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成语世外桃源的典故(汇集20篇)

浏览

6238

文章

1000

篇1: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意思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是成语吗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知道处境坏的人的困难与苦衷。“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是一句俗语,常见的表达是“饱汉不知饿汉饥”。“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的介绍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晚清文学家李伯元,李伯元字宝嘉,是个多产的作家。《官场现形记》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鲁迅将《官场现形记》与其他三部小说并称之为谴责小说,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排列前10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油条的典故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岳飞被残忍杀害,人民悲痛欲绝。当时发明了油条。当时的油条不叫油条,叫油柏。据史料记载,有一个卖早餐的小贩,为了表达对秦桧的仇恨。用面团捏了捏秦娲的样子,放进油锅里炸。这种小吃很快在民间传播开来。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国意大利面,中空油炸食品,口感脆而坚韧,是中国传统的早餐之一。类似的油炸面食,起源远早于宋代,可以追溯到唐代,具体时期不能验证。

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谢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然而,这种被称为冷工具的食物应该像女人穿的缠臂金,类似于撒子,而不是油条。油条应该是南宋以油炸面食的又一创新。

所以这种油条的起源也与秦桧有关,岳飞深受南宋人民的喜爱。每个人都为岳飞感到骄傲。但正是这样一个英雄被残忍地杀死了,人们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呢。因此,秦桧的恶名也在民间流传。民间人民以各种方式诅咒秦桧,一个叛徒,当时发明了油条。

当时的油条不叫油条,叫炸油桧。据史料记载,有一个卖早餐的小贩,为了表达内心对秦桧的仇恨。

于是一天早上,两个恶棍用面团捏了捏,他们有自己的样子。一个是仿秦桧画像捏出来的奸臣秦桧,另一个是仿照画像捏出来的秦桧老婆。

为了发泄对们对这对夫妇的巨大仇恨,他们把这两个恶棍绞在一起,扔进沸腾的油锅里。虽然这个炸的只是用面团做成的秦桧,但也足以看出当时民间对这对奸臣的仇恨有多深。与人们对岳飞的热爱相比,它真的是一个永恒的世界,一个臭味。

这种小吃很快在民间传播开来,快速传播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小吃的名字和意义。

另一种是这种小吃的味道也很受欢迎,所以很快街上就有摊位卖了。经过长时间的传播,这个名字逐渐随着南宋的崩溃而改变。现在,它已经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油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什么意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典故介绍

全文共 1393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北伐期间,本能在上方谷一役,用火攻彻底除掉司马懿。没想到老天竟然下了一场及时雨,让诸葛亮的计划功亏一篑。都说诸葛亮是神机妙算,懂得气象风水,为什么诸葛亮竟然没有算到如此重要的一场雨呢?只能说诸葛亮还是大意了。这次上天选择站在司马懿这边,让他虎口脱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究竟如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懿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大喜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亦各引兵杀来接应。马岱军少,不敢追赶。

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綝合兵一处,同归渭南大寨,不想寨栅已被蜀兵夺了。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接战。司马懿等引兵杀到,蜀兵退去。懿烧断浮桥,据住北岸。且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以木牛流马为诱饵,将司马懿骗进了上方谷口,山上火箭射下,地下地雷齐出。顷刻之间,上方谷口火光冲天。司马懿眼看走投无路,抱着司马昭、司马师这两个儿子失声痛苦。谁知突然之间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火势迅速熄灭。司马懿等人顺势逃出重围。尽管伤亡惨重,但却逃过一死。诸葛亮得知此事后,扼腕叹息。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为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还要看时运如何。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及的此次上方谷口之战,仅仅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另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载,在诸葛亮此次北伐之中,蜀魏双方除了在阳燧、北原及马冢山一带有过激烈战事之外,并无所谓的上方谷口一战。

至于说到小说中上方谷口这一战,其中也有个耐人寻味之处。尽管书中没有详细描述诸葛亮在战前的详细部署,但从战斗的过程来看,诸葛亮的部署是有一定问题的。诸葛亮在战前说过:“若司马懿自来,汝等便往劫魏寨,夺了渭南。”这说明诸葛亮已经断定诸葛亮必将亲自率部来到上方谷口,而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但除了火箭、地雷之外,诸葛亮只在该地安排了魏延及五百名士兵作为诱饵,而负责堵住上方谷口出口的马岱兵力也不足,书中说“岱军少,不敢追赶”,这才让司马懿免于一死。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诸葛亮却以重兵进攻曹军营寨,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难怪有网友看完这一情节后戏称:这是诸葛亮有意放司马懿一条生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天公打一成语 天公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天公打一成语”的谜底是:天下为公。解谜思路:根据谜面,“天公”可以理解为“天下为公”,意思是天下都是公有的,因此“天公打一成语”的谜底就是天下为公。在这个谜语中,“天公”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谜底是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的释义

天下为公的释义是天下是公众的。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

天下为公的用例

1.只有天下为公的时候,人们才能各得其所。

2.专门利人”,至少也要在各自的党纲上写入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天下为公”的宗旨。

3. 天下为公,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响亮的口号之一。

4.以公平、公正、天下为公,为政治理念!

5.儒家所倡导的天下为公、见利思义、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仁者爱人等精神值得大力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吃豆腐”有着什么典故?为何会有占便宜的意思?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有句俗话,比如你在走路的时候撞了一位美女,或是故意以其他的事情去掩护接触女性,可能你就会被职责“你吃豆腐!吃人别豆腐!”这话相信很多朋友们都听说过了,有着占人便宜的含义在里面。那么这个“吃豆腐”为何会有占人便宜的含义在其中呢?关于这句俗语又有着怎样的典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典故一:据说,以前的豆腐店多为夫妻店,豆腐店的老板娘因经常以豆腐为食,因而长得细皮嫩肉。豆腐店的老板娘为招徕顾客,难免会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的男子经常以“吃豆腐”的名义到豆腐店和老板娘调情。

时间一久,吃醋的老婆们就不乐意了,经常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来训斥自己的丈夫。后来,“吃豆腐”就慢慢演变为男人轻薄女人的一个代名词。

经典典故二:是出自江浙沪一带,旧时候,江浙沪一带办丧事的时候,家中都会备着“豆腐”,以豆腐为主,因为是丧事嘛,以白色为主。而办丧事都会请一些帮忙的人,帮忙完就会留在那边吃饭,说去办丧事未免有些不吉利。所以他们都会说是去吃豆腐饭的代指。而吃饭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游手好闲的没有帮忙的人过来蹭饭,占便宜,久而久之,吃豆腐也就成为了占便宜的代名词。

豆腐是原生的中国美食,这点毫无疑问。但到目前为止,豆腐的具体发明时间,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在西汉时期,豆腐就已经被发明了,但也有人说是在唐代的,而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是在宋代。

只有在豆腐被发明出来之后,才能“吃豆腐”,继而衍生出“占便宜”的意思。所以,最早关于“吃豆腐”是“占便宜”的传说,出自西汉时期。宋代朱熹曾说:“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而在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道:“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据传西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上炼制丹药,偶然将卤水撒到了豆汁中。豆汁凝结成块,从而发明了豆腐。从此之后,豆腐开始在长安大肆流行。

“吃豆腐”一词,在矛盾先生的《子夜》中出现过,书中是这样写的:“你不要慌,我同女人是规规矩矩的,不揩油,不吃豆腐。”在这里“吃豆腐”已经指男性占女性便宜的含义了。

而在清朝小说《惊梦啼》中就描写了“吃豆腐”的情节。小说里有一位名叫春桃的漂亮女子,以卖豆腐为生,特别爱与男人打情骂俏。所以,经常会有男性顾客来“买豆腐”,实际上是为了调戏老板娘春桃。可见,“吃豆腐”一词,至少在清朝已经有“占便宜”、“调戏女子”的意思了。

在清朝灭亡后,上海成了国际性都市,各行各业都比较发达,特别是娱乐业。在开放的上海,“吃豆腐”就被越来越多的用在了男女之间,和什么“咸猪手”、“揩油”,成了同一个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有如佛家明心见性,心中有仁者就从仁的角度去考察发掘事物仁的一面,智者就从智的一面去考察发掘事物智慧的一面。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惠州的别称及典故

全文共 2336 字

+ 加入清单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简称鹅城。今有惠民之州的美誉。那么,关于惠州的别称典故你知道吗?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惠州旅游景点推荐

旅游景区一:广东罗浮山风景名胜区

罗浮山位于博罗县西北,东江之滨,地跨博罗、龙门和增城三县,为岭南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蓬莱仙境”之称。

风景名胜

罗浮山风景幽美,气候宜人。山峰林立,有 铁桥、玉女、骆驼和上界等大小山峰 432座。主峰飞云峰海拔近1300米,不愧是“岭南第一山”。 罗浮山水源相当丰富,山上有980 多个瀑布泉井, 其中著名的有“薄雾炎天犹飘渺,十里吹来毛骨 寒”的白漓瀑布,“跌宕千尽响如雷”的白水门 瀑布,以及“峰头两道瀑布水,飞作满天风雨声” 的黄龙洞瀑布。山下有微波荡漾的白莲湖和芙蓉 池。泉井如“泉涌而出,满而不溢,汲而不涸, 清洌甘甜”、为苏东坡所推崇的卓锡泉。

最佳旅游时间

罗浮山地处广东惠州,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22度,四季皆宜旅游。

历史文化

罗浮山药用植物达1200多种,有天然中草花库之说。粤东四市之一的药市就设在罗浮山冲虚古观的左侧,称洞天药市。罗浮山泉水丰盛,水质甘甜清洌。冲虚观内的“长生井”泉水,1987年被全国矿泉水鉴定会鉴定为“含锌的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为世上稀有。著名土特产酥醪菜、云雾甜茶和盛产的柑、橙、桔、柚、荔枝、龙眼、柿子、杨梅等岭南佳果别具风味。

旅游景区二: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在市内,由平湖、丰湖、菱湖、鳄、南湖等五湖组成,东西约四公里,南北约六公里,面积约为杭州西湖的四倍。湖光山色,风景迷人,向有八大景色:百花岛语、红棉水榭、苏堤玩月、留丹点翠、玉塔微澜、桃园日暖、西新避暑、荔浦风清。

湖畔白鹤峰上,原有苏东坡故居,现尚存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立的东坡亭和宋代始建、清代重修的丰湖书院。清代诗人和书家宋湘有《白鹤峰东坡先生故居》诗:“古瓦千年在,奇才一相难。半生多请郡,万里此镌官。有德邻聊十,无邪思自看。客心私淑地,一过一凭栏”。

旅游景区三:龙门铁泉度假村

惠州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占地50万平方米,建有亚洲最大的温泉康乐中心,有“亚洲第一泉”之称。度假区设有露天温泉泡浴、温泉水上文化乐园(水国迷城)、别墅旅馆、风味餐饮、商务会议、理疗保健、休闲娱乐、郊野闲情等服务项目。惠州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距广州153公里,距深圳180公里,距东莞128公里,距惠州市区90公里,距龙门县城1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极为方便。

惠州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有十分丰富的温矿泉水资源,水温高达76°C,泉水富含铁、锍、氡、钙、镁等48种有益身心的矿物质元素,对神经性骨痛、风湿病、腰肌劳损、肌肉萎缩、肠胃病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经常泡浴能护肤美容、养颜健身。同时,由于含铁元素丰富,故被专家称为“黄金泉”,而这种被日本人视为最珍贵的黄金泉,在这里比比皆是。惠州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的露天温泉池区占地12万平方米,目前共有大小、功能各异的温泉池48个,分为动感区、休闲区、养生区、娱乐区和‘水国迷城’水上娱乐公园等五区。特色最为显著的有超大型温泉瀑布群、天然黄金泉蒸气浴、动力按摩温泉、草本(药疗)温泉、岩洞温泉、动感温泉冲浪,(其中黄金温泉蒸气浴不仅是在国内为首创,在整个东南亚也极为罕有)。颇具特色的还有九龙潭、天地五行池、乾坤池、摇滚池、泡泡池、十二生肖池等。另外,‘水国迷城’是惠州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新近推崇的亮点项目,是健身、娱乐的首选场所。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环岛漂流、山水激浪、儿童水上乐园、螺旋滑梯、激情屋及冰泉、冰洞、冰船等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旅游激情。

旅游景区四:惠东县双月湾

双月湾位于惠东港口镇,即现在的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双月湾共分两湾,左湾水平如镜,右湾波涛汹涌。沙滩连绵20公里,雄奇壮观,几乎见不到人为开发的痕迹。沙滩宽约200米。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舒缓,离岸200米,人们还可在海中站立,堪称一绝。洁白的弧形沙滩,沙质幼细,晶莹洁净。摩托车、小汽车在沙滩上行驶尤如海上行车,乐趣无穷。游泳、沙滩足球、拔河比赛、烧烤、露营等活动项目。

惠州的典故

在抗战期间,惠州桥东(老惠城区人叫县城)水东街曲尺巷旁边有一间“新新”茶楼,厨房后锅厨师名叫李瓦,惠州桥东晒布场人氏,人称他为“阿瓦爷”。此人有个特点,是他份内的事就一丝不苟认真做好,至于是他份外的事,别人叫他做,他总是不理睬,而且白眼一翻,说声:“囹知”! 就快步走人,但是老板命令他做的话,就无可奈何,边做边自言自语道:“囹知、囹知”!久而久之,伙计们听惯了,都知道他这句话的用意,也学着这样说,渐渐地以这句粗话代替了其尊称。 凡是不想理、不想做的事,事不关己的事都以一句:“阿瓦爷”代替。开始在店内讲,后来传到店外,传遍了整个惠州城,郊区乡民也知道:“阿瓦爷”这句话的意思,一时间,成为了当时惠州男女老少的口头语。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句口头语已逐渐被遗忘了,知道这话意思的,也只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惠城区人而已了。

惠州别称“鹅城”的由来

据说是与神话有关。

从前天上有位蓝巾仙女,某日经过惠州上空,为惠州美丽的风景所吸引,于是骑上一只木鹅来到惠州,化身为一村姑在惠生活.且常为百姓做好事。后不久,被天庭发现且不容.于是发来天兵捉拿.被擒回天宫之际,将自己的宝物--宝镜,偷偷抛下凡间,于是碎成五块,因此又有了西湖.

第二种说法:西湖在宋朝以前为天然的湖泊,水域面积达19平方公里.而今日的飞鹅岭公园,就是当日西湖中唯一的山,因其形状酷似腾飞而起的天鹅,后苏东坡又为其题写一个大鹅字,因而得名叫鹅城。

四川威远被称为“婆城”

四川丰都被称为“鬼城”

厦门别称“鹭城”、“鹭岛”、“鹭门”

河北邢台称为“卧牛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独力难支什么意思?独力难支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64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在演义中,可以说是第一武将,不仅自己能打带兵也是一把好手。当时刘备来到东吴和周瑜见面,周瑜则暗中布置刀斧手,打算除掉刘备。不过关羽也一同跟着刘备前来,周瑜看见关羽则打消了这个念头。当然演义中这个情节应该是杜撰出来的,但也凸显出了关羽的压制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独力难支”,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刘备、周瑜和鲁肃。原文如下:

云长以目视玄德。玄德会意,即起身辞瑜曰:“备暂告别。即日破敌收功之后,专当叩贺。”瑜亦不留,送出辕门。玄德别了周瑜,与云长等来至江边,只见孔明已在舟中。玄德大喜。孔明曰:“主公知今日之危乎?”玄德愕然曰:“不知也。”孔明曰:“若无云长,主公几为周郎所害矣。”玄德方才省悟,便请孔明同回樊口。孔明曰:“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今主公但收拾船只军马候用。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可令子龙驾小舟来南岸边等候。切勿有误。”

玄德问其意。孔明曰:“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玄德再欲问时,孔明催促玄德作速开船。言讫自回。玄德与云长及从人开船,行不数里,忽见上流头放下五六十只船来。船头上一员大将,横矛而立,乃张飞也。因恐玄德有失,云长独力难支,特来接应。于是三人一同回寨,不在话下。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鲁肃入问曰:“公既诱玄德至此,为何又不下手?”瑜曰:“关云长,世之虎将也,与玄德行坐相随,吾若下手,他必来害我。”肃愕然。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周瑜得知刘备即将前来劳军,暗中埋伏刀斧手,企图将刘备除掉。但就在决定动手之际,周瑜突然发现有一人按剑站在刘备身后。周瑜一问,这才知道是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不禁心中大惊,不得不放弃刺杀刘备的念头。刘备走后,鲁肃问周瑜为何没有下手,周瑜认为有关羽在场,刺杀就不可能成功。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独力难支”,意为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本文描述的刘备与周瑜的见面,在历史上地区出现过。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载:“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乃乘单舸往见瑜。”在此期间,既没有所谓的周瑜企图刺杀刘备之说,也没有关羽与刘备随行的记载,这次的会面仅仅是双方在战前的一次交流活动。

说到赤壁之战的具体经过,不少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刘备集团在此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真实的赤壁之战中,既没有诸葛亮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也没有关羽的“华容道义释曹操”,刘备集团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不仅如此,刘备对于能否获得此战胜利的态度也非常悲观。以上提到的《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刘备的真实想法:

(刘备)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尽管诸葛亮前往江东联合孙权获得成功,孙刘联盟也因此形成,但在刘备心中却认为即便如此也难以战胜曹操。因此,当周瑜告诉刘备东吴前线军队数量有三万人时,刘备不仅脱口而出“恨少”之语。虽然周瑜的豪言壮语让刘备感到非常惭愧,但并未改变他对战局的悲观态度。因此,刘备才会故意让自己的军队躲在东吴军队的后面,准备一旦战事不利就立即逃走以保存实力。后人都说刘备是“枭雄”,单单从这个事例便可以看出此言非虚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作威作福什么意思?作威作福典故介绍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去世后,曹丕改朝称帝,任蒋济为相国长史。后来曹丕给夏侯尚的诏书中,提到“作威作福”一词,夏侯尚还十分得意的把诏书给蒋济看。结果蒋济急忙觐见曹丕,并且指出曹丕这样说的不妥之处。最后曹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取回了交给夏侯尚的诏书。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就是“作威作福”,这个成语的意义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蒋济传》,时间是在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丕、夏侯尚和蒋济。原文如下:

(曹丕)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既至,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于是帝意解,遣追取前诏。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丕下诏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朕的心腹重将,应当给予你特别的任命(指征南将军一职)。希望你可以广施恩德足以令死者享用,实行惠爱令人终身难忘。你可以独揽威权,擅行赏罚,有杀人或活人的权力。”后来,夏侯尚将这道诏书出示给蒋济看。

蒋济回到朝廷,曹丕问他:“你在各地听到和看到的社会风气、教化都是怎么样的?”蒋济回答道:“没有其他善行,只听到了亡国之语。”曹丕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问蒋济这是什么原因,蒋济以曹丕颁给夏侯尚的诏书作答,他说:“‘作威作福’是《尚书》中明明白白告诫臣子不能做的事情,‘天子无戏言’,古人对此非常慎重。请陛下认真考虑。”曹丕这才吗明白了蒋济的意思,下令将颁给夏侯尚的诏书追回。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曹丕在诏书中提到的“作威作福”,意为独揽威权,擅行赏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尚书•洪范》中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蒋济为何会对曹丕的找到诏书大为不满,问题就出在“作威作福”这句成语上,因为按照这句成语最早的解释,是只有帝王才能行使的权力,而曹丕却出现了重大笔误。难怪蒋济毫不客气予以指责,曹丕也只能低头认错,乖乖地将诏书收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什么把故宫叫做紫禁城,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有些连我们自己都傻傻分不清楚。我们都知道北京故宫,可是到底是紫荆城还是紫禁城呢?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明成祖开始修建,是中国明、清两代25位皇帝的宫城。为什么称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

1、比较让人容易接受的一种说法是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这个典故有关。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道这是圣人。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具有吉祥含义,预示着圣贤和宝物出现。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称为紫禁城。

另外两种说法分别是道家学说和紫薇星垣学说。

2、道家学说认为皇帝自命为是天帝之子,也就是天子。天宫是天帝住的地方,那也就是天子住的地方。我国古代的皇帝常常认为自己是道家仙人,古代道家把仙人的住所叫做紫府、紫请、紫台、紫阁,所以皇帝也把自己的住所称为紫台、紫阁。古代天子做的马车都是紫色的盖子,皇帝乘坐的马车又叫做紫轪。车上面是紫色,戴的帽子是紫色,城池也是紫色的,紫禁城由此而来。

3、紫薇星垣学说则认为古代人把天子比作为紫薇星垣,紫薇星垣是皇极之地,所以古代人把帝王宫殿叫做紫极、紫垣、紫禁,紫禁的说法早在唐代的时候就有了。紫禁城占地上千余亩,东西宽七百多米,南北长九百米,周长大概三千五百米,全部的殿堂屋宇九千多间,四周的城墙高也有十多米,所以把这座帝王之城叫做紫禁城不仅名副其实,而且蕴含着天子之城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成语与解释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下册

1.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4.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事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5.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课本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6.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7.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8.天衣无缝:比喻事物(诗文、话语等)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9.海枯石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

10.落英缤纷:指落花繁多的样子。

1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2.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13.挑拨离间:指在别人背后散布诬蔑、中伤的说法。

14.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15.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的知识。

1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17.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18.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19.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20.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21.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激烈尖锐的地方。

22.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23.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24.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25.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26.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27.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28.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29.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30.震耳欲聋:指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31.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32.安营扎寨: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33.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34.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35.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36.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37.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38.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39.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4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1.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42.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典故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时期,常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登”字,所以不许百姓在谈话时说与“登”同音的字。谁要是触犯了这个忌讳,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都因此遭到了鞭打。元宵佳节即将到来,按照惯例,州城里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前来观灯。由于出告示的官员害怕触犯忌讳而挨打,就把告示上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外地来的人纷纷收拾行李,争相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看了这张告示,气愤万分,忿忿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指有权有势的人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抱头鼠窜什么意思?抱头鼠窜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00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死后,刘备为了帮关羽报仇,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伐吴。虽然最后的结果,刘备大败还差点全军覆没,不过战事前期刘备还是取得了不小的优势,但刘备此番又损失了张飞,这对于蜀军来说更加雪上加霜了。在小说中孙权面对刘备的进攻,显得非常不淡定,一直想找机会跟刘备求和,如果真是这样孙权是不可能击败刘备的,在正史中,孙权抵抗刘备的信心可是十分坚定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抱头鼠窜”就要揭穿夷陵之战的一个小秘密,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程秉、阚泽和孙权。原文如下:

近臣奏曰:“东吴遣使送张车骑之首,并囚范疆、张达二贼至。”先主两手加额曰:“此天之所赐,亦由三弟之灵也!“即令张苞设飞灵位。先主见张飞首级在匣中面不改色,放声大哭。张苞自仗利刀,将范疆、张达万剐凌迟,祭父之灵。祭毕,先主怒气不息,定要灭吴。马良奏曰:“仇人尽戳,其恨可雪矣。吴大夫程秉到此,欲还荆州,送回夫人,永结盟好,共图灭魏,伏候圣旨。”先主怒曰:“朕切齿仇人,乃孙权也。今若与之连和,是负二弟当日之盟矣。今先灭吴,次灭魏。”便欲斩来使,以绝吴情。

多官苦告方免。程秉抱头鼠窜,回奏吴主曰:“蜀不从讲和,誓欲先灭东吴,然后伐魏。众臣苦谏不听,如之奈何?“权大惊,举止失措。阚泽出班奏曰:“现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权急问何人。泽曰:“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夷陵之战打响后,刘备大军进展顺利,东吴将领甘宁、潘璋、马忠先后阵亡。孙权大惊失措,同意了步骘的建议,将杀害张飞的凶手范疆、张达交给刘备,并派程秉去见刘备,恳请刘备罢兵休战。不过,刘备对此断然拒绝,孙权更加心惊胆战。此时,阚泽向孙权推荐由陆逊担任大军统帅,与刘备决一死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程秉被刘备赶走时的神态,叫做“抱头鼠窜”,意为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失败后狼狈逃跑。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书·蒯通传》中的“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夷陵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战役之一,作者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整个故事。不过,与历史记载相比,小说中虚构的部分实在是不少,下面就针对上面介绍的这段故事情节做一个对比。小说中提到,在夷陵之战开始阶段,东吴就损失了甘宁、潘璋和马忠这三员将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三个人都并非死在夷陵之战的战场。

首先来谈谈小说中被沙摩柯射死的甘宁。关于甘宁的卒年,大概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建康实录》记载的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还有一种是根据《三国志》相关传记推测出来的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但无论依照哪一种说法,甘宁都是死在夷陵之战前,与沙摩柯更是扯不上一点关系。

至于小说中描述的潘璋和马忠,在历史上也并非是在夷陵之战中阵亡的。史料中没有马忠的卒年,但潘璋的卒年却是一清二楚。《三国志·潘璋传》称:“(潘璋)嘉禾三年卒。”嘉禾三年,是公元234年,既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那一年。因此,潘璋之死与夷陵之战也扯不上关系。

最后再来所以说杀害张飞的凶手张达和范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位姓范的张飞部将叫做范强。《三国志·张飞传》载:“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而在其他传记中也无孙权将此二人交还给刘备的记载。以夷陵之战中孙权的应对之策来看,他根本就不会将此二人交还给刘备。因此,小说中的这个情节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尽管战事开始阶段东吴大踏步撤退,但孙权并未与刘备妥协求饶,而是坚定不移地支持陆逊的作战部署,最后终于击败了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宾客如云典故出处介绍 宾客如云到底什么意思?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和大家讲讲宾客如云这个成语的典故还有意思,宾客如云也算是我们现在依然非常实习的成语,不过它的出现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了。和宾客如云意思相近的成语也不少的,但还是保留了下来说明古人也是非常喜欢用这个词,毕竟在古代很多成语都被同化或者被替代,能保存至今的也是归纳方面做的特备好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方技传》注引《辂别传》,故事发生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曹魏帝国,但具体时间不详,所牵涉到的人物是当时的一位神人。先来看看原文:

辂别传曰:既有明才,遭朱阳之运,于时名势赫奕,若火猛风疾。当涂之士,莫不枝附叶连。宾客如云,无多少皆为设食。宾无贵贱,候之以礼。京城纷纷,非徒归其名势而已,然亦怀其德焉。向不夭命,辂之荣华,非世所测也。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据《辂别传》记载:管辂既有聪明才智,又有朱阳的运数,在当时声名显赫,如同火、风一样迅猛。同道之人个个都像树叶依附大树一样投奔他。来拜访他的客人如同天上的云一样聚集。管辂无论来人贵贱,都一一为他们准备酒食,以礼相待。京城很多人去拜访他,并非仅为了他的名气,而是满怀崇敬。假如管辂不过早离世,他将获得的荣华富贵将令人难以想象。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这段文字中提到的“宾客如云”,意为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这个故事中提到的管辂,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术士,按今天的话中就是个神人。天文地理,占卜看相,风水堪舆,他都非常精通。这一点在《三国志·方技传》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他最神奇的地方是能准确算出人的吉凶祸福,而且无不灵验。而且最终他还算出了自己的死期。像管辂这样的神人在历史典籍中有不少,将其嗤之为迷信其实并非科学的态度。

好了,说完了这句成语和相关的人物,再来说另外的一个话题:宾客如云的最早出处何在?关于这个问题,部分专著出现了失误。例如2009年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中将其归在明代冯梦龙所著《喻世明言》中:“又制下布衣一袭,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铅华,穿着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而百度百科照葫芦画瓢,也是按照这个说法。

看完本文,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上面的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其最早出处其实是《三国志·方技传》注引。这里再附带说一句,“宾客如云”这句成语在《三国志》中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本文提及的《辂别传》,另一次则是在《三国志·邴原传》注引《原别传》当中。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秀丽开头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开头有许多成语,如风景秀丽、山川秀丽、风景秀丽、端庄、风景秀丽、挺拔秀丽、江山秀丽等。哪些成语从美开始

美丽的风景说明该地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例:这里真好,风景秀丽。

美丽的山川:描述美丽的风景。例:广西桂林是一座风景如画、山川秀丽的美丽城市。

美丽的风景:宜人的风景,吸引人,而且一般指的是美丽的风景,美丽的意思,美丽的风景。

美丽端庄:端庄是端正庄重的意思,美丽是清秀优雅,美丽脱俗的意思。常描述女孩优雅庄重的举止。

美丽的风景:指美丽宜人的风景。例如:这里真好,风景秀丽。

挺拔美丽:直立高耸,美丽美丽。它不仅可以描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描述高大的姿势和美丽的外表。挺拔:直立高耸,也描述高超;刚健有力。美:美丽优雅,美丽精致,一般指美丽的风景,也指美丽的外表。

美丽的江山:美丽的世界。美丽:美丽优雅,美丽精致。一般指美丽的风景,也指美丽的外表。江山:河流和山脉,指领土。包含美丽成语的成语有哪些?

单椒秀泽:单椒:孤立山峰;秀泽:水泽秀丽。描述山明水秀,风景秀丽。

千岩竞秀:岩:悬崖;竞争:竞争。重山叠岭的风景似乎相互比较美。描述美丽的山景。

清莹秀彻:清澈明亮;彻底:透明。干净明亮,美丽透彻。形容诗文意境清新,词藻华丽。

清澈清澈:干净明亮,美丽清澈。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描述美丽的风景。

美丽的山水:美丽的山光,美丽的水色。描述美丽的风景。

美丽堪餐:美丽的姿态或自然美;堪:可;餐:吃。形容女人的容貌美丽动人或风景十分美丽。

美食:美:美容或自然美;餐:吃。最初描述女人的美貌。后来还描述了美丽的风景。

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描述美丽的风景。

秀外慧:秀:秀;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初中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详解姹紫嫣红等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姹紫嫣红发音chàzǐyānhóng释义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示例公园里百花盛开,~,一片春天的景象。

车水马龙发音chēshuǐmǎlóng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示例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心旷神怡发音xīnkuàngshényí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示例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自强不息的故事 君子自强不息的典故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自强不息的故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自小就勤奋苦读,但是他家里十分贫穷,没有饭吃,只能喝粥。在冬天,家里煮好粥,让粥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范仲淹的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任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学生写作必备:常用四字成语及解释230条

全文共 7220 字

+ 加入清单

1、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2、妙手回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

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

3、比肩叠踵:形容人多.

4、七手八脚: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5、泰来否极: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好事来到是由于坏事已至终极,坏事变为好事.亦作“否去泰来”、“否极泰至”、“泰来否往”、“否极泰来”.

6、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7、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8、夸大其词: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9、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10、无可救药: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1、莫测高深:莫:不能.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可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

12、狗彘不若: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

13、体贴入微: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14、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5、袅袅余音:〖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16、无声无息: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17、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18、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9、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0、音容如在:〖解释〗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21、天震地骇: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22、铿锵有力:〖解释〗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语出]〖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23、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24、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25、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26、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27、无声无息: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28、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29、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30、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31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32、绕梁三日: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33、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

34、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35、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36、喧宾夺主: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喧:声音大;宾:客人;夺:压倒;超过.

37、振聋发聩: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38、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39、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40、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41、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42、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45、抑扬顿挫: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46、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47、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48、音容笑貌: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

49、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50、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51、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52、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53、潜移默化: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54、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55、如泣如诉: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56、石破天惊: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57、声色俱厉: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58、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59、唯唯诺诺: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60、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61、人声鼎沸: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62、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63、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64、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65、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66、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67、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68、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69、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7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71、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72、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73、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74、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75、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76、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77、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78、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79、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80、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81、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82、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83、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84、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85、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86、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87、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88、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89、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90、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9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92、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93、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94、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95、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96、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97、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98、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99、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100、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101、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102、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103、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104、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05、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06、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107、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108、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109、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110、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11、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112、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113、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14、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5、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16、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17、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18、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19、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20、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21、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22、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23、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124、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125、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126、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127、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128、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129、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30、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131、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132、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133、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134、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135、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136、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37、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138、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139、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140、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141、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142、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143、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44、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145、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146、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147、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148、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149、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150、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151、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152、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153、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54、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155、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156、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157、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158、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159、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16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61、时乖运蹇:指时运不好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162、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

163、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64、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

165、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66、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167、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168、硕果仅存: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169、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170、夙兴夜寐: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奋不懈。

171、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

172、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到极点。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73、醍醐灌顶:比喻以人的智慧灌输于人,使人清醒。

174、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175、痛心疾首:形容伤心悔恨之极,也形容怨恨之深。

176、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177、妄自菲薄:过份地轻视自己,不知自重。

178、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179、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80、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181、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82、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183、喜眉笑眼: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184、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185、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186、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187、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188、杀风景(也做煞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189、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亲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190、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191、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192、哭丧着脸: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193、酒酣耳热: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194、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195、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196、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满意。

197、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198、含笑九泉: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199、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200、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201、抚掌大笑: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202、怫然不悦: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203、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204、冁然而笑: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205、眉欢眼笑: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206、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207、眉飞眼笑:形容非常高兴

208、惊喜交集:交集:交错在一起。又吃惊,又高兴

209、形槁心灰: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210、息怒停瞋: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211、吹胡子瞪眼: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212、宜嗔宜喜: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旭日初升: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213、鲜蹦活跳: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214、死样活气:形容没有生气。

215、浓眉大眼: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216、艴然不悦: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217、负气含灵: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218、半死半生: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219、转嗔为喜:由生气转为喜欢。

220、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221、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222、回嗔作喜: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223、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224、肝胆欲碎: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225、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226、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27、别开生面: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228、活蹦乱跳: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229、不死不活: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230、百花争妍: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三尺巷的诗是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三尺巷的诗句是“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关于三尺巷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认为张英写的,还有的说是傅以渐、王安石、李春烨、余福九、郭朴等等,诗句的个别字也有所不同,但是内容意思都是一样的。

关于三尺巷的故事流传最广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张英的当上了宰相,他的家人和邻居吴氏因争三尺宽的宅基地发生了争执,双方都不肯相让,家人千里修书给张英,想凭借他的权力帮他们解决掉吴家,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后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英的行为,不仅化解了两家多年来为争执宅基的矛盾,让两家尽释前嫌,重归于好,也造福了乡里,从此一条六尺巷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一时之间传为一段佳话,才有了“三尺巷”的典故,也叫做“六尺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世外桃源 广东 连南瑶寨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压得我们心力交瘁,许多人常说“多希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当我们心中负压太重的时候,非常有必要找个美丽且特色的地方放松放松,广东连南瑶寨就非常适合我们小假期时出游。接下来就让城市文化来为大家介绍下连南瑶寨风光美景,一起来看看。

南岗瑶寨位于连南县城20公里的南岗镇,它是目前所存不多的较为古老原始的瑶寨之一,寨中街道横直有序,民居古朴整齐,有“大哥排”、“首领排”的称誉。这里山势宏伟,古道蜿蜒,沿途可见古树古墓,寨旁的千顷梯田,由山脚向山脊层层延伸,连绵而去,充满韵味,是摄影迷和丹青好手采风的胜地。三排瑶寨,位于连南县城南部11公里处风光绮丽的三排山脉半山腰上,它是一个集中反映排瑶族源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居住建筑、服饰特色、民间歌舞、体育娱乐等民族风情最为丰富、最为全面的旅游景区。

景区特色

这里有可供游客参观的瑶族传统蒸酿酒坊,游客可品尝到浓香的瑶族米酒,有民间工艺品制作工场,有古朴别致的民居--吊脚楼,有凌空高挂、宛如蛛网纵横交错的瑶族"自来水管"--竹排水管,有古老的土法榨油场--榨油坊,有色彩斑斓的瑶族服饰,精巧的瑶族妇女刺绣,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表演及各种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还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古董、滋补药品、名优特产以及富有瑶族旅游纪念品可供选购,走进瑶寨,松涛阵阵,歌声缭绕,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民族风情

瑶族风情

瑶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连南瑶族同胞的祖先是从湖南迁徙而来,居住在高山俊岭,很少与外界交往,所以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独特的风俗,其中唱山歌谈恋爱和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最具民族特色。“耍歌堂”是瑶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同胞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齐聚在本村庙堂,载歌载舞,祭奠瑶族始祖--盘古王。该活动经过连南瑶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演绎,于去年5月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团友们在清远参加的篝火表演既是其传统节日的缩影,大家可以与瑶家“沙腰妹”及“亚贵”对歌共舞。

壮族风情

壮族风情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人口占43%,壮族同胞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青年男女谈恋爱喜欢用对山歌的形式来表达;七月初七,壮族姑娘会按风俗到河溪沐浴;农历九月初九,壮族同胞不是去登高而是做“送火神”的仪式;壮族出嫁的新娘不是穿红衣而是穿黑衣,还要由兄长背出门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