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打乒乓球的损伤有哪些(优秀20篇)

浏览

3773

文章

691

篇1:跑步导致膝关节损伤怎么办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据报道,跑步损伤发生率目前已高达92.4%,膝盖是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如何在跑步时减小对膝盖的损伤呢?长跑前一定做好热身运动,平时我们可能因为时间紧或者贪图省事,还没热身活动开就急于开始长跑,这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尤其对膝盖不利;注意跑步的姿势,尽量用前脚掌着地,因为这样能够加大腿部的缓冲;现代的跑鞋很容易助长错误的跑法,尤其是太过强调保护脚跟的鞋款。那些鞋在脚后跟处加上又大又肥的缓冲垫,太厚太重了,使得跑者很难不以脚跟着地;跑步动作强调的身体部位有先后顺序,手臂被放在最后,它们的动作应尽量减少,要避免刻意的手臂动作:过度摆动、试图摆动得比脚还快、摆得太靠前或者超过肩头,下面来看看跑步导致膝关节损伤怎么办吧?

运动疗法一、缓步行走

膝痛缓解后首先应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缓步行走,腿要缓抬轻放,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加重损伤。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钟以内,每日进行20~30分钟。以后逐渐加长锻炼时间,在3周内达到每次锻炼可以维持20~30分钟的标准。

运动疗法二、锻炼慢跑

对于不是很严重膝关节症状老人,慢跑可以增强关节韧带弹性。跑步时最好用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跑步结束后不宜马上停下来,而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运动疗法三、高位马步

两膝稍变曲(10~30度),以膝关节不痛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几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一般达到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

运动疗法四、仰卧抬腿

仰卧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时可保持1~3分钟,练习一段时间后,空中抬腿时间争取达到10~15分钟。随后也可练习用脚挑一个枕头,增加力量,每天2~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怎么缓解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半月板损伤患者感觉疼痛和肿胀。不能屈伸,腿会突然发软,走路膝盖弹响,有积液,上下楼,跑跳疼痛更加明显,那半月板损伤还可以慢跑吗?半月板损伤是不建议长时间运动的,半月板是从膝关节的滑液中吸取营养的,在血液中是不能直接吸取营养的,所以一旦发生断裂,就会就很难恢复的了,所以建议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不过可以通过慢跑来进行恢复训练,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怎么缓解吧?

1.推拿疗法

(1)推揉点按法:患者仰卧,膝部自上而下,顺其筋络反复推揉1~2分钟。

(2)拔伸屈膝法:患者体位同上,肌肉放松,医生先轻轻地、小幅度地来回屈伸膝关节,最后尽力将膝关节完全屈曲,然后伸直患肢。

(3)刮筋、分筋法:患者仰卧,于髌骨外上方、内下方运用一拇指屈曲指关节,放于痛点内侧;另一手掌按于屈拇之上,用臂力推动拇指向外刮数下。

(4)关节积液时可用捶、擂、拍法,交替进行。捶为实拳,击为空拳,下击髌骨周围软组织及大腿伸侧,大小腿屈伸各20~30下,擂为实拳,双拳用臂力下压与上部位相同处,重复1~2遍。拍不用拳而是用手掌拍打腘窝,用腕力弹拍。

2.穿刺疗法

关节积液较多、张力大时,可进行关节穿刺,将积液和积血完全抽净,并向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它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关节炎中的各种病理改变与它的减少和理化性质改变有密切关系。注射透明质酸钠有以下作用:覆盖关节软骨表面,可以保护关节软骨,防止或延缓进一步退变;保护关节滑膜、清除致痛物质,有明显减轻疼痛的作用;改善关节的挛缩状态,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对退变关节的滑液有改善作用。

3.药物治疗

急性期滑膜损伤,瘀血积滞,治以散瘀生新消肿为主,三七粉等口服。慢性水湿稽留,肌筋弛弱,治以祛风燥湿、强壮肌筋,内服羌活胜湿汤加减,外贴狗皮膏;若寒邪较盛,亦可散寒祛风除湿,方用乌头汤。

4.固定与练功疗法

早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禁止负重。治疗期间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锻炼,后期应加强膝关节的屈伸锻炼,这对消除关节积液,防止股四头肌萎缩,预防滑膜炎反复发作,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人锻炼要就合理 过度训练容易损伤身体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不少老人喜欢到公园蹲蹲马步,锻炼一下身体。但专家提醒,锻炼身体要注意科学方式,否则反而有可能“引病上身”。对于老人锻炼要就合理过度训练容易损伤身体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昨天,市第一医院收治了一名因锻炼时蹲马步时间太长而导致关节炎发作的患者。

上周,63岁的孙大爷开始练太极拳。为了进步快,他每天都在自家院内勤奋练习,特别是蹲马步。但没过多久,孙大爷每天半夜都会被膝关节疼痛惊醒,只好前往市第一医院骨科就诊。医院得出的结论是,蹲马步时间过久引发关节炎。

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王黎明介绍,老年人蹲马步时间不宜过久,特别是有关节炎的老人,长时间蹲马步使关节炎更加厉害。因为人在屈膝的时候,膝关节会高度紧张,磨损也会较为严重。还有的老人喜欢压腿、拉韧带,但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压腿时候不能太用力,否则容易受伤。

如果你对老年人锻炼强度是多少合适?适合老人强身健体的有氧运动有哪些?老人运动应该在饭后1小时吗?老人夏季的锻炼强度是多少?适合老人冬季的运动有哪些?老年人游泳运动量是多少?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强度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分类标准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损伤医疗废物该怎样处理?损伤性医疗一次性废物应分类放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由专人使用专用的转运工具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转运到指定贮存地点。转运工具和容器使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那么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分类标准是怎样的呢?且看以下分解。

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分类标准: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医疗废物必须置于套有黄色袋的医疗废物桶内;损伤性废物一律置于锐器盒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今天的讲座内容介绍完了,最后小编提醒大家,为大家准备的还有其它更详尽的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大家尽可以在这里尽情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儿童坠床会导致心理损伤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在几个月的时候,由于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导致坠床。那么儿童坠床会导致心理损伤吗?下面和了解下吧。

儿童坠床会导致心理损伤。宝宝在坠地过程中受到惊吓,引起情绪激惹、恐惧、睡眠障碍等症状,就是心理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得恐惧症或者精神失常。

接下来看下预防宝宝坠床的方法有哪些?

1、现在的婴儿床一般都装有护栏,如果没有,家长可自己在婴儿床边加装护栏,以避免宝宝不小心跌落。此外,提醒爸爸妈妈们,婴儿床护栏的间隔距离必须小于10厘米,才不会出现宝宝头部被卡住的危险情况。

2、在床边的地板上铺上软垫,这样万一宝宝不小心掉下床,也不会直接撞在地板上。

3、移开婴儿床周边的杂物,尤其是尖锐物品。如果婴儿床附近有家具的棱角(如柜子或桌角),应该在转角上加装软垫,或者用布将尖锐的角包裹起来。

4、婴儿床不宜放在有高度落差的地板边缘,否则万一宝宝不小心摔下床,可能会继续滚落到较低的地板上,又一次受到伤害。

为了孩子安全,我们应撑握些儿童意外伤害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患脑损伤也可引起老年痴呆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患脑损伤也可引起老年痴呆?橄榄球、拳击等赛场上,选手们用激烈的身体碰撞挥洒着青春的同时,也埋下了疾病的隐患。之前已有研究将反复的脑部创伤和脑部疾病联系起来(请阅读“运动引起的脑损伤研究”)。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有时候,一次脑损伤也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慢性脑损伤,橄榄球运动员的专利?

今年5月,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FootballLeague,NFL)征战20个赛季的退役球星朱尼.西沃(JuniorSeau)被发现胸部中枪身亡,后被确定为自杀,年仅43岁。就在去年二月,另一位超级碗后卫戴夫.杜尔逊(DaveDuerson)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捐献自己的大脑作科研之用。数月后,研究人员在这位50岁的前橄榄球运动员身上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处于中度慢性创伤性脑病的晚期。而早在他自杀之时,就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橄榄球生涯中的职业性反复脑损伤可能会导致慢性创伤性脑病(chronictraumaticencephalopathy,CTE)。

NFL的“大脑银行”,波士顿大学的创伤性脑病研究中心指出,慢性创伤性脑病是发生在有脑震荡或头部遭受重复重击病史的运动员身上的一种进行性脑部疾病。它会导致失忆、抑郁、判断力受损和类似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这一症状被称作“拳击手脑病综合症”(punch-drunksyndrome),它使拳击手们在年纪尚轻时就出现痴呆的情况。早在十年前,一些脑损伤研究协会)就已经在大量去世的运动员身上确诊了这个疾病。

近年来,发生了数起NFL退役球员因抑郁等各种原因自杀的事件,针对NFL球员脑部受损的调查已越来越深入,同时联盟也加强了预防和监测脑震荡的多种措施。

虽然西沃没有留下遗言,也没有证据表明脑损伤、脑震荡和他的死之间有直接联系,但他的一些队友猜测,这和他的职业生涯不无相关。“他大脑所承受的病痛是他作为一名出色的后卫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一个风险因素。”现年36岁的前内边锋凯尔.特里(KyleTurley)说道。特里是少数仍健在的、曾公开宣布会在死后捐献大脑以作科研之用的运动员之一。

一次创伤,也可能造成老年痴呆

运动员遭受病痛困扰,是由于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受到反复多次的头部重击;然而,发表在7月份《神经科学杂志》(TheJournalofNeuroscience)上的文章指出,即使是遭受一次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也有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生活中严重的摔倒或交通意外,都是造成中重度TBI的常见原因。但不是所有脑部受到的创伤都会导致TBI。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170万人发生TBI;其中大约75%是脑震荡(TBI最轻微的一种形式)。

中重度TBI通常是由严重的摔倒或机动车事故等创伤所造成的,并会导致失忆。但不是所有的头部创伤都会导致TBI。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每年有170万人遭受TBI;其中大约75%是脑震荡(TBI最轻微的一种形式)。目前,多达510万的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而阿尔茨海默氏症是导致65岁以上的成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

研究人员发现,一次中到重度的TBI会对调节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酶造成干扰。这种酶含量的异常会引起高水平的β淀粉样蛋白,后者正是与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大脑斑块中的关键成分。

这项研究是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用小鼠体内模型研究一次TBI对大脑的改变。在受伤后头2天的反应急性期,研究人员观察到两种细胞间运输蛋白(GGA1和GGA3)水平降低,而BACE1酶水平升高。

接下来,研究人员在对阿尔茨海默氏病人的脑部标本的分析中发现,与没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相比,患者脑部的GGA1和GGA3水平降低,而BACE1水平升高——与实验中小鼠大脑的变化一致。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小鼠受到创伤性脑损伤一星期后,即使GGA1恢复至正常水平,BACE1酶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仍在升高,且在亚急性期(创伤后一周)可观察到持续的β淀粉样蛋白生成。也就是说,一次脑外伤后,引起老年痴呆症的蛋白会持续升高一段时间。

此研究的意义在于提示科学家研究出针对BACE1酶的靶向药物,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膝关节损伤三联征的治疗方法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膝关节损伤的特征是膝关节前方或侧面感到疼痛,一般而言是膝盖缓慢的被损伤,而和特定的伤害如扭伤或跌伤无关,尤其是跑步等剧烈运动更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的,那如何在跑步时减小对膝盖的损伤呢?长跑前一定做好热身运动,平时我们可能因为时间紧或者贪图省事,还没热身活动开就急于开始长跑,这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尤其对膝盖不利;注意跑步的姿势,尽量用前脚掌着地,因为这样能够加大腿部的缓冲;现代的跑鞋很容易助长错误的跑法,尤其是太过强调保护脚跟的鞋款。那些鞋在脚后跟处加上又大又肥的缓冲垫,太厚太重了,使得跑者很难不以脚跟着地;跑步动作强调的身体部位有先后顺序,手臂被放在最后,它们的动作应尽量减少,要避免刻意的手臂动作:过度摆动、试图摆动得比脚还快、摆得太靠前或者超过肩头,那么膝关节损伤三联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手术入路及步骤:

1.手术切口,采用扩大的膝关节外侧切口联合单独的膝关节前内侧切口。

2.首先通过外侧入路(Kocher入路)处理桡骨头骨折,一般优先选择进行内固定而不选择桡骨头置换。

3.然后对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进行临时缝合修复,将其固定在肱骨外上髁以维持膝关节的临时稳定,这有助于复位和固定尺骨冠突骨折并恢复肱尺关节稳定性。

4.接着做一个单独的膝关节前内侧皮肤切口,通过过顶入路(“over-the-top”)显露尺骨冠突骨折。劈开旋前屈肌,将其和肱肌一起向外牵开,切开前侧关节囊显露尺骨冠突。复位尺骨冠突骨折块以后,使用3.0mm直径空心螺钉或用于掌指骨骨折固定的T型支持钢板进行固定。

5.当骨折重建完成后,对撕裂的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使用锚钉或不可吸收缝线进行最终的修复固定。

6.评估膝关节稳定性。前臂旋转中立位情况下进行膝关节屈伸20°-130°的被动活动,以确认是否存在膝关节后方和后外方关节不稳。

7.如果存在膝关节后方或后外侧不稳,检查桡骨头骨折及尺骨冠突骨折的固定情况,如果有必要则再次对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进行加强缝合修复。

8.评估膝关节外翻稳定性。如果存在不稳,或术前MRI显示存在膝关节内侧韧带断裂,则显露膝关节内上髁。对III型软组织损伤患者以及膝关节明显外翻不稳的II型软组织损伤患者,通过膝关节前内侧皮肤切口使用不可吸收缝线修复膝关节内侧韧带(图3A和B)。膝关节内侧韧带修复后可即刻恢复膝关节外翻稳定性。

9.逐层缝合关闭伤口,不常规放置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提防耳机造成听力损伤

全文共 2986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提防耳机造成听力损伤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生活乐趣的同时,也不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作为年轻一代最为喜爱的随身听就是其中一类产品,为什么这么说?请往下看。

最近,贵州某高校一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时,考官把问题说了3遍她都没有听清楚,结果失去了工作机会。医生诊断,这位学生听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听随身听造成听力疲劳。

目前,大学校园里正流行一种快速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即在睡觉时戴着随身听听英语。一些学生对此趋之若鹜。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时间长了会严重损害听力。

类似这样损伤听力的事情在国外也屡见不鲜。

摇滚乐和随身听都伤耳朵

两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音乐史教授皮特‧杰弗瑞博士听完一场摇滚音乐会后,发现乐队爆炸性的演奏让他患上了耳鸣和失眠,他4%的听力受到损伤。于是,皮特一怒之下将乐队告上了法庭。

皮特案件引起美国社会广泛关注。美国医学专家抱怨,美国的娱乐表演越来越吵了。

1998年,美国医疗协会杂志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至19岁的青少年中,15%的人有听力受损的症状。专家惊呼,美国人比预想的提前了20年开始变聋,听力受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许多40多岁的人的听力状况就和70多岁的人一样。专家认为,导致听力受损的罪魁祸首就是噪音。

除了噪音,随身听也是伤害听力的祸首之一。正常情况下,声音经过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耳朵,这中间声音中的高频部分已经被空气吸收。如果听随身听,传声器就压在耳朵上,所以耳朵吸收了全部频率的声波,对听力伤害很大。

使用随身听还会造成耳朵在适应较高声音的过程中,对声音层次感觉的灵敏度降低。既使音量没有改变,听者也会觉得声音逐渐变小。因此,听者很容易把音量调到使听力可能受到损伤的程度。所以,长时间使用随身听后,应让耳朵休息一会儿,避免听觉疲劳。

运动最好也别用随身听。因为有氧运动使得血液流向四肢,内耳更容易受到高声的伤害。瑞典人做过一项研究,证明进行有氧运动时听随身听对听力的伤害比平时增加一倍。

附注: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人耳本身对突然巨大的声响具有保护的机制,但是当运动时,会影响这个保护机制的启动,造成听力的损害。 噪音如何伤及听力

声音传进耳朵首先引起耳膜震动。中耳内连接着耳膜的三块骨头(三根听小骨)把震动传给内耳的耳蜗。

耳蜗充满液体,与感受声音频率的发(毛)细胞相连,发细胞把震动转化为电子信号,传给大脑。感受高频信号的细胞在外耳蜗,感受低频的紧随其后。

大多数人每天都接触达到危险水平的噪音,但一般时间都不长,不会造成听力损害。听力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长期接触噪音,尽管每次时间很短,也会造成听力下降。

乐器和电钻一样,同样可能伤害听力,演奏者和听众都得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研究表明,令人愉悦的音乐造成的听力损害较轻,但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噪音,都会造成听力损伤。噪音能引发的感觉神经听力损伤发生在内耳,当高能量声波震荡耳蜗内的液体时,会过度刺激并引起发细胞死亡。

对此,专家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当我们听音量高达110分贝的摇滚乐时,如果我们能给发细胞拍照,那场景就像用大□子在麦田里滚压,发细胞就是那些可怜的麦子。当负责接听某一频段声音的发细胞受损后,该频段的声音就听不见了。

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人们在接触音量较高的音乐后,会出现「临界值提高」(听力阈值提高)的现象,即以前听见的低音现在听不见了。专家建议听完热烈的音乐会后用如下方式来测试一下听力:听音乐会之前,把收音机的音量调至刚刚能听清楚的位置。听完音乐会后,再次打开收音机,看看是否仍然能听清楚该位置的声音。如果不能,那么说明你受到了短期的听力损伤,要赶快去看医生。

人们在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听随身听时,为把周围的噪音盖住,往往把音量调得很高,所以专家建议不要在大街上使用随身听,如果非听不可,建议使用封闭式或耳塞式耳机。 专家还建议,在噪音环境下,比如听摇滚音乐会时,要戴上抗噪音耳塞,以防止损伤发细胞。经常听音量较高的音乐或接触噪音的人应当定期检查听力,如果是暂时性的听力损伤,定期检查能够保证受伤的耳朵得到及时治疗。

1 数据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受试者为山西医科大学95级在本院的实习生140人280耳,其中男60人,女80人,年龄21岁~25岁,平均年龄23.7岁。受试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无任何耳科疾病史、家族史; 2无耳毒性用药史;3无耳外伤史;4无耳源性并发症及眩晕史;5主诉无听力障碍。其中使 用耳塞型耳机102人(实验组),主要通过耳塞型耳机自学英语、收听电台新闻、音乐等节目。根据每天使用耳机时间又将实验组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1组从大学1年级到4年 级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在1h以下者41人,收听时间0.60h±0.21h, 实验2组每天收听1.0h~2.5h者61人,收听时间1.87h±0.55h。不使用耳塞型耳机的38人为对照组。

1.2 方法:全部受试者在隔声室内进行测试。隔声室符合ISO8253之规定,按照GB7583-87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纯音听力计为FA-18型临床诊断听力计(仪器已按GB4854-84进行零级校正)。测试频率为250Hz、500Hz、1000Hz、2000Hz、3000Hz、4000Hz、6000Hz和8000Hz,声强档次为2.5dBHL。如果测试的气导听阈值在25dBHL以上时,则加试骨导,并再进行此频率的韦伯试验。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结果显示:使用耳塞型耳机者全频段听阈均有提高,与非使用者 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且短时间使用者与长时间使用 者之听阈 除250Hz外,其它频率均有差异(P<0.01)。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3 讨论

3.1 从表1可见,实验组在8个频率的平均气导听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 )。且实验组4000Hz以上高频区听阈升高幅度明显大于低频区。收听耳塞型耳机1h~2.5h者听阈较<1h者除250Hz外, 其它各频率均有差异(P<0.01),说明使用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

3.2 常接触噪声可引起4000Hz的听力首先下降〔1〕。通过观察认为:过量的、非噪声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耳蜗的损害,造成噪声性听力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耳蜗器官受到长期、过量的刺激后,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其末梢感受器损害。本组测试证明:过量刺激不仅仅首先损害4000Hz这个频率,也可以损伤其它高频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由于受损的是高频区的非语言频率区,因而受损者常无自觉听力障碍,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1〕。该部分听力受损者在隔声室做堵耳试验,结果有13. 2%的人有耳鸣存在,有的呈金属撞击声,有的为喷气声,有的为铃声等等。而此人群已往未觉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环境嘈杂之故。在校大学生为一特殊的青年群体,由于学业任务较重,外界的娱乐接触 、信息接受很少,在学校环境的制约下,仅依靠使用耳塞型耳机接受外界信息及学习外语,致使耳蜗长期受刺激,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其问题之严重应引起学生、家长、社会及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虽然以上使用了较多的专业用语,有些难懂,但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使用耳塞的确对我们的听力有影响,而且视你的使用时间、音量大小而定,程度越高影响越大。因此小编不得不在此告诫各位,慎用耳塞,注意音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经常跑步对膝盖有损伤吗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随时随地只要有鞋子就可以开始。很多人没有在跑步前检视自己身体状况,就参加超过半程的马拉松,跑步过程当中,不正常的足压、不正常的下肢骨骼构造、不足够的下肢肌力和肌耐力、核心力量无法维持全身的姿势,都会增加膝盖的压力,进而增加脚支撑的负担,跑步爱好者该如何预防跑步膝呢?跑步前,进行5分钟的热身,让全身肌肉骨骼关节进入运动状态,针对膝关节的热身动作有蹲起、原地高抬腿、后踢腿,另外拉伸大腿肌肉也有助于运动时保护膝盖,拉伸运动可以让膝盖的关节腔内的润滑液分泌更充分,减少运动时关节之间硬对硬的“碰撞”;肌肉的控制力直接影响膝盖的承受力,跑步者如果感到膝关节力量不足,可以进行靠墙半蹲或箭步蹲练习,以提高腿部肌肉力量,特别是膝关节周边肌肉力量,大家知道经常跑步对膝盖有损伤吗?

跑步对于膝盖当然有操作的,髂胫束主要负责大腿的外展动作,它位於大腿外侧的肌肉及其延伸到膝盖的薄膜,在运动过程中则为支撑身体的角色,髂胫束收缩时会随着膝盖弯曲角度产生一些位置上的前后变化。过度频繁的弯曲打直膝盖或是髂胫束变紧,它就会与大腿外侧骨头产生摩擦,骨突被摩擦久了,就会产生热进而发炎,通常有一特定痛点于膝盖的外侧,甚至有人会觉得惯用脚的骨突比较明显。

预防膝盖损伤的措施:

1、不要总是在硬地上奔跑,我们周围的环境水泥地面多这是事实,但要注意软硬交替,尽可能间或选择软的地面。不应为别的,只是因为膝关节的脆弱。

2、落地时注意缓冲,学会运用股四头肌,避免膝盖受到脚下的强烈冲击。

3、下坡跑的时候要当心,此时膝盖最容易受到冲击。

4、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内侧和外侧肌肉的力量训练,同时注意拉伸腿部肌肉,膝盖的稳定性离不开肌肉的保护。

5、准备活动要充分,不要一上来就是大强度,膝盖也需要适应期。

6、一旦发生膝盖疼痛,立刻减少运动量,不要勉强,该停止运动就停止运动,而且要做好长期停止膝盖负重运动的准备,对于疯狂级运动者来说,最好找到替换的运动形式,坚强的意志虽然可敬,但运用得不是地方,有时候反而害人。

7、跑步后如果感觉膝盖不舒服,可以用冰敷,最好用冰豌豆,因为冰豌豆不会联结,更方便与膝盖进行全方位接触。

8、不要老坐着不动,特别是在运动之后,膝关节也是需要血液循坏来增加营养的。

9、注意控制体重。不要暴饮暴食,体重暴增太多对膝关节来说,负担是很大的。

10、常备一些药物,如壮骨膏、布诺芬凝胶等,发现膝盖疼痛的时候及时用,不要十天半个月以后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烫睫毛会对睫毛有损伤吗 烫睫毛的坏处

全文共 1591 字

+ 加入清单

睫毛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美容方式,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去烫睫毛,烫睫毛能够使我们的睫毛变得很翘,很好看,那么烫睫毛会对睫毛有损伤吗?烫睫毛的坏处

烫睫毛会对睫毛有损伤吗

现在好多女孩子为了追求漂亮就去烫睫毛,刚烫完的效果确实好,不过是非常伤害睫毛的,这样会质感,损坏睫毛的,一般人烫过睫毛为了追求长度,但是建议最好不要烫,烫的不像真的,还容易脱落有时候会掉,进眼睛是很难受的,如果想让睫毛长和翘的话,不如用些好的睫毛膏,还有就是烫过的睫毛以后会容易总脱落。所以我不建议烫睫毛,有损害,并且没什么作用。

烫发对头发损伤很大,烫睫毛自然也不例外,因为睫毛同人体其他毛发一样,均为蛋白质构成。

意见建议:烫过的睫毛之所以能达到上翘定型的目的,原因就在于化学试剂或物理方法使毛发的蛋白质变了性。长期卷烫,睫毛不仅会变得干枯,还特别容易脱落。美容师操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刺激性较强的药水滴到求美者眼睛里;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眼部过敏、红肿、灼伤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结膜炎等。所以一定要慎重,少烫点,找专业人员来烫。

烫过的睫毛之所以能达到上翘定型的目的,原因就在于化学试剂或物理方法使毛发的蛋白质变了性。因此长期卷烫,睫毛不仅会变得干枯,还特别容易脱落。美容师操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刺激性较强的药水滴到人眼里。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眼部过敏、红肿、灼伤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结膜炎等。所以不要茫目的去美,还是要安全第一啊!

烫睫毛的坏处

1、烫过的睫毛之所以能达到上翘定型的目的,原因就在于化学试剂或物理方法使毛发的蛋白质变了性。因此,烫睫毛就如同烫头发一样,长期卷烫睫毛,不仅会使其变的干枯,还使得睫毛特别容易脱落,不但没起到切实的美化作用,反而对睫毛造成了伤害。

2、另外,过程中,若美容师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刺激性较强的药水滴到人眼里。如果没能及时妥当处理,极易引起眼部过敏、红肿、灼伤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结膜炎等。有佩戴隐形眼镜的朋友,更需要引起注意!

3、烫睫毛虽然能解决一时睫毛短的问题,却不是永久之计。要想摆脱睫毛短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睫毛种植。睫毛种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没有疤痕,手术痛苦小,当天做完就可以走,不需要住院。恢复快,并且不影响正常生活。

烫睫毛能保持多久

烫一次睫毛最多能保持三个月,因为三个月是睫毛的一个生长周期。烫了睫毛之后当然还是要用睫毛膏啦,这样可以使你的眼睛更有神采。烫睫毛的主要功能是使你的睫毛卷翘,没有增长的效果哦。

看你电的时候药水,太久也不好,容易伤发根,跟电头发是一样的,而且睫毛更脆弱的。大概两个月吧。美容师的手法很重要,稍微有点翘就好了,弧度太大并不好看,但有人说烫的越卷保持的时间越久,这也和个人的睫毛硬度有关。我就是因为睫毛太硬用睫毛夹没效果才会去烫的。烫完后就是拿橄榄油涂了一段时间,我想和头发的道理差不多吧,还是要滋养一下。

网友表示以前烫过睫毛,效果还是蛮好的,时间的话一般按照药水的好坏来决定,当时还是蛮伤睫毛的,就好像你去烫头发一样,要让头发变成什么样子,就选择不同的药水,但是一般烫过头发的人都知道,发梢几个月后都会分叉枯死,烫睫毛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烫过一次就不敢再去了。

刷睫毛膏一般来说,只会让睫毛更浓密更卷翘,不过洗掉只会你就会恢复原样,也没有什么塌下来之说。禁忌的话,就是选择品牌化妆品吧,卸的话要卸的干净一点,卸的时候要仔细温柔。

怎么能让眼睫长的又浓又密又长

每个人的睫毛生长周期是1~3个月,其中会面临折断、脱落等很多问题。对于深陷睫毛不够强壮有弹性之中的MM来说,用睫毛滋养液不得不说是个好方法。它绝对能帮你培养出健康强壮的睫毛哦。

A、将睫毛变得更浓密

它能修补紫外线损坏。能促进血液循环,在睡眠期间能保护受损的睫毛。在防止白天受到外部侵害的同时,也能保证睫毛的健康。

B、让睫毛变得更健壮和柔软

这是能解决睫毛过短过细,容易折断等烦恼的滋养液。配合使用高浓度的玻璃质酸,能起到集中修复受损干燥的睫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腰部骨骼损伤属于职业病吗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长期坐着办公、学习的人,可因姿势不良而引起腰部骨骼损伤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那么,腰部骨骼损伤属于职业病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国对职业病有严格的规定,腰部骨骼损伤不在国家职业病目录之中,只有目录范围内的疾病才能认定为职业病,所以,腰部骨骼损伤不属于职业病。

最伤腰的七个坏习惯

一、缺乏户外运动

昼出暮归让很多人失去了晒太阳的机会,钙质难以吸收,造成机体组织、骨骼的脆弱,机体自然容易发生损伤。

二、久坐

因为坐着的时候,腰部承受的压力比站着的时候大4—5倍。长期保持这种姿势不变,身体的中轴线跟着变化进一步增加腰椎应力,这种累积性损伤可以使椎间盘老化退变突出,椎间隙变窄,腰椎受压后整体缩短。严重时压迫神经引起下肢麻痛不适等病症。

三、挎时尚大包

单肩背1公斤重量的大包,另一侧肩部肌肉可能要承重3-4公斤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这种力量会压迫到腰椎,日积月累会导致腰椎病变。

四、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着

有些女性常喜欢足蹬“恨天高”,而身体为了平衡鞋跟的高度、维持住重心,胸部便会向后拱,骨盆则向前倾,腰椎往前凸,脊椎原有的S型曲度因此产生改变,而上半身的重量集中压迫在腰椎后侧关节,容易引发腰部疼痛,甚至形成骨刺。

五、趴在桌上午睡

不管是午休时趴睡桌上,或是晚上睡觉采趴睡睡姿,对腰椎的健康都有不利影响。前者腰椎向前倾,腰椎肌肉容易疲劳疼痛,也容易拉伤后侧韧带;后者则会使腰椎更向前凸,背部肌肉往前拉扯,肌肉与骨骼组织并无法在睡眠中获得充分的休息。

六、翘二郎腿

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很容易将重心偏向某一边,或者习惯性的翘腿。有些人坐着时喜欢翘二郎腿,这种姿势容易使臀部歪向一边,腰背肌肉张力及骨骼排列因此失去平衡,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压迫侧的椎骨及椎间盘便因承受较大压力,而引起病变或提早退化。

七、边走边滑手机

上下班期间,很多白领经常边走边滑手机,一个个走起路来都是一副驼背样。其实,当背部往前倾的时候,身体为了维持平衡,会不自觉的将腹部向前凸起,此时上半身力量便压迫在腰椎上,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腰部肌肉酸痛,甚至椎间盘滑脱或是长骨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晚上吃苹果对身体有多大损伤?什么时候适合吃苹果?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苹果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甜美的水果。许多人都喜欢每天吃上一个苹果,认为对身体有好处。吃苹果的时间有讲究,一些人认为晚上不能吃苹果。那么,晚上吃苹果是毒苹果吗?

晚上不建议吃苹果。如果临睡前吃一个苹果,胃部会感到不适。睡觉时,肠胃蠕动速度降低,苹果的消化速度比平时更慢,加重肠胃负担。如果长期在临睡前吃苹果,很可能会造成某些肠胃疾病。吃苹果比较好的两个时段是,早餐之后和下午。早餐之后加一个水果,可以保证营养均衡。有胃病的人,如果在早上空腹吃苹果,会让果酸和胃酸混合后形成的物质,加重胃部的负担。除了早餐之后,下午也是一个吃苹果的好时机,特别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最好在中餐和晚餐之间吃苹果。

晚上吃苹果,容易使肠胃出现毛病。所以,最好不要在临睡前吃苹果。吃苹果本是好事,不要搞得自己的肠胃负担变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吃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膝关节损伤多久能恢复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膝关节损伤的防治工作,骨科专家指出,出现膝关节损伤以后,治疗工作一定要抓紧,如果错过了膝关节最佳的治疗时间,会导致膝关节损伤的症状加重,同时也会给治疗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那如何在跑步时减小对膝盖的损伤呢?长跑前一定做好热身运动,平时我们可能因为时间紧或者贪图省事,还没热身活动开就急于开始长跑,这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尤其对膝盖不利;注意跑步的姿势,尽量用前脚掌着地,因为这样能够加大腿部的缓冲;现代的跑鞋很容易助长错误的跑法,尤其是太过强调保护脚跟的鞋款。那些鞋在脚后跟处加上又大又肥的缓冲垫,太厚太重了,使得跑者很难不以脚跟着地;跑步动作强调的身体部位有先后顺序,手臂被放在最后,它们的动作应尽量减少,要避免刻意的手臂动作:过度摆动、试图摆动得比脚还快、摆得太靠前或者超过肩头,大家知道膝关节损伤多久能恢复

膝关节发现损伤后一般情况下恢复需要3到4周才能恢复的,建议膝关节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局部外敷用热毛巾热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保护膝关节的方法: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长期未运动,膝关节温度低,肌肉粘滞性大、韧带僵硬,肌肉及两侧副韧带易被拉伤,造成膝关节损伤。准备活动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度,使人体迅速进入运动状态。

准备活动与正式训练之间间隔的时间不宜过长。有人建议运动时采用护膝,其实不然,护膝一般是已有损伤的人做康复时采用的防护,而不建议健康人运动使用。

2、运动适度

目前研究并没有明确表明每天跑多久或者走多少步会引发膝关节损伤,但是“量力而行”四个字是非常适用的。如果感觉疼痛就休息一段时间,运动过程中放松心态,享受步行过程带来的愉悦感受。

3、适当选择运动场地

地面硬度过大,弹性小,场地过于光滑或不平坦都有可能在运动中损伤膝关节。因此运动过程中建议在塑胶、木地板等硬软度适中的场地中进行。

4、值得推荐的膝关节练习---靠墙静蹲

靠墙静蹲,十分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锻炼方法,合理且容易坚持,主要是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

具体练习方法是: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静蹲运动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膝关节操作的恢复期是多久的内容,一旦膝关节损伤了就要及时就医的并停止剧烈运动,在生活我们也要做好保护膝关节的事项,另外本网跑步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膝关节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处理原则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据调查统计,我国大小城市的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产生量和门诊部产生量之和计算的。住院部为0.5~1.0kg/床•d,门诊部为20~30人次产生1kg。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卫生机构约30万个,其中:医院19701个(公立医院13111个)、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591个,拥有床位约396.8万张。每年近90万吨的医疗废物只有10%得到了科学处理,90%的医疗废物没得到有效处理甚至没处理。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医疗废物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说了这么多,请大家进入今日的话题: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处理原则

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原则: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4、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5、可疑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的废物需消毒,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特别说明的地方写明具体情况。

6、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7、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每日清洁消毒。

8、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者容器不得超过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9、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10、分类包装好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及地点与垃圾暂存处专职人员当面交接、登字(登记内容为日期、科室、医疗废物来源及种类、数量和重量,交付者与接受者双签名。)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今天的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介绍完了,大家感觉还可以的话,就动动手指转发给更多的人,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损伤性医疗废物该怎样处理?明日揭晓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辐射损伤的种类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辐射损伤指由电离辐射所致的急性,迟发性或慢性的机体组织损害。电离辐射(如X线,中子,质子,α或β粒子,γ射线)可直接或通过继发反应损害组织。大剂量辐射可在数天内产生可见的身体效应,然而辐射损伤的种类有哪些?

辐射污染小知识:

按照辐射作用于物质时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人们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和来自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热辐射、无线电波和微波。

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核辐射。核辐射危害,如钴-60、铯-137、铱-192源等产生的γ射线;kr-85源等产生的β射线;241Am-Be源、24Na-Be源、124Sb-Be源及能量超过10M的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中子射线;非密封源所产生的的β、α射线;各种工业用、医疗用X射线设备产生的χ射线等。随着核能和核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和国防中的大量应用,受照射的人员越来越多,辐射的危害已不容忽视。长期受辐射照射,会使人体产生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

提醒您:辐射种类非常多,然而辐射对孕妇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为了防止危害过重,我们可以采取辐射检测仪来检测辐射的危害范围,然后在做好针对性防范工作。另外在日常时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辐射污染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哪些辐射对孕妇伤害大等问题可持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白领易得臂部骨骼损伤吗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长期的不合理姿势是导致臂部骨骼损伤症的重要原因,所以矫正姿势很重要。那么,白领易得臂部骨骼损伤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白领长时间接触键盘、鼠标,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等,这些都威胁着白领们的健康。臂部骨骼损伤就是一种现代白领常患有的一种疾病,主要的症状就是表现为臂部位置出现疼痛的情况,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更加的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而疼痛加重。

忙于工作的白领一族,要注重自己的健康,小心以下疾病:

1、头痛

症状:头常一跳一跳地痛,或好像有东西缠着头部,绞着痛,并伴有眩晕现象。

原因:工作中用眼过度,长时间专注屏幕、睡眠不足、压力太重等都是导致头痛的直接原因。此外,姿势不正确、工作节奏紧张和睡眠太多亦可能引发头痛。

2、颈肩酸痛

症状:颈部僵直、两肩酸麻、精神萎靡不振。

原因:运动少、压力沉重令肌肉紧张,血气运行差,肌肉毛细血管形成淤血所致。

3、腰痛

症状:除了疼痛外,腰部变沉、发胀、变硬,严重者起不了床。

原因:久坐脊椎承受的负担过重,较易患腰痛。

4、眼睛疲劳

症状:眼皮沉、刺痛、黄昏时看不清电脑荧光屏上的文字,情况严重者会有想呕吐的感觉。

原因:戴度数不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压力太重、电脑画面与办公室亮度差别太大。此外,眼睛干涩也是导致眼倦的主要原因,因为覆盖眼球表面的泪水分泌少,角膜易受损。

5、手足麻痹

症状:手脚变得没有感觉或刺痛,在有空调的房间,情况更严重。

原因:肌肉紧张造成。

6、慢性胃炎

症状:没有食欲、反胃、进食前后觉得胃下沉。

原因:压力沉重、睡眠不足、暴饮暴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损伤鉴定包括人体哪些部位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对其身体进行损伤鉴定需要有相关机构,不过要注意损伤鉴定部位有哪些,那么损伤鉴定包括人体哪些部位?今天小编来对其详细的讲解一下。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标准,对残情的判定划分为五个门类。

a)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门。

b)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门。

c)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

d)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门。

e)职业病内科门。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温馨提示,损伤鉴定包括人体部位有上述这些,要时刻关注人身伤害维权小知识,还需要对其人体重伤标准与鉴定方法等进行了解,多关注就可以了解这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生军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军训无论是训练的强度、时间还是目标等,都不同于学校的体育课和一般的体育运动。现在学生平时缺乏必要的锻炼,身体素质下降是序普遍现象,往年学生在军训中发生的一些意外事故都与此有关,那么新生军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和新生军训安全注意事项你是否了解。

对于学生军训的身体损伤不要掉以轻心,首先要预防损伤的发生。预防措施主要有:

1.重视学生在军训中的损伤,应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和训练承受能力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选择适当的军训强度,做到科学施训。

2.加强训练损伤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使新学员掌握基本的训练损伤防护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训练时的损伤。

3.安排军训项目时对城镇与乡村的学生有所区别,同时将男女生分开训练,最大限度地降低损伤率。

4.安排有经验的带教老师教会学生军训技术要领,避免因动作不规范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5.军训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根据军训中容易损伤的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来为大家介绍几种简易肌力训练方法:

1、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在膝关节伸直的时候(坐、立、躺时都可以做)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大腿前方肌肉),用最大的力量使其绷紧,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2秒钟,如此反复,30次为一组,每天2-3组。

2、静蹲训练: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骨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

3、提踵训练:站立位,足跟抬离地面到最大程度,坚持10秒,足跟着地放松2秒,反复进行,30次为一组,每天2-3组。

通过我们对军训预防运动损伤做出的总结你从中学到了不少的方法吧,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运动知识和校园安全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距骨软骨损伤症状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并非所有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以及老年人,如果对活动能力要求不高,都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症状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当距骨骨软骨损伤发生后,患者往往会感到脚踝疼痛、肿胀,尤其是走路时间比较久了,疼痛会更明显。在疾病早期,休息后疼痛感可以缓解,等到疾病发展到后期,连休息时患者也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并不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剧痛,而是以酸痛为主。此外,有些患者在脚踝转动时,偶尔会觉得有摩擦感。因为软骨受到损伤后,表面变得粗糙不平,摩擦力变大。

随着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发展,时间久了还会出现囊变。“囊变”是一种慢性病变,是指软骨下骨中,部分骨质被慢慢吸收,骨组织减少,里面逐渐变成一个空腔。距骨骨软骨损伤后之所以会发生囊变,一方面是因为距骨表面的软骨损伤后,关节液就会渗入到软骨下骨中。软骨下骨中的“积水”越来越多,最后内部就形成了空腔。另一方面,当软骨损伤后,关节少了“减震器”,软骨下骨承受的压力就会变大,时间久了,内部的骨质可能出现微小的骨折、坏死,慢慢萎缩,最后形成空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生军训皮肤损伤原因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准高一生和准大一新生们八、九月份就要进入新的学习生活,而军训是新生们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军训毕竟是带有一定强度和时间长度的强化训练。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确实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但对大部分身体素质基本合格、能够参与军训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积极做好防病准备。因为新生军训后皮肤会有损伤,那么新生军训皮肤损伤原因是什么呢?

皮肤损伤也是军训中常见的现象,在高温下活动,容易导致日光性皮炎和痤疮,如果本身皮肤就有炎症,更需要注意卫生和保护。训练中最好穿棉质舒适、轻便的衣裤,尽可能让衣服遮住身体的大部分,以防止发生晒伤。训练后要及时把身上的汗擦掉,不要让身上积汗液,这样有利于保护皮肤。

防晒是军训另一大准备重点。在皮肤裸露部位,室外高温下最好使用SPF值在30以上。现在不少防晒霜具有防水功能,虽然军训不用下水,但大量出汗可能冲走防晒霜,所以可以考虑选择有防水功能的产品。防晒霜最好随身携带,每隔几小时涂抹一次。如果日晒很严重,晚上回寝室以后,还可以适当涂抹防晒修复产品。如皮肤晒红且烫热,有条件者可用毛巾包裹冰块对灼伤皮肤处实施冰敷,如皮肤瘙痒应避免抓伤。军训间隙,不少学生在午休等休息时间依然不知疲倦继续在露天高温下奔跑嬉戏,这样很容易导致过度疲劳、突然中暑。非训练时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并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学生的皮肤损伤主要是因为太阳暴晒的原因,主要在军训前、军训中和军训后对皮肤进行处理,皮肤会很快恢复的,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运动知识请到,在这里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新生军训安全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