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必修一语文理解性默写ppt(精选20篇)

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看重教法的改革,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或者说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必修一语文理解性默写ppt。

浏览

5601

文章

69

篇1: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一)名句积界与运用(15分)

5.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10.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4)《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巧妙地写出了边塞特有美景的诗句是,

(6)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答案】(1)风正一帆悬

(2)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答案】(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句1分,共10分,出现1个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平时要注意准确地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这三小题则理解型默写,这要求平时要加强对诗词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2.古诗文名句积累。(11分,第(1)-(5)题每空1分,第(6)题3分)

(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靓相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吴均《山中杂诗》中“▲,▲”。也极具画面感。即在大处勾勒,又在细处绘景,从极远处写到眼前,又从眼前写到天空,层次丰富,意境幽远。

(6)下列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1分)(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6)C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8.古诗文默写。(14分)

(9)《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战争的激烈场面,表达作者希望自己能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

(11)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许多科学家都倾毕生心血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钻研,他们的奉献精神正如李商隐《无题》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O)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名句默写题目,正确书写是保障。在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语句中要把握书写,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字、别字。不要多写,也不要少些。如本题中的“自缘”“霹雳”“蜡炬”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如果字写错了,那么就会前功尽弃了。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要想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这是做对这类题的前提条件。否则,要谈默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中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说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所给出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从这些提示中把握确定所要默写的语句的具体内容。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理解默写,附直接性默写5.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1)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2)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3)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4)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5),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是无数仁人志士面对生死,做出的无悔选择。(《〈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7)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就是希望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答案】5.(1)温故而知新(2)壮心不已(3)关山度若飞(4)便引诗情到碧霄(5)浊酒一杯家万里(6)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7)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1734 字

+ 加入清单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

【答案】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境式填空默写,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本题所选名句都出自教材,为课本中必背重点篇目中的重点句子,所设置的情境简单明了,易于考生把握。

【名句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考点解析】意境唯美的诗句

意境唯美的诗句,简直了!让你身临其境,如痴如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迟迟更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长恨歌》白居易

山之高,月出小。月出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山之高》张玉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曹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蝶恋花》苏轼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林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辛弃疾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杜牧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周邦彦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乐》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维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悠止。——《采薇》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菩萨蛮》韦庄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谒金门》冯延巳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师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如梦令》纳兰容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志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江春行》白居易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浣溪沙》苏轼

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杨万里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八声甘州》汤恢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临江仙》陈与义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思》李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秦观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清江引秋居》吴西逸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天净沙夏》白朴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8.古诗文默写。(14分)

(1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2)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来表达。

8.

(1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奉命、之等。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细致捕捉动物活动来展现初春生机的两句诗是

,。

【答案】(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匹夫有责;采菊东篱下;家书抵万金;一片冰心在玉壶;会挽雕弓如满月;各领风骚数百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答案: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实现理想抱负的乐观心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共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⑦上合组织峰会9日举行,面对八方来客,我们可以说:,

。(《论语》六则)

【答案】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用法】这句话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朋:同门;一同学习者;弟子;志同道合的人。乐:快乐。。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远方:远处;远地。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是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有学生从远方来(请教),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有人不了解你而不对他生气,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种表现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5.默写(8分)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4)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答案】5.(8分)(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示例: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载空悠悠

小题(3)注意“奉””的写法。小题(4)注意“载”的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8、古诗文填空。(15分)

(1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出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以积极、乐观、鼓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答好名句默写题,主要是平常多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更加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晞、燕脂、的卢、蜡炬、辨、宫阙、览、歇、馨、燕、厦、庇、生等。

中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极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中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使得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记忆名句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能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为者常成,。

②,不知其可。

③俱往矣,,还看今朝。

④阡陌交通,。

⑤读唐人诗歌,可见作者心胸气魄。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可见王勃旷达的胸怀,他心中的友情已突破时空的阻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可见杜甫博大的胸襟,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

【答案】4、①行者常至②人而无信③?数风流人物④鸡犬相闻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常、数、涯、突兀、庐,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答题技巧】

一、准确审题

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

例:《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大多数考生一眼看到“忧国忧民”四个字便想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试想,如果考生能静下心来把题目读完,尤其注意到“不同处境”四个字,就不会写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抓关键词

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

例如: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伤别的句子是______。“以花鸟拟人”就是关键词。

三、注意筛选联想,调动积累感悟运用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另外,如果题干中要求“只做两小题”,就要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没有生僻难写字、易错字的两题作答,否则阅卷时只按答出的前两题计分,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填写要求。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4.诗文默写。(10分)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4)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他的精神正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所说:“,。”

(5)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的体现:?。

(6)古人的诗词写作中常常引用典故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运用典故的连续两句:,。

4.(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等。

注:每空一分,每空错一字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二、古诗文填空(请用0.5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空1分,共12分)

17.《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

,。

1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1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请写出你熟悉的古诗词中与上述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

【答案】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9.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通,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焉”“遣”“曈”等字词的书写。

考点解析】名句默写方法及题型

名句默写方法讲解

1.要重视“三名”的背诵

在“名篇、名段、名句”这“三名”中,“名句”尤其值得关注。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无不在“名句”上下功夫,因为无论题型怎样千变万化,最后总是万变不离其宗。

2.要熟悉中考的常见题型

中考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①补充型默写,这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传统题型。此类试题或空前或空后或空中间或空两边留给考生作答,无论怎样变化,难度都是很低的,不过也因为难度低而常被考生忽视,结果丢分不少,令人深感遗憾。究其原委,大多是考生没有认真细读各地的评分标准--有任何一处错误均不得分。因此复习时必须做到“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文句要认认真真地写”,否则易题也变为难题。

②归类型默写,这是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过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好题型。其特点是从某一角度出发,按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有助于知识的深化。

③理解型默写,这是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使学过的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从而牢记于心。此类试题虽然难度较大,只要考生能潜心钻研,细心理解,也能化难为易,获得成功。

④联想型默写,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考查考生的迁移、联想能力。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古今融为一体,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⑤运用型默写,这也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联想能力,更着重考查考生活学活用的能力,真正做到所谓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是最为理想的学习境界。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描写出洞庭湖雄浑博大气势的诗句是:,。

(7)一个人应不受环境影响,时刻保持崇高的个性节操。就像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

【答案】(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平时要注意准确地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此题全为为记忆型默写,题目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8.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2分)

(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了词人渴望实现抗金大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1)独怆然而涕下(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溯游从之(4)征蓬出汉塞(⑤)谁家新燕啄春泥。(6)衡阳雁去无留意(7)长风破浪会有时(8)采菊东篱下(9)受任于败军之际(10)百废具兴(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此题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解答过程】答案为: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重点字:赢)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准确审题: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二、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注意筛选联想,调动积累感悟运用。在遇到“运用性默写”时,这类题目取材于现实生活,设置了具体情境,考察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作为学生,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

考点解析】语文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与规律

语文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与规律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如果命题是三选二,答题时就应以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了两题就够了。如果三题都做(最好不要这样),要确保前两题完全正确,因为高考阅卷评分有时规定只看你做的前两题,有错误即扣分,即使你第三条做对了也不给分。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14.默写

(4)崔颢《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描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的诗句是:,。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6)“飞花令”是《中国诗词大会》中深受大家欢迎的环节。请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参考示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8.古诗文默写。(10分)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王湾《次北固山下》)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我们学过的课内外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送别的主题。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8(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

评分说明:(10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