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惊蛰时节如何养生(实用20篇)

秋天开花的种类不少,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菊花,它在秋季9-11月份开放花朵。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惊蛰时节如何养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浏览

3985

文章

47

篇1:惊蛰时节养生应注意什么

全文共 2164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时节,春雷初作,震醒了冬天藏在地下的昆虫和动物,让它们陆续出来活动,也就是古语说的"春雷惊百虫"。那么惊蛰时节养生注意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惊蛰期间如何调整自身运势

1、调整情绪。

惊蛰前后,木气盛旺,人的肝阳上升,比较易怒,因此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非常关键,不要让无名的怒火烧毁了自己的理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灾祸。刚刚萌发的新芽、因风吹皱的春水、披上绿装的山野、争春的野花,都是能帮助我们在欣赏之余去舒缓心情的。

2、整理家居。

惊蛰期间,是细菌、虫子、蚊蝇等开始活跃的时候,历经一冬,家中有的地方会存在死角,或堆放杂物、旧物之处,选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与家人一起全面清整家里的卫生,消毒、擦拭家具,可以用艾草将家中的死角熏一熏,清楚秽气和阴邪之气,将蛰伏的蚊虫等消灭干净,不用的该扔的扔掉,保证通风、干爽。当然能结合家人命理重新调整家中的风水布局则更好。

3、事业规划。

春天震卦为雷,主动,主进取,是一年的事业的开始,假如想创业的朋友,看好机遇,该动就动,不要犹豫,因为这是一年比较适合投资创业的最佳机会。已经事业有成的朋友,不要坚守现状,要用这个时间,敢于创新,发展,走新路。在原来事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不要害怕短时间的困难。因为你的主动播种进取和辛勤的付出,相信你的未来收益,一定更加丰厚。

4、健康养生。

健康是人们的第一要素。要是没有健康的身体,别的什么财富、事业等等都是零。进入惊蛰,万物复苏,包括有害的病菌。微生物同样也开始活动,我们要防止有害病菌的侵袭,首先要增加我们的免疫能力,最好能够根据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当的进行一些饮食、药物的养生。古人还有“春捂秋冻”之说,就是说进入春天,天气渐渐转暖,减衣服要慢一些,千万不要感到天一热,马上把衣服脱掉,这样非常容易感冒或感染流行疾病。特别是老年朋友们,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多穿点衣服,热点不怕,在这个时间经受不了忽冷忽热的磨练,这样才能更健康。

惊蛰时节养生应注意什么

应慎防风

农谚道"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可以看出惊蛰是多风的节气。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惊蛰气温明显变暖,空气湿度增加,万物复苏,病毒、细菌也开始大量繁殖,要注意预防外感疾病(流感、流脑、水痘等)的发生。身体平素虚弱的人应避免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晒晒太阳,平时常揉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以提高身体抵御病邪的能力。

应动得法

惊蛰时节,生机盎然,人体阳气上升,各个器官组织机能想要充分活跃起来,就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具体来讲,要求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慢跑、打球,锻炼身体四肢;下棋、打牌,锻炼头脑醒神;听音乐、唱歌,愉悦一下内心。全身心地动起来,不知不觉间,气血便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健康无恙。

应多吃梨

惊蛰时节,依然有春季前两个节气的特点---乍暖还寒。此时气候相对干燥,人很容易口舌干燥,饮食上可选多汁性寒味甘、有润肺滋阴功效的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寓意开启一年离开家人、努力工作的行程。吃法上可以煮冰糖雪梨当茶饮,润肺止咳的效果很好。惊蛰各地桃花盛开,是桃花癣频发的时期,饮食上还可多吃胡萝卜来防治皮肤过敏性疾病,同时易出现桃花癣的人要避免接触花粉。

惊蛰养生要“两护”

护肝脏

中医养生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我们的祖先在四时养生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养生原则。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惊蛰时节,肝之阳气升发,易动怒,因此此时要戒暴怒,更忌心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遇到事情,要控制情绪,忌妄动肝火。如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的阴虚之人。饮食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银耳、雄鸭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体育锻炼时不宜过激活动,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护脾胃

惊蛰时节在饮食上应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等,而生冷黏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如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痰湿的人。饮食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球类等活动,增强体质。

惊蛰当天吃什么食物

吃梨

惊蛰吃梨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梨”同“离”,吃梨可以远离虫害,让庄稼在新的一年获得丰收;另一说法则着眼于养生保健,认为惊蛰时候天气回暖,气候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而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润肺止咳。

炒玉米、炒黄豆

一些地区在惊蛰这天有“炒玉米”的风俗,称之为“炒虫”,即玉米经过翻炒的过程便是虫子被消灭的过程。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意的是“炒黄豆”。据传陕西一些地区有惊蛰吃炒黄豆的习俗,黄豆在锅中被爆炒的噼啪声,正如害虫在接受煎熬的“蹦跳声”。

吃鸡蛋

惊蛰还有吃鸡蛋的食俗,相传这一天要祭祀白虎,白虎满口獠牙,十分可怕,只有用鸡蛋将其喂饱,它才不会伤人,因此便有了惊蛰吃鸡蛋的说法。

烙煎饼

有说法称,山东一些地方有惊蛰吃煎饼的风俗,以前烙煎饼需要生起火炉,有烟有火,意为让害虫在烟火的熏烤中消失殆尽。

吃驴打滚

惊蛰这天还有吃驴打滚的食俗,驴打滚取“滚”字之妙用,即翻滚、翻身之意。惊蛰在春季,一年之始,吃驴打滚寓意在新的一年可以“翻身”,心想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惊蛰时节吃什么养生好

全文共 1492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之后,气温逐渐回升,南方雨水逐渐增多,天气乍寒乍暖,偶尔有春雷鸣响,那么惊蛰时节吃什么养生好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惊蛰时节吃什么养生好,欢迎阅读!

惊蛰节气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一:及时增减衣物

惊蛰天气虽有回升,但是冷空气依旧很强,所以出行不要急着脱去大衣,“春捂”一阵可以预防感冒,而且昼夜温差大,夜间寒凉注意及时添衣保暖。

注意事项二:养护肝脏

惊蛰时节是养护肝脏最好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肝脏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养肝比平时事半功倍,而且能有效促进自己身体的新陈代谢。这个时节也正是流感和各种病毒活跃的时候,所以需要提高警惕,以防病毒缠身。

注意事项三:饮食清淡

惊蛰天气变暖,饮食方面应该往清淡温和方面烹饪,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其中梨就是最好的惊蛰食物。

惊蛰时节吃什么养生

1、梨子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梨,我们无迹可寻。不过经常听家里的长辈说,惊蛰吃梨是为了让你“离家创业”,努力耀祖光宗,不忘先祖之意。

2、水萝卜(蛰菜)

随着惊蛰的到来,水萝卜也开始逐渐上市,也是惊蛰的时令菜,可以隔三差五吃一次。水萝卜主要以凉拌为主,凉拌的味道可以做好几种出来,具体做法就不累述了,大家记着吃就是了。

3、鸡蛋

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这是惊蛰祭白虎的由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惊蛰的时候吃鸡蛋是为了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因为鸡蛋里面的营养价值特别的高,吃了鸡蛋就不会特别的容易生病了。

4、驴打滚

惊蛰吃驴打滚是天津一带流行的习俗,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在惊蛰节气这一天,当天气慢慢的变暖的时候,我们吃一点点甜甜的驴打滚,代表着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滋滋润润的,也代表着我们把我们的愿望寄托在吃驴打滚这一行为里面呢。

5、花生(蛰豆)

相传二月十二惊蛰这天,古时候人们会多吃豆子,用来增加身体营养成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开始食用花生豆以代替豆子。这样也是可以的,并不能说花生不能使用。花生的营养成分和大豆差不多,每天吃一些,可以增加体内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对舒缓肠胃也有不错的效果

惊蛰南方吃什么食物

1、玉米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2、香椿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很多人惊蛰时候要吃香椿,香椿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香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吃了香椿,春天才真的到来了。不过香椿属于发物,对于身体比较容易过敏的人来说,就不要轻易的尝试这道蔬菜了。

3、蛋

我国南方民间地区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喂给人们自己啦。

每星期不宜吃超过三只蛋黄,蛋白则不在此限,而且每天不应摄取超过300毫克胆固醇。原来蛋白不含脂肪,也不含胆固醇,是接近纯蛋白质的食物,所以蛋白的摄取量不像蛋黄般受限制。

4、芋头

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

中医认为芋头可补中益气,因其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5、窨糕

窨糕,本名印糕,江苏一种传统节令美食。窨糕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凉而不硬,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立夏前市场上就没有卖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惊蛰时节滋补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2666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那么惊蛰时节滋补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惊蛰时节滋补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一 辛甘之品助春阳

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说葱、生姜、韭菜、蒜苗等这类性温味辛的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类似的食物还有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等,在疏散风寒的同时,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二 防春困多吃黄绿蔬菜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有益,应季的野菜如马兰头、枸杞头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三 霉变食物格外当心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水果食品),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还要注意冬季腌制的酸菜、咸菜、发芽的土豆、四季豆、霉变甘蔗等这类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的食品要格外当心。

四 润肺健脾才健康

惊蛰时节,易咽干冒火,民间素以“惊蛰吃梨”来“清六腑之热,滋五脏之阴。”枇杷、百合、大枣、银耳、莲藕、山药都有润肺健脾功效。春属木,对应肝脏,吃东西讲究清温平淡。常吃新鲜蔬菜、鸡、蛋、奶,都能强身健体。春季切忌妄动肝火,建议肝火旺的人暂别羊肉、狗肉,选择清肝、降火和滋阴的鱼类禽类,养肝护肝,疏肝理气。

五 肝火旺要饮食清淡

春季肝火过旺容易肝胃不和,所以春天人容易上火,出现舌红苔黄、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牙龈肿痛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油炸食品)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补脾润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薏苡仁、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香蕉、生梨等。

比如菊皇茶,里面有菊花、枸杞子、莲子心、胖大海、陈皮、甘草组成,根据中医理论,菊花、枸杞子可以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用于两目干涩、头昏眼花;菊花又可以疏风清热,胖大海、甘草又可以清宣肺气、清肠通便,用于肺气闭郁、痰热咳嗽、声音嘶哑、热结便秘等,陈皮为睥肺二经的气分药,可以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莲子心又可以清心安神,所以春天常饮菊皇茶可以达到滋养肝脏、补脾润肺、清解里热的作用。

六 多甜少酸补益脾胃

春季进补还应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在这类食物中,首推山药和大枣。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平时容易出现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春季更应该格外注意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

俗话说“日食五枣,长生不老”,大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龙眼玉竹排骨汤——由百合、山药、龙眼、莲子、薏仁、玉竹、芡实、蜜枣组成;山药枸杞水鸭汤——百合、山药、龙眼、枸杞子、陈皮组成,都是药食两用的甘味食材组成,能够补脾益肺,滋补肝肾,并能滋阴养颜。

惊蛰的美食都有什么

1、黄金糯米蛋

惊蛰要吃蛋!彩蛋在西方是复活节的重要象征,代表新生命的开始,与惊蛰的寓意不谋而合。春天到了,做一个美味有创意的“彩蛋”,愿你今后的生活也如此丰富多彩!

2、荠菜千张卷

荠菜可是最美味的野菜哦!而且含有丰富的钙质和维生素C,尤其适合春天干燥的天气下食用。学会这道荠菜千张卷,在家也可以做出像餐馆里一样精致的美味!薄薄的千张包裹满满的荠菜,一口咬下去,清新怡人,再加上千张劲道弹滑的口感,简直比肉还好吃!

3、山药煲鸡汤

鸡汤是怎么煮都好喝,山药也是滋补的神器。万物复苏的春天,最适合给自己煲上一锅养颜的山药鸡汤,鸡肉的香气飘满屋子,让味蕾最先感受春天的到来!

4、蒜苔炒鸡蛋

还有什么快手菜比蒜苔炒鸡蛋更美味?蒜苔独特的清脆鲜香尤其能衬托鸡蛋的鲜嫩,它最家常,却也最诱人。一口菜,一口饭,吃得无比幸福!鸡蛋一定要炒的嫩一点哦!

5、冰糖蒸梨

惊蛰到,吃梨啦!惊蛰吃梨的习俗,传说是由祁县的着名晋商渠百川传下的。惊蛰日,渠百川将走西口,其父拿出一个梨,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吃梨是为了不忘先祖。后来惊蛰吃梨的习俗就传开了,意为“努力奋斗,光耀门楣”。

惊蛰养生秘诀

一、惊蛰应多吃清淡食物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春季饮食,应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做到饮食品种的多样化,以保证人体能够得到丰富而充足的营养素供给。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另外,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的发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二、惊蛰宜适当进补

惊蛰的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补品,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一般应选服具有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补品。像鹌鹑汤、白木耳煮麻雀、清补菜鸭、枸杞银耳羹、荸荠萝卜汁、枸杞蛇肉汤、虫草山药烧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三、惊蛰多食锅巴好

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甜食以养脾。医师指出,锅巴属甜食,可以多吃一点。

所谓锅巴,是煮米饭时锅底所结之物,经低温烘烤而成,又香又脆。据现代科学分析,焙锅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e、纤维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除淀粉外,其他成分大多藏于米粒胚芽和外膜里。经过低温烘烤,外层的营养成分多被破坏,部分的淀粉也分解了,故食时极易消化;

而且,在吃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酶以帮助消化吸收,促使肠胃蠕动,增强其功能;另外,微炭化后的锅巴,还能吸附肠腔里的气体、水分和细菌的毒素,以达到收敛止泻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焙烤成锅巴的粳米有补脾、养胃、滋养的功效,最宜病后食用。粳米经炒、烘、烤之后,食之味香,促进食欲,还有消食导滞、收敛止泻的功效。因此,春天多食锅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惊蛰时节有哪些养生的汤

全文共 2207 字

+ 加入清单

吃饭之前先喝汤,首先缓解了胃的饥饿状况,并且是先温暖了胃。对于很多忙碌的上班族都是没有喝汤的时间,不过有些健康的养生汤简直就是经济实惠又划算,并且还节省时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惊蛰简单易做的养生汤,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生菜品

香椿炒蛋

材料:嫩香椿头150克,鸡蛋6个,盐、料酒、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香椿头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再捞出放入冷水变凉,捞出过凉切末。

2、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入香椿、盐、料酒,搅成蛋糊。

3、炒锅注油烧至七成热,将鸡蛋糊倒入锅内,翻炒至鸡蛋嫩熟,淋上少许熟油,装盘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泽肤健美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吐血,目赤,营养不良,白秃等病症。常人食之可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适宜春季防感冒。

牛乳粥

材料:鲜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牛奶、白糖后,烧沸即可。

功效:补虚损,益肺胃,补气养血,生津润肠。

禁忌:不宜合用酸性食物。脾胃虚寒作泻、痰饮积滞者慎食用。

惊蛰养生汤

银耳鹑蛋汤

材料:银耳12克,鹌鹑蛋10个,冰糖适量。做法:水发银耳,除去杂质,放入碗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将鹌鹑蛋放入冷水锅内煮开,捞出,放在冷水中剥去外壳。另用洁净小锅,加清水和冰糖,待烧开后放入备好的银耳,鹌鹑蛋,撤去浮沫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强精补肾,益气养血,健脑强身之功效。对贫血,妇婴营养不良,神经衰弱,气管炎,血管硬化、心脏病、代谢障碍等病人均有补益作用。常食之能防止老年疾病,并能延年益寿。

猪心枣仁汤

猪心1个,酸枣仁15克,茯苓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先将猪心剖开,洗干净;茯苓、酸枣仁、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猪心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文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此汤有补血养心、益肝宁神之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癔病等。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陈皮6克,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做法: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切块。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芯洗净,淮山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者尤宜。

炖龙眼党参鸽肉汤

龙眼肉30克,党参30克,白鸽肉150克。先将鸽肉洗干净,切成小块,与龙眼肉、党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炖汤,鸽肉熟后饮汤,食肉和龙眼。此汤有滋肝肾、益脾气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悸不宁、失眠健忘、气短食少等。

牛蒡海带汤

材料:海带120克,牛蒡子9克,猪骨头汤100克。做法:将牛蒡子用1杯水以弱火煎至一半份量,隔渣留汁备用。将猪骨头汤和牛蒡子汁放入锅中同煮,用少许酱油调味,煮滚时放入海带,再煮片刻便可饮用。功效:此汤有解毒利咽、祛风除瘟之功,适用于春季流脑、发热恶寒、头痛寒战、咽喉疼痛等病症。

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

材料: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百合山药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百合80克,山药片40克,陈皮2克,生姜1片。做法: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滚,改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食用。功效:鲫鱼有滋补作用,而山药性味甘平,可补益脾胃、益肺滋肾。此汤补而不燥,益肺肾,经常饮用可以健体、健美皮肤及开胃。

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可谓左河水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却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惊蛰时节吃什么最养生

全文共 3858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并会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惊蛰时节吃什么最养生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惊蛰时节吃什么最养生,欢迎查阅!

惊蛰时节其他保健养生法

一、预防疾病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二、运动方面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

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起居方面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惊蛰养生原则

1.多吃清淡食物和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

惊蛰时节气候比较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一些细菌也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多了,积郁的热毒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成甜点食用,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4.喝酒要注意

饮酒必须有佐酒莱肴,边饮边吃富有营养的荤菜。要舒舒服服坐着饮酒,不可借酒装疯,狂跳欢舞。要细品慢尝,体会其味,切忌狂饮猛喝。饮有注册商标的正宗黄酒,对来路不明的酒不饮。要有节制,节制就是饮到自我感觉身心最为舒畅的程度为止。

5.多喝汤

春天属于升发的季节,身体内的阳气也在往外升发,人的体内是比较虚的,所以可以适当进补,但又不宜大鱼大肉。这时候进补,多喝汤是最合适的,可以多煲一些去虚火的汤水,比如莲藕排骨汤、山药汤等。

惊蛰时节食谱

白菜绿豆芽饮

[原料]白菜根茎头1个,绿豆芽30克。

[制作]白菜根茎头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一同放人锅中,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烧煎煮15分钟,滤去渣,稍晾凉,装入罐中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者食用。

双花饮

[原料]金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制作]将金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滗入小盆内,再煎熬1次滗出药液,将2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辛凉解表。

桑椹桂圆饮

[原料]鲜桑葚60克,桂圆肉30克。

[制作]将桑葚、桂圆肉洗净,加水适量,炖烂。

[功效]适于心悸气促,失眠多梦,汗出,头目眩晕者食用。

芹菜汁

[原料]鲜芹菜1把。

[制作]鲜芹菜开水洗净,切细捣汁即成。

[功效]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人参大枣粥

[原料]人参6克,大枣(去核)15枚,粳米50克。

[制作]大枣与人参、粳米共煮为粥,即可。

[功效]适于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怠倦,食欲不振,气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者食用。

牛乳粥

[原料]鲜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牛奶、白糖后,烧沸即可。

[功效]补虚损,益肺胃,补气养血,生津润肠。

[禁忌]不宜合用酸性食物。脾胃虚寒作泻、痰饮积滞者慎食用。

芹菜粥

[原料]芹菜40克,粳米50克,葱白5克,花生油、盐、味精若干。

[制作]将芹菜洗净去根。锅中倒入花生油烧热,爆葱,添入水、米、盐,煮七成熟成粥,再加入芹菜煮至粥熟,调味精即可。

[功效]平肝清热凉血,化湿,利大小便。

[禁忌]平素脾肾阳虚者不宜食用。肝硬化、痢疾泄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炎、小儿腹泻等患者慎食。

生姜粥

[原料]鲜生姜6克,红枣2枚,粳米(或糯米)100克。

[制作]将生姜洗净,切片,红枣洗净,粳米(或糯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置于大火上烧沸,再改用小火煮熟即成。

[功效]暖脾胃,散风寒。

[禁忌]生姜不能用食过多,以免口干、喉痛、便秘等症出现。外感风热、暑热实邪、阴虚内热者忌食用。

氽四鳃鲈鱼

[原料]活四鳃鲈鱼750克,春笋80克,蛋清1个,精制油50克,葱段5克,姜片5片,黄酒10克,精盐10克,味精3克,清水760克。

[制作]鲈鱼洗净刮鳞,春笋剥壳洗后切成片。鸡蛋打破取蛋清打起泡备用。铁锅大火烧热,放人生油,投入葱段、姜片,待爆至呈金黄色时,即将鲈鱼腹部朝上下锅,略煎片刻;再把鲈鱼翻身背朝上,烹人料酒,加盖稍焖;稍后揭盖,加入清水,滚沸5分钟,待汤呈奶白色时,再加盖,用小火焖6分钟;随后揭去盖,加入春笋、盐、味精,用大火烧沸,将蛋泡糊倒人即可出锅。

[功效]益脾胃,补肝肾,健筋骨,安胎。

[禁忌]有肠胃道慢性病者,有实热、实邪者不宜食用。

红烧菇笋

[原料]葱白20克,水发冬菇50克,净竹笋、白萝卜各80克,调料若干。

[制作]将冬菇去蒂。笋在沸水中氽过,切骨排片。白萝卜刨皮,切骨排片。葱白切段。均洗净。炒锅放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放人白萝卜炸过捞起,沥去油。锅底留油20克烧热,下葱白煸过,倒入冬菇笋片略煸,加入白糖、酱油、油炸萝卜片及水,加盖烧5分钟,调人味精香醋,勾薄芡即可。

[功效]强阴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清热解毒,化痰益气,利膈爽胃。

[禁忌]脾虚便溏者慎食用。

肉末蘑菇烧豆腐

[原料]猪肉末50克,蘑菇10克,豆腐200克,酱油10克,葱花、姜末、黄酒、豆油各适量。

[制作]将猪肉剁成肉末,蘑菇洗干净用温水泡,切成小方丁,泡蘑菇的水留用;再将豆腐切成小方块,沸水焯过备用。油锅加热后,先把豆腐煎至两面黄,拨在一边,再下蘑菇、葱、姜、肉末,煸炒至透,然后将豆腐拔下,加入黄酒、蘑菇汤、酱油同烧,烧至人味,出锅即成。

[功效]补益气血,健脾醒胃,抗癌。

[禁忌]痛风及血尿酸高者少食。

白汁桂鱼

[原料]活桂鱼l条(约1000克),瘦火腿25克,青豆50克,料酒25克,精盐6克,味精5克,葱、姜各10克,汤100克,水淀粉10克,精制油50克,高汤200克。

[制作]将桂鱼刮净鱼鳞,割开脐眼,用筷子从口腔内绞出鱼鳃和内脏,洗净后斩去两侧和背部的鱼鳍,下开水锅烫一下捞出,放入冷水中,用小刀轻轻刮去皮面黑皮,在鱼肉两侧各划几刀使其人味,用少许盐擦匀。火腿切丁。青豆洗净沥干。桂鱼置长盆内,撒上精盐,加葱姜、料酒,上笼用大火蒸15分钟取出。然后将炒锅烧热,倒人生油,放人火腿丁、青豆,加入高汤、精盐、味精,滗入蒸好的桂鱼汤汁,待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搅匀,出锅浇在桂鱼上即可。

[功效]补气血,疗虚劳,益脾胃。

[禁忌]寒湿偏重(腹痛畏冷、便泄如水、舌苔白腻等)者不宜多食。

芝麻牛排

[原料]牛里脊肉300克,白芝麻200克(约耗100克),鸡蛋l枚,料酒15克,辣酱油25克,精盐2克,味精1克,面粉15克,熟豆油1000克(约耗100克)。

[制作]将牛肉切成长12厘米、宽7厘米、厚O.6厘米的牛肉块3块,用刀背拍松,每块相距0.6厘米剞一刀,放人碗中,加料酒、盐、味精浸匀。将鸡蛋打成蛋液,将渍好的牛排粘上面粉,蘸上蛋液,放在盛有芝麻的盘内;翻身按实,使牛排两面均匀挂上芝麻。用铁锅大火烧热,注入油,烧至六成热,将牛排抖去松散的芝麻,逐块下勺;炸约2分钟,用铁筷籽牛排逐块翻身,再炸1分钟左右,至呈金黄色时,用漏勺捞起,每块切成六小块,装碟即成。上桌时随跟辣酱油一碟佐食。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禁忌]火热内盛者不宜。

莲子牛肚

[原料]牛肚1个,莲子40粒,香油、食盐、葱、生姜、蒜、酱油各适量。

[制作]将牛肚洗净,然后把水洗过的莲子装在牛肚内,用线缝合,放锄中加水清炖至熟。熟后待冷。将葱、姜、蒜洗净切成末,加酱油、香油成调料。将牛肚切成丝,与莲子共置盘中加调料拌匀即成。

[功效]补脾益胃,涩肠固精,养心安神。

[禁忌]腹满痞胀,或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

龙井虾仁

[原料]活大河虾300克,龙井新茶1.25克,鸡蛋清1个,黄酒15克,精盐3克,味精3克,湿淀粉35克,生油70克。

[制作]将虾洗净,出虾仁,放在竹箩里,用清水反复漂洗3次,见虾仁洁白后取出,沥干水分,再用清洁干毛巾吸干水分,放人碗中,加精盐、味精和鸡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黏性时,放入淀粉拌和上浆。另取茶杯一只,放进龙井茶叶,用开水50克泡开,不必加盖,1分钟后,泡后的茶叶和茶汁待用。

[功效]补肾壮阳,通乳托毒。

[禁忌]阴虚火旺者少食;患有疥疮、湿疹、癣等皮肤病者忌食;有过敏史者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惊蛰时节应该如何进行养生

全文共 2051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时节是人体肝阳之气上升的时候,传统中医指出,惊蛰养生要顺应阳气的生发,并顺肝之性,助益脾气。那么你知道惊蛰时节应该如何进行养生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惊蛰时节的养生食谱

香椿炒蛋

材料:嫩香椿头150克,鸡蛋6个,盐、料酒、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香椿头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再捞出放入冷水变凉,捞出过凉切末。

2、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入香椿、盐、料酒,搅成蛋糊。

3、炒锅注油烧至七成热,将鸡蛋糊倒入锅内,翻炒至鸡蛋嫩熟,淋上少许熟油,装盘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泽肤健美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吐血,目赤,营养不良,白秃等病症。常人食之可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适宜春季防感冒。

白菜绿豆芽饮

材料:白菜根茎头1个,绿豆芽30克。

做法:白菜根茎头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一同放人锅中,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烧煎煮15分钟,滤去渣,稍晾凉,装入罐中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者食用。

桑椹桂圆饮

材料:鲜桑葚60克,桂圆肉30克。

做法:将桑葚、桂圆肉洗净,加水适量,炖烂。

功效:适于心悸气促,失眠多梦,汗出,头目眩晕者食用。

芹菜汁

材料:鲜芹菜1把。

做法:鲜芹菜开水洗净,切细捣汁即成。

功效: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牛乳粥

材料:鲜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牛奶、白糖后,烧沸即可。

功效:补虚损,益肺胃,补气养血,生津润肠。

禁忌:不宜合用酸性食物。脾胃虚寒作泻、痰饮积滞者慎食用。

惊蛰时节应该如何进行养生

饮食篇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清淡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惊蛰节气养生的重点在与护肝健脾,清淡的饮食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

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

惊蛰时节气温还是普遍偏低和干燥,所以很容易导致上火,在日常的饮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银耳、春笋等。

不要食用冰冷食物

由于惊蛰时节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大,所以这个节气还是很不适合吃偏冷的东西,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温的食物。

起居篇

早睡早起,温水洗漱

惊蛰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生活的习惯,起床后用温水洗漱可以让人更加精神,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办法。

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

惊蛰时节也是阴雨季节开始,南方会出现潮湿的情况,所以要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这样可以防止室内细菌的滋生,从而避免湿气重,导致出现风湿疼痛的现象。

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

睡前泡热水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睡眠的质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益处多。

锻炼篇

锻炼也要注意保暖

惊蛰时节早晚气温温差大,乍暖还寒时候很容易导致生病,所以锻炼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的保暖很重要,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受风寒。

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

惊蛰时节早晨雾气都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早上的气温还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练的人最好等太阳出来后雾气消散,温度上升后再外出锻炼。

运动强度要适量

由于冬季刚过,由于长时间不锻炼,开始锻炼的时候要适度,不要一下子要求自己的运动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慢慢加强运动量就好。

防病篇

预防感冒和流感

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阴雨天气多,乍暖还寒很容易导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

预防肠胃病

惊蛰时节,万物苏醒,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所以在饮食上就要注意卫生,不要吃生冷食物,加热后再食用,还要注意个人卫生。

防过敏症

对于那些有花粉过敏症的人这个季节就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随身携带一些过敏药物,这样可以以防不时之需。

小结:在惊蛰是节气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节气到来,春天也即将来临。那么这个节气来临,就需要注意了,要早睡早起,养成晚上泡脚的习惯,要注意保暖,注意预防的感冒一些流感和肠胃病。

惊蛰节气吃什么对身体好

惊蛰第一菜:笋

春笋是春季最好的当季食材,不仅味道清鲜,于养生也大有裨益。养生专家指出,笋在古代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誉。中医认为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

据现代科学化验分析:鲜笋营养价值高,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春笋虽好,但草酸含量较高,肾炎、尿路结石病人不宜食用。过敏体质的朋友要慎吃。

惊蛰第一果:梨

我国民间有惊蛰前后吃梨的保健传统,早起或饭后每人吃个梨,能明显解除咽喉干、痒痛、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另外,梨含有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

梨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要比其他水果都要多,它有助于结肠中致癌物质的排出,从而降低人们患上结肠癌的风险。此外,梨还含有根皮素这种类黄酮,能抑制黑色素瘤、淋巴癌、肝癌和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梨有寒性,身体虚弱畏寒的人吃梨要适量,也可以做成羹汤或小吃,比如蒸梨就是一种传统的食疗补品。

惊蛰第一饮:茶

春季新茶上市,尤其是“明前茶”,具有养肝清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搭配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等中药材或药食两用的材料,更为有益,是春季绝佳的保健茶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惊蛰时节老人要怎么养生才好

全文共 2506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老年人抵抗力差,在惊蛰节气的时候更要注意养生,那你知道惊蛰时节老人要怎么养生才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老年人的惊蛰养生之道。

老年人的惊蛰养生之道

晚睡早起要“春捂”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佳,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意思是说春季万物萌生,大自然生机勃勃,人也应该晚睡早起,多到室外走走,放松放松,可以促使心身从自然界汲取力量,保持一种生气。但是早春不要急于“晚睡早起”,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人体应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转变自己的睡眠习惯。

早春的衣着应以“春捂”为主。早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忽高忽低,最容易让人着凉感冒,还易引发其他疾病。

融入自然以“养神”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发、蛰虫苏醒,一派欣欣向荣。

人也亦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黄帝内经》指出应“以使志生”。“以使志生”是说人们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对老年朋友来说,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修身养性。

所谓“修身”,是指平日注意品德的修养,不做违心违法的事,少私寡欲,知足常乐,使自己的心境自然平和。所谓“养性”,是指精神情志的调养。也就是说,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调节,避免急躁、焦虑、忧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读书、绘画、书法、雕刻、音乐、种花、钓鱼等活动都有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特别是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走出家门,去饱览青山绿水,风景名胜,去感受大自然中的情趣,这是最好的精神调养方法。

活动筋骨复“元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的运动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方法。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了人们的运动锻炼,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运动功能。

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因寒冷的天气使血流缓慢,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易发生运动损伤。充分的活动,可使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加快,关节、肌肉弹性增强,能更好地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其次,要注意用鼻子呼吸。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也比较弯曲,对空气有加温加湿作用,能够较好地保护肺脏。第三,要注意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当运动时身体发热出汗,可适当减少衣服,而运动后一定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感冒。

增加热量以“抗病”

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此时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还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

春天,需要在饮食上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加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惊蛰适合吃的5种养生食物

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不但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蜂蜜

在春季多风的季节里,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各饮用一杯,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清除体内毒素。冲服即可,不需煎煮。由于蜂蜜富含可迅速吸收的糖分,是高能量食品,减肥者不可贪吃。

韭菜

韭菜四季常青,可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韭菜是娇嫩鲜美的起阳草,有天然“伟哥”之称。不但是调味佳品,而且是富含营养的佳蔬良药。春季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一般来说,胃虚有热、下部有火、消化不良者,皆不宜多吃韭菜。

樱桃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鼻出血等症及患热病者应忌食或少食。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其根红叶绿,鲜嫩异常,尤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猜你喜欢:

惊蛰老人要怎么养生才好

惊蛰前后,老人的衣着既要宽松,又要保暖,不要急于减脱冬装,尤其注意下半身要穿得多一些,免得着凉感冒。

在“草木纵横舒”的惊蛰时节,太原干燥的气候,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一些细菌也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多了,积郁的热毒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所以,惊蛰时节吃梨很有必要。梨,性寒、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且含丰富的果酸、维生素等。梨的吃法有很多种。生食、蒸、榨汁、烤或者水煮,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成甜点食用,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

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的发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的摄入能够明显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水萝卜、辣椒、甜椒、苦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惊蛰节气:惊蛰时节好养生,惊蛰最适合吃什么?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节气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以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调养,那么惊蛰养生要吃些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惊蛰时节,在民间素有“吃梨”的习俗。此时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而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也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吃、蒸、榨汁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做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批把、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4个节气的惊蛰时节养生知识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3月初,为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惊蛰时节,这个时候春雷乍动,气温回升。那么你知道哪些惊蛰时节养生知识呢?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惊蛰时节养生知识,供大家阅读参考。

惊蛰适合吃的水果是什么

樱桃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鼻出血等症及患热病者应忌食或少食。

番石榴

据介绍,番石榴是个“营养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族、维C、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所含的维生素C比柑桔、香蕉、木瓜、番茄、西瓜、凤梨等水果都高,其种子中含铁量更胜于其它水果,所以,食用番石榴时最好能连子一起食入。

草莓

它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宜春季养生食用,所以被营养学家誉为是“春季第一果”。草莓的营养配比很合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约是等量的西瓜、葡萄或苹果的10倍,此外草莓中富含铁、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等,对于春季容易出现的肺热咳嗽、嗓子疼、长火疖子等,草莓中含的营养元素都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因为含铁,贫血的朋友也可以常吃。

惊蛰时节养生知识

一、预防疾病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二、饮食方面: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惊蛰时节养生法

1.精神调养

我们大家都知道,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经络气血正常运行,则身心健康,故平时注意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尊崇明师,选择益友,多听美好音乐。

2.环境调摄

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十五至二十分钟。这样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体育锻炼

春夏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惊蛰时节喝什么养生茶比较好

全文共 2415 字

+ 加入清单

在许多地方喝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讲究以及爱好。好茶配好景,往往可以让你感觉到清新与美好。在惊蛰时节,茶叶也可以帮你消炎杀菌去除很多的疾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惊蛰时节喝什么养生茶比较好_惊蛰养生茶及功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事项

一、忽冷忽热多变化 预防感冒最重要

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流行。专家建议,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流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二、早睡早起身体好 防寒保暖防春寒

惊蛰节气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由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气候变化大,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冷暖变幻无常,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须知感冒往往是在气温上升或出汗时脱去过多的衣服,突然着凉时染得的。

三、减肥健身好时节 运动之前要热身

冬季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僵硬:身体各器官如内脏、肌肉的功能都处于较低水平,骨骼和韧带更是僵硬得很,贸贸然弯低身体、高踢脚尖,甚至是扭腰、跳绳,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尤其是从事剧烈的运动前,“热身运动”更是少不了,这是为了预防肌肉和骨骼遭受损伤。

四、口干舌燥,吃清淡

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素有惊蛰日吃梨的习俗。专家称,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另外,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

养生好茶

杞菊乌龙养肝茶:

菊花适量、枸杞子0克、乌龙茶克,开水冲泡,加盖稍泡片刻后即可饮用。杞菊乌龙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VC,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成分,经常适量饮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预防肝内脂肪的囤积、滋补肝肾、疏风明目等功效,亦是一道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

此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VC,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成分,经常适量饮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预防肝内脂肪的囤积、滋补肝肾、疏风明目等功效,亦是一道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菊花可清肝明目。两者配合在一起,一清一补,标本兼顾,对眼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白菊花茶:

春季多伴有肝火旺盛的表现,白菊花茶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养肝护肝、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因此饮用此茶适宜养肝、平肝。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解毒消炎、清肝明目和养肝护肝等功效,对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等病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是养肝、护肝的佳品。

阳虚体质的人,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越喝越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多喝性凉的菊花茶还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导致反酸。可见,用菊花茶来降火清热也是有选择的,不能千人一方。

枸杞茶: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滋阴润肺等作用,对于肾阴亏损、肝气不足引起的肢体无力、头晕耳鸣、面色萎黄等是有一定辅助功效的,并且经常饮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肝硬化,因此春季养肝建议食用枸杞茶。

含有胡萝卜素、烟酸、亚油酸、甜芋碱及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可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血润燥等功效,经常适量饮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新生、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肝硬化,这对肝脏的养护也是极为有益的。

枸杞子有兴奋性神经作用,性欲亢进者不宜服用。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茎叶有清热解渴功效,可治眼疾、高血压症;果实有滋养明目的功效。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金银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肝凉血、补血养血、抗病毒、加强防御机能等作用,经常适量饮用此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春季养肝护肝时节金银花茶也是不错的饮品之选。

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抗病毒、清肝明目、平肝凉血、杀菌止痒、加强防御机能等作用,是春季时节养肝护肝的佳品。

养生的原则

1.精神方面:

加强自我修养,形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多听音乐,多交朋友;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2.环境方面:

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注意培补阳气,多晒太阳。此节气冷暖变幻无常,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感冒不是在寒冷时容易染上的,往往是在气温上升或出汗时脱去过多的衣服,突然着凉时染得的。

3.体育锻炼: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项目。

4.饮食方面:

饮食调养上主要是以“春夏养阳”为总体原则,适当多进食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和蔬菜,如韭菜、菠菜、荠菜等;多吃清淡食物,健脾的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切忌每餐不宜过饱。值得一提的是,此节气各种病菌开始活跃,因细菌而感染的疾病增多,大蒜是一种广谱抗菌食品,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常吃大蒜对预防呼吸道和胃肠道有作用,让病毒、细菌远离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4节气中惊蛰时节养生粥推荐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喝粥的好处有很多,惊蛰时节也适宜喝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惊蛰养生粥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惊蛰饮食注意事项

一是吃新鲜蔬菜等清淡食物。春季要注意养肝和养脾,因此,要适量吃些植物蛋白和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食物,主要有春笋、菠菜、芹菜、芦荟、苦瓜、油菜、山药、莲子、水萝卜、银耳、木耳、鸡肉、鸡蛋、牛奶和鸭血等。

二是多吃梨。干燥的春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多吃些梨可以清热、润燥和止咳。当然,梨既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汁和蒸煮,最常用的就是煮制成冰糖雪梨银耳汤来食用了。

三是适当增加甜食。春天来了,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们的热量需求也在增加,同时为了适应补脾的需要,可适当增加甜食的摄入量。吃大枣粥、喝蜂蜜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是饮食禁忌。记住,这个时节要少吃三类食物:酸性、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惊蛰养生粥推荐

第一,宜食猪肝粥

配制:粳米250克,猪肝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猪肝粥具有补血明目、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贫血头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第二,宜食菠菜粥

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猪油25克,精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菠菜粥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

第三,宜食红枣粥

配制:粳米250克,红枣60个,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第四,宜食黑米党参粥

配制:党参、白茯苓各15克,生姜块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黑米党参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目的作用,适合气虚体弱、脾胃虚弱、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第五,宜食萝卜粳米粥

配制:白萝卜250克,粳米100克,生姜丝8克,猪油25克,精盐3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萝卜粳米粥具有消食利气,宽中止渴的作用,适合因素食肥甘、厚味较多而消化力较弱的患者食用。

第六,宜食菊花粥

配制:粳米250克,干品杭白菊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菊花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头眩、目疾、高血压、皮肤疮痈等患者食用。

喝粥的好处

粥容易消化

大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糊化,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喝粥可以预防感冒

天冷时,早餐喝一碗粥,能够驱除寒气,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预防感冒。

喝粥可以防止喉咙干渴

温热的粥能帮助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喝粥可以防治便秘

稀粥含有大量水分,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又能加速肠胃蠕动,有效防治便秘。

喝粥还有减肥的作用

现代人肥胖问题较严重,多数营养过剩,而粥所含的热量不高,既能吃饱也不会摄入过多的热量,可以作为很好的减肥食品。

喝粥有利于病人的病后康复

病人的肠胃薄弱,消化能力低,用米粥调养最为合适。而且如果可以选择一些中药一起煮,还能起到治病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时节,由于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顺应时节而持续上升,结合惊蛰时节天气的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来采用有效的食谱进补。那么,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有什么推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2:凉拌银耳

银耳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补气的功能。经常服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的抵抗力。

做法:把大蒜切成末,差不多水也就烧开了。把事先泡好撕碎的银耳倒入开水中,稍微汆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要把银耳煮熟,而是去去它的异味儿。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4:翡翠玉丝

翡翠就是青椒,玉丝是土豆。这道菜制作过程相对简单,青椒营养价值颇高,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强体力缓解疲劳。

做法:烹饪时,先放入花椒,然后放入土豆丝,这时候醋也倒入一些,最后放点糖,放入青椒丝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锅了,在装盆以后再淋上麻油以添香。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1:炖龙眼党参鸽肉汤

【原料】龙眼肉30克,党参30克,白鸽肉150克

【做法】先将鸽肉洗干净,切成小块,与龙眼肉、党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炖汤,鸽肉熟后饮汤,食肉和龙眼。

【功效】滋肝肾、益脾气。

【适用】适用于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悸不宁、失眠健忘、气短食少等。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7:淮山茨实扁豆排骨汤

【原料】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6:芡实莲子滚生蚝

【原料】芡实、莲子各50克,杞子20克,生蚝250克、猪脊骨2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芡实莲子杞子稍浸泡;猪脊骨敲裂。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000毫升,武火滚沸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下生蚝滚至刚熟,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功效】养阳益气、固肾生精。

【说明】蚝为沿海海产动物,质地柔软细腻,为极好的滋补强壮食品,以冬末春初最为肥美,中医认为它有潜阳、安神、生精、软坚之功。以健脾益智固精的芡实、莲子滚生蚝,有养阳益气、固肾生精之功。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5: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原料】陈皮6克,去芯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做法】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切块。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芯洗净,淮山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者尤宜。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3:猪心枣仁汤

【原料】猪心1个,酸枣仁15克,茯苓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心剖开,洗干净;茯苓、酸枣仁、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猪心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文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补血养心、益肝宁神。

【适用】适用于因心肝血虚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对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癔病等病症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惊蛰时节养生指南

全文共 1663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月5日-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惊蛰时节养生指南,供大家阅读参考。

惊蛰时节锻炼注意事项

锻炼也要注意保暖

惊蛰时节早晚气温温差大,乍暖还寒时候很容易导致生病,所以锻炼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的保暖很重要,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受风寒。

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

惊蛰时节早晨雾气都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早上的气温还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练的人最好等太阳出来后雾气消散,温度上升后再外出锻炼。

运动强度要适量

由于冬季刚过,由于长时间不锻炼,开始锻炼的时候要适度,不要一下子要求自己的运动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慢慢加强运动量就好。

惊蛰节气养生指南

起居早睡早起去春困

惊蛰节气,人体若阳气不足,易受湿邪侵犯,脾因湿困而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肠胃问题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湿困”或“春困”。春困会影响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便容易令人情绪异常或低落。

从养生角度看,睡眠的质量主要在于时间段,其次才是时间长短。21点至5点,人处于地球的阴面,这8个小时细胞容易得到深层次的休眠。抓紧这个时间段的睡眠,人所获得的精力是其他时间不可比的。

春季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体才能得到调整和补充,进一步促使机能承受紧张度能力的增加,减少白天的困倦。睡懒觉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懒。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春日里尽量不要熬夜,以免诱发和加重春困。

越睡越困,越睡越懒。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春日里尽量不要熬夜,以免诱发和加重春困。

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专家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最后,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多注意休息。情绪不好、过度疲劳都会使人体抗病能力降低,从而更易患病。

“春雷响,万物长”。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惊蛰节气饮食养生

1、惊蛰节气饮食养生指南:饮食清谈

“惊蛰时节的饮食调养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中医专家腾劲松说,春季饮食调养要注意投脏腑所好。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花生、虾仁等。但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红枣粥、山药粥、芝麻粥等。

2、惊蛰节气饮食养生指南:少酸多甜

初春后的一段时间,饮食方面要尤为注意,应尽量避免酸味食品,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防止肝气过旺,同时要适当增加甜味食品,这不仅有利于补益脾气,还可避免肝旺而克伤脾。所吃食物性宜偏凉,要慎用或禁食热性食物,以免饮食助长内热,而发生温热性疾病。惊蛰节气养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3、惊蛰节气饮食养生指南:润春燥多食水果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春燥日益显著容易上火,而且春天是病菌肆意生长的季节,不妨多吃些水果。不仅润燥、抗病毒,还能促进肠胃消化。惊蛰节气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此时吃个生梨润润燥吧。惊蛰养生吃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润燥多吃些梨,苹果,桃子,枇杷,车厘子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哦。

4、惊蛰节气饮食养生指南:温补为主

春季气温并不稳定,特别是初春温度还比较低,食物一定要以温补为主,一方面可以生发阳气,另外温和的食物也不会上火。春天干燥易积热,在这个季节忌辛辣,辛辣的食物只会加重体内热气,导致多生痘痘、便秘等情况。温和的食物有:瘦猪肉、鸡蛋、鸭肉、白菜、芹菜、胡萝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惊蛰时节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

全文共 3343 字

+ 加入清单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惊蛰时节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供大家阅读参考。

惊蛰时节养生汤

1:淮山茨实扁豆排骨汤

材料: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2: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陈皮6克,去芯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制法: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切块。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芯洗净,淮山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者尤宜。

3:萝卜排骨汤

制法:把白萝卜去皮切块,将排骨、海带、萝卜干和枣一起倒入锅内,炖至肉离骨即可食用。

推荐理由:白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化痰清热、解毒的作用。此外,它还有帮助消化的作用,老人们常说的吃萝卜顺气就是说的这个作用,同时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可谓是营养之王。而排骨的营养价值也很高,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此汤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养胃、提气、抗癌的功效,是你开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不二之选。

4:冰糖梨水

制法:将梨切成小块放入锅里,并倒入适量的水,烧至快要滚时将适量冰糖放入水中,继续小火加热。此汤可以加入蜂蜜、鲜竹沥等,止咳效果更好。

推荐理由:“天气转暖后,人体不仅显性排汗量增多,一些隐性的排汗量也有所增加,导致人体水分缺失。”养生专家介绍,冰糖梨水可以补充水分,还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效,适用于慢性气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等病症。

5:猪皮蹄筋大枣汤

制法: 将猪皮去毛、洗净、切块,大枣去核,猪蹄筋用清水泡软,切段,加清水适量,文火炖至皮、筋烂熟后调味服食。

推荐理由:常听姐妹们说吃猪皮可以补充胶原蛋白,猪皮不仅是美容佳品,还可以滋阴,因为胶原蛋白在烹制过程中转化成明胶后,能使细胞得到滋润,防止皮肤过早褶皱。而红枣更是具有健脾益气,滋润肌肤的功效,两者合用,更具洁肤去斑,美容护肤之效。

6:莲实美容羹

制法:先将莲子、芡实、薏仁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将桂圆肉一同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烂熟加蜂蜜调味食用。

推荐理由:桂圆肉大补元气,莲子补脾养胃,薏仁米、芡实为健脾利水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芡实中含有美容必须的维生素A、C、B,蜂蜜中含有胶原蛋白和酶类等物质,可刺激皮肤细胞的生长,促进新陈代谢。此羹是较理想的美容药膳,经常食用有消除皱纹、白嫩肌肤的作用。

7:天麻鱼头汤

制法:将鱼头切半,放入锅里,两面煎香,放入天麻、红枣、当归和白芷等中药材,加盖隔水炖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推荐理由:天麻具有益气定惊、镇痛养肝、祛风湿、强筋骨等效用。专治神经衰弱、眩晕头痛、宁神定惊、益气养肝、利腰膝。而鱼头肉质细嫩,除了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1之外,它还富含胶原蛋白,能增强身体活力,修补人体细胞组织。天麻鱼头汤尤其适宜女士调养气血,有宁神祛风、健脾补血之效,同时也是中老年人士的养生靓汤。

惊蛰时节吃什么蔬菜

1、荠菜

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春暖花开,正是采摘荠菜的好时节。荠菜是高纤维蔬菜。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吃荠菜可护肝,能够名目,吃荠菜对脾气暴躁、血压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有好处;有凉血止血的作用。

荠菜是一种鲜甜的野菜,可做汤、或炒食、或作馅,可洗净开水烫一下,挤水后放冰箱室内储存,随用随取。用荠菜做馄饨、饺子能盖三鲜,拌凉菜、或与肉同炒,味属上乘。南方人则喜欢在春游时顺手采摘一些嫩荠菜用清油炒后作美味佳肴,或是在开水中浸一下,拌上红油海椒、味精、醋、香油、葱、姜末等佐料,作为开胃“送饭”的蔬菜。

2、蕹菜

春季养生吃空心菜最好。这个时候的空心菜,不但脆嫩多汁、味道鲜美,更是解毒的最好蔬菜。中医认为,空心菜具有很强的解毒功效。它性凉味甘,具有解暑行水、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肠通便等功效,被《南方草本状》誉为“奇蔬”;适用于痔疮、便血、折伤、虫蛇咬伤、淋浊、带下及饮食中毒等症。

加热时间不恰当,会使空心菜颜色变差,营养受损。最好把茎和嫩叶分开吃。嫩叶适合急火快炒和凉拌,搭配腐竹、豆腐、鱼、肉沫、芝麻酱等能使营养搭配更为合理。茎可以切成丁,与黄豆、豆渣等一起炒,口感独特,营养丰富。

3、蓬蒿菜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蓬蒿菜所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等药用成分,会刺激胃黏膜,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具有良好的开胃消食、增加食欲、理气宽中的功效。因而,脾胃不和、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患者常食蓬蒿菜对防治疾病大有益处。

蓬蒿菜可以炒、涮、拌等方式熟食,也可蘸以各种调料生食。蓬蒿菜拌上花生酱会觉得更脆爽更有味道,但是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蓬蒿菜。

4、莴笋

莴笋肉质细嫩,生吃热炒均相宜。惊蛰节气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含的钾是钠的27倍,而且含有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

有些朋友认为莴笋叶味道苦,就把莴笋叶丢弃不吃,其实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叶比其茎所含胡萝卜素高出72倍多,维生素B1是2倍,维生素B2是5倍,维生素C4是3倍。此外,经常咳嗽的朋友,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喘止咳。

惊蛰时节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

1、养肝护肝

惊蛰前后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属肝病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人,大动肝火会出现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养肝护肝。

①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踏青、爬山、散步、健身操等),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可以帮助中老年朋友增强心肺功能、护肝养肝。

②中老年朋友适量饮酒(低度)可以帮助血液流通,有助身体健康。但是过量饮酒或者度数过高的酒容易造成肝脏的损伤,中老年朋友应要注意和控制。

③经常饮水可以帮助肝脏的代谢有助健康。

④老年人在穿戴上要穿着宽松的衣物和鞋袜,保持血气流通顺畅。

⑤需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和蔬菜瓜果,少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减少对肝脏的刺激。

⑥不要贪食美味佳肴,少吃高脂肪饮食,少吃油炸、熏烤食品。不食霉变的粮食、花生,不要吃那些过了保质期、腐败变质的不洁食物,以及未经消毒的生冷食品。

⑦老年人的肝脏相对比较脆弱,对酒、烟、浓茶和毒品等不利因素的刺激很敏感,易于引起病变。所以老人应当远离这些是非物品。

⑧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所有的药物进入人体后,都必须经过肝脏分解、吸收、再分送给其他器官,使其发挥药效。而多服药物会造成药物在体内的堆积,产生毒性,损伤肝细胞。是药三分毒,老人没病别吃药,有病也要少用药。

2、止咳止痰

惊蛰时节,干燥的气候,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一些细菌也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多了,积郁的热毒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

①惊蛰时节吃梨很有必要。梨可生食、蒸、榨汁、烤或者水煮,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

梨的性质寒凉,一次不宜多吃,否则会伤脾胃,一些脾胃虚寒和血糖偏高的人,则不宜食用生梨。

榨汁: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后取1杯约400毫升,加入冰糖10克、胖大海1枚,煮后服用,有润肺生津、利咽开音的功效。将生梨、莲藕一同榨汁后兑蜂蜜饮用。

蒸熟:生梨1个,川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后,把川贝母3克研成细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锅内蒸45分钟后取出食用。

煮水:切片后与冰糖、川贝母、银耳同煮。

②滋阴润燥的食物还有酸奶、蜂蜜、豆浆、甘蔗等。

③爱吃野菜的老人可挖些荠菜、苦菜吃。

④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

⑤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惊蛰时节养生介绍

全文共 1777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对于这个节气养生知识我们又知道多少呢?下面由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惊蛰时节的养生吧。

惊蛰养生从物候方面看

无论你是从商的生意人还是医生或是其他的职业,积累一定的物候知识,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的。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惊蛰养生概要

中西医学对人的体质都有分类,但迄今为止,西方医学对人体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学可对人体体质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的实践。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

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老伤者,中气必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变不良的体质状态,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

这里我要说的是,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中,只要我们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是可以纠正体质上的偏颇,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惊蛰养生从饮食方面来看

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

惊蛰养生从起居方面来看

《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惊蛰时节怎么吃才养生

全文共 1369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那么你知道惊蛰养生怎么吃才好吗?现在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惊蛰节气养生方法。

养生茶饮

白菜绿豆芽饮

[原料]白菜根茎头1个,绿豆芽30克。

[制作]白菜根茎头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一同放人锅中,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烧煎煮15分钟,滤去渣,稍晾凉,装入罐中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者食用。

双花饮

[原料]金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制作]将金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滗入小盆内,再煎熬1次滗出药液,将2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辛凉解表。

怎么吃才好

1.多吃清淡食物和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

惊蛰时节气候比较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一些细菌也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多了,积郁的热毒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成甜点食用,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4.喝酒要注意

饮酒必须有佐酒莱肴,边饮边吃富有营养的荤菜。要舒舒服服坐着饮酒,不可借酒装疯,狂跳欢舞。要细品慢尝,体会其味,切忌狂饮猛喝。饮有注册商标的正宗黄酒,对来路不明的酒不饮。要有节制,节制就是饮到自我感觉身心最为舒畅的程度为止。

5.多喝汤

春天属于升发的季节,身体内的阳气也在往外升发,人的体内是比较虚的,所以可以适当进补,但又不宜大鱼大肉。这时候进补,多喝汤是最合适的,可以多煲一些去虚火的汤水,比如莲藕排骨汤、山药汤等。

养生方法

1、起居生活:小心倒春寒

“惊蛰”是反映物候的节令,时值公历三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本节时逢“九九”到九尽,鲁北土地完全解冻,气温一般4~5℃,寒潮频繁。最高气温18~23℃,最低零下3~7℃。降水量一般3~5毫米,多时达20多毫米,也有时不足1毫米。

在这个时节里,江南的“倒春寒”现象要一直延续到惊蛰的最后几天,而北方的寒冷气候则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所以“春捂”在此节气中还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气候冷暖而适当增减衣服。此时肝气旺盛,老年人易动怒,要注意情绪神志的调摄,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升腾太过,易患眩晕、中风之病。此节气宜用枸杞煎水擦身洗面,可使皮肤光泽不老。

2、食疗养生,补气益血防春瘟

惊蛰时节,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由于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顺应时节而继续上升,阴血相对不足。饮食进补应顺应阳气的升发,更加助益于脾气,令五脏平和。所以,进补要根据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结合惊蛰时节气候的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来采用有效的食谱进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惊蛰时节怎么养生保健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时期,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易动怒,易患眩晕、中风等疾病。想知道惊蛰养肝的方法吗?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惊蛰养生原则

惊蛰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4日~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节气。历书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那么,惊蛰养生有哪些原则呢?下面将为您介绍。惊蛰节气养生原则早睡早起去“春困”惊蛰要早睡早起,以去春困。“春困”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惊蛰要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睡前用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底涌泉穴,以促进睡眠。

晨起可站在阳台或窗前,充分舒展身体,微睁双眼,凝视屋顶,然后双眼微闭,将双手搓热,捂在双眼上片刻,反复21次,可以保养眼睛,防止春天眼睛干涩。白天多到户外晒太阳进行日光浴,可以养人体之阳气,预防春困。附:《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穿衣下厚上要薄穿衣要下厚上薄。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时暖时寒,而人体腠理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便会减弱,所以,春天尤其是初春时节不宜过早除去厚衣。《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保健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此时应顺自然之势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下面为大家带来一套惊蛰养生操,一起来看看。

惊蛰之养生食谱

惊蛰时节,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由于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顺应时节而继续上升,阴血相对不足。饮食进补应顺应阳气的升发,更加助益于脾气,令五脏平和。所以,进补要根据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结合惊蛰时节气候的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来采用有效的食谱进补。惊蛰时节的食谱巧搭配如下。

氽四鳃鲈鱼[原料]活四鳃鲈鱼750克,春笋80克,蛋清1个,精制油50克,葱段5克,姜片5片,黄酒10克,精盐10克,味精3克,清水760克。[制作]鲈鱼洗净刮鳞,春笋剥壳洗后切成片。鸡蛋打破取蛋清打起泡备用。铁锅大火烧热,放人生油,投入葱段、姜片,待爆至呈金黄色时,即将鲈鱼腹部朝上下锅,略煎片刻;再把鲈鱼翻身背朝上,烹人料酒,加盖稍焖;稍后揭盖,加入清水,滚沸5分钟,待汤呈奶白色时,再加盖,用小火焖6分钟;随后揭去盖,加入春笋、盐、味精,用大火烧沸,将蛋泡糊倒人即可出锅。[功效]益脾胃,补肝肾,健筋骨,安胎。

惊蛰养生操

1. 选择适合的姿势(盘坐、端坐或站立皆可),呼吸自然,两臂向左右45°侧伸,至与肩齐,两臂内旋,小指在上,拇指在下。

2. 拇指内屈轻抵无名指根,其余四指依次“握固”成拳,两臂外旋,屈肘收臂,置于身体两侧。两肘后伸,收腹扩胸展肩,含肩缩项,提肛缩肾,停顿片刻,头颈及手臂还原。

3. 下颌内收,百会上顶,两臂前伸,力达拳面,稍停,屈肘收臂还原。

4. 两拳由小指依次伸直变掌,向左右45°侧伸,两臂内旋,至与肩齐,继而外旋,转掌心向下。接着重复以上1-4的动作,共做三遍。

5. 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下落还原至初始状态,目视前下方,全身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惊蛰时节养生食物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惊蛰时节养生食物,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惊蛰节气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一:及时增减衣物

惊蛰天气虽有回升,但是冷空气依旧很强,所以出行不要急着脱去大衣,“春捂”一阵可以预防感冒,而且昼夜温差大,夜间寒凉注意及时添衣保暖。

注意事项二:养护肝脏

惊蛰时节是养护肝脏最好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肝脏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养肝比平时事半功倍,而且能有效促进自己身体的新陈代谢。这个时节也正是流感和各种病毒活跃的时候,所以需要提高警惕,以防病毒缠身。

注意事项三:饮食清淡

惊蛰天气变暖,饮食方面应该往清淡温和方面烹饪,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其中梨就是最好的惊蛰食物。

惊蛰时节养生食物

1、梨子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梨,我们无迹可寻。不过经常听家里的长辈说,惊蛰吃梨是为了让你“离家创业”,努力耀祖光宗,不忘先祖之意。

2、水萝卜(蛰菜)

随着惊蛰的到来,水萝卜也开始逐渐上市,也是惊蛰的时令菜,可以隔三差五吃一次。水萝卜主要以凉拌为主,凉拌的味道可以做好几种出来,具体做法就不累述了,大家记着吃就是了。

3、鸡蛋

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这是惊蛰祭白虎的由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惊蛰的时候吃鸡蛋是为了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因为鸡蛋里面的营养价值特别的高,吃了鸡蛋就不会特别的容易生病了。

4、驴打滚

惊蛰吃驴打滚是天津一带流行的习俗,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在惊蛰节气这一天,当天气慢慢的变暖的时候,我们吃一点点甜甜的驴打滚,代表着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滋滋润润的,也代表着我们把我们的愿望寄托在吃驴打滚这一行为里面呢。

5、花生(蛰豆)

相传二月十二惊蛰这天,古时候人们会多吃豆子,用来增加身体营养成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开始食用花生豆以代替豆子。这样也是可以的,并不能说花生不能使用。花生的营养成分和大豆差不多,每天吃一些,可以增加体内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对舒缓肠胃也有不错的效果。

惊蛰南方吃什么食物

1、玉米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2、香椿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很多人惊蛰时候要吃香椿,香椿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香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吃了香椿,春天才真的到来了。不过香椿属于发物,对于身体比较容易过敏的人来说,就不要轻易的尝试这道蔬菜了。

3、蛋

我国南方民间地区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喂给人们自己啦。

每星期不宜吃超过三只蛋黄,蛋白则不在此限,而且每天不应摄取超过300毫克胆固醇。原来蛋白不含脂肪,也不含胆固醇,是接近纯蛋白质的食物,所以蛋白的摄取量不像蛋黄般受限制。

4、芋头

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

中医认为芋头可补中益气,因其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5、窨糕

窨糕,本名印糕,江苏一种传统节令美食。窨糕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凉而不硬,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立夏前市场上就没有卖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惊蛰时节老年人如何养生

全文共 1739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节气,老年人养生要根据气候变化、自身体质等方面进行精神、饮食、起居方面的调养。那么惊蛰时节老人如何养生呢?下面小编告诉你。

惊蛰养生需注意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春捂”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天气变化快,气温时高时低,尤其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着凉感冒,并引起呼吸道疾病。此时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春捂”在此节气中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因为天气变暖而过度减衣。

适当运动

惊蛰时节,运动不宜太过激烈。人们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

远离“春困”

惊蛰时节,气候回暖,人们很容易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间称之为“春困”。远离“春困”,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加强锻炼外,在饮食上宜清淡,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食用大油大腻食品。

饮食宜清淡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以“春宜养阳,重在养肝,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为原则。饮食上要温热健脾,酸有收涩作用,不利于体内阳气升发,适当多吃一些甘味食物(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春季多风,气候变暖,要注意补充水分,多食用新鲜蔬菜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菠菜、竹笋、山药、牛奶、蛋、大枣等,以及梨,草莓等水果,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惊蛰时节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

1、养肝护肝

惊蛰前后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属肝病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人,大动肝火会出现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养肝护肝。

①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踏青、爬山、散步、健身操等),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可以帮助中老年朋友增强心肺功能、护肝养肝。

②中老年朋友适量饮酒(低度)可以帮助血液流通,有助身体健康。但是过量饮酒或者度数过高的酒容易造成肝脏的损伤,中老年朋友应要注意和控制。

③经常饮水可以帮助肝脏的代谢有助健康。

④老年人在穿戴上要穿着宽松的衣物和鞋袜,保持血气流通顺畅。

⑤需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和蔬菜瓜果,少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减少对肝脏的刺激。

⑥不要贪食美味佳肴,少吃高脂肪饮食,少吃油炸、熏烤食品。不食霉变的粮食、花生,不要吃那些过了保质期、腐败变质的不洁食物,以及未经消毒的生冷食品。

⑦老年人的肝脏相对比较脆弱,对酒、烟、浓茶和毒品等不利因素的刺激很敏感,易于引起病变。所以老人应当远离这些是非物品。

⑧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所有的药物进入人体后,都必须经过肝脏分解、吸收、再分送给其他器官,使其发挥药效。而多服药物会造成药物在体内的堆积,产生毒性,损伤肝细胞。是药三分毒,老人没病别吃药,有病也要少用药。

2、止咳止痰

惊蛰时节,干燥的气候,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一些细菌也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多了,积郁的热毒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

①惊蛰时节吃梨很有必要。梨可生食、蒸、榨汁、烤或者水煮,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

梨的性质寒凉,一次不宜多吃,否则会伤脾胃,一些脾胃虚寒和血糖偏高的人,则不宜食用生梨。

榨汁: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后取1杯约400毫升,加入冰糖10克、胖大海1枚,煮后服用,有润肺生津、利咽开音的功效。将生梨、莲藕一同榨汁后兑蜂蜜饮用。

蒸熟:生梨1个,川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后,把川贝母3克研成细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锅内蒸45分钟后取出食用。

煮水:切片后与冰糖、川贝母、银耳同煮。

②滋阴润燥的食物还有酸奶、蜂蜜、豆浆、甘蔗等。

③爱吃野菜的老人可挖些荠菜、苦菜吃。

④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

⑤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时节,由于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顺应时节而持续上升,结合惊蛰时节天气的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来采用有效的食谱进补。那么,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有什么推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3:猪心枣仁汤

【原料】猪心1个,酸枣仁15克,茯苓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心剖开,洗干净;茯苓、酸枣仁、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猪心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文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补血养心、益肝宁神。

【适用】适用于因心肝血虚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对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癔病等病症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6:芡实莲子滚生蚝

【原料】芡实、莲子各50克,杞子20克,生蚝250克、猪脊骨2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芡实莲子杞子稍浸泡;猪脊骨敲裂。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000毫升,武火滚沸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下生蚝滚至刚熟,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功效】养阳益气、固肾生精。

【说明】蚝为沿海海产动物,质地柔软细腻,为极好的滋补强壮食品,以冬末春初最为肥美,中医认为它有潜阳、安神、生精、软坚之功。以健脾益智固精的芡实、莲子滚生蚝,有养阳益气、固肾生精之功。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2:凉拌银耳

银耳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补气的功能。经常服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的抵抗力。

做法:把大蒜切成末,差不多水也就烧开了。把事先泡好撕碎的银耳倒入开水中,稍微汆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要把银耳煮熟,而是去去它的异味儿。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7:淮山茨实扁豆排骨汤

【原料】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4:翡翠玉丝

翡翠就是青椒,玉丝是土豆。这道菜制作过程相对简单,青椒营养价值颇高,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强体力缓解疲劳。

做法:烹饪时,先放入花椒,然后放入土豆丝,这时候醋也倒入一些,最后放点糖,放入青椒丝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锅了,在装盆以后再淋上麻油以添香。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1:炖龙眼党参鸽肉汤

【原料】龙眼肉30克,党参30克,白鸽肉150克

【做法】先将鸽肉洗干净,切成小块,与龙眼肉、党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炖汤,鸽肉熟后饮汤,食肉和龙眼。

【功效】滋肝肾、益脾气。

【适用】适用于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悸不宁、失眠健忘、气短食少等。

惊蛰时节养生饮食推介5: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原料】陈皮6克,去芯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做法】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切块。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芯洗净,淮山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者尤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