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山牌官网12篇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藏语名叫“阿吉拉姆”,剧目内容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

浏览

4202

文章

12

篇1:开山古寺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古刹——开山古寺

位于云山镇政府驻地以西2公里处,云山中学后面的开山古寺,因唐天宝年间西域高僧到此开山--而命名。后有玉蟾禅师驻锡此处,大雄宝殿后水井玉蟾井由此而来。古时寺院常设书院,明嘉靖年间,境内水田村先贤,进士出身、官拜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陈炘幼时曾在此发愤苦读。嘉靖皇帝感陈御史为官清廉,钦赐三株皇梁木(罗汉松)给陈炘,陈炘不忘桑梓地,亲手将其一株栽在老家水田村,其一栽在岳父家即现在云山中学东边施家垅村,其一栽在开山寺。现寺内大雄宝殿旁生长茂盛的罗汉松即当年陈公亲手所植皇梁木。据传陈炘入朝为官后,回乡省亲欲去施家垅村拜访岳家,随从欲显排场,官衣官轿,鸣锣开道,然施家垅龙脉浅,道旁池塘内鲤鱼纷纷从水中跳起。陈炘只得打道回府改换青衣小帽前往才平静。该村为李姓,故村民按谐音为鲤鱼跳龙门。现该村另有一块村牌为龙门村。结合新农村建设,该村村民自发将陈公手植罗汉松围栏保护,路旁水塘也用块石砌护。曾有人出巨资欲买村中罗汉松移至别处园林,村民为缅怀先贤,坚决不买。彰显此处民风纯朴,文风鼎盛。

云山镇: 云山镇位于临川区北部边境,为抚州的北大门。东界东乡区占圩乡,南与罗湖乡和唱凯镇接壤,隔东乡河与罗针镇相望,西北界进贤县白圩、长山乡,京福高速公路、昌厦公路、316国道穿境而过。镇所在地面临东乡河,每当冬春,晨雾缭绕,山藏于中,故名云山。 云山镇位于临川区北部,地处抚河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地势南西高、北和东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山红薯粉丝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开山红薯粉丝,是贺州的一道特产,是经科学提炼把红薯中大量糖分,脂肪提取走的方法制成,人们长期食用不会发胖,是一种现代不可多得的纯天然食品。

制作方法

(1)选薯。选表面光滑、无病虫为害、无青头、大小适中的红薯,去小留大。

(2)清选。将选好的红薯装入箩筐,放入水中。

(3)粉碎。清选好的红薯应及时用磨碎机切碎,再磨成浆液。

(4)过滤。目的是实现皮渣和淀粉分离。一般采用2-5尺吊浆布作滤袋进行过滤,共滤两次。

(5)曝晒淀粉。当池内水已无混浊现象,即全部澄清后,排干上层清液。舍去淀粉沉淀层表面油粉,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砣(即粉团),移到晒场曝晒。

(6)打浆糊。此道工艺是决定粉丝质量的关键。按每500克淀粉加25克明矾,对冷水2.5-3千克搅拌,再放人大锅内煮沸,并不断搅拌,成熟度达8-9成即成(形成糊化淀粉)。

(7)漏丝和冷却。漏丝前备好两口锅(型号为8),冷水缸两口和中型48孔的漏勺。由于红薯粉丝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丝漏勺的稍大。粉丝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随即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经另一冷水缸再行冷却,并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成条为止,然后放在室内,冷透后拿出室外晒丝。

(8)晒丝。将粉丝拿到背风向阳的场地,进行挂晒。晒干后即可整理包装成成品。

文献记载

从古医学上讲,《本草纲目》曾记载甘薯(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补肾阴”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红薯具有防癌、抗癌的药用功效,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具有益心血,养容颜,抗衰老等作用.红薯属碱性食品,能中和人体因肉、蛋、奶等食品增加而造成多余的胃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蜀道难五丁开山的诗句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蜀道难五丁开山诗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原诗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译文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赏析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开山种田”打一字谜?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开山”就是把山的中间一竖移开,安上一个“田”字,然后把那一竖平放在上面,就成了画。

画(拼音:huà),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表示以手执笔,下部是笔画出的线条。画的本义是用笔描绘图形, 一说本义是划分地界。由用笔描绘引申指画出的图形,用作名词。汉字的一笔叫一“画”,也是由描绘引申而来。划分界限含有设计、规划的意思,因此“画”又指规划、谋划。广而言之,用手、脚或器具某种动作也称“画”。

“画”字部件分解: 一田凵

“开山种田”就是先将“山”的中间一竖移开“凵”,种上一个“田”字。再把那一竖平放在上面,就成了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图片演示正确剥开山竹的方法,山竹怎么吃?

全文共 129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用清水把山竹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在山竹的表皮划一圈,之后剥开就能够正常食用了。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操作方法

1

首先用清水把山竹的表面清洗干净。

2

接着用刀在山竹的表面划一圈。注意不要把山竹的肉切坏。

3

然后把山竹的表皮剥开。

4

最后用牙签挑起山竹的肉就可以正常食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开山岛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开山岛,是盐城市唯一的山和岛,位于响水县东北灌河入海口处,海拨高度为30.4米,全岛由黑褐色的岸石组成,怪石嶙峋,陡峭险峻,总面积1.5万平方米,岛上连一把泥土都难找到,目前岛上无数林,亦无淡水资源。

开山岛,虽属弹丸之地,但因位于灌河入海口处,地势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当年日本侵略军从灌河登陆,先占领了开山岛,并曾在海口筑一炮楼,至今楼址犹存。解放后,开

山岛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岛上建有房屋六七十间及小型发电站、餐厅、会堂、篮球场等公共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朱开山大院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位于黄崖子民俗文化旅游村东部的朱开山大院,朱开山大院是以黄崖子屯闯关东人乔恒章一家为生活原型,根据电视剧《闯关东》中的部分故事情节经过艺术加工而建造起来的一处,反映早期大户人家生产生活场景的大院,大院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这个大院是集观光、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景点。

我们看大院门前有5级台阶,这5级台阶寓意着五谷丰登、五子登科,关于五子登科呢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窦燕山,有异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宋代窦禹钧有五个儿子相继登科及第,

主人修这5级台阶啊也是希望日子过得风调雨顺,后继有人。老话说找对象呢要门当户对,是说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差不多,结亲很适合,其时这"门当"和"户对"是古民居大门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镇宅的装饰,我们看这对石鼓呢就是门当,

,它们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以看出这对门当是一对变了形的龟,它寓意着长寿不老,因为鼓声宏阔威严,百姓认为它能避邪,那我们再看上面这四根圆形短柱,这个就是户对,它位于门户之上,取双数,两个一对或者四个二对,所以叫户对,这个短圆柱它也是代表了人们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有户对就必须有门当,这是古建筑学中和谐美的原理,门当户对现在成了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我们看大户人家的门槛也是很高的,那我们有时候开玩笑会说"你家门槛太高了,我迈不进去呀",这个高门槛代表了有权势、有地位、有财富。迈过高门槛我们可以看见地上分别是蝙蝠铜钱和仙鹤,大家跟随我走啊,咱们是踩着福气、踏着金钱就可以长寿了。朋友们,我们看前面这道墙,它叫做影壁墙,关于这个影壁墙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个村子出了个巧手泥瓦匠,名叫王进财。这王进财手艺好,又是个孝子,人们都对他格外的抬举。不管给谁家盖房子,主人总要招待好一些。这天,墙北一家姓赵的财主来请他盖房子。王进财临走前,给母亲磕了头道了别,才随那人上路。这赵财主要说也怪大方,每顿饭都宰一只鸡。王进财心里自然很高兴。后来他一留意,见不论哪顿饭,从没见过鸡大腿、再留神注意了几顿,还是没有。王进财不由的生起气来:心想肉多的不往上端,光叫啃鸡骨头,越想越生气,就想撂下活回家。又一想,这么样走了说个啥道理呢?能叫人说我争吃喝没出息吗?不能走!王进财忍着气继续盖房。房子快盖完的时候,王进财想起他师父曾对他说过:盖房子时在房子的脊缝里放个手推小车的泥人,就会叫主人家慢慢变穷。王进财心里有气,就暗地里捏了个手推小车的泥人,垒在了房脊里。新房完工后。赵家主人先捧出工钱,然后又递过一个瓷罐说:"王师傅,我看你是个孝顺的人,0年纪大了,应该补养补养身子。这罐里是我腌制的几十个鸡大腿,带回去给你老娘捎个心意吧!"王进财一听这话,脸"腾"的就红了,他知道错怪了人家。心想:要是那个泥人真把人家推穷的话,自己也真算是没良心了。当面扒出来吧,怪不好看,只有使个破法了。想到这儿,王进财不接东西,在院里转了一圈,然后对主人说;"赵大哥,我看你这么大个院子,又大门冲二门的,实在不好看,干脆把剩下的砖用上,再垒个影壁墙吧!"赵家主人自然很高兴,王进财就动起手来,拿出十二分手艺,把这个影壁墙垒得又结实又好看。王进财心想:"有了这堵墙,小车就推不出大门,主人家也就不会破财了。"主人家不知原因,看了影壁墙,觉得又好看,又能遮挡门户,一个劲儿夸王进财手巧!后来,人们见影壁墙确实有很大好处,就在盖起房子后也垒上一个。就这样越传越远,渐渐的成了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开山寺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开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柳城县凤山开山寺是广西名寺之一,是桂中的旅游胜地。距凤山镇三公里,距县城十五公里。开山寺自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动工兴建,嘉庆二十年春建成。开山寺建寺二百多年来,虽有兴废变迁,但依旧香火旺盛。

开山寺不仅有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精美独特的人文景观,“开落总虚空,泡影昙花,容易生成容易散;山光多变幻,清风明月,等闲过去等闲来。”蒋子山的这副极富哲理,深含禅机的开山寺楹联,曾被海内外对联专著所收录,开山寺也因此而名扬四海。此外,众多的文人学士吟咏开山寺的诗词对联,也为开山寺留下一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精品。

开山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举行庙会,每逢会期,赶庙会的人多达数万人,寺内寺外,山头岭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信息来源:柳城县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郭岩山开山祖师塔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郭岩开山祖师塔为顺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郭岩山开山祖师塔位于顺昌县岚下乡郭城村,时代为明代。

郭岩山开山祖师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城村:郭城村位于岚下镇区东北部,距乡镇所在地10公里。全村辖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辖有11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763户人口2992人。全村共有党员6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女性2人。全村林地总面积31304亩,其中毛竹林13580亩;耕地总面积3153亩,主导产业为烟叶、毛竹和食用菌(姬松茸)生产。近年来,还一跃成为食用菌专业村,主打名优产品姬松茸,是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开山鼻祖的开山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开山:开拓,开创

开山鼻祖

意思】形容词,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读音】kāi shān bí zǔ

【出处】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例句】贝卡里亚作为近代刑法学的开山鼻祖,其恢宏博大的刑法思想与刑法理论是构建于社会契约论与功利主义哲学观基础之上的。

拓展资料

1、开山老祖 [ kāi shān lǎo zǔ ] 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老祖:第一代创业的人。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出 处:宋·辛弃疾《水龙吟》词:“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2、开山祖师 [ kāi shān zǔ shī ] 原是佛教用语,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来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也叫开山祖。

出 处:宋·刘克庄《后村集》:“欧公诗如昌黎;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开山白毛茶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开山毛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开山白毛茶 产地: 贺州

开山白毛茶栽培历史悠久,是广西名茶之一,主产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生长在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缭绕的群山中。采制工艺以手工炒制为主,制成的茶品质特色为:汤青叶绿、回味甘甜;外形细圆光直、白毫显露;冲泡后芽嫩叶绿,始饮时微苦,随后转甜,清香馥郁,满口生津;其苹果香味独特。色、香、味具美。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称其为“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从此,开山白毛茶美名远扬。

开山白毛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生产的一种条形炒青。主销广西、北京等地。茶区该县桂岭,海拔 1000米以上,三面环山,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冬暖夏凉。茶树品种优良,叶形椭圆,叶质柔软。其品质特点条索紧细、匀整,呈螺形卷曲,银绿隐翠,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爽回甘;叶底嫩黄匀整。

曾有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桂林时,有-位老人请乾隆品茶。皇帝端起茶杯嗅了-下。忍不住赞叹一声“好茶”,并不住迫问“请问此茶出自何处”老人答道;“茶出贺县开山,开山茶也。此茶一道水,二道茗,三道四道味犹未穷。”接着皇帝冲上第二道水,轻呷一口, 不由自主地击掌叫道:“妙哉,真乃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也。”从此,贺县开山白毛茶美名远扬至今。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地域范围

开山白毛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处于桂湘边界萌渚岭山脉的开山镇、桂岭镇、大宁镇和黄洞乡。开山白毛茶发源于萌渚岭山脉开山镇东南村的庙塘冲、高田冲、寨岩冲、公胆冲一带,原生态茶区海拔500米以上,三面环山,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冬暖夏凉。地域范围坐标为北纬24°46′24〞~24°28′54〞、东经111°41′12〞~111°47′41〞之间。地域保护范围的面积4000公顷,现种植面积 400公顷,年产量鲜茶500吨。地域范围属南岭山区丘陵区,桂岭河支流流经开山、桂岭、大宁、黄洞、贺街等镇,境内长100公里,出贺街镇流入贺江。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开山白毛茶(绿茶)外形紧细、匀整,有锋苗,白毫显露;香气清香、浓郁,苹果香突显;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爽。开山白毛茶属广西地方历史名茶,品质优异。 (2)内在品质指标:开山白毛茶(绿茶)主要品质指标:水分≤6.3%、总灰分≤4.92%、粗纤维≤11.4%,水浸出物≥56.4%、茶多酚≥23.6%、游离氨基酸≥2.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按照(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卫生安全指标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开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藏语名叫“阿吉拉姆”,剧目内容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

详细内容

1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西藏人,生于日喀则昂仁县多白乡仁钦顶村。幼时家境贫穷,以牧羊为生,成年后曾参加藏军,还做过小生意。削发为僧后,师傅赐僧名“尊珠桑布”。

由于他刻苦钻研,博学多思,很快便成了一位远近闻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尊称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2

唐东杰布是西藏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作为一位香巴噶举派的高僧,他多才多艺,在西藏艺术史、建筑史、藏医药等诸多领域均留下了足迹。在文化艺术方面,唐东杰布是西藏藏戏的鼻祖,他创立了藏族历史上第一个剧团——“窘巴戏团”,使藏戏这种集说、唱、跳、弹于一身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在建筑方面,他一生在西藏的江河上建造了58座铁索桥,为各地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尊称为“铁桥活佛”。在医学方面,他研制出的胃药“珠目”等方剂,至今还在被藏医使用。作为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唐东杰布都有哪些经历呢?

3

有了众人拥戴后,唐东杰布并没有高高在上,童年的梦想始终压在他的心头。由于西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唐东杰布很小的时候就想在河流上修建桥梁。

等他出家后,四处游历求学,亲身的感受更加重了这种使命感。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改变,河流阻隔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但修建铁索桥需要铁、需要钱,这两样唐东杰布都没有,于是他开始四处化缘,在化缘途中他发现,藏族百姓很喜欢看歌舞剧。于是,他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白纳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组成了歌舞演唱队。

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结合舞蹈、唱腔的表演艺术形式。使过去单一的跳神舞逐渐走向戏剧化,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在亲自教授姑娘们演唱自己作品之余,他设计的各种款式不同的服装,以增加戏剧的表现力。剧团一经推出,便饱受各地藏族人民喜爱,剧团流动演出到哪里,周边百姓蜂拥而至。

4

演出获得的收入,全都被他投入到桥梁的设计、金属冶炼和民工征集中。随着桥梁不断建成,唐东杰布和他的剧团名气越来越大,西藏各地的官员也开始愿意资助他的建桥举动。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劳作中,他终于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上相继修架了20多座铁索桥,和更多木桥、渡船。当他79岁时,白发苍苍的唐东杰布来曲水,他对身边人说道:“机缘到了,我该修建曲水铁索桥了。这是最大的也是最难修的桥,是我此生此世最后的愿望。”为了修建曲水铁索桥,他先拜见拉萨附近的藏官向他们化缘,还亲自帕木竹巴王朝的王都乃东,拜见最高首领乃东王,请求他伸出援助之手。各地官员见到腰系白氆氇僧裙,披着牦牛毛藏毯,头发胡子像雪一样白,口里牙齿已经脱落的唐东杰布还有这种精神都很感动,捐出大量资金资助他。

唐东杰布将各地募化收集来的铁块,堆在曲沃日森普山洞。开始亲自动手打制铁链铁环。

打出的曲水铁索桥第一个铁环、第一根铁索,被后人当成圣物,供奉在铁索桥庙的神坛上。

周边四乡八镇的居民、铁匠听说他要在曲水建桥,纷纷背着铁匠炉,带着铁匠的工具,赶来帮忙。几十个铁匠炉的熊熊炉火映红了江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铁环连接成四根很长很长的铁索,每根都有八岁男孩手臂那么粗。铁索凑齐后,各地的差民百姓、游民乞丐、寺院僧尼、渔夫猎户都赶到雅鲁藏布江边,自愿为架桥出力。架桥工地的歌声、号子声响成一片。

在达嘎村和曲沃日山下,河道两岸分别用石头巨木建造了两个巨大的桥墩,再把四根铁链固定在桥墩上。铁索上面铺木板,用牛皮、绳子捆绑结实。这样原本认为,没法修成的曲水铁索桥,就飞跨在雅鲁藏布江上面了。唐东杰布最后的愿望实现,功德圆满的他非常高兴。他端坐在铁索桥的桥头,坐化了。

5

在西藏的寺庙和藏族群众家里,常常可以看到供奉着白须白眉、神态安详、和蔼可亲、手持八节铁索的唐东杰布塑像。在许多藏戏演出场地,看戏的观众首先要在唐东杰布的像前敬献哈达,以示谢恩。在唐东杰布的故乡,甚至还保留着一种传统仪式,每逢大家观看藏戏表演时,都要带一些青油和羊毛,将这些礼物送给戏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铁索上,以保存好唐东杰布所建的铁索桥,使其不锈,寄托着大家对唐东杰布的感恩和怀念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