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所前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合集20篇】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不仅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举办纪念活动,而且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民众也都关注这一个日子。了解所前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和意义,对于加深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也是很有意义的。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说说。

浏览

3915

文章

25

篇1:黄湖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黄湖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湖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黄湖镇西北木鱼岭东南山坡。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黄湖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湖镇:黄湖镇明代建镇,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相传有湖塘横于溪上故名。地处杭州西北郊,距杭州市中心42公里,省一级公路04省道穿境而过,与104国道相接进入杭州外环交通圈,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全镇总面积58.55平方公里,辖五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13287人。黄湖镇地处丘陵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以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野人寨抗日阵亡将士墓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野人抗日阵亡将士墓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野人寨抗日阵亡将士墓位于安徽省潜山县野寨中学校园内的椅形山上。整个墓园占地约2公顷,由忠烈祠、浩然亭、景忠厅、光岳亭、觉后亭、纪念碑等建筑组成。其中,忠烈祠为该墓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开间,坐北朝南,东侧建有碑坊。附属建筑有东南侧的浩然亭,重檐六角赞尖顶;东侧的觉后亭单檐四角攒尖顶,纪念性建筑景忠厅,灰瓦红墙,以及座落在椅形山上的由原国民党中将白宗禧亲题碑文的方形大理石纪念碑等。光岳亭已毁。在忠烈祠正面为长方形的墓冢,长约20米,宽约25米,冡内用陶罐排列有序地安葬着阵亡将士骨骸985具。墓冢前砌80级石质台阶。

这些阵亡将士为原国民党桂系48陆军第176师。在1939年至1974年间,该师同日本侵华军于桐城、怀宁、潜山及湖北黄梅等地浴血奋战时不幸阵亡,其中有三位团长为国捐躯。为了纪念这些忠烈们的无畏壮举,拳拳爱国之心,1943年6月野人寨抗日阵亡将士墓在各方的倡议与支撑下如愿完成。1976年该墓被潜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巷贤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巷贤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巷贤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上林县巷贤镇高贤社区东坡头岭宾上公路旁。

巷贤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被公布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

高贤社区:巷贤镇高贤社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巷贤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社区有10个自然庄(新圩、鹅庄、仓帽、磨庄、老圩、王丈、郭庄、红阳、高慕、高灵),总户数992户,总人口4597人,耕地面积3786亩(水田3679亩、旱地107亩)。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是张斌同志,支委5人。下设7个党支部即高灵支部、高红支部、老圩支部、磨庄支部、新圩支部、鹅庄支部、仓帽支部,党员7。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从化区良口镇六三市石榴花山,年代为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南从公墓方亭外缘外延10米,其余从公墓墓道、墓边线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南至公墓南侧现状道路南边线,西至105国道新城南路段现状路东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延50米。

良口镇:良口镇地处从化市北部,距从化市区25公里,总面积530.8平方公里,总人口37139人,下辖27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居委会。境内有美丽的流溪河和流溪温泉度假区,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山区镇。 良口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旅游资源丰富,与流溪温泉度假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黄龙湖度假区、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片,让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陆军第六十二军一五七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陆军第六十二军一五七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陆军第六十二军一五七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从化区良口镇流溪河水库大坝旁,年代为194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从纪念碑基座边线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

良口镇:良口镇地处从化市北部,距从化市区25公里,总面积530.8平方公里,总人口37139人,下辖27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居委会。境内有美丽的流溪河和流溪温泉度假区,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山区镇。 良口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旅游资源丰富,与流溪温泉度假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黄龙湖度假区、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片,让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四会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四会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城中街道城中社区中山公园内,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是为纪念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四会马房守军抗日阵亡将士而建。占地面积约56平方米。坐北向南。碑为四棱台柱体,高6米,碑身正面阴刻“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碑座方形,高1.86米,镶嵌花岗岩石,上面刻有立碑人名字和立碑时间。碑台正方形,边长7.5米,台高0.64米,四边设有0.5米高的围栏,口阔1.3米。碑前有英制铁炮1门。现今,纪念碑对研究四会的抗战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986年,四会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四会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中社区:城中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

墓为塔式,占地三百平方米,边长六米,高七米,拱形为白色花岗岩构筑。墓上置两层青石纪念塔,高约十米,为青石构筑,方体,塔上碑文记载这次战役经过和阵亡将士名单。塔身镶嵌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仪书写的“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及纪念碑记、蒋介石的题铭“气作山河”、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题铭“功昭闽海”、七十军军长陈孔达的题铭“精忠贯日”。

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四月,日军近卫师团、第18师团、第48师团各一部在日本海军第二遣华舰队的配合下进攻福州,21日,福州沦陷。五月21日,驻福州的日军48师团(征兵位置为日本“天皇”的家乡)的一个加强联队“晋町部队”向西进攻古田、南平,国军第十三补训处处长李良荣率由新兵组成的七十五师装备团(“等待装备”之意,即仅干部有少量武器,士兵武器尚未配齐)前往抗击,在大湖地区以劣势兵力和装备战胜日军,消灭敌人三百余名(其中佐级以上军官七人),缴获战利品一千三百余件。此战后日军开始全线收缩,未再试图深入福建腹地,扭转了抗日战争中的福建战局,乃至整个东南战局。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大湖寨上关正式更名志雄关,以纪念大湖战役为国捐躯的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福建省政府拨款于闽侯县大湖乡大湖村西南浮岛山上修建了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安葬民国三十年五月在大湖战斗牺牲的二百多名阵亡将士的遗骨。

1971年,纪念塔被拆除,石块、石碑四处散落。

1989年,闽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初,闽侯县委宣傳部联合县直机关党委、县教育局等单位发出倡议,捐款修复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在短短的几天內就收到捐款十多万元。大家自发组织起来找回大部分的石碑、石块,在原址上,按照原貌修复主塔。

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湖乡:闽侯县辖乡。1958年置大湖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3.5公里。面积327平方公里,人口3.1万。福(州)古(田)公路横贯乡境。辖大湖、碾坑、大池、岭头、六锦、雪峰、东姚、兰田、墙坪、上苑、茶坪、后洋、双溪、新塘、坂头、东墘、马墘、箬洋、大坪、洋山、仙山、珍山、后井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茶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建于唐代咸通十一年(8。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46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坐北朝南,为纪念墓坊,原坊北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抗战阵亡将士墓园。建国后因城市建设,墓园被毁。牌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一”字形,三间四柱三楼,枋柱上承龙凤枋。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气壮河山”,檐下用斗拱,上承庑殿顶。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暮帐青”,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俞济时题“华表按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门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和竺鸣涛、宣铁吾题联。

此坊为纪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而建。1932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激起驻上海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的英勇抵抗。次日,驻浙江的第5军第88师驰援上海,在与日军激战中,88师阵亡将士1091名,伤1698人。1946年民国浙江省政府在杭州松木场为阵亡将士建立墓园及牌坊。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中重要战役,军民同仇敌忾,持续作战月余,打死打伤日军万余人,拖延打乱了日军侵华计划,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爱国斗志。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庐山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庐山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九江市庐山市庐山风景名胜区小天池景区内。

1946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5年9月下旬,陆军第九十九军到九江受降并接替新三军防务。1946年4月至9月,梁汉明军长命令日俘在庐山小天池建造起了九十九军抗日阵亡纪念碑,一以雪国仇,二亦使日俘得以反省服罪。

当时建成的“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身成三角锥形,象征--,顶上像一柄宝剑,直插云霄。主持建碑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军军长梁汉明为纪念碑撰一对联:“风萧易水屠龙去,月冷庐山跨鹤归”。

1949年后,石牌坊、纪念碑和烈灵台建筑群完整保留。只是碑身上原有“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已被“革命烈士纪念塔”所代替。文革期间,纪念碑被拆除;牌坊被推到,十分遗憾。当文革结束后,扶起了纪念碑;“烈灵台”则改名为“望江亭”。

2007年,庐山在小天池景区“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旧址上修建了“庐山抗战纪念碑”。

在碑园入口,有一座花岗岩双柱单间冲天式石牌坊。文革时被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新修复。立柱前有楹联“灵归庐岳,气壮天池”,横批“浩气长存”。背后则刻有时任第九十九军军长梁汉明撰联,“天地正气,星汉照人”,横批“捍国护民”。

透过这座石牌坊便能望见那直入云霄的庐山抗战纪念碑。

保护范围:以碑体为界,各向外延伸30米.面积:2721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湘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湘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湘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湘潭市雨湖区沿江东路北段与城正街南端之学坪,原文庙奎星门外学坪中。

学坪,过去是湘潭民众-的地方。1938年7月7日,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湘潭各界人士为纪念浴血奋战的抗日阵亡将士,在学坪公建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当时的碑名由湘潭名宦黎丹(1873-1938)题写。“忠贞永式”的奠基礼碑由原陆军中将、步兵学校教育长王俊书丹。1944年湘潭沦陷后,这座纪念碑遭到日军毁坏。1945年抗战胜利后,各界人士对纪念碑进行修复。1985年,原碑再度拆除重建。重建后的纪念碑,耸立在花岗石台基之上。台基高0.65 米,边长6米,正方形,台基四周绕以石栏,栏高0.8米。栏内栽花植草。碑身立于台基正中,高9.18米,呈方锥形,上宽0.6米,下宽1.2米。碑座四侧为石纹,碑、栏、阶均为花岗岩质地,青灰色。碑身改用花岗石贴面。四面均用原书正楷镌刻“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九个大字。整个建筑庄严、肃穆。

湘潭籍著名艺术大师齐白石为该碑题词《题湘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二首:(一)一夜狼烟起朔方,卢沟晓月顿悲凉。拼将血肉驱倭寇,勇荷戈矛赴战场。贯日丹心原耿耿,留名青史自堂堂。年年春满潭州曲,共向丰碑吊国殇。(二)磨刀抗日战前方,壮士不还为国殇。万里沙场凝碧血,千秋浩气放豪光。

湘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于1982年9月被湘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湘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昆仑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位于昆仑关宾阳县界一侧,与宾阳、邕宁县界的纪念塔及邕宁县界的凯旋门等组成建筑群,以纪念国军昆仑关抗日阵亡将士。民国29年(1940年)春动土,33年(1944年)落成。

纪念亭呈六角形,雕石结构。底座为条石阶级;由6条方柱支撑亭盖,塔顶有石雕葫芦直指苍穹。

亭中竖立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撰写的碑文,备载抗日爱国将士是役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经过。位于邕宁一侧的牌楼,刻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题联。

近年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精心整饰,愈显庄严肃穆,启人缅怀永垂青史的阵亡将士。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棋山观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棋山观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棋山观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位于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年代为1941年。

2015年6月23日,棋山观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里辛街道:莱芜市钢城区辖镇。1958年设郑王庄公社,1959年划归颜庄公社,1984年为颜庄办事处里辛乡,1985年建乡,1995年建镇。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市区中心16公里。面积89平方公里,人口5.1万。莱芜钢铁总厂的特钢厂、炼钢厂、轧钢厂、锻压厂设境内。韩莱公路穿境。辖里辛、玥庄、高家岭、张家岭、涝洼、冯家庄、南朱家庄、凤凰峪、茶峪子、三岔河、银山子、石家岭、郑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双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双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径山镇四岭村上仕自然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双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岭村:四岭村位于径山镇西部,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交通便捷,漕雅线县道穿境而过。 四岭村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与圣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密切相关的同安寺;集灌溉、发电、饮用于一体的四岭水库,面积980亩,是余杭区饮用自来水重点基地。林地(森林、竹林)面积11664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9%,松涛、翠竹、绿茶、清溪,勾勒出一幅神奇的自然山水画。 四岭村特色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赫石坡岳王亭后一山坡上。

1946年,为纪念在与日寇进行的三次长沙会战和常德保卫战、长衡战役中英勇捐躯的国民革命军73军77师将士而建,以示缅怀英烈,不忘国耻。

纪念碑坐北朝南,通高5.2米,占地面积4.2平方米,各部分均为花岗岩材质。碑分四层,一层为高出地面0.2米的正方形基座,北侧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碑围,正面刻青天白日图案;二层高0.9米,平面呈方形,下部砌成坡状与基座相连,上部石棱突出呈半圆型;三层为边长0.7米的立方体,南北侧中部内凿0.1米,形成边长0.4米的平面,雕刻有花纹,东西两侧均以行书繁体竖刻数行文字;四层为高3.1米的方锥体,四面均以行书竖刻繁体文字,上施朱漆,南侧“陆军第七十三军七十七师抗日阵亡纪念碑”,“英雄百东侧战无余敌”,西侧“中华民国复兴碑”,北侧“浩气长存”。该纪念碑造型古朴端庄,威严凛然,令人肃然起敬。碑上刻字记叙了77师将士浴血抗战的历史。“文革”期间,该纪念碑遭到了严重破坏。

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所在地岳麓山于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潜山野寨中学校园内,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麓,始建于1942年,1943年竣工,安葬有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985位抗战阵亡将士遗骸。176师是著名的19路军的余脉,是唯一一支两度参加淞沪抗战的中国军队,曾转战万里,浴血抗日。1943年,由皖、鄂两省13县知名人士捐资,在野寨修建了包括公墓和12座纪念性建筑在内的陵园,安葬176师抗战阵亡将士,并依陵建“景忠中学”(今野寨中学),以校护陵,培养烈士遗族及地方优秀青年。这是全国唯一一座留存于中学校园内的大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野寨中学也是全国唯一为保护烈士陵园而建立的学校。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记录了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记录了大别山区中国军民坚持持久抗战的历史,是全民族抗战和江淮、大别山地区抗战历史的宝贵遗存。这一历史遗迹充分展现了誓死捍卫国家,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畏--、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

2019年10月7日,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泰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泰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罗阳镇万罗山公园西北侧山脚,坐东南朝西北,由纪念碑、汪精卫夫妇跪像等组成。碑高2.9米,边长0.34米,青石质,三角柱体,顶部为楔形。正面阴刻隶书“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后二面分别刻着“泰顺县各界抗战建国纪念大会”和“中华民国廿七年七月七日立”。碑前约2米处置二石跪像,像之背分别刻着“汉奸汪精卫”、“汉奸陈璧君”等字。1938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一周年之际,泰顺县各界人士在县城隆重举行抗战建国纪念大会,会上为纪念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将士,特竖立此碑,并请当时县内著名学者许笃仁先生书写碑文。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阳镇:罗阳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县委、县政府驻地,镇域总面积102.8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万人。 2004年工业总产值近2亿元(主要以食品、木制玩具、化工为主);地方财政收入1179.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28元。镇属学校包括城关中学、罗阳二中、罗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丰抗日阵亡将士墓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大丰抗日阵亡将士墓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丰抗日阵亡将士墓位于上林县大丰镇城南社区新安庄。

大丰抗日阵亡将士墓被公布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南社区:城南社区成立于2002年,座落在大明山山脚下,位于县城新开发区的城东一、二区和城西小区,东面与皇周社区相邻、西面与东春村接壤、南面靠龙山自然保护区、北面接城北社区,耕地面积183亩。辖区内有42条街道、8个居民小组、8个居民住宅小区和100个县、镇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600多人,流动人口1598人。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夏山埭抗日阵亡将士墓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夏山埭抗日阵亡将士墓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夏山埭抗日阵亡将士墓位于萧山区所前镇山联村夏山埭自然村鹭鸶山,年代为1940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7月24日,夏山埭抗日阵亡将士墓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前镇:所前镇地处杭州城郊,为萧山城区南大门,因明朝的西小江边建有18间盐所而得名,属千年古镇。全镇辖39个行政村(居),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口3.6万,耕地2.4万亩,山林2.8万亩,现有企业250余家,工业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机械五金、塑料等为主。 所前是萧山的重要茶果产区,素有“茶果之乡”的美誉,山林经济效益列居杭州首位。杨梅、茶叶、板栗、青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第一批省保)

时代:抗日战争时期

地址:沁源县城南8公里的阎寨村北500米的土丘台上

原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阵亡将士纪念碑,由太岳军区、太岳行署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15日立。1981年为保护碑加建纪念亭。纪念亭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占地面积48平方米,由砖石水泥砌成。纪念碑共四块,存放于碑亭内,背向而立。四块碑大小等同,高1.3米,宽0.53米,厚0.2米。第一块为碑名,第二块刻碑文,第三块刻决死纵队、抗战四年阵亡指挥员名录500余人名,并记有牺牲烈士4879人,第四块为陈赓、牛佩琮等题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虎门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虎门抗日阵亡将士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虎门镇则徐社区鹅公山山顶,GPS坐标:北纬22°4912.1",东经113°3943.0",海拔高程50米。

1938年10月23日,日军占领虎门。虎门军民继承反帝反侵略光荣传统,奋起反抗,写下了华南地区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抗战胜利后,为告慰阵亡忠魂和死难同胞,当地政府发动虎门各界人士捐资,在鹅公山顶修建“虎门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1946年4月20日,纪念碑建成,太平29个团体及虎门驻军总共3000余人集合举行揭幕典礼及公祭大会,对阵亡的抗战将士和死难同胞致以哀悼。这座纪念碑已成为虎门军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象征,也成为日军侵略罪行的有力见证。20世纪50年代,海防部分在碑顶加建了一个圆形的瞭望台,并在碑的一侧安装了10多级高的钢筋扶梯,便于民兵上落碑顶观察海防情况。20世纪60年代起,纪念碑碑顶的瞭望哨撤销,瞭望台变身成为游客的观景台。目前,这个瞭望台和钢筋扶梯也已破损不堪。

纪念碑坐东南向西北,三级台阶,由碑座和碑体组成。方形碑座,平面呈折角方形,边长2.15米,碑体为四棱锥形,通高8.75米(原碑高6.35米,加建的瞭望台高2.4米),水泥混凝土结构,目前,整座纪念碑被灌木丛遮掩,碑身表面灰沙脱落,碑名只残存“同胞纪念碑”5个字。

则徐社区:则徐社区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民工作站,户籍人口15726人,外来人口约17000人。社区现有“两委”干部6人(其中支委3人,居委5人,交叉任职2人),高中或以下学历2人,大专或以上学历4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22名,社区下设“两新”党组织2个,“两新”党员163名。2011年社区(两级)总资产0.14亿元,总收入351万元,纯收入2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