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巴里坤哈萨克民俗博物馆【汇编20篇】

浏览

6707

文章

1000

篇1:漫画奎章阁博物馆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漫画奎章阁博物馆坐落在韩国京畿道富川市远美区上洞529-2号,是一处可以体验韩国漫画百年发展成就的地方,亦是韩国最早的漫画博物馆。该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2340.3平方米,1层有漫画上映馆、企划展示空间和卖场,2层有漫画图书的浏览空间、教育室、资料室等,3层为特别作家展、体验展示空间及4D动画上映馆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了趣味性。

漫画奎章阁博物馆从早10点开馆到下午6点闭馆,每周一休馆。馆内的展示空间里布满了各种昔日漫画杂志的大型模型,再现了先前的漫画房、小摊和胡同的回忆,游客在此可以身着-角色的衣服进行拍照、或参与仿真的棒球体验、欣赏纯情漫画的影像等。此外,在漫画上映馆内,还有4D动画片上映,通过振动、香气、水、风等附带设施,给游人以身处漫画之中的实感。

Korea Manhwa Museum

必去理由:韩国最早的漫画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京畿道 [Gyeonggi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富川市 [Buche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柏林柯勒惠支博物馆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凯绥•柯勒惠支(Käthe Kollwitz)是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她是现代美术史上最早以自己的作品反映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的版画家之一,创作的作品以反映普通人民的贫苦生活为主,比如饥饿、战争和种族歧视,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

凯绥•柯勒惠支的作品丰富多彩,被收藏在德国两个知名博物馆中,即柏林柯勒惠支博物馆和科隆柯勒惠支博物馆。柏林柯勒惠支博物馆于1986年开馆,是收集柯勒惠支作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200多件柯勒惠支的作品,包括她所创作的素描、版画、油画、海报、雕塑、木版画等,此外,还有很多她的自画像,她画的母亲和孩子之间关系的画很多,却从来没有画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兄弟。柏林柯勒惠支博物馆的对外开放时间为每天的11:00至18:00,喜爱凯绥•柯勒惠支相关作品的游客可随时来此参观。

Käthe Kollwitz Museum (Berlin)

必去理由:观赏柯勒惠支作品的最佳博物馆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德国[Germany]

景点所在省、州:柏林州 [Berlin]

景点所在城市:柏林 [Berl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皮尔斯博物馆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皮尔斯博物馆坐落于都柏林北部的郊区,是为了纪念帕特里克•皮尔斯(Patrick Pearse)和其弟弟威廉•皮尔斯而建立的博物馆。帕特里克•皮尔斯是爱尔兰的教师、律师、诗人、作家、民族主义者与政治家,1916年复活节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在起义失败,皮尔斯被处决后,与他的兄弟和其他14名领导人被许多人视作该次起义的象征。

皮尔斯博物馆所在的建筑曾经是一个学校,之后被开辟为纪念皮尔斯兄弟的博物馆。博物馆讲述了皮尔斯兄弟的一生,馆内再现当年皮尔斯家的生活,游客可在此观赏到皮尔斯的书房、客厅,了解帕特里克•皮尔斯的生活环境和创作环境,了解他们生命中的传奇故事。

Pearse Museum

必去理由:了解帕特里克•皮尔斯的最佳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爱尔兰[Ireland]

景点所在省、州:都柏林 [Dublin]

景点所在城市:都柏林 [Dubl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个考古学博物馆,于1934年正式开馆,以阿姆斯特丹大学第一位古典考古学教授阿拉德•皮尔逊(Allard Pierson)的名字命名,主要收藏了古埃及、古近东、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塞浦路斯等的历史文物。

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的馆藏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500年,包括很多具有特色的古代寺庙和建筑的模型。在古埃及藏馆中有一个专门展示木乃伊、石棺的房间,还有一段专门展示木乃伊制作的录像。馆中的希腊陶瓷侧重于制造于公元前5世纪和6世纪的黑彩陶器和红彩陶器的收藏。

Allard Pierson Museum

必去理由:阿姆斯特丹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荷兰[Netherlands]

景点所在省、州:北荷兰省 [North Holland]

景点所在城市: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伊姆贺特普博物馆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伊姆贺特普博物馆坐落于萨卡拉,于2006年开馆,是为了纪念埃及知名的建筑师伊姆贺特普(Imhotep)而建立的。伊姆贺特普在埃及的地位仅次于埃及国王,古埃及人奉他为“智慧之神”。

伊姆贺特普是第一座金字塔的建筑师与设计者,阶梯形金字塔即出自他之手,他所设计的金字塔是人类建造的第一座完全用石头构成的建筑物,是真正金字塔建筑的先驱。博物馆分为五个展厅,在一层的展厅游客可看到埃及第三王朝最为著名的法老——左塞尔的雕像,三层主要展出伊姆贺特普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包括一系列的阶梯金字塔,四层则展出用木头和石头制作而成的花瓶和雕塑,五层展出从埃及第六王朝至新王国在埋葬国王时所用到的各种物品,如陶器、沙伯替、石制卡诺卜坛、石灰石狼牙棒头、珠宝等。

Imhotep Museum

必去理由:埃及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埃及[Egypt]

景点所在省、州:吉萨省 [Giza Governorate]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印尼的首都雅加达,墨迪卡广场的西侧,既是考古博物馆,也是历史博物馆,既是民族博物馆,也是地理博物馆,收集、保护和展出印度尼西亚两个世纪以来的遗产。

馆内收藏了141899件物品,其中史前和人类学物品61600件,来自于印尼和亚洲的考古发现5000多件,为印尼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东南亚最杰出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由两座建筑构成,即大象大厦和新大厦,其中大象大厦内收藏有石雕,是印尼收藏印度教和佛教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此外,还收藏有珠宝首饰、陶器、亚洲不同国家的人类学物品、史前物品(头盖骨、石器、石斧、竖石纪念碑、武器)、青铜器、纺织品、古币等。新大厦的永久性展览有人与环境,知识、科技与经济,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珍宝和陶瓷,讲述了人、环境、社会和科技的重要关系。

National Museum of Indonesia

必去理由:印尼最大的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景点所在省、州:雅加达首都特区 [Special Capital Territory of Jakarta]

景点所在城市:雅加达 [Jakarta]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柏林糖博物馆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糖的价值吗?糖是来自原欧洲吗?众多周知,柏林在历史上是重要的糖生产地,1747年在此发现了甜菜糖,1867年建立了一个关于糖研究实验室。为了更好的了解制糖业的历史和发展,就应该去柏林的糖博物馆游览一番。

柏林糖博物馆于1904年开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糖博物馆,主要介绍了糖的历史和相关技术,目前为德国科技博物馆的一部分。博物馆旨在介绍糖是如何被制造、糖的营养成分和糖的各种用途,从科技、文化和政治方面介绍了糖的重要作用。馆内的永久性展览包括甘蔗、殖民地时期的糖、普鲁士甜菜、糖的生产、没有糖的世界、没有糖的酒,讲述了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人们的日常饮食和造酒业离不开糖,此外,还展出有生产糖的各种机器设备。

柏林糖博物馆的对外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四的9:00至16:30,周日为11:00至18:00,周五、周六和公共节假日闭馆。

Sugar Museum (Berlin)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古老的糖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德国[Germany]

景点所在省、州:柏林州 [Berlin]

景点所在城市:柏林 [Berl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临夏州文化出版局。馆址位于临夏市红园5号,占地面积13191平方米,建筑面积8687.2平方米。该馆现有职工28人,专业人员1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2名,馆员5名,助理馆员8名。内设机构有办公室、保管技术部、考古研究部、陈列宣教部、保卫部,承担全州文物调查、抢救清理、征集保管、研究宣传等工作。现有馆藏文物3683件,其中一级文物66件,二级文物228件,三级文物642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还有石器、玉器、铜器、瓷器、化石、书画、雕刻墓砖和民族文物等,特别是彩陶文物馆藏丰富,品级上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临夏彩陶艺术”和“临夏民族文物”展系该馆基本陈列。该馆曾举办《临夏出土文物》、《临夏彩陶》、《临夏古代文化》、《临夏古动物化石》、《金代砖雕》等展览。

1996年被临夏州委、州政府命名为临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省旅游局命名为甘肃省旅游定点单位,2006年9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王文元、钱伟长、费孝通、杜青林等领导和中外观众一百多万人次。

馆长:马颖

联系电话:0930-6282579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位于太原市文庙巷文庙内,成立于2003年10月10日,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文庙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占地31000平方米,现中轴线基本保留了文庙原有建筑格局,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六角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崇圣祠,前后三进院,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展区面积18000平方米。东、西21间及大成殿具备举办大型展览的条件。全年展览频繁,2004年共举办各类文物、书画、图片、模型等展览21个,特别是“傅山书法精品展暨日本著名书法家作品展”、“-国画联展”、“大型航天航空模型展”、“李克仁草书展”等在省城太原引起极大关注和广泛好评。2005年春节期间,该馆举办了“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大型民俗风情活动”,邀请民间匠师现场表演展示,为省城春节增添亮色。2007年完成基本陈列“千秋孔子展”。

馆内拥有250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可据不同质地文物的不同需要,进行人工温、湿度监测,为收藏和保管各类文物提供了良好的保护环境。博物馆定编36人,内设办公室、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开发部、保卫科等部门。1995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文庙巷40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51-2029496

社交帐号: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正国民俗博物馆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正国民俗博物馆位于宜都市陆城红春民俗文化村,黑瓦白墙,马头翘角,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创建于2008年9月,2010年10月对外开放。博物馆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北面为大门,由北向南依次为民俗博物展览馆楼、农艺展览馆、办公楼等。占地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展厅面积3100平方米,分两个院落、上下两层楼,共有石雕、木雕、状元文化、兵器、绣品、宗教文化等14个展厅,以明清时期三峡地区民间文物为主。有藏品3000多件,大到清代土家族雕花床,小到先秦时期玉带扣以及三峡地区农耕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20件。如乾隆千工床、明代晚期瓷器“百鸟朝凤”、乾隆官窑碗“万寿无疆”、杨守敬文房盒、名家魏洪泰作品青花大罗汉以及直径两米多的“孔雀开屏”根雕,都赫赫有名,为湖北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规划兴建原始纸厂博物馆、原始榨油和农耕器具博物馆、宜都民风民俗原生态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龙环葡韵住宅博物馆于1921年落成,曾是政府高级-的官邸,亦是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八十年代,澳门政府旅游司(现澳门旅游局)将之收购,重新粉饰。于1992年,该五幢建筑更被评为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群。政府将这一建筑群进行彻底修复,其中三幢被改建为现在的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由东到西分别建成“土生葡人之家”,“海岛之家”及“葡萄牙地区之家”,另外两间分别是“展览馆”和“迎宾馆”。1999年11月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里最有名的就是土生葡人之家——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博物馆和澳门现存富殖民地色彩的官邸和大宅。土生葡人主要是指当时葡萄牙人与东南亚一带的马来人、菲律宾人及南亚的印度人通婚后产生的族群。土生葡人有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他们通常信仰西方的宗教,又有明显的东方生活习惯。游人可透过这座博物馆回顾过去葡国政府、英国大班、满清民族和往来澳门的高官富商的那段显赫时光。游人亦可于氹仔住宅式博物馆中重温二十世纪初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展品均是来自澳门定居已久的家庭。特别是家具、摆设及装饰物均别具风格,中西混合摆设,还有布满全屋的老照片,都能见证土生葡人于澳门居住状况。反映了中葡文化的融合,也是澳门的写照。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中也有海岛之家——“龙环葡韵”内的“海岛之家”,是澳门的一座反映路氹仔历史风貌的小型博物馆。

自1999年11月以来,受到各地游人的欢迎。游客和本地居民可透过展示的文物、图片、说明文字等,有系统地了解海岛的过去与现在。从石器时代的考古到今天的各项大型机建,“海岛之家”透过十个专题,包括路氹地区地形及名称演变、离岛考古、历史沿革、近代民生、离岛交通史、庙宇文化、葡式建筑、特色食品、大型建筑的发展、休憩及娱乐场所来反映路氹的历史和现状。

葡萄牙地区之家——共分为两层,主要展出葡萄牙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图片和手工艺品。透过他们富有地区特色的衣着,游人可从中了解该处居民的生活模式,社会风俗及生活习惯。

迎宾馆——共分两层楼,这所迎宾馆并不对外开放,主要用于举办宴会、文化艺术讲座或举行一些特色美食活动等为增加“龙环葡韵”之独特色彩和展示对各地游客之殷勤服务和热诚,于五幢葡式建筑群第一幢的旁边,专设了一间“龙环葡韵”茶水亭,主要供游人小歇和品尝一些澳门特色小食。游客亦可于茶座边喝咖啡,边欣赏海边马路充满一派浪漫迷人的欧陆风韵另外,于迎宾馆前的一片广大空地,更修建了一个半圆形的露天剧场,于节日假期里,为不同年龄的市民和游客举办合适文化、教育和康乐活动,从而为幽静的海边马路带来欢庆的笑声及丰富多彩的文娱康乐活动。

不定期举办不同类型展览,包括以摄影、西画、陶瓷及雕塑等媒材为主题之专题展览。主办单位更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如韩国、波兰及上海等地资深艺术工作者,将世界不同国度之艺术带来与市民游客分享。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每年均会配合其他机构或政府部门,举行多姿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如农历新年、国际博物馆日(五月十八日)、葡韵萦绕嘉年华(六月)、荷花节(六月)、中秋节(九月)及路氹周(十一月)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兴平博物馆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兴平博物馆(文庙)位于兴平市县门街明代文庙内,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1986年建立博物馆。馆内的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殿坐北向南,东西长22.70米,南北宽18.3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琉璃筒瓦铺面。在古建形制及内部构造方面,保留了金、元时代的艺术特点,是我省文庙建筑保存较完整的一座,1992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949件(组),其中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20件,一般及未定级文物1925件。大成殿前置放的隋代贺若谊碑,为国家级书法艺术名碑,碑阴为北宋徽宗御制大观圣作之碑,蔡京题额,碑文为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楷书,两面碑文楷法严谨、古朴、精美,均为上品。另外,西汉陶猪、唐十二生肖铜镜亦都是馆中珍品。

兴平市博物馆筹备期间,从民间征集和政府调拨各类文物1990件,初步形成馆藏体系。全馆现有馆藏文物1990件,时代上自史前,下迄民国,以汉代居多。藏品门类广泛,有陶器、铜器、铁器、碑石、钱币、金银器等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其中不乏大量珍贵文物。另有馆藏古籍图书一万余册,种类齐全,涉及经、史、子、集、兵、医、志、谱等。

1983年一2008年以来,利用大成殿及东、西展厅先后举办了“兴平历史文物展”、“清·徐怀璋遗墨及收藏书画展”、“现代楹联大师张过先生收藏名家书画展”、“兴平古代大型宗教造像展”、“何伯正先生书画展”、“世界珍奇昆虫展”、“兴平摄影作品展”、“农民协会书画展”等临展览活动。先后接待观众1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面阔五间(22。7米),进深四间(18。35米),歇山顶。屋脊正中有丹朱崇楼,两端为蟠螭琉璃吻,屋面坡度平缓,斗拱用材硕大。前檐斗拱一斗三升,出双杪昂柱头;东西及后檐斗拱一斗三升,出双杪一昂,分置柱头。柱高3。82米,直径0。47米,土坯墙,外敷草泥,明、清时代屡有修葺。近年维修彩绘后,大成殿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在形制和内部结构方面,保留了金、元时代的细部手法。建筑整体端庄典雅,具有早期风格,是我省文庙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全面推介,一九八六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前置放一通国家级书法艺术名碑——隋·贺若谊碑,碑阴为宋徽宗御制大观圣作之碑,蔡京题额,碑文摹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两面碑文方整精健,古朴严谨,为碑中精华。另有明·铁焦炉两座、北魏·石狮一对及东晋·落星石和明·星石铭碣等。馆藏清·祈雨感应碑,小篆书,字体飘逸秀丽,为篆书名碑。

大成殿内陈列唐、明两代大型造像十余尊,有面目安详的铁城隍、仪容威严的铜关羽、神态平和的玉石老君、笑口常开的铜弥勒、慈善和蔼的铜观音等,实为铸造、雕刻艺术的上乘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永昌县博物馆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永昌县博物馆位于县城东大街,原为明代户部尚书胡执礼府邸,又名“阁老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胡公子孙拆房取木,远走他乡。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陕甘商贾买其地,建成陕甘商贾会馆。1993年,县政府对其进行了落架维修,复名阁老府,以示永昌人民对胡公之厚爱。现存大殿一间,东西配殿各五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2005年,县政府将博物馆迁入阁老府,进行对外开放。

县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4000余件,藏品类别主要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器、石器,两汉墓葬出土文物,古钱币,藏、汉传佛教文物,古旧书画,丝织物,金银器,玉器,明清瓷器,杂器,红西路军枪械等,以汉代彩绘木马、魏晋龙虎画像砖、唐青龙山石佛造像、明德镇都督府银赏牌、清青花人物梅瓶最为珍贵,以北周时期番禾瑞像石雕佛首为镇馆之宝。

2008年,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现有《永昌古代文明展》、《骊靬之迷解》两个专题展览,陈列展出永昌特色文物200余件,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社会各界人士。

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已成为宣传永昌、展示永昌的重要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宫殿式建筑气势恢宏,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艺术珍品。该馆最引人注目的收藏莫过于17世纪“黄金时代”的荷兰绘画,其中包括伦勃朗、韦梅尔、弗朗斯•哈尔斯以及扬•斯滕等人的艺术杰作。

该馆建立于1808年,馆内设 260多个陈列室,分绘画、雕刻、装饰工艺、荷兰历史、亚洲艺术、版画等部门展出;其中,绘画部门所占比例最大,是该馆的核心部门。绘画以17世纪荷兰画派作品为主,有伦勃朗的《夜巡》、《母亲像》,J.弗美尔的《看信的女人》、《小巷》以及F.哈尔斯等人的杰出作品,从中可了解荷兰绘画发展的全貌。装饰工艺部门有12~20世纪欧洲各地的家具、陶瓷、金属器、玻璃器、染织品等。亚洲艺术部门有中国瓷器、日本屏风和刀剑、印度尼西亚的湿婆神青铜像等,都是极为名贵的藏品。版画部门有欧洲最精美的版画、素描、彩饰手稿本和宣传画等,其中有A.丢勒的作品、伦勃朗的素描和1000多幅铜版画、日本浮世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宗教博物馆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宗教博物馆坐落在台湾新北市永和区中山路,是由灵鹫山无生道场创始人心道法师于2001年11月9日创建的。他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典藏、研究、展览、教育活动和出版,推动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增进观众对世界宗教文化的认识与欣赏,拓展他们个人及文化的经验。

世界宗教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宗教为主题的博物馆,游客进入博物馆后,从感受洁净的水幕墙,逐步进入参观旅程。在此,游客可留下属于个人的掌痕手印纪念;可参观布满宇宙寰宇图像的“金色大厅”;观看世界各民族的生命礼俗与文化,由初生、成长、壮年、老年、及至死亡与死后世界的“生命之旅厅”等众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博物馆展场以高科技互动多媒体设施为特色,获得国内外极大的赞誉,引领观众进入独特的人类文明与生命体验的殿堂。

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建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各不同宗教的机会,让大家有机会选择自己一生的精神信仰;各宗教间可以自由对话,不再有宗教的争端与冲突。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早的以宗教为主题的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韩尚洙刺绣博物馆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因受日本和西方刺绣的冲击,韩国刺绣传统被隔断,韩尚洙刺绣艺人将韩国刺绣传统延续至第三代,致力于在韩国找寻刺绣文物,搜集、研究韩国传统刺绣并建立了韩尚洙刺绣博物馆。该博物馆坐落在首尔市钟路区嘉会洞,于2005年9月开馆,是体验和学习韩国传统刺绣的最佳地方。

韩尚洙刺绣博物馆搜集有朝鲜后期王室的刺绣、官衙和民间服饰、女性首饰、头饰、鞋类以及居家饰品—屏风、相框、芙蓉帐等,还有佛教刺绣、扇子、结婚祭祀用品以及其他民俗用品等,游客在此可以一览刺绣艺人为维护和重现韩国正在消失的传统刺绣所作的努力。

如果时间充裕,游客还可在博物馆购买刺绣材料,亲自体验一番。想进一步学习韩国传统刺绣的游客,也可前往北村文化中心听讲座。

The Han Sang Soo Embroidery Museum

必去理由:体验和学习韩国传统刺绣的最佳地方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首尔特别市 [Seoul Special City]

景点所在城市:钟路区 [Jongno-gu]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疆青年倾尽全力保护哈萨克牧羊犬分享

全文共 1465 字

+ 加入清单

1月27日,记者见到海依拉提·哈尔德别克时,他首先让记者看一个紫红色小本子,小本子封面上有一个国徽,国徽下印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几个金色大字,这说明他之前申请的“海纳哈萨克牧羊犬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工商部门的批准。而这是福海县首家哈萨克牧羊犬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今年30岁的哈萨克族青年海依拉提,由于从小在牧区长大,与牧羊犬朝夕相处,他对哈萨克牧羊犬有很深的感情,为了成立这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他已经努力了很久,现在如愿以偿了,这让他非常高兴。哈萨克牧羊犬是我国古老的原始畜牧犬之一,适应环境和气候的能力特别强,它性格安静勇敢,对陌生人很警惕,具有保护家畜的天生意识,哈萨克人将它视为七大财富之一。

哈萨克牧羊犬每年冬天11月前后生小狗,那时,山区的气温都在零下30摄氏度上下,小狗崽出生在户外的冰天雪地中,通常一窝狗七八只,最后能活下来的只有一两只。牧民把最强悍的小狗拿进房子里喂养,小狗两个月大时主人带它出门接受风雪严寒的洗礼,3个月时牧羊犬就可以看家或跟着主人赶牲畜了,它是冬夏牧场牧民最得力的助手。哈萨克牧羊犬一直在牧区保护哈萨克族牧民和他们的财产,牧民通常不会买卖这种犬,而是以赠送或者交换的方式进行“狗的流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保护不到位等原因,现在,纯种的哈萨克牧羊犬越来越少了,急需发掘、提纯和保护。倾其所有保护牧羊犬海依拉提开车带记者来到距县城3公里多远的养狗场,狗们正在冬日享受暖阳。嗅到主人的气息和陌生人的味道,它们欢快而狂吠。这里共有31只哈萨克牧羊犬,大狗被拴养着,半大的牧羊狗见了主人满地撒欢。海依拉提走过去疼爱地抱起出生才12天的小狗让我们看,母狗警惕地盯着我们这些陌生人。其实,海依拉提每天都要到养狗场两次,因为资金有限他只雇了一个帮工,很多事情都要等他下班后解决,即使很辛苦,他也很开心,因为这样,他可以在喂狗时与它们交流,给狗狗们送去关心和抚慰。海依拉提从部队复员后,在福海县城的一家驾校当教练。在生活中,他发现哈萨克牧羊犬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品种不断退化。2009年,他萌发了保护、抢救哈萨克牧羊犬的想法。他一有空闲就到牧区探访、收集纯正血统哈萨克牧羊犬的信息。几年时间里,他跑遍了福海县的五乡一场一镇,周边六县一市也同样留下了他寻访哈萨克牧羊犬的足迹,他的想法是:现在做好培育工作,就可以保护下一代的哈萨克牧羊犬品种。可是,他一没资金,二没场地,碰巧驾校校长很爱狗,海依拉提开始把从牧区通过物物交换得到的血统比较纯正的哈萨克牧羊幼犬放在驾校院子里养育。每天狗粮100多公斤,一支疫苗70元,一只狗一次防疫需要打3针,每个月来回跑车的汽油钱3000多元……海依拉提每个月近4000元的工资全部花在了养狗上,他说,几年来自己已经投入5万多元用来保护哈萨克牧羊犬,工资早已入不敷出。希望更多人加入保护队伍现在合作社获得批准成立了,海依拉提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哈萨克牧羊犬的行动中来,对纯种牧羊犬进行保护、优化、繁殖。海依拉提说哈萨克牧羊犬不适合拴养,把它们放到牧民家里散养,才能使其本性不退化。今后,合作社将为每只牧羊犬建立档案,定期巡访,统一进行纯化饲养、疫病防治、配种繁殖,让这个犬种得以有序发展。据悉,目前,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哈巴河县都已经先后建立了哈萨克牧羊犬保种繁育基地。福海县福海镇主管畜牧业的副镇长加林·朱马汗说:“当前仅以个人的力量来保护哈萨克牧羊犬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一定的政策支持、项目资金补贴才能推动哈萨克牧羊犬的保护工作,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宁县博物馆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宁县博物馆位于宁县新宁镇辑宁南路16号,成立于1983年,占地面积2717.7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4平方米,库房面积96平方米,现有一个展室面积70平方米,陈列各种文物共计106件。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高级工2人。馆-代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古生物化石2733件,其中珍贵文物579件,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81件,三级文物481件。

宁县博物馆是一座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宁州的古老文明,为宁县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庆阳市馆藏量较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史前文化、周文化遗存及北魏石刻、唐俑等精品文物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前来研究考察。

馆长:王喜胜

联系电话:0934—6622329

新宁镇:新宁镇地处宁县中心位置,是县城所在地。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三水交汇”流经全境,国省道、铜眉公路、银西公路穿境而过,地形比较复杂,境内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自然条件,人居环境相对较差。【基本情况】全镇共辖16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社区,7个镇直机关单位,9000多户,41000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户,19286人;非农业人口5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摩梭民俗博物馆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摩梭民俗博物馆位于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落水村。是由该村村民翁基次·尔青及其朋友汝亨·次仁多吉共同创办、中国惟一反映母系氏族社会民俗的博物馆。泸沽湖必游景点--摩梭民俗博物馆有摩梭女儿国风格的花楼、祖母屋、经堂、文物馆、图片资料、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大小型展馆,拥有深受千千万万游客喜爱的“走婚爬花楼”民俗表演。

特别提示

博物馆内有一处卖药材的地方,价格比较贵,往往都是按照克计算的。如果没有特别的药材需求不建议咨询或者购买,也不要相信身旁夸奖药有多好的人,他们往往就是传说中的“药托”。

地址: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307省道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3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8.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

全文共 1624 字

+ 加入清单

白马生态民俗风情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白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

白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位于文县城西3公里白马河的铁楼藏族乡境内,是古白马氐的后裔白马藏族聚居区。铁楼藏族乡,是文县惟一的民族乡,也是陇南市7个民族乡之一,为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因古传掘地发现一大铁炉而得名,又名铁炉寨。境内的白马河为文县八河之一,因铁楼乡别名白马峪而得名。白马河发源于该乡海拔3543米的石垭子梁,从全乡穿境而过,经城关镇甘沟坪、西元村,汇入白水江,流程29.5公里。

生活在这里的白马藏族人民秉性耿直,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生活衣着、婚丧祭祀至今仍保留着古老习俗。据史学界考证,白马人与两千多年前生活在陇南一带的古代氐族无论在血缘、地缘还是传统习俗上,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氐人部落就繁衍活动在西汉水、白龙江和岷江流域。魏晋以后,氐人曾以骁勇善战在当地称雄一方,先后建立起了“成汉”、“前秦”、“仇池国”、“武都国”和“阴平国”等政权,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白马藏族同胞把最具特色的婚礼和盛大节庆祭祀活动时表演的面具舞称为“池哥昼”,也叫“神面舞”。“池哥”是白马人对“面具”的读音, “昼”译成汉语为跳,即跳“面具舞”的意思。这种面具舞被赋予了祈祷丰收、安宁、驱恶避邪的意思。白马藏族同胞

“池哥昼”(面具舞),场面庄重热烈,既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充满浓郁的娱乐色彩,极具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神秘的面具舞无不诉说着白马人世世代代生活的艰辛,这些闪烁着民族精神的魂魄,经历悠悠岁月的无情蹂躏,穿越历史的长河,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白马人独特的装束,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交融在这风、太阳和空气当中,最具民俗特色的,是白马人艳丽的五彩服和神奇的沙嘎帽。漂亮的沙嘎帽上随风飘荡的白鸡翎如我翻飞的思绪,带我走进白马人艰辛的生活历程。白马人艳丽的五彩服与神奇的白马山寨构成了一幅漂亮的民俗风情画,使来这里的客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总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白马人节日的喜庆场面和他们生活的点滴。

白马河流域属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主要景观有大熊猫饲养场、石门沟瀑布和红海等。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差异很大,“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气候温和湿润,飞瀑流泉,碧潭潺溪,险峰长峡,苍山雪岭,古木参天,百鸟争鸣,珍禽异兽出没,芳草奇花争妍,优美秀丽,如诗如画,可与相邻的九寨沟媲美。

大熊猫饲养场设在白马河上游邱家坝,这里青山环绕,森林茂密,气候温和,大熊猫主食的箭竹遍布山林,是大熊猫栖居繁衍的主要地区之一。1986年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此投资兴建了“大熊猫繁殖驯养场”,在抢救饲养病弱熊猫的同时,进行驯养繁殖。场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有大熊猫活动休息室,进食、饮水间、配食加工间,医务室,化验室等等设施。1988年经中央批准,由驯养员护送这个饲养场的一对大熊猫飞飞和萧萧前往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展出,受到异国朋友热烈欢迎。

石门沟瀑布在大熊猫饲养场附近的石门沟村后。百丈悬崖的峭壁间,有一石洞,洞内平坦,高、宽各5至10米,内有钟乳石构成的各种景观,情状各异,形象生动,如人立,如山耸,如兽奔,如云浮。洞内正中建有观音阁,建于清乾隆年间。阁后有一暗洞,水声滔滔不绝,清流奔涌而出。水流环绕观音阁两侧,至洞口汇而为一,飞泻直下,形成宽4米、高80米的瀑布,从崖壁间喷洒下落,在日光照耀下,五彩缤纷,蔚为壮观。四周树木蓊郁,鸟雀啼鸣,山花溢香。

红海在白马河上游深谷中,因湖水色红,故名。湖边花草遍地,四周箭竹丛丛,熊猫频繁出没。相传红海之水,原来清澈澄碧。有一位英俊的藏族青年常在湖边林中打柴,湖中龙宫的公主龙女爱上小伙子,两人结为夫妻。龙王派虾兵蟹将捉拿公主问罪,龙女与小伙子奋力抵抗,最后手拉手朝悬崖撞去,双双身亡,献血洒在湖里,于是碧绿的湖水被染成血红。从此,红海不仅成为一处美丽的景点,而且成了当地藏族青年男女传统的聚会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