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幼犬要打疫苗多少钱汇集20篇

浏览

5763

文章

1000

篇1:新生儿疫苗接种程序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自身的免疫功能不完善,从母体从带出来的抗体也会因各种因素逐渐减少,因此宝宝自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的宝宝患这些传染病的几率是小之又小。新生儿疫苗接种程序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宝宝疫苗接种流程

宝宝在出生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各种疫苗的注射,之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下是接种疫苗种类及时间安排:

一类计划免疫:

1、卡介苗在小儿出生时注射1针。

2、脊髓灰质炎疫苗共接种三次,第一次接种在小儿2个月的时候,3、4个月各注射一次。

3、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共接种三次,第一次接种在小儿3个月的时候,4、5个月各注射一次。

4、麻疹疫苗第一次接种是在小儿8个月的时候,到1岁时复种,在6-7岁、12-13岁和18-19岁各加强一次。

5、乙肝疫苗共接种三次,在小儿出生时、1个月和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

6、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都是在小儿出生6个月时接种,到1岁时加强。

二、二类选择性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白百破: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腮: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

甲肝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甲乙肝:16岁以上儿童接种

水痘:1-12岁接种1针次。

流感: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HIB:预防肺炎和脑膜炎的,进口的要四针,反应也比较小。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最好第15个月去打,一针就OK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接种麻风腮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麻风腮是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简称,麻风腮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三联疫苗。这三种病都是传染性疾病,而且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宝宝还小,抵抗力又很差,很容易受到这些病毒的侵袭,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带宝宝接种疫苗了。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接种麻风腮疫苗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吧?

1、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溶解不好者不可使用。

3、安瓿启开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4、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

5、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6、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7、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接种麻风腮疫苗的注意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孩流感疫苗能不打吗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父母甚至认为除了免疫规划内的疫苗需要给孩子打之外,“强化免疫”是多余的。那么小孩流感疫苗能不打吗?流感对儿童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

小孩流感疫苗打不打要根据儿童体质决定,免疫力强的孩子是可以不打的。

流感疫苗往往容易让很多家长产生困惑:我家宝宝平时也不爱感冒,有必要年年打这个疫苗吗?打了是不是还容易有副作用啊?流感疫苗的制作,是相关专家每年对当年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推广针对该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一方面来说,盲目注射流感疫苗是不可取的,因为一种流感疫苗只对它所针对的病毒起作用,而对预防其他类型的流感是无效的。因此体质强健、免疫力较好的宝宝可以不打流感疫苗。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来说,一旦流感流行,他们很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就应考虑接种。免疫力较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也建议接种。如果

流感疫苗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但有四类宝宝不宜接种流感疫苗,其中包括6个月以下婴儿;具有过敏体质,尤其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患感冒、发烧、发热等或急性病发作时,应先治病,等身体恢复后再接种。

有4类宝宝不宜接种流感疫苗,其中包括6个月以下婴儿;具有过敏体质,尤其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患感冒、发烧、发热等或急性病发作时,则先治病,等身体恢复后再接种。

佰佰安全小编温馨提示:流行性感冒疫苗属于扩大免疫服务疫苗,属自费疫苗。儿童满6月龄后即可接种,但6月龄~12周岁的儿童只可使用裂解型流感疫苗和亚单位型流感疫苗。全病毒型疫苗严禁接种于12岁以下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有效保护期限约为1年,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样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给孩子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必须十分重视。只要按要求给孩子服这种糖丸,在流行脊髓灰质炎的时候,你的小孩便可免除一场具有生命危险并可留下终生残疾的灾难,千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怎样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呢?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灰苗糖丸”,样子象弹子糖,吃着甜蜜蜜,小儿见了会抢着吃。而有的家长认为这么小的一颗糖丸防不了大病,不服或放了很久才给小儿服,这是不对的。糖丸不能随便乱吃,一定要按规定认真口服,切不可粗心大意。

1.要注意小儿的月龄和年龄:生后第2、3、4个月,家长都要按时抱小儿去基层医院服灰苗糖丸(注意:间隔期为1个月)。以后在1岁半、4岁时,分别加服一次。

2.服糖丸时,一定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该苗是活病毒制品,如用热水送服,活苗会被烫死,服后无用。同时,家长要看着小儿吃下,吐出的要补服。

3.不要在哺乳后2小时内服:因母乳中可能有抵抗病毒的抗体存在,使糖丸失去作用。

4.糖丸需冷藏:如有特殊原因当时不能服用时,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柜内。糖丸在20~22℃只能保存12天;2℃~10℃可保存5个月。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疫苗哪两种必打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宝宝要接种哪些疫苗?疫苗接种是有效保护宝宝的一道屏障,它可以帮助宝宝远离一些疾病的痛苦。但是,一些新手妈妈在新生宝宝接种疫苗问题上,反而不得要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疫苗哪两种必打吧。

新生儿期需要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卡介苗接种介绍

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注射卡介苗的注意事项:接种后在接种部位有红色结节,伴有痛痒感,结节会变成脓包或溃烂。此类现象属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2~3个月自行愈合。

注射卡介苗的禁忌:当新生儿患有高热、严重急性症状、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以及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卡介苗。

如果宝宝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计划免疫门诊补种。

乙肝疫苗接种介绍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是预防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必须接种3次才可以保证有效。一般时间为:第一次:24小时内;第二次:1个足月;第三次:6个足月。

注射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接种后宝宝一般反应轻微,少数会有不超过38°C的低热,伴有恶心及全身不适。约10%的接种者在注射部位有局部发红、肿胀和硬结。一般不用处理,1-2天可自行消失。

注射乙肝疫苗的禁忌:肝炎,发热,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如果是早产儿,则要在出生一个月后方可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什么情况下孩子不能接种疫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疫苗接种是一款按宝宝出生日记计算一直到12岁的需要打的疫苗。由于环境等一些因素现今宝宝的自身抗体相对来说已不足以顶抗所有的细菌。那么在什么情况孩子不能接种疫苗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得了传染病或者病愈后处于恢复期,或者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此时接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或加重原有病情。

(2)正在感冒或者因别的疾病而发烧的儿童,不宜打疫苗,否则会引起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发生湿疹、哮喘、荨麻疹以及过敏体质的儿童,不宜打疫苗,否则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等致敏性较强的疫苗,更易发生过敏反应;

(4)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的,容易引起儿童晕厥、抽风或休克等;

(5)严重佝偻病的儿童,不宜使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6)患急慢性肾脏病、化脓性皮肤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化脓性中耳炎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加重原有病情。

(7)值得一提的是,若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仍然可以接种疫苗。

(8)若儿童有呕吐、腹泻或咳嗽等症状,在咨询医生同意后,可暂不打疫苗,等孩子好转之后再打。

(9)若孩子有免疫缺陷,不能进行任何疫苗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打甲流疫苗两周内千万别吃抗生素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已经开始为高危人群接种甲流疫苗,专家提醒接种人群,接种甲流疫苗后,在24小时内出现疼痛或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是正常的。如果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拨打各区县设立的不良反应报告电话,而且打甲流疫苗两周内千万别吃抗生素

目前北京已设立429家甲流应急接种点,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了解到,从已有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实验结果和北京市国庆保障疫苗接种情况来看,我国自行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仅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效果,也具备较好的安全性。

接种甲流疫苗后可能会发生局部不良反应,如疼痛、接种部位红肿、瘙痒。有的人还有全身不良反应,如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有的人还感觉咽喉痛、肌肉痛、咳嗽、腹痛、关节痛、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胸闷等。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是轻度的,一般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甲流疫苗两周内千万别吃抗生素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打完疫苗可以慢跑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慢跑对于保持中老年人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肺组织弹性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具有积极的作用,那我们在慢跑时该注意什么呢?跑作为一种健康的运动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狂热的爱好者,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人的跑步姿势是不正确的。很多人跑后不是膝盖受伤就是脚踝受伤,大部分是姿势不正确导致的。因此你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跑步姿势,头部不要前倾或后仰跑步的时候,头部、脖子、脊柱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避免头部的前倾或后仰,即便是加速的时候,头和身体也是同时前倾的,大家知道打完疫苗可以慢跑吗?

是不可以慢跑的,打完预防针以后如果剧烈运动的话会使你的身体处于血流加速,排汗增加,各个脏器处于紧张中,可能会影响疫苗的作用。也有可能疫苗发挥不了最大的作用就被剧烈活动后的身体给过滤掉了。

研究调查表明有些人在打了疫苗以后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可能会让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为剧烈运动后的身体、血液跟我们平时不活动时时不一样的。

还有打完疫苗以后尽量不要不要喝浓茶咖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饮酒。过量饮酒、饮浓茶或咖啡、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影响疫苗免疫应答,也可能引起疫苗注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宝宝打疫苗可以提前或推迟吗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每一种疫苗都有其严格的接种程序,这些免疫程序都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的研究成果而制定的,那么宝宝打疫苗可以提前推迟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在儿童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不建议提前或是推后接种。

能否提前接种

有的宝宝因为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或者受母传抗体的干扰,如果提前接种疫苗,免疫的效果并不好;其次,疫苗基础针次之间的间隔,或者加强针次与基础针次之间的间隔时间过短,也会干扰免疫效果。

提前接种疫苗,通常都是被禁止的!

能否推迟接种

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推迟接种疫苗对免疫效果基本没有影响。

适当推迟接种既不会影响宝宝健康,也不会影响疫苗抗体水平的产生,更不用因推迟而把之前接种的疫苗重新再打一遍。

但是,在推迟接种期间,人体可能对相应的疾病没有足够的免疫力,会增加患病风险。所以,如果宝宝的健康状况允许,尽量让宝宝按时接种疫苗;如果宝宝生病了,待身体康复后,也要及时补种。

大家都知道,宝宝打疫苗通常是按月龄来的。比如2月龄要接种第1剂脊灰疫苗。这个“2月龄”指的是宝宝满2个月到满3个月之间的这段时间,而不是指满2个月的这一天。所以,如果只是错过了之前安排的接种日期,但只要没超过应该接种的月龄,就不算推迟接种哦!

有些疫苗,过了一定年龄就可不打了

确实是。比方轮病疫苗,4岁以上不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5岁以上不接种,手足口疫苗,5岁以上不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儿童怎样接种疫苗才安全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据了解,疫苗在大规模使用之前,主要有两个阶段的试验,一个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的研发试验,一个是以人为试验对象的临床试验,后者是需要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批才能进行的,下面来了解一下儿童怎样接种疫苗才安全吧?

合格疫苗也会引发异常反应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指定的免疫规划疫苗也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第二类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此次涉事乙肝疫苗属于第一类免费疫苗。

但疫苗也是一种药品,任何一种疫苗都和药品一样,不是绝对安全的,都有相关的禁忌症和副作用。也就是说,即使是合格的疫苗,也有可能引发异常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预防接种知识热点问题答问材料”中提到,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偶合症的概率越大,新生儿在围产期时有非常高的死亡率,而乙肝疫苗要求儿童出生以后在24小时之内就要接种,这样两者之间发生偶合的机会就非常高。

乙肝疫苗并非每个新生儿都适合接种。有发烧症状、免疫缺陷、体重低于2500克以及有严重湿疹的孩子不能接种。有一些早产儿、或者小孩出生以后有一些疾病的,在疾病的治疗期是不宜接种疫苗的。

发烧腹泻时不宜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带孩子接种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状况。因为有17%的孩子可能在未来两周内患病,所以家长更需要仔细观察,例如监测孩子的体温,观察孩子的饮食和排泄情况是否正常。同时还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如是不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并将这些都及时反馈给医生。当孩子发热时,是不建议继续接种疫苗的,否则可能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或导致打针后的副反应加重,要等孩子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接种疫苗。同样,如果孩子是服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那么腹泻时也不建议接种,因为腹泻会导致疫苗在肠道停留时间不足就被快速排出,这会影响到主动免疫的效果,所以腹泻时有些疫苗也要暂缓接种。另外,一些本身有严重疾病的患儿,也不宜接种疫苗,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严重的心脏疾病、肝肾疾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怎样接种疫苗才安全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宝宝接种甲流的疫苗常识有哪些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甲流疫苗全称是甲型H1N流感疫苗,它是专门针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研发的产品。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们又称之为猪流感。宝宝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所以需要爸爸妈妈适时的带宝宝去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接种甲流的疫苗常识有哪些吧?

◆宝宝预防甲流的疫苗

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接种甲流疫苗,给身体加上一个强硬的保护层。关于甲流很多妈妈只知道接种,却不清楚关于疫苗的详细情况。预防甲流的疫苗怎么样?能维持多久?看看下面的介绍。

甲流疫苗全名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甲流疫苗虽然能有效预防甲流,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哦!年龄为3岁以上宝宝才能接种甲流疫苗,最好的接种时间是9、10月份,因为10月、11月是流感肆虐的季节。如果家庭经济情况允许,且宝宝本身没有禁忌症,所有的宝宝满3周岁,都应该注射流感疫苗。

◆甲流疫苗后遗症

疫苗注射多多少少会出现不良反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注射疫苗出现后遗症的案例,临床上却是非常罕见,但也不是不可能出现。

有人疑问,注射甲流疫苗会有后遗症吗?对此,从目前了解的资料得知,注射甲流疫苗出现后遗症的案例,临床上鲜见,但也是有的,曾经有儿童注射甲流疫苗后引发重症脑炎,导致智力受损,说话能力以及行走能力也受到影响。

甲流疫苗后遗症出现的可能毕竟是极少数的,这很大程度上是跟受种者自身的体质以及身体状况有有关。目前国产推出的甲流疫苗,接种总体安全,偶见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红肿;全身不良反应时轻度发热、头疼等,还没有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

了解得知,目前中国掌握的接种甲流疫苗不良反应情况有高有低,常见大概是1%-10%的不良反应率,多是局部反应。在已经接种疫苗的3.9万人中,出现了25例不良反应,14例可能与疫苗接种有关。因此,如果是根据自身情况需要接种甲流疫苗的朋友,无需过分担心疫苗安全性,只要符合3岁以上年龄段,且没有感冒发热、严重慢性疾病、严重过敏体质等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的,都可在医师指导下接种疫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接种甲流的疫苗常识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宝宝接种疫苗前后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家有小宝宝的家长都知道,带小宝宝接种也要有所准备,比如接种前、过程中、接种后都要从宝宝的安全考虑,做好各项准备及注意事项,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宝宝接种疫苗前后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吧?

接种前,确保宝宝身体健康

1、宝宝在打防疫针前,妈妈要给他洗一个舒舒服服的温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或内衣。

2、疫苗接种需要选择在宝宝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进行。

3、向接种医生说清宝宝的健康情况,如有无发烧,有无发风疹块,是否有较剧烈的咳嗽腹泻,有什么慢性病等等,以便医生判断有无接种的禁忌症。

4、了解本次接种的具体疫苗是否有特别的禁忌症,接种前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新爸新妈们一定要看仔细。

接种时,时刻留意宝宝情绪

1、疫苗接种时,宝宝常因害怕或者听到其他宝宝的哭声而哭闹,尤其是记忆力较强的大宝宝,甚至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会害怕得哭起来,这时家长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

2、可以带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3、家长最好把宝宝抱出屋外,平复一下他的情绪,并用语言鼓励。待宝宝情绪平复后,再进行接种。

4、尽量避免在宝宝哭闹不止的时候进行接种:一来若是宝宝挣扎可能会受到伤害;二来会让宝宝留下不好的印象,下次接种时就更难安抚了。

接种后,密切关注宝宝反应

1、接种后,家长必须陪宝宝在留观室留观30分钟。

2、同时需要留意观察宝宝的精神、食欲和睡眠状况,看有无不适。疫苗接种常见的副反应有:注射部位的发热、肿胀、疼痛;胃肠道的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表现以发热、关节肿痛为主,也有过敏、出皮疹的现象;也有些宝宝疫苗接种后,特别容易哭闹。通常这些副反应都是一过性的,如果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或者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如连续2~3天的呕吐、腹泻时,需要及时就医。

3、要让宝宝接种后多多休息,不要多跑动,不让孩子太调皮。

4、保护好宝宝注射部位,保持皮肤的清洁,不让宝宝用手抓。

5、多给宝宝喝开水,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接种疫苗前后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婴儿玫瑰疹能打疫苗吗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玫瑰疹又叫婴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到1岁半的小宝宝,最容易患上这种疾病。玫瑰疹是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短短几个小时就会上升到40℃或者更高,婴儿玫瑰疹能打疫苗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疫苗是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经过灭活或减毒等方法制备而成的,因此接种疫苗后,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接种反应。尽管打疫苗有风险,但是这个坑还是要跳的。

一般什么时候接种哪些疫苗都是有相应的时间规定的,可是如果宝宝在疫苗接种前身体出现某些不舒服的症状,那么一般不建议接种疫苗。婴儿玫瑰疹期间当然是不能接种疫苗的了,容易加重病情,另外还会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

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又称婴儿玫瑰疹、奶麻或第六病,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特别常见于6-12个月的宝宝。发病时高烧、食欲不振,与普通感冒症状无太大差异。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

它属于呼吸道疾病,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会传播此病,但它不属于传染病。

急疹的特点是高热3-5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出现大量皮疹,即“热退疹出”。

用崔玉涛医生的话说:“幼儿急疹属于马后炮式诊断。”这样的比喻的确很恰当。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出现高热,不伴有明显的咳嗽、腹泻等症状,即便化验也是一般病毒感染的结果。高热三天退热后,全身包括前胸、后背、腹部、面部出现红疙瘩,不痒,不影响宝宝吃饭和睡眠,才基本上可以判断宝宝得了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没有什么预防的办法,没有疫苗可免疫,高发的年龄段是6个月-2岁,2岁以上少见,这是绝大多数宝宝出生以来的第一次高热,也是对宝爸宝妈的一次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接种乙肝疫苗的常见问题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下面来看看接种乙肝疫苗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吧?

一、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二、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四、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五、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接种乙肝疫苗的常见问题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百白破疫苗是免费的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百白破疫苗经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目前一般认为对破伤风、白喉的免疫效果更为满意。百白破疫苗是免费的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百白破疫苗属于1类疫苗(国家计划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一定要打。百白破普通疫苗国家免费提供的,是不需要收费的。

不过百白破疫苗是有区分的,国家提供的百白破疫苗是免费的,百白破精致疫苗和进口的百白破疫苗是收费的。有些医生会建议家长给宝宝接种百白破精制疫苗,副作用较小,需要收费,还有一种进口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价格比较昂贵,家长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

收费标准:

百白破精致疫苗:19元每次;

进口的百白破疫苗:170元每次。

注意:

家长一定要问清楚医生在给宝宝接种疫苗的时候是哪种疫苗,如果是国建统一标配,那么是不需要收钱的,如果医院收钱,家长可以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狗狗疫苗接种及驱虫

全文共 1488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接种

幼犬出生后,应该注射疫苗,这大家都知道,但是什么时候注射?一共注射几次?使用什么苗呢? 因为新生幼犬可通过胎盘、母乳获得一定量的免疫抗体,可以保护幼犬在一定时间内免受某些传染源的侵袭。由于母源抗体能干扰并中和疫苗病毒的抗原性,所以会对仔犬的主动免疫产生干扰。母源抗体主要通过初乳获得,根据初乳摄入时间及量的不同,母源抗体保护幼犬的时间也有一定差异;同时对不同病毒保护时间也有差异,通常八周龄左右幼犬体内的母源抗体浓度已低于免疫保护所需要的浓度。

对“犬瘟热”和“犬细小”起免疫作用的母源抗体在六、七周时已经下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已经不足以抵抗这两种病毒的侵袭了。但此时仍有别的母源抗体在发挥作用,所以还暂时不能注射6联苗,以免引起免疫失败,此时可在42天注射荷兰英特威小犬二联,这种疫苗是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的,注射后可以在一到两周内迅速发挥作用,对“犬瘟热”和“犬细小”起到一定免疫作用。

三至四周后即可注射六联苗,再三至四周后可注射六联+狂犬。两周后产生免疫力。至此完成免疫程序。以后每年追加一次六联+狂犬。(以上均以英特威为例)

有些朋友所在地区可能无法获得二联苗,如不在疫区可以采用传统免疫程序,即七至八周龄时开始首次免疫,注射六联,两周或三周(国产疫苗一般间隔两周,进口疫苗间隔三周)后注射第二针六联,再两至三周后注射六联+狂犬。如在疫区,应在幼犬四到五周龄时注射高免血清,间隔十日再注射一次,然后按照传统免疫程序注射。

疫苗注意事项:

1、疫苗应采用同一品牌,不能在免疫过程中更换品牌,否则容易导致免疫失败。

2、疫苗应注意保存条件,灭活苗应保存在2~8摄氏度下,防止冻结、高温和阳光直射;弱毒苗则应保存在-15摄氏度以下,才能保持其效力。

3、确认健康的犬才能注射疫苗,注射疫苗后一般10-15天产生免疫力。在此期间,幼犬不能洗澡。在免疫程序完成前,应尽量减少出门活动,不与其他犬只接触。

4、对于适龄幼犬,因身体原因不能注射疫苗的,应先注射高免血清,待身体恢复健康后,方可注射疫苗。

驱虫相关注意事项:

幼犬20日龄时即应驱肠虫。大部分的幼犬都有肠道寄生虫,是由母犬经胎盘或乳汁感染。一般肠道寄生虫有:蛔虫、钩虫、绦虫等。患病幼犬食欲不振,消瘦,发育迟缓;便秘或腹泻,腹痛,呕吐,腹围增大。严重感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成犬的寄生虫感染一般呈隐形,所以即使没有在粪便中发现虫体,也应该按时驱虫。

幼犬20日龄首次驱虫,每月一次直至半岁,半岁开始每季度一次,成年后每半年一次。

驱虫建议采用犬猫专用驱虫药品,比较安全。

驱线虫的药品:

1、台湾佑达公司出品的《驱虫能片》,效果不错,副作用也比较小 。

2、“左旋米唑”,非常便宜实用的药品,到处都有出售,用量10mg/kg,口服。

3、驱虫净(噻米唑)10~12mg/kg,口服。

4、阿维菌素,0.2mg/kg,皮下注射(幼犬使用时应加倍小心,严格控制使用量)。

驱绦虫的药品:

1、吡喹酮,5~10mg/kg,口服。

2、灭绦灵(氯硝柳胺),70mg/kg,口服,服药前应禁食12小时。2~3周后重复用药一次。 另外还有广谱杀虫药“伊维菌素”驱虫效果非常好,但副作用也比较大,仅限于成犬严格按照使用量使用。(柯利犬禁用)

关于球虫、心丝虫等寄生虫的驱灭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蚤、虱等,驱除体外寄生虫可采用法国进口药品“福来恩”,有喷剂和滴剂两种,效果都很好,安全、副作用小,幼犬亦可使用。另外有国产“灭虫宁”滴剂,效果也很不错,物美价廉。至于除蚤项圈建议不要使用,因为毒性太大,已经发生过犬、猫因使用除蚤项圈导致瘫痪的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儿童疫苗接种 6种情况别给孩子打流感疫苗

全文共 1718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疫苗成分没有感染性,所以不会引起流感,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无关的巧合性呼吸道感染。少数小儿在接种疫苗后也可能有1~2天低热,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影响疫苗的效果。

6种情况宝宝不能打流感疫苗

患各种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如果宝宝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在可能会随不住接种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

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如果你的宝宝不宜接种,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被狗咬伤而必须接种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疫苗。

有争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冬天宝宝预防流感,接种流感疫苗也要慎重哦。

孩子接种疫苗有哪些禁忌

在给宝宝进行预防接种之前,家长最主要的是应该确定宝宝的健康状况。比如应注意宝宝近几天有没有接触过正在患传染病的人,有没有发热、拉肚子、咳嗽等症状,以便在给宝宝接种时告诉医生,作为能否进行预防接种的参考。因为如果宝宝最近几天接触了患有传染病的人,就有可能被传染;如果宝宝有发热、拉肚子或咳嗽等症状,可能表示宝宝正在患病,此时宝宝身体抵抗力正处于低潮,如果再进行预防接种就可能会加重宝宝已有的病情。

其次还要看宝宝有没有禁忌症和过敏史。一般来讲,禁忌症和过敏史包括以下内容:有严重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患、肝肾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化脓性疾病;有急性传染病或尚未超过检疫期;有过敏史、惊厥史等都属不能进行预防接种的范畴。此外,除一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的不宜接种活疫苗外,如果宝宝正在接受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物治疗,就应咨询医生推迟预防接种时间。

最后,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在接种前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容易晕针。与此同时,还要给宝宝洗澡或洗净手臂,如果天气较冷,要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不仅注射时卷袖子方便,也可避免内衣摩擦针眼处的皮肤。

以下是一些常见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

低体重早产儿(≤2000g)接种乙肝疫苗的血清阳转率较低。但到1月龄,所有早产儿,不管出生时体重和孕期如何,几乎都和正常婴儿一样对疫苗有足够的反应。但对乙肝表现抗原阳性母亲或感染状况不明的母亲所生婴儿,尽管其是早产,也必须在出生12小时内就接种乙肝疫苗。

如新生儿体重

Hib疫苗

早产儿和极早产儿接种Hib疫苗的研究显示,早产儿产生的抗pRp抗体无明显差异。胎龄小于28周的极早产儿接种Hib疫苗后需在6月龄加强1针。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1999年Schloesser等报告,早产儿在2月龄接种2组分百日咳疫苗间隔2~4个月完成所有3针免疫后,早产儿(25~35周)对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的免疫应答显着低下。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C)

Slaek等比较了英国足月儿和早产儿对MCC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早产儿和足月儿对MCC产生相同的良好免疫应答。因此,早产儿可按正常时间接种此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是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高发人群。Shinefield等在38000名婴儿中进行了7价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原性研究。研究发现足月儿和早产儿对所有7个型肺炎球菌的免疫应答没有显着差异。早产儿应在2、4和6月龄接种3针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12月龄接种第4针,并在4~5岁加强1针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卡介苗

出生体重

白百破三联疫苗

虽然早产儿接种百日咳疫苗后抗体水平低于足月儿,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原性很强,早产儿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与足月儿相仿,而且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所需抗体要求并不太高,因此,可以按目前使用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OpV)

目前我国均使用口服脊灰减毒疫苗(OpV),研究表明,按现行免疫程序给较大早产儿接种OpV,均可诱导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而从出院时,开始给极早产儿接种3剂OpV可诱生对所有3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疫苗接种条例关于安全保障水平的完善

全文共 2590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的相关法律知识。

疫苗种类

计划内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7种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即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知道吗?这7种疫苗可分别预防9种疾病(包括结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

计划外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而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10种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气管炎疫苗、兰菌净。

新疫苗接种条例关于安全保障水平的完善

2016年4月23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了修改后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对第二类疫苗流通渠道、冷链管理制度和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修改和完善,是此次修法的重要内容。

一、取消疫苗批发环节将有效规范疫苗流通行为

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暴露出第二类疫苗流通链条过长,处在整个链条上各个节点的疫苗批发企业、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层层加价,流通过程牟利空间巨大,链条上各相关方参与非法经营疫苗的利益驱动明显,使得非法疫苗商贩很容易获得“可乘之机”。

新疫苗接种条例关于安全保障水平的完善

新《条例》对第二类疫苗的流通方式作了较大调整,也可以说是重大变革: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采购统一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第一类疫苗维持现行的政府采购方式,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控机构在平台上组织集中采购,县级疾控机构向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辖区内的接种单位。这一变化使得药品批发企业参与第二类疫苗购销活动成为历史。取消药品批发企业经批准可以经营第二类疫苗的规定,对于遏制不法分子插足疫苗流通环节、扰乱正常的疫苗供应秩序,是一个切实管用的措施。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变革也并非完全将批发企业排除在疫苗流通体系之外:原来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批发企业,只要具备冷链储运的条件,仍可以作为配送主体之一承担疫苗配送业务。疫苗经营企业逐渐向疫苗配送商转型,既可以使企业原有的专业人员和冷链设施设备得以部分保留,充分发挥其药品冷链配送的专长,也有利于疫苗全程储运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

二、全程冷链和全程温度监测记录将有利于最大限度保障疫苗流通质量安全

疫苗,是关系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类重要医药产品,在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由于疫苗的自身生物特性,其储存和运输必须满足特定条件,一般需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疫苗的质量虽然是由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但在疫苗出厂到接种之前,流通环节特别是储存和运输过程,是疫苗供应链中最长的部分。如果疫苗储存和运输条件保持得当,疫苗的质量虽不会提高,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使其在进入使用环节时,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反之,如果在疫苗流通过程中不采取有效措施,不加以严格地管控,简单地将疫苗视为普通药品对待,任由不具备冷链条件的单位开展疫苗储存运输活动,或者在疫苗交接过程中不注重对全程温度记录的查验,势必会增加疫苗发生质量变异的风险。

疫苗作为管理最为严格的药品,质量变异很难通过外部观察确认,通常需专业检验机构对内在质量加以检验鉴别,方可判定是否合格,而脱离冷链的疫苗可能会导致接种后防御无效的后果。疫苗多用于健康人群,尤其用于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质量问题对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大大高于其他药品。这也正是为何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国务院立即组织和完成《条例》修订工作,从制度层面对疫苗的全程冷链管理提出“刚性”要求,用“全程冷链不断链”和“全程监测并记录”来最大限度地保障疫苗流通质量安全。

三、建立追溯体系,确保每支疫苗来源可追去向可查

疫苗作为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人群广泛,几乎所有人一生中都会有使用疫苗的经历,任何一个疫苗不良事件发生,均会引发公众的高度关注,迫切想了解自己或亲朋有没有接种问题疫苗,问题疫苗产自哪里、流向哪里,以及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会造成何种伤害。这些信息如不能及时告知公众,很容易形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恐慌,甚至由此形成对疫苗质量的不信任,对国家卫生免疫体系造成冲击,最终影响国家公共安全。

新《条例》对疫苗全程追溯管理提出了追溯至最小包装单位的要求。疫苗的最小包装单位上均印有唯一识别信息,这一识别信息,一方面可以使医护人员、受种者方便地识别疫苗产品真伪,另一方面可以便捷、快速地查询出疫苗的确切流向。一旦出现意外事件,能在第一时间追溯到整批产品的流向,结合接种记录,能追查到受种疫苗每一个人,有利于及时控制事件的发展,召回相关产品,有效处置。

放眼全球,医药产品中生物制品一直是生产和流通要求相对高的产品,国外对于一些生物制品的生产甚至可以追溯到血源的提供者,从源头就牢牢控制质量。

同时,对产品的配送体系也是尽量减少配送环节。美国90%的医药配送市场份额由三大公司承担,全美设立几大配送区域,配送市场井然有序,有效减少了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期待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出现如麦凯森、康德乐、美源伯根这样的巨头,或者FFFEnterprise这样专事冷链经营的公司和Fedex这样的大型专业快递公司,专业及高水准的公司运作对疫苗质量安全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新《条例》公布施行,我国的疫苗流通将进一步规范,疫苗质量将得到进一步保障,最终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婴儿打乙肝疫苗会有不良反应吗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在的生活中,乙肝患者健康是非常受到大家重视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婴儿打乙肝疫苗会有不良反应吗,就是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哦。那么婴儿打乙肝疫苗会有不良反应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多数家长已经知道要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但还有很多新爸新妈,没有将疫苗接种提高到足够的重视程度。究竟疫苗接种前后需注意什么呢?宝宝及时接种疫苗对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可能,你最好按照宝宝的免疫预防接种证上建议为宝宝接种疫苗的时间表带宝宝去接种疫苗。在中国,有些省市提供接种疫苗的知情同意书,你应该仔细阅读其中列出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疑问要及时询问医生。通常接种疫苗后,宝宝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发烧等。

对轻微腹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要注意给宝宝多补充水分,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两三天就能复原。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并持续3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有的宝宝在接种灭活疫苗后6~24小时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其中大多数在37.5℃以下,仅有少数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可引起38.5℃左右的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有3天以上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麻风腮疫苗、水痘疫苗等接种后的发热反应是由疫苗病毒轻度感染所引起的,出现发热反应较晚,一般在5~7天开始有短暂的发热。这种发热消失也快,1~2天可退烧。

疫苗不同,接种疫苗后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也不同,轻微发热一般不需处理,只要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体温较高者,应该去医院作对症处理,必要时要补液。

在接种疫苗后无其他原因而出现的皮疹当中,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特殊皮疹,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于接种后5~7天出现稀疏皮疹,一般7~10天消退。麻疹疫苗引起的皮疹非常轻微。水痘疫苗接种后12~21天中常见有丘疹、水泡或疱疹出现,一般不多,约在10颗以下,不会结痂。经治疗均可痊愈,预后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宝宝多大时接种麻疹疫苗最好呢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我国麻疹的发病率已下降到万分之一左右,并正在向彻底消灭麻疹的目标前进,这要归功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根据我国儿童免疫程序,麻疹疫苗应在小儿生后8个月首次接种,第2次加强免疫在4岁左右,那么宝宝多大时接种麻疹疫苗最好呢?

每一种疫苗的接种时间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基础上严格制定的,所以各国接种麻疹疫苗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如美国的首次接种时间在小儿生后15个月,而英国为生后12个月。根据我国的情况,分别对不同接种时间所产生的免疫抗体进行调查:4~5个月婴儿接种后抗体的阳性率为43.7%,6个月为87.5%,8个月为85%,12个月为98%,说明6个月以前婴儿注射麻疹疫苗后体内抗体的阳性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婴儿体内有母亲的抗体存在,干扰了婴儿的抗体产生。而6~8个月接种,抗体的阳性率可达85%左右060年代,当时麻疹的发病率很高,初种时间曾定为生后6个月首次接种。从1977年起,由于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所以首次接种时间定为婴儿生后8个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体内抗体会逐年降低。一般初免后4年,抗体阴转率为17%;初免后12年,阴转率为43.6%o近年来发现许多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大龄儿童会出麻疹,所以决定在4岁时加强免疫1次,促使小儿体内的抗体能达到足以抵抗致病的水平。

麻疹疫苗的接种部位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下,接种剂量为0.35毫升。接种后反应轻微,可能在接种后6~12小时发生低热及一过性皮疹,一般不作处理自行消失。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多大时接种麻疹疫苗最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