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样的心跳率才算正常(精品六篇)

浏览

4567

文章

6

篇1:心跳多少算正常 透过心率竟能看健康

全文共 2069 字

+ 加入清单

心跳多少算正常呢?没想到通过心跳多少也能看健康,那么,人体心跳有什么规律呢?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心跳过快的危害有哪些呢?不同的人群心跳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分钟心跳多少比较正常呢?

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心跳,没了心跳就证明已经死亡,但是心跳的快慢与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呢?一起来看看吧!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主要解决心跳多少正常的疑问,告诉你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为网友提供更多健康小常识。

心跳多少正常

一般人心跳多少正常呢?正常人每分钟的心跳在60-100之间都属于正常的,成年人与新生儿的心跳会有所区别,成年人的心条大约在80次左右,而婴儿的心跳在150左右都属于正常的,心跳过快或者过慢都是属于异常的。

一分钟心跳多少正常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每分钟心跳为70~80次,婴幼儿的心跳比成人要快,初生婴儿每分钟为110~150次,2岁时每分钟为85~125次,4岁时每分钟为65~105次,老年人的心跳偏慢,一般每分钟为55~78次。那成年人一分钟心跳多少正常呢?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

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了。还有些人的心跳会时快时慢、跳跳停停。这些,都属于心跳异常的范围。心跳异常是心脏病觉状之一。

不过,心脏和身体许多器官一样,工作能力也是可以变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缩余地。

据研究,认真做完一套广播体操,每分钟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愤怒、恐惧的当儿,学生临上考场的一刻,心脏也会“怦怦”地加快跳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心跳达到每分钟一百七八十次。让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们的心跳每分钟超过200次。

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的快速而整齐的心律,简称“室上速”,比较常见。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

发作时心率每分钟150~250次,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有时当医生赶到,病人已终止发作了。

心慌可能是唯一的表现,但如果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史,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改变,并持续到心动过速停止后1~2周。

有的病人首次被诊断为冠发病就是在发生了室上速之后。室上速的病因除冠心病以外,其他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风心病合并二尖瓣狭窄、甲状腺机能亢进、预激综合征都可以引起。

不同的人心跳不一样

儿童心跳

小孩子的话,心跳普遍会比较快一些,大部分都在90-130之间,年纪越小,心跳往往越快,这是一个普遍的常识。

运动员心跳

作为专业的运动员心跳都是比较慢的,每分钟大概只有60几次,还有一些患有心脏疾病的成年人,心跳超过100,甚至120,这都属于心动过速,是有问题的,需要去看病。

德国科学家将动物的心率与寿命进行了对比,发现动物越小,心跳越快,寿命越短。老鼠心跳每分钟500-600次,而乌龟每分钟只跳20-30次。

研究显示,心跳越快寿命越短,心跳越慢寿命越长。在动物界像鲸鱼、大象、海龟等都是长寿者。

心跳次数最好在60-90/分之间

人的心跳次数最好在60-90/分之间。人在大量饮酒、激动、生气、情绪不稳,运动以及感染、高热时都会造成心跳加快。长期坚持适度运动可以使心跳变慢。

剧烈运动,大量饮酒,常生气、发怒等都对人体有害,所以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很重要。坚持适度运动,可以使心脏得到锻炼又不至于心跳过快,决定寿命的长短主要还靠遗传基因。

心率越慢寿命越长

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可发现这一规律。有趣的是,仓鼠每分钟心跳约500-600次,是鲸的20-30倍,然而它的体重只是鲸的50万之一。

人们发现,一种叫格拉帕哥斯的乌龟寿命可长达177年,它的每分钟心跳仅为6次,一生心脏共跳动约5.6亿次。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人除外)一生的心跳次数基本一样,大约是7.3亿次左右。

每种动物大小虽然不同,但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例大致相同,都是体重的0.5%-0.6%。

目前,这些现象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人们提出了一种解释:心率由机体能量代谢需求决定,遵守生物物理学规律,机体能量耗尽,生命也就终结,而心率正是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有效指标。

心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的使用寿命决定了人体的寿命,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心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哦!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心跳一分钟多少比较正常了吗?有时候心跳过快会引起贫血,缺氧等疾病,需要引起注意。为了维持正常的心跳,要从日常生活做起,日常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前抵抗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真正“走心的音乐”:贝多芬跟着不正常心跳谱曲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该研究团队包括一名心脏病专家、一名医学历史学家和一名来自密歇根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音乐学者。

这项研究从生物学和药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贝多芬的作曲方法,寻找与他的心脏状况有关的线索。一些著名作品的某些部分的节奏实际上可能是贝多芬不规则的心率。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乔尔·豪威尔说:“他的音乐是‘发自内心的’,也许是隐喻,但同时也是真实的。”。“大脑和身体的协同作用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这在艺术和音乐领域尤为明显,可以反映人们心中的许多体验。”

在四重奏的中间,曲调突然变成了c大调。不平衡的节奏产生了黑暗的感觉,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甚至可以称之为“呼吸短促”的感觉。当作曲家指示音乐家演奏这一部分时,这段乐曲被标上了“beklemmt”,这是一个德语单词,意思是“心很重”。

“我们无法证明或反驳贝多芬是否被我们认为的许多疾病折磨过,因为许多现代诊断方法在18世纪并不存在。我们正在利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切来解释数百年前的医疗记录。然而,许多症状和异常心跳之间的共同联系使我们感到,贝多芬关于他有心律不齐症状的假设是非常合理的,他的工作可能是“音乐形式的心电图”。”研究员戈德伯格说。

(蝌蚪君编译自dailymail,请注明转载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60岁老人心跳95正常吗

全文共 149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心率快与慢体现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老年人,应关注着自己的心率变化。那么60岁老人心跳95正常吗?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下面小编就带你一一了解!

导致心率过快的原因

1、生理性心率过快:生理性心率过快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心率过快: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率过快。

3、病理性心率过快:如全身性疾病: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率过快。

心率过高的危害

1、甲亢:可有心动过速、心悸、出汗、失眠、食欲增加、体重减轻等;

2、发热、贫血;

3、心血管疾病:特别要注意心肌炎等;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β-受体高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也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老年人理想心率是多少

1、休息时心率: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2、运动时心率:一个人的最大心率大约是220减去年龄,运动时达到最大心率的65%~85%效果最好,如40~50岁的中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18~153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04~135次/分钟,但若是心脏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

60岁老人心跳95正常吗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因此心跳95算正常的。

如何降低心率

1、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2、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3、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看了上面介绍的这些可以降低心率的方法后,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了,特别是一些喜欢运动的朋友,不妨改变一下运动的方法,可以多做一些轻柔的运动,如太极拳,或是散步,这些对于心率快的老人来说都是十分好的运动,对身体的健康是十分有好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正常心跳次数 不同年龄不同

全文共 1963 字

+ 加入清单

心跳次数多少算正常

婴幼儿时期: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正常心跳范围为100~140次每分钟,婴幼儿哭闹时期甚至还会达到180次每分钟,在安静熟睡时心率则会下降,可能减到70次每分钟。

成年人时期:成年人的心脏发育已经趋于完善,在这个时期,人体正常心跳的次数一般为75次每分钟,在60~100次每分钟范围内都比较正常,显而易见,成人的心跳比婴幼儿稍慢一些。

老年人时期:在老年时期,人体正常心跳次数约为70次每分钟,比之成年人稍慢一些,但区别并不明显。许多老年人都有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当心跳过快或过慢时,会对生命产生威胁,因此建议要及时就医。

另外,除了年龄是导致心跳次数不同的原因外,状态不同也会导致人体心跳次数的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心跳超过100次每分钟时,就成为心跳过速,造成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激烈的运动(达到180次每分钟)、情绪的紧张、焦虑(达到100次每分钟)等等,也有可能是因为病理性疾病发作导致心跳加速。

从心跳速度看寿命长短

心率过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主要源自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专家解释,因为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的一个窗口,而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若经常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内血流加速、压力增高,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在损伤处可出现脂质沉着,形成粥样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

因为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容易引起心脏左室肥厚,而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猝死率明显增加。因此,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钟,有心绞痛的病患,晨起心跳次数应控制在55~60次/分钟。

房颤

脑卒中风险增3~5倍

除了心率过快外,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也是与高血压相关、危害严重的心跳异常,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无房颤者的3~5倍。

如果人的心跳会时快时慢、跳跳停停,称之为“心律失常”,房颤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介绍,房颤的表现是心跳绝对不整齐,并常伴有心跳过快。规律的心跳是由心脏窦房结支配的,而发生房颤时,改由心房肌导致跳动了,因此无规律、心脏泵血不佳,由于血流缓慢,血液滞积,血液容易凝集成为血栓粘在心房壁上,脱落后堵塞血管,引起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

房颤发生与年龄增长、脏器机能有关。一般无心脏病的成年人房颤发生率为0.5%,60岁增至2%~4%,60~79岁增至4%~8%,80岁以上发生率增至8%~10%。

特别要关注的是,高血压与房颤经常相伴,100例房颤中,9~22例有高血压;100例高血压中,4~6例出现房颤,其余是并存,无法分清发生的次序先后。

高血压情况下,人体血管外周阻力增高,心脏需要加大力来泵血,用力收缩,久而久之造成心肌肥厚,心脏巨大。心房扩大后,容易出现心房肌收缩,产生房颤。

心跳有总数

“心动”过快会短寿

心跳,是医学名词“心率”的俗称。自然界里,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心率快的动物寿命短:老鼠每分钟心率300~500次,寿命只有1~2年;乌龟每分钟只有心率6~10次,正常可活上百年甚至数百年。

事实上,除了特别的冬眠动物外,如大象、长颈鹿、熊猫等,大部分动物的心率都快过人类,而人类属于自然界里心率偏慢的,同时也是较长寿的。

为什么心跳慢的动物会长寿?教授认为,简单地说,心脏不是永动机,它跳动的次数有总数限制,比如人类,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95%以上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但其中大多数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为七八十次,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心率过快,等于迅速消耗心跳总额,寿命自然缩短。

健康人正常情况下,心跳是匀速的,睡觉时会减慢至50~60次/分钟,吃饭或运动时加快,介绍,一般人跑完400米,心跳加快至80~120次/分钟,感觉气喘吁吁而且心脏猛跳,突然面对老虎、毒蛇等紧张或兴奋的情况,心跳到要从嗓子眼蹦出来,脉搏都数不过来,这是正常的。如果快步走一下,心跳就超过100次/分钟,那才是不正常。

运动员或体格特别健康者,心率、脉搏会强而有力,安静时心率仅为50~60次/分钟,短跑运动员跑完400米,可能心率也仅加快至100次/分钟。

“并不是心率越低越好,窦性心动过缓会要命。”专家介绍,如果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多数是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原理是心跳过慢,心房供血不足,导致人体缺氧缺血,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来供血,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不了血,就会出现猝死,严重者可能死于睡梦中。运动、日常活动后心跳也无法回到70~80次/分钟的人,要特别注意。

结语:通过上文的分析大家知道正常心跳次数是多少了吗?测试好,跟正常的对比一下,看看是快了还是慢了,如果出现误差的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了,排除其他外界的因素,就要考虑是否是身体受到了疾病的威胁了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正常心跳 影响人体心跳的因素有哪些

全文共 220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就是说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说人的心跳都是不一样的,那您知道每个人的正常心跳是多少那?您知道一分钟心跳多少正常吗?今天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有关影响心率的因素的知识,感兴趣的您赶快来看看哦。

一分钟心跳多少正常

一分钟你的心跳是多少呢?您是否连接一个人一分钟心跳多少次才算正常了呢?来看下不同人群的心跳多少算正常的哦,一起过来了解下吧。

一、老年人心跳偏慢,一般为55—78次。

二、婴幼儿心跳比成人快,初生婴儿110—150次,2岁时85—125次,4岁时65—105次。

三、健康成人为60—100次。正常成人在安静时为70—80次,女性稍快。

四、影响心率快慢的因素

同一个人,在睡眠或安静时心率减慢,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

某些药物、疾病、饮料等会使心率加快或减慢: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160次)、婴幼儿超过15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www.yiqig.cn一起过)。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心率在160—220次,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成人心率低于60次(一般在40次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胆、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

心率超过160次或低于40次,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检查,对症治疗。

影响心跳的因素

1.心动过速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

2.心动过缓

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

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如果脉搏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应考虑心房纤颤。

3.正确看待窦性心动过缓

很多人都会有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的人,是否会出现此症状,与其心跳过缓的频率和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关。

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钟之间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尤其是一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安静状态下即使其心率在40次/分钟左右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

但是一般人的心率若在40~50次/分钟之间,就会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若其心率降至35~40次/分钟则会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脑器官的供血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胸部闷痛、头晕、晕厥甚至猝死。

如果自我感觉没有任何不适,不用去理会心电图所说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但如果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比如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了解心动过缓的病因,如果心跳过慢,可以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日常保健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何才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分钟左右:

1.运动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3.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4.保持心态平和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通过听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5.药物治疗

某些疾病如高血压及冠心病引起的心率加快,可根据医嘱服用药物,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心动过速怎么办

1、尽量使头部后仰或躯体前弯。

2、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部,以诱发恶心或呕吐,由此兴奋迷走神经而减缓心跳。

3、向一个已经相当膨胀的气球再尽量吹气。

4、深吸一口气后屏住气,再用力把气呼出。

5、用冰袋(冰袋内水温保持4℃)围绕颈部,直至发作终止。

6、面部浸入10℃冷水中,直到不能继续屏气时抬头吸气,反复3-5次。

7、对于突发的心动过速可让病人大声咳嗽、深吸气后憋住气用力呼出、手指刺激咽喉部、压迫眼球上部等处理,如果不能缓解,病人仍头昏、出冷汗、四肢冰凉,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心跳是否是正常的心跳,在一分钟内心跳多少次呢?您也已经已经知道影响每个人的心跳有哪些因素了吧,心跳过快或者是心跳过慢的话,都是不正常的,注意自己的心跳就是注意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正常心跳一分钟多少下?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每分钟60~100次

在医学中,我们成年人正常心跳一分钟在60~100次之间。正常情况,劳动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一些,女性比男性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60~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

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

影响心率的体液因素主要有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甲状腺素。此外,心率受体温的影响,体温升高1℃,心率将增加12~18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