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山体滑坡时(汇集20篇)

山体滑坡就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山区群众很形象地称其为“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关于预防山体滑坡的措施这个问题是大家需要进行关注的。那么,预防山体滑坡的方法有哪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浏览

1735

文章

131

篇1:山体滑坡产生原因及发生山体滑坡时处理方法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1月20日晚,湖北南漳县发生山体滑坡,一酒店部分房屋掩埋,多人被困。经20多个小时的连夜搜寻后,21日下午,南漳县委宣传部表示,被困的10人确认全部遇难,目前该事故共造成12人遇难。那么山体滑坡产生原因及发生山体滑坡时处理方法有哪些呢?

山体滑坡产生原因分析

发生滑坡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就地理条件来说,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以及上部呈环状的山体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形。作为产生滑坡物质基础的土体,结构松软、抵抗风化破坏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岩土一般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如黄土等。

从诱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都是诱发滑坡的自然原因。如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震动使山体变得破碎、松散;当出现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时,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从人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诱发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时,如进行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滑坡。

发生山体滑坡时该怎么办

1、发现滑坡险情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沿滑坡体两侧水平方向跑。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协助提供有关情况。

2、遇到陡崖往下掉土块、石块,或看到大石头摇摇欲坠、感觉地面震动时,应立即向崩塌体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千万不要从它下面通过。

3、在房屋里的人们应迅速撤离,不要贪恋财物,安全第一。

4、行车中遭遇崩塌时不要惊慌,应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人绕道、车绕行。

5、滑坡、崩塌过后不要立即进入危险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危险,危险解除后再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滑坡的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今天小编对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山体滑坡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陕西山体滑坡事故预防方法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建立专业人员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队伍,对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建立专业队伍为主的监测网点,对其它地质灾害点建立群测群防为主、并与专业队伍指导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监测网点,通过专业监测系统、群测群防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实现对山区地质灾害的适时监控,为政府和有关部门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建立山区地质灾害专家分析制度。某个滑坡体发生险情后,由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召集地灾及相关专家召开会商会,分析监测预警系统所采集的信息,判断滑坡体所处状态及预警级别,估算涌浪影响范围,形成会商意见,供当地政府决策参考。

(3)确定预警信息的发布部门、规范预警信息的发布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因而,预警信息应当由当地政府以正规形式明确发出,各部门根据当地政府发布的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4)建立联动机制。山体滑坡的防灾救灾工作,涉及监测、预警、处置、救灾等方方面面,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只有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单位整体联动、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山体滑坡造成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遇山体滑坡往哪方向跑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遭遇山体滑坡应该往哪个方向跑呢?

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山体滑坡发生后的科学自救应该遵循先救人,后救物;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的原则。

①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②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树和高大树木。

③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今天小编对遇山体滑坡往哪方向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校园山体滑坡自然灾害防范知识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1、 学校防暴雨雷击事故应急程序

一、暴雨来临时段,学校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在学校进行不断的巡视,若发现学校因下水管道排水不及时或出现堵塞而造成校园内大面积积水的,应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二、领导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查勘,情况严重的,应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即(疏散组、机动组、电工组)。

三、根据具体情况,电工组应切断相应的电源,利用抽水工具进行排水,组织机动人员疏通相应的下水管道,并致电市政部门询问排水运行设施运行情况。

四、应急人员应当尽可能的保障学校厕所不要有积水和溢水,防止水质污染。

五、放学时,应为学生搭设临时通道,减少因腿脚浸入污水中受到病菌感染。学生在临时通道上行走时,应当有老师在旁边搀扶和引导,进行有秩序的转移,避免出现推挤或踩踏事件。

六、若出现房屋内有积水时,应当把设备、资料等物品往高处转移。

七、若有雷电闪击时,应当尽可能地切断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设施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器在雷击时遭到雷电侵袭。强弱电房和电气设施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

八、学校后勤部门应当为师生提供雨伞、雨衣、雨靴、食品、饮料、衣物、药品等必要物品。

九、保安值班人员应当维护校门口秩序,安抚家长,疏导交通。

十、积水退尽后,学校应当和防疫部门一起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2、山体滑坡应急程序

本应急预案的要点是: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

一、于一般的山体滑坡具备“大雨大滑坡、小雨小滑坡、无雨不滑坡”的特点,因此在天气下雨期间,学校物业部保安人员应当在校园内、校园围墙外即(山坡地段)进行来回不断的巡查,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学校围墙外的山坡有滑坡的现象或山坡上出现较大裂缝时,应立即向值班的主管或学校领导汇报。

二、当领导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往现场,查勘情况,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成立应急现场指挥小组。即(疏散组、救护组、机动小组)。负责将滑坡现场的围观人员、学生疏散到学校的安全地段。

三、迅速在滑坡地段设置安全警戒线,并派专人密切观察滑坡地段内的建筑物状况。

四、 在滑坡过程中,若有电线杆、树木或其他建筑物出现倾斜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支撑或加固。必要时可报电力单位进行抢修。

五、 若滑坡现象严重的,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报当地国家土地监察局部门进行专业的检测。若需搬迁的,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搬迁。

六、 若在滑坡现场中发现有人员受伤的,应立即组织校医进行救护或拨打120送往医院。

七、 在暴风雨期间,应关闭学校教科室内的门窗。

八、 事故发生后,书写详细的事故经过,报当地政府组织滑坡的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哪些山体容易滑坡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就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山区群众很形象地称其为“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一般来讲,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形;斜坡上如果是厚层的松散土体,或者组成山体的岩石破碎,也是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在河、湖(水库)岸边,道路的边坡等部位,也会发生滑坡。

发生滑坡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专家指出,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由于地震震动而使山体变得破碎、松散,这样的山体很容易发生滑坡;滑坡的发生与水的关系更加密切,暴雨和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发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就会使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就非常容易发生滑坡。所以说,发生山体滑坡的自然诱因主要是: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等。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也可诱发滑坡。

今天小编对哪些山体容易滑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多发于什么地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突遇山体滑坡该怎么自救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沉着冷静,观察周围情况,找到固定物进行躲避,不要随意乱跑。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降水量是比较频繁的,而且也有着众多的山体,很容易就会造成山体滑坡灾害,遇到滑坡的时候这是一定要去注意,只有冷静下来之后才能够去规划逃生的路线。

沉着冷静

在遇到身体滑坡的时候,首先则是要去注意自身的心情,不要去太过于慌乱,要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够避免不浪费时间,还能有着更多的时间去环顾四周,做出正确的决定,朝着一些安全的地段撤离,要格外的注意逃跑的时候要往两边跑,而不是要顺着山顶滑坡的方向向前走,这是非常危险的,在选择路况的时候千万不要去上坡或者是下坡,很可能就会导致去往另一个危险区,人群较多时则是要去听从安排,不要自行选择。

找到固定物,进行躲避

在淘宝的过程之中,划破是非常快的,在这时更是要去,注意不能慌张,要去迅速的找到在周围的一些固定物,就例如树木还有一些比较结实的障碍物进行躲避,在这种情况之下,更主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可以去在周围找到一些比较坚硬的东西,或者是用自身的衣物护住头部,在这种情况之下,保护并稳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避免被冲走。

在不确定自己以及安全的情况之下,不要随意的挪动,等到相关部门通知过之后再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梦然的行走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二次受到侵害。

注意事项

在自己已经确保安全的情况之下,要多去注意周围的交通水源电源。因为泥石流滑坡的现象,很有可能会导致有一些漏电的现象,尤其要去注意淘宝的时候,千万不要去随波滚动,而且也不要去到一些看似没有滑动的。坡体上面很有可能都是一些危险区,很可能还会再次造成滑坡活动。在面对一些危险的时候,自身冷静和多学习一些自身经验则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是受暴雨、强降雨的影响从而诱发导致泥石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山体滑坡的发生往往会给人们的安全造成危害,不仅会摧毁道路和房屋,还会导致人员的伤亡。那么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哪些呢?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山体滑坡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地质构造条件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地形地貌条件

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发生山体滑坡怎么办

1、屋面临是应迅速撤离,不要贪恋财物,安全第一。

2、车中遭遇崩塌时不要惊慌,应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人绕道、车绕行。

3、崩塌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警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4、坡、崩塌过后不要立即进入危险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危险,危险解除后再进入。

5、遇到陡崖往下掉土块、石块,或看到大石头摇摇欲坠、感觉地面震动时,应立即向崩塌体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千万不要从它下面通过。

6、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7、首先要冷静。当处在滑处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行车时遇山体滑坡如何躲避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雨水多的时候,在一些山区地带容易出现泥土松动等现象,这时就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那么,您知道行车时遇山体滑坡如何躲避吗?别着急,下面小编告诉您。

遇到险情赶紧改道!

在山区开车遇到暴雨时,小编建议司机要尽量靠外侧行驶,避免山体滑坡砸伤车辆。

如果路遇塌方或山体滑坡,车辆已经无法通行,那么赶紧原路返回,或者考虑改走其他路线,同时,用手机拨打110等电话报警。

被困在隧道内怎么办?

有一种情况是,车开到隧道内恰巧遇上山体滑坡,车辆被堵在隧道内。

此时,小编建议,车主应驶入就近的紧急停车带停放或者靠右安全停车,及时打开应急灯,避免后车追尾。

隧道内一般每隔250米就会设置连接左右洞的通道,在特别紧急情况下,您可以先试试通过另一个隧道撤离。

下车逃生往哪跑?

如果在公路上驾车时遇到山体滑坡,车主必须要第一时间弃车离开现场。

然后要仔细观察山体滑坡的走向,不要顺着山体滑坡可能倾泻的方向跑,要向山体滑坡倾泻方向的两侧高处躲避,直至完全避开滑坡区域。

山体滑坡的威力要大于洪水,其滑动途中可摧毁沿途的一切障碍,小编提醒您,千万不要在树上和建筑物内躲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山体滑坡的鉴定方法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不稳定滑坡体的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已稳定滑坡体的迹象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山体滑坡灾害应该如何预防呢?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媒报道,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当地时间2日发生山体滑坡,截至北京时间14时,已经造成至少2100人死亡,数百人失踪。联合国官员称,该地区可能仍有发生新的滑坡的危险,目前工作重心是因此次滑坡被迫迁移的超过4000名民众。

在关心救灾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去了解,山体滑坡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预防?

夏季是滑坡、泥石流多发易发时段。强降雨过后,容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如何预防、躲避滑坡灾害

地质专家表示,首先要选择安全地带修建房屋,不要随意开挖坡脚,不随意在斜坡上堆弃土石,管理好引水和排水沟渠;

其次是注意发现滑坡前兆,如山坡上出现裂缝、斜坡局部沉降、斜坡上建筑物变形、泉水井水异常变化、地下发出异常声响等,当发现房屋及场院突然开裂,或斜坡出现裂缝,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异常情况,并及时撤离灾害危险区;

三是及时躲避滑坡灾害。由于滑坡灾害绝大多数发生在雨季,夜晚发生滑坡较白天发生滑坡的损失更大。因此,雨季特别是雨季的夜晚最好不要在滑坡危险区逗留;坡面出现裂逢,坡脚隆起,泉水干枯或者突然变浑,动物惊恐等异常现象,是滑坡的前兆,人们应急时撤离。

还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对陡坡下及沟道附近的居民点、工程施工区域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域,要事先确定安全的避灾场所、撤离路线和责任人员,提前进行演练,确保出现险情时能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安全转移避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滑坡发生时身处非滑坡山体区怎么办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滑坡要素包括滑坡体、滑坡壁、滑动面、滑动带、滑坡床、滑坡舌、滑坡台阶、滑坡周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滑坡裂缝。滑坡体是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当滑坡发生时应该立即逃出滑坡区,到达非滑坡山体。滑坡发生时身处非滑坡山体区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在逃跑的时候应该冷静,沿着正确的方向逃跑。在逃跑时不要顾及家中财产,争取逃跑的时间。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今天小编对滑坡发生时身处非滑坡山体区怎么办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山体滑坡治理目标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贯通剪切面向临空面下滑。滑坡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蠕动变形阶段;(2)急剧滑动阶段;(3)渐趋稳定阶段。山体滑坡的危害很大,会掩埋房屋、吞噬良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山体滑坡的治理手段越来越多,通过山体滑坡治理达到提前预防、提前预警、以大化小,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

滑坡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原因。自然因素就防汛而言有地貌形态、地质结构、降水、地下水等;人为因素有边坡开挖过陡、爆破影响、堆土不当等。滑坡需有临空面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滑动面与切割面,且滑动力大于抗滑力时才能下滑。滑动面与剪切面经常不是同时形成,而是在一个点或一个局部范围先剪断破坏,然后逐渐发展成贯通的剪切破坏面。

山体滑坡防治措施

由于暴雨引起山体滑坡,压倒民房造成人员伤亡时有发生。对于过陡山坡或人工开挖的陡坡,平时要注意观测,在台风暴雨期间应作为安全转移的重点,并加强观测。根据引起滑坡的因素、发展阶段和待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常用排水、削坡、减载、反压、灌浆、锚固、支挡等办法,使山坡趋于稳定,不发展到滑动阶段,或使滑动时间推迟,有利于转移人畜和设备,尽量减少滑坡造成的损失。

今天小编对山体滑坡治理目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范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山体滑坡发生的前兆及发生后的危害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导致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暴雨和强降雨的因素,山体滑坡往往会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那么山体滑坡发生前兆及发生后的危害有哪些呢?

山体滑坡有什么危害

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

山体滑坡前兆有哪些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4)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广西玉林多地发生山体滑坡事件 目前已造成10人遇难 要如何防范呢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广西玉林多地发生山体滑坡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和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大家应该从个人做起,加强防范措施,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在灾害易发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的抗灾能力。例如修建护坡工程、加固山体结构、完善排水系统等,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由于连日来的降雨,山体开始出现松动,进而发生了第一次滑坡。降雨的持续,山体滑坡的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最终导致了多地被掩埋。据了解,事发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了救援力量前往现场展开救援。但由于山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救援工作进展十分困难。

个人和社会角度分析,此次山体滑坡事件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一连日来的降雨是导致山体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这种极端天气对山体的稳定性产生了很大影响,增加了山体滑坡的风险。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当地群众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在明知降雨可能对山体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没有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或者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预防措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例如,在灾害易发区的居民点,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了解灾害的危害性及防范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撤离。应该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群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还应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降雨等气象信息,为预警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什么会发生山体滑坡?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通常比较突然,造成的损害难以估计。尤其是在下雨天气,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山路是最容易发生山体滑坡。那么,导致发生山体滑坡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请您跟着本安全网专注于公共安全常识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山体滑坡的产生原因:

一、地质构造条件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二、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三、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四、地形地貌条件

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诱发因素

就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佰佰提示:

如果山体滑坡已经发生,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选择撤离到滑坡两侧边界外围,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如果你实在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佰佰延伸阅读:什么是山体滑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山体滑坡逃生技能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外出旅游应尽量避免大雨天或连续阴雨天前往这些景区旅游。野外活动要注意险情发生。外出旅游时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野营时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野营时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发生地区。

如果遭遇山体滑坡应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1)迅速撤离到安全的避难场地

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2)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

遇到山体崩滑,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今天小编对山体滑坡逃生技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山体滑坡的应急措施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基本作整体性、以水平滑移运动为主的过程和结果。滑坡是斜坡运动类型之一,是斜坡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破坏过程与结果。我国早期斜坡运动统称为“走山”、“塌方”、“塌方滑坡”、“塌方流泥”。

山体滑坡应急措施

1、当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2、当发生滑坡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

3、解除警报前,不得进入滑坡发生危险区。

4、当遇到滑坡正在发生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为了自救或救助他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冷静。当处在滑处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3)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

今天小编对山体滑坡的应急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范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遇到山体滑坡崩塌时有哪些正确处理技巧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暴雨期是滑坡的多发季节。地下水作用和活动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动力因素,强降雨后进入岩土体内的地下水活动增强,降低了原有岩土体的稳定性,导致了坡体失稳形成滑坡。同学们要掌握这些基本的避险逃生常识,下面来看看遇到山体滑坡崩塌时有哪些正确处理技巧吧?

迅速撤离到安全的避难场地

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

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

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山体滑坡发生后的科学自救方法

①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②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树和高大树木。

③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什么是山体滑坡?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landslides)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为什么出现山体滑坡

滑坡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就防汛而言有地貌形态、地质结构、降水、地下水等;人为因素有边坡开挖过陡、爆破影响、堆土不当等。滑坡需有临空面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滑动面与切割面,且滑动力大于抗滑力时才能下滑。滑动面与剪切面经常不是同时形成,而是在一个点或一个局部范围先剪断破坏,然后逐渐发展成贯通的剪切破坏面。

山体滑坡的三个阶段

山体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贯通剪切面向临空面下滑。滑坡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主要是缓慢、匀速、小量的沉陷或滑移,坡面出现裂缝,后缘渐被拉裂,历时从数天到数十年。

2、急剧滑动阶段:滑动面和切割面已形成,各种滑坡形态相继出现,剧滑阶段历时很短,一般约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快的每分钟数米到数十米,甚至每秒几十米。

3、渐趋稳定阶段:在自重等作用下,滑坡体土石块逐渐密实,地表裂缝闭合,前缘渗水变清,滑体趋于稳定,但如遇新的诱发因素,又再次变形破坏。

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站公共安全常识频道!

佰佰延伸阅读:面对山体滑坡我们该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