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希特勒最崇拜的人是谁实用20篇

导读:这个浮躁的社会尽管并不排斥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但是打心底里还是只有那些德行高尚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崇拜。就如野生水仙花一般,倍受人们的崇拜。因此,受其祝福而出生的人,认真、有智能,而且精力充沛。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野生水仙花的生日花语吧。

浏览

814

文章

107

篇1:崇拜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崇拜就是尊敬佩服某个人所在的高度,或者你期望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所产生的心理。还有就是崇拜某种文化。

以前我们在写作文或者举例子老师会让我们说出自己崇拜谁?那么崇拜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详细内容

1

例如我国有很多显著的名人,他有很多丰功伟绩,就会受到人们以及后人的尊敬和崇拜。再就是没有什么大的丰功伟绩,但是为人都受到广泛的好评,人们也会去崇拜他。相当于是自己心中的英雄一样。

2

再就是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崇拜文化,有的地方是崇拜一些古人名人,有的地方是崇拜某种物件,还有的是崇拜某种动物,把它们当做是一种象征。

3

崇拜是个体对自身、他(她)人以及某外界事物所具有的高度的尊重、钦佩与信任。崇拜包括自我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英雄崇拜和明星崇拜。崇拜外在表现为狂热、迷信、对崇拜对象生活事业经历和其它细节的追捧、崇拜对象的榜样化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诸葛亮在日本受崇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237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诸葛亮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同时,诸葛亮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和策略家,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当时曹操在位,诸葛亮作为曹操的左膀右臂还是贡献了不少自己的力量的。那么,当时的诸葛亮不仅是在国内非常有名,同时,在国外也是同样受到尊敬,日本在当时应该是大家深恶痛绝的,因为日本总是向中国发起侵略,那么,诸葛亮在日本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十几年前,日本一本名曰《周刊文春》的杂志对当代日本人最崇拜的百位名人作了一次调査,结果诸葛亮在所有中国人中排名第一。

在日本滋贺县首府大津市,每年都要举行大型节庆——“大津祭”。其中的重头节目是“拽山巡行”,即用二十多位壮汉拉着高达两层楼的花车在主要街道游行。花车共有13辆车,都是用名人的名字命名,其中有一辆车就以“孔明”命名。每当诸葛亮诞辰日来临,不时有日本人私人掏钱为诸葛亮树碑立传。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五丈原,因为三国名相诸葛亮在此仙逝而闻名,这里也有一座武侯祠,那里有一块“心外无刀”石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日本著名书画家野吕雅峰1993年为纪念诸葛亮逝世1760周年所立,“心外无刀”是引用中国成语“天下无心外之物”对诸葛亮精神本色的评价。

为什么日本人对逝去近两千年的这位中国古人念念不忘,始终不渝地纪念呢?他们到底喜欢诸葛亮的什么呢?

是因为他足智多谋吗?

我们抛开演义评书,就正史记述的诸葛亮的才智而言,其实比曹操、司马懿也强不了多少。明代学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诸葛孔明、司马懿智勇相等。”说诸葛亮和曹操、司马懿的智商及谋略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为什么诸葛亮被历代颂扬,而不是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

日本著名汉学家林田慎之助为诸葛亮专门写过一本大传,书名就叫《诸葛亮》。书中林田慎之助之用“花”总结了诸葛亮的一生,称诸葛亮的一生为“花之生涯”。

这个“花”是哪种花呢?在日本人眼里,当然就是他们的国花——樱花。

樱花有什么特点,一是绚丽,二是花期短。

诸葛亮的一生不可谓不绚丽。他27岁出山,创造了无数经典战例。从赤壁大战到安居平五路,再到七擒孟获,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都令人叹为观止。

诸葛亮的一生亦可谓短暂。诸葛亮跟对手司马懿比,是一个早逝年龄。司马懿活到73岁,寿终正寝,而诸葛亮只活了54岁,比对手少活了小半辈子。

在日本人眼里,这不正是樱花的写照吗?在早春怒放,在最烂漫中凋谢。此花来到世上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让人刻骨铭心地感动,似乎就是为了让人懂得生命崇高的存在。而这一切的代价,就是在最灿烂的时候凋谢,在挥手作别的时候把风尘、沧桑与痛苦悄然带走,身后,留下整个春天和延续千年的思念。

这就是英雄的人生,樱花一般的绚丽短暂,自然得到了日本人的共鸣。

当然,在中国人的评价中,对诸葛亮的溢美之词也很多,这里没有樱花的事。人们习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词赞美。而在这些赞美中,我以为最精准的评价可以总结为四个字:正统士表。

诸葛亮是中国正统士大夫的表率,这是他的核心价值。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品质比他的智谋还有传承价值。

我们看三国,蜀汉集团一直以正统自居。但这绝不仅仅由领军人物的汉室宗亲身份所决定。不可或缺的砝码与说服力,还来自整个政治集团里核心成员的精神品质特征。蜀汉集团的代表人物以及精神品质,比之魏吴,确实更符合汉朝确立的正统价值观——“儒家五常”,以“仁义礼智信”为内核的正统价值观的伸展。

不管是刘备之用人,还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均丰富了正统价值观的内核——仁、义、智。

在三国时期,“正统人物”突出表现为“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一体化。从“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一体化”角度看,三国统治集团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明显的差异。曹操虽然以铁血精神立世,但从个人品质而论,却是“非主流”。因为他早年对儒学就不以为然,他在“唯才是举”的“招聘启事”里,公然号召那些不仁不义的人前来应聘,与儒家倡导的人品修养格格不入,后来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诸多威逼皇上至尊的大逆行为。其子曹丕则干脆篡汉,直接取代汉江山;司马氏又以阴谋取代曹氏江山。这些在儒家看来,都是不能容许的“贰臣贼子”。曹氏、司马氏被儒家视为“奸贼”,概因于此。

孙吴集团对汉室、汉制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乃首鼠两端的“有奶就是娘”的犬儒,在儒家看来也是不可取的。

而刘备蜀汉政权主要人物,却与儒家五常一拍即合。尤其是诸葛亮之品,既有坚定不移的忠君报国的政治思想,符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品质修养,又有能应对残酷竞争,应对战争的良好专业本领。其治世用兵之道,仁勇兼备,张弛有度,堪称“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完美结合。

即便是今日,人们通过三国演义,津津乐道的三国时期汉民族的对外作战,最杰出表现,不是授予了铁血之风的曹操,而是怀柔之范的诸葛亮。可见,诸葛亮被历史公认的根本原因,是他继承了中国正统的文化内涵,怀柔远人、仁勇兼备。在这一点上,他的确超越了同一智商水平的曹操、司马懿,从而成为正统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这一点也得到了日本学界的认可。《日本历史》的编著者渡部升一对现代中国傲慢十足,但对诸葛亮却毕恭毕敬。他自称小学五年级读三国,乃至改变了他的人生品味,他每读《出师表》都禁不住热泪盈眶。为什么诸葛亮会让他流泪?因为在他眼中,诸葛亮是士之楷模,诸葛亮的精神是建立在各种优秀品质基础上,这与“尊王攘夷”的日本传统士大夫精神非常匹配。诸葛亮一生忠贞不渝地扶助刘备之子的人生态度,其“鞠躬尽瘁”精神在日本人的心灵世界里产生着强烈共鸣。他们敬仰“具有卓越才能而忠诚勤恳樱花般的悲剧性英雄”,诸葛亮因此成了日本朝野上下共同赞颂的典范、迄今仍不失为政治精英的品格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埃及尸虫指的是什么虫子?古埃及人为何崇拜圣甲虫?

全文共 284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木乃伊》这部电影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过了,在这部电影当中不仅仅是那些恐怖的木乃伊引人注目,好友那再古墓中到穿穿行,从地底下爬出来的那些尸虫。很多人看过之后都在想尸虫在真实的古埃及历史当中是否真的存在呢?埃及人所崇拜的圣甲虫是否就是这个尸虫呢?那么这个圣甲虫又是什么虫子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埃及文明中宗教文化位于核心地位,宗教文化又包括三种崇拜,即自然崇拜、法老崇拜和亡灵崇拜,其中自然崇拜中,古埃及人对圣甲虫尤其崇拜,而《木乃伊》电影当中的尸虫其实就是圣甲虫。

一、圣甲虫只是自然界中上千虫类的一种,为什么古埃及人会对圣甲虫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是怎么来的呢?

圣甲虫,听着名字好“高大上”,可是圣甲虫就是蜣螂,又被称为“屎壳郎”。书中对于蜣螂的定义是:“昆虫的一种,身体为椭圆形,黑色,背部坚硬,胸部与脚处有长毛,喜食粪便和动物尸体,所以又被称为“屎壳郎”,就是这种在如今生活中令人恶心的虫子,竟然会成为古埃及人的一种信仰,这也是令人费解。

在埃及,圣甲虫代表着“创造”和“重生”。埃及人认为圣甲虫不用通过雌雄结合就能繁殖后代,这就是他们信奉圣甲虫的原因,其实这只是埃及人的偏见。埃及人所看到的圣甲虫从粪便中孵化出来,其实是已经受过精的雌甲虫将卵产在粪便中,并把粪便滚成一个球作为它们孩子的养料,等埃及人来看时,就会看到圣甲虫从粪便中孵化出来。这对于那是的埃及是一种神迹,所以他们将圣甲虫作为他们信仰的神来崇拜。

埃及人对于圣甲虫的崇拜,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圣甲虫在制作粪球时,其后脚会推动粪球向太阳的方向移动。在古代,太阳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对于太阳,人们将其视作照亮大地的神明,凡是和太阳有所联系的事物,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圣甲虫向着太阳方向推粪球的行为,在埃及人的眼中,在一定程度上像极了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埃及人将圣甲虫视为一种信仰。

埃及人将圣甲虫视为神圣的存在,表现在埃及人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

二、圣甲虫作为埃及的一种信仰,埃及人从方方面面展示他们对圣甲虫的崇拜,主要是文学、艺术以及生命等,圣甲虫同时也在影响着埃及文化的发展

首先,埃及人崇拜圣甲虫,会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他们的这种喜爱,所以在埃及的一些书籍都能找到与圣甲虫有关的文字。比如埃及的寓言故事《鹰和蜣螂》中,埃及人把圣甲虫描述成面对比自己强大的鹰,不屈不挠的抗争,最终战胜对手的形象。

圣甲虫对于埃及人而言,是坚强神圣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神话,埃及的阿图姆神在阴间守护已经死去的国王,等到黎明,阿图姆神就会变成甲虫,将国王抬上上空,死去的国王就会复活。埃及用这种带有文学色彩的表现形式,赋予圣甲虫神圣的形象,同时也给我们无尽的浪漫幻想。

其次,在一些艺术品中也能看到圣甲虫的存在。其中盛行的圣甲虫护身符,经过不断地加工,增加其自身的美观色彩,同时,据说埃及人喜欢语义双关的东西,在象形文字中,甲虫有“存在”的意思,所以佩戴圣甲虫护身符,是对生命的一种保障。

埃及的木乃伊制作过程中,圣甲虫护身符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古埃及人为了保证死者能够顺利转世,得到永生,在木乃伊的包裹布中放入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护身符,其中圣甲虫护身符作为木乃伊的心脏,保证死者能够通过冥界的检查,进入另一个世界得到永生。

古埃及人为了表达对圣甲虫的崇拜,甚至将甲虫雕刻成巨大的石像,使其能够与天地共存,在埃及的宗庙和墓葬中,也能看到圣甲虫的影子。在埃及日常生活中,甲虫形象被用于方方面面,比如制作精美的戒指手镯等首饰品,还有埃及重要人物的印章,由于甲虫在埃及代表着创造与重生,所以凡是带有甲虫形象的东西,都被带有保护意思。戒指手镯有着避邪和带来好运的意思,印章有驱邪避恶的意思,同时印章也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

最后,圣甲虫在埃及原本就有着存在的意味,所以圣甲虫也被带有生命色彩。埃及人对于生命是极其重视的,不仅是生前佩戴有圣甲虫形象的饰品,保障生命,同样死后也用圣甲虫护身符保证顺利通过冥界达到永生。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圣甲虫都伴随着每个埃及人的一生。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正因为有了名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更加便捷。不管生前死后,埃及人对于名字都极其看重。埃及人相信只要活着的人记得已经死去的人,他们就还是存在,所以名字对于埃及人有着特殊的含义,一个名字就是一个人,记住名字就是记住这个人,这个人就不会离开自己的身边。

埃及的法老们将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个圆盘中,祈求主神的庇佑,同时还将它们雕刻,撰写在有纪念意义的石碑上和书籍中。作为埃及至高权力象征和威望的法老,他们的名字将永世保存下来。在已经记录下的法老头衔中,均会出现圣甲虫形象,这也是埃及人对圣甲虫的一种非一般的情感体现。

圣甲虫出现在埃及人的书籍中,日常的生活器物上,以及埃及神圣的庙堂上,可以说圣甲虫已经成为埃及人生活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埃及人对于圣甲虫的崇拜还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埃及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圣甲虫又是埃及人的信仰,所以圣甲虫与埃及的宗教密不可分。埃及宗教神化动物作为他们的保护神,其中圣甲虫是最特殊的一个

埃及的宗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全国有信奉的主神,到了地方,还会有地方神,比如猫神、蜣螂神和公牛神。埃及的法律中有说,如果误杀圣兽,罚款;如果故意杀害,就会判死刑,由此可见,在埃及圣兽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埃及人逐渐将神化的动物形象进一步人性化,意为圣兽成神化形,要么是人身兽首,要么是兽身人首,其中的狮身人面像至今还在埃及伫立。

古埃及人偶然看到甲虫破蛹而出振翅飞出,就以为这是圣甲虫羽化成神了,所以圣甲虫在古埃及人的眼中就是能够成神的一类。以前的木乃伊都是经过自然风化而成,后来出现了人工制作的木乃伊,那时的埃及人认为经过加工制作的木乃伊就像是圣甲虫未羽化前的蛹,而精心建造的金字塔就好像是圣甲虫所在的粪球。在把木乃伊送进墓葬之前,埃及人会先向墓中放许多的陪葬品,陪葬品中大多数带有圣甲虫形象,最后将铭刻特殊文本的圣甲虫放在木乃伊上,就此圣甲虫在埃及诸神中占领着特殊的位置。

古埃及人对圣甲虫的崇拜其实就是埃及人对生死观的呼应。一方面表达埃及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另一方面古埃及人相信宇宙中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人死后借圣甲虫护身符顺利通过冥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人们是永生的不会死亡。圣甲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在埃及却是受人敬仰的圣兽。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与埃及的自然环境有深刻的关系,是古埃及独有的文化特征。

甲虫对于其他国家,就只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昆虫,而在埃及,却是作为信仰一样的存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埃及的文化也不断发展,流传至今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就是埃及文化最好的证据。埃及与中国不同,国家有主神,地方有地方神,圣甲虫就是埃及的一个地方神,但又是埃及诸神中特殊的存在,可以说圣甲虫在一定程度可以代表古埃及的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姆巴佩不再崇拜C罗姆巴佩在采访中说没有偶像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第一人重申崇拜C罗

法国球星姆巴佩这些年成为了足坛中的当红球员,他也被认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高度,甚至可以和梅西一样。他的偶像是C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前段时间姆巴佩在采访中说他现在已经不崇拜C罗了。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起他现在是否还有偶像,姆巴佩说:“不,我没有了,当你到达我现在的水平,你也就不需要偶像了。”有些人质疑姆巴佩是否过于狂妄自大了,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C罗是姆巴佩的超级偶像,姆巴佩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我们知道姆巴佩的传奇经历,可能就会理解了。姆巴佩是一名90后,出生于1998年,现在24岁。他现在在巴黎圣尔曼足球俱乐部球队中担任前锋,他跑起来的速度飞快,甚至摄像机都抓不到。在2018年的世界杯中,年仅20岁的姆巴佩第一次出场就让全世界的球迷记住了这个年轻的10号球员。他以一人之力帮助国家在1/8淘汰赛中淘汰了梅西所在的阿根廷队。这一次的壮举使得球迷们迅速认识到了他,甚至他的名气快要和C罗肩并肩。

姆巴佩在球场上的表现确实让人惊喜,但他的狂妄自大也让人很不舒服。在采访中记者提问他时,他说自己已经没有偶像。很多人认为,尽管姆巴佩在球场上的表现非常棒,名气非常高,但是仍然比不上C罗在球迷们心中的地位,不论是C罗的球技还是他的人格魅力,C罗永远是球迷们心中的神话。不可否认的是,姆巴佩是球场中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在他正年轻的时候,神话C罗已经到了快退役的年纪,2022世界杯可能是37岁的C罗踢的最后一届世界杯。

但是在最近的采访报道中,姆巴佩重新多次确定自己是C罗的铁杆粉丝这一事情。他表示很高兴能出生在这个足球时代,他很热爱足球,也很尊重C罗,梅西以及内马尔,并且要向着他们的方向努力。姆巴佩表示他从小就喜欢C罗,他是姆巴佩最崇拜的球员,永远不会变。当然他也不像一些喜欢C罗却唾弃梅西的人,姆巴佩依旧很尊重梅西,并且认为梅西和内马尔也是他的偶像,有很多地方值得他去学习,他也在朝着他们的方向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希特勒为什么要灭了犹太人 希特勒灭犹太人的原因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希特勒犹太人原因有很多,希特勒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再加上历史原因世仇、宗教原因、现实的经济危机与希特勒人个人对犹太人的仇视原因融合,从而导致了希特勒要灭了犹太人。

希特勒要灭了犹太人的原因

1、历史原因 犹太人在很长时间上都分散在欧洲各地,也被迫从事一些商业活动,并遭到封建地主的排挤和仇视。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利益冲突,逐渐的也就形成了这种反犹太人的意识。

2、宗教原因 在宗教上,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很难接纳犹太人,而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大众化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

3、经济危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此时是犹太人掌控了国家的主要财富,所以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希特勒就贪婪地伸向了犹太人,掠夺犹太人的财富来摆脱经济危机。

4、希特勒人个人对犹太人的仇视 希特勒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还坚信日耳曼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犹太人是最“卑劣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曼施坦因为何表示德国最大的敌人不是盟军,而是希特勒呢?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曼施坦因,了解过德国二战史的人对这个名字一定非常的熟悉。他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名非常优秀的军官,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辉煌战绩几乎无人能超越。而且曼施坦因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他并没有和其他纳粹分子一样做着反人类的事情。当战争结束后,曼施坦因回忆说道:德国真正的敌人并不是盟军,而是希特勒

首先曼施坦因我们不陌生,德国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曼施坦因绝对是希特勒手中的王炸,他的军事生涯最后的一战对手是苏联的朱可夫元帅,在朱可夫合围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二十多万大军之际,本来已是瓮中捉鳖,但是曼施坦因出其不意,带着军队从朱可夫意想不到的方向突围成功,绝地求生,逃出生天,20万大军几乎毫发未损,让朱可夫望尘莫及。就在此战结束了,希特勒却解除了曼施坦因的军职,真是让亲者痛,仇者快!一代名将离开了战场,所以曼施坦因回忆二战:德国将领们最大的敌人不是盟军,而是希特勒!

这样的例子还数不胜数,咱们就来说说一个最明显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吧,1940年希特勒下令让装甲部队停止对英法联军的追击,成功的为1944年的西线战场的开辟埋下隐患,古德里安正要将英法联军围歼在敦刻尔克的时候,希特勒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古德里安差点气得吐血,大好机会不抓住,等到希特勒再次下令让德军追击的时候,全歼英法联军良机早已错失了。

希特勒的瞎指挥,德军在战争初期不太明显,越到后期,希特勒瞎指挥造成的恶果越严重。到了后期德军战事失利,便进入了奇怪的怪圈:因为前线德军战事不利,所以希特勒更不“放心”别人,于是变本加厉插手军务,更要瞎指挥;越是希特勒瞎指挥,德军越不利;德军越不利,希特勒更要深入瞎指挥……说他瞎指挥,主要是因为他在敦刻尔克战役、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等事关生死的重大军事战略上,决策上都有严重失误。

所以也就有了曼施坦因回忆二战时说过的一句话:德国将领们最大的敌人不是盟军,而是希特勒!大家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今的德国人还憎恨希特勒吗?如今的德国人还排犹吗?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如今德国人是否还恨着希特勒,从总体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还是恨希特勒的。毕竟希特勒把德国带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使得二战后的德国,尤其是在军事领域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而德国也是非常认真的反省了战争的罪行,在德国境内,希特勒永远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切有关纳粹的书籍以及话题和标志全部都是禁忌。

不过近几年来,德国人的内心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由于开放了移民政策,对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宗教等各种矛盾都凸显出来,欧洲开始走向社会分裂的去世,民粹主义思想开始回归了。在整个欧洲政坛中,极端右翼的政党再一次活跃在了政治舞台上,而且还获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而与此相随的就是极端反犹主义也开始在欧洲重新泛滥起来。2018年初的法国黄背心游行就公开表达了反犹诉求。

欧洲这个作为纳粹思想的发源地,德国当然肯定不会缺席,也不会落后。如今极端右翼的选择党已经一跃成为了德国第三大党派,而且还成功的挤进了议会。那些危险的民粹主义思想已经悄咪咪的进入到了人们的心中,这也导致了世界上很多崇拜纳粹主义的团体也开始活动更加平凡了,就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很郎朗上口的美国“三K党”。

目前德国民众对于希特勒的态度其实是一个多元分化的态势,多数人还是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那一段罪恶的历史,并且坚决反对纳粹主义,反对希特勒。而一部分少数人则是因为痛恨移民政策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开始怀念起希特勒起来,甚至有人会说:“若是希特勒还在,那么肯定就不会有难民了。”

而这一点完全就可以从德国的一部喜剧片《希特勒回来了》中看出来。当时拍摄这部电影的剧组为了能够表达出更加真实的效果,根本就没有提前进行彩排以及安排群演,二世直接让希特勒的扮演者穿着希特勒的军服和扮相直接走在大街上,以此来观察人们最真实的反应。据剧组工作人员透露,在拍摄影片背后,当人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希特勒走在大街上都非常的吃惊。随即马上就有不少人围住了“希特勒”,与其进行捂手、拍照与合影,甚至还有人问道:“什么时候能把犹太人赶走?”

这名饰演希特勒的演员表示,群众的态度和反应让他感到很不安,因为他看到了很多人不同的反应。有敬仰的,有看热闹的,有喜欢的,当然也有非常愤怒的,甚至追着他打的也有不少。但是这名演员表示,他被追着打的时候是他心情最好的时候,因为他认为这才是人们应该有的态度,对待希特勒应有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果希特勒当年没有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世界局势将会怎样?

全文共 1494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很多政治家在政治生活当中所表现的其实并不是他个人的人格,而是他的政治人格,所以说我们也可以猜测当年希特勒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个好战分子,只是政治所迫。因为希特勒当年所处的地位,以及他的力量基本盘,他的利益所在等等原因都会决定他会采取怎样的政治策略,尽管这样的策略可能会跟他内心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1932年8月19日在柏林进行的一场无线电展览会上纳粹党的展台

那么猿首陛下立起来的人设是什么?你想想猿首陛下是在什么情况下,靠的什么基本盘上台就知道了——魏玛共和国末期是个什么德行,那是全社会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药丸气息——外有凡尔赛和约的奇耻大辱未能雪耻,内有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资短缺眼看着就要大规模饿死人了。

▲1933年11月3日,在庆祝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创立十周年的日子里,阿道夫希特勒的车队行进在慕尼黑的街道上,接受来两旁亲纳粹分子的欢迎和敬礼。

▲1933年,纳粹分子在犹太人开的商店门口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产生三种人:一是体制内想通过激进的方式改变整个现状的叛逆者,二是有产者中想“回到过去的好日子”的保守主义者,三是无产者中想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流氓无产者。

▲1933年8月27日,德国青年排列成纳粹党徽的形式纪念无名英雄

猿首之所以能够在那么快的时间内把纳粹党扩充到那么大的规模,无非是抓住了德国社会这三种人的急迫心理——对体制内的叛逆者许以高官厚禄和军事荣誉,对有产者许以“扩充生存空间”靠着薅别的民族的羊毛去过上“过去的好日子”,对无产者则把锅赖到犹太人头上认为“都是犹太人抢了你们的钱/粮/女人”。

▲1934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不得不说,猿首陛下对于这群德国人的心理把握极为精准,加之魏玛共和国本身也指望猿首这种疯狗式的人物带着群氓组成的冲锋队去制约另一股正面的力量——德国共产党,猿首陛下利用魏玛共和国普选制度的漏洞,成功逆袭登位实际上并不令人感到非常的意外。

▲1935年9月10日,希特勒出席在纽伦堡举行的纳粹党代表大会

那么,既然猿首陛下在上台之前的人设立起来了,等到他上台之后不对自己的属下兑现诸多承诺可以吗?当然可以,现在的美国总统就经常干出上台之后不兑现承诺的事情。

▲1935年,听希特勒演讲的德国青年

但是对于间战期间的魏玛而言,基本是不可能的——药丸气息太过严重,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可供转圜的余地非常之小,而群氓们的要求又极其迫切——今天上台明天就得给我兑现承诺,不然老子没准后天就饿死了个球的了。

▲1936年2月24日,德国,柏林

一组德国女孩排成行参加由纳粹青年运动支持的音乐文化培训

这种情况下猿首不得不立刻就手挖存量——模仿“罗斯福新政”开始大量兴建公共工程(给中产者与无产者实惠),大肆扩充军备扩军备战(给体制内高层以军事荣誉),开始没收犹太人的财产(大家一起打犹太人的秋风)。

▲1938年11月8日,在柏林发生了步调一致的反犹太示威行动,用锤子打碎犹太人商店橱窗玻璃,将犹太人驱赶进集中营,后被称为“水晶之夜”

但是,挖存量总有挖尽的时候,尤其是罗斯福新政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本质上就是一个难以自循环的系统,必须向外部转嫁矛盾与社会债务——猿首扩充起来的那么多军队。如果不用来打出去那就是单纯的吸金巨兽,在凡尔赛体系里几乎毫无意义。

▲1939年8月13日,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莱茵金属武器工厂的一个大车间,这里主要生产炮管

因此,猿首陛下最后走上了侵略的道路,本质上就是他自己的人设问题,也不存在什么如果他不搞侵略就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种命题——如果猿首敢不搞侵略,只会成为魏玛共和国政坛里的一颗流星,后世都流传着希特勒同志夸下海口最后灰溜溜下台的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让希特心中最发怵的人是谁?希特勒在他面前连头都不敢抬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位居这样身份地位的人,当时世界上他又会怕谁呢?而且希特勒是个偏执狂,若要说希特勒也有害怕的人,大家会相信吗?事实上还真有这么一个人能让狂人希特勒的心里发怵,希特勒见到此人就像是小孩子见到成年人一样,连头都不敢抬,不敢直视对方。这人就是德国总统兼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

早在1932年德国总统竞选时,选民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谁选举了兴登堡,就是选举了希特勒,谁选举了希特勒,就是选举了战争。”这种预言在兴登堡死后被证明,希特勒集总统、总理、三军最高统帅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随后发动二战。

希特勒一生几乎没有佩服的人,兴登堡算是一个。兴登堡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军旅生涯颇为顺利。一战期间,兴登堡担任东方战线第八军的司令官。在1914年的坦能堡会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击败了沙俄15万军队。

经此一战,兴登堡威名远扬,让他得以晋升元帅军衔。反观,未来德国元首希特勒,还是一个下士军衔。一战失败后,德国坠入了深渊,开始了屈辱的魏玛共和国时代。《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军最高统帅部被迫解散,72岁的兴登堡解甲归田,回到了汉诺威庄园。

兴登堡的威望太高了,并没有离开军队受敬仰称帝丝毫衰减。可人们发现,兴登堡频繁在公开场面,支持右派的活动。1925年2月,魏玛共和国总统艾伯特病死,使得原定于6月的总统大选提前举行。在众人的劝说下,兴登堡出来竞选,结果成功当选。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了,德国局面越发糟糕,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率领纳粹党四处出击,赢得了民众广泛支持,结果纳粹党在国会的席位不断增加。1931年11月初,希特勒首次和兴登堡见面。

兴登堡对希特勒没有任何好感,他对心腹说,“这个人最多只能当个邮政部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此时的希特勒羽翼未丰。希特勒开始韬光养晦,直到1933年。这年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早已经拥有广泛民众基础的纳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

几乎在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的同时,老战友鲁登道夫就表达了担忧,他在电文中写道,“我向您预示,这个邪恶的家伙会把我们的帝国拖入深渊,会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不可估量的恐惧。子孙后代会在您的坟墓前咒骂你的。”兴登堡死后,按照遗愿葬在自己的庄园,但希特勒执意把他葬在当年兴登堡战斗过的东方战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波兰国父毕苏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希特勒和斯大林都畏惧三分?

全文共 3903 字

+ 加入清单

约瑟夫·毕苏斯基,说起这个名字,估计很多朋友们都不是很熟悉,但是也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苏联领袖斯大林畏惧三分。作为波兰国父,毕苏斯基是一个心思极为缜密,头似钢铁的波兰好汉,他是波兰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以及政治家。他在波兰复活之后周旋于各国之间,却从不让步。在他的带领下,波兰的工业和经济迅速振兴,波兰的领土也陆续回到了波兰的控制下,直到毕苏斯基去世时,波兰已经成为了世界第六强国。

1.英雄好汉初次登场

1867年12月5日,一名男孩降生在位于沙皇俄国的组洛夫村毕苏斯基庄园里,他的名字叫做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波兰国父毕苏斯基。虽然约瑟夫的父亲约瑟夫·文森特·彼得·毕苏斯基折服于俄国沙皇的恐怖权威之下,但是作为一名古老的立陶宛贵族,老毕苏斯基心中效忠的是伟大的波兰—立陶宛联邦。

也许有人会问毕苏斯基家不是波兰贵族吗?事情是这样的,毕苏斯基家族起源于13世纪的立陶宛,是维尔纽斯市毕尔苏代村的统治者。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建立以后,毕苏斯基家族接受了波兰文化,所以说毕苏斯基家族是古老的立陶宛贵族。

毕苏斯基家族在历史上为波兰—立陶宛联邦东征西讨,并参加了二次对抗日耳曼和东斯拉夫人的战争,是响当当的武勋贵族。因此老毕苏斯基从小就给儿子灌输要反抗沙皇统治,重建伟大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思想,这后来也成为了毕苏斯基毕生追求的夙愿。

很快小毕苏斯基就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他的老父亲将他送进了维尔纽斯的一所俄罗斯学校。在这所学校中约瑟夫·毕苏斯基结识了费力克斯·捷尔任斯基,两人都对沙皇的统治深恶痛绝,但最终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两条路。

1885年毕苏斯基进入了著名的哈尔科夫大学就读于医学系,也就是这一时期,他开始接触到政治并参加各种党派活动,因此他曾遭到过多次逮捕和警告处分。1887年,约瑟夫·毕苏斯基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和哥哥罗尼斯瓦夫·毕苏斯基参加了亚历山大·乌

里扬诺夫组织的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行动。

行动失败以后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被判处死刑,而毕苏斯基兄弟原本也应该是被判处死刑,但沙皇对二人法外开恩,将罗尼斯瓦夫改为在萨哈林气象站服务15年,而约瑟夫毕苏斯基则在西伯利亚的基轮斯克镇服劳役5年。

1892年刑满释放后的约瑟夫·毕苏斯基定居在下诺夫哥罗德并参加了一个波兰复国组织,这一时期毕苏斯基与波兰某社会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他还组织出版了立陶宛工人报。然而两年后该组织的高层被沙皇的秘密特工逮捕,组织里论资历和能力适合担任领导工作的只有毕苏斯基了,于是他就成了该党派的主要负责人。

1896年5月毕苏斯基参加了第二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成功当选了波兰某社会党委员,此后他开始探索将社会运动与民族意识相结合的道路并试图以此引导所有波兰人反抗沙皇的统治。当日俄战争爆发后,毕苏斯基开始领导波兰民族分子和波兰社会主义者组织游击队反抗沙皇的统治,他还和日本情报机关建立了联系并为日本提供俄军情报。

2.为波兰战斗的铁骨汉子

1904年,毕苏斯基在华沙组织起了铁道游击队,他们炸毁铁路,夺取沙俄的货运列车,同时毕苏斯基的组织还在克拉科夫建立了一所军事学校培养游击战和军事指挥人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毕苏斯基和他的组织参加了奥匈帝国军队,隶属于加利西亚集团军和德军一同对抗沙俄军队。

1914年当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军队进入俄国控制的波兰领土一侧时,毕苏斯基公开发表了演讲,呼吁波兰人起来反抗沙俄的统治,并阐述了他的理论,他认为想要想要击败俄国,就必须团结在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为核心的军事同盟中,同时他还宣布亲自担任波兰军团的指挥官。

德国虽然支持毕苏斯基反对沙皇俄国,但是德国并不打算允许波兰复活,贪婪的威廉二世和容克贵族们支持毕苏斯基的目的是想要找个适当的时机吞并另一半波兰领土。当毕苏斯基发现德国人的阴谋以后,他立刻从德国扶持的波兰傀儡政府中辞职,并下令全体波兰人不得宣誓效忠德国或者奥匈帝国,结果波兰军团解散。毕苏斯基被德国囚禁在了玛格德堡中,此举使得毕苏斯基在波兰人中的威望疯狂增加。

1918年毕苏斯基对威廉二世虚以为蛇表面上宣誓效忠威廉二世而被释放,随后毕苏斯基前往波兰并在议会斗争中大获全胜成为了波兰元首。不久毕苏斯基会见了昔日反俄斗争的波兰某社会党同伴们,毕苏斯基告诉他们不要此行是来道别的并寒暄道:“从现在起,我们不再是同志了,我将从社会运动的列车上离开,你们可以选择前往最后一站,但现在扔我们来最后叙一次旧。”

11天后毕苏斯基定制了全新的波兰法律,大力倡导建设波兰国家企业和学校,培养波兰自己的科研人才,制定了保证人民权益的一系列法律,他再一次使得自己得到了无数波兰人的支持。同时毕苏斯基还宣布任何党派只要宣誓效忠波兰放弃武力并参加议会就会受到他的保护,反之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与波兰接壤的乌克兰在18年11月爆发了战乱,前奥匈帝国的威廉大公率领他的军团建立了乌克兰民族国家,此举引发了乌克兰境内尤其是居住于乌克兰西部的波兰人的强烈不满。在波兰人看来,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王室法理或者民族角度来说,奥匈帝国的余孽也不配自称拥有乌克兰的主权,除了俄罗斯没有第二个配合波兰叫板的,于是波兰人和乌克兰武装发生了冲突。

毕苏斯基立刻派出了波兰团前往乌克兰境内保护波兰裔居民,同时也为了重建伟大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走出了第一步。波兰军团总共拥有6万人,装备了120辆坦克,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威廉大公的武装力量并占领了乌克兰西部地区。毕苏斯基在列强介入的辩论会上列力排众议,举了种种证据证明了波兰对乌克兰的合法主权诉求,使得英法等国默许了波兰对乌克兰西部的控制。

虽然此后英法扶持捷克斯洛伐克从背后狠狠的捅了波兰一刀,但毕苏斯基决定先壮大波兰再找捷克斯洛伐克算账。他将下一个目标定向了自己的老家—立陶宛,由于此时苏军和干涉军正在激战,毕苏斯基也以支持俄军的名义派出了波兰军团,其中波兰的北路军团进入了立陶宛境内并将苏军和俄军以及立陶宛军绑在一起打,波兰军的目的很明确,占领立陶宛,重建波兰—立陶宛联邦。

3.带领波兰走向荣耀

19年的时候,毕苏斯基指挥波兰大军先后占领了基辅和明斯克,并继续向第聂伯河东部前进。同时波兰军也占领了近半立陶宛领土,逼的立陶宛只能向苏军寻求帮助,而毕苏斯基则在国际上公开了立陶宛向苏军寻求帮助的事情,并质疑立陶宛是否要与英国,法国和德国以及波兰为敌。同时他还拿出了一份资料证明苏军试图占领立陶宛,并要求苏军如果不想面对更多的干涉军,那就立刻缴械退出立陶宛。

1920年图哈切夫斯基率领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击退了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叛军的波兰军队,随后率领大军进攻波兰本土。乍一看波兰似乎已经处于了失败的边缘,无数人开始抨击毕苏斯基。但毕苏斯基早在图哈切夫斯基发动反击前就迅速收缩兵力,力图避免波兰军团遭到苏军追击围歼,同时他还下令波兰进入总动员并在维斯瓦河沿线构筑防御抵抗苏军。

毕苏斯基的防御计划很简单,以华沙为核心围绕维斯瓦河构筑防御阵地消耗苏军,他在手中握着多达3个骑兵军团的预备力量,总共装备有120辆坦克和700余辆装甲车及临时装甲车。但他并没有一早将这支部队投入战斗,他在等待适当的时机,对图哈切夫斯基来一个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作战计划是在比亚维斯托克和卢布林方向上发动一次全线进攻,以不间断的进攻驱赶波兰军队向维斯瓦河方向撤退,并最终在马佐舍夫将陷入疲惫的波兰军团包围,一举消灭波兰主力部队并占领华沙并在后续占领整个波兰。

毕苏斯基敏锐的察觉到了苏军后勤运输的苦难,同时苏军也缺乏足够的航空与地面机械化作战力量,因此毕苏斯基下令波兰无线电侦听部门对苏军电台实施干扰,同时命令波兰航空兵对维斯瓦河沿线苏军可能部署指挥部的区域以及后勤路线实施空袭,打乱苏军的指挥。并等待苏军陷入混乱疲敝之时,利用手里的骑兵军团对图哈切夫斯基的主力来一次两翼侧击打破图哈切夫斯基的计划,迫使苏军后退。

最终的战役结果也正如毕苏斯基所预料那样,图哈切夫斯基的大军陷入了通讯瘫痪和疲惫的状态,波兰骑兵军团和机械化部队发动的侧翼打击成了压倒图哈切夫斯基心态也是压倒苏军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波兰军队的侧翼穿插和全线反击,图哈切夫斯基大军的已经陷入了全面崩溃的危险之中。即使关键时刻布琼尼率领第一骑兵军阻击波兰追兵,数据仍然阵亡了2.5万名士兵,被俘11.5万,另有近1万人失踪。

8月23日,波兰军队“收复”布列斯特,哥罗德诺,比亚维斯托克,罗夫诺和捷尔诺波尔地区,同时毕苏斯基派去立陶宛的谈判团也成功的“收复”维尔纽斯。次年在毕苏斯基的操作和周旋下,波兰又“收复”了上西里西亚地区一半的领土并得到了当地众多的矿藏和冶金工厂,使得波兰一跃成为了20年代欧洲前6大冶金国家之一。

此后在毕苏斯基的带领下,波兰引进了更多的工业设备,还引进了众多的军事装备生产线,包括法国哈奇开斯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81毫米迫击炮,施耐德75毫米野战炮,105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榴弹炮的生产线。除此之外波兰还引进了美国勃朗宁轻重机枪和37毫米战防炮生产线,瑞典博福斯40毫米防空炮生产线。以及英国维克斯运输车和坦克生产线,意大利的菲亚特卡车生产线。

在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波兰一跃成为了世界第六陆军强国,直到毕苏斯基去世前,就连德国的希特勒和苏联的斯大林都惧让波兰三分,甚至于希特勒还参加了毕苏斯基的葬礼。

4.结语

波兰的强大完全依靠毕苏斯基这个希斯拉夫大胡子一人在掌控全局,他将波兰强行拔高成了世界第六陆军强国,而在他去世之后,波兰后继无人,最终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希特勒为什么杀犹太人

全文共 3591 字

+ 加入清单

希特勒上台后大量屠杀犹太人,达到十分血腥的地步,那么到底这是为什么?希特勒杀犹太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特勒杀犹太人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希特勒真有犹太血统

1945年,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自杀。随后,他的遗体被手下烧毁。后来,希特勒的残骸被苏军运往莫斯科秘密保存。希特勒又没有后代,想要用生物技术探寻希特勒身世的人,只好从他的亲属处找突破口。

在对此事的报道中,也有几家媒体的标题更为劲爆。爱报八卦新闻的英国《太阳报》的标题是《希特勒的犹太人和黑人DNA》,英国《地铁》报网站则以《希特勒拥有犹太人和黑人祖先》为题。

有些网友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例如,住在迪拜的网友麦克在《每日邮报》网站留言:“即使是有关希特勒这样的魔鬼的文章,也要注意准确性。柏柏尔人并不是非洲黑人,他们类似于阿拉伯人,他们在基因上更接近欧洲人,而不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黑人。”

也有一些网友质疑该DNA测试的说服力。英国网友“福尔摩斯”称,调查中找到的希特勒的亲属,到底在血缘上跟希特勒有多近?奥匈帝国包括了很多民族,有些人都不清楚自己的祖先究竟是谁。希特勒本人的遗体残骸还在莫斯科呢,仅凭这些亲属就可以做DNA测试吗?

大部分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态度比较谨慎,称希特勒“可能”有犹太人血统和非洲人血统。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的标题则是《DNA显示希特勒是混血儿》,干脆回避了“有犹太血统”的问题。

希特勒怎么死的

1956年行政民事法庭的审判官们在听了48名证人的证词后曾认定:1889年出生的阿道夫·希特勒公民已不在人世。因为到1956年,希特勒的确已死。但是,许多重要证人并未出庭,许多极其重要的文件并未举证,而为希特勒做过假牙的牙医及其助手这两名关键证人事后都翻供。

1945年5月4日,苏联侦察员在帝国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发现了被推测为希特勒和埃娃的两具焦尸。斯大林接到报告后认为希特勒没死,只是隐匿起来了,他对美国和英国领导人谈了这一看法。当时,英国首相艾德礼也认为希特勒仍在世。1945年6月在波茨坦会议上,他说出了这一推测。

但是,1972年他在同德国作家马泽尔的谈话中推翻了这个说法。

提起德国纳粹头目希特勒,有关历史资料都说他在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柏林以后,于1945年4月30日服毒并开枪自杀。但是60岁的阿根廷作家、档案学家阿贝尔巴斯迪在其所著的《希特勒在阿根廷》中却认为,希特勒在1945年花了大约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黄金赎得性命,携带情妇埃娃布劳恩成功地从柏林逃走,并且在阿根廷隐藏多年,直到1964年75岁时才死去。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01月25日报道,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首府库亚巴市新闻系研究生西莫尼雷内格雷罗迪亚斯在新书《希特勒在巴西:他的生与死》中挑战传统观点,认为希特勒没有于1945年4月20日自杀在柏林地堡中,希特勒实际上假死逃生,其逃到马托格罗索州的一个村子化名生活,最后于1984年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小村去世,终年95岁。

尸体血型不符

1945年,当苏联军官把希特勒的颅骨给牙医看时,他认出了自己给希特勒做的几颗假牙。但是,1972年他在同德国作家马泽尔的谈话中推翻了这个说法。他说,无法肯定那的确就是希特勒的颅骨;他的助手也发表了同样的言论。然而,当初他俩的证言恰恰就是苏联尸检专家鉴定的依据。莫斯科犯罪学实验室对据说是希特勒开枪自尽时在沙发上留下的血迹的鉴定表明,这不是血,而是色泽相像的液体。被认为是希特勒的那具焦尸上的血型,同希特勒的真实血型也不符。焦尸的大脑内也未发现弹痕。当时曾流行一个说法:希特勒1945年4月30日在对太阳穴开枪前曾服毒,但苏联内务机关在数月后对尸体作鉴定时,未发现服毒痕迹。种种迹象表明,是替身掩盖了“元首”潜逃的踪迹:4月30日13时,希特勒同下属告别,同埃娃一起进了地堡。此后在生还的证人中,只有近侍林格一人见过死后的希特勒。其余人只见过裹在毯子里的尸体从希特勒办公室抬出,毯子里究竟是谁,他们并不知道。既然希特勒不打算死,为什么让埃娃服毒?看来是为了让这幕戏演得更逼真些。希特勒在隔壁换了装,改变了外貌,不该知道这一秘密的人,事先都已经被清理出地堡。希特勒的副官京舍的证言说,他曾下令让警卫离开通向希特勒套间的房舍。

玻璃瓶里的证据

然后,希特勒悄悄离开地堡。众所周知,4月30日午夜逃出帝国府防空洞的人多达4万名,希特勒很容易夹在人群中混出去。战争刚结束后的头几周,柏林和德国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希特勒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消失在人流中。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希特勒在跟林格道别时命令他设法逃到西方。林格问他:“这是为谁?”“为元首。”林格后来在监狱里说,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希特勒之死的秘密,但他永远也不会说出来。希特勒在最后时刻曾等过飞机,但白等了,因为机场已被炸毁。但他完全可能通过地铁隧道逃出。当时有10艘远洋潜艇停泊在汉堡港,艇长们接到的命令是送政府要员撤退。希特勒警卫队成员凯尔瑙供称,他在5月1日看到希特勒还活着。而且,外国报刊战后立即出现了有关希特勒撤到阿根廷(或巴拉圭、西班牙、爱尔兰)的报道。在丹麦的北海海滨发现过一只密封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一名德国潜艇水兵的信,说希特勒就在这艘潜艇上。潜艇撞上了沉船,破了个大洞,部分艇员逃生,但希特勒在艇尾紧闭的舱内,无法脱身。所以说,当初在帝国府花园内发现的尸首并非希特勒。但是,现在已无法重新鉴别了,因为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曾于1970年下令,挖出并彻底焚毁埋葬在东德马格德堡苏军兵营里的希特勒和戈培尔全家的尸骨,骨灰随后抛入河中。有关焚毁过程的记录保存至今。希特勒是否真的逃走,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证据肯定。我只是想引起人们注意,二战历史——哪怕仅仅是希特勒末日这段历史——尚未画上句号。至于头号战犯希特勒,他的结局极其阴暗,死无葬身之地。这也是对一切独裁者的警告。

希特勒杀犹太人的原因

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变本加厉,从排犹转向屠犹。在居住有全欧洲一半犹太人的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等地设立了许多犹太集中营。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后,党卫队就开始在侵占的苏联领土上开始灭绝犹太种族的行动。从1941年夏至1943年2月,有360多万犹太人被杀。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为什么希特勒对犹太人有着如此大的仇恨,并做出了令人发指的野蛮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4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宗教情结。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__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另外,早在14世纪,鼠疫在欧洲流行,欧洲有超过1/3的人死于这场瘟疫。这时就有人认为瘟疫是犹太人造成的,目的是要摧毁基督教世界。种种原因使得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很难接纳犹太人。当政治借此大做文章时,多年来积蓄的仇恨感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第二个原因:经济上的动因。犹太人历来善于经商,经济活动也都相当成功。如19世纪的犹太人罗思柴尔德家族对欧洲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不仅使经济倒退,同时也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而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德国统治阶层理所当然的选择。

第三个原因:政治因素。在历史上犹太人参加革命是比较积极的,纳粹政权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是“国际犹太财团”的政治学说深信不疑,因而他们把反犹跟迫害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系起来,以稳固其法西斯统治。

第四个原因:希特勒的个人经历。据说,希特勒在没有崛起之前,曾经吃了很多犹太人的亏或是受过其奇耻大辱。希特勒是一个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政治狂人。有个别学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希特勒个人经历对屠犹政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比尼恩在所著《希特勒与德国人》中,根据为希特勒母亲治病的犹太医生布洛施的病历资料,以及为希特勒治病的医生所提供的材料,对“希特勒内心受到的创伤”进行分析。他认为,希特勒在一次大战曾因英国施放芥子气中毒,福斯特尔医生以催眠疗法治疗他的伤痛。希特勒治疗时在幻觉中想到他的患有癌症的母亲是被犹太医生误诊而痛苦地死去,于是,希特勒不自觉地把母亲的死归咎于犹太医生布洛施,同时他又在幻觉中把对一个犹太人的恨与对全体犹太人的恨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战时期法国有所衰弱?法国女人为何会崇拜德国?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说很多国家都被德国和日本海扁了一顿,但是即便是自己弱小,但是为了国家的存亡,为了消灭法西斯,为了人类正义的事业,这些爱好和平的人们虽说面临着失败,但也是虽败犹荣,因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鲜血为心中的正义踏出了不一样的印记。不过在这一段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的光荣历史里,有一个国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从战时到战后的胜利,这个国家几乎沦为笑柄,悲哀成为了这个国家二战史的主旋律,它就是法国

法兰西国在中国人印象中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曾经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得清政府只能乖乖割地赔款,到后来又是八国联军侵华,让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西北,在欺负近代中国的土匪榜单上法国赫然在列,可见当年的法兰西国有多强大。清政府始终把法国视为西方最可怕的一头巨兽,大家心目中的拿破仑那也是世界级人物的存在,希特勒更是他的忠实粉丝。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二战时它破坏了整个世界大战主旋律的悲壮色彩,让世界人民感到一丝可笑,如今米国的特朗普也时不时调侃法国二战的表现,就连他们的国民在二战胜利后没有任何喜悦感,一切照常。

根据记载法国在二战开打之前拥有300万绝对正规的陆军部队,都是整编制的军队,拥有坦克、飞机还有各种山炮的配合,就好像我们后来解放战争时所调侃的一样,国军始终以拥有德式装备和美式装备为荣,而法国刚好处在两者之间。虽然装备差了一点,但却被完整的装备在这个300万人的军队,可想而知当年那支军队的战斗力。但可惜的是拥有300万现代化军队的法兰西,它却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力量,面对德意志的进攻,他们选择了投降。

法国投降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彻底打压了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气势,因为在东亚战场中国凭借70万装备劣质的军队与日本军国主义死磕淞沪战场,打破日本人灭亡中国的企图,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只要团结起来抗击到底这场战争一定会获得胜利。但法国却让所有人失望了,它拥有300万军队,几十倍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数量,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闪电战的攻击之下全线溃败,也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蒙上了一层阴影。

眼睁睁看着德军士兵进入法国巴黎,当时孤悬海外的英国人彻底崩溃,在亚洲战场上抗击日本人的中国军民也曾感到一丝恐慌,因为亡国灭种似乎就在旦夕之间,而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西方强国居然一个照面就被灭了,战斗力还不如千疮百孔的旧中国,这对于反法西斯斗争来说是一次打击,也使得希特勒斩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欧洲大陆就此沦陷,而英国人很快就陷入到了孤岛危机之中。

但这还不是历史的全部,根记载,法国还出现了更加让人不齿的表现,那就是当时法国被占领后,面对入侵之敌应更加仇恨才对,但有相当一部分法国人保持冷漠的态度,国家存亡与他们无关,德军进入巴黎时法国人民还夹道欢迎,这是什么操作?甚至还有不少的法国女人非常青睐德国军人,她们陶醉于德国军人的魅力,大量法国女人自愿成为德军士兵的妻子,德军投降后在法国留下了20万‘混血儿’。

正如高晓松在晓松奇谈里讲到的那样,德国军人用魅力征服了法国的女人,用战争实力征服了法国男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里最悲惨的场景,偌大的法国不堪到了如此地步。若不是英国人撑住了战场上的局面,可能整个欧洲就已经废了。

幸亏高傲的法国士兵们并没有死绝,戴高乐将军坚决否认了法国政府的投降宣言,他带领法国人民继续抗争,这也算是二战欧洲惨淡背景里的一盏明灯了,他用自己的行动鼓舞了大家继续抗争法西斯,也证明了法国虽然陷落但从未屈服。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法国的陷落是对反法西斯阵营最大的一次打击,因此我们也能总结出来,在战场上其实国家的强大与否并不影响局势的最终走势,最重要的是国家尊严和意志,更多的是反抗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希特勒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事实与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全文共 1939 字

+ 加入清单

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名字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他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从1939年闪击波兰开始,这就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了。在这个期间,希特勒犯下了种种反人类罪行,更是对犹太人进行了毁灭性的迫害。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战略处整理出一份将近1000页的绝密报告,其中详细列举了希特勒的所有令人大跌眼镜的怪诞行为。那么希特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异于常人的虚荣感

希特勒是种族主义者,认为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最为高贵,尤其看不起犹太人和斯拉夫人,喜欢高高隆起的鼻子。因此在希特勒站在德国政治界最高位置后,为了使自己鼻梁更加挺拔,看起来更加英俊,做了鼻部的美容手术。

希特勒很爱拍照,由于视力不好,看文件时爱戴眼镜。但因为戴上眼镜后不如平时好看,所以禁止任何人拍摄下他戴眼镜时的样子,以至于后来收录的照片中完全没有他戴眼镜时的样子。

他对自己的形象也非常严苛,不完美的一面从不展现于人前。但他没有社交仪表,因为手臂和胸肌都不发达,所以他从来不在别人前面脱下外衣。杀人如麻却同情动物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刽子手——希特勒对人类和动物有着相当不同的态度:他对动物一向是抱有同情的心理,却能非常残忍的对待人类。

他有一个庞大的鸟类饲养场,一旦有一只鸟类死亡,他就会感到十分伤心。但是,当他观看俘虏被严刑拷问,被折磨致死的录影带时,却觉得十分有趣。

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大魔头连一只苍蝇蚊子之类的小昆虫的死亡,都会难过而哭泣。却将人类处以极刑,双手结束了大约三千五百万人丧失了生命,又无动于衷。因种族观念“高尚”对待敌国女人

德国纳粹挑起了战争,毫无疑问他们是非正义的一方,但是德国军人对待敌国女性的态度,因为有元首的存在,比部分盟军高尚了可不止一点点。

虽然在二战期间,约有200万德国女性遭受苏联红军的蹂躏,有将近一半的女性遭到不止一次的侵犯。和苏联不同,虽然德国纳粹在欧洲犯下的滔天罪行,但在二战中除了士兵的个别行为外,还没有资料显示德军出现过大规模、有组织的性放纵行为。

可以说希特勒的种族观念间接挽救了大量苏联妇女。他给党卫军和国防军都配备了随军法院和法官,除了执行正常的军事审判外,他们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预防和杜绝强奸案。

在希特勒眼中,地位仅比犹太人高一点的斯拉夫民族只配做日耳曼人的奴役。为了保持日耳曼血统的纯正,希特勒严禁苏联人“污染”他们优秀的血统。二战中叱咤风云却也胆小如鼠?

要说希特勒害怕谁人,医生就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尤其是牙医。当他在拔牙的时候,牙医会用小手电筒在他嘴里照来照去,这时,感到紧张的这个男人会痛苦地尖叫起来。而他同时又很害怕麻醉之后不能动弹的感觉,因而非常抗拒麻醉。

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在二战中叱咤风云的男人非常厌恶鲜血淋漓的场面。虽然他可以下令在集中营屠杀数以百万计的人。但其实他害怕亲自开枪杀人,他对别人的直接处决都是交给助手去做。

他睡觉的时候房门一定会上锁。贴身侍从一般在早上11点敲他的房门,同时把报纸和早上的报告放在门前。

希特勒的口袋里总是放着一把小刀,没事就将手放进口袋摸小刀。希姆莱提醒他这样不好,后来花了很长时间,几乎耗尽耐性,才把这陋习改掉。

可以肯定的是,希特勒是个性格极其矛盾的人,他发动战争,在战争前百战百胜,后期百战百败,以及迫害犹太和斯拉夫民族,都跟他矛盾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战争狂人也热衷文学

其实希特勒是学艺术出身的。在希特勒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是一个艺术家。曾经创作过色情画,并卖出了一些。在后来他变得有权有势,并且拥有财富时,曾花了一大笔金钱将它们收购回来。

他喜爱一切迪士尼出品的东西,并且认为《白雪公主》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在2008年发现的他一些绘画草稿里有两张是七个小矮人的里面的万事通(Doc)和害羞鬼(Bashful),另外一张是没签名的皮诺曹。

希特勒同时也很爱看书,虽然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辍学了,失去了在学校读书的机会。但这时他开始热衷于政治,最喜欢阅读的是关于德国的历史与德国的神著。他对非日耳曼民族很憎恨,成了一个死不悔改的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

他对书籍的痴迷程度也让人惊叹。在他十六岁之后的人生中坚持每天读一本书,他拥有自己的私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有大量的藏书,多达16300册。希魔的结局却是自杀

纳粹狂魔希特勒一生逃过大大小小20次未遂暗杀行动,希特勒经常宣称他为了某种使命而受到“上天的庇护”,然而令他自己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下场是一个充满羞辱的自杀。

1945年4月22日,柏林被苏联红军包围了四分之三。4月30日,苏军经过激战,终于攻占了国会大厦。此时希特勒的总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希特勒的僵尸计划是什么计划?最后成功了吗?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这个世界和各个国家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这些伤害至今都是无法弥补的。不过有一些国家,也正是因为两次大战而得到了经济腾飞,发展非常迅速。就比如说美国和德国。美国靠着给其他的国家,传送军用物资捞了一大笔。德国也利用这个时间创造了许多的黑科技,他创造的这些黑科技远远的超过了苏联和美国。

所以德国总统希特勒,就想用这个黑科技来弥补他兵力上的不足。他利用这个黑科技,提高了他军队的战斗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获得了胜利。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在军事建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约瑟夫为首的纳粹科学家们,对犹太人进行了残忍的活体研究。其中有一个计划,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个计划就是为了培育出来,绝对忠诚的纳粹党战士为目的,他们还有一个代号就叫做T4。犹太人就成了他们首选的活体研究的对象,这些纳粹党人根本就不在乎犹太人你是死是活。

他们把犹太人的衣服全都脱光,放在零下十冰窖里18个小时,有些人就直接被冻死了,活下来的人就要进行下一步的实验。这个实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海水实验,先是往他们的身体里注射药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士兵对水的需求,想让它们在海水里也可以保持自己的体力。但是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想的那么简单,大多数人一到海里就去世了。

还有一些人注射的药物,虽然在海水里没有被淹死。但是他的精神压力特别的崩溃,智力也下降了,但是他们的经历却有所增强,这些科学家们就认为他们的实验成功了。紧接着由科斯特纳组织的第三次实验,也就是僵尸实验的开始。

经过多年的经验,他研究出一种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精神兴奋,没有痛觉,战斗力提升好几倍的药。在吃了这个药以后,这些犹太人几乎都成了神经病。他们还要经历刀砍、火烧等一系列残忍的实验。见人就想咬,被枪打击腹部以后还可以坚持十几分钟,直到流血过多去世。和僵尸简直没什么区别。

最后的实验就是降低这个药的副作用,也就是为了达到他们当初预想的结果。那个时候战争已经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在纳粹党投降以后,一些资料已经被摧毁。还有一些资料放在德国和俄罗斯。德国上交了私密文件,这些真相才公之于众。那些变态的纳粹科学家处了死刑,但是杀人魔门格勒却消失不见了。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警方才发现了他,那个时候他已经去世七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希特勒15件不为人知的事情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希特勒,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元首、总量以及纳粹党党党魁,同时他也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出身于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的地堡中自杀。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15件关于希特勒不为人知的一些事情。

1、希特勒经常赞扬美国很“有效率”的灭掉了印第安人。

2、1933年1月,纳粹党通过一个全面保护动物的法律,当时希特勒还说“在帝国里,虐待动物将不被允许了 ”。

3、2012年德国一个小说家写了一个故事,希特勒并没有死而是失意了,他醒来后不知道自己是谁,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喜剧演员。这个故事真够扯的!

4、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要访问法国巴黎而且要登上埃菲尔铁塔参观。于是有抵抗组织的人在埃菲尔铁塔的电梯上做了手脚,意图摔死希特勒。然而希特勒怕高,他后来放弃了参观艾菲尔铁塔的念头,竟然保住了一条命。

5、希特勒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起禁烟运动,他认为吸烟是对一个民族的毒害,不利于发展优质人种。

6、希特勒有个私人司机具有犹太人血统,被希姆莱发现后就要驱逐他。希特勒知道后破例给这个司机授予“荣誉雅利安人”的称号,算是救了他一命。

7、希特勒的父亲是私生子,随母姓施克尔格鲁勃“Schicklgruber”,1877年成年后才认祖归宗姓了希特勒“Hitler”。不然的话阿道夫·希特勒可能要叫阿道夫·施克尔格鲁勃。

8、希特勒曾计划建立一个犹太人种族灭绝的博物馆。这人的心理有够变态的。

9、希特勒有个侄子叫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他一生都反对希特勒。后来就搬到利物浦居住,然而纳粹德国的飞机在轰炸英国时炸掉了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的家,于是他又到了美国,并且参加了美军。

10、当盟军正在诺曼底登陆时,希特勒正在睡觉。纳粹那些将军们希望希特勒下令增兵,但又没人敢叫醒他。一个独裁者的典型特征就是周围的人都怕他,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

11、希特勒曾表示他讨厌足球,因为足球变数太多,无法确保伟大的德国队每次都获胜。从此事也可以看出希特勒对胜利有种近乎变态的渴望。

12、有一个奥地利犹太医生在希特勒小时候曾经帮助过他。后来希特勒得势了由于对这个医生怀有“永恒的感激之情”,所以他让盖世太保保护他,并称他为“高贵的犹太人”。

13、希特勒似乎比较欣赏那些有勇气不怕死的人。德军入侵希腊时遭到希腊军队的顽强抵抗,后来拿下希腊希特勒宣布释放所有俘虏,因为他们值得敬佩。

14、在希特勒1945年的政治遗嘱中说“中国人和日本人并不逊色于雅利安人,他们过去的历史比我们还辉煌”。在维基百科英文词条“HonoraryAryan”(荣誉雅利安人)中有提到这件事。看来希特勒要跟日本人搞在一起是有原因的。而且在二战之前蒋介石跟德国也确实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时老蒋最精锐的部队就是全部德系装备。

15、希特勒将他的书《我的奋斗》的版权费全部捐给了慈善组织,这也为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希特勒二战期间为何要派不对去中国西藏?沙姆巴拉洞穴中有着什么秘密?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了后期之后,希特勒在东西两线作战中疲惫不堪,先前的优势慢慢的转变成为了劣势,使得德军在战场处于被动局面。当时为了挽救这一局面,希莱姆提议重新寻找位于中国西藏沙姆巴洞穴。于是在1938年和1943年这两年期间,德国纳粹两次派人去了中国西藏沙姆巴拉洞穴寻找能够逆转战局的神秘力量。

西藏与德国那么远,又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这在于一个传说。希特勒执着地认为,他的日耳曼种族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供这个民族驱使奴役的。并因此对其他民族,尤其是犹太民族进行清洗屠杀。并因此建立一个庞大的日耳曼人统治的大帝国。由此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希特勒的战线太长,侵占面积又大。从一九四二后就陷于被动。为扭转这种局面,他病急乱投医,幻想找到神秘力量。于是他把恐怖狂热极端屠夫的希姆莱找来实施寻找神秘力量的计划。希姆莱十分迎合元首希特勒的主张,他为此组织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探险家、江湖占星,炼丹术士等各色人等来到喜马拉雅附近实地考查。寻找传说中的雅利安人最后生活地——沙姆巴拉洞穴。

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位于欧洲到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大西洋内靠近英格兰南部的一人面积呈枋棰形的大岛屿(仅次于大陆),由于在海上位置优越,象一把锁把美洲文明与西欧文明,北非文明锁在一起,它积累了大量财富,威嚇远近,是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国家或城邦。遗憾的是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被史前大地震和洪水毁灭。据说亚特兰蒂斯人具有超凡能力和拥有神秘力量。以致很多欧美探险家都热衷去寻找这个神秘的理想国度。以唤醒这种力量,创造非凡。

1870年有了重大发现,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遗址,英国考古学家发现了米诺斯文明遗址,欧洲人认为这两大遗址是大西洲(亚特兰蒂斯)的残余部分。这些遗址的发现让欧洲人确信亚特兰蒂斯存在。希特勒及其党徒更是莫明兴奋,为自己找到优劣民族理论的划分有了依据而振奋异常。

亚特兰蒂斯大陆沉入海底,一部分雅利安人乘船逃离,流落在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附近。希特勒固执认为德国的日耳曼民族是雅利安人的后裔,所以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但是,希特勒的梦想在一九四三遭到重大挫折,连寄予重大希望的Ⅵ火箭导弹也是腾空不起,除了六个达到伦敦上空外,其余都落进了大西洋。这就促使了希特勒立即找到神秘的"不死军团"来挽过劣势。于是派出了几千人的部队,空降到西藏上空。然后落地寻找神秘的沙姆巴拉洞穴。把希望转移到这支存留上面。

如果能在这里找到纯粹的残存雅利安人,一定能使祖先的神力恢复,由此训练出一个打不死的常胜军团。如此一来,帝国的危机就解除了。希望的荣威就再次光临。

希特勒十分高兴,立即让戈林从仅存的空军中抽调部分军机,把几千人空投到沙姆巴拉,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但这里除了当地土著外,根本就没有什么雅利安人后裔。

另一种认为,西藏的沙姆巴拉洞穴,纳粹分子认为是地球的轴心,在那里可以控制地球的方向和速度,用来控制时间(希特勒玩地球仪上瘾的严后果)——使时光倒流,那么德国就可以回到1939年前后的强盛时期,重新部署战略,不犯错误,赢得时间后,迅速击败英国,打败苏联。这就是时间倒流,重返极盛的理想境界。这就是希特勒的幻想,也是他挽回失败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希特勒为何要进攻苏联?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全文共 3522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之间在1939年所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在意大利与罗马尼亚的支持下,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行动正式启动了。300多万的轴心国军队袭击了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德国指责苏联策划反对他们,芬兰和匈牙利很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这次突然袭击军事计划预定在1941年底完成对波罗的海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的占领,最终到达里海格尔斯克- 阿斯特拉罕线附近。

希特勒进攻苏联的目标是消灭苏联的军事力量,消灭苏联政府,产生Lebensraum(“生活空间”),通过剥夺当地人口并保证获得战胜德国剩余竞争对手所需的战略资源。

首先要澄清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对立的看法。通过对纳粹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进行了比较,德国和苏联两种政权都与自由派西方政权形成鲜明对比,在意识形态和个人崇拜都很相似,政权体制和运作都呈现出极权主义的特征。

因此,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在意识形态具有相同之处。

主要研究者包括:波兰裔美国外交官和政治学教授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德国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德裔美国教授和政治理论家卡尔·勒夫弗里德里希Carl Friedrich,以及历史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Conquest。

都是用“极权主义”概念来比较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杰出倡导者。他们考虑了两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种政权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为什么两者同时突出。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苏联,请看分析:一、希特勒《我的奋斗》思想体系是根本1、德国向东扩展安全生存空间的理论

早在1925年,阿道夫·希特勒隐约在他的政治宣言和自传《我的奋斗MeinKampf》,他将要入侵苏联,声称德国人民需要安全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以确保德国的生存世世代代。

上图是《我的奋斗》1926-1928版防尘套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MeinKampf声称德国的命运是“转向东方”Ostsiedlung,就像“六百年前”的德国东扩,他统治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将所有讲德语的人团结成一个领土。

德国东扩是中世纪向东迁徙和定居日耳曼语的民族,从神圣罗马帝国,特别是其南部和西部,到中欧人口稠密的地区,西欧的部分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受影响的地区大致从北部的爱沙尼亚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斯洛文尼亚,并延伸到特兰西瓦尼亚,现代罗马尼亚东部。在某种程度上,德国东扩跟随帝国和条顿骑士团的领土扩张同步展开。

德国境外有成千上万的德国人,在12至18世纪之间向东迁移之后,大多数这些德国血统的群体在德国境外生活了数百年。大多数居住在中欧和东欧,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俄罗斯的德国人。

因此,进攻苏联是在为生存空间作最终斗争,有人指出,纳粹政策是杀害,驱逐或奴役大多数俄罗斯人和其他斯拉夫人,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与日耳曼人民一起重建土地。

当时德国期刊中涵盖了“如何应对外来人口”等主题的文章。2、雅利安“优等民族”的优越性理论

阿道夫·希特勒鼓吹种族“纯化”和“日尔曼民族”,即所谓的雅利安“优等民族”的优越性。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同时,书中所述的纳粹德国的种族政策,将苏联(以及整个东欧)描绘为由犹太人布尔什维克阴谋家统治的非雅利安人(Unrymenschen)(“亚人”)。

非雅利安人是指那些不是犹太人,在纳粹种族理论中被理解为“闪族”的黎巴嫩人,罗马尼斯(也称为吉普赛人,“印度 -雅利安人”),以及绝大多数斯拉夫人(主要是波兰人,塞尔维亚人,俄罗斯人等),以及大多数非欧洲人作为次等非雅利安人,都是属于被种族消灭的对象。

因此,犹太人和苏联人都被希特勒认为是纳粹的同等敌人,在纳粹的眼中,对苏联的战争将是一场Vernichtungskrieg(“歼灭战争”),没有道德可言。二、德国军队被纳粹种族动机宣传洗脑支持进攻苏联是关键

在入侵苏联之前和期间,希特勒纳粹通过电影,广播,讲座,书籍和传单向德国军队灌输反布尔什维克、反犹太主义和反斯拉夫的意识形态,并经常强调苏维埃政权和斯拉夫人的野蛮行为。

种族动机是纳粹意识形态的核心,在策划巴巴罗萨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939年2月10日,希特勒告诉他的军队指挥官,下一场战争将“纯粹是一场世界各地的战争,完全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一场种族战争”。

1939年11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希特勒就宣布“种族战争已经爆发,这场战争将决定谁将统治欧洲及其世界”。

事实上,军事指挥官陷入了意识形态为特征的冲突,接受希特勒的“雅利安优等民族的优越性理论”,并作为自愿作为参与者参与其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械化和装甲战闪电战将军埃里希·霍普纳发表讲话的证据,表明巴巴罗萨行动和纳粹种族计划的处理。他告诉第四装甲集团,反对苏联的战争是“德国人民为生存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即将到来的战斗是“德国人反对斯拉夫人的旧斗争”,甚至指出,“斗争必须以摧毁今天的俄罗斯为目标,因此必须以无与伦比的严酷性进行。”霍普纳还补充说,德国人正在为“捍卫欧洲文化对抗莫斯科以及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冲击而战”......现在的俄罗斯布尔什维克系统的信徒都不会被饶恕。

进攻苏联的指挥者德国陆军元帅赫尔曼·冯·布劳希奇Walther vonBrauchitsch告诉他的下属,军队应该把战争视为两个不同种族之间的斗争,并且以必要的严厉程度行事。三、斯大林大规模清洗红军带来苏联军事力量消弱假象的诱惑

斯大林作为一个残酷的独裁者的声誉,为纳粹进攻苏联辩护和对进攻成功的信念做出了贡献。

许多有能力和经验丰富的军官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中被杀,使得红军与德国同行相比缺乏经验。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逮捕了大多数军事最高司令部成员,并在整个军队中进行大规模逮捕,如15名陆军将军指挥官中的13名,9名海军上将中的8名,都被清洗枪毙,罪名通常是捏造的。在1940年至1941年间,他还清除了军队,在战争爆发时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的军官。

实际上,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然后在1938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之后,斯大林认识到这场战争迫在眉睫。他试图保持苏联的中立,希望德国对法国和英国的战争能够导致苏联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在军事上,苏联也面临来自东方的威胁,苏联军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与扩张主义的日本人发生冲突。斯大林发起军事集结,尽管存在缺少军官和急于扩大带来军事训练的不足,红军在1939年1月至1941年6月期间增加了一倍多。

当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苏联拥有大约33,000件火炮,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德国人所拥有的数量。

苏联有大约23,000辆坦克,其中只有14,700辆可以作战。约有11,000辆坦克在西部军区,面对德国入侵部队。希特勒后来向他的一些将军宣布:“如果我在1941年了解俄国的坦克力量,我就不会受到攻击”。四、希特勒确信一旦德国人在苏联取得胜利英国就会和德国和平的臆想

希特勒认为,英国拒绝结束战争的依据是希望美国和苏联迟早会对德国发动战争。因此,他决定试图加强德国与苏联的关系,或者未能将其作为一个因素进行攻击和消除。1940年11月,进行了谈判,以确定苏联是否会加入三方协议。苏联表现出一些兴趣,但要求芬兰,保加利亚,土耳其和日本让步,德国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指令,准备入侵苏联。1940年中期,随着苏联和德国之间在巴尔干半岛领土上的紧张局势升级,最终入侵苏联似乎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虽然希特勒身边的人员警告说,占领“ 俄罗斯西部”会造成“更多的消耗而不是德国经济状况的缓解”,但他预计会有补偿性福利,例如获得大量的劳动力以减轻德国的严重劳动力短缺行业,利用乌克兰作为可靠和巨大的农产品来源,利用强迫劳动来刺激德国的整体经济,并扩大领土,以改善德国孤立英国的努力。

希特勒确信,一旦德国人在苏联取得胜利,英国就会起诉和平,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将利用东方的资源来击败大英帝国。五、德国盟友支持的配合和对石油战略物资资源的渴望

希特勒发动进攻苏联时,配合德国行动的盟国有罗马尼亚、芬兰、意大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希特勒告诉克罗地亚军事领导人斯莱维科·瓦特尼克,将苏联的力量比作成吉思汗的“蒙古人种”威胁欧洲,声称苏联红军正在准备攻击德国人,因此德国发动进攻苏联是作为先发制人的手段。

阿道夫希特勒的首席架构师、德国政府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部长施佩尔艾伯特说,石油是决定入侵苏联的主要因素。希特勒认为,巴库“石油资源对于第三帝国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石油资源的缺乏是为德国军队中的漏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郭嘉为什么会被很多人崇拜?郭嘉和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是不是去年因为《军师联盟》的热播,郭嘉的人气直线上升,成为了很多三国迷的新偶像。其实郭嘉的出场戏份也并不多,英年早逝是郭嘉一生最可惜的事情,不过凭借着短短的几年郭嘉就能圈这个多粉到底是为什么呢?可能郭嘉才是最深不可测的那个人,现在很多人喜欢拿郭嘉和诸葛亮做比较,两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诸葛亮和郭嘉,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谋士,同级别的估计也只有贾诩、荀彧、司马懿等寥寥数人了,但贾诩只求自保,而荀彧却一心向汉,司马懿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全心全意能为主公出谋划策的更是少之又少了,诸葛亮和郭嘉就是这样的谋士。

但是前人喜欢诸葛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并非最顶尖的谋士,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地位一再的拔高;东晋建立后,诸葛亮被追封为武兴王,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而郭嘉,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称赞。但是个人认为,对于诸葛亮和郭嘉,有个圣人评价的最好。他评价诸葛亮说的是“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而评价郭嘉的却是“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为何如今的人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其实从他两人各自的主公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与刘备相识相交于草庐之中,诸葛亮给刘备献上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之后在赤壁之战中辅佐刘备夺取荆州半壁为栖身之所。

再出兵西川,北上夺取汉中,其实刘备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决策者的存在;尤其是在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就连出征南中地区、北伐中原,都要亲自出征,不仅手下人得不到锻炼,就连刘禅都被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给养“废”了;疏于理政,整日只知玩乐,蜀汉焉有不亡之理?

而观郭嘉,只是在最重要的时候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如官渡之战时的“十胜十败论”;建议囚禁刘备,献策擒杀吕布等,郭嘉更多的时候是充分扮演好一个谋臣的本分职责。

其实南宋的大学者章如愚评价的很好:“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畧,……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皆一时之人杰也。”

那如今的人们为何喜欢郭嘉却不喜欢诸葛亮呢?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如今的人相当有自我意识,并不喜欢像刘禅那样成为傀儡;而是希望身边的人能像郭嘉那样,在做最重要的选择时,能给自己以信心和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希特勒当年为何会收到德国民众狂热的追捧?

全文共 6932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希特勒凭借着自己优秀的演讲获得了许多人的追捧,一直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当上了德国的元首。那么希特勒到底以什么理由来获得了德国民众的追捧呢?难带真的仅仅只是几次优秀的演讲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二战结束后,驻德美军清查盖世太保的财务,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个曾经在纳粹时期权倾一时秘密警察组织,竟然没有贪污事件。联想起许多国家屡屡出现的腐败,不禁叫人感叹:管中窥豹,日耳曼民族的素质和教养由此可见一斑。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度文明素养、自律廉洁的民族却如此拥戴希特勒这样一个制造种族灭绝的杀人犯,甚至不顾一切后果地跟从他,把整个欧洲,包括他们自己拖进了不堪回首的浩劫之中,成为毁灭人类文明的罪魁祸首。

1933年8月1日,星期一,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

德意志第三帝国总理办公厅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封从德国农村寄给总理希特勒的来信。写信的是一位普通的果农,名叫布鲁诺·科赫(BrunoKoch)。他在信中写到:“我终于如愿以偿,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全新的珍贵草莓品种。为了展现对帝国总理的敬仰和爱戴,我恳求将这个新品种命名为‘希特勒草莓’。”信写得十分诚恳,情感也很真挚。看得出,这位农民非常实在,真心实意地希望帝国元首能够接受以他的名字命名草莓的请求。

像这样普通人所写的普通的来信,帝国总理办公厅每天都要收到成千上万。信以及邮寄来的包裹来自德国各地,有些还是来自欧洲其他的国家。写信的有男女老少,职业形形色色,有工人、农民、国防军士兵、知识分子、政府公务员,还有中小学生。而来信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参差错综。多数来信是表达对帝国元首的崇拜和感激之情:“阿道夫·希特勒,我们相信你,没有你,我们就是一盘散沙;有了你,我们就是一个民族。”“你递给我们你的手和你的目光,这目光至今仍使年轻的心荡漾;美好的幸福它永远将我们陪伴,这一刻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还有不少是写给希特勒本人的情书。从“坚决保证真正的爱情”,愿意与元首结为伉俪,到表示立誓要为领袖献身,奉献出自己的贞操。一些年轻的姑娘在信中写到:“亲爱的元首,听说您没有孩子,这令我难以平静”,“亲爱的元首,我想跟你生一个孩子,这是一位萨克森女人的愿望。”

希特勒的办公室里堆满了这些求爱者寄来的精心编制的五颜六色的毛衣和漂亮的袜子。当然,这些信件希特勒本人还没来得及拆看,就被手下人处理掉了。如果哪位崇拜者特别执著,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信“干扰元首”,对不起,自然会有人通知盖世太保去收拾他(或她)。当时的德国,有不少写信者被宣布为“精神有障碍”,被送进所谓“疗养院”。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不明真相者继续不断地向领袖抒发情怀,表达情感。

在“莱比锡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的《普通的法西斯》这部纪录片中,曾真实地记录下了德国民众是如何狂热地追捧希特勒的。

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的大会上,庄严巍峨的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纳粹)的党旗,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着一个黑色“卐”字,十分醒目。对于党旗的设计,希特勒自鸣得意。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任何党都应该有一面党旗,用它来象征庄严和伟大……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一只巨大的雕塑即普鲁士雄鹰,高高地悬在纳粹党旗的上端,桀骜不驯,睥睨一切。广场四周强烈的探照灯光柱,将整个夜空照射得如同白昼。数十万群众和军队聚集在广场,举旗列队,高举火炬,游行示威。震耳欲聋的口号声、鼓乐声以及瓦格纳的雄浑乐曲,与希特勒歇斯底里的演讲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令人震撼不已的第三帝国交响乐。成千上万的人们忘情地呼喊着,高唱着,向着主席台上那个大独裁者欢呼致敬,如醉如狂。

希特勒的演讲充满激情,让台下的群众更加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德意志民族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德意志的未来要靠我们的人民!只能靠我们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圣的德意志人民,必须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冷静、勇敢来克服一切困难!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前进,我们的民族才能振兴!”我想,任何一个德国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激动得浑身颤抖,一定会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民族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万分,一定会为拥有希特勒这样最“伟大”的领袖而感到幸福无比,也一定会为德意志即将成为最强大的帝国而感到兴奋不已。任何一个德国人一旦陶醉于这样强烈的种族主义情感当中,一旦痴迷于如此盲目的个人崇拜以及极端的爱国主义情绪当中,自然会从理智走向疯狂,从善良陷入邪恶,从文明堕落为野蛮。

令人悲哀的是,此时此刻,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一直沉浸在一种崇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之中,真的以为要跟随伟大领袖投身到无比壮丽的革命洪流中,去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神圣事业。

面对这一切,正像西方学者所评价的,“摄影机不会撒谎,它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自制力丧失殆尽的情况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它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

面对这一切,我们又该说些什么呢?黑格尔政治哲学中有一个极深刻的观点,至今未曾被人们恰当地理解——他说:国家不是建立在物质上,而是建立在精神上、思想上的。当1932年,已经成为纳粹党首领的希特勒曾踌躇满志地宣称“国家社会主义塑造了一个包括儿童和老人的群体,没有人能够使这部德国生活的庞大交响曲沉默”时,他的愿望实现了。希特勒所缔造的第三帝国就是一个建筑在纳粹主义精神上、建筑在那个时代的每一个德国人灵魂中的罪恶之国。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些珍贵的史料时,不能不感到愕然:这难道就是深受魏玛文化熏陶,产生过康德、黑格尔、歌德、马克思、爱因斯坦、巴赫、贝多芬等天才巨匠,充满理性的德意志民族?这难道就是被马克思誉为由于“高卢雄鸡的高鸣”和“思想的闪电”的射入从而得到复活的德国?

笔者曾由衷地感叹过德国人民的素质。在《留德十年》这本书中,季羡老回忆,二战后期,当年他寄居的德国小城哥廷根因燃料极为紧缺,市政府下令允许市民上山伐木,不过,仅限定在市政府做过记号的树木,其他树木仍旧不许砍伐。尽管德国冬季异常寒冷,当时的生活又十分困窘,可是哥廷根的市民无一例外,全都自觉地遵守政府砍伐的规定。我曾设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国家将会怎样?会不会由于生活的艰辛出现乱砍乱伐?会不会为了执行政府的规定而派出军警去看管这些树木?

二战后期,美军攻入法国境内,俘虏了一批德国军官。一天晚上,美国军营举行晚会,也邀请了一些战俘营里的德国军官前来参加。一些美国军官上台表演节目,而德国军官则旁坐一边静静地观看。台下有一位名叫施密特的德国少校对表演不以为然。这种情绪被一位美国将军看出来了,他询问施密特少校:为什么?少校言道,你的乐师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乐曲时有许多错误。

美国将军颇为自负,特别是作为战胜国的军人觉得颜面上受到羞辱。他趾高气扬地邀请这位战败国的俘虏去演奏。施密特有些迟疑,刚一起身就被美国人拉到了钢琴旁边。施密特整了整军服,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演奏。流淌、优美的音乐旋律伴随着高雅的演奏风度,使整个大厅一片沉寂。结束以后,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此时,美国将军尊敬地问起施密特,是不是从哪个音乐学院毕业的?少校颇感惊讶,回答道:我从没读过音乐学院,我只是从西里西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正规德国军官。

赵鑫珊《希特勒与艺术》一书也曾提到,二战结束后,驻德美军清查盖世太保的财务,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个曾经在纳粹时期权倾一时、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秘密警察组织,竟然没有贪污事件。联想起许多国家屡屡出现的腐败,不禁叫人感叹:管中窥豹,日耳曼民族的素质和教养由此可见一斑。

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度文明素养、自律廉洁的民族却如此拥戴希特勒这样一个制造种族灭绝的杀人犯,一个毁灭世界的战争狂,甚至不顾一切后果地跟从他,把整个欧洲,包括他们自己拖进了不堪回首的浩劫之中,成为毁灭人类文明的罪魁祸首,这究竟是为什么?

1938年11月9日,在德国历史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水晶之夜”。这个极具浪漫色彩的名称,却是与最丑恶的迫害犹太人的暴行联系在一起的。从11月9日夜晚到10日凌晨的一夜之间,德国各地的一百九十一座犹太教堂变成了一片火海,超过七千五百间的犹太人的百货商场和商店被洗劫一空,数百幢的犹太人的居所被付之一炬,数千名犹太人惨遭侮辱、毒打,大约三万名犹太富人遭到绑架,被勒索的赎金高达十亿马克。劫难之后,四处都是残垣破壁,破碎的玻璃犹如呜咽哭泣的水晶,在惨白的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事后,为了补偿所谓“众怒”,犹太居民还必须掏出一百万帝国马克作为“赎罪金”。

据史料记载,希特勒当政时期,曾有数十万德国人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遭到纳粹杀害的犹太人高达六百六十万。参与迫害和屠杀的这些人并非全是希特勒的党卫军和盖世太保,不少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中下阶层民众。为什么这些“普通的德国人”会积极地、自愿地参与纳粹的大屠杀?为什么他们对自己犹太同胞如此残酷?甚至当希姆莱已经要求停止屠杀之后,许多人反而还不肯住手?

二战结束后,在德国的盟军占领区内曾开展了一次名为“去纳粹化”的清洗行动。除纳粹一级战犯必须在纽伦堡接受审判外,有四分之一的德国人口在盟军占领区内接受了“思想改造”。为此,美军专门成立了一个搜缉与甄别组织,叫做“智慧小组”,小组成员前后共有二万二千人之多。他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的德国人都必须填写。问卷虽然只有两页,但却设计了一百三十二个问题。美国人希望借此筛选出具有危险倾向的德国人,清除纳粹势力在公共生活中,尤其是在政治、观念、司法制度方面的影响。

从1946年春天开始到1949年夏天,“去纳粹化”的清洗活动足足忙活了三年。在参与被调查的一千三百四十一万德国人当中,有六百五十万人曾是纳粹党员,这其中有将近五十万名教师。调查还显示,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公务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法官和律师都曾经是纳粹党党徒。

在英克·布罗德森和卡洛拉·施特恩所写的《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这本书中披露了一份资料,在希特勒统治时期,共有一千三百多万纳粹党徒,几乎占到当时德国整个人口的六分之一,如果加上少年队和希特勒青年团的人数,当时的德国,简直可以说就是一个“全民纳粹的国家”。

一个民族有很高的“文化教养”,有“行为严谨”、“举止自律”、“品质廉洁”的高尚品质确实是好事,也的确能使个人保持洁身自好。但这绝不能保证这个民族不会误入歧途,也不能保证这个国家在极权专制的体制下不会做出危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罪孽来。或许,能否正确地把握国家的自身发展方向,能否真正运用民主手段把握人民的自身命运,使之成为捍卫做人的权利,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

卢梭曾斥责过历史上的那些“高贵的野蛮人”,尽管他们很“高贵”,高举着正义的标语,高呼着高尚的口号,但却干出了卑鄙无耻的行为。因此“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但人想做天使,却做出恶魔的行为”。由此,更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的是:纳粹罪恶的形成以及众人参与的根源;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检讨的是永远将人类划分为敌人与朋友是否理智;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诘问的是:“为什么人性中的丑陋与罪恶在极权专制的体制下会得到如此充分的表演和淋漓尽致的发挥”?

毋庸置疑,当生活在专制的体制下,每一个人都被灌输“国家利益至上”的时候;当每一个社会成员渺小到没有个人意志和权利,只能依附于国家机器的时候,机器上的每一个齿轮与螺丝钉也只能随着整个机器的转动而运转,丝毫无法摆脱这部机器的控制。

美国学者亚特兰认为,极权主义统治者认为最理想的子民并不是真心信服自己观念的人士,而是丧失分辨力、匍匐在观念脚下的民众。德国人民的悲剧告诉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暴力、恐惧的极权制度下,一切资讯来源受到封锁,或是只有经过筛选才能得到;一切教育受到歪曲与控制;一切文学、艺术被当作洗脑的工具,这时候,即使是一个文明和修养极高的民族,它也无法具有衡量善与恶的标准,也无法具有明辨真伪与判断是非的能力。这时候,人再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而存在,而是作为物质的人而存在,他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作为某个政党的工具、国家的工具、某个统治者的工具。

希特勒曾打算通过宣扬自己的学说,把它当作一种指导和团结人民行动的工具,来达到作为推行法西斯主义的目的。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德国,孩子出生后,并不能马上成为公民,而只是“国家的臣民”。只有在接受了为他设计的学校教育和体能训练,并在统一的军事系统中参加军事训练之后,“这个年轻人,如果他健康而且档案中没有污点,才会被授予公民权”。多么蛮横又多么霸道!任何一个德国人只要不接受希特勒的洗脑,不接受纳粹的党文化教育,即使是正常人,也不能算是公民,而只是“臣民”,是奴隶。

不客气地说,希特勒确实做到了。正如他自己所表述的:人们“常常是察觉不到坚决支持的是一种背弃人类社会价值的世界观。人性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从我们的头脑中完全排除了”。通过戈培尔指挥下的纳粹宣传机器喋喋不休地灌输,德国人民完全接受了纳粹专政具有历史及存在的合理性和具有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念;完全接受了为了“德意志民族的振兴”,“为了日耳曼民族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有理由将“不适合生存的个体、低劣的民族、堕落的阶级驱逐并消灭”;完全接受了纳粹文化对于各种词汇所赋予的新的注解,诸如“人民”、“民主”、“道德”、“正义”、“法律”、“善良”等等具有普世原则的本意全都给颠覆了的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能期盼德意志民族有理性、有思辨能力吗?此时,对于他们来说,善良与残暴,有罪与无罪,正义与邪恶,这类名词已经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谓“有罪”、“邪恶”就是任何阻碍他们实现“日耳曼人统治世界”的历史过程的行为。

1938年,希特勒几乎是用一种傲慢的口吻宣布:“除了以德国人的方式思维,以德国人的方式行动,他们(指德国青年)什么也不用学习。”正如这位独裁者所言,德国人十岁开始加入少年队,十四岁加入希特勒青年团,然后加入纳粹党,加入青年义务劳动军,加入德国国防军后,立即又被吸收进冲锋队和党卫军。他们不可能再是自由人了,他们的整个一生也都不再会有自由了。

在《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这部书中,真实地记载了纳粹是如何通过教育将“法西斯精神”从小就灌输到每一个德国儿童心中的。

宣扬“雅利安人血统优良”与“犹太人血统低劣”,是希特勒种族主义的核心。为了达到“自然的、持久的、不矫揉造作的”宣传效果,纳粹分子在教科书中向孩子们讲述:在自然界中,同类物种与同类物种在一起,一群岩羚羊绝不会让一头鹿来领队,一只公椋鸟只跟一只母椋鸟交配。同类物种相互吸引,繁育同一物种。只有人类违反自然规律,进行干预,进行“人工杂交”。这样做的结果,会把最坏的特征集于一体,形成罪恶的杂种。接着,他们又将这样的谬论引述到“种族与犹太人问题”上。在当时的学校中,经常会有老师借题发挥,侮辱犹太孩子。鲁道夫·巴努什尔回忆说:老师把他叫到全班同学的面前,然后问道:“知道什么是杂种吗?”班上无人说话,孩子们只是在生物课上听说过这个词。沉默片刻,老师指着鲁道夫·巴努什尔说:“他就是杂种。他妈妈是犹太人,这就说明一切。”

为了煽动孩子们仇恨犹太人,纳粹分子还编造了许多儿童读物,像《毒蘑菇》、《不要相信绿色荒原上的狐狸》等来毒害污染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古德伦·宝泽旺说,她至今也忘不了这些卑鄙的文章。

《毒蘑菇》讲述的是,有一位女孩,她妈妈要她到牙科医院看病。她与另外一位女同学共同到了诊室,医生先叫那个女同学进去看病。当然,这个医生长着一张犹太人的脸,弯钩鼻子,吊吊的嘴唇,大大的眼袋。这时候,坐在外边的女孩忽然听到诊室里刚进去的同伴发出尖叫:“不,医生,请不要这样!”然后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后来医生出来示意要她进去,她吓得跑掉了。古德伦·宝泽旺回忆道,那时,作为孩子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犹太人对那个女孩究竟干了些什么?这个故事让我整个青年时代都无法摆脱噩梦。

在这样的教育和熏陶下,仇恨的种子就潜移默化地种下,并慢慢地开始发芽、开花、结果。当他们长大成人,参加冲锋队或是党卫军屠杀犹太人时,已经感觉不到有任何内疚,有的只是仇恨的发泄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一个吃“狼奶”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指望他具有人的善良品格。

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邪恶势力在干罪恶勾当的时候,会告诉世人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见不得人的。如果邪恶势力公然以邪恶为招牌,恐怕世界上也就难有邪恶势力的存在了。任何邪恶必然与谎言相伴,只有掺杂了谎言的罪恶,才会显得高尚;只有披上正义外衣的邪恶,才会蛊惑人心。但邪恶势力本身对自己的罪恶是心知肚明的,他们知道如何才能让善良的人们甘心情愿地接受他们的罪恶。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才会有悲剧,而最大的悲剧就是被邪恶势力所欺骗,助纣为虐,却一直以为在维护正义和公理。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曾经有效地动员和利用了群众欲望的法西斯主义,存在于我们所有人中间。存在于我们头脑和日常行为中的法西斯主义是使我们爱慕权力,渴望被支配和被压迫的法西斯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爱娃为什么没有生子?揭秘希特勒没有孩子的真实原因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大多数常人,从一开始出现在这个世界,直到中间戏耍一番,再到结束收场,来时静悄悄,去的时候也是静悄悄,就好像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我们始终还是留下了一些东西来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生活过。

我们不是作家诗人,留不下那些传世的名篇。我们不是政治家,留不下某个具有历史性意义政绩。我们同样不是音乐家,留不下动听的音符一直演奏下去。所以,我们都是普通人,留下的唯一证据可能就是我们的血脉,也就是我们最伟大的作品,我们的孩子。他们不仅是我们存在的证据,还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承载着我们的内在文化与价值继续开始他的人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孩子,而最令人感到差异的是希特勒,这个发动二战的家伙。他竟然没有自己的孩子,真是让人感到吃惊与不解。

对此,有许多的历史学家与学者有过一些猜测。最直观的可能就是他没有生育能力,毕竟一个正常的男人,已经早到了做父亲的年纪,而且还有自己的女人,生孩子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而没有孩子,则恰恰说明他的不正常之处,很有可能是没有生育能力。而在当时战胜德国后,发现了他自杀的尸体,并对其身体进行了检查,发现他只有一个睾丸,这与正常人是有差异的,所以很有可能这与没有孩子存在着极大的关联。

也可能是他的一种政治手段,他为了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与信服力,于是利用没有孩子这个理由,让纳粹大加宣传,表示领袖为了祖国的未来,整日里忙于国事,而没有空闲时间放在个人的生活上,也就无法生孩子了。这一说法顿时让许多的德国人备受感动,对他更为忠心。而且他的单身形象,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个人的魅力,简直是德国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可以说,为他的政治宣传赚取了很大的效果。

此外,也可能是他的幼年生活经历对他影响过于深刻。他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甚至连正常都算不上,因为他的父亲总是打他的母亲,这种家暴对他幼小的心灵形成了巨大的创伤,于是产生了对于婚姻与家庭的一种排斥与恐惧,本能的就不想结婚,而且他确实对权利更有兴趣,所以很可能没有想过要结婚。

直到最后时刻,他兵败将要被抓时,只有一个爱娃陪伴他,让他才终于有所感动,给了爱娃一个名分,之后他们双双自杀,终究没有留下一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