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常见的物理及化学分离方法及应用【优秀四篇】

浏览

401

文章

4

篇1:化学解题方法之混合物的分离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混合物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O3+2HCl=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

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高烧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婴儿体温升高的情况,但是妈妈又不能乱用药,下面来看看宝宝高烧常见物理降温方法是什么吧?

1、35%酒精擦浴: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婴儿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5、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高烧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化学知识点:分离液态空气方法

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

B.实验原理: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C.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加热高锰酸钾:

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

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E.易错事项:

(1)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2)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4)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5)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F、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G、检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夏季为宝宝驱蚊物理方法最有效,应避免化学驱蚊剂使用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妈妈们都知道宝宝的皮肤是很脆弱的,夏天时节,宝宝是很容易被蚊子咬的而且宝宝一旦被蚊子咬了就可能很久都好不了,所以,妈妈们会用很多方法来为宝宝驱蚊。

1|最好的驱蚊办法

蚊子叮咬人,主要是被人体的体味、体温和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吸引的。所以首先来说,勤洗澡能相对的避免蚊子叮咬。

而驱蚊的问题,要分室内和室外两个环境。对室内来说,最好的驱蚊办法是不用任何驱蚊剂,只用物理的方式。这需要做到三点,第一是给家里装上纱窗;第二是给宝宝用上蚊帐;第三是室内清理积水,比如水池、水龙头、地漏、花瓶、饮水机甚至潮湿的拖把,尽量让这些地方保持干燥或被密封。(蚊子是在水里繁衍的,一般只要30毫升的积水,蚊子就能生存繁衍)。所以清理好积水,再加上纱窗和蚊帐,就能在室内非常有效的隔绝蚊子了

有效的物理驱蚊方法就这些了。近些年,有一些商家推出灭蚊灯、超声波灭蚊器等等,那些方法我们稍后会介绍,都是不靠谱的物理驱蚊方式,宝妈不用买那些产品。

2|化学驱蚊剂有哪些?

除了物理方式驱蚊,真正有效的驱蚊方式是使用化学成分的“驱蚊剂”。但是请宝妈注意,美国儿科学会(AAP)并不建议在室内使用驱蚊剂,驱蚊剂主要在户外使用。不过由于我们居住的环境不同,有的宝妈即使做了上述“物理办法”,但室内可能还是有蚊虫骚扰宝宝,那这些宝妈也可以考虑下面介绍的驱蚊剂方式

我们先概括的说一下,驱蚊剂产品多种多样,既包括专门的驱蚊剂;也包括和护肤霜、防晒霜混合的护肤品;或者像我们中国妈妈最熟悉的“花露水”。。。但无论产品形态如何,能使用在人体的驱蚊剂的成分,主要有下面这5类:

1,避蚊胺(DEET)

2,驱蚊酯(IR3535/BAAPE)

3,派卡瑞丁(Picaridin)

4,柠檬桉叶油(OilofLemonEucalyptus)

5,各类香草(中药)

下面是一款花露水的产品说明书,宝妈你看其成分表里面,就写的是:驱蚊酯

因此宝妈不要被五花八门的产品宣传迷惑,真正有效的驱蚊产品,必然含有上面的五种成分之一!

3|安全、有效的驱蚊剂

上面五种驱蚊剂成分,要给宝宝用哪种?这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安全和有效。美国两个权威机构美国环保署(EPA)和美国儿科学会(AAP)就根据这两个因素,对上面的驱蚊剂进行了审定,最终结果如下表:

这个表已经很清楚了,美国儿科学会(AAP)认为,对宝宝来说,真正安全、同时还有效的驱蚊成分就两种: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Picaridin)。

这里要说说中国市场的情况了:我们推荐含有派卡瑞丁(Picaridin)或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蚊剂;其次,中国市场最常见的是驱蚊酯(IR3535/BAAPE)成分的产品,几乎所有驱蚊的花露水都用的是这个成分。驱蚊酯相对也是很安全,但可能是考虑效果问题,AAP一直没有推荐给宝宝使用。我们因此也不建议宝妈使用这类成分的花露水。第三,所有的香草或中药成分,号称纯天然的驱蚊产品,其质量和安全性都没有验证过,宝妈如果非要用这些产品,其实是拿自己的宝宝当试验品了

总而言之,夏季为宝宝驱蚊物理方法最有效,应避免化学驱蚊剂使用,以防孩子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如果你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药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