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年轻人必须丢掉哪些幼稚职场心理(推荐20篇)

目前我国白领约有70%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在高血压人群中约20%是35岁以下的白领。所以作为高危人群,白领及时有效地调试紧张疲劳的心理,避免身心的过度劳累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年轻人必须丢掉哪些幼稚职场心理呢?

浏览

6809

文章

1000

篇1:复读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全文共 1429 字

+ 加入清单

复读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专家介绍,不少复读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随着高考的结束便宣告结束,许多学生面临人生第一次挫折,便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心理健康呈现出不良倾向。如果老师家长不注意“疗养”他们的情绪,那么,高考备考的竞技状态肯定不佳,来年的高考也许会再次跌入人生低谷。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复读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交谈,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他们愿意倾诉真情。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要想消除复读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尽快走出高考失误后心理误区。

二、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三、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复读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导致孩子学习上无人关注;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密切合作,以鼓励为主,鼓励他战胜困难,树立自信心,只要努力,在复读的一年里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在复读生新的一轮高考复习阶段,往往又是让他们感到单调、乏味,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他们心理上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甚到惧怕的心理。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根据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生活,在活动中放松精神,增长自信心,陶冶情操,为他们开展新的新一轮紧张的复习冲刺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与生活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妇女心理健康爱情篇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女生就是爱幻想,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影,都觉得自己是其中的女主角,其实有些时候并不是爱情真的来了,只是你的小错觉,要想不那么尴尬就先看看吧!

爱情来了? 这些感情绝不是爱情

健康心理知识2.暧昧

很多时候男人为了排解无聊寂寞,都喜欢找一个女人聊天说话,话语中总是不乏暧昧之词。我们容易沉溺在这种关系中,甚至以为这是爱情。其实,男人之所以暧昧,正是因为他清楚的明白自己不会给予爱。真正能够付出爱情的男人是不会和我们玩暧昧的。

健康心理知识7.迷恋

把对方过于美化,不能接受对方不完美的地方,无理性的爱上对方都属于迷恋一环。

健康心理知识10.少男少女间短暂的初恋

这种突然产生喜欢对方的心情,也会莫名其妙的消失,并不能持久。

健康心理知识8.怜悯

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同情对方的问题,以为自己可以带给对方救赎,帮助他改变,其实拖累的是自己。

健康心理知识5.孤单

我们难免都有孤单寂寞的感觉,可是这是我们自己该克服的问题,如果把问题带进两人关系中,只会让自己更寂寞。

健康心理知识1.仰慕

师生恋、偶像崇拜都属这一类,我们只是崇拜对方所有的优点,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也有那些优点,所以这并不是平行的爱。

健康心理知识11.报复式恋情

当我们在感情中受挫折时,为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很可能另外发展新恋情,但随之只是更伤害对方或自己,不能解决问题。

健康心理知识6.共同的兴趣

有时你们只是彼此最佳的玩伴,可以分享有趣的事物,存在两人之中的并不是爱的感觉。

健康心理知识9.亲情的替代品

当家庭不能给予我们温暖的怀抱时,爱情可能就变成一种替代品,蒙蔽了你选择对象的眼光。

健康心理知识3.肉体的吸引力

男人总爱对女人的外貌进行夸赞,无论美丑都爱冠以“美女”之称。女人以为他爱上了自己,其实他只是爱上了女人的肉体。

健康心理知识4.逃避的欲望

当压力大时,我们就希望转移注意力,这也是在初三、高三反而最容易有感情问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心理疾病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对心理有什么影响?如今,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买东西、聊天、交友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足不出户就可以交往到好朋友,买到心仪的东西。但是,心理健康专家研究发现,互联网发达是发达,但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心病。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心理疾病——振动幻觉

手机充电时不停地跑过去看看,走在路上总觉得自己的手机响了或者振动了一下,你有可能有振动幻觉。研究发现,68%的手机用户存在不同程度的振动幻觉问题,87%的患者每周有一次手机振动幻觉,13%的患者每天都会产生这种幻觉。

紧张和繁忙的工作是导致这种幻觉的主要原因,不能完全放松,始终处于紧绷状态让人变得敏感而神经质,一有动静就会反应较大。建议有这种情况的人平时放下手机多运动,多与人面对面交流以达到自我放松。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心理疾病——错失恐惧

手机不关机、微信、QQ等社交软件24小时在线、消息列表中朋友的信息交相闪烁、不断更新着周围人的状态……社交软件俨然成为人们观察朋友生活一举一动的“根据地”。人们得到的信息越多,不想错过的事情就越多。

这种只要有空隙就看信息,看到手机信息没有更新就会焦虑、紧张的状况就是错失恐惧,他们被信息包围,却也害怕错失信息。建议有这个症状的人在吃饭和与朋友聚会时学会暂时远离手机,在放松的周末也不要太多使用手机,最后尽量少使用社交软件来打发闲暇时光。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心理疾病——电子产品依赖

吃什么、去哪里玩统统“交给”手机,扔下手机却又坐到电脑前,出去旅游不忘拿手机东拍西拍……走到哪里,电子产品都不离手。现在,不少人将所有重要信息记录在手机中,一旦手机没电,就会焦虑不堪、手足无措,导致工作和学习无法正常进行。

所以说,我们应该正确的去使用互联网,而不是过分的依赖互联网。特别是那些每天都在玩手机、玩自拍、发朋友圈的人,这都是典型的电子产品依赖症的表现。虽然这些表现并不会伤害到身体,但是,如果一直持续下去,那么终有一天会因为这些问题而让自己患上严重的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青少年心理自卑原因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大学生会自卑?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条件应该是属于比较优等的人群,但实际上在这样一个人群里面却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健康威胁,比如说自卑心理是很多大学生会出现的,以下就是会导致大学生自卑的几个心理因素。

青少年心理自卑原因——学习上的不适应

学习成绩下降或落后,是导致大学新生自卑的直接因素之一,但是其原因并非他们才智不如他人,而是学习方法不适应大学的要求。许多大学新生由于习惯了高中时由老师“抱着走”的学习方式,因而对大学里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式感到极不适应。大学老师上课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不像中学老师那样对学生“关怀备至”;大学老师讲课是提纲挈领,速度极快,且并非完全依照教科书,根本不像中学老师那样按部就班,一一提示重点难点,以致他们连听课、记笔记都难以兼顾;大学老师课后常给学生开出一列参考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消化、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他们不善于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也不善于自学,要么找不到参考资料,要么看后头绪茫然,不得要领;大学里的课时相对较少,许多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支配,而他们面对这大量的自由时间却不知该如何支配,常常有一种无事可做的空虚与无无聊。

我们都知道自卑对人的事业还有工作,以及生活人际交往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说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生活当中的人,都应该学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摆脱各种自卑心理的出现,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更好的面对工作和生活。

青少年心理自卑原因——心理失衡

大学新生,都是高考中的优胜者。从简历来看,全国每所大学的新生中左右都有着值得骄傲的过去。在他们当中,有各级各类的三好学生,也有各种各样学科竞赛、体育竞赛的优胜者。周围人们的夸奖、羡慕,使他们颇有几分优越感,自视为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设想,踌躇满志地走进了大学。然而,他们绝大多数人很快就发现,这里“高手云集”、“强手如林”,相比之下,自己不再具有昔日出类拔萃的“尖子”地位,而成了不引人注目的普通一员,有些新生甚至发觉自己已由“鹤立鸡群”的地位降格至“鸡立鹤群”的窘境。

此时,他们的优越感和自豪感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心里充塞了难以言述的失落和焦虑。今昔地位、身价的矛盾冲突, 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有些人不服气,暗暗下决心自强不息,以重新争回往日的尊严;有些人则可能由于过去盲目自信、自负而转为自卑、自弃。

青少年心理自卑原因——心理准备不足

许多新生自卑感的产生,也与他们对适应大学的新环境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有关。他们过去在中学里的“尖子”地位,使他们自视颇高,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一些,并认为到大学后依然会像在中学一样成为班上的学习尖子和主要干部。但别的同学在中学时也是佼佼者,甚至许多人比他们更为突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进入大学后成绩不能在班上继续名列前茅,甚至还会暂时落后。由于对这些情况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一旦学习成绩落后、社会地位下降,他们在心理上就觉得难以承受,以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从原来的“自我感觉良好”走向“自我否定”的极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什么是心理亚健康 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亚健康的人群不在少数,但是你知道吗?其实亚健康也分为身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那么心理亚健康有些什么样的表现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其实心理亚健康是人们在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时候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心理亚健康对于人体的危害很大,远远超过了身体亚健康的危害,大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心理亚健康的一般表现有,很多上班族出现情绪极端的现象,比如说情绪特别的低落或者是脾气非常的暴躁,这都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同时很多朋友面对压力,有时候会产生一些自我怀疑或者是自我否定的现象,这也属于心理亚健康。

甚至很多上班族朋友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严重还有抑郁症的情况出现。这是非常危险的,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要好好的调节自己的压力,可以做一些其他的娱乐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样能够避免心理亚健康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男人提出离婚后有什么表现 男人坚决离婚的心理

全文共 325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心里有想离婚念头的男人,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当这个男人想和你离婚,会不自觉的疏远你,不想和你亲密相处,会想去回避这个家以及家中的另一半。

男人提出离婚后有什么表现

1、在亲朋好友面前放风说“夫妻感情早已破裂”

绝大多数男人结婚后有外遇肯定会对自己的妻子有了不满意,或是妻子在婚姻过于忽略丈夫的感受,这不仅仅是他们在外面找情人的理由,更加还是他们有了情人为自己诡辩的最好理由。 他们会“及时”的在夫妻的父母亲、兄弟姐妹、至亲好友面前放出话来:“我和某某某现在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她对我父母不好”等等,暗示给众人其实你们夫妻感情确实不好,“离婚只是迟早的事情”,等到你们真正离婚那一天时,所有人都会觉得你们夫妻离婚了是你这个做妻子的做的不够好,绝对想到不到这些“风”其实是他这个负心男人早就准备好的。

2、他会装穷

这样离婚时你就会少分、不分夫妻共同财产,出轨后的已婚男人其实是相当的自私,特别他打定主意要和情人另筑“爱巢”时,他就开始装穷了。如果是他是生意人肯定会说“今年的生意不好做,一直在亏”,如果他是打工仔也会说:“公司效益不好,奖金都没有了”等等,反正他就给一副“穷样子”:让你的心里早就认同他“开始没钱了”“确实没钱了”等,这样到他提出离婚时,你就自然不好多要他的财产了,倘若你们的房子还在按揭阶段他也会开始叫你自己供楼,反正这个时候他就是“铁公鸡”一个,你也别想从他身上再榨出什么油来,什么家用、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费用就拜托你先垫付吧!

3、挑你的毛病

无论你之前有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漂亮等,想离婚的时候仿佛把你放在放大镜下严苛研究,你的每根发丝都飞荡着错误的讯息,如果你不了解他的意图或者你自信到不会接受“他已经厌倦这份感情”这件事,很可能以后一直抓住不放。

男人坚决离婚的心理

1.变得开始忽视你

之所以能被忽视,是因为你在他心里变得不重要。他的心底已经有了想离婚的念头了,自然也会开始觉得你变得碍眼,所以往往会选择忽视你。他在生活中不会再像以前关心你,在乎你的感受,因为不爱想离开了。他不再像以前因为你一点不舒服而马上紧张地关心与照顾,不再像以前一般及时回复你的信息不让你担心,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都是他想要离开你的表现。因为想离开这段婚姻,所以选择对你变得冷漠与忽视。你不再是他珍视的人了,自然也不会把你放在心上。在爱情了,有时候不小心的忽视可以理解,但故意忽视却是他想放弃这段婚姻与感情的表现。

2.变得不常回家

婚后的夫妻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有责任心,更加顾家,因为家是两个人的港湾。但如果对于一个心里有想离婚念头的男人而言,他就会变得开始抵触这个家,会想去回避这个家以及家中的另一半。所以他会刻意地去增加出差与在外忙于工作的时间,为此减少回家的次数。即便不忙,也宁愿跟一帮朋友在外玩乐不归宿,总是会有各种不回家的理由。而且也变得不跟你报备,他的事情与行踪也不会跟你多说一句。因为心里已经觉得这段婚姻生活无法再继续下去了,所以就会想要逃避这个你们共同的家,对这个家已经没有任何牵挂与归属感了。或许不是因为他有多忙,也不是他忘记了你跟这个家,只是在他心里早已有了离婚的念头罢了。

3.变得不会再跟你有过多的接触

一个男人若是有了想离婚的念头,他的身体与行为是骗不了人的。他与你之间的话题会变得越来越少,两人几乎就是各过各的,不再互相干涉。他与你的亲密接触也变得越来越少,甚至给你一种他就在身边,却感到陌生的感觉。因为在一个想要离婚的男人心里,自然会觉得彼此之间的感情早晚是要结束的,也就没必要去维护与交集了。所以他会开始慢慢对你冷漠,对你变得越来越陌生。不再拥抱你,不再称呼对你的爱称,也不再爱跟你倾诉自己的心事。这种见外与陌生的对待,就如同把你当外人了一般,既陌生又有防备。此时的你,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多余的人了,也是外人了。

离婚时男人会经历6个心理阶段

第一个心理阶段:震惊和拒绝。大多数的离婚都是女人提出来的。在正式提出离婚前,其实女人也曾多次警告甚至威胁过男人打算离婚,但是男人普遍不会将这种警告和威胁当一回事,认为这些都只是女人为了发泄情绪的说辞。因此,当女人冷静地对男人说“我们离婚吧”,并且头也不回地开始着手处理离婚的相关事宜时,男人会很震惊,并且极力否认女人决绝地想要离婚的事实,因为男人没有想过女人真的会走出这一步,将自己一军。

第二个心理阶段:痛苦和内疚。男人是一种很爱面子的生物,会把所有情绪都埋在心底。当妻认真地说“我们离婚吧”时,男人表面上会表现得很豁达,特别嘴硬地回复妻子“好的,离就离”。其实男人的内心深处会特别痛苦和内疚,觉得自己不是个合格的男人,觉得自己太失败了,觉得离婚让自己太没面子了…为了缓解痛苦和内疚,男人会用大量喝酒、抽烟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三个心理阶段:气愤和冲动。痛苦和内疚之后,男性自尊会点燃男人心中的怒火,怒火熊熊燃烧,甚至会化为嫉妒之火。这个阶段的男人被愤怒和嫉妒的情绪控制着,特别冲动,开始口不择言地责骂妻子,甚至责怪孩子、父母、朋友等无辜的人。这一阶段的男人就像冲锋枪一样,逮到谁就集中火力乱开一气。冲动是魔鬼,在经历这一心理阶段的男人一定要尽力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情绪,不要因为殃及到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

第四个心理阶段:绝望和孤独。这时候,男人的怒气都发泄过了,只剩下精疲力竭和怅然若失;这时候,绝望和孤独找到了男人,是男人开始陷入了一段漫长的悲伤时光;这时候,男人才突然意识到,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真的要离婚了,从此妻离子散无比凄凉;这时候,男人会选择一个人待着,可是一个人的日子,分分秒秒都度日如年。

第五个心理阶段:转折和反复。绝望和孤独的心理阶段应该是男人在经历离婚时的最低谷,所谓触底反弹,如果能够走出绝望和孤独,未来的路就是不断上坡的。然而,绝望和孤独的阶段说长可长,说短可短,完全在于男人有没有积极的、想要摆脱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转折,男人会慢慢从过去的回忆和情绪中走出来,开始想一些未来的事情。虽然这个阶段男人的心理依然会反复,会经常触景伤情。不过请给自己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触景伤情的次数会越来越少的。

第六个心理阶段:重建和希望。这一阶段就类似于灾后的重建。男人终于愿意放下过去,开始规划未来没有前妻的日子,设定新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一旦设定了目标,男人的斗志又开始燃烧了,有一种蠢蠢欲动、迎接未来的兴奋感和希望。如果男人能走到这一阶段,那么要恭喜你了,你熬过来了,你做到了!

男人离婚后有哪些心理变化

1、胡先生(刚离婚的时候有种解脱的感觉,可时间久了,却会觉得自己像是丢失了什么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觉得离婚就是一种解脱,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再在老婆的管束下生活了。可是时间久了之后,我却觉得自己像是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没有了努力的方向,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人也变得越来越懒惰,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如果没有离婚的话,虽然生活可能累一点,苦一点,但是也因为生活中的这些苦累,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懂得要为家庭而奋斗,人生也会更充实。

2、姚先生(离婚后我才知道,衣服不会自己变干净,饭不会自己熟,孩子也不会自己长大)

以前不理解,一个男人为什么离不开老婆,但是当我真正和老婆离婚后,我才知道。衣服是不会自己变干净的,饭也不是自己熟的,而孩子也不是放在那里就能自己长大的。这中间要付出的心血跟劳动真的很多很多。所以离婚后,我得上班,得养孩子,得收拾家里,得做饭,得洗衣,整天忙得像个陀螺,而且还没有什么大的成就。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老婆不仅要上班还要带孩子,收拾家里,还要伺候我,是有多么的辛苦。

3、萧先生(离婚后我就迅速找了下一任结婚,感觉生活没有多大变化,只是觉得很对不起前妻)

我感觉离婚后,没有太多的变化吧,因为我离婚后,很快就再婚了。再婚妻子很好,只是还是会经常想起前妻,想起他陪伴我的那段青春岁月和永远也找不回来的记忆。真的觉得很对不起她,是我辜负了她,没有给到她想要的幸福,所以才导致她离开了我。但是人都应该要向前看不是吗?只有向着太阳,生活才能更美好,我会祝福她,也祝福自己,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能力的发挥。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一、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遵循:

1、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具有教育的独创性;。

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解决策略:

1、教师要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素质,要有宽广的胸怀。撇开自身职业来看也是如此。“在自己拗不过的时候,不妨想想阿Q精神,他有一点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2、教师要看开一些。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不能站在现实中永远瞧着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因此,教师调整心态,为自己解压,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变不了世界,就试着改变自己。”

3、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防卫工作。

(1)是在调节、控制情绪上下功夫,通过自我情绪的调节,有意识对情绪的发生、发展加以调控,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方式。

(2)是教师要保持正确的处事态度。正视现实,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是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主动适应环境,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的安全感。

4、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热爱教育事业,正确认识教师工作,自觉履行教师职责;第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增强教师对挫折的耐受力。教师要具有直面挫折的意识,在挫折中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与活力,加强教育责任心,积极调整心态走出挫折。教师遭遇挫折后应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是非标准,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

6、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应以大局为重;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

(2)对学生——学会悦纳。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

看过“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女生冷暴力有哪些表现 女生冷暴力是什么心理

全文共 1482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在什么事情上冷暴力是解决不了任何事情的,而且冷暴力也不是个好习惯,那么女生冷暴力有哪些表现呢,女生冷暴力是什么心理呢。

女生冷暴力有哪些表现

刚开始的时候,以为女生发脾气不就是希望男生哄着嘛,有时候哄一天,两天都没用,她还是不理人,顶多就是说:没事。别理我。离我远点。别碰哦。不想跟你讲话。没有为什么。我就是不想。

时间久了心里好累,每次有点小事就发脾气,有时候约好时间,我到了之后无聊打电话和她聊天,会问她还有多久(等久了嘛,总想问一下),过一会绝对不能打第二个电话,打了她就以为你在催他,直接生气就不理人,无论怎么道歉,怎么哄,怎么逗她开心都没有用。

女生冷暴力是什么心理

1、试探

有些女人想借用冷暴力,来试探男人是否还重视自己。因为在一些女人的逻辑里,如果对方还爱自己,就应该在这种时候加倍的对自己好,这样她才会觉得心安。如果此时男人没有表现出她期待的态度,那么女人的这种冷暴力就会持续,甚至变本加厉。

2、示威

女人的这种示威性的冷暴力,一般都是在男人做错事,或者做了女人认为错的事以后才发生的。有些女人想让男人知道自己就算没有对方也能过得很好,因此会摆出冷漠、疏离的态度。她希望男人在觉得不受重视,面临了失去的恐惧之后学会珍惜。

3、不懂沟通

也有些女人是由于缺乏处理矛盾的经验,因此当两个人相处出现一系列矛盾时,不懂得如何去沟通,会采取逃避的方式解决,而不是直面矛盾,所以形成一种被动的冷暴力。

4、避免正面冲突

还有一些女人使用“冷暴力”的出发点是好的,不想和自己爱的男人有正面冲突。希望让双方都停下来冷静地思考,避免在生气的时候双方会有一些过激的语言给彼此留下永久的阴影。

5、性格较任性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女人原本娇生惯养,性格较为任性,希望所有男人都以她为中心,故而摆出一副傲娇的样子,一定要你先来哄她。如果你继续惯着她,只会纵容她这种情绪的发展,不理她又会让这种冷暴力持续下去,所以很是苦恼。

怎么对付冷暴力的女生

1、用平静法对付冷暴力的女人

当发现你的女人开始出现冷暴力倾向,在任何时候都千万不要过于冲动而发怒,那样会适得其反,你一定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心情来分析你们之间的矛盾所在。

2、用分析法对付冷暴力的女人

你需要一支笔和一张纸,把你们生活中有可能激发对方冷暴力的问题一一列出,哪怕是最小的可能也不放过,然后再把跟你无关的因素也列出来,同时再把她的性格特点也写出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刺激她对你实施冷暴力的。

3、用交谈法对付冷暴力的女人

当你准备好平静的心情和分析好所有的原因后,你就应该主动向她提出谈话。谈话要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下,要开诚布公,把一切有可能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你需要的是她对你同样的开诚布公,如果仅仅是家庭内部矛盾或源于你的矛盾,这种谈话气氛有90%以上解决问题的可能。如果是她本身的问题,像有外遇什么的,这样也能有助于让你了解事情的真相,或者说,至少让你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所受的委屈和失败是因为什么。

4、用主动法对付冷暴力的女人

是和是散,在你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应该有个决定了,当你们谈话之后,你就更应该知道怎么选择。从心理感受来讲,你主动做出的选择要比你被动接受的选择要好很多,尤其是由于对方造成的问题,你主动原谅会表现你的大度,你主动分手会比对方有更好的回旋余地。

女生明明喜欢我为什么不理我

1、这就是女孩,如果她向你表白了,会让你觉得她很没有面子,所以如果你也喜欢她,就约约她,尽量不要表白,会尴尬的,时间长了不表白大家也都明白了。

2、因为她找不到可以接近和联系你的理由,这个时候需要你主动一点,或许能够获得她的芳心!加油哦~

3、有可能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你只是没发现而已,可以去问问她。

4、欲擒故纵,让你习惯了有她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健康是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人到老年,老人们也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需求,这方面可能有的子女做的不到位,我们来看看老人的几大需求吧。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9、坦诚需求

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求稳怕乱、爱瞄叨。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出谋献计。我们对老年人这些心理特点,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5、尊敬需求

原先有地位的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台产生一种由官到民、由有权到无权的感觉,或情绪低落,或有自卑感,就会产生“人走茶凉”、“官去命转”的悲观情绪。遇朋友叹息,甚至不愿出门,不愿到单位去,不愿参加社会活动。长此下去,则会引起精神抑郁和消沉,为疾病播下种子。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4、支配需求

由于进入老年,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3、健康需求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希望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能有所保证。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8、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时老同志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过了一天,很多老年人是受不了的,他们把这天叫作“苦恼的星期天”。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6、求偶需求

丧偶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别人都代替不了老伴的照顾,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1、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孝顺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2、工作需求

离退休、病休的老年人多数尚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要求,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对这样的老年人如不给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自己又不能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哪些7、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3、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4、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5、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现代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

1、众人面前理智法

在众人面前最好多观察、思考,少盲目表现自己。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在众人面前盲目表现之后,却后悔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损自己的形象而忧心忡忡。

2、推移时间遗忘法

—有时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3、换位思考认同法

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4、音乐与生理保健法

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谩骂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5、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

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美好事物的想像、恐怖事件的回避(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

6、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

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想休息便休息(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自我发泄)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7、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例如,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都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需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奋斗目标要合理;二是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年轻人什么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以为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专属病,但是现如今年轻人也会被诊断出脑供血不足。那么,年轻人什么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导致年轻人脑供血不足的原因吧!

如何预防年轻人脑供血不足

1、防止蒙头大睡。蒙头大睡让大脑缺氧,易构成脑供血缺乏。蒙头睡觉:空气难以流转,呼出的二氧化碳难以散出,使周围的二氧化碳越来越浓,氧气越来越少,终究只能吸入二氧化碳,致使脑缺氧。

2、不吃废物食物,对大脑不利,吃废物食物:碳酸饮料防腐剂多,油炸食物热量高,五颜六色零食含色素,都会伤脑。

3、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餐:大脑靠葡萄糖代谢发作养分,若不吃早餐,大脑将处于低糖状况,养分缺乏而致使早衰,此外也应留意早餐的质量,防止快餐等油炸食物的过多食用。

4、保持正确的坐姿。坐姿不正确会直接致使爆发脑供血缺乏,呈现脑供血缺乏的症状。坐姿不正确会使颈部血管遭到牵拉变形,供血达不到正常速度,致使脑供血缺乏、缺氧等,主张每隔45分钟歇息一次,多走动走动。

5、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致使爆发脑供血缺乏。吸烟酗酒:尼古丁与酒精中毒都会导致脑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别的胆固醇增加也会导致脑动脉硬化,日久形成脑供血缺乏,神经细胞凋亡,继而发作脑萎缩。

年轻人什么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

1、除了有一些是先天性的脑部和其它脏器发育不良外,几乎其他的都是因为人为不良生活习性引起的。熬夜,过量烟酒、暴饮暴食、操劳过度、压力、忧郁等是阻碍人体造血的元凶。睡觉不好,血量不足,身体供给脑肾胃脾肝胆等的血量就少了。

2、现在生活很好,所以年轻人没有营养不良的现象,不过还是会有吸收不好的情况,导致血量不足、营养不良。其中熬夜、过多烟酒是年轻人最容易伤害身体的行为。并且过多的冷饮、啤酒、可乐,伤胃造成胃动力不足,吸收力降低。

3、还有就是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所以不要做激烈运动,慢跑、快步行走、瑜伽、体操、拉筋等缓和运动最好。

脑供血不足的危害

1.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

2.感觉功能障碍

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3.精神意识异常

如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也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可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盘点职业病 心理恐惧症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36岁的G女士还是个小姑娘时就进了她现在工作的公司。十几年来,她在公司里一直很顺心,和同事们相处得也很好。直到两年前她因一点小事与一位男同事发生龃龉,一切都变了样。这位同事从此处处为难她,女上司和其他同事也都疏远了她。G女士说,巨大的精神压力弄得她整天提心吊胆,始终想不通自己错在哪里。

瑞典心理学家莱曼称这种始于80年代初的病为“心理恐惧症”。莱曼说,这是他对不同职业群体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也有专家称这种病为“群体伤害症”,并说这种病起因于“二人以上的群体在工作地点对某一个人进行持续性(不少于6个月)过度精神伤害”。这种伤害可以是双向的,可能发生在上级以下级、下级对上级,或者平级之间;通常发生在上级与下级之间。

法国律师拉维西每年受理不下200起精神伤害或上级责骂下级的案例。他发现上班族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糟糕。在许多情况下,下级对来自上级的伤害或责骂采取忍让的态度。“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不能不忍。但忍耐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爆发,就会出事。法国梅弗罗纺织厂的一位技术领导辱骂那些干活手脚太慢的女工,并威胁说,再赶不上节奏就炒她们的鱿鱼。女工不干,举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总罢工,要求这位领导下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备考必读:别让考生心理提前“落榜”

全文共 3392 字

+ 加入清单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看,总有许多学习很好的考生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败。临近高考,考生和家长的心情也一天天紧张起来。本报记者专程走访了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王丹蕊主任,将往年高考阶段考生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提供心理调节建议,希望考生能在高考前彻底放下心理包袱,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案例一“不知何时我才能告别痛苦”

小a是一名市级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自从上了高三以后,同学们渐渐发现,原来爱说爱笑、活泼开朗的她变得少言寡语、眉头紧锁。“烦人”“没意思”等字眼儿成了她的“口头禅”。她来到心理辅导室对老师说:“我整天都是在焦急等待中过日子,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我的成绩忽上忽下,我的心情也随着上下起伏,我想放弃高考,可面对老师、父母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又不能退缩。高三的学习太紧张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告别这种痛苦?高考赶快结束吧。”

心理剖析

小a同学的问题是在高三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情绪问题。小a的情绪困惑源自对高考的认识不正确,她认为“就要参加高考了,压力如此之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呀”?正是这种脑中固有的不正确观念影响到她的情绪,情绪问题又影响到她的成绩,而对成绩的关注又反过来加重了她对高考的恐惧。

心理忠告

1。正确地看待高考。高考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一次分层筛选式的考试,它是对我们学习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我们展现自我、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重要机会。

2。从心理学家爱利斯创立的“情绪abc理论”中我们得知:一个人是否快乐,取决于他思想中的观念和看法。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习是一种快乐和享受。”快乐不是在未来完成某件事情后的某个时刻,而是在我们现实的学习过程之中。

3。快乐常常需要困难陪衬。真正持久的内心快乐是来源于工作和学习中的快乐,有时甚至是来自一些艰难的、枯燥乏味的创造性劳动和学习中。我们要善于“苦中求乐”,要在逆境中善待自己,如果保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现在就可以告别痛苦,而根本不需要等到高考后。

进入高三后,小b总是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学习,从教室到寝室两点一线,连玩的时间都牺牲了。虽然他抱着“再不努力,我的人生就完了”的想法努力学习,但越临近高考,他越发现自己出了问题,晚上睡不着觉,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老想睡觉。明明是刚刚做过的事情,却总是反复考虑做过没有,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有时也记不起来了,还总担心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题,反复思考。

案例二“再不努力我的人生就完了”

心理剖析

分析后发现,小b的这些表现一方面是家长、老师对他抱有较高的希望,希望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另一方面,考生对自己也要求过严,自我施压过大,造成了目前的这种考前焦虑状态。因为不懂调整、放松自己,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影响了睡眠,干扰了人体的生物钟,造成大脑功能失调,以至于出现担心、忧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在状态的情况。

心理忠告

1。淡化高考。从自我认识上进行减压,以平常心对待高考。高考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但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今中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也取得成功的事例举不胜举。不能说考不上大学人生就完了。

2。有合理的目标。自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可为自己设定一高一低两个目标,预防焦虑的产生。然后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将小目标分解到每一门功课、每一天、每一个小时,认真去做就行了。

3。劳逸结合。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学习和休息的关系,给自己留出放松调整的时间,科学用脑,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4。学会自我放松。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深呼吸放松和冥想放松等方法,注意自我调整,减轻焦虑状态,轻松上考场。

心理剖析

小c出现的问题,是很多高三学生都可能碰到的学习上的“高原反应”。高三学生经过了数月的紧张学习,身心均已疲惫,学习热情也有所下降,各门学科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即“思维定势”,学习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所以成绩有时不升反降,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心理忠告

1。进行自我分析,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对症下药。

2。正确认识自我,清楚自己的强、弱项,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合实际的过高要求,当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较大时,个体的心理波动就会增大,感觉自己毫无提高时,自我挫败感也随之增加。

3。增强自信。不要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否定自己,不要随意夸大别人的进步,打击自己的信心。要经常进行自我比较,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可在每天早上起床时对自己说:“我能行!”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可提高自信心,帮助自己走向成功的彼岸。

小c是班里成绩一直保持前五名的好学生,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考上清华大学。上高三后,前几次月考,他的成绩每次都能进步一点,他对自己的进步充满了信心,父母也为他的进步高兴。可是,进入了最后的复习阶段,他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一直在原地踏步,有时甚至还在后退,不管他如何努力,成绩也不再有提高,好像是在做“无用功”。小c对心理老师说:“我感觉自己很无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案例三“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男生小e和本班女生小文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人在学习上相互促进、生活中相互帮助,已到达“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程度。最近小e的成绩一直在滑坡,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小e说:“每次一想到高考后我们还能不能在一起,就没有心思学习,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情感的煎熬让小e度日如年,复习效率大打折扣。

心理剖析高三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七八岁,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日渐成熟,异性之间相互吸引,进而发展到相互依恋,有情感上的需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交往的度,相互促进学习,不影响高考以及未来的生活。小e与小文的情感依恋也即将面临“大考”,小e对未来没有把握,一些消极因素考虑得太多,焦虑、烦躁、忧愁,乱了手脚,造成了学习成绩下降。

心理忠告1。理智地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往往把异性过分理想化,而高中时代的男女感情是一种非常不成熟的感情,具有盲目性,缺乏责任感,且往往是模仿、攀比、好奇心理的产物。2。未来的不可知因素很多,即使从现在相恋,到以后的结婚还有若干年的情感路要走,不知会发生什么变化。依恋中的男女,除了两人一起考上大学,毕业后一起工作、结婚外,别的道路都有些不切实际,行不通。3。化困扰为动力。小e与小文两个人应该认真分析目前的状况,相互以情感支持,但要以高考为目前生活的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共同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不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甚至走错了路,后悔一生。

案例四“一看卷子,我的头就蒙”

小f曾是班里排名一二的好学生,高三的三次月考,他的成绩都不如从前,学习优势大有被人取代的趋势。来到心理辅导室,小f讲述了他的痛苦:“老师,我最近感到我的脑子出了问题,一到考试,拿起卷子,我的头就发蒙,思维好像停滞了,很简单的题,我也不会做了,大脑一片空白,我怎么变成这样了?”小f痛苦地哭了起来。

心理剖析小f是由于接连几次的考试失利,害怕再失败,心理过度紧张而产生的“怯场”现象,是一种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状态。其主要表现为:一到考试时就紧张、情绪烦躁、难以控制自己,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思维迟钝、注意力无法集中,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小f存在强烈的行为动机,想保住自己在班里的成绩优势,家长的严格要求也使他思想压力大,加上用脑不科学,复习方法单一造成出现目前的情况。

心理忠告1。正确认识理想和前途。对高考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端正考试目的和动机,“行事在人,成事在天”,降低目标,顺其自然。谁的心态好,谁的运气就好。2。正确对待考试。了解每次的考试是对过去学习的查漏补缺,考得不好说明自己仍有一些知识的欠缺,需要完善。3。生活要有规律,坚持锻炼,劳逸结合,注意营养,保证睡眠。4。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效率。掌握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5。积极运用自我暗示,树立自信。可以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完全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不会放弃,只要我保持冷静,肯定会坚持到最后。”6。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掌握放松技巧。考前如出现紧张情况,可进行自我调整。如,立即停止答卷,闭目,排除心中杂念,做深呼吸3~6次,使自己有一种轻松舒适感,慢慢冷静下来,恢复正常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消除心理紧张和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人几乎都承受着较重的工作与生活负担,尤其是那些危险性大或负有重大责任的职业,更容易使人精神紧张。这种紧张多是由于工作不能胜任、不能有张有弛、工作安排不合理,使人较长时间得不到放松所致。当人长期处于这种精神紧张的状态之中,各种身心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发病率就会明显升高。下面是小编介绍的几种关于松弛反应法来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方法

消除心理紧张和工作压力的方法(1)

选择安静的环境。选择一个安静舒服使自己容易专心的地方,然后完全放松全身的肌肉,由脚开始逐渐放松到脸部肌肉。

消除心理紧张和工作压力的方法(2)

运用心理工具。从外向思考转移到人的心理需要,这需要稳定性和刺激性。例如,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默默地重复一个字或一个词,先用鼻子呼吸,慢慢地感觉自己的呼吸,在吸气时再慢慢地对自己说这个字或这个词。可以说“静”,“安静”,“凉快”,“松弛”。

消除心理紧张和工作压力的方法(3)

积极的态度。出现引起自己分心的事或者思想时,应忽略它。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导向自己的呼吸上,并重复地说上面说过的字或词。

消除心理紧张和工作压力的方法(4)

舒服的姿势。放松、呼吸和说刚才说过的字词,都要在很舒服的姿势下进行,要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

静坐是很好的消除紧张的方法,并且静坐对大多数人很合适。每天抽出10~20分钟做这种活动,会给自己带来很舒适的显著的效果。长期练习,对减缓长期的精神紧张很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复读生只增不减 心理适应难平衡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考生自愿复读占大多数

“高考不理想,你会选择复读吗”:调查显示,近60%的考生本人有强烈复读愿望,并对复读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清楚了解,其中半数考生表示,对复读风险做好了心理准备。此外,有86%的考生认为,自己的成绩还有上升空间。同时,75%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家庭经济状况允许他们参加复读。

对此,心理专家表示,复读的时间安排不宜过急,要给考生一到两个月的“缓冲期”,调整复读状态。

复读“心理援助”有别

据多家复读机构介绍,复读考生构成比例大致为:高考成绩中低档考生占70%—80%,专科分数线达不到者占10%—20%,高分复读者约占10%。专家称,由于复读生复读原因有别,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不同。

类别1

高分复读

心理关键词:焦虑、高估自己

专家分析:这部分学生背负着的家庭压力比较大,在家庭因素的影响下,他们认为高考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荣辱。他们中的不少人视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为唯一选择,视野较窄,惧怕失败,无形中焦虑心理增加。另外,有的复读生的分数虽高,但自身能力很难满足上名校的预期值,即“高估自己”,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越是期望过高、越是能力难以满足的“心理怪圈”。这种情况下,复读一年通常很难如愿。

对策:高分复读生的家长必须降低期望值,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这样才能缓解或者降低孩子的焦虑感、不安感。

而高估者应尽早“认识自己”,重新进行自我评估和定位,比如将以往的月考、模考成绩相加再除以考试的次数,以得到总分、单科相对真实的水平。发现缺陷和不足后,再有的放矢,寻找适合自己的突破途径。

类别2

中低分复读

心理关键词:盲目乐观,“志在必得”

专家分析:刚开始复读时,通常这些考生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雄赳赳气昂昂”,在没找到高考失利的真正原因前,已经开始“承诺”,盲目乐观。其实,偏科问题是中低分档学生复读的重要原因,亟待解决。复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自身的自制能力差、偏科等一些弱点,就又会显露无疑。

对策:考生对自己的偏科现状首先得正确认识,不再盲目乐观,而是迅速找到症结所在,在复读的过程中逐一攻克。在一年的复读中,必须有个总体的规划和目标。同时,家长应该拒绝攀比心理;在与孩子交流时,尽量平等,多用“建议式”的观点而非要求、命令式语气。

类别3

退学复读

心理关键词:挫败、自卑

专家分析:大学退学的复读者所占比例不多,却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他们可能沉迷网络游戏,考试多门科目“亮红灯”而被动退学;或自称“不适应大学环境”而主动退学。这部分复读生一般很有自卑感,甚至抱着复读即逃避的心态。

对策:对于从大学退学而复读的学生,家长更应把握言语分寸。对学生自身而言,若不是被动退学,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出现交际、专业兴趣等障碍,可先与老师沟通,或寻求心理援助,也可以尝试转专业。下定决心复读后,就应尽快走出大学校园遗留的不良状态,从基础知识抓起,不要好高骛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儿童心理健康知识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很重要

全文共 2291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年龄趋于低龄化,其实这主要是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你们知道哪些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呢?儿童心理辅导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家长们平时要注意给儿童做好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十项注意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儿童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

1、放松训练,以便随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

2、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通过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

3、合理情绪疗法。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4、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恐惧症。

5、冲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

6、厌恶疗法。常用于戒烟、戒酒、戒除网瘾,治疗强迫症等。

7、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4、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5、过度怕羞: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6、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7、语言表达较差: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

8、恶劣的人际关系: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结语: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年龄不是过于成熟的孩子来说,大家平时要多多了解这些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常处于核心地位,老人宠溺、家长放纵等使其普遍缺少抗挫折能力,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便容易产生挫败感。那么,90后常见心理障碍有哪些?

1、人际交往障碍,这一点可能是“90”后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由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产生一些列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有些很还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

2、孤独感和自卑感,由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新生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许多新生在入学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是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

3、情感问题,“90”后一代对于早恋的问题显然更加开化,在调查中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其中有接近10%的学生则谈过多次。虽然他们的感情经历看起来更加丰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为情所困。感情是其在大学意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出现波动很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小的伤害。

4、就业焦虑,人们认为“90”后似乎没有什么责任感,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在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而他们入学之际正逢大学扩招一代毕业及金融危机,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下滑,加之许多新生的人生目标尚不明确,无形中增加了新生们的就业焦虑感。

90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缺乏与同龄人面对面的交流,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常表现为以个人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于是当这些个性鲜明的孩子们聚集到大学的大家庭中时便会出现各种摩擦。性格叫内向的人还可能因为缺乏与同学有效的沟通而产生抑郁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平常心看待孩子攀比心理

不少孩子都有攀比心理,这是很正常的中学心理,家长们不要觉得孩子有攀比心理就去制止他们。在爸妈在线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看来,家长应该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也许还能变“坏事”为“好事”,借此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孩子的沟通、与人交往能力。

家长不应武断制止,其实人群中攀比心理很常见,当孩子提出要求,家长要耐心地听听他们需要什么,为什么要这件东西。由于孩子天真幼稚的个性,很容易为攀比心理提供基础。由于不太了解人的需要和满足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往往借助学习模仿对象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别人有了漂亮的书包、笔盒、衣服、玩具,他(她)也想要,通常在大人看来孩子这样提要求无理取闹,几句“不行,不能买,要听话”就将孩子打回去了。

武断地阻止孩子,会让他们因害怕被批评,而越来越不敢说实话,变得谨小慎微,家长从而丧失了一个了解孩子的好机会。

攀比心理或是源自家长。攀比的内容有各式各样,比如他们可能攀比吃的,穿的,好玩的,但是也可能攀比一些积极的东西,比如说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等等。对于纯粹提出物质要求的孩子,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帮助其建立更强大的内心。内心不够有力量的孩子,往往不自信,容易因一两件小事物而自卑,希望在攀比中获得自信。

有时候,孩子内心不够有力量很可能源于自己父母。如果家长本身就喜欢攀比或者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怕自己的孩子被人瞧不起,当孩子看上某样东西后就会给孩子买,自己再苦再累也没关系。这样也能够导致孩子的攀比心理。

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问问题。当孩子要攀比买贵重的物品时,家长要学会多问问题,尽量科学合理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在一件看似简单的买手机的举动中收获更多。

1、你买这个手机要做什么用呢?

弄清孩子的动机很重要,家长有时候想不到,孩子要买手机,或许是用在合理途径,只要用途合理,家长不要断然拒绝买手机。

2、这部手机要一千多元,太贵,可否想其他办法?电话费问题怎么解决?

这时候建议先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家长引导,比如拿孩子的压岁钱,或者让孩子通过家务从父母那获得报酬,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孩子不劳而获的心理,让他(她)学会通过自己劳动努力来获得回报。

3、如果买了影响学习怎么办?

想必这是多数父母关心的问题,“学生以学习为主,怎么能玩手机?”这句话家长最好先藏在心中,不要以责备口吻对孩子说,先让他们主动思考下,如果影响学习,如何惩罚自己。同样是惩罚,从孩子和家长嘴里说出来,效果可大不一样,被动受惩罚容易出现逆反或抗拒心理,变被动为主动,孩子更容易积极努力,不让买手机影响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解除学生心理困扰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送你阳光,替你把疲惫蒸发;送你细雨,替你把劳累冲刷;送你流星,替你带去好梦;送你朝霞,让它替我捎个话——‘祝你天天好心情’。谢谢你,刘老师,我走过来了。”这是日前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刘启辉收到的学生手机短信,他把这条短信储存在手机中。因为这条短信见证了一名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走出低谷的一段心路历程。

在青岛理工大学,像这样成功的教育案例还有很多。该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改进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心理疏导方式,逐步形成了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近几年,他们已经救助了上百名具有严重心理困扰的大学生。

近年来,受就业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呈多发趋势。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关心的个人发展问题,把工作重点转向了就业忧虑心理的疏导。为此,他们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山东省高校率先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掌握生涯设计的系统理论,树立科学的职业观,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对于避免和疏导大学新生因目标暂时缺失导致的迷茫心理和毕业生就业忧虑心理,这门课程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因此,除了开设课程这种集体性教育以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在面谈咨询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和书信咨询等多种方式。特别是网络咨询,因其良好的私密性使得许多学生坦诚地向中心的老师敞开心扉,尽情地倾诉心中的烦恼。也正是有了这种信任,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这种对学生真实思想的了解和把握也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据介绍,在青岛理工大学,通过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学院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这个渠道和有关档案,学校能及时掌握每一名有心理问题同学的信息。该校通过采取心理健康中心加强宣传,鼓励有心理困扰的同学个体求助;提高辅导员的防范意识和干预技巧;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及时发现并报告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同学等措施,形成了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做到了学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避免了学生因心理困扰、心理危机造成的极端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占卜青少年”折射出心理问题

全文共 1822 字

+ 加入清单

青少年多与占卜有过“亲密接触”

“这是下经三十九卦,为蹇卦,上坎下艮。坎,山也;艮,水也,卦象为山上有水,因而山石嶙峋,水流曲折,有山高水险之象,比喻行路艰难,故谓之‘蹇’。蹇卦下是解卦,合起来就是说:先遇难,后解脱。经文中又说‘利西南’……”北京大学的徐同学拨弄着眼前的木头棍,一本正经解释着。坐在他对面的人凝神屏气地听着,并不时点头,直呼“算得准”。

被算的人是徐同学的朋友,准备在今年报考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听说徐同学对《周易》颇有研究,便硬磨着要算上一卦。他说:“《周易》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很神秘,不是简单的迷信,自然有它的合理性。”

占卜之术与青少年的亲密接触由来已久。徐同学告诉笔者,初中的时候,他们班上就很流行一种用数字算姻缘的占卜。同学们相互之间都已经算遍了,班上比较引人注目的人会被算得更多些。这场全班性的占卜活动被班主任取消后不久,同学之间又流行起一种用扑克牌算命的新方法。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占卜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兼容中西,各种提供算命服务的收费网站生意盎然。

在笔者随机调查的50名大中小学生中,有90%的人表示曾经进行过占卜。虽然没有任何人在笔者面前承认非常相信算命结果,但是却有7位都委婉地表示“有其合理性”、“有时会很准”。另外38人则表示,所有占卜都只是一种娱乐,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一下时间。北京市杨庄中学的申情说:“占卜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围拢在一起,气氛很好。我们对于结果倒不太放在心上,常常是说过就忘了。”

科普专家:用科学滤掉糟粕

算得准的背后是什么?“大师”徐同学告诉笔者,由于找不到足够数量的小棒,根本无法按照合理程序来推演。但是凭着对朋友的了解,他主观地选取了蹇挂,后来的程序只是装装样子。

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指出,对于占卜一类在校园的流行,一方面是外来落后文化的影响。比如星座,就是古代欧洲占星术的翻版。那时,天文学还没有发展起来,迷信与科学混杂着,产生了占星术。占星术对于星座运行规律的观察为现代天文学所继承,一些“宿命论”的思想也遗留下来,成为星座命理。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正确继承,譬如《周易》。

王渝生说,随着科学的日渐普及,迷信为了获得发展,日渐与科学混杂起来。掌纹学、皮肤纹理学、星相学,这些都是科学,有统计学依据,但仅仅体现了先天遗传的性格和体质。迷信虽然披着科学的外衣,却是十足的主观判断,还将微乎其微的“先天遗传”扩大到不可逆转的“命中注定”,是非常可笑的。朱元璋即位以后,曾将与自己生辰八字相同的人召集起来。这些人有的当官,有的耕田,有的还是乞丐,于是朱元璋哈哈一笑,再不相信什么生辰八字了。

王渝生认为,占卜之术的流行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是搞着好玩的,与过年往门上贴倒“福”一样,原本无可厚非。但是青少年是一个求知欲强、好奇好问的群体,如果不能正确给予引导,就容易陷入“宿命论”的歧途。因此,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意义重大。

社会心理专家:它是一种社会心理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的曹瀛说,对占卜之类的东西,本质上是不信的,但是偶尔和一些事情牵扯起来,还是会用星座来解释。中国政法大学的石进也说,算命的本身带来一种安慰,结果反而不重要。人民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专家俞国良认为,占卜一类在校园内长期流行,被大面积的学生所接受,反映的是一个存在于青少年中的、广泛的社会心理问题,他把它归结为:从众、暗示、感染、模仿。

俞国良指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求知欲强、情感波动性大、心理承受力弱等特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体系尚未完善,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未来。他们一面保留着理想化的人生构想,一面却又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挫。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难以把握的虚无之感。同时,社会和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一方面,德育工作尚未从“虚、空、大”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成绩成为对青少年的唯一评价标准,让孩子们在学习之外难以找到别的寄托。这些都使青少年在面对心理危机时变得更加无助。

这时,占卜在科学的掩护下,伴随着追星、时尚而来,就很容易地侵入了青少年的生活。“宿命论”的魅力就在于,能让青少年轻而易举地将失败归咎于“命”,使之能够心安理得地逃避责任。俞国良认为,占卜流行,折射出青少年的心理困惑。在校园和迷信间筑起一道金汤城池,不仅需要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从更深刻的层面上说,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情感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