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经典3篇】

浏览

6636

文章

3

篇1:现场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

全文共 219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创伤。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现场急救常用止血方法1

压: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方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需,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方法。

现场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2

1、现场如何进行快速止血?

(1) 用止血带进行捆绑止血。若周围没有止血带,可使用电线、布条、绳子、橡皮筋等进行捆绑止血。

(2) 可以用压、包等方法止血。

一压:当看见伤口流血,立即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又分成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

二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包扎完成后检查一下松紧度,力度适中的包扎对止血才有效。

2、使用止血带捆绑止血时要注意些什么 ?

(1) 止血带应捆绑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应绑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 1/3部位不可使用止血带,以免压迫损伤桡神经,引起上肢麻痹;大腿中段以下也不宜使用,大腿中段以下动脉位置较深,不容易压迫住,有时压迫不够,没有压瘪动脉而仅压住了静脉的回流,出血反而更多,而且会引起肢体的肿胀和坏死。

(2) 上止血带必须用平整的衬垫保护皮肤、不能直接绑在皮肤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和使出血停止为宜,不可过紧,以免伤及神经;也不可过松,仅压住静脉回流,出血反而会更多。

(3) 上止血带的肢体应保护好,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

(4) 止血带松紧以恰好不流血为宜,尽量在1~2小时内将伤者送到医院。这种方法止血很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恢复。所以,应每隔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放松2~5分钟。此时,还要用手指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3. 止血带捆绑过紧、时间过长有何危险?

捆扎止血不当会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受伤患者,用电线、布条、绳子、橡皮筋等将受伤肢体上方捆扎止血后来到医院,医生给患者检查受伤情况时,经常发现由于捆绑过紧或捆绑位置不对,捆扎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受损,严重者引起肢体远端的缺血坏死。

若捆绑已超过9小时伤员才转运到医院,医生一般不再立即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所以,除非必需,也可使用别的方法止血。

4、止血带的其他妙用

夏季是毒蛇、蝎子、蜈蚣等蛇虫十分活跃的季节,野外旅游一旦被蛇虫咬伤,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首先,不要惊慌乱跑,剧烈活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随后要迅速用止血带或细绳在距伤口5~10厘米处捆扎,阻止毒素在体内扩散,再吸出毒液,用清水或茶水冲洗伤口,并迅速送到医院抢救。

总之,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如果发生肢体受伤出血,大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由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避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止血带常用的消毒方法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止血带是医院中护士治疗必备的医疗器材,止血带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乳白色,长条扁平型,点连叠型装盒,伸缩性强,可连续性抽取,那么止血带常用消毒方法是什么呢?小编在文章中为您具体介绍。

医院中给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材都是需要消毒的,止血带也是如此,止血带消毒的具体方法如下:

1、止血带密闭回收后,首先进行评估止血带质量情况,检查污染程度。如污染严重,在流动水下进行反复冲洗。放入多酶清洗溶液中浸泡5分钟。

2、质量要求:按厂家多酶液的说明注意酶液的温度、时间,清洗液液面浸过止血带1-2cm。1液面下揉搓或用纱布擦洗止血带外面的污垢。

3、流动水下揉搓或用纱布擦洗止血带外面的污垢。

4、用高压水枪(自来水)冲洗止血带管腔内污垢。

5、质量要求:外观目测无污渍、光洁、透亮。

6、用温热水反复冲洗、再用纯化水进行漂洗。

7、用高压水枪(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止血带管腔内污垢。纯化水化或蒸馏水进行漂洗、终末漂洗,

8、质量要求:止血带无清洗液残留,无污渍。5.1放入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或煮沸槽中煮沸消毒。温度90℃,时间≥5分钟。

9、质量要求:消毒容器应加盖、止血带应全部淹没在消毒液中,消毒液液面浸过湿化瓶1-2cm,,并控制有效氯浓度及时间。

关于止血带的相关知识,小编今天就为您介绍到这,希望您能采纳这些知识,更多的常用急救方法小知识,如: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等,可以登录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血液病患者在家里怎么紧急止血,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常用急救止血方法1

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可指压颞动脉、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可指压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口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压力,以能适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四肢的小动脉或静脉出血、头皮下出血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目的。 3.强屈关节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并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转送医院。

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在做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人的纱布抽出,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5.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常用的止血带有以下各种类型: (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2)弹性橡皮带(驱血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叠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时采用。

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2

1、口腔、舌体血疱、牙龈出血

保持口腔卫生,予软毛牙刷配合云南白药牙膏刷牙,予甲硝唑、制霉菌素、维生素B6、维生素C配为漱口水漱口。局部予棉球压迫、氨基己酸止血棉球压迫、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慢性牙龈渗血多与慢性牙龈炎有关,可以口服牙痛安,甲硝唑漱口水,同时避免食用硬的、容易刺伤口腔粘膜的食物,可以进食软的、易消化的食物。

2、鼻腔止血

用手指捏住鼻翼,朝中间、向上用力,或是用消毒棉球或无菌纱布塞住鼻孔,然后,用手捏住鼻翼向上用力。一般按出血部位10分钟左右即可止血。二是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敷在前额部、鼻背部等部位,使鼻部小血管收缩而止血。也可以用氨基己酸棉球填塞、气囊压迫止血,严重时用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同时保持平卧体位,也可以应用止血中药。

3、皮肤出血

抬高受伤部位,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渗血时,出血量小,可自动停止,用创可贴止血,出血量较大时,在受伤部位直接加压止血,以消毒纱布或清洁的布置于伤口上,然后用手掌或手指施压5-10分钟,出血停止后,再用绷带或胶布包扎固定。

4、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进食清洁食物,避免腹泻、肠道感染,出血量大时及时到医院就医。

5、脑出血

要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让病人平卧,脑袋偏向一方,及时把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及时到医院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