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样合理给宝宝添加辅食精彩四篇

浏览

871

文章

4

篇1:给宝宝合理添加辅食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合理添加辅食的方法有哪些?婴儿辅食添加一定要遵循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由泥状-糊状-固体状递进的原则,在婴儿辅食添加的初期,添加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食物,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受。

若宝宝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您能很容易找出问题所在。辅食的分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先从浓度低的液体食物开始添加,再慢慢改为泥状,最后是固体食物。

遵照进度给予宝宝各类食物,以免宝宝身体负担过大,引起消化不良。

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或混合喂养到4个月,奶水可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在此阶段添加其它饮食,婴儿就会少吃一口母乳,还增加了婴儿患腹泻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损害了婴儿的发育。

但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或混合喂养4个月后,单纯从母乳或配方奶粉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建议添加辅食。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方面,应该从水状到泥状,从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让宝宝慢慢适应新食物。合理的添加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么给宝宝合理添加泥状食物?让宝宝吃得开心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新手妈咪在自己的宝宝开始要吃辅食的时候都会有些焦虑:宝宝那么稚嫩,而且刚刚从纯母乳/配方奶喂养过度到可以吃食物的阶段,那么怎么给宝宝合理添加泥状食物?让宝宝吃得开心。

泥状食物添加要及时

从出生后的4~6个月开始进行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这时是添加泥状食物的关键时期,添加泥状食物不仅有营养学的意义,而且对小儿咀嚼功能的发育、如何学“吃”和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均有重要意义。咀嚼功能发育完善对语言能力(构音、单词、短句)的发育也有直接的影响。许多换奶期泥状食物添加不好的宝宝,在以后的语言发育方面也多有迟缓或发育不良的障碍,继而产生认知不良和操作智商过低等情况。

添加过程要循序渐进

宝宝的消化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对新食物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在添加泥状食品时必须遵循以下各项原则,不能操之过急。

1.添加新食物要从少量开始。如添加蛋黄应从1/4个开始;添加鱼泥、肉末从一茶匙开始。

2.食物应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如先喂米糊,再喂稀粥、稠粥到烂饭;蔬菜则先喂细菜泥、粗菜泥再吃碎菜。

3.新食物必须一样一样添加,习惯一种后再添加另一种。一般每种食物需试吃4~7天,试吃阶段观察宝宝的大便和食欲以及有无过敏,若都正常才可添加另一种食物或加量。

4.在宝宝健康时添加新食物。宝宝患病时常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因此在宝宝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添加新食物,宝宝常不能适应。

5.用小匙喂。添加泥状食物的同时也是训练宝宝口腔运动的时机,因此任何泥状食物都必须用小匙喂。但宝宝常会在喂新食物时出现不愿吃、用舌头顶出、恶心或哭吵,这是宝宝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爸妈不应以为这是宝宝不喜欢吃,只要坚持喂,一般在15次以后宝宝都会接受。

宝宝对食物的爱好和适应能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泥状食物添加的时间、数量、接受程度的快慢都因人而异,需要灵活掌握。

泥状食物添加一般在4~6月龄开始,首先添加营养米粉,因为它最不容易引起过敏,以后逐渐添加蛋黄、菜泥、果泥,有过敏史的宝宝可延迟添加蛋黄的月龄。在6个月后可逐渐增加鱼泥、肝泥、稀粥、面条。7个月后添加肉泥、蒸蛋、豆腐和可用手指掰着吃的事物如饼干、烤馒头片、胡萝卜条等。9个月后可吃厚粥、带馅食品、粗菜泥、豆制品等。添加泥状食品的顺序也有个体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要急于求成,一般在4~6个月每天只需添加1次泥状食物,6~12个月则添加2~3次,主食以奶制品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食物如何合理添加?保证营养均衡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添加辅食”四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具体应该怎样做,对妈妈来说经常是云里雾里的。以下从辅食添加时机、食物顺序、时间安排和辅食添加中饮食行为培养来告诉年轻的爸爸妈妈宝宝食物如何合理添加?保证营养均衡

宝宝食物如何合理添加?保证营养均衡

当孩子长到5个月左右,如果妈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正在向你发出进入食物添加期的各种信号:

会用小勺进食了。当你把一小勺泥糊状食物放到他嘴里,他已经能够顺利地咽下去。1.开始对大人吃饭感兴趣。大人咀嚼的时候,宝宝会盯着你看,有时候小嘴还会发出“吧唧”声,像只小馋猫。

.孩子吃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律,比如每次喂奶间隔时间大约为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这时候,就可以进入食物添加期了。婴儿食物添加期是指婴儿由液体食物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为主过渡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液体食物——母乳和配方奶,仍应是婴儿每日营养的主要来源,而泥糊状食物则是过渡的载体,是必须添加的食物。

孩子从出生到1岁体重增长了3倍,这么快速生长的物质基础就是营养。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6个月左右,母乳提供的营养素渐渐跟不上孩子生长的需要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增加泥糊状食物来弥补母乳营养素的不足部分。

小时候品尝到多种口味,会为孩子以后接受多种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长大后不容易挑食、偏食。

改变食物性状,将食物由稀至稠,食物颗粒由小到大,食物质地由软到硬,都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胃肠蠕动能力、消化酶活性等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食物添加期以完全断母乳为终结,这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吃泥糊状食品就是婴儿减少对母亲依赖的开始。也是精神断奶的开始。

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儿童早期教育,其实就是利用孩子眼、耳、鼻、舌、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给孩子多种刺激,以丰富他的经验达到启迪智力的目的。

进一步完善消化吸收功能。通过咀嚼唾液分泌明显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得到激活,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通过反复咀嚼食物有利于头面部骨骼、肌肉的发育和强化,不仅有利于日后的语言发育,还可使孩子更漂亮。

通过让孩子拿着食物自己吃的练习还可以提高对吃的兴趣,不仅仅是提高食欲,在将食物送入口中的同时还让孩子产生了他人无法替代的成就感。

最终让每一餐辅食都尽量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均衡,搭配合理,这样的辅食不仅能满足宝宝营养需要,能量密度也远远高于液体奶。如果你对儿童健康饮食、高盐食品对宝宝的危害多吗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宝宝添加辅食怎样才能合理搭配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断奶期,妈妈怎么做才能顺利的做好过渡呢,专家建议说要循序渐进的给宝宝添加辅食,而且还要饮食营养均衡,下面来看看宝宝添加辅食怎样才能合理搭配吧?

一般认为断乳的最佳时间为生后8~12个月。过早断乳,婴儿的消化道功能尚未完善,同时无充足的时间逐步添加辅食,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但随着婴儿不断长大,母乳的质与量都不能满足婴儿需要,且母乳也有不足之处,如维生素D、K和铁的含量不足,维生素A、B、C含量也较低,一般到5、6个月就显得能量供应不足,此时小儿若单纯易发生贫血、佝偻病等。一般来说,母乳根据产后时间的不同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将逐渐降低,脂肪含量增加,过了6个月的母乳几乎可以用牛乳等代乳品来代替。

小儿2个月左右应开始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开始时添加青菜汁、果汁。4~6个月时添加米糊、蛋黄、肝泥、鱼泥、豆制品和菜泥等。7个月以后可以添加面条、稀饭、蛋羹、煮烂的肉、鱼等。在添加辅食的同时应减少哺乳次数,等小儿对辅食适应之后,选择气候良好,小儿身体健康的时间断奶。切忌骤然断奶,应逐步减少哺乳次数。

如果能给孩子正规地添加辅食,8个月以后,孩子对母乳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少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情依赖可能会多于对乳汁的依赖,此时,实施断奶一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孩子哭闹找奶时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孩子的哭闹,若孩子哭闹得很厉害,可以用孩子平时最爱吃的食物来代替母乳喂养。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暂时躲开孩子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孩子断奶以后,每天应喂两次牛奶,每次200毫升左右。除此之外,应根据小儿的食量安排好膳食,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保证膳食配方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主食的平衡。配制膳食时无需每日计算,真正重要的是在辅食中充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保持进食品种的多样化,促进不同食物的营养互补,从而达到膳食平衡。一般来说,1~3岁小儿每餐只能容纳200~300毫升(1~1.5小碗)的食物,每天可进食三顿主餐,上下午各加一次小点心。合理的膳食搭配包括:

1.谷面类,为主食。

2.蛋白质类如肉、鱼、蛋、奶及豆类,为辅食。

3.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是水果和蔬菜。补充蛋白质时优先考虑肉、肝、鱼、蛋和乳类,在提供优质蛋白质的同时补充钙、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小儿咀嚼能力弱,食物必须切碎煮烂,豆类中以嫩豆腐为佳。蔬菜选深绿色,水果选棕红色。食物以清淡为宜,不应添加葱、姜、蒜、辣椒等调味品,但可添加其他调味品,以增加食物的色、香、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添加辅食怎样才能合理搭配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