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雪的民俗文化(汇编20篇)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可见适当的进行锻炼不仅可以帮助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力和预防各类疾病的作用。生活中运动有很多种,如打篮球,跑步,踢足球等,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随意的进行选择。今天来给大家说说该如何通过篮球运动来活跃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

浏览

1588

文章

1000

篇1:巫山大溪文化遗址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溪文化遗址位于瞿塘峡东口,大宁河宽谷岸旁的大溪镇,是我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郭沫若把其称之为大溪文化。属于巫山县的大溪镇,镇西有一条溪河,注入长江。因其水色如黛,名曰黛溪。黛溪汛期时水势浩浩,因而又名大溪。该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中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之一。

1959年至1975年,四川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570平方米,清理墓葬208座,出土文物1250余件。主要有石斧、石锛、石杵、石镰、纺轮、骨针、蚌镰、网坠等生产工具。陶器以红陶为主,黑陶、灰陶次之,三足器极少。彩陶文饰和戳印纹颇具特色。器形有豆、曲腹杯、碗、罐、盘、瓶、盆、钵等,其中筒形瓶、高圈足深腹豆和曲腹杯是大溪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装饰品有玉、石、骨、象牙、兽牙等几种,主要有耳饰、项饰和臂饰三类。还有空心石球人面浮雕悬饰等艺术品。 在大溪遗址墓葬中,死者均埋在氏族公共墓地,头向一般为正南,早期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同时也有俯身葬和侧身葬。绝大多数墓有随葬品,女性墓一般教男性丰富,最多有30余件,有的石镯、镶牙镯,出土时还佩带在死者臂骨上。在几座墓里还发现整条鱼骨和龟甲,以鱼随葬的现象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尚属少见。

另外,还有以狗为牺牲的。大溪遗址早晚两期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性质,有很大的变异。大溪文化的早期为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晚期为父系氏族公社的萌芽阶段。大溪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都是新石器时期不同类型的重要文化遗存,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交流影响的因素。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是同一文化类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屈家岭文化是在大溪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07年5月中旬,重庆东南地区首次发现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典型的大溪文化中期双人合葬墓葬等珍贵遗迹遗物。此次发现的大溪文化遗址位于重庆市酉阳县酉酬水电站工程库区,清理出墓葬和柱洞等建筑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的民俗文化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那春节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呢?

1、吃饺子

吃饺子是春节民俗文化之一,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2、贴年画

贴年画在春节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3、贴春联

在过大年这一天早上起来,需要贴门神和贴春联。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象征,在过春节的时候贴春联是一个非常隆重的项目。

4、放爆竹

放爆竹这个春节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现在为了环境保护,很多地方已经禁止放爆竹,但在一些偏远地区还依然保留这个习俗。

5、除夕守岁

在我国很多地区大年夜“守岁”,其实就是全家人无论长幼,过年当晚都不睡觉。而且一定要等到初一八点钟之后才能睡觉,主要的寓意就是希望一家人平安、健康。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只有在除夕“守岁”才能健康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初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学常识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学常识

2、史:“二十四史”是指自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直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这些史书通常被视为“正史”。在正史之外,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唐代刘知几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等也有很大影响。

3、子:囊括了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类别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植物的习俗文化

全文共 3276 字

+ 加入清单

松是古今被咏赞的植物。《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宋代王安石在《字说》说:“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有人拆字“松”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写有《十八公赋》,明代洪璐著有《木公传》,现代革命家和军事家陶铸也写有“松树的风格”等等。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风雨骤至,在大松下避雨,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后人称此树为“五大夫松”。《幼学故事琼林》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语亦由此来。松耐寒耐旱,阴处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松能长寿不老,民俗祝寿词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在书画中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以示吉祥。在书画、器具、装饰中常有“松柏同春”、“松菊延年”、“仙壶集庆”(松枝、水仙、梅花、灵芝等集束瓶中)。松是广泛被视为吉祥的树种。

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不同流合污,坚贞有节,地位高洁。”王安石在《字说》中云:“柏犹伯也,故字从白”。松为“公”,柏为“伯”,在“公侯伯子男”五爵中,伯列第三位,柏也比作“位列三公”。《风俗通》载:魍魅喜食死人肝脑,惧于虎、柏。故阴宅陵墓多植柏立石虎。民间习俗也喜用柏木“避邪”。《本草纲目》说“元旦以之浸酒避邪”(“柏性事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是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包饮,元旦以之浸酒避邪,皆取于些。麝食之而体香,毛女食之而体轻,亦其之正验矣。(毛女,《抱朴子》载,成帝时,猎人在终南山见一裸女,全身毛,跳涧如飞,后合围捕获。问之,是秦之宫女,避乱逃入山中,饥无食,一老翁教食柏树叶实,遂不饥不寒,体轻如飞。至汉成帝时应已三百岁矣!)”《列仙传》也说“赤须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服柏子人长年。”《汉宫仪》云:“正旦饮柏叶酒上寿”。在民俗观念中,柏的谐音“百”是极数,极言其多其全,诸事以百盖其全部:百事、百鸟、百川等。故吉祥图案常见有:柏与“如意”图物合为“百事如意”,柏与桔子合成“百事大吉”(桔、吉音近)。《西湖游览志》有云:“杭州习俗,元旦签柏枝、柿饼以大桔承之,谓百事大吉。取柏、柿、大桔与百事大吉同音故也。”

桂多生于中国南方,其丹桂、金桂、银桂、月桂、缅桂、柳叶桂等多种。其中,丹桂、金桂、银桂以花色红、黄、白而得名。桂乡在八月(农历)开花。故又将八月称为“桂月”。桂花香气袭人,可作茶饮,可用药饵。习俗将桂视为祥瑞植物。历来将科举高中称为“月中折桂”、“折月桂”。旧称子孙仕途昌达,尊荣显贵为“兰桂齐芳”。五代时燕山的窦禹钧生五个儿子,相继成材。大臣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也录史实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桂音谐“贵”,有荣华富贵之意。有的习俗,新妇戴桂花,香且“贵”。桂与莲籽合图,为“连生贵子”;桂与寿桃合图为“贵寿无极”等等。桂有吉祥寓意,源自谐音。

但植物学生理习性,桂喜素厌腻,适于成长在无油腻的书院、寺庙中、家宅庭中不茂。

椿

被视长寿之木,属吉祥。《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可见椿之寿考。《本草纲目》曰:“椿樗易长而多寿考”。人们常以“椿年”、“椿令”祝长寿。唐代钱起的《柏崖老人》诗云:“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宋代柳永的《御街行》词云:“椿令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自古寿联有:“筵前倾菊酿;堂上祝椿令”。“椿树千寻碧;蟠桃几度红。”“大椿常不老,丛桂最宜秋”等。因椿树长寿,习惯常喻父亲。唐时牟融《送徐浩》诗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上文(桂,冯道赠窦禹钧的诗)中的“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也是指椿喻父。椿喻父,萱指母,明代朱权《金钗记》有云:“不幸椿庭有丧,深赖萱堂训诲成人。”此外,有的地区(如山东鲁西南)除夕夜有儿童摸椿树和绕椿树转以求长高又长寿的民俗。

民间俗谚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视为吉祥树种。被认为是“灵星之精”,有公断诉讼之能。《春秋元命苞》云:“树槐听讼其下”。戏曲《天仙配》也有槐荫树下判定婚事,后又送子槐下的情节。《花镜》云:“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另外,槐亦可药用。《本草纲目》云:“槐初生嫩芽,可炸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抱朴子》云:“此物至补脑,早服之令人发不白而长生”。《名医别录》云:“服之令脑满发不白而长生”。槐树益人,绿化常用,亦为风水布置所不可少。

梧桐

梧桐是桐树之一种。桐有油桐、泡桐、紫花桐、白花桐、梧桐等。桐之用途很多,陈翥在《桐谱》中说:“桐之材,采伐不时而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晒而不折裂,雨溅污泥而不枯藓,干濡相兼而其质不变,楠虽寿而其永不敌,与夫上所贵者旧矣。”油桐可榨油,泡桐最遮荫,梧桐宜制琴。王充在其《论衡》中说:“神家皇帝削梧为琴”。《诗经·庸风定之方中》上说:“树之榛栗,椅桐梓,爰伐琴瑟。”《齐民要术》说:“梧桐山石间生者,为乐器则鸣。”《后汉书》载有:“蔡邕泰山行,见焚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是为“焦尾”,名琴。(至今洋提琴故作“焦尾”漆色状,不知从何传起?笔者无知矣!)梧桐被视为“灵树”,具有应验时事之能。《太平御览》引《王逸子》说:“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淳矣,异于群类也”。《礼丰威仪》说:“其政平,梧桐为常生”。《瑞应图》说:“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相反对“梧桐不生,则九州异主”。梧桐灵性还有它能知岁时,《花镜》上说:“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毕(毕字,古华、花同字――笔者注)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司马光《梧桐》诗曰:“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花镜》载有:梧桐“每枝十二叶,一边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月则十三叶。视叶小处,即知闰何月也"。梧桐的灵性,传说能引来凤凰。《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呜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中国的龙、凤,在神话传说中,凤是神鸟。能引来凤凰的梧桐,自然是神异的植物。祥瑞的梧桐常在图案中与喜鹊合构,谐音“同喜”,也是寓意吉祥。

按现代植物分类学,竹属禾本植物。中国古人却对竹有特殊评论,加入人文观点。在晋戴凯的《竹谱》上说:竹“不柔不刚,非草非木”。历代对竹的诗词歌赋,佳颂迭出。竹与民生关系密切,竹材可资用于建屋、制笔、造纸、家具、雕绘。《花镜》认为:“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颇无妖冶,雅俗共赏。”文人将竹视为贤人君子。白居易在其《养竹记》中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见不拔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号君子。”竹的高风亮节,令人愿与贤者居,故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词。在中国竹文化中,把竹比作君子,国画中,常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而“五清图”是松、竹、梅、月、水,“五瑞图”是松、竹、萱、兰、寿石,常显于画家笔端。

竹种浩繁,类别上百。许多竹,都已寓有文化意蕴。如:斑竹(湘妃竹)、慈竹(亦称孝竹、子母竹)、罗汉竹、金锒玉竹、天竹(天竺、南大竹)等等。如将天竹加南瓜、长春花合成图案,谐音取意可构成“天地长春”、“天长地久”的寓意。竹又谐音“祝”,有美好祝福的习俗意蕴。

合欢

合欢: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汉代开始,合欢二字深入中国婚姻文化中。有合欢殿、合欢被、合欢帽、合欢结、合欢宴、合欢杯。诗联有:“并蒂花开连理树,新醅酒进合欢杯”。合欢被文人视为释仇解忧之树。《花镜》上说:“合欢,一名蠲人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能忘忿”。嵇康的《养生论》也尝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因多“种之庭阶”,适于宅旁庭院栽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夕佳山民俗博物馆

全文共 2684 字

+ 加入清单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已于10月19日建成,向中外游客开放。位于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边缘,距江安县城20公里。该馆于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于江安县夕佳山境内。它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为完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始建于1612年,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传统文化的大宝库”、“天然鹭鸟公园”。

该馆主要展示夕佳山民居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基本陈列为川南民俗陈列展。

主要景点

民居坐南向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有"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气势。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房舍123间,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掩映于修竹茂林之中,景色秀丽。

古民居平面为组合四合院式,纵深三进,大门、正厅、后厅依次置于一中轴线上,中轴线左、右又各错落有致地置有三进厢房,整个布局形如一展翅欲飞的仙鹤停于一个古瓶上,意为平(瓶)安鹤祥(翔)":庄园东三进厢房,利用房屋建筑与天井的虚实相生,构成"纸、墨、笔、砚"图形,匠心独运。庄园的前后左右各置有池塘、后花园、西花园、东花园。古民居整个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互为呼应。保留了宋、明以来民间建筑风格。华夏民族有“左贵于右”的习尚。民居中轴线左侧,经堂、中客厅、工字厅、戏台、上客厅、书房、琴房、学馆、怡园等建筑和庭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其间,建筑风格高雅,多以各类精美雕刻和垂花卷草,彩绘飞金作饰。这显然是民居主人和上等人居住和娱乐之所。民居中轴线右侧,下客厅、绣楼、织布房、粮仓、厨房、马房、轿房、土牢、饭堂等建筑分布其间,建筑格调相比左侧而言,要低得多。这是下等人和晚辈居住的地方。中轴线两侧建筑格调的反差,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和守法制度留下的痕迹。夕佳山民居建筑群在建筑造型上突出主体,在装饰手法上出现多样化变化趋势。置于中轴线上的前厅(二进)和后厅(三进)是整个民居的主要建筑部分,它在造型和装饰上特别突出。平面的进深和开间格外宽阔,房屋高大,用料粗壮,举折高矗,坡面平直,仰瓦整齐。连檐、飞椽,八檩构架,格外庄严肃穆;柱础、驼峰,多绘有云水莲花等吉祥图案,更显华丽典雅。屋脊的脊头上翘,并辅以瓷片镶嵌花纹图案作饰。屋脊正中灰塑以“山谷题留”、“庭经换鹅”、“黄鹤楼”、“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历史题材和传说故事。构图生动,人物逼真。正厅的前面置有十四关二十八扇木质棱花隔扇门,正中四扇的裙板上镂空有“渔樵耕读”木雕人物图案,捕鱼的渔父、砍柴的樵夫、耕作的农人、攻书的士子,别致,技法新颖,线条粗犷,人物神似,极富生活气息。其它的棱花隔扇门的裙板上多以深、浅相间的浮雕技法,刻有“福禄寿喜”、“福山寿海”、“终身吉祥”、“梅兰菊竹”、“连(莲)生三级(戟)“等吉祥图案作饰。撑拱上使用圆雕和镂空相结合的技艺,雕有夸张变形的蝙蝠、含花奔腾野鹿、展翅欲飞的白鹤、欢若狂的喜狮,暗合“福禄寿喜”。整个造型生动,刀法细致,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装饰典雅精美,交辉映衬,为民居平方根建筑的外观造型增添了富丽堂皇的色彩。

民居的后厅也是主要建筑部分之一,其中的正堂屋是祭祀之地。下页三关六扇花格棂窗隔扇门,棂窗以木条制衬“福”、“禄”、“寿”、“喜”、“忠”、“孝”六个篆书大字,每个字均以万字木格纹铺底衬边,并各穿以五个变形蝙蝠,组成“五福临门”图案。隔扇阂的裙板上又浅刻以“寿”、“喜”、“琴”、“棋”、“书”、“画”图案,从肃穆中透出高雅的格调。

老爷房:老爷黄公美的卧室。

民居西侧的第二进厢房是娱乐区。工字厅与戏台紧紧相连,平面布置为二级台面,高低错落有致,装饰分外华丽。撑拱、雀替我以镂空和高浮雕相饰,雕梁画栋,垂穗灯笼,彩绘飞金。戏台的额枋上使用高浮雕手法,饰以大量的戏剧人物故事和花草虫鱼博古图案,风格朴质,立体感强,刀法爽利,实为我国民间木雕艺术之珍品。

夕佳山民居对园林艺术颇为讲究,东花园、后花园、怡园(又叫西花园)、枣园分布于民居的前后左右,其中以怡园称著。怡园,占地3亩,以花木林园见胜。这里有四季长春之树,八节不谢之花。曲廊幽深,小桥流水,春兰秋菊,幽香怡人。大有不出园林而享山林之怡之感。怡园的主要建筑是书房、琴房、上客厅、怡亭、学馆等。建筑尤以玲珑典雅见长,琴房前面,庭前一池,临池垒石,山石嶙峋,上有榕树,古根虬枝,雅朴苍劲,全园之景,尽浓缩于方丈之间。显示了“水汤汤”、“山峨峨”和“树苍苍”浑然成趣的气势。怡园南墙,多种翠竹,园内外树枝彼此交错,白色垣墙掩映于修竹藤蔓之中。时或月影横斜,时或轻敲竹韵,使人意境悠然,加之怡园后门半掩,更使人感到背面还有偌大林园,若干景致,神秘莫测,“别有洞天”的情趣。忽而南墙之下引出一泓流水,则有“从中一股清泉出,不识源头何处来”的诗情画意。

中国园林,小园多孤植,大园多群植。夕佳山民居的怡园兼而有之。园之南以群植,林木森森,苍翠幽静,有大园之气魄;园之北,以孤植,粉墙为“纸”,栽一二花木衬托前后,组成一幅立体小景,有小园之典雅。园之中,有株两百多年的古黄角兰,树干高大,旁斜逸出。每逢夏秋,古兰盛开,使整个夕佳山都沉浸在一片“香海”之中,实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感。更有趣者,在怡园的假山上,有一株参天古榕树和一株三丈有余的古棕树相生相共,头首相交,相抱依依。这是园林创作者的独具匠心,是中国“中(棕)庸(榕)之道”儒家思想的借题发挥,此乃民间极为罕见的融儒家哲理与园林于一体的绝妙佳作。

夕佳山民居四周,有上百亩的桢楠木和杂木林。树木林深,翁郁苍秀,每逢春夏,上万只白鹭云集枝头,远远望去,宛若绿茵上轻飘白絮,又好似簇拥的玉塑冰雕。白鹭在夕佳山繁衍生息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为夕佳山民居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夕佳山也因此而获“中国天然鹭鸟公园”的美誉。

夕佳山民居是饱蘸中国农耕文化液汁的民间建筑群,也是民间凝聚耕读文化因子的建筑活化石,是巴蜀神秘农耕文化的孤岛和守望者。于1996年10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夕佳山民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省人民政府就行文批准在夕佳山民居建立民俗博物馆。经过江安县人民政府及文化部门的不断努力,现在民俗博物馆开设有内容丰富的“黄氏家族原状陈列”、“川南民俗展览”。目前,夕佳山民居连同它的民俗展览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及海内外游人的关注和青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夕佳山民居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会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剪纸的文化价值 剪纸的制作方法

全文共 1732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

剪纸的文化价值-剪纸的制作方法

剪纸的由来

以下是剪纸由来的几种说法。

1、来自出土文物。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矗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2、来自新疆。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3、在江西成熟。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剪纸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剪纸的制作方法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的制作方法:

1、印染纸张。

传统中国剪纸艺人会使用刷子将纸张染成传统的中国红。

2、烫樱

在染色后的宣纸干了后通常会出现皱折的情况。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

3、制作模板。

下面这个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的简单,使用铅笔将蝴蝶的轮廓勾勒出来。

4、烟熏模板。

将刚才染色准备好的一张纸张取来,将其弄湿润,然后在下面压上模板。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灯。模板和没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会被煤油灯的烟所熏黑。当纸张完全干燥了之后,将模板取下,然后就会留下煤油灯烟熏过的地方和没有熏到的被模板盖住的空白。这就是剪纸的样板。

5、堆垛。

将剪纸的样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纸的上面,大约可以有20张左右,然后将它们封在一起。

6、剪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临洮老子文化园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老子文化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教学派创始人,据史料考证,老子晚年出函谷关西来到陇西郡在岳麓山凤台(今临洮岳麓超然台)飞升而去。

老子思想对于缓和、调解乃至化解当前面临的诸如生态危机、资源枯谒、社会冲突等问题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临洮县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老子文化,在县城东规划建设老子文化园。该园东面以岳麓山AA级景区为界,西至文庙巷一线,北至临洮县城瑞新路,南至美兰花卉公司,规划用地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600米,总面积1500亩(占用岳麓山景区450亩),其中:公共设施用地共248亩,道路广场用地共378亩,市政设施用地总面积40亩,绿化用地总面积为734亩,水域及其他总用地面积100亩。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老子博物馆区及祭祀广场、中国老子飞升纪念景区、中国老子研究院区、临洮传统民俗街区及居住区等。

目前,临洮县已斥资120万元,对老子文化园核心景区岳麓山公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进一步修缮,修建了老子伯阳宫、讲经台、超然台等建筑,并在老子飞升处设立了老子汉白玉雕像。老子文化园详细规划正在编制当中。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浙广,经环渊最后整理,成《道德经》上、下篇,即今本《老子》。在《老子》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看作"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金台太极源文化景区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金台太极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金台太极源文化景区,是集文化、旅游、生态、特色景观和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道文化景区,景区内金台观创建于元朝末年,为明代道士张三丰修道处,是4A级旅游景区。

金台太极源文化景区位于宝鸡市北部陵塬半坡,如今的太极源文化景区就是在原来金台观的规模之上扩建的,位于金台主城区内,临近宝鸡火车站,金台区就是因金台观在其境内而命名。

金台观占地40多亩,现为全国唯一主奉张三丰的道教宫观,观内主要建筑灵观殿,为全木质阁楼,红柱绿瓦,雕梁画栋,飞檐高挑,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流光溢彩,被誉为“金阁流霞”之美誉。相传张三丰祖师顿悟了阴阳八卦的哲理,创造了中华武术的瑰宝---太极拳。金台观自创建之始及明清各代不断修葺完善,使之逐渐形成了一座北面南、前殿后洞、错落有致、东西基本对称的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道教古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第一窖古城酒文化博物馆景区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窖古城文化博物馆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第一窖古窖池遗址

第一窖古窖池遗址位于奇台县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公司内。2002年,该公司在挖掘酒窖时发现该遗址,随即进行发掘,并予以保护。窖址现仅存有一面砖墙,由青砖垒砌而成,墙面涂有一层白灰。全长11.8米,高2.1米,可分为长度大体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在北,做工比较精细,每隔1.2米有固定木板的插槽,估计为用木板隔发酵池时所用,插槽之间间隔1.2米,有两面墙体上还有供人攀爬的脚窝。另一部分在南,做工比较粗糙,墙面不光滑,似为后期加筑,年代较北侧稍晚,墙面有两处隔墙残迹,估计亦为发酵池隔墙。

根据遗址内出土的青花瓷碗、陶碗等推测,该遗址建于明末清初,且在清代一直沿用,现已在窖址上建立酒史博物馆。

地址:奇台县北斗宫巷39号

电话:0994-721127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靖港古镇江南民俗文物馆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民俗文物馆,由花轿馆、千尊古神殿、珍藏馆三个小馆组成。馆藏以明清民俗文物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总计上万件。民俗文物多为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花轿、面具、佛像、各类珍稀文物,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先民生活场景,集中反应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

千尊古神殿,古神殿里陈列了36尊非常古老的石神像和很多小神像,在其他庙宇看到的都是金光闪闪的菩萨,一般都是用木头、泥巴等做成的,再涂以金铜粉,而我们古神殿里所陈列的都是上百上千年的老石像了,具有原生态美,所谓:“姜是老的辣,参是老的补,妖是老的精,那么神就是老的灵了”。诚信拜谒,心想事成。

花轿馆及珍藏馆,陈列着宋朝皇帝赵构赐给礼部尚书邓三凤的生日礼物,有900多年的历史了,相当于现在国家主席送给外交部长的礼物。馆中还陈列着文房四宝(宣纸、徽墨、端砚、湖笔)、铜镜、面具、花床、三寸金莲、花轿、凤冠等文物,底蕴深厚,值得深品。

景点位置

近郊望城县靖港镇靖港古镇

用时参考

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30

靖港镇:靖港镇和格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靖港镇靖港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城区约为30公里,属望城县所辖乡镇。地理上为洞庭湖流域南缘的大众垸区;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本县新康乡、格塘乡与乔口镇相邻,东面隔湘江与铜官镇相望。目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03年12月31日,全镇划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沙穷僜人文化村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沙穷僜人文化村是我国僜人的主要居住区。僜人俗称“僜巴”,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西藏察隅等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林区。察隅县共有1300多僜人,分布在上、下察隅镇的9个村庄,其中下察隅镇沙穷村是僜人聚居村,也是僜人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

僜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过去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僜人的服饰十分独特:妇女一般戴一对银制喇叭型耳鼓,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男子头上盘着长长黑帕,挎五六十厘米长的砍刀,十分威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正河民俗风情村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正河民俗风情村为文化旅游景点。

正河民俗风情村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境内,有古老灵秀的神树群,充满神话色彩的奇石群,奇险幽深的凌水岩大峡谷,年代久远的尔玛娅古碉楼群,奇特神秘的华夏盆景石林和浮想联翩的大鸭渡怀古等等。踏进羌乡,古老神奇的羌族迎宾仪式,热情似火的席间酒歌,热情飞扬的沙朗晚会,是你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拥抱的绝佳环境。

青片乡:北川县辖乡。1935年于境内置麻窝乡和藏区乡,1952年置麻窝藏族自治乡,1956年改建设藏族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置民族乡,1984年改青片羌族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7.5公里。面积562平方公里,人口0.4万。坝底至绵阳市青片河林业局公路纵贯乡境。辖安绵、西纳、高峰、茶湾、上五、正河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森工、水电、冶金。农业主产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全文共 2414 字

+ 加入清单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区以北32千米处,在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一带,一万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西秀区的猫猫洞及还愿洞、平坝飞虎山洞、普定白岩脚洞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普定穿洞遗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印证了黔中地域辉煌的史前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成为史学界一颗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

穿洞为一自然溶洞,南北对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蚀盆地,绵延数十千米。峰顶与盆地相对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长30米,最宽处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

1976年,南京大学教授俞锦标等人到普定作岩溶勘察,在穿洞首次发现骨化石、残骨、灰烬及染色的红土矿,从而揭开了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神秘的面纱。穿洞出土的部分古人类文化遗迹文物立刻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分外重视,封存于历史尘埃中的古人类生活图景由此而逐步展现出来。

1979年,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教授与俞锦标教授相继对穿洞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又获得一批珍贵的文化遗物。是年冬,中国科学院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淼水教授应邀考察了穿洞,裴文中充分肯定了穿洞古人类遗址的价值,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超过其文化内涵丰富新颖、突出的类似的古人类遗址,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81年和1983年,贵州省博物馆和南京大学两次联合发掘,获得旧石器一万多件,骨角器一千余件(其中以骨器为多,角器较少);人类化石有头盖骨两个和一些头盖骨残片,完整的下颌骨及上、下颌骨残片,桡骨、胫骨各一段,单个牙齿多个,儿童头骨碎片40多块以及动物化石13个属或种。这些人类化石当中,有一个女性个体,一个老年男性个体,至少代表了5个个体的化石人类,据此将他(她)们称为“穿洞人”。

穿洞文化主要是指穿洞人用劳动智慧创造的工具,这些劳动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其次是用火证据中的烧骨、烧石、灰堆、灰烬、炭屑等。

穿洞人使用的工具,制造时用了3种方法,即锐棱砸击法、锤击法、砸击法。锤击法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普遍的传统方法;砸击法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里最早发现;锐棱砸击法是在穿洞首次发现,并遍及我省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遗址中,甚至在一些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也有发现。在国外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同期遗址里,从时代上看目前以穿洞所发现的年代为最早。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境内特别是南方以及东南亚的文化渊源、模式.将起到积极作用。

穿洞遗址出土厂大量骨器和角器。骨器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其数量之大,类型之多,器物之精良,技术之高超,工艺之进步,超过了以往我国的任何一个遗址,也是我国同期遗址中绝无仅有的。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骨器,过去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仅发现骨针一件,辽宁水洞沟、鸽子洞、湖南桂阳、四川资阳等亦只发现骨锥各一件,贵州猫猫洞6件,台湾、小孤山各100余件。而穿洞遗址目前已发现1000多件,为全国第一,世界罕见,它填补了“南方无骨器”的空白。

在1000多件骨器中,以骨锥最多,另有骨铲、骨针、骨棒、骨叉等。对众多骨器的研究可看出,穿洞人已经懂得将骨片用火烧或火燎以加强骨器的坚硬度,这充分说明穿洞人已具有高度智力和高超的制磨技术。

角器是用鹿角的角柄作原料,宽而粗大,两面加工磨成,刃口极为平齐,大多作为撬、挖工具,与原始农业有着紧密关联。

用火遗迹在穿洞遗址中异常丰富,不仅有灰烬、烧骨、烧石、炭屑、灰坑、灰堆等,在烧骨和烧石中还有变色、变形、龟裂的遗迹。在几次发掘中,仅烧骨就有18000余件,烧石相当多,炭屑遍及每个文化层。这表明穿洞人居住的时间很长,而且是连续的,没有间断过。

穿洞古人类遗址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大约140平方千米之内,以穿洞为中心,所处谷地较开阔。而白岩脚洞洞口距穿洞较近,只有红土洞、西秀区三铺观音洞、旧州猫猫洞距穿洞较远。在它们之间,在以穿洞为中心的短距离内,文化面貌是以中小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骨器,少量角器;较远的则以大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角器而无骨器。这说明两者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明显区别,穿洞人使用的是中小型工具,红土洞等处的人,使用的则是大中型工具。这是否与区域性文化有关,尚值得研究。

两种文化类型叠压关系在遗址内首次发现,堆积物厚约5米,自上而下分为12层,除第12层上部含化石外,上覆11层都含文化遗存。第2层上部出磨制石斧1件;第5、8层有灰堆遗存;人类遗骸出自第5层以上的堆积物中。文化遗物的差异分早、晚两期,第6层以下为早期文化,第5层以上为晚期文化。早、晚期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早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几乎全是燧石,形体小,打片以捶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极少而只有骨锥;晚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以粗晶体变质灰岩的砾石为主,形体大,打片以锐板砸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数量多,类型较复杂,,因此被冠以“穿洞文化综合体”。

动物遗骸大约有20种,石化程度有差异,大多出自第5层以上。其中哺乳动物有长臂猿、西藏黑熊、狗獾等15种。除中国犀相似种以外,均为现生属种。

穿洞遗址下部地层(早期文化)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16000~9610年。上部地层(晚期文化)的地质时代属全新世早期,文化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8540~8080年。其文化内涵在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类型的重叠和骨器的突出程度,这在史前考古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穿洞人属晚期智人,与周口店山顶洞人同属一亚种,不仅可以和中国同期人类相比较,还可以同东南亚、澳洲的古人类相比较,探讨其发展渊源,对人类如何迁徙、人种何时分野甚至民族形成,从体制上、特征上获得依据。

胡应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

全文共 3263 字

+ 加入清单

扎兰芬民俗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原来是清代盛京围场105围中最大的围“扎拉芬阿林的围”和著名的“扎拉芬阿林”。据“盛京通志”记载:“满语”“扎拉芬阿林”即是汉语:“寿山”,亦是围名,又是山名。这儿是大寒葱顶子山,地处磐石、伊通、东丰和东辽四县交界之处。古驿道交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经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始祖居住之地。据庄福林著《叶赫研究》一书介绍:“叶赫那拉氏的始祖是蒙古人星根达尔汗,原姓土默特在五代的时候被到达此地的那拉部落招赘,改姓那拉氏。十六世纪他的后代祝孔革才移居现在的叶赫河畔,此地即是此城,也称璋城,是叶赫那拉氏的发祥地。具体位置就在扎兰芬阿林围内,寒葱岭山下-附近。”

历史

据清代大学士高士奇编撰的《扈从东巡日录》和南怀仁写的《鞑靼旅行记》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十八日第一次到盛京围场,扎兰芬围,阿林山狩猎,驻跸于此,并赐名此山为寿山引至“奉天通至”卷二页一六二二《西安县志略》康熙东巡曾在这过生日,留下很多传说:一是辽源市龙山区的寿山镇寿山村旁边的“大寿山”二是龙山区福镇街的“小寿山”,实际康熙过生日的地址应是扎拉阿芬围的大寒葱岭山下,这里才是康熙率五千人马祝寿之地。因为寿山镇也是扎拉芬围辖地,西安县志略记载寿山镇寿山为康熙过生日之地也是事出有因。三是伊通营城子镇寿山水库旁边的寿山;四是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村的寿山;五是吉林省舒兰市榆树沟乡万寿村附近的万寿山。实际上,康熙皇帝生日而得名的“寿山”,应该是小寒葱顶子。寒葱顶子山属于哈达岭支脉,北狭中阔,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山脉纵横起伏重叠三百环山,构成复杂的峡谷底,山脉中上部较为陡险,下部较为平缓,最高峰海拔620米。位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沙河镇。

乾隆十九年(1754)驻盛京围场内,曾赋《即事诗》赐盛京和两将军,诗曰“吉林围接盛京围,天府秋高兽正

肥。本是昔年驰猎处,山情水态记依稀。依缰执役两将军,率下从公各效勤。都是沛丰诸子弟,争先奋勇起风云。”皇帝的东巡和御驾行围,实际上是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同时,还特别强调“我朝行围不在于猎兽,而在于讲武,使其习熟弓马蓄练队伍。”康熙曾明确指出:“盛京围场”将围取鲜和骑射演武相结合,非徒为扑进口味(引至《大清会典事例》卷七0、七0九页)。

文化

辽源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被誉为东辽河畔的一颗明珠。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由辽源关东盛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一手打造的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成为辽源一张响亮的城市文化名片。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长白山余脉辽源市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内,东丰县沙河镇庆余村六组。建筑占地面积15公顷,规划占地面积150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关东老城、关东古镇、关东古村落、皇家鹿苑、盛京围场、民俗博物馆、满族风情街、演艺培训学校、《雪域长白》大型情景诗画演艺、摄影棚、影视剧后期制作中心(数字机房)、剧组接待中心(宾馆兼张大帅府)等十三个功能区。形成年拍摄100(部)集影视剧,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的生产规模。建设总投资11606.63万元,平均年营业收入5320.42万元,利税942万元。项目建成后,按照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1︰7比例计算,将拉动相关产业1000余人就业,并对7大相关产业起到带动作用。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寒葱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是集影视拍摄制作、民俗生态观光旅游以及数字影视科技孵化基地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突出了“盛京围场、皇家鹿苑、关东文化、满族风情”的特色。本园区是由著名电视制片人,辽源盛京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冷雪松先生出资建设的,将打造成为关东民俗文化及关东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藏地、聚集地、展示地,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影视拍摄基地。

截至到2012年7月,项目已经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旅游局、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环保局、吉林省国土厅核准立项并实施建设。被纳入《吉林省文化产业规划》、《辽源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辽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辽源市重点项目提速规划》当中,为辽源市重点招商引资建设项目、被辽源市政府授予“创业示范基地”。

一区为关东古城:位于园区入口向沟谷里侧(北)150米处,是整个园区的核心景区部分。主要用于体现东北古城镇民俗、民情和乡土文化,同时满足东北题材的影视剧拍摄需要。

二区为古民俗村落:该区位于1区北侧,主体景观为昔日皇家鹿苑,以皇家围场和皇封鹿苑为内容。

三区为满族民俗一条街:即关东古镇,是关东满族民俗文化展示区,位于2区西北侧的沟谷台地之上,主景观为地主大院和周围散布的各种关东古民间作坊以及佃户平民的实居。

四区为皇家围场:该区位于3区西南侧的天然次生林地内,地势平坦,背景正依托神茸架主峰树丰林密、层峦叠嶂,建有皇帝行围临时驻跸处及各种大帐。

五区为女真原始部落:位于盛京围场北侧沟谷深处。搭建地窨子、马架子、木搁楞房、干打垒房,反映女真部落及关东原始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六区为临时搭景地:位于5区西侧的沟谷台地之上,主要为其他剧组进入园区根据不同剧情需要临时搭景之处。

七区为古殿仙阁:该区为宗教文化区,位于6区正北方的山坡处,是园区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影视拍摄重点景地之一。

八区为林地民俗文化区:区位于1区北侧,2区的东侧,以不同形式的林区建筑为主体,以林区民俗文化为内容,积极开展“林区乐”休闲度假旅游活动。

九区为少数民族文化区:位于8区东侧沟谷上端台地处,搭建早期朝鲜族民俗建筑群落,还可根据不同关东影视拍摄需要搭建其他少数民族群落。

十区为珍稀植物保育区:以寒葱扩繁保育为主,由于寒葱的药用价值相当于人参,曾做为御膳贡品倍受关注,为游客提供观赏、采摘和药用的特产基地。

十一区为森林生态保护区:为生态保护区,环绕古城及各功能区外围的天然林地,通过林下人工引种人参、刺五加、平贝母、天麻、灵芝、百合、草苁蓉等东北名贵中药材,将保护功能和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十二区为接待服务中心:该区为接待服务区,位于1区和9区的东侧,主要功能是接待导游、信息商务、内景摄影棚、办公小区等。

十三区为其它小区:该区包括:休闲广场,布局在园区入口处连接古城楼,平时作为休闲草坪广场,影视拍摄时作为攻城掠地场景;月下荷塘,布局在关东古城西侧,延园区西侧水系,依据不同地势建多个接鳞次比荷塘,伴有小桥流水景色相连;野果采摘区,为神茸架东侧山梁,园区大环路两侧天然形成,并由多个天然形成的休闲草坪连成小区,以采摘山里红、核桃、榛子、林下菌类和人参、寒葱等中药材为主;民俗一条街购物中心,布局在园区主景“关东古城”内,两侧为明清古建筑店铺林立,为影视拍摄主景地,同时为购物功能区。

基地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由著名影视制片人冷雪松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影视文化创作人员,制作了《军歌嘹亮》、《关东金王》、《关东渔王》、《小城交警》、《山里红》原名《角儿》等十余部描写关东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的电视剧作品,这些作品全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并荣获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一等奖;东三省电视剧“金虎奖”一等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中国策划大会影视作品金奖等多项奖励。

园区将突出“盛京围场、皇家鹿苑、关东文化、满族风情”的吉林文化特色,打造成集影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民俗展示、影视作品发行、影视衍生产品销售及民俗生态观光旅游、数字影视科技孵化基地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关东民俗文化、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藏地和展示地,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该基地的建成也将填补全国清末民初历史桥段影视基地的空白,形成年拍摄100集电视剧的生产规模。正在筹拍的《关东鹿王》、《关东参王》、《关东药王》以及反映中国矿业发展的30集电视连续剧《大窑主》、歌颂当代中国农民精神追求的20集电视剧《七彩田野》在新建成的园区内拍摄,通过关东系列电视剧把吉林的历史、文化、风情、特产等通过荧幕推介给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没文化全职妈妈如何在家挣钱?很简单!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可以看到全职妈妈这个群体有很多,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想在空余时间找点事做,补贴家用,可以对于没文化全职妈妈如何在家挣钱呢?今天就让带大家去看一看吧。

没文化全职妈妈如何在家挣钱?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可以试着做下拼多多的无货源开店,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自己有货源。它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模式就是“代发”,下面就具体来看看:

1、商家入驻

打开拼多多APP,在设置下找到“商家免费入驻”,点击进入,按照平台相关提示,完成商家注册。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个人店”和“企业店”两种店铺类型的选择,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个人店:得有年满18周岁的身份证件、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且单个用户最多只能开设两家店铺。

企业店:得有营业执照、银行卡号等,且每张营业执照最多只能开设五家店铺。

2、商品上架

开店成功后,就是选品和商品上架,选品注意选择需求量大、售后问题少、差价利润大的商品,选完后就在各电商平台比较该商品的价格,确定售价低的那个为后续帮自己发货的电商平台;然后就是把商品适当加价上架到店铺上售卖。

3、下单售后

当店铺出现订单后,自己就可以在之前确定好的电商平台进行下单,注意要填写买家的收货地址。

还有就是售后问题需要知道,拼多多平台店铺回复率不能低于百分之七十,所以建议在后台设置自动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走进白洋淀鸳鸯岛民俗文化村

全文共 1296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白洋淀鸳鸯民俗文化

走进白洋淀鸳鸯岛民俗文化村

白洋淀水域辽阔,烟波浩淼,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诗赞“北国江南”。在这个以船代车,淀区比陆地还大的独特区域,积淀下来许多独特的水乡民俗风情。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渔翁口里声。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中有雄者逢大鱼,吞却一半余一半……”这是古代诗人吴嘉纪在七言歌行《捉鱼行》中,对鱼鹰捕鱼的一段生动描写。诗中所写的鸬鹚,就是白洋淀上的鱼鹰。

如今,只要你走进白洋淀鸳鸯岛民俗文化村,依然能欣赏到具体浓郁地方特色的“鱼鹰捕鱼”。牧鹰人都是当地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了,甚至还有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但放鹰时的矫健身姿丝毫不输给年轻人。窄小的鹰排子在牧鹰人的掌控中矫若游龙,行驶于浪尖。只要一声令下,鱼鹰便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开始了捕鱼行动。一发现有鱼鹰叼着鱼浮出水面,牧鹰人便眼疾手快地一手抓鹰,一手把鱼扔进舱内。

有趣的是,对于捕鱼的“功臣”,牧鹰人还采取了奖罚分明的措施。鱼鹰在正式捕鱼前总要先饿上一阵,这样才有助于它更卖力地“工作”。它的喉下有一个皮囊,可以暂存捕捉到的鱼,而皮囊的下端则被皮条草(淀中一种特有的水草)扎着——为了不让鱼进入鹰的胃里。当然,若是捕鱼有功的话,鱼鹰也会得到两三条小鱼的奖励,稍事休息后再次跃入水中开始新一轮渔猎。

早就听说白洋淀的苇席久负盛名,产量多,质量好,远销日本、加拿大。据《安新县志》记载,唐宋时期,白洋淀苇席已作为土特产品上贡国家,足见白洋淀苇席生产历史悠久。在著名作家孙犁的名作《荷花淀》一文中,那段脍炙人口的描写——“……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使我们看到质地柔韧、色泽洁白的白洋淀席那诱人的魅力了。

在民俗表演中,我们未能有幸观赏到编苇席的场面,倒是看到了几位老妈妈用芦苇编织草帽的现场演示。只见她们手法娴熟地将手中芦苇上穿下绕,几个回合下来,一顶帽子的外罩、里子和帽沿就初具雏形了。据其中一位老妈妈介绍,她们完成一顶苇帽要三人合作花费一天时间完成。成品之后的形状犹如斗笠,看上去结实耐用,而且做工相当精致细巧,一打听,如此具有白洋淀水乡特色的纯手工艺制品的价格也不算贵。

中国人迎亲用轿,而以“船轿”迎亲,当属白洋淀独特的婚嫁风情,这也是水乡人家在婚礼中一种自娱自乐的喜庆习俗。

白洋淀上的婚嫁很有讲究,除去一些早巳被废弃的迷信礼仪外,一般有六道程序:提亲、订婚、过礼、催妆、结婚、回门。船轿迎亲是结婚中真正热闹的日子,也是婚嫁仪式的高潮。船轿一般用两顶,一顶是男青年坐的简单的蓝轿,一顶是迎新娘用的红轿。红轿轿顶由彩缎搭成,轿身也用红绸缎扎好,就连架在船舷上的轿杆,也都用红绸裹严。驶船的艄公是村民公认的驶船高手,船轿驶在广阔的淀面上没有一丝偏斜晃当,意喻“小两口今后的生活平平稳稳”。

船轿迎亲由来已久,并为白洋淀人所津津乐道,大概是它太富有水乡特色、令人回味无穷的缘故吧!要是你有机会到白洋淀游玩的话,依然可以欣赏到热闹红火、别有风情的船轿迎亲表演,感受那份来自“北国江南”的喜庆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北京市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菜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烹饪技术的飞跃,京菜正以其古朴的文化,淳厚的风味,精淇湛的技艺,醇正的调味,绚丽多彩的特色为人们服务。那么北京市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北京菜的基本特点是:选料讲究,刀工精湛,调味多变,火候严谨,讲究时令,注重佐膳。北京菜的烹调方法全面众多,以爆、烤、涮、炝、溜、炸、烧、炒、扒、煨、焖、酱、拔丝、白煮、瓤等技法见长。北京菜的"爆"法,变化多样,具体可分为油爆、酱爆、葱爆、水爆、汤爆等。口味讲究酥脆鲜嫩,清鲜爽口,保持原味,并且要求做到色、香、味、形、器五方面俱佳。

北京菜中的名菜名点有:北京烤鸭、烤肉、涮羊肉、潘鱼、醋椒鱼、白煮肉、酱爆鸡丁、油爆肚仁、糟溜三白、黄焖鱼翅、桃花泛、干煸牛肉丝、贵妃鸡、三不粘、炸佛手卷以及满汉全席、全猪席、全羊席、全鸭席、全蟹席等,都蜚声中外。

北京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重镇,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于此,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中心,汉、满、蒙、回等各族人民大量在此定居。世界和全国各地文化在此融会交流,在饮食文化方面,形成了蔡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调高雅、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北京菜”。

“北京菜”是由北京地方风味菜,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菜,以明清皇家传出的宫廷菜,及做工精细、善烹海味的谭家菜,还有其它省市的菜肴组成。

清真菜在北京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以牛羊为主要原料。如著名的"全羊席"用羊身上的各个部位,可烹制出百余种菜肴,是北京菜的重要代表。另外"烤肉"、"涮羊肉"、"煨羊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北京群众喜爱。

宫廷菜在京菜中地位显著,它选料珍贵,调味细腻,菜名曲雅,富于诗情画意。现在的宫廷菜多是明清宫廷中传出来的菜肴。著名菜品如:抓炒鱼片、红娘自配、脯雪黄鱼等。

谭家菜是官府菜中的代表,讲究原汁原味,咸甜适中,不惜用料,火候足到,如选料精细的"黄焖鱼翅"是谭家一等代表菜,居各鱼翅菜之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雪节气吃什么养生

全文共 2093 字

+ 加入清单

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小雪节气要加强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促进三麦苗生长,以便安全越冬。人们要注意寒潮及强冷空气降温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我国民间还流传着“小雪对小暑”,“大雪对大暑”的说法。意思是说小雪前后出现的天气与小暑前后的天气相对应,如广西有“小雪落了雪,小暑有干旱;小雪下了雨,小暑不干旱”等等。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着。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随着冬季的到来,气候渐冷,不仅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变成了雪花,下雪后,使大地披上洁白的素装。但由于这时的天气还不算太冷,所以下的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状态,或落到地面后立即融化了,气象学上称之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叫做“雨夹雪”;还有时降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本节气降水依然稀少,远远满足不了冬小麦的需要。晨雾比上一个节气更多一些。

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这个节气里,朋友们在光照少的日子里一定要学会调养自己。

风俗:因气温急剧下降而开始降雨,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荷尽已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谚云:“小雪雪漫天,年来必丰产。果园清得净,年来无病虫。”小雪过后是加工腊肉的最佳时期。

起居: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此时人们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听音乐。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长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另外,起居要做好保暖御寒,防止感冒发生。

另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季节变化对抑郁症患者有直接影响,因为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中,脑内5-羟色胺系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春夏季,5-羟色胺系统功能最强,秋冬季节最弱,当日照时间减少,引起了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的缺少,随之出现失眠、烦躁、悲观、厌世等一系列症状。

饮食:孙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结,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避免血液粘稠,应多吃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适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这个季节宜吃温补性和益肾食品。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炖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在众多的食物中,此季节最适宜的饮食有:

水果:首选香蕉(香蕉含有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物质);

饮品:荸荠豆浆饮(荸荠5个绞汁,兑入250克豆浆内煮熟,加入白糖适量);

菜肴: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发香菇50克,二者加调味品同炒);

玫瑰烤羊心

[配料]羊心1个,藏红花6克,鲜玫瑰花50克或无糖玫瑰酱15克,食盐适量。

[做法]羊心切片备用。鲜玫瑰花捣烂取汁,放入小沙锅内,加清水适量、藏红花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煮15分钟浓缩取汁备用。羊心串成串,醮上玫瑰、红花汁,在火上反复翻烤至羊心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对心血不足,惊悸不宁,郁闷不舒者有补心解郁之功效。

注意:这款菜孕妇补宜食用。

芝麻兔:

兔子洗净开水煮沸5分钟捞出,黑芝麻炒香待用,锅内放入清水烧开后,把姜、葱、花椒、盐投入,再将兔子放入同煮至六成熟捞出,汁不用,锅内重新倒入卤汁烧沸,下入兔子卤熟捞出切块放入盘中,加上味精、香油,撒上黑芝麻既可食用。

以上几款不但适宜抑郁症的朋友,对病后体弱,阴虚便秘,肺热咳嗽同样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去甘肃旅游需注意哪些饮酒文化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喝酒,甘肃人喝酒,外地人永远都不会懂。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去甘肃旅游注意哪些饮酒文化?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去甘肃旅游需注意哪些饮酒文化?小编总结如下:

甘肃的酒文化很深厚,全国带酒字的县级以上地名,只有一个,那就是甘肃的酒泉。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设立了酒泉郡。以酒泉为地名,是因为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西汉酒泉胜迹又名酒泉公园,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汉式园林。当年曹操有一次颁布禁酒令,孔融写了篇文章反对禁酒,理由就有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郡。李白在其饮酒诗月下独酌中,则写了一句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

在甘肃有个说法,只要摆起场子来,买酒不用算计,数人就行了,有多少人就提多少瓶酒,一准没错。在甘肃的一些乡村,过去主人会杀一只羊,大锅里一焖,大家土炕上围坐成一圈,用塑料桶提来的白酒,一喝就是一整夜,不放翻几个,算东家没尽到心意。当然了,现在羊可不便宜。甘肃人聚在一起喝酒,也经常啥菜都没有,干喝。

甘肃人爱划拳喝酒,甘肃划拳的方式很简单也很复杂,其实就是猜数字,俩人出指头,加在一起,符合谁喊出的数字,谁就赢了,输的人喝酒,赢的人不喝酒。这样能显出谁的拳好,谁的本事大。而为了更好地喊出数字,也为了喜庆吉祥,便会给各个数字冠上美好的寓意,如:三星照,寓三星高照的意思。甘肃划拳的口诀大致相同,只是根据各地方言的不同,各具特色。而很多酒友也会现场发挥,似的口诀五花八门。现将可搜集到的甘肃各市区的部分划拳口诀整理汇总,以飨各位酒友。

如果小伙伴们去甘肃省旅游一定要注意甘肃的饮酒文化哦,对了千万不要在甘肃人面前说自己能喝酒,因为甘肃人是非常能喝酒的哦。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就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冬季养生谚语文化常识

全文共 1883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主要是一种广泛流传反应民间生活的口语文化,以谚语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让更好的文化流传下去,不同的谚语体现了不同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今天教大家冬季养生的谚语,主要的养生方法都在谚语之中了,大家能否看出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冬季养生谚语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动机是藏精的季节,冬天藏精充足,春天可少发病。

冬季严寒万物藏,保健敛阴又护阳。

起居作息顺天时,老人早寝晚起床。

冬令进补莫过量,合理膳食重营养。

生冷粘硬不可食,少吃干食多喝汤。

暴暖暴冷易感冒,暴食暴饮伤胃肠。

冬练日出最佳时,雾中锻炼身受伤。

前腹后背要保暖,谨防寒气脚下凉。

烟酒御寒反有害,衣食住行保健康。

老人好过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冬季养生如此重要

冬令季节气候寒冷,万物封藏,而中医认为肾藏精,养生方面最适宜收敛潜藏,所以冬季的养生,可以通过饮食、药物、睡眠等方面,达到收敛固精的目的,对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特别的作用。在收敛潜藏方面,精神调摄是很重要的,不要患得患失,不求功名利禄,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合理的用脑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调节生活规律,就能够起到补养身体作用。

冬天是进补的最佳时间,一些慢性疾病,虚寒型的疾病,到了冬天很容易发作,比如一些咳嗽、气喘等问题,多是因为阳气亏虚所导致的,治疗当用温热的药物调养,饮食也要避生冷,适当的温补,用药比如附片、肉桂、干姜、红参等等。饮食方面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气虚的多食用人参、淮山药、大枣、鸡肉等,血虚的多吃猪肝、樱桃、当归、阿胶;阳虚的可以适当吃生姜、羊肉、狗肉、牛肉的温补。但是,任何养生食品都要有度,也要讲究饮食多样,五谷鱼蛋肉菜多种搭配,才能保持营养均衡,补养滋腻不要太过,以免导致上火,虚不受补。古代养生,对节制房事也很有讲究,不宜纵欲过度,男子重在养精,女子宁心安神益血,所以,节制房事以保护肾气,冬季养生的必须。

冬季中老年人饮食注意事项

在寒冷的冬天,应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可强壮身体,同时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御寒作用。由于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中老年人在进行冬季补膳时,应做到下面几点。

(1)多摄入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合称为产热营养素,因此冬天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子、鹌鹑、海参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而且产热量又多,御寒的效果也很不错。

(2)多吃可以补充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蛋氨酸可通过转换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有芝麻、葵花籽、酵母、乳制品、叶类的蔬菜等。怕冷有很大一部分是因食物中缺少无机盐,蔬菜的根部和茎部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多摄取含根茎类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青菜、大白菜等,都可以帮助中老年人抵御寒冷。

(3)多补钙。通过补钙可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与兴奋性,以此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比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

温馨提示

辣椒含有辣椒素,生姜中则含有味道芳香的挥发性油脂,胡椒含有胡椒碱。它们都属辛辣的食品,冬天适量吃一些,既可增加食欲,也可以帮助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御寒能力。

冬季老年人进补有讲究

冬季进补也是有技巧的,正确的进补可以帮助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提高身体机能。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也大不如前,因此应趁着冬天好好进补一番。进补也是讲究科学的,为达到合理、正确的进补,冬季时中老年人在进补时,应要注意下面几点。

(1)不宜油腻。老年人的肠胃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状况。所以冬季进补的关键是恢复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障营养被吸收,不然冬季的进补也就白费了,所以冬季进补以易消化作为标准。

(2)多喝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各个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老年人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虚弱等症状。汤水既能够保持补品的原汁原味,也能保证营养成分不会丢失过多。更重要的是汤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最适合老年人。常见的进补汤有桂圆鸡蛋汤、灵芝煲乌龟、当归羊肉汤及参归桑葚汤等。

(3)对症下药。进补不等于乱补,哪里虚弱补哪里,同时也要确定如何补。如果平时表现出气短懒言、精神不振、怕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则可以选用鹿茸、龙眼肉、蛤蚧等;平时喜凉怕热、口舌干燥,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尿色黄赤等,可选用西洋参、蜂蜜、银耳等;身体瘦弱、疲乏无力、易出汗者,可选用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进行进补。

温馨提示:如果在服用补药的过程中,发生感冒、发热,食欲缺乏、胃口不好或是腹泻的状况,应先暂停服用,等到这些症状逐渐改善后再继续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