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打完疫苗的猫会得猫鼻支吗【推荐20篇】

浏览

6362

文章

1000

篇1:乙肝疫苗接种时有什么禁忌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乙肝疫苗可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所以,为宝宝注射乙肝疫苗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们要引起重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乙肝疫苗接种时有什么禁忌吧。

1、乙型肝炎、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3、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4、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5、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6、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有必要打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保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接种率,能有效阻断脊灰病毒传播。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脊灰主要、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脊灰疫苗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那么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有必要打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据介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一类疫苗,最早采用的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即通常所说的糖丸,一共吃四次。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免疫策略,将之改为针剂与滴剂相结合。即孩子2月龄时打第一针,3月、4月及4岁各口服滴剂一次。调整后的疫苗安全性更高,其中的针剂是灭活疫苗,内含脊灰病毒1、2、3型抗原,滴剂是减毒活疫苗,内含脊灰病毒1、3型抗原。

从上面不难看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在宝宝二、三、四月龄及四周岁时需要接种的疫苗,如果有按照接种的宝宝,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就没必要打了。还有在接种此疫苗时的注意事项,有6点需要注意,妈妈们不防仔细学习阅读下哦。

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2、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应重服。

3、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

4、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杰质炎疫苗。

5、对有禁忌症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毫升/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续2—3天。

6、一旦发病,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做好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对未服过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应立即补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生水痘疫苗可以免疫多长时间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长水痘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家长也有给自己的孩子接种过水痘疫苗吧,那你知道学生水痘疫苗可以免疫多长时间吗,接下来为大家解开这个迷惑。

一般厂家都承诺终身,但原来只打一针时突破病例都在五年左右,所以现在改成两针程序。原则还是终身。但疫苗不会是100%的保户率,国产疫苗90%左右,进口疫苗98%左右,再根据每个人的体制不同,有可能你就在那10%或2%里面,那你还会出水痘,不过症状回减轻,并发症会减少。也有少数人接种后再得水痘的可能,但很少,而且接种后再次得水痘病情很轻。

学生出水痘期间要注意什么?

出疹后,避免抓挠,保持皮肤清洁,隔离治疗直到全部水痘都结痂。饮食尽量清淡易消化。忌食鸡蛋、海鲜、刺激性、香菜等可能诱发大量出疹的食物。另外,小编提醒感染水痘者需剪短指甲,避免搔抓,以免疱疹破溃感染,留下疤痕。避免使用水杨酸类退烧药,以免增加瑞氏综合征的危险。多喝水,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如果全身症状较重,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参考。非常感谢给位对我们校园传染病知识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赢得更多人的关注,欢迎大家来学习我们的校园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儿乙肝疫苗哪种好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基本上大大降低将来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不接种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的传染性非常强,所以患病率相对其他的疾病来说比较高。那么,小儿乙肝疫苗哪种好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儿乙肝疫苗哪种好?

乙肝疫苗其实国产和进口都是一样的,差不多,如果宝宝之前一直都是是国产的就一直都要打国产,不能混着打的。在注射后要检查一下,是否存在抗体,其次在注射疫苗后要注意休息,饮食要以清淡、营养为主,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用的,国产乙肝疫苗与进口乙肝疫苗并没有并没有明显差异,都有预防乙肝的作用。国产的便宜,使用国产的就可以,没有必要使用进口的。

我国当前临床使用的乙肝疫苗都是基因工程疫苗,与进口乙肝疫苗是基本相同的。国产乙肝疫苗与进口乙肝疫苗并没有并没有明显差异,并且国产的价格便宜,所以完全可以使用国产。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按0、1、6方案分别注射3针乙肝疫苗)后,出现表面抗体是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只要表面抗体持续阳性并保持较高的效价,就可以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

有时乙肝表面抗体虽为阳性,但是抗体效价较低,仍不足以保护机体。乙肝表面抗体的效价与保护能力呈平行关系,滴度低于10000单位/升,(用半定量法:

一般接种乙肝疫苗产生表面抗体后,每2—3年应复查一次乙肝病毒5项指标,密切注意表面抗体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百白破疫苗接种部位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宝宝的抵抗力很差,容易受到病毒侵袭,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带宝宝接种疫苗了。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百白破疫苗接种部位在什么地方吧?

百白破疫苗主要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一般宝宝出生三个月大就应该接种第一针,在一岁半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加强免疫1针,一般都是在宝宝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

但是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身体的机能不一样,所以注射部位也有差别。首先,12月龄以下儿童注射部位为大腿前外侧,12月龄以上的宝宝或其他人群注射的位置是在上臂的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百白破疫苗接种部位在什么地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哪些收费疫苗一定要打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是保护宝宝健康的重要武器。除了国家强制免疫的一些免费疫苗,还有一些“收费疫苗”,有些收费的疫苗也是要打的,下面就来看看哪些收费疫苗一定要打吧?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2、4、6月接种,1岁加强

建议:2岁以下宝宝根据条件打,建议体质较弱的宝宝接种。

百白破疫苗

接种目的: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时间:3、4、5月接种,1岁半-2岁加强

建议:必打。百白破属于1类疫苗(国家计划疫苗),一定要打。但一般医生会建议接种百白破精制疫苗,副作用较小,需要收费。

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秋季腹泻

接种时间:2个月-3岁以内的儿童每年口服一次,3-5岁的儿童口服一次。

建议:可打可不打。虽然轮状病毒疫苗不能给予宝宝全面的保护,但是可以避免严重腹泻,如果宝宝的体质比较差,考虑接种。

流感疫苗

接种时间:北方地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12月份,南方地区一般是10月份到次年的2月。6月龄以下婴儿不接种。

接种目的:预防流感

建议:可打可不打。对6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应予考虑接种。

23价肺炎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

接种时间:2岁以上。

建议:可打可不打。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如患肾病综合征、淋巴瘤、心脏病、糖尿病、无脾综合征、鼻窦炎、中耳炎以及反复发作上呼吸道疾病的宝宝应该选用。

水痘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水痘

接种时间:1-12岁儿童接种一针,13岁以上接种两针,间隔6-10周。

建议:必打。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方法治疗水痘,一旦幼儿园或学校有水痘流行,只能采取隔离措施。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哪些收费疫苗一定要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孩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有必要打吗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针对流行性乙脑的严重性,接种乙脑疫苗是有必要的,这样家长不至于过于担心小孩会感染乙型脑炎。那么小孩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有必要打吗?下面和给大家介绍下吧。

乙脑疫苗是有必要打的,因为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严重性不比其他疾病,疾病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哪些儿童容易患脑炎?

小儿脑炎往往是因为感冒治疗不及时引起小儿脑炎的原因,有些开始就是脑炎,有些是腹泻、感冒治疗不及时引起的。而且脑炎早期症状极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的感冒、伤风,所以容易病情容易因为延误而加重。所以一旦儿童出现食欲不振、发烧、头痛等现象,就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排查治疗。

小儿脑炎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小儿脑炎的原因,小儿脑炎最为常见的是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是一种凶恶的传染病,因为引起乙型脑炎的病毒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欢生存在人和与人接近的动物的脑子里,特别是喜欢生在黑斑蚊的身体里。当蚊子吮吸了含有病毒的血液以后,病毒便在蚊体内繁殖,经过了一个潜伏期,当他再咬人的时候,就把病毒传给健康人。病毒进到人的身体后,就顺着血液走到脊髓和脑子里,大量生长繁殖起来,人就会得脑炎了。

为了孩子健康,建议大家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孩打过乙肝疫苗为什么没抗体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为防止自己患上乙肝,很多人都会去打乙肝疫苗。可是,在众多的人群里,有些人打了乙肝疫苗也没有产生抗体,那么,小孩打过乙肝疫苗为什么没抗体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孩打过乙肝疫苗没抗体的原因:

尽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并不像很多家长认为的那样:接种完乙肝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就一定不会感染乙肝了。有些因素还会影响到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例如肥胖,被动吸烟,挑食等。除此之外,疫苗的剂量对接种效果也有影响。

疫苗效果受个体因素影响

各种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偶合发病。

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不过,许多因素可影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例如:

1、被动吸烟:有关的调查发现,被动吸烟的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抗体水平下降较快后,抗体的保护效果就会减弱,因此,就容易导致儿童感染上乙肝病毒。

2、肥胖:专家认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肥胖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3.5倍。

3、挑食:挑食的儿童常常有某些营养缺乏,使机体免疫反应功能降低,体内产生的抗体有限,因而易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疫苗剂量影响接种效果

疫苗剂量对接种效果有一定影响。实践证明,小剂量每次1微克~10微克,芡3次的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近期观察效果相似,但远期效果不如每次30微克,特别是首次30微克的预防组。研究发现,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情况,还与受接种者的免疫状态、性别、年龄、种族及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有关。

(1)婴儿对疫苗产生抗体和保护效果的能力比成人强而迅速。

(3)女性同剂量、相同条件接种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比男性要高。

(4)有免疫缺陷的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应答能力明显降低。

经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则抗体持续存在的时间越长,保护能力也就相应较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流感高发季 接种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季,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来说,更要最好预防流感的准备。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宝宝接种疫苗该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时候接种疫苗最好?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流感疫苗有哪些种类?

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有效减少流感发生的机率,减轻流感的症状,并可以防止流感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的发生。流感疫苗主要有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3种,这3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如何?

接种疫苗后大约2周人体就会产生抗体,在接触过流感病毒后,这些抗体会破坏流感病毒从而保护您免受流感病毒的侵扰。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相对于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患流感的几率会低很多。接种疫苗后,至少有50%-80%的机会不会感染流感,就算是感染上流感,症状也会比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轻。

流感疫苗有什么副作用?

注射疫苗的局部会出现疼痛,有时会出现红肿,其他可能的副作用是低热,头疼,但这些症状多在1至2天内自行消失。许多人会担心流感疫苗的安全性,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流感疫苗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它的副作用。

流感疫苗能预防普通感冒吗?

有些人认为,流感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着天壤之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普通感冒可能由多达200种不同病原体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等,更多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咽痛和严重咳嗽,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所以,流感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以才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而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某一种分型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这一分型病毒的抗体。这种特殊抗体对普通细菌及其他分型的流感病毒是无任何抵抗作用的。因此,儿童注射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感冒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最好?

因每年的流感病毒大多会有一些变异,所以在每年流感高发季节,均需要接种疫苗,一旦当年已有新的流感疫苗,建议尽快接种,这样可以尽快的产生抗体而有效的保护身体健康。

流感高发的季节是每年的11月份开始到次年的3月份,在流感流行的高峰前1-2个月接种疫苗,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保护作用,在中国,特别的北方地区,冬春是流感流行季节,所以大致进入秋季(10月份左右)就要接种流感疫苗了。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

流感疫苗接种后,能迅速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两周内就会产生效果,保护性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1年,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可以保护与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由于抗体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后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着水。接种后一天之内要注意观察孩子体征,少数孩子会有稍许不适,如接种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等,还有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烧现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烧、局部红肿不消等现象,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宝宝多大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美国CDC建议6个月大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相对于成人来讲,宝宝更容易感染流感,症状比成人更重,所以非常建议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打百白破疫苗水肿怎么办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注射百白破后出现的硬块快的可以一周内消退,慢的可以长达6个月,但爸爸妈妈们可以放心,只是个体差异,吸收得慢了点,只要宝宝没出现其他不适感。打百白破疫苗水肿怎么办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主要来自百日咳所含的菌体成分。接种未吸附疫苗12—24小时,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个别人注射后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

偶见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反应主要是出现微热,尤其是接种未吸附疫苗更为常见,但接种后48小时可恢复正常。在发热的同时还可伴有倦怠、嗜睡、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也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有关。极个别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或惊厥、抽搐、尖声哭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是,这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并不影响免疫接种方针的推行。

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发生于接种后的1—3天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皮肤因肿胀而发亮,严重者可扩展到整个上臂。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抗过敏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麻风腮疫苗是不是必须打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麻风疫苗接种禁忌是发热、免疫缺陷者、精神神经疾病、严重过敏体质等。麻风腮疫苗又叫麻风腮三联疫苗是计划外选择性接种疫苗,未满1周岁的宝宝打麻风腮疫苗可能会引起麻疹、神经性耳聋等现象,那么麻风腮疫苗是不是必须打呢?

▎麻风腮疫苗的适宜人群

我们已经了解了麻风腮疫苗的作用,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宜打麻风腮疫苗呢?不清楚的妈妈们,赶紧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根据中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情况,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接种:

1、首先对1~14岁的儿童进行普种。

2、在普种的基础上,每年对12~18月龄的儿童进行接种。对已在8月龄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此次接种可对原发性免疫失败和未接种儿童起到补种的作用。

3、有条件的地区,可对育龄期妇女或新入学、入伍的大学生和战士接种。

▎麻风腮疫苗必须打吗

麻风腮疫苗是必须打的。因为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都是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很强,在学校这样的人群聚居地非常容易传播开来,一个孩子得了往往会传给很多一起上学的同学。而且麻疹的并发症多且严重,是造成儿童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在不发达的国家,麻疹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3位,麻疹患儿可能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即使痊愈,有的患儿也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耳聋或其他神经系统疾患等后遗症。

另外,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在初起阶段和SARS非常相似,也有像高热、白血球突然大量减少等症状,有被当成疑似病例的可能性。而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的孩子会产生抗体,可以减少进入发热门诊的概率,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所以专家建议家长和学校要在接种程序内给孩子们补种疫苗,减少在明年春季发生这些发热类疾病的机会。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麻风腮疫苗是不是必须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婴幼儿哮喘可以打疫苗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由于自身的呼吸道比较稚嫩因此容易患上一些呼吸道疾病。而小儿哮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婴幼儿哮喘可以疫苗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只有在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应用全身型糖皮质激素时应暂缓接种。在哮喘的缓解期且健康情况较好时应进行疫苗接种。

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的情况

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5、患有严重疾病、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的小儿不宜接种;

6、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宜接种,待病情缓解再接种;

7、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高热(体温超过39度)暂缓接种疫苗;感冒已进入恢复期仅流鼻涕等症状,是可以接种的。

9、接受血液制剂后与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疫苗应注意接种苗间隔时间;

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孩子接种麻腮风疫苗后为什么还会得腮腺炎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明明已经给孩子们接种了麻腮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疫苗有着不同的抗病毒作用,有的还会得腮腺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孩子接种麻腮风疫苗后为什么还会得腮腺炎吧?

有些病打了疫苗仍可能发病

像这样的疑问,经常有家长会问到。有些传染病在接种了疫苗之后,有少数孩子仍可能会发病。在临床中,接种疫苗后仍感染腮腺炎的病例相对比较少见,而感染水痘和风疹的病例则更为多见。

接种了疫苗的孩子仍被感染,是否说明孩子的体质比较差呢?那也不一定。从理论上说,孩子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系统紊乱,被感染的概率会大一些。但是如果孩子体质很好,但接种疫苗的时间已比较长了,疫苗的保护力下降,或者这时他(她)接触到一个腮腺炎患者的病毒量很高,那这个体质好的孩子也有可能被传染。

打过疫苗,发病症状较轻

既然打了疫苗仍可能感染,这是不是就说明没有必要打疫苗了?还是有必要打的,他们从临床观察看,无论是水痘、风疹,还是腮腺炎,接种了疫苗后感染的孩子和没有接种疫苗的孩子相比,发病的症状较轻,病程也较短,孩子没有那么辛苦。

细菌感染可能再得腮腺炎

以前一直有“得过腮腺炎就终生免疫不会再得”的说法,为何有部分孩子还会得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我们通常说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后身体会产生抗体,以后再次接触到这种病毒时,身体有了自我保护能力,不会再引起感染。但有些时候,细菌感染也会引起腮腺炎,病毒感染形成的抗体对细菌是没有防护作用的,所以会出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腮腺炎。这种情况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紊乱的孩子。孩子的腮腺导管或开口处不通畅,也可能反复患腮腺炎。”

护理要留意宝宝是否有腹痛、睾丸痛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有传染性,所以一旦宝宝被诊断为腮腺炎则最好在家休息,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腮腺炎并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一般医生会开一些退热的内服药或清热解毒的外用药,来帮助孩子缓解不适。腮腺炎的护理也没有特别要求,要宝宝注意休息,如果宝宝因为肿胀咀嚼时疼痛的话,可以给宝宝做些软而不需要用力咀嚼的食物,如面条、肉碎粥等。

对坊间流传男孩得了腮腺炎很容易引起睾丸炎,许多家长也为此感到忧心忡忡。确实有腮腺炎后出现有睾丸炎和胰腺炎的病例,不过比较少见,家长无需特别担心,但是要留意如果孩子在得了腮腺炎后,又说性器痛或腹痛,应该再次带孩子来就医,以排除睾丸炎和胰腺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接种麻腮风疫苗后为什么还会得腮腺炎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幼儿脊灰疫苗过量会怎样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麻痹症是由病毒经食道侵入身体,随血液循环进入神经系统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肠胃不适、颈部和背部僵硬甚至瘫痪及死亡。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幼儿脊灰疫苗过量会怎样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脊灰疫苗分为两种,一种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和滴剂),一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注射)。脊灰疫苗接种时间一般都是在宝宝2足月后开始,根据疫苗种类的不同接种时间稍有偏差。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从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糖丸),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滴剂)替代,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首剂疫苗将由口服改为注射,即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调整为:

二月龄接种一剂脊灰灭活疫苗(IPV);

三月龄、四月龄、四周岁各接种一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以上所有疫苗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

幼儿脊灰疫苗过量,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甲肝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甲肝疫苗是帮助宝宝抵御甲型肝炎的疫苗,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接种的疫苗哦!不过妈妈们要注意了解甲肝疫苗的相关知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甲肝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吧?

甲肝灭活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疫苗之一,年龄在1周岁的儿童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最好注射甲肝疫苗。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因此,甲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甲肝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

1、初免时间:为一周岁以上的甲肝易感者;

2、初免六个月后可加强免疫;

3、过去已接种过甲肝活疫苗者,不论间隔时间长短,均可加强免疫接。有效期近年来,人群接种观察证明如果甲肝减毒活疫苗用二针法进行免疫,间隔1个月、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抗-HAV阳性率可达100%,抗HAV滴度可达1000MIU/ml以上。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提倡接种二次,可获终生免疫。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甲肝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有忌口吗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家长,特别是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意思是让防疫针发出来,才会效果好。还有的家长做法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忌口才有效果,不敢给打完防疫针的孩子吃这吃那。宝宝乙脑疫苗后有忌口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防疫针的免疫作用,是通过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细菌或病毒的免疫力完成的。死疫苗通过直接注射足够数量的抗原,使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活疫苗是通过细菌、病毒在体内生长、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完成抗原作用的。

不管是哪一种疫苗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抗原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了老人眼里所谓的发物也不可能使死疫苗中的菌量增多,更不会使疫苗中已死亡的细菌、病毒复生,所以抗原量就不会达到要求的标准,故吃发物也不会使体内产生更多的免疫力。

忌口是不能吃某种食物。有些父母认为,打完防疫针不能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食物,认为这些食物可能影响免疫力的生成,这是毫无道理的。打防疫针后,身体内产生免疫力是人体的正常功能,就好像出汗多了会口渴,吃饱了食物就会消化、吸收营养一样。这不同于疾病,

自然也就不需要忌口。相反,免疫力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本身就是蛋白质。如果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增多,会促进免疫力的产生。

同时,蛋白质等物质的增多,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反,打完防疫针就不吃这不吃那,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供不应求,就会减少免疫力的产生。特别在儿童期,接种那么多的疫苗,若每次都要忌口并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务必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种次数和注射数量。这样既可达到防病目的,又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不过,在儿童接种疫苗的一周内,一些刺激性强的饮食,如浓咖啡、浓茶,带有酒精的饮料、酒心糖等确实不宜食用。因这些食物会增加预防接种的反应,使症状加重。

通过以上科学的分析,家长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老旧观念,对于打完疫苗的孩子不要盲目忌口,应保持正常科学的饮食。最好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每种疫苗提供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被家养猫咬了需要打疫苗吗?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被猫咪要上呢需要去医院打疫苗吗?

许多主人在家里和猫咪玩耍,一不小心玩耍过度,被猫咪咬了一口,还流血了,或是有客人过来,和猫咪玩耍,不知轻重,结果也被猫咪咬了,那么面对此种情况,一些人心里很急,担心有什么传染病,马上去医院打疫苗,也有些人不以为然,那么,被家猫咬了需要打疫苗吗?

我们首先担心的是猫咪会不会带有病毒,比如咬了之后会感染狂犬病毒,要弄明白这事儿,先得搞清楚狂犬病毒的传播方式。被狂犬病发作的动物抓过、咬过的动物或人、吃了得狂犬病而死的动物都有可能被感染(吃了因狂犬病而死的动物也有可能)。那么,如果家里的猫乖乖的,从不出门,不和其他动物接触,天天吃猫粮,就完全不会有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 相反,如果家里这的猫是捡回来的,或者成天在外头遛弯,就得多加小心。被这种猫咬了,为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去医院打狂犬疫苗吧。如果猫没发病,那后几针就可以不用打了。

狂犬疫苗一共有5针,但如果你家猫实际上没有狂犬病,那你打上一两针以后,剩下的其实就没必要打了。

那么如何判断咬你的猫人动物是不是真得狂犬病了呢? 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把那只咬人的猫或者狗,从你被咬的当天开始算,关起来养10天,如果10天过后它仍然活蹦乱跳保持健康状态,那被咬的人就可以松口气了。因为,虽然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狗是3-8周,猫是2-6周,人是3-6周甚至数年),但在潜伏期内它并不会造成传染,只有当狂犬病病毒进入动物脑部,继而进入唾液腺之后,被咬的人才会感染。而从病毒进入脑部,到猫发病死亡,差不多就只有10天时间(狗也是一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疑似狂犬病动物接触有明确的分级和不同的处理。如果连皮都没破,那就完全不用担心也不需特别的处理;如果被咬到挠到,但没出血,可以只打狂犬病疫苗;如果见了血,咬得很严重,除了得打疫苗,还得打免疫球蛋白。

然而打疫苗毕竟是慢一步的事情了,在不论被什么动物咬到的时候,最紧急的处理方法都是要用清水干净的水冲洗伤口,擦用一些肥皂水效果更好,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进入你的体内的病毒。另外,WHO的统计还表明,99%的狂犬病病例都是由狗传染的,看来被猫咬的人可以放轻松点儿了。

最后,还需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动物只要打过狂犬病疫苗并不是终身免疫的就一定不会染病。实际上,如果疫苗送接种手段不当、疫苗质量不佳,疫苗储存不当发生变质、动物健康状况较差等原因,一次疫苗接种并不一定能给动物足够的保护。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心,每年都去接种一次疫苗的话就没问题了。

所以,对于家猫来说,如果伤口比较浅,没什么大碍的话就简单处理一下,用肥皂水洗一下消消毒就可以了,如果伤口深还出血了,那就要用碘酒消毒,然后保险起见还是去医院打个疫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各种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段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接种不同类型的疫苗,打各种类型的预防针,所以家长如果有一份宝宝打预防针时间表的话,就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记得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了。

宝宝自一出生起就应该接种各种疫苗,下面来看看各种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段是什么时间吧?

疫苗接种时间: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各种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段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将孩子接种疫苗的风险降到最低,一些关于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及禁忌人群,家长们可不得不引起注意。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属于国家计划内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一般婴儿出生后会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婴幼儿及小孩都属于乙肝病毒的高感染人群,因此都建议最好要接种。不过能否接种乙肝疫苗,还要看个人情况,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禁忌人群最好要避免注射。

禁忌人群:

1、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2、出生时有严重脏器畸形、新生儿窒息、黄疸或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3、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

4、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5、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后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接种后局部发生红肿、硬结、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恶心、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但如果情况严重者必须立即就医。

感冒时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冬季是感冒多发期,流感更是常有的事。专家提醒说,孩子感冒时,即便没有发烧等症状,但抵抗力也较差,因此接种疫苗产生不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此时接种疫苗一定要慎重,否则不仅加重孩子的病情,甚至可能产生过敏症等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接种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父母,要了解宝宝对即将接种的疫苗是否有禁忌症,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引发其他问题。家长都知道腹泻和发高烧时,不能接种疫苗,但其他禁忌不知道。据专家表示,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腋下或、哮喘、、活动型结核病、癫痫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严重、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的儿童,也不宜接种疫苗。

此外,如果宝宝感冒或是有轻度低热等,最好视情况暂缓接种。这是因为疫苗本身有一些副作用,会出现、疲倦、起皮疹等,生病时宝宝抵抗力差,不易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影响接种的效果。家长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状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其中可能会有家长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

疫苗针对不同的人,接种后都有可能产生不适反应。如果在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但很快就消退,这属于正常的不适反应。而这些症状如果加重,且不见好转,最好尽快到医院治疗。有些人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其症状有出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甚至,如果曾出现过此类症状,今后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的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

任何一种疫苗接种都有其必须关注的禁忌症,家长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在接种疫苗前,宝宝的任何不良症状,无论轻重,都应该跟医生报备一下,让医生从专业角度来决定接种与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计划外疫苗到底用不用接种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规定2岁的幼儿需接种乙脑疫苗加强1针,但是现在有些医院在给孩子接种疫苗前还会推荐其他的疫苗,如水痘疫苗、乙肝疫苗等新型疫苗,许多父母很困惑,但为了孩子少生病,还是会接受医生的建议。那么计划外疫苗到底用不用接种呢?

专家指出:预防针不宜打得过多过滥。因为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某些人体细胞或动物蛋白,疫苗提纯过程中,难以完全去除这些蛋白,接种疫苗后,人体在产生对某种疾病抗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异体蛋白抗体,有可能造成过敏反应。除了国家规定要打的预防针,他们本人和亲属都很少打其它的预防。

因此,专家告诫父母:一般到了两岁半,基本没有必须要接种的疫苗了。而上述两种疫苗属于计划外免疫,父母可根据小孩的实际情况,根据权威医疗机构的建议选择性接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划外疫苗到底用不用接种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