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儿消化不良的中药方剂优秀4篇

浏览

5954

文章

4

篇1:小儿积滞中药方剂有哪些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积滞是指小儿乳食不节,停积中脘、食滞不化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为特征。多见于婴幼儿。一般说来预后良好。个别小儿积滞日久,迁延失治,可转成疳证,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积滞中药方剂有哪些。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积滞方剂一。

【组成】厚朴200克茯苓100克建曲100克谷芽100克麦芽100克槟榔100克广木香50克内金60克。

【用法】上药按质分炒(广木香后下)共研细末,瓶装备用。每日3次。1岁以内,每次2克;1~3岁,每次3克;1~7岁,每次5克;7岁以上,每次6~10克。

【主治】积滞。症见纳呆,口渴喜饮,口臭,嗳腐吞酸,腹部胀满,大便或干或溏,头顶法多,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舌苔厚腻等。

【加减】临床若兼风寒加苏叶、姜夏;兼风热者加银花、连翘,兼暑湿加藿香、佩兰;兼发热者加地骨皮;口臭加生石膏。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积滞方剂二。

【组成】建曲6克谷芽6克麦芽6克焦鸡内金6克焦山楂9克莱菔子6克香附3克广陈皮3克炒积壳3克厚朴6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付,研粗末,水煎,分3~4次温服。3岁小儿用量。

【治法】消积和胃,理气止疼。

【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症见胃脘胀满,按之作痛,纳食不佳,大便有不消化食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积滞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积滞中药方剂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治疗小儿哮喘中药方剂有哪些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哮喘发作时患儿烦躁不安,出现呼吸困难,以呼气困难为着,往往不能平卧,坐位时耸肩屈背,呈端坐样呼吸困难。有时喘鸣音可传至窒外。患儿面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唇、指甲紫绀,甚至冷汗淋淳,面容怕恐不安,往往显示危重状态,应予积极处理。那么,治疗小儿哮喘中药方剂有哪些呢?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气交阻,肺气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鸣,肺管钥启阖受阻,呼吸艰难,憋闷不畅。

【治法】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方名】蜂龙汤。

【组成】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丁金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热内蕴,复感外邪,内外相合,痰阻气道,肺气不宣。

【治法】宣肺平喘,清降肺热,搜痰止咳。

【方名】麻杏石甘辛茶汤。

【组成】蜜麻黄5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细辛2克,炙甘草4克,茶叶1撮。生姜3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长江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虚中挟实。

【治法】宣肺化痰,摄纳肾气。

【方名】小儿哮喘基本方。

【组成】炙麻黄3-5克,熟地10-15克,杏仁10克,竹沥半夏10克,款冬花10克,射干6克,炙细辛2-5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育仁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痰热蕴肺,肺失清肃。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定喘。

【方名】蝉龙定喘汤。

【组成】蝉蜕9克,地龙9克,莱菔子9克,苏子9克,杏仁9克,半夏9克,桑皮9克,麻黄6克,黄芩6克,白果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午雪峤方哮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厌食症中药方剂有哪些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的小孩子比较厌食,不喜欢吃饭,让很多的家长很头疼,小孩子不吃饭,可能会影响发育和智力的增长,家长想要解决小孩子的厌食症,就必要要了解一些厌食的原因,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厌食症中药方剂有哪些。

中药处方(一)

【方名】消积散。

【组成】焦神曲4.5克,焦山楂4.5克,焦麦芽4.5克,鸡内金1.5克,枳壳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包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病情严重者,用量可加倍。

【出处】舒鸿年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胃不和。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方名】理脾化滞汤。

【组成】茯苓10克,藿香10克,木香3克,川朴3克,川连3克,砂仁3克,焦曲10克,鸡内金3克,栀子6克,焦谷10克,稻芽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梁宗翰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胃阴虚。

【治法】滋补胃阴,增进食欲。

【方名】凉润增食汤。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山楂7.5克,麦芽7.5克,鸡内金7.5克,百合15克,每日1剂,日服2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有恒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失不运,饮食积滞。

【治法】导滞运脾。

【方名】导滞运脾方。

【组成】北条参10克,炒白术6克,炒扁豆8克,炒苡仁8克,炒枳壳6克,砂仁3克,槟榔8克,胡黄连3克,莲米8克,乌梅6克,焦三仙18克。

【用法】上方药量系3-5岁1日煎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

【出处】孟继民方厌食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厌食症中药方剂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儿猩红热有哪些中药方剂可以治疗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发病急骤,呈现出发热、咽痛、呕吐等症状,发热呈持续性。一般高达摄氏39℃左右,下面来看看小儿猩红热有哪些中药方剂可以治疗吧?

【方名】猩红热方剂一

【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治法】清热解毒,泻热滋阴。

【主治】猩红热。毒疹已出,仍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可见腐物附着,时或谵语,舌质红或绛有芒刺、中心老黄苔,脉洪数。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方名】猩红热方剂二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痧透热解。

【治法】清热解毒透痧。

【主治】烂喉丹痧。其疹点颗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无疹点。伴随疹点的出现,症见高热神昏,谵语,耳聋狂躁,干呕不眠,口干喜冷饮,脉象洪数,舌起芒刺,舌苔赭腻,黑干如胶皮。

【加减】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严重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服药后大便得通,即减去大黄。若配合牛黄安宫丸1~2丸,以凉黄酒调化,随汤药同服,效果更显。

【备注】烂喉丹痧又称时疫喉痧,沿门阖境,传变迅速;此乃天时寒暖不定,秽霉浊气发为温毒,从口鼻内侵肺胃之气分,肺胃热毒上攻而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猩红热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猩红热有哪些中药方剂可以治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