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把人类做成木乃伊(推荐20篇)

人体内有很多的细胞,细胞有大有小。而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什么呢?为此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一些有关人类最大的细胞的资料。

浏览

6819

文章

1000

篇1:天花病毒是如何被消灭的?揭秘人类是如何灭绝天花病毒的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1977年10月25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了一名感染了天花的病人,而这个病人也是世界上最后一名感染了天花的病人。在往后很多年里,直到现在,全世界就再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位新的天花病人,于是这一天就被定位了人类天花绝迹日。不过小伙伴们你们知道人类是如何消灭天花病毒的吗?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通过吸入或直接接触传播。通常受感染者在接触到病毒后第2天即可出现分布于全身的丘疹。随后丘疹内开始充斥大量清亮或乳白色的液体,好似一粒一粒的小豆子,痘疹逐渐变为脓疱,最后在第16~20天痊愈,并在感染者全身留下终身无法消退的疤痕。事实上,能带着疤痕度过一生已属侥幸,天花的死亡率高达30%,在小于1岁的患者中,死亡率更是达到40%~50%。

这种恶性疾病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目前已知人类最早感染天花的证据来自3000~4000年前古埃及的木乃伊。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天花曾经夺走无数人的生命,但人类从未坐以待毙。天花虽然是一种死亡率高、难以治愈的疾病,但是通过种痘的方法可以防御这种传染病。据史料记载,人类最早的种痘尝试可能来自约3000年前的古印度。而在约500年前的中国明朝,种痘的方法就已经在民间使用。人们通过收集天花患者痘疱里的疱液和痘皮,将其晾干并磨成粉,随后种在未感染过的人的鼻腔里。不过这种将具有强烈致病活性的天花病毒接种到人体内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有部分接种者在接种以后会出现全身的皮疹,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天花病程,更有甚者会导致死亡,这也使得种痘的方法在推广时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是终身恐惧天花感染还是选择危险的接种?这种两难的选择直到200多年前才得以改观。当时英国一位名为琴纳的医生偶然发现:接种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极小,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是直接接种天花病毒所无法比拟的。随后这一改进的种牛痘的方法在世界范围迅速普及开来。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将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提上议事日程,到了1980年,短短20多年,世界卫生组织即宣布,天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天花病毒是人类彻底灭绝的第一种病毒,天花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被完全消灭的人类疾病。

为什么种痘以后人就能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呢?这要从人类免疫系统工作的方式说起。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人体发展出了一套对抗病毒感染的方法。当天花病毒第一次入侵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认识入侵者,往往需要花费时间识别病原体,并调动各种免疫机制来抵抗病毒入侵。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至少约1周的时间才能充分被调动。而当受感染者痊愈以后,免疫系统就会“长记性”,记住天花病毒的一些特征(通常是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等,这些可以引起免疫系统应答的成分通常被称为“抗原”)。当同样的病毒再次入侵时,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毒的特征,可以快速地回忆起过往的经历,并迅速调动各种免疫机制来对抗入侵,防止再次发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人类物种现身,在我们之外还有一种人类?

全文共 1628 字

+ 加入清单

长久以来,我们只要一说到“人”,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我们自己,而也一直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人类,准确的说叫做“智人”。但其实这些都是自然的发展,其实在远古时期,有不止一种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只是最终只存活下来了一种。而近日,就发现了在智人之外的一个人类物种,这又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期,后来又为什么会灭亡了呢?

当今世界只生活着一种人类,那就是智人。但是,几万年前,其他古人类物种同智人一道生活在地球上,包括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日前,又有一个新的古人类物种在菲律宾被发现,它的出现为人类进化史提供了新的证据和研究思路。

据英国《卫报》10日报道,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的专家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的洞穴挖掘出一个距今约5万至6.7万年的古人类物种化石。考古学家估计这个新人种高4英尺(约1.22米),将其命名为“吕宋人”。从挖掘出的化石推测,吕宋人能够用两条腿走路,也能爬树,同时保留了一些极其原始的形态特征,尤其是他的足部趾骨形态同南方古猿很像。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研究部门负责人克里斯·斯特林表示,一大谜团是什么导致这个古人类物种灭绝,智人是否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弗洛伦特·德特洛阿表示,这一发现对曾盛行的人类进化史观提出新的挑战。据悉,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大约5万年前,人类祖先才从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德特洛阿说:“我们现在知道,这是一个复杂得多的进化史,有多个不同的古人类物种曾同智人同时代存在、杂交、灭绝。吕宋人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会有更多发现表明,数千到数万年前,智人绝非地球上唯一的人类物种。”

据《自然》杂志4月11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科学家2007年至2015年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一个洞穴里先后发现之前未发现人种的7颗牙齿化石以及6块足骨、手骨和腿骨化石,这些化石属于至少3个个体。

分析显示,这些化石距今至少5万年至6.7万年。科学家将这一人种命名为吕宋人,推测他们吃肉、用石制工具、体型较小。人类祖先与黑猩猩分家后,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包括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80万至300万年前的非洲、欧洲和亚洲,一般认为起源于非洲)和智人(生活在距今25万至4万年前,人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形态特征比直立人更为进步)在内的许多分支,但其他分支早已灭绝,唯有智人及现代人类这一支存留了下来。

科学家表示,吕宋人和本世纪初发现的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人(生活在最晚距今1.8万年前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岛地区)曾经与智人同时生活在地球上,不排除吕宋人灭绝是因为智人来到亚洲。

参与吕宋人研究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推测,吕宋人可能是直立人的后代,直立人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个走出非洲的人类物种。

法国研究人员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在菲律宾吕宋岛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古人类物种,并将其称为“吕宋人”。这一新发现显示出古人类在东南亚地区进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研究报告说,科研人员分别于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的卡亚俄洞穴遗址中发掘出骨骼和牙齿等化石,这些化石来自至少三个古人类个体。

对化石的分析显示,其中两个样本可追溯至距今至少5万年和6.7万年。研究人员说,这是菲律宾已知最古老的古人类化石,早于此前发现的智人化石,后者大约生存在距今3万年至4万年前。

研究显示,“吕宋人”的骨骼化石区别于其他古人类化石,呈现“混杂”的特点。比如其臼齿非常小,类似于智人,但其整体牙齿大小、牙齿和前磨牙的比例等更类似于南方古猿或直立人,脚趾骨化石也与南方古猿类似。脚趾骨和手指骨的曲线显示“吕宋人”可能擅长攀爬树木。

智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而直立人和南方古猿古老得多,并且早已灭绝。

科研人员认为,“吕宋人”的一些特征与南方古猿相似,而其他特征则类似于智人。研究报告作者、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佛洛朗·德特鲁瓦对媒体推测认为,“吕宋人”有可能是直立人的后代,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天珠是怎么形成的 天珠是怎样做成的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天珠,藏语中又称为“瑟”,是传神意译的译名,意为庄严、富足、高贵、优雅。最早的天然天珠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后来由于化石的稀缺,古西藏人开始采用一种含玉质及玛瑙成分的沉积岩打磨天珠,这种沉积岩有极强的磁场,天然形成的规则图案,以眼球为主,辅以三角形、四边形等,据称可辟邪。

琢磨后的成品凸显眼球状纹饰,是价格无法估量的佛教圣物。最早的天珠为象雄天珠,它是雍仲本教的圣物,是藏族七宝之首。现如今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人们开始大批量加工天珠。其间花纹用特殊工艺绘制、镶蚀而成,最后再经过开光、加持、供奉产出,但其价值远远比不上天然天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狗狗会护主吗狗狗为什么对人类忠诚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狗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这样的信息已经深入人心。好像“忠诚”基本上就是我们给狗狗打上的标签,可以说没有那个狗狗是不对主人忠心不护主的。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影视剧中或者是现实中所发生的故事来来告诉我们狗狗对于自己的主人有多么的忠心。比方说狠心主人将狗狗抛之千里遗弃,结果狗狗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后,主人又再次将它抛弃,于是知道自己被抛弃的狗狗就那么郁郁而终。

还有的就是主人一家搬家没有带走狗狗,结果狗狗就在原来的老房子一直等等了许多年。或者是主人去世,狗狗一直在主人的墓边守护着,这些故事可谓是赚足了我们的眼泪。

其实狗狗之所以对主人忠诚,基本上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恋母,它将主人视作自己的母亲,第二个就是对于领导者的服从性,它将你视作自己的领袖。

要知道不同的狗狗性格也不一样,所以具体护主与否都是根据狗狗自身的性格来决定。而且狗狗属于群居动物,它们是需要社交的。尤其在狗狗眼里,它对于自己主人的态度,取决于主人是以什么样的态度饲养它的,如果主人非常的溺爱它,可以让它对自己随意发泄,那么就是狗狗骑在主人头上了,什么作威作福的事情都会出现。包括它对于主人的态度是将主人当做自己的领袖还是玩耍的小伙伴都是看主人对它的态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龙椅是什么做成的?是黄金做的吗?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有很多人很好奇,古代皇帝皇宫里面象征着皇权的龙椅,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很多电视剧里面金灿灿的龙椅,看上去就好像是纯金打造的一样,毕竟黄金最为珍贵,用来制作龙椅,不仅是财力的象征,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那么,龙椅真的就是黄金做的吗?故宫现存的龙椅的材质又是什么?是黄金还是其他的什么材料?

在今北京紫禁城中有一最大宫殿,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御门听政,召见群臣处理国家机要大事的地方。其本身亦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大殿之一。在太和殿的深处放有皇帝的宝座,即我们常说的“龙椅”,其正式名称叫髤(xiu)金雕木龙椅。

龙椅,自古以来即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坐上去的,它只有一国之君才有资格享有这把椅子。若普通人逾礼觊觎这把龙椅则会被处以诛灭九族的重刑。因为龙椅背后所代表的是封建帝王的专权统治。

事实上,我们在看一些明清电视剧时也会发现这把在太和殿中金光闪闪的龙椅。虽看上去金光灿灿但这把椅子并非是由黄金所造,而是一把木制椅子。

由于是天子所坐,故所用木料绝不是一般的木料。而是用珍贵的紫檀木制作其框架,然后在里边镶嵌桦木板心。除了紫檀木,主体部分使用了堪比黄金珍贵的金丝楠木。除了木料,这把龙椅还使用了部分黄铜。

成形后在其外表涂了一层金色油漆,而且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普通镀金工艺。由此这把椅子在光线照耀下便显得金光闪闪。

这把龙椅与普通椅子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底座不采用我们常见的椅腿、椅撑。而是一个宽约1.5米,进深1米多的“须弥座”,然后有一个“圈椅式的椅背”。而在四根支撑靠手的圆柱上则蟠着金光闪闪的“金龙”。

整个龙椅通高100多厘米。其底座高49厘米,宽158.5厘米;下层底座长162厘米,宽99.5厘米,高21厘米。龙一直是天子的象征,古代皇帝对龙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缘。无论是龙袍还是屏风都会有龙,而皇帝的这龙椅自然亦是不能例外。

整个龙椅上有13条龙盘旋。除了有“威武龙腾”的字样外,还涂有金漆外加各种珍贵宝石来点缀,如玛瑙,金子等。凡此种种,皆是为了使龙椅看上去更加富丽堂皇,以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仪。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太和殿中所展出的这把龙椅为明朝所造,是经过现代人修理复原的。据专家推断其原型可能是明嘉靖皇帝重建皇极殿时的遗物。

191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告退位,清亡。不出几年,袁世凯窃国称帝。不久,袁世凯便命人将象征封建帝国最高权利中枢的太和殿重新进行陈设。

先是命人将太和殿中自乾隆年间既已开始悬挂的“建极绥猷”匾联取下,随后又将这把龙椅换掉。改换成了一把椅背极高,椅面极矮的西式大椅子。自此以后这把龙椅也便失踪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故宫博物院想重新恢复太和殿陈设原貌,决定重新安放龙椅。根据一张拍摄于光绪年间的老照片,文物工作者经过四处查找,终于在一处存放旧家具的库房中发现了这把丢失了近40余年的龙椅。后经故宫博物院组织相关专家耗时三年,近934天才将其修理完成。这就是我们目前游览太和殿时所看到的那把龙椅。

民间传说这把象征至高无上权利的龙椅普通人是不能随便坐的!若随便坐,则会出现折损阳寿的情况。一将功成万骨枯!事实上,龙椅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把皇帝专用的椅子,其背后更是充满了数不清的刀光剑影。

古往今来为了坐上这把椅子,不知有多人惨死于残酷的争斗之中!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太和殿中的这把龙椅既见证了明朝的衰败,亦见证了清朝的崛起,更亲历了晚清的最终覆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类没有蜜蜂还能生存吗?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们知道世界上超过80%的农作物是开花植物。为了实现授粉和繁殖,这些作物必须由授粉者授粉。在极少数情况下,动物如风、水或鸟会无意中帮助作物完成授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植物的授粉是由昆虫完成的:蜜蜂、甲虫、蝴蝶和蜻蜓。

蜜蜂是一种授粉昆虫,在传播花粉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依靠它们来传播花粉。亚利桑那大学的昆虫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大卫多维茨说:“没有蜜蜂授粉,地球上的大多数植物都会消失。”

在这样一个没有蜜蜂的世界里,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点绿色。就热量或体积而言,50~90%的人类食物直接来自开花植物。这些作物包括我们的主食,如大米和小麦,以及水果和蔬菜。此外,开花植物间接地为我们提供食物——它们是动物的食物,我们吃动物肉制品——从牛肉到鸡肉和大多数淡水鱼。

在人类意识到蜜蜂和人类之间的重要关系之前,许多蜜蜂已经灭绝了。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其他问题,蜜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例如,在农业中滥用化学制剂导致蜜蜂死亡或神经系统损伤;更严重的是,全球变暖正在打破蜜蜂孵化和春天植物开花之间微妙的同步。只要同步误差达到几周,许多开花植物将难以获得充分的授粉,开花过早或过晚的植物将不能结果,而授粉的蜜蜂将因错过花期而挨饿。

然而,蜂群数量的急剧减少可能会导致生物链的断裂。生物专家指出,蜜蜂对生态系统有平衡作用,特别是对高山地区的种群。没有蜜蜂,高山地区植物的授粉将受到影响,并将从有许多植物种类的混交林转变为有单调植物的松林。

如果蜜蜂完全消失,所有需要蜜蜂授粉的植物也将面临灭绝,因为它们不能繁殖后代,而以这些部分灭绝的植物为食的动物将很快灭亡。随着食物链的崩溃,人类最终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灭亡。当然,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许多作物甚至可以跳过授粉,通过转基因工程或喷洒化学物质实现开花结果。然而,这样种植的食物好吃吗?还是我们想象中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这种食物安全吗?

无论多么微小的物种在生态环境中消失,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物种的消失至少会影响其生物链前后的物种,甚至人类和整个自然。有时这些影响不能立即出现,但不出现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保护蜜蜂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因为食物链中某些关键环节的断裂往往会很快导致整个食物链乃至整个生态链的断裂。

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和生命都值得尊重和保护。人类生存的根本途径是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谐相处,调整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利用人类的力量使自然环境和生态更加和谐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类的眼药水猫咪可以用吗?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应该短毛猫

很多主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觉得很多人类吃的东西猫咪都可以吃,很多人类可以用的东西猫咪也可以用,比如说人类用的眼药水,因为猫咪有的时候会流眼泪,主人看到随手拿起自己的眼药水给猫咪用,那么这样是否正确呢?下面小编给各位猫友介绍一下。

禁止给猫用人用的眼药水。猫咪眼中常会出现一些分泌物,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就会在眼周围形成“泪疙瘩”,有时还会使毛色发生变化,所以要经常清理。用棉球或纱布蘸上温水轻点眼部,将分泌物软化后用拧干的棉球轻轻擦掉。 猫的眼晴很敏感,不能因为有眼屎就给它用人的眼药水。

另外,硼酸水可能会引起发炎,使用时必须注意。 有的品种,像波斯猫,由于泪眼,眼周围极易弄脏。但是如果除了眼屎外还伴有发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则可能是生病了,必须马上送医院。如果眼屎过多,使得眼晴都几乎睁不开的话,还是尽快送医院为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海洋浮游生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密度聚集,引起海水颜色变化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发生时常使海水变为红色或褐色,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赤潮对人类健康危害有哪些。

赤潮发生的主要危害:

1、赤潮生物释放毒素赤潮生物释放的毒素可引起海洋鱼、虾、贝等生物死亡,或使毒素富集在海产品中最终对摄食它们的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产生毒害作用。如果消费者误食一只鲜干贝就可能马上中毒,轻者四肢麻木、呕吐和昏迷,重者会休克死亡。现在知道,可分泌大量毒素造成赤潮的浮游生物在我国沿海有63种,最多的有甲藻类32种、硅藻类24种、蓝藻3种及原生动物1种,统称为赤潮生物。

2、有些赤潮生物能分泌粘物赤潮生物分泌的粘物妨碍海洋生物的进食和呼吸,重者会窒息死亡。

3、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赤潮生物暴发时,造成水体溶解氧减少,使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4、大面积的赤潮挡住阳光赤潮生物暴发时,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海洋中的植物生存、鱼类及其他动物的食物,使它们缺食而死。

赤潮发生的治理措施:

1、喷洒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或者喷洒絮凝剂,使赤潮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

2、机械方法通过机械设备把含赤潮的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把赤潮生物分离并集中杀死。

3、建隔离带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域隔起来,避免扩散后污染其他海域。

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表现在哪?下期为大家一一介绍,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酸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那么酸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吗?接下来请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酸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吗?小编分析如下:

答案是肯定的,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

以上内容由提供给大家,还望采纳。下期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内容更加精彩,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恐龙留给人类的启示是什么?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恐龙留给人类启示是什么?

谜一样的恐龙留给了我们人类太多的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其中绝灭原因的探索对我们启发最大,最具借鉴的意义。

今天,一个以被子植物的繁荣为特征的植物界和一个以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大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动物界,使我们这颗星球在太空中变得更加蔚蓝和充满生机。特别是我们人类的出现,更是锦上添花,使地球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更加璀璨夺目,大放文明智慧的异彩。然而,所有这些都庆幸于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在白垩纪末遭受到的灭顶之灾!如果没有白垩纪末的生物大绝灭,就没有今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整个新天地。

人类是善于思考的物种。我们要了解过去,知道现在,还要预测未来。自然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搞清楚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实现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恐龙作为中生代的统治者,谱写了地球历史上生命演化中期阶段的辉煌篇章,却在中生代最后的几百万年间神奇的绝灭了,这是为什么?

尽管恐龙绝灭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渐变论的解释也好,灾变论的说法也罢,都落在了环境的巨变上,只是引起环境巨变的原因不同而已。环境巨变影响到恐龙的生存,换句话说,就是极度恶化的环境埋葬了恐龙。

极度恶化的环境把恐龙埋葬了!联想到我们今天严重的环境污染,许多的环境指标都给我们亮起了红灯,我们有理由担心人类的前途将会怎样?难道我们也要步恐龙的后尘吗?前车之辙,后车之鉴。面对由于我们的贪婪和愚昧造成的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我们是到了应该警醒的时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未来属于人类跟机器人——《PLUTO冥王》

全文共 1690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描述了未来空中幻想的故事。尽管是人类的愚蠢将科学技术发展到了极致。然后他被自己的机器人咬了回去。这种故事并不奇怪。但它仍然很精彩,值得称赞。主角不是人类。这是一个几乎和人类一样的机器人。未来是一个人类和机器人共存的世界。机器人有工作、地位和地位。这一事件始于一个名叫万宝龙的机器人被杀。万宝龙是一个人人喜爱的机器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谁有勇气和能力杀死万宝龙?经过深入调查,这个谜团越来越大。

浦泽直树的卡通作品改编自手冢治虫的作品《地面上最强大的机器人》(铁臂阿童木的短篇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手冢治虫,天马博士,创造了布鲁托,一个用来对抗阿童木的机器人。四十年后,另一位日本漫画大师,浦泽直树,在他的全盛时期,把这个短篇故事扩展成了一个长卡通布鲁托。这幅漫画不再以阿童木为主角,而是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其他被布鲁托杀死的机器人。在覆盖这本书的同时,读者必须深入思考人类和机器人共存的未来世界的矛盾。

浦泽直树没有复制《铁臂阿童木》的背景。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布鲁托所谓的第39次中亚战争显然暗指尚未结束的伊拉克战争。这使得漫画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简介

名称:冥王星冥王星

作者:浦泽直树/手冢治虫

分类:科幻/悬疑/高清小册子

更新:卷08已完成

状态:已关闭

类型:漫画

画家简介

手冢治虫192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他的真名是宝冢。他后来改名,并在高中开始创作卡通。1947年,手冢出版了《新宝岛》。在这幅漫画中,他使用了电影拍摄技巧,如缩放、广角、俯视等。,展现符合故事发展的卡通形象,创造了20世纪的“日本卡通”。1952年,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在全日本引起轰动。《阿童木》漫画和随后的动画电视连续剧已经连载了13年,成为日本漫画乃至20世纪日本的象征。1956年,手冢加入“东营动漫”,开始进入动漫产业。1961年,手冢治虫成立了“手冢治虫动画制作部”,次年更名为“蠕虫制作公司”。他首先改编并制作了《铁臂阿童木》,并于1963年元旦开始在电视上播出。这是日本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仅阿童木的动画就在日本连载了四年。手冢治虫的另一部世界闻名的作品是《森林皇帝》,它获得了威尼斯银狮奖,几十年后被迪斯尼改编成《狮子王》。1973年,沃姆公司因经营困难而倒闭。手冢治虫于1989年死于胃癌,享年61岁。在此之前,手冢完成了另外两部重要作品:《火鸟》和《秦博士》。

浦泽直树,1960年1月2日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明星大学经济系。1983年,他以“BETA”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期的风格是鼓舞人心和温暖的青年成长漫画,后来转向深入讨论人性和社会现象,涉及历史,心理学,犯罪学,科幻小说等。代表作有《20世纪青年》和《怪物》。

字符

欧洲警察特别搜索官,标准德国外观。欧洲刑警组织巨额投资的结晶。家庭成员有一个妻子,海伦娜。在与普罗托战斗后,他被凯西博士派来的机器人杀死。

万宝龙:在39次战争中,军队是一个伟大的机器人诗人,一个热爱自然并常年与自然一起生活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人。被冥王星的飓风撕碎。

金发女郎:在39次中亚战争中属于军队。退役后,他住在土耳其,成为欧洲机甲格斗冠军。他非常重视家庭关系,并和他的妻子收养了许多机器人孩子,他的妻子也是机器人。他主动与布鲁托战斗,被后者撞成碎片,掉进了地中海。(图为他的战斗机器)

大力士:在39次中亚战争中属于军队。希腊战争结束后,为了职业战斗生涯,与金发碧眼一样成为超级机甲格斗界的双胞胎,为战斗机器人而生。最重要的是和战争中的伙伴建立的友谊。(图为他的战斗机器)

第二名:39次中亚战争中的“机器人黑仔”,退休时是一名人类管家。在与布鲁托的战斗之前,他与音乐家邓肯建立了友谊,并最终学会了用心弹奏钢琴。

原子:39次中亚战争结束时的和平大使,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他现在也受到了冥王星的严重威胁。有趣的是,漫画中的阿童木看起来更像一个人,尖尖的头发散开了。最初的故事是由天马博士创作的,后来被elefun博士发现并收养。

擅长武术但拒绝参加战争的和平主义者认为战争毫无意义。它是一个可以利用光子能量的机器人,在光照条件下非常强大。他收养了许多战争孤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类人口爆发的原点约在公元元年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越来越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公共健康的改善,”埃默里大学人类学副教授亚伦·斯图兹说。“如果你回顾一下1500年至2000年前的历史,在今年年初,你会发现这是政治和经济组织的一个关键时刻。”

“由此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平衡是经济增长的爆发点:这种平衡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资源,建立成功的家庭,并为下一代创造足够的资本。”

◇十亿马克

人口变化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1798年,英国学者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他认为,尽管资源充足时人口会爆炸式增长,但在饥荒和疾病的影响下,人口将不可避免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马尔萨斯认为,人类的力量并不比生产资料和生活在土地上的力量更强大。这个理论被称为灾变论或突变理论。就在全球人口达到10亿之前,突变理论诞生了。

虽然人类花了几十万年才繁衍到10亿人口,但仅仅120年后,10亿人口就变成了20亿。在过去的50年里,人口已经接近80亿。

“这个速度令人难以置信,”斯图兹说。“人类种群的变化模式不同于任何其他动物种群。我们没有停留在任何可以作为典型利基的平衡点。”

经济史学家和人口学家一直在研究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变化。他们认为这就是人口增长超过指数的原因。为了找到人口增长的秘密,斯图兹希望向过去寻求答案。

“考古学家喜欢观察人类社会早期的变化,”斯图兹说。“除了查看数据,我们还挖掘了一些人类房屋、社区庭院、农田、港口等等。”基于这些材料,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和环境因素之间的长期影响。"

Stutz发现,不管环境恶化、权力冲突和疾病爆发,人类人口增长的原因是竞争和组织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

当这种互动达到某个临界点时,个人可以对群体的生死和繁荣获得更多的控制,从而打开经济翻番的大门。

罗马帝国短暂的一生

Stuze引用了持续了500年的罗马帝国的例子。他说罗马帝国是跨越这个临界点的典型例子。

作为历史上最大和最繁荣的帝国之一,罗马帝国在经济规模、政治组织、文学繁荣和建筑工程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但是每个人的预期寿命都不是很长。为了生产足够的剩余商品来支撑毛衣和建立帝国,农场工人和矿工过着悲惨的生活,寿命非常短。年轻人必须参军去镇压叛乱。

“在罗马统治时期,大多数人只生活在20多岁和30出头,”斯图兹说。“许多人为经济和政治发展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劳动使高民主有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更多的竞争。”

“相反,这导致了更复杂的代际人口变化。人们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后代,甚至为他们留下一些资源。”

血汗工厂与不平等

斯图兹说,一旦达到这个临界点,即使罗马帝国崩溃,这种趋势也会继续下去。

“经济和政治实体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心的概念正在逐渐消失。从公元一年到公元1500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为一些个人、国家,甚至像英国、法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提供了经济规模翻倍的机会。”斯图兹说。

人口变化的基础框架已经得到改善,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和政治组织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也许最终我们会回到旧路,回到人口增长只为少数人提供劳动力的时代,”斯图兹说。“你完全可以责怪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然而,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过去几十年中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得到了充分的证据的支持,这是人口变化趋势的另一个非常可能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来自《自然》杂志的研究:人类早晚被机器人种族消灭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美国一名高级计算机专家警告说,人类对飞行智能“杀手机器人”毫无防备,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杀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斯图尔特·拉塞尔教授指出,无人机仅限于自身的体能,而非智能。据报道,他拜访了一些专家并表达了他的立法,希望避免在未来发展不可阻挡的杀人机器。

他强调说,这种致命的无人驾驶飞机很可能是当前致命自动武器系统技术竞争的“终点”。像这样的武器可以由人工智能系统而不是人类来选择和销毁,并且可以在未来十年内部署。这是一项高风险的科技。致命的自动武器系统被描述为继火药和核军备竞赛之后的第三代战场革命。

研究报告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拉塞尔说,致命自动武器系统的能力将受到距离、速度和有效载荷等物理因素的更大限制,并且不会受到人工智能系统中任何缺陷的影响。一旦飞行机器人被设计得更小,它们的机动性将会增强,被攻击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很有可能在未来,小型飞行机器人将能够发射1克圆锥形弹药,足以穿透人类头骨。它们的敏捷和致命性会使人类完全失去防御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埃及文明为何崇拜猫?甚至还将猫做成木乃伊供奉神灵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埃及人的神庙中你会发现些什么?神像、贡品、金银财宝?若是有时光机能够穿越到古埃及时期的话,你就会在这些雄伟的神庙中发现一个你根本就想象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猫咪木乃伊。那么古代埃及人为何要崇拜猫咪呢?甚至还有猫神,还会将死去的猫咪做成木乃伊供奉给神,这是为何呢?一 起源

这要从古埃及人崇拜的一位神灵讲起,她的名字叫做巴斯特。

巴斯特女神是布巴斯提地区的地方神,传说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奉“拉”之命,下界毁灭罪恶累累的人类。巴斯特刚开始是一位凶残、报复心极强的女神,常以狮子的形象出现,她象征的是太阳的温度及愤怒的眼睛。

但是因为过于残暴,太阳神“拉”不忍心看人类受苦,拿走了女儿身上的残暴和憎恨,转而换成了关爱和善良,并且将她的形象由一头母狮换成了猫,猫神巴斯特重生了。

巴斯特女神温和慈爱,喜爱音乐和舞蹈,她代表了丰收、性和爱,能保佑人类免受疾病和邪灵的伤害。

所以贝斯特女神成为古埃及人家中非常重要的供奉神祗。猫习惯在夜间活动,所以古埃及人渐渐的将巴斯特女神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尊其为月亮女神的化身。

他们坚信,每到夜晚时,白天太阳所散发的光芒被藏在猫眼中保管。每晚,太阳神“拉”所乘坐的船由幽魂相伴。行至阴间,毒蛇出现,前来引诱太阳神饮用船下的水。

这时猫神出现咬死毒蛇,拯救了太阳神,古埃及人得以重见天日。这个神话中,毒蛇代表了疾病和死亡,猫的形象更加明显:拯救者。

因此,猫在古埃及时期被当作圣兽来崇拜。庙宇中的信众按仪式来喂养它们,流浪猫也会的到很好的善待,家猫可以和主人分享食物,死后还可以在专属的猫墓地下葬,猫奴也是没谁了。二 民间影响

对猫的崇拜不仅体现在神话传说中,日常生活也有很深的影响。古埃及人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里土壤肥沃,是种植农作物的天然农场。

农作物产量一上来,自然免不了收入谷仓。这时如何防鼠就成了大问题。老鼠不仅会破坏谷物,还能传播疾病。

古代医疗技术水平有限,鼠疫在当时是大面积致死传染性疾病。这时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她不仅是女神的化身,还能捕鼠,让人们有饭吃,让人们不生病,人们怎能不崇拜这样的神祗?

另一种说法是,古埃及人生活的地方两边都是沙漠,沙漠中最危险的动物,当数眼镜蛇了。而猫的出现,可以捕蛇,保护人们远离毒蛇的伤害,由此产生对猫神巴斯特进一步的崇拜。

猫神巴斯特不仅变成猫守护着古埃及人,在有人入侵时,她会化身狮子,抵挡侵略者。不过成也猫神,败也猫神。

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入侵古埃及。双方交战时,波斯人使了一招阴的,他们在战斗前捕获了大量的猫,战斗开始后朝着古埃及士兵人群里仍。

这边的古埃及士兵可乱了阵脚,扔过来的可是人人家里供奉的神,既要避免被猫神抓伤,又得防备别踩伤了猫神,哪还顾得上打仗?所以古埃及人一败涂地,被波斯灭亡了。

猫奴当到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不过今天的人们和猫在一起,技能享受陪伴,又能得到被依靠的感觉,我想这才是真正爱猫的猫奴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那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同胞上

全文共 216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资助的“中国发现古人类新化石——许昌人”研究项目被评为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步”。研究发现,徐长仁具有东亚古代人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双重特征,而不具有非洲原始人的特征。有些人认为这否定了“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说法,但也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不管现代人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只剩下一种人类,智人。然而,在过去,有几种“同胞”留下了他们的印记。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这些史前同胞有一次偶然的相遇。

乍得的人类祖先——乍得人

乍得查克斯人的康复(维基百科)

看着上面的沙人康复地图,也许你会有条件地问,“这不是黑猩猩吗,我们怎么能把它算作人类呢?”

清楚地告诉你,它真的是人类。根据古人类学的定义,灵长类动物和“长时间直立行走”的能力是成为人类的两个主要标准。这一标准包括所有人类动物,包括智人,以及早期出现的南方古猿和查奇,都可以算作人类。

乍得的查奇人生活在700万到600万年前。它们生存时间的上限非常接近人类和黑猩猩开始分离和进化的时间(大约700万年前)。换句话说,只有那时人类才真正开始独立存在。

尽管乍得沙河人的脸与黑猩猩相似,但他们的脸更扁平,牙齿更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骨髓被插入头骨的位置与人类相似,而人类不同于黑猩猩等猿类。基于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乍得沙河人有能力长期直立行走。

如果上述观点得到证实,乍得的查赫人肯定会成为最早适合长期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无愧于人类祖先的称号。

千年一遇——奥里林·图根恩斯

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让乍得人在乍得直立行走,那么2000年在肯尼亚图甘山脉发现的化石奥瑞林图甘尼人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通过三维重建扫描和对相关化石的研究计算,科学家们发现,奥里木生活在大约610万至580万年前。股骨转子窝结构和股骨颈关节皮质厚度的IS值接近人类,骨盆形状更适合直立行走。所有这些都表明,奥里林是一种善于直立行走的动物。

根据在同一个地方出土的其他动物和植物化石,图根恩斯可能生活在干燥的常绿森林中。它们直立行走从树开始(在树枝之间),它们的前肢用于抓握和保持平衡,就像今天的猩猩一样。

猩猩在树枝间直立行走(新技术)

自从化石在2000年被发现,也就是基督教教义中提到的千年(耶稣出生于公元0年,此后每1000年就是一个千年),奥里林·图根恩西斯也被称为千年人。

几种灵长类动物的前肢化石(黑猩猩的前肢,图格恩斯的前肢,现代人的前肢,从左到右)和图格恩斯的恢复(网易新闻)

终于,它倒下了——猿猴

前面提到的乍得国王沙阿和奥里林·图根恩西斯都表现出足够强壮的直立行走能力,但是他们的生命仍然主要是在树上度过的,很少落到地面上。直到580-440万年前,一种叫做猿的动物出现了,这种情况才改变。

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盆地发现了猿类化石。这个学名的意思是生活在地面上的类人猿。其中,早期的物种是卡拉巴古猿,晚期的物种是原始猿(也叫拉米达猿)。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犬齿更接近黑猩猩,而后者更像人类。

原始地质遗迹的牙齿化石(腾讯科技)

从颈部枕骨大孔的碎片来看,猿的头部刚好在颈部上方,而不是像四足动物那样直接在前面,脚趾骨也显示出直立行走的特征。

原始地质遗迹的骨骼和复原(万维网技术)

Cadabapithecus化石(维基)

以摇滚闻名——南方古猿阿法瑞斯

南方古猿也叫南方古猿(这个属叫做南方古猿,这个名字是以发现南方古猿的地方命名的)。简而言之,afarensis是研究得比较透彻的古代人类之一。在所有出土的阿富汗猿类化石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名叫露西的女性。当化石被发掘出来时,由于其高度的完整性(40%),挖掘者高兴地演奏了披头士的经典歌曲《钻石天空中的露西》,以示庆祝,因此化石被命名为露西。

露西的骨骼(维基百科)

露西和她的族群生活在370万至300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的东非,以水果为主食。与早期的“人类”相比,以露西为代表的南方古猿表现出更多的类人特征,如骨盆的髋骨更宽,臀部更圆更短。股骨越来越厚了。下颌和牙齿变短,面部变平,脑体积也增加(约380-430毫升)。

相关模拟实验表明,露西和其他南方古猿阿法瑞丝不再像黑猩猩或大猩猩那样以前倾姿势行走,但下肢骨骼的力量不足以完全直立它们的身体,它们很可能是用弯曲的腿行走。

露西复苏地图(凤凰文化)

最有争议的人——南方古猿的源头

在南方古猿进化之后,我们的祖先继续朝着人类的方向进化。大约197.7万年前的更新世,一种叫做南方古猿的生物生活在南非。

与早期南方古猿相比,源头物种的脊椎与直立人非常相似。骨盆也更宽。纤细的手指和厚实的手腕显示出制造工具的能力。头骨正在向高而圆的形状发展。根据这些特征,一些学者把南方古猿作为人类动物的祖先。

细长手指骨(凤凰网技术)

然而,对于这种说法有很多争议。因为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南方古猿比已知的人类动物,如“能人”,至少晚了50万年,而且它的大脑体积也相对小得多。因此,有些人认为南方古猿的源头可能只是人类进化史中的一个分支。

南方古猿的源泉化石(凤凰网技术)

只有在更多的化石文件被发现后,南方古猿源泉的确切位置才会被揭示。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从我们与黑猩猩分离以来,人类一直在朝着更直立的身体、更扁平的脸和更大的大脑体积发展,并逐渐学会制造工具。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人类学习制造工具后的历史,请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类之所以有意识,可能与振动有关

全文共 2494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意识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为什么我的意识在这里,你的意识在那里?为什么在每个人看来,宇宙被分成两部分,一半是主体,另一半是无尽的客体?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都是自己意识的中心?为什么有些东西显然有自己的意识,而有些却没有?老鼠有意识吗?昆虫有意识吗?细菌在哪里?

这些问题都是古代“身心问题”的一部分。核心问题是:思考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几千年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普遍满意的答案。

“心身问题”在过去20年经历了大规模的“品牌重塑”。今天它被称为“意识的难题”。这个词最早是由哲学家大卫·查尔莫斯在1996年出版的《意识思维:基础理论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查尔莫斯以讽刺的口吻指出,心身问题的“困难”相对于神经科学来说是“简单的”。神经科学研究神经元和大脑的生理机制,这当然不简单。但是查尔莫斯认为解释意识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是最终的问题。相比之下,神经科学更简单。

在过去的10年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谭亨特和乔纳森舒勒共同创立了所谓的“意识共振理论”。他们认为共振(即同步振动)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核心,也是动物意识和物质现实的核心。这听起来像嬉皮士理论,但是不要担心,听这篇文章,慢慢解释。

一切都与振动有关。

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不断振动。即使看似静止的物体实际上也在以不同的频率振动、振荡或共振。共振是一种以两种状态之间来回振荡为特征的运动。归根结底,所有物质实际上都是其场的振动。因此,可以说所有的自然事物都在不同的尺度上振动。

如果不同的振动物体被放在一起,一些有趣的现象将会发生:过一会儿,它们将开始以相同的频率振动。这个“同步”过程对我们来说非常神秘。我们称之为“自发的自组织现象”

数学家史蒂文斯·托加兹在他2003年的著作《同步:秩序如何从宇宙、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混沌中诞生》中,引用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几个例子来说明“同步”(即共振)现象。例如,当大量特定种类的萤火虫聚集在一起时,它们将开始同步发光。在具有相同能量和频率的光子被同步后,激光将形成。月亮的旋转与它围绕地球的旋转完全同步,所以我们总是看到月亮的同一边。可以看出,研究共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意识的本质,或者更一般地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

大脑内的同步

外部电极可以记录大脑活动

神经科学家也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了同步性。可以测量人脑中大规模神经元放电的频率。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的意识与各种神经的同步有关。例如,德国神经生理学家帕斯卡·弗里斯(Pascal Fries)研究了大脑中不同的电信号模式同步产生各种意识的方式。他专注于伽玛、贝塔和θ波。大脑中每个波的电振荡速度是不同的,是通过附在头骨上的电极来测量的。当神经元用电化学脉冲交流时,就会发生这种电振荡。通过平均这些信号的速度和电压,可以得到固定周期的脑电波。

伽马波与大规模的协调活动有关,如感知、冥想或集中意识。贝塔波代表大脑活动和觉醒的最高水平。θ波会在放松或做白日梦时出现。弗里斯说,当这三种波加在一起时,它们产生了各种人类意识(或者至少促进了意识的产生)。然而,脑电波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定。

弗里斯称这个概念为“通过一致性进行沟通”在他看来,所有这些都与神经元的同步有关。当电振荡速率一致时,神经元和其他神经元群之间可以形成平滑的通信。然而,如果没有这种同步一致性,信号输入可能出现在神经元激励周期的任何阶段,导致交流效率大大降低。

意识共振理论

每个同步的大脑活动都与特定的大脑功能相关

亨特和舒勒在弗里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共振理论。这一理论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助于解释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意识,而且可以在更广的层面上解释意识。

从电子、原子到分子,从细菌、老鼠到蝙蝠,亨特和舒勒根据观察到的周围各种事物的行为,提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至少有一点意识”。这种观点乍一看似乎很奇怪,但从意识的本质来看,人们越来越接受这种“泛中心主义”(该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有一定的意识)。

泛灵论者认为意识不会在进化的某一点突然出现,而是总是与物质相关,而物质总是与意识相关。意识和物质就像硬币的两面。然而,宇宙中大多数与物质相关的意识都是极其原始的。例如,一个电子或原子可能意识很少。然而,材料越复杂和丰富,意识就越高。反之亦然。

生物体可以通过各种生物物理途径,以电或电化学的形式快速交换信息。然而,非生物只能通过热路径来交换内部信息,这要慢得多,信息量也少得多。与同样体积的非生物有机体(如鹅卵石和沙堆)相比,生物有机体可以让信息更快地流入更大的意识。与非生物有机体相比,生物有机体内部的联系数量要多得多,所以“正在发生的事情”要多得多。

根据亨特和舒勒的理论,鹅卵石和沙堆只是“集合体”,只是原子或分子水平上高度基本的意识实体的集合。生物体是完全不同的:生物体也是由一系列微意识实体组成的,但是这些微意识实体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大规模意识实体。对我们来说,这种结合过程是生物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亨特和舒勒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形成大规模意识(如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意识)的联系实际上是许多成分共振的结果。共振波的当前速度决定了每个意识实体在特定时刻的规模。随着特定的共振扩展到更多的组件,由共振和组合形成的实体将变得更大和更复杂。因此,在人脑中实现伽马同步的共振所涉及的神经元和神经连接的数量远远超过单一的β或θ节律。

有机体之间的大规模共振又如何呢?像一群萤火虫一样同步闪烁?研究人员认为,生物发光共振现象的发生是因为萤火虫体内的生物振荡器会自动与周围的萤火虫同步。

那么,这些萤火虫有更高的群体意识吗?既然我们不需要依靠智力或意识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然而,对于具有适当信息渠道和处理能力的生物体来说,这种自组织倾向确实能够并且经常产生更大规模的意识实体。

亨特和舒勒的意识共振理论试图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涵盖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以及意识的哲学问题。该理论触及了意识和物理系统进化之间的核心区别。

所有这些都与振动有关,但也与振动的类型有关,最重要的是,与共振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类天生就容易上当受骗

全文共 228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知道一定数量的圣经知识,首先给每个人一个简单的测试问题:

1.约拿在圣经中吞下了什么动物?

2.摩西带进方舟的每种动物的数目是多少?

你的答案分别是“鲸”和“2”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这个问题,尽管他们非常清楚,不是摩西而是诺亚把动物带到了方舟。

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摩西错觉”。这个例子显示了人们如何不善于识别他们周围的事实错误。即使人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信息,他们仍然不会注意到错误的信息,甚至在其他情况下继续使用错误的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不擅长区分真假信息,也不擅长将我们读到或听到的信息与某个话题的已知信息进行比较。在当今所谓的“假新闻”时代,这一现象正在深刻影响人们吸收新闻、社交媒体和其他公共信息的方式。

我们不会主动质疑我们读到或听到的信息。

信息中没有发现错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多次研究摩西的幻觉。这些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重要的发现是,即使人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信息,他们仍然不能注意到问题中的错误,然后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回答问题。

在最初的研究中,80%的受试者没有注意到“方舟问题”中的错误,尽管他们都正确地回答了“谁把动物带进了方舟?”此外,尽管受试者事先得到了警告,知道某些问题中有错误,并且看到了一个带有错误信息的问题的例子,但他们在实际战斗中仍然会犯错误。

摩西错觉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知识忽视”的一种表现,即人们显然拥有相关的知识,但却未能加以应用。

在关于“知识忽视”的研究中,受试者需要阅读一些包含真实或虚假信息的小说。例如,其中一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暑假期间在天文馆工作的故事。有些信息是正确的,例如:“我要穿上一件笨重的老式宇航服。我不知道我在扮演谁,也许是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但有些人错了:“首先,我必须通读天文学的所有常识,从太阳系开始。例如,土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接下来,受试者将进行常识测试,其中一些与小说无关(哪种宝石是红色的?有些与小说中的信息有关(哪个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结果显示,故事中的正确信息对回答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试回答“谁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的正确率有所提高。然而,另一方面,错误的信息也起到了负面作用。许多受试者不记得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但给出了“土星”的错误答案。

即使这些错误信息明显与受试者先前的知识相反,阅读错误信息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在阅读小说前两周做了一次测试,以便让研究人员了解他们的知识。然而,当他们读到小说中错误的信息时,他们仍然相信它。事实上,不管他们在小说中读到的错误信息是否与他们以前所知道的相反,都同样有可能认真对待它。

我们能提高识别错误信息的能力吗?

总而言之,人们经常不能识别他们所阅读的内容中的错误,并将继续使用这些错误。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信息的影响呢?

似乎提高专业水平和扩展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帮助的,但治疗的是症状而不是根本原因。即使是生物系的研究生也会发现“水分子由两个氦原子和几个氧原子组成?”这种错误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但是像历史专业的学生这样愚蠢的人并不多。(如果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如此。)

研究人员尝试了许多干预措施来减少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依赖,但这些尝试要么失败了,要么适得其反。起初,研究人员怀疑,如果给受试者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信息,他们可能更容易注意到错误。所以他们用视频格式播放这部小说,并放慢速度。然而,受试者没有用额外的时间来识别错误和避免犯错误,并且在随后的测试中,写错误信息的可能性甚至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试图用红色标记关键信息。他们告诉受试者要更加注意红字信息,希望它能帮助受试者注意并避免错误。因此,他们特别注意错误的信息,并更有可能在随后的测试中重复这些信息。

这似乎是被试假装成专业事实检验者的唯一有效方法。当受试者被要求修改故事内容并标出不准确的陈述时,从故事中学习错误信息的可能性降低了。此外,要求受试者一句一句地阅读这些故事并判断每个句子是否错误的方法也有类似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这些“事实检查员”也会漏掉许多错误,记住故事中的错误信息。例如,在“逐句检查”测试中,受试者可以发现大约30%的错误。但是根据他们以前的知识,这个比例应该达到70%。可以看出,仔细阅读确实是有帮助的,但是读者仍然会遗漏许多错误,并在随后的测试中继续使用这些错误信息。

人类总是本能地接收他们听到的信息。

这都是心理学。

为什么人类识别错误和虚假信息的能力如此之差?心理学家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

首先,人类通常倾向于相信某事是真的。(毕竟,我们读到或听到的大部分都是真实的。有证据表明,我们本能地把所有的表情都视为正确的信息,然后花一点时间在我们心中把它们识别为错误的信息。

其次,只要某个信息足够接近正确的信息,人们就倾向于接受这个信息。自然语言经常包含错误、停顿和重复(例如,“她穿着一条蓝黑色的裙子。”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让对话继续下去,人们需要学会混日子,只要信息“相当令人满意”。

此外,如果错误的信息太明显,它也不会逃过人们的注意。例如,人们当然不屑回答“尼克松带了多少动物进方舟?”这种问题,是不可能相信小说所说的“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识别和纠正错误信息并不容易。应该努力对抗大脑处理信息的本能方式。人类的心理倾向意味着我们很容易被虚假信息、虚假信息和政治宣传所引导。因此,专业的事实检查员进行错误检查对公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他们能一个接一个地找出并纠正所有错误的信息,以防止别人阅读或听到错误的信息,然后相信它并将其与其他知识混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118年人类太空探索:勘测第九行星需百年航程

全文共 2791 字

+ 加入清单

图为艺术家描绘的土卫六探索任务,包括轨道飞行器、类似船只的着陆器和大气探索气球。图为艺术家描绘的土卫六探索任务,包括轨道飞行器、类似船只的着陆器和大气探索气球。

新浪科技新闻,北京时间5月1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60年前,我们发射了第一架航天飞机。此后,各国航天机构相继发射太空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每一颗行星和主要卫星进行勘测和分析。与此同时,国际探测编队早已部署在月球和火球轨道上。未来100年我们将做什么?基于人类在太空的快速扩张,人们很难预测未来60年,更不用说未来100年的太空探索任务。在没有弄清楚如何去做之前,我们不会执行任何太空任务,所以我们只能根据目前的太空技术来预测未来100年的太空任务。

人类登陆火星有望在20年内实现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外层空间探索活动都是通过机械装置完成的。每个人都想在火星表面着陆——这是美国宇航局的既定目标,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说,我希望在火星上退休!

然而,登陆火星或其他星球的人数可能非常少。事实上,它将面临非常难以置信的困难,将人类安全送到另一个大气层稀薄的巨大星球的表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克服其他几个不太困难的问题,例如:如何在地球轨道之外的长期太空飞行中生存;以及如何保护我们脆弱的DNA免受宇宙射线和太阳风暴的伤害。

尽管火星的表面环境与地球非常相似,但它是一个很难登陆的星球。像地球和金星一样,火星也有大气层,但是它的大气层不够厚,不足以减缓亚音速宇宙飞船穿过大气层的速度。然而,火星大气层的密度会使飞船以星际速度穿过大气层时变成一个火球。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不同,火星探测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需要隔热罩,在安全着陆时需要反向火箭。可以说火星是一个很难登陆的星球。所有发射装置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考虑发射重量和技术投资。然而,我们仍然有希望在20年内实现人类在火星表面的着陆。

一些专家提出了单向火星任务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宇航局或欧洲航天局会考虑这样做。客观地说,计划一次去火星的单程旅行比往返旅行更简单也更便宜。这意味着首次人类登陆火星的任务不会由美国宇航局或欧洲航天局完成。商业公司可能有较低的投资成本,并能承担一定的风险。然而,商业公司可能比国家空间机构更容易受到发射失败和其他因素造成的严重空中灾难的影响。第一批登陆火星的人类很可能不会在第一次旅行中安全返回地球。

微型探测器可以用作人类的“远视”。

由于发射成本高和太空飞行中的人身安全问题,近年来,一些专家对另一种太空探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小型化技术的进步使得向近地空间发射大量微型卫星相对便宜。这些航天器将很快发射,大量小型航天器将很快在月球表面着陆。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球上绕着月球表面行驶,利用这些微型探测器作为我们的“远视”。

这可能是人类探索火星的第一条途径——使用不需要食物、水、住所或睡眠的机器人,并将成为人类操作者的“替身”。火星机器人的操作员需要位于火星轨道上,而不是地球上(通常机器人指令发送和数据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在8-42分钟之间)。然而,操作者不需要承担登陆火星表面的风险和巨大挑战,在火星轨道上的操作者可以直接实时控制火星机器人。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也许“人类探索”和“机器人探索”之间的区别在未来50年将不复存在。在未来的100年里,我们可能会从人造物体中洞察人类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新人”可能不会觉得在火星表面漫游很困难。

2049年是测量天王星的最佳时间。

因为天王星的旋转轴异常倾斜,所以最好在春分点附近到达天王星,但它每42年才出现一次。最后一次天王星春分发生在2007年。如果2049年我们不在天王星附近部署轨道飞行器,那将非常令人失望。

在比月球和火星更远的太空区域,我们很可能只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勘测,而不是通过人类。太空探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这些行星离地球很远。到达这样的目的地需要几十年,而不是几年,所以我们将依靠机器人作为我们的眼睛。

探索神秘的“行星x”需要100年的太空旅行。

由于筹备时间长,一些太空探索计划已经制定出来。在20世纪20年代,我们将发射新一代机器人去探索木星。他们将在20世纪30年代到达木星并进行科学调查。预计它们将在木星表面停留大约10年。20世纪30年代,人们可以看到在天王星或海王星发射的第一个太空探测器,用于轨道探测任务。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比木星和土星更远的“冰巨人”。这些行星将需要10-20年的太空旅行才能到达,科学探索任务将在20世纪60年代启动。我们在太阳系外发现的大多数行星在大小上接近海王星,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发射轨道飞行器来探测这些行星,以掌握它们的大小和一些特征。天王星相对靠近海王星,所以它可以更快更容易到达。然而,因为天王星的轴非常倾斜,最好的着陆时间是春分,但是它需要42年才能出现。天王星最后一次春分是在2007年。如果我们在2049年不在天王星附近部署轨道飞行器,那将非常令人失望。然而,在我们去海王星之前,我们可能会选择围绕海王星运行,因为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吸引了科学家们更多的注意力,而且它很可能是在柯伊伯带被捕获的。旅行者2号曾在特里顿表面发现一个活跃的间歇泉。

提到柯伊伯带,“新视野”探测器在2017年迅速飞越冥王星,激起了我们探索太阳系边缘更多行星的欲望。我们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这些行星在外观上不同于巨型行星的卫星,而且很可能它们甚至更不同。例如,快速旋转的雪茄形怀孕星(Haumea)和更大的、结霜的厄里斯表面。然而,波塞冬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冥王星和地球之间的1.5倍,波塞冬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冥王星之间的3倍多。太阳系中潜在的第九颗行星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许多科学家提议探索这颗神秘的行星。如果行星X真的存在,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可能是冥王星的10倍以上。除非我们掌握一些特殊的宇宙飞船推进技术,否则人类至少需要100年才能到达未来。

开采近地小行星更容易实现。

因此,我们最近探索的太空区域可能离地球更近,但也有大量的行星值得测量,这让科学家们充满了想象力。这里有数以千计的近地小行星,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其中大部分都可以被开采。从而帮助我们建立太空经济,实现对更遥远太空领域的探索。

一些人认为,漂浮的气球被释放到金星的硫酸云下,以寻找活火山,或者类似的气球被释放到土卫六的烟雾中,以观察甲烷河流的流动,甚至这些气球也可以降落在土卫六的甲烷湖。我们曾梦想勘测这些冰冷的卫星。太阳系内部的卫星围绕着巨大的行星运行,大部分是两颗卫星,几十颗卫星以环状结构围绕着行星运行。我们建议在月球极地环形山的边缘建立一个基地,那里总是有阳光,并把探测器送到环形山的底部,那里一年四季都没有阳光,那里很可能含有与太阳系相同年龄的水和冰物质。

无论我们如何想象,在未来的100年里,我们的太阳系将会得到更多的探索和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太阳系3万度火墙是怎么回事 人类被困在太阳系了吗

全文共 1558 字

+ 加入清单

在38亿年的地球生命史当中,人类是新星,掀不起一丝涟漪,因为人类的进化史实在是太短了,撑死三五百年。若是从智人开始计算的化,顶多20万年,但是在这么段的时间里,人类却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智慧文明,这是任何已知物种都无法比拟的。

400多年前伽利略把望远镜指向星空,那是人类的第一次,更加详细的观测了太阳系内的几颗天体。伽利略发现了木星周围的四颗小亮点,也就是现在的“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论还没有多少人敢摆在台面上来说,而伽利略发现的木星卫星,也间接地证明了“日心论”的观点。

我们不再局限于地球之上,已经开始心向太空,人类太空探索半个多世纪,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实现了载人登月,共有12名宇航员在此次登上月球表面。而就在最后一次载人登月(1972年阿波罗17号)完成后的5年,旅行者号姐妹发射升空,它们一前一后开始对四颗远日行星进行探索,并且最终要飞出太阳系外。

时间来到1977年,这是比较特别的一年,科学家提前就已经知晓了,因为这一年四颗远日行星会连成近似的直线,因此NASA在这一年发射了旅行者号姐妹探测器,一共有两颗,用它们来一次性完成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测。

1、旅行者2号

目前人类的5颗星际探测器,都是NASA发射的,包括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新视野号探测器,其中最具名气的可能就是旅行者一号了。但今天要说的主角并不是它,而是旅行者2号,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号先于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开始了它的太空探测之旅。

旅行者2号依次完成了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它们卫星的探测工作,之后直奔太阳系外而去。

太阳系结构常规印象是包括八大行星在内的范围,其实在向外还有柯伊伯带以及奥尔特云结构,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奥尔特云就是太阳系的边界,太阳引力作用范围。奥尔特云直径在2-3光年左右,这就是太阳系的大小。目前飞行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44年之久距离地球225亿公里,旅行者二号要稍微近一些。

2、旅行者2号穿越“火墙

2018年旅行者二号来到太阳风封顶,这里是太阳风和星际空间交界处距离地球178亿公里。在那里旅行者2号经历了一道“火墙”,之所以称之为“火墙”就是因为温度太高了,根据数据显示在这道太阳风和星际物质相互作用的区域,温度可以达到30000-50000摄氏度。

这个温度是非常夸张的,它就像是一道“火墙”一样保护着内太阳系同时也像是太阳系的牢笼一样。但结果我们都很清楚,旅行者2号轻松的穿越过了这道“火墙”。其实虽然温度高,但是粒子的密度非常低,热量就不高,因此在这里大家要明白一个原理那就是温度并不等于热量。

道理很简单,科学上对于温度的定义是: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那么一个粒子的剧烈运动和1000个粒子的剧烈运动程度一样,但是热量必然是不同的。就像是蒸桑拿,室内气体温度可以达到60摄氏度以上,但是如果换成60摄氏度的水就完全不同了。

3、太阳系是人类牢笼吗?

一道“火墙”是完全拦不住人类的太空探索之旅,但是相对于太阳系的大小,人类目前科技水平的确是让我们困在了太阳系。

人类寿命很短不足百年,目前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是旅行者一号,飞行44年距离地球225亿公里,按照它目前的平均飞行速度,要想飞出太阳系,至少需要17647年。设想一下我们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往太阳系外飞行,百年寿命完全是不可行的。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动力系统的升级革新,比较有前景并且接近现实的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

只能是人类的梦想就是星辰大海,至于哪一天才能飞出太阳系没有人知道。或许地球既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同样也是人类文明的终点。毕竟物种的灭绝在地球上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情,38亿年的生命史,物种灭绝太常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类进化史上的Bug——智齿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智齿在20岁左右长出。由于其他恒牙已经萌出,牙槽骨可能没有足够的位置让它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嵌塞”。由于智齿生长特性的特殊原因,牙龈炎和齿端牙龈肿痛往往是由智齿引起的。

拥有智齿意味着你非常聪明!每当智齿引起的炎症难以忍受时,你周围的朋友会这样安慰你。

事实上,大多数智齿在17到25岁之间长出,这是心智开始成熟的时期,因此得名,但是智齿与智力水平直接相关吗?

为什么智齿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事实上,许多智齿无法长出。在人类的长期进化中,他们吃的食物变得越来越好。它们不需要太多的努力来咀嚼。如果下颌缺乏刺激,下颌骨会逐渐变小,小到容纳不下这么多牙齿。据说猩猩不会有阻生智齿,呵呵。

由于空间不足,阻生智齿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生长。它可以覆盖邻牙(近中阻生)、对接邻牙(近中阻生)、卧位(水平阻生)或站立(垂直阻生)。

智齿,你这家伙!那么,你是什么意思,拔出还是拔出?

如果智齿愿意诚实地把自己埋在骨头里,或者长到正确的位置,就没有必要去处理它。但是这种运气可能只有10%的人喜欢。一旦不平衡,达到前牙,或总是发炎,需要考虑移除。

拔除智齿会有后遗症吗?它会影响其他牙齿吗?

阻生智齿是人类进化中的一个问题(至少直到现在),就像阑尾一样!但这可能是一个定时炸弹,当你的抵抗力下降时,肿胀和疼痛可能会发生,比如繁忙的工作、期末考试、玩得开心,甚至当一个女人怀孕时。

因此,医生建议,阻生智齿,这是完全无用的,只有隐患,应该尽快删除。拔掉智齿后,不要担心松动其他牙齿。别以为智齿还是好的,把它们拔掉真可惜。

只要你还记得,一旦这个麻烦制造者患了龋齿、邻牙侵犯、过度生长、缺少基牙、清洁困难和疼痛,你就必须做出决定性的选择——消灭!永远不要养老虎!

智齿拔除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1、拔牙后24小时内一般不漱口,更不能刷牙。还应注意不要用舌头舔伤口或用力吮吸伤口,以防止伤口损伤引起的感染,或使伤口上的血块脱落,影响凝血过程并造成持续出血。

2、遵照医嘱,拔牙后要咬压在伤口上消毒棉球或纱布,以达到压迫伤口的目的,有助于止血,要坚持半小时后方可呕吐。这是因为拔牙后伤口中的血液可能在半小时内形成血凝块。如果事先吐出棉球或纱布,很容易出血。拔牙后不要用手指触摸伤口,因为手指上有很多致病微生物,很容易引起拔牙伤口感染,破坏形成的血凝块。

3.拔牙后2天,少说话,不做剧烈运动,避免辛辣、辛辣、酒精和其他刺激性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