活动,患儿的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进入清洁区。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一般为30天,如肝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可适当延长。

2、护理患儿的家属最好能相对固定,并且必须懂得隔离消毒的方法。护理患儿时可穿旧罩衫以代替隔离衣。护理后双手用0.5%过氧乙酸浸2分钟,再脱去外面的罩衫,将罩衫的正面(污染面)折向外面,放在污染区,然后用肥皂清水冲洗双手,患儿的食具,用后先煮沸30分钟,再清洗。生活用水需煮沸30分钟后再倒掉,或放入污水桶内进行消毒处理;如1000毫升污水可放入过氧乙酸溶液5~10毫升,加盖,放置2小时后再倒掉。污染的衣服、被褥、尿布、毛巾等都应先煮沸30分钟后再清洗,不能洗的用具和玩具等可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

3、肝炎急性期须卧床休息,这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急性期肝细胞肿胀、部分坏死,充分休息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待黄疸消退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到隔离期满,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1个月,如病情稳定,学龄儿童可以回学校学习,但半年内不应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4、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多食易于消化的高维生素饮食,不过分强有力调高糖、高蛋白。碳水化合物以主食为主;蛋白质类可食瘦肉、奶类、蛋类和豆制品等;维生素方面,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昆及药用维生素。卧床休息期间,每餐不宜过多;恢复期患食欲增加,则应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急性期应多补充水分,如葡萄糖水,以利保护肝脏和排泄毒素。

5、肝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大多用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但小儿服中药较困难,因味苦引起呕吐,对较大的儿在喂药前要做好说服工作,喂药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中药可煎浓,也可少量分多次喂服,以免引起哎吐。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急性肝炎黄疸的护理要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长应该怎样护理癫痫小儿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要安排适合患儿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除发作频繁者外,不必过分限制体力活动。要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应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安全,发作尚未控制的患儿要限制登高、骑车、游泳等活动。家长应对患儿同情、关心、帮助和鼓励,不要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或孤独性格,使之不感到思想有压力或产生情绪激动。避免引起发病的诸多诱因,如呼吸道感染、饮食过量、饮水过多、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思想压力、睡眠不足等。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护理癫痫小儿呢?

家里如果有患癫痫的小儿,请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癫痫发作时,将小儿侧卧,解开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家长守候在旁,防止小儿从床上翻倒在地。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只用手帕包的筷子,防止舌咬伤。

(2)癫痫不发作时,小儿常常随心所欲,但家长要保证孩子有适当的休息、睡眠;平时饮水不能过多,饮食不宜过量。

(3)家长要有孩子“随时随地都可发作”的思想准备,只有树立这种思想,才能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例如发现他在爬树,就要认为如果此时发病,可摔倒在地,就会叫他爬下来;同样,如果一人单独游泳,就要想到此时发作就会沉下去,就叫他不要游泳。

(4)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包括需要调整药物及剂量(即由医生决定用哪些药物,多少剂量才能控制发作,要有一段时间),长期规则的服药(即控制发作后要连续服药2~4年,然后再经过1~2年的逐渐减药),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包括疗效、药物的副反应等等)。切忌今天服这种药、后天服另一种药。

在一般的情况下,原发性的癫痫在医生和家长、病孩的密切配合下,均可得到痊愈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