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抖音灯笼码有啥用【精选20篇】

浏览

2541

文章

211

篇1:灯笼是什么颜色的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灯笼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白色、黑色等,最常见的为红色的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灯笼,从而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同时,灯笼也有团圆的寓意。

灯笼有很多种类,从形状上分,主要有圆球形、圆锥形、菱形、正方体等。从种类上分,主要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主要有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

红灯笼是中国传统节日用品。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地方都会挂起红色的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么用红包做灯笼?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将三个红包裁成一样大小,将每个红包的边缘各折两个角,然后粘在一起,做成灯笼,简单又喜庆,下面就来做红包灯笼。

工具/材料

红包、剪刀、胶棒

操作方法

1

做红包灯笼,要准备三个红包,一把剪刀,一个胶棒。

2

先把三个红包的底部对齐,将三个红包剪成一样大小。

3

将一个红包的四个角分别向中间折一个小角。

4

再将其他两个红包的四个角向中间折一个小角。

5

先将两个红包相邻边的两个角重叠在一起,用胶棒粘好。

6

用同样的方法,将三个红包两侧的角都粘好,粘完以后,从上面看是一个三角形。

7

再用剪刀从剪掉的红包边角料中剪下一个长长的纸条。

8

将红色的纸条粘在灯笼上方的里面,当做灯笼把。

9

再从红包的边角料中,剪一个长方形,然后把长方形的下边剪成细细的小条,当做灯笼的穗子。

10

将灯笼穗粘在灯笼下方,红包灯笼就做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乐平灯笼辣椒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乐平灯笼辣椒株形中等,分枝较多,叶较大,深绿色,果实扁圆柱形或圆锥形,果顶凹陷呈马嘴形或锥形,单果重50~100g,产量可达2000~2500kg/667m2,果面光滑,味微辣带甜,脆爽,果肉厚,耐贮运,宜保鲜远销。乐平灯笼辣椒为中晚熟品种,耐热性较强,结果期长,对病害的抗性也略强。乐平灯笼辣椒属喜温蔬菜,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1周后出芽,出芽后在温度为25℃以上时生长迅速,成株对温度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经整枝处理,可作恋秋栽培。( 乐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对灯笼的雅称有哪些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灯笼的雅称有灯彩、花灯、灯轮、灯楼等。

灯彩:指在喜庆的场合或演戏时,用来装饰或:当作表演道具的花灯。

花灯:指有各种彩饰,形状美观的灯,多用于观赏。

灯轮:指一种大型的灯彩,观赏价值较高。

灯楼:指张灯用的彩楼,也是一种大型花灯。

灯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品,是古时灯具的一种,它起源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就会在街道上、屋檐上挂起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欢乐的氛围。除了元宵时节,人们也会在春节、婚嫁以及丧葬时挂起灯笼。

灯笼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宫灯、纱灯、吊灯、走马灯等,而且各地的灯笼都具有不一样的风格。通常人们在制作灯笼时也会融入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龙凤等元素,使其更加的美观。同时,灯笼不仅可以用来照明,也可以用来装饰或者赏玩。

除了可以照明和观赏外,灯笼还赋予了依稀其他的意义。如古代每年正月私塾开学的时候,父母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然后由老师将其点亮,用来象征着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这一行为被称为“开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灯笼果和姑娘果的区别是什么,应该怎么区分?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灯笼果和姑娘果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外观不同、成熟季节不同以及生长的环境也是不同的。灯笼果的外观呈球形,果子比拇指大一点,在五月开花,六月结果;而姑娘果的外观是一个灯笼状的外皮,光亮而透明,它是在七月底八月初才成熟;还有灯笼果只会生长在山坡或山上,而姑娘果生长在玉米地、水渠边或菜园的篱笆墙上。

灯笼果不仅颜色很好看,个头看起来也是那么小巧玲珑,六月初头是灯笼果成熟上市的季节,灯笼果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用来烤果饼,做果酱、罐头、果汁等多种食品,而且是初夏最受欢迎的一种开胃水果。

姑娘果为多年生草本茄科植物,没成熟时非常苦,但到了秋天经霜之后,外层的包皮变成火红色,里面的果实成黄色,姑娘果熟透后不但甘甜而且还带那么一点奶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早的灯笼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打灯笼发明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关于打灯笼的发明,民间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比较多,到处伤害人和家禽,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进行放火,把人间的所有东西都通通烧光。而天帝的女儿心地比较善良,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为了躲避惩罚,人们就用灯笼作为掩饰,当天帝往人间看时,发觉人间一片红光,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从此灯笼就被发明了,并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长寿灯笼花给人一种非常雅致的感觉,适合作为盆栽植物养殖在窗台、阳台、书房上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方法之光照

长寿灯笼花喜欢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光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冬季、早春、晚秋的时候需要全日照的额,而在初秋和初夏的时候需要半日照,在炎热的夏季应该适当的进行遮阴处理,这样植株不易被灼伤。

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方法之土壤

长寿灯笼花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富含丰富的腐殖质微酸性土壤中,这个更加的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注意事项

灯笼花易患灰霉病、白粉病等病症。灰霉病其主要是危害的是花、茎、叶,受害部位一般会出现水渍状斑点,发病初期可用500倍液的65%代森锌或50%多菌灵及其他新药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平时应当注意通风与光照,使植株生长良好。

白粉病其主要危害也是花、茎、叶,其发病的症状是表面拥有一层白色的粉末,发病初期可注意通风与光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发病后及时喷施800倍液的70%托布津液或2500倍液的粉锈宁或其他适宜的药剂,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长寿灯笼花的生长习性

长寿灯笼花喜欢在凉爽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它怕强光直射,而且还比较怕高温,忌酷暑闷热和雨淋日晒的情况。它喜欢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富含丰富的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冬季的适合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而且需要空气非常流通。在夏季的时候适合在干燥、凉爽、半阴的环境中生长,一定要保证环境的湿度,而且在夏季温度高于30摄氏度的情况下,生长速度会减缓,高于35摄氏度植株会枯萎的,而且在冬季的时候,温度是不能低于5摄氏度,不然植株会受到冻害的。

长寿灯笼花的防病虫危害

长寿灯笼花经常遇到的病害有枯萎病和锈病,可以使用萎锈灵和醋酸来盆栽,从而防止枯萎病。将其放置在通风性好的环境中生长,不然会出现蚜虫、粉虱、蚧壳虫的,遇到这些虫害可以使用氧化落果喷洒。

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方法之湿度

可以多向植株的叶片上面,在生长环境的地面上也是可以洒水的,从而来降低生长环境的温度,从而来提高湿润。

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方法之温度

长寿灯笼花适合生长的温度是10-28摄氏度,而在夏季的时候温度不能超过30摄氏度,如果温度高于了35摄氏度,植株会枯萎死亡的。在夏季的时候要做好降温处理。在冬季的时候要给予充足的光照,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不然会造成植株冻伤的情况,要近保暖。

长寿灯笼花的养殖方法之施肥

长寿灯笼花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开花的次数也非常多,而且花期非常长,在生长期的时候可以多施入一些薄肥,大约每隔十天的时候施入薄饼肥或者是复合肥,在施肥之前要保持盆土偏干,施肥结束以后使用比较细的喷头来喷水一次,叶片上面不能沾肥水,不然会造成腐烂和灼伤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坐落于顺河回族区理事厅街38号院的是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汴京灯笼张彩灯制作技艺而建立的一家民办博物馆。该博物馆布展中原传统彩灯200多盏,陈列与制灯相关的器物100多件,展示相关民间手工艺品100余件。

汴京灯笼张亦称汴梁灯笼张,世居开封,为开封著名彩灯制作世家,至今已传承七代。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建立后,与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开封大学等高校联建了实习基地。同时免费向公众开放,开通了彩灯文化电话专线,团体参观安排专场,由传承人亲自讲解和示范。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弘扬中华传统彩灯文化,展示汴京灯笼张彩灯制作技艺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花灯是灯笼吗 花灯是不是灯笼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花灯灯笼。花灯,又名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花灯主要的作用是照明。由纸或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灯泡,即可成为照明工具。受汉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花灯是不是灯笼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阳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兔儿爷灯笼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兔儿爷灯笼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人们祭拜月神的传统,原本是一种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而供奉结束后便会成为儿童玩具。明代纪坤在其《花王阁剩稿》中就曾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

自明清开始,兔儿爷逐渐从月崇拜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于祭月仪式中的形象,兼具神圣、世俗、祭祀与赏玩。人们依照传说中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对玉兔进行了不断的艺术、人格乃至神化,用彩泥塑造出多种各具特色的兔儿爷形象,而它所象征的意义则是吉祥如意、兴旺红火、福禄双全。

兔儿爷影响到北京人生活的诸多层面,在其身上不但体现了节日生活、北京戏曲等民俗文化的流变,还体现出了老北京人的精神。典型的兔儿爷骑老虎的形象,因老虎的凶猛正好衬托出了兔儿爷的神通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diy中秋灯笼制作方法

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就要到了,不妨自己做个小灯笼吧,你知道diy中秋灯笼制作方法吗?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diy中秋灯笼制作方法,欢迎阅读。

中秋节点灯笼介绍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又一说法是说,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diy中秋灯笼制作方法

方法一:材料:卡纸、介纸刀、直尺、铅笔、双面胶、线绳。

步骤:

1、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红色卡纸(我是用一张过期的旧月历卡) 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灯笼。

2、将卡纸两边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划好若干条平行线,然后用介纸刀切开。

3、卷一下使卡纸呈弧形。

4、对贴,边角料剪成细条作穗,再贴上线绳 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灯笼。

5、啊!漂亮的小灯笼就做好了!

各地玩花灯习俗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孩能吃灯笼果吗?小孩吃灯笼果好吗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灯笼果也是一种很好吃的水果,营养价值也高,但是小孩消化系统没发育完全,是否也可以吃灯笼果呢?儿童吃灯笼果的话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吧!

小孩能吃灯笼果吗

6个月以下不能吃,1-3岁谨慎食用。由于6个月以下的幼儿肠胃发育不完善,吃灯笼果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拉肚子。此外因为灯笼果较小,3岁以下幼儿吃的时候容易卡到食道,所以1-3岁的宝宝在直接食用时,一定要在大人的看护下吃,或者将灯笼果打成果汁,压成果泥再吃,以免噎到引起意外。

灯笼果怎么吃

就是吃灯笼果里面的黄色果实啊。灯笼果果实,味道甜而不腻,清新怡人,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灯笼果也叫酸浆,对于经常坐办公室的人,用灯笼果泡茶,可以补充微量元素,还可消炎利尿。长期适量食用,能明目清脑,稳定血压,降低血脂。

宝宝吃灯笼果的好处

(1)补充微量元素

灯笼果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钙、铁、钾、磷、锌等微量元素,可以给宝宝补充多种微量元素。(2)增强抵抗力

灯笼果每100克鲜果中含有维生素C200毫克,维生素C的含量仅此猕猴桃位居第二,可以促进宝宝的骨骼、大脑、牙齿发育,有效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3)促进宝宝视力发育

灯笼果富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又称为核黄素,可以增进视力,减少视力疲劳,对宝宝视力发育有一定的好处。(4)补血

灯笼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人体缺铁时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所以适当给宝宝吃些灯笼果还有补血的好处。(5)开胃消食

灯笼果果实中有机酸的含量很高,有机酸能刺激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另一方面,有机酸使食物保持一定的酸度,对维生素C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宝宝在不想吃东西的情况下,适当食用灯笼果可以帮助宝宝开胃消食。

吃灯笼果注意事项

1、虽然灯笼果适量多吃也是没有问题的,还是不能过量食用。如果过量地进食醋栗,还是有可能会带来消化的问题。

2、灯笼果要当季的才好吃。灯笼果在南方采果时间一般是五月下旬,而在北方一般是六七月份,购买灯笼果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当季哦!因为当季的的灯笼果才是新鲜美味又健康的,如果不是当季的灯笼果,就有可能是用催熟剂催熟而成,美味度和营养度都会有所下降。

3、食用灯笼果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使用一些药品来美容,那些都是化学成分的,而灯笼果是一种绿色的美容产品,大家可以试一下。

4、灯笼果的吃法都是非常简单的,可以直接吃用,只要你在吃的时候保证干净卫生就可以了,大家如果没吃过那可以尝试一下,它的功效也是很多的,对于身体各方面都是非常多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挂灯笼

全文共 353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有很多有趣的习俗,例如赏月、饮桂花酒、挂灯笼等。那么你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挂灯笼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挂灯笼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又一说法是说,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中秋节的习俗介绍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记载,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之夜,就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庭院里设下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能少,而且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张灯结彩,出售时令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亦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高台观月,一些富贵人家,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月饼、水果,或安排家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还逐渐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农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

我国城乡百姓都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联系在一起,象征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同时,人们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幸福,月饼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用以联络感情。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烈日炎炎,庄稼枯焦,民不聊生,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非常同情老百姓的苦难遭遇,于是他立志用弓箭射下多余的太阳。他日夜修炼,终于得道。一日,他登上昆仑山之巅,运足神力,拉开弓箭,一气射下9个太阳,并且喝令最后一个太阳,必须温热适宜,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的壮举受到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也被人们视为神明。不久,后羿娶了如花似玉、美丽善良的嫦娥为妻。后羿结婚后,除了向徒弟传授弓箭技艺外,仍以狩猎为生,嫦娥在家里操持家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这对恩爱夫妻,人见人爱,并且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由西天归来。王母娘娘看见后羿,感其为民造福,便送给他一包药,并且说:“这是一包不死药,吃下后就能立刻升天成仙。”后羿喜出望外,拿着这包药回到家中,对妻子说了这包药的来历,但他不愿意撇下妻子一个人升天成仙,就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遵照后羿的嘱咐,把不死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谁知这件事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了,他便挖空心思想偷吃不死药,自己能够成仙飞天。

有一天,后羿率领众徒弟外出打猎,蓬蒙假装生病,便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徒弟走后,他手持利剑,急速闯入后羿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敌不过蓬蒙,在这危急关头,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不死药,身轻如燕,立刻飘飘然离开地面,冲出窗口,飞向蓝天。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后羿,不愿飞得太远,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中,不见嫦娥,便问侍女。侍女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哭诉了一遍。后羿听后,勃然大怒,立即抽出宝剑,去追杀恶徒。谁知蓬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直气得后羿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嫦娥的名字。这时,后羿惊奇地发现,今日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月亮中好像有个人在晃动,她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追月亮,月亮就走,他往后退,月亮就跟来,无论如何,他也追不到月亮。后羿无可奈何,不再追赶月亮,但思念妻子之心煎熬着他,他只好派侍女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仍然眷恋着自己的爱妻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之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美丽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就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广寒宫前有棵桂花树,枝叶繁茂,高达500多丈,下边有一个人长年累月地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从来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桂树的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后来成了神仙到了天界,他不慎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谪到月宫,让他天天做这种劳而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有诗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照诗仙李白的说法,吴刚砍树是为嫦娥取暖伐薪,所以,人们在拜月的同时,也祝愿吴刚早日功德圆满,解除苦难,真正过上神仙的生活。

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中秋节应该给父母什么礼物

月饼

中秋节,都要品尝月饼,根据父母的口味,选择他们喜欢的月饼,如果你会自己做月饼,那就更完美了,手工月饼更加有心意。

亲自下厨给父母做饭。

父母也许不需要多贵重的礼物,就是希望儿女们有空能回家看看,中秋节,不妨亲自下厨给父母做几道拿手好菜。

送父母一台电脑。

互联网时代,电脑几乎家家必备了,也教练父母上网,送父母一台电脑,让父母看看新闻,看看外面的世界。

送营养

父母们年纪大了,平时可能舍不得吃一些营养品或者是保健品,趁中秋家里团圆的时候,帮父母带些营养品或者是保健品送给他们,他们一定开心,当然要注意提前咨询专业营养师,选择适合父母的种类。

送幸福

一个人的幸福是需要用别人的幸福去感染的,所以,你需要传递给你父母的感觉就是你很幸福,在中秋的时候,和伴侣带着孩子回家,和父母共度佳节,让父母看到你的幸福,就如同他们幸福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宵节的灯笼怎么做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元宵节即将到来,元宵节来临之际,是不是手工制作个元宵节的灯笼呢?如何制作元宵节灯笼呢?小编分享元宵节手工制作灯笼制作方法,欢迎收藏学习!

元宵节的灯笼怎么做:元宵节灯笼制作方法

取一只纸杯,尽量选择横竖有参考图案的,比如这个苹果图案的。沿纵向条纹均匀剪开,成一个个条状。

平齐剪掉多余的杯边。

修去宽边,因为杯子的杯口是宽些的。

一根根向外牵拉一下竖条,成内卷状。

取另一只纸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余剪去。

同样按图案剪开,为和刚才的条状对接做准备。

先在两个底部的中心钻孔穿红线,然后将两只纸杯的条状对应粘接好,灯笼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粘上彩纸包边,底部中心挂上灯笼穗子,会更有感觉。可以用颜料将灯笼涂成喜庆的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节传统灯笼如何制作图文教程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既然有灯节之称,那么就必然与灯笼有所挂钩。其实元宵节有挂灯笼的习俗,那么,眼看元宵节就到到来,大家知道如何去制作属于元宵节的传统灯笼吗?下面就让小编告诉大家元宵节传统灯笼如何制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传统灯笼制作的方法

1.在开始制作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材料,这里推荐准备的材料有竹签、浆糊、拷贝纸和皱纹纸,双面胶胶带什么的也能够派上用场哦。

2.准备数根长度相等的竹签。将竹签两端的尖头剪裁掉,然后如图所示的用棉线扎到一起。

3.然后用纸胶带进行缠绕固定。

4.如图所示的制作出四个框架结构来,这些框架的构造都是后面元宵节花灯制作基础哦。

5.然后利用四个框架,再继续加上更多的竹签,同样是用纸胶带固定好,形成元宵节灯笼的一个基本框架出来。

6.接着糊上皱纹纸或者是拷贝纸,这样元宵花灯的基本构型已经展现出来啦。

7.上色和在内部加上小烛台,你漂亮的元宵节花灯就完成制作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灯笼的发明者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灯笼发明者的传说有三个:

1、有一种说法是灯笼是唐代时期唐明皇为了庆祝国家祥和的景象,而扎结的花灯。唐代是一个比较繁华的时代,那个时候在元宵节,人们扎起花灯,借其闪烁的的灯光寓意着“民富国强”。

2、第二个说法是挂灯笼开始于东汉时期,因为东汉明帝崇尚、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有点灯敬佛的做法,所以也在皇宫和寺庙里面点上了灯,并且命令平头百姓在家里也挂上灯。

3、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有猛兽来袭及人类和牲畜,为此人们便一起去打它们,却误杀了一只在人间迷路的神鸟。天帝知道后很愤怒,就在正月十五这天放火,而他的女儿不忍心便让人间的人们挂灯笼放鞭炮,造成天帝已经来过的假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十五送灯笼有什么讲究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十五送灯笼有什么讲究_元宵节正月十五送灯是送单还是送双好

除了吃元宵和赏花灯外,现代的元宵节还新增了许多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庆祝方式,例如彩灯展览、冰雪嘉年华等等。元宵节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地人民所熟知的节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元宵节十五送灯笼有什么讲究,供大家参考学习。

元宵节十五送灯笼有什么讲究

正月十五送灯是在元宵节那天晚上,天将黑时,都要去给祖上送灯,就在祖上安息的地方,让他们也有感受到亲人的问候和温暖。具体就是在自己失去亲人的坟上,用纸将一根点燃的蜡烛围住,让蜡烛自己燃烧,然后放炮烧纸,并磕头。现代科技进步,许多人就直接买电池带的小电灯送灯。

正月十五送灯的讲究

(1)在元宵节送灯的时候,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

(2)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

元宵节正月十五送灯是送单还是送双好?

正月十五送灯送几盏好要依据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来看,一般大多数地区是一座坟上一盏就好了。

元宵节正月十五送灯有时间规定吗?

正月十五送灯时间要依据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来看,一般太阳落山后好些。

元宵节正月十五送灯放哪些位置好?

到祖坟地,每座坟头放一盏,在坟顶背风处点燃,然后也到河边湾旁、水井旁放灯,家中粮仓放老鼠灯,猪圈、牛羊栏也放灯,现在条件好了,买灯去放当然可以。

正月十五送灯要不要写名字?

正月十五送灯写不写名字没关系,只要在坟顶背风处点燃就可以了。

正月十五送灯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这天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

2.出嫁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只有娘家人绝人后,才由嫁出去的女儿代为送灯。所以娘家人最忌讳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据说这样会让娘家人丁不兴旺。所以老家有“女不观娘家灯”之说。但媳妇可以送灯,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没有出嫁的女儿还是娘家人,可以送灯的。

总的来说,正月十五送灯不能女性送,且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一般一座坟上一盏就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灯笼草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的灯笼草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被称为酸浆,这种植株枝干纤细,幼茎上常带有细小的绒毛,花朵一般为白色,果实成熟为黄色或橙红色;一种是灯笼草的变种,植株的茎秆粗大,茎节膨大,幼茎上无毛。

灯笼草是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左右,多分枝,匍匐根。茎四稜形,叶片卵形。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常生长于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

灯笼草喜欢温暖并且湿润、光照有半日以上环境。灯笼草耐高热,霜冻后地上部枯萎,次年春季又萌芽生长。耐贫瘠和干旱,喜充足水肥,忌积水;土壤要求不严;种植灯笼草时冬季注意排水,同时停止施肥,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好、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背风阳的平川地或岗坡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废旧纸杯再利用——灯笼的制作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工具/材料

纸杯、彩纸、剪刀、胶棒

操作方法

1

准备纸杯、彩纸、剪刀、胶棒。

2

先用剪刀在彩纸上剪下一个长条。

3

用胶棒在彩纸的两端抹上胶。

4

把彩纸的两端粘在纸杯的内侧,当作灯笼把儿。

5

再用剪刀从彩纸上裁下一条,这条比灯笼把儿要宽一点。在纸条的上端折一公分宽的距离。

6

把一公分以下的部分用剪刀全部剪成小细条,当作灯笼穗。

7

把一公分处抹上胶棒,粘在纸杯的底下,小灯笼主体就做好了。

8

再把彩纸对折,用剪刀剪半只蝴蝶。

9

把蝴蝶打开,就是一只完整的蝴蝶。

10

把蝴蝶的背面抹上胶,粘在灯笼的正面,一只漂亮的蝴蝶纸杯灯笼就做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灯笼花的家庭养殖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1176 字

+ 加入清单

灯笼花,别名铃儿花、吊钟花、吊钟海棠,杜鹃花科,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黄色;多分枝,枝圆柱状,无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灯笼花的家庭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灯笼花药用价值

吊钟花纯天然灯笼花生于高山森林中,两年一次开花,具有减肥消斑、美容养颜,去火、平肝明目等功效。灯笼花对肾亏、肾虚引起的腰腿酸痛、四肢痉挛、肾重不举,坐卧难支,尿频尿浊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将灯笼花与绿茶加在一起冲泡,以适宜的水温泡开,一杯透明的茶水里有嫩叶与灯笼载沉载浮,那是极为赏心悦目的。取本品2~3朵,开水冲饮,也可加入玉美人、冰糖同饮。

1.

2.

3.

4.

5.

灯笼花养殖方法

灯笼花又名拱手花篮、花篮花、风铃扶桑等,在植物分类属于锦葵科木槿属,与扶桑同一科属,原产于热带非洲,对于温度的要求相对严格,我国的北方栽培较少。通过几年的栽培驯化抗寒力也增强,冬季里室内10℃左右可安全越冬。

灯笼花为常绿灌木,露天栽培株高可达2米,盆栽也保持1米~1.5米,枝叶繁茂,枝条细软拱形垂下,树型树姿美观。花柄细长,高高垂下,花蕊伸出花冠之外,花朵如宫灯高挂,观赏价值大。由于过去栽培较少,市场销售看好。

灯笼花的适应性强,繁殖和养护管理也容易,多用插条的方法。苗床以素沙为主,排水良好,插条新枝老枝都能成活,但以1年~2年生发枝条较好,4 月~6月均可扦插,生根的适宜温度20℃~25℃。灯笼花的节间比扶桑长,因此插条也要比扶桑长,每一插条要保持2个~3个叶芽,一般应保持12厘米,下部剪成马蹄形,为的是增大发根面积。扦插深度2厘米~3厘米,扦插后在遮荫保温条件下一个月后即生发新根。45天后移植入盆,仍要在荫蔽条件下养护待根系发育好以后再转换到阳光下正常管理。

灯笼花生长快,要求充足的养分,因此盆土要富有腐植质的沙壤土。还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粪。进入发棵的生长旺季还要追施液肥,前 3年每年的春季都要翻盆换土,补充养分。定植以后,管理得好第二年即可开花。因枝叶繁茂,要及时打顶,保持适当的株高和株型,由于垂下开花,枝条要疏密相当。

灯笼花观赏价值

吊钟花朵朵成束,好似铃铛吊挂,花白粉色,妖嫩媚人,晶莹醒目,花期正值元旦、春节,长期以来作为吉祥的象征,为广东一带传统的年花,每到节日为大型插花所不可缺少的材料。为一美丽的观赏花卉,在广州花市享有盛誉。

灯笼花栽培技术

对于灯笼花比较感兴趣的朋友来说,最为关心的就是灯笼花的栽培技术。总的来说灯笼花是一种相对娇弱一些的花,因此栽培种植的技术还是有点高的。我们在种植灯笼花的时候要注意灯笼花的一些生长习性,如灯笼花喜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在生长过程中要求温度适宜,过高的话就会导致灯笼花进入半休眠状态,冬季则不得低于5度。除此之外冬季及雨季2-3天浇水一次,秋季及晴天每天浇水一次,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时要控制水分,防止脱叶、烂根现象发生。这些都是要在灯笼花的栽培中注意到的,不然种植就很困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