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儿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汇集6篇)

浏览

3073

文章

6

篇1: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疱疹咽峡炎主要症状是什么?近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出现增多现象,医生提示,疱疹性咽峡炎为婴幼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初期症状与感冒较难鉴别,家长勿当作感冒自行给孩子用药。

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郝国平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夏秋季流行,冬季也有发生。当孩子劳累过度、过敏体质、身体受凉、免疫力低下时,易患此病。

此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患儿可有发热、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容易与普通感冒混淆。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直径1至2毫米的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及软腭、扁桃体、舌部等。水泡破溃后变为浅溃疡,患儿会比较疼痛,溃疡多在一周内愈合。疱疹性咽峡炎症状一般较轻,但也有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可能,要及时治疗护理。

郝国平提示,因口中有溃疡,护理患儿除应让其多休息外,在饮食上应谨记“温凉”二字。比如尽量给孩子食用温凉的(半)流质饮食,可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遵医嘱适量使用促溃疡愈合的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有哪些表现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疱疹咽峡炎的主要有哪些表现?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部分手足口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部分手足口病表现疱疹咽峡炎吗?疱疹性咽炎实际应为疱疹性咽峡炎,并非由什么“新型病毒”引致,而是手足口病的一种情况,每年在广州的3~9月都会流行,大部分都是轻症,重症率较低,家长无须恐慌。

部分手足口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有的家长以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两种病。实际上,2011年卫生部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里就已指出,手足口病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还有一种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市妇儿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说。记者查阅发现,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指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发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由什么新型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与典型症状的手足口病是一样的,都是经粪-口传播,“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就是单纯的口腔黏膜疱疹,由于疼痛,孩子会不想吃东西、流口水。大部分病例都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轻症为多,年龄段以学龄前为多。在广州,每年3~9月是流行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及护理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儿疱疹咽峡炎治疗护理

治疗及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

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 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可取绿豆100克、苦瓜50克、薏米150克、大米100克煮粥,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来袭,您家孩子注意洗手了吗?

全文共 1460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暖和了,也到了小儿疱疹咽峡炎流行时期该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小编今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发现校医对晨检也更加严格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那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来袭,您家孩子注意洗手了吗?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夏季又是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季节。由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造成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发生。这些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

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两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除了发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滴水不进,一般1—5日内愈合。

是如何传染的?

疱疹性咽峡炎有很强的感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唾液、口腔接触等,潜伏期一般为2—4天,全身症状期为7—10天,多数孩子在有症状5天后病情会有好转。

和手足口病有关系吗?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是手足口病同族病毒感染引起。姚蔚峦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初期的症状相似,就是口腔里长小水泡,手足口病继续发展就表现为身上和脚底会出现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不会,一般一周后就会慢慢好转并痊愈。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和症状类似,但它的危害性却比手足口病小些,一般用些清热解毒的药品即可治愈,很少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

如何治疗或者减轻不适?

“这些症状没有特效药,医生一般是对症处理,比如当孩子出现脱水症状时进行补液,并开出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抗病毒的作用。”专家表示,对发烧并出现口腔疱疹的孩子,喂食后更加要注意口腔卫生,给孩子漱口,避免细菌从溃疡的伤口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减轻不适的方法就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吃清淡食物,最好吃几天稍稀的白粥,有助于吞咽。同时可用淡盐水漱口,用一些口腔喷剂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B等。疱疹性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不要擅自给孩子口服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但如有高热,有细菌感染的指征应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建议参考用药为利巴韦林、希刻劳、清开灵、咽扁颗粒,属于抗生素、解热镇痛、清咽利喉类药品。

如何预防?

据了解,一周岁到学龄前儿童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人群。该疾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让孩子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谨防病从口入。此外,孩子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并不能对其终生免疫,所以家长平时还要注意给孩子做好预防工作,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病高峰期尽量少带孩子去超市、商场、电影院等室内公共场所。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抽搐,在迅速送往医院的同时,可以掐住患者的人中穴,不断呼喊孩子的名字,同时要防止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总之,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与预防手足口病一样,都应远离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少去公共场合,切断感染途径。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需要培养哪些卫生习惯这方面知识,请锁定接下来的的持续更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预防小儿急性疱疹性咽颊炎,勤洗手是首要任务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疱疹性咽颊炎又到了高发期,虽然疱疹性咽颊炎暂时还没有列入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染性同样很强,家长千万别掉以轻心,柯萨奇病毒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首要病毒。所以我们要加强孩子的日常护理,防范于未然。今天,小编教你几招预防小儿疱疹性咽颊炎,各位妈妈快来学吧。

●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表现为急性发热、咽颊部出现疱疹溃疡等症,急性疱疹性咽颊炎主要是通过呼吸及粪口传播,它传播快、感染性强,夏秋是高发季节。一般情况下,患儿需要一周才能恢复健康,严重的可能需要2周时间来治疗。

孩子患上小儿咽颊炎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而且是突发的高热,婴幼儿会有流口水、不吃东西、呕吐、烦躁不安的症状,年龄大的小儿会告诉你他头痛、腹痛,吃东西的时候咽喉痛,虽然他们都有高烧现象,但是一般不会流鼻涕、咳嗽。急性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有些相似,我们要注意区分。

●如何预防小儿急性疱疹性咽颊炎

1、勤洗手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看到什么都想去摸一摸,玩一玩,这样手上就容易沾染一些细菌,而很多宝宝都喜欢把手放进嘴里,细菌就会进入孩子的身体,所以,父母一定要多为宝宝洗手,让孩子也养成爱洗手的好习惯。

2、多喝水。

孩子也要多喝温开水,一来可以补充身体水分,二来能让体内的毒素、病毒更快的排除体内,降低疾病的传染几率。

3、少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们都喜欢带孩子到一些公共场所玩耍,但是要注意了,公共场所人多嘈杂,很可能有感染源,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被传染。

4、做好家庭卫生。

家庭卫生是容易忽视的一块内容,宝宝在家里呆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家里卫生做得不好,孩子也很容易被感染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家庭卫生要做好,另外,家里也要多通风,不要紧闭门窗。

5、玩具要经常洗。

孩子是家里的宝,家长们会为孩子买很多玩具,孩子喜欢玩玩具,也喜欢将玩具放进嘴里,因此,玩具要经常清洗,保证清洁。

6、注意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太咸、太硬的食物,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

7、每天检查宝宝的健康。

父母每天都应该检查一下孩子的体温、皮肤情况,如果有出现发烧、皮疹等情况就要及时治疗。

8、宝宝也要注意休息。

孩子都是贪玩的,看到这样想去玩一下,看到那个也想去玩一些,一整天都在不停的闹腾着,中午时间要让孩子养成午休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孩子得到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这样看来,预防小儿急性疱疹性咽颊炎,勤洗手是首要任务,而喂食后更加要注意口腔卫生,给孩子漱口,避免细菌从溃疡的伤口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感染。有关儿童需要培养哪些卫生习惯的常识还在持续更新中,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