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513

文章

1000

篇1:哈丁战役中耶路撒冷王国为何会战败?

全文共 3628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180年,麻风王鲍德温四世的姐姐西比拉嫁给吕济尼昂的君伊,王国分为两派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哈丁战役的惨败。拉丁王国内部各种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的复杂性以及鲍德温四世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和他儿子在位的整个时间内经常发生权势斗争。长时期的贵族统治和以科特尼的阿格尼丝(鲍德温四世和西比拉女王的母后)及其亲戚和其他宫廷大臣为首的阴谋集团的胡作非为从精神上摧毁了这个王国,这一点是导致王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耶路撒冷王国的命运最后还是在“哈丁角”决定的。

雷蒙德从太巴列来向居伊和西比拉称臣,掩盖了已经大大伤害了王国的内部纷争。然而,掩盖纷争的只是一张一捅即破的薄纸。人们不能不对哈丁之战前夜的居伊抱一点同情。他戴着王冠,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像在大风天中站在塔尖上一样。在萨富里雅他被争吵不休的贵族们闹得焦头烂额。他自己也缺乏自信,没有主见。整个军队、整个国家的命运就系在这样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身上。

7月初,耶路撒冷王国的大军驻扎在“萨富里雅喷泉”,此地位于没有城墙的萨富里雅镇以南1英里处,周围是肥沃的耕地,溪水充足,夏天也不缺水。如前所述,萨富里雅和太巴列相距15英里,其间地面崎岖不平,由于无水而干裂荒芜,一支2万人的大军肯定不适于呆在那里。

前面已经讲过居伊决定向萨富里雅进军之前发生的事情:萨拉丁进攻太巴列(很可能是为了诱使法兰克人离开营地);埃施瓦伯爵夫人请求宗主前去援救;她丈夫力主留在萨富里雅而不去救援(这是个正确军事主张);居伊先是同意雷蒙德的意见,后在雷纳尔德和杰勒德的极力劝说下又改变了主意。当然,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些。

关于雷蒙德在萨富里雅会议(也可能是在此前的阿卡会议)上讲了些什么,当代或近代的各种叙述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在多大程度上没有用事后的眼光添枝加叶,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关于雷蒙德在会上反对过进军迎敌的说法几乎肯定是真实的。他首先提醒会议:尽管遇到危险的毕竟是他的妻子和他的领地,但他相信,埃施瓦不会受到伤害,而且以后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复太巴列。他指出:在沿途没有水而且沿途还要受到敌人袭扰的情况下进军15英里,真是愚蠢透顶,这样做正好给撒拉丁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使他可以在自己选定的地点与一支又渴又乏的军队交战。据说他最后还提醒会议注意:拉丁的军事战略一贯是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进行大规模交战,因为穆斯林只要一时打不赢就会灰心丧气。因此,他主张就地防守[ 注:有些记载称:他甚至建议撤到沿海以确保避免交战。不过这一点看来不大可能。] ;他断定,撒拉丁或者会来进攻,或者无可奈何地解散部队。

雷蒙德的话句句在理,看来也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可不知为什么,与雷蒙德一样久经沙场的雷纳尔德和杰勒德后来竟向国王居伊提出了坚决反对的意见。也许他们不会仅仅出于对雷蒙德的仇恨就置自己的生死和全军的安危于不顾吧!或者他们果真相信雷蒙德是个叛徒,妄图把部队引入敌人的圈套?看来这也极不可能(尽管他们无疑希望国王对此信以为真)。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们确实认为,基督徒可以打赢,至少可以在交战之前找到水。

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尚未认真考虑过的一个有趣的问题。十字军若是在天亮之前出发,在凉爽的清晨走上三四个小时,午后不久即可与敌交火,那时还不至于太渴。他们未能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拔营太晚,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阿拉伯轻骑兵的袭扰。在这个问题上,居伊的战术可能有失误之处。因为他本应用足够的步兵以致命的弓箭压制住那些打了就跑的土耳其人,不让他们靠近自己的主力部队和后卫,就象1183年他统率部队时所做的那样。据说箭矢并不缺乏,可能是用牲口驮着的。杰勒德是当时在场的最懂行的军人,看来很可能是他明确表示:雷蒙德的主张是错误的;前突尽管有风险,但却是值得的。他这样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居伊最终作出进军的决定则更多是出于个人考虑。为了消灭撒拉丁和他的军队,他已经把整个王国的骑兵集合起来。拒绝交战(尤其是不顾“圣殿骑士团”大头领的反对而拒绝交战)可能会严重动摇本已十分不稳的王位。当时他一定回想起了1183年,那年(那时他还是摄政王)他在萨富里雅集结了差不多同样规模的一支军队,并把它带到戈里亚特潭。在那里,他占据了有利地形,与撒拉丁对峙。尽管几乎所有的骑士都敦促他出战,可是5天之内他除了散布失败和怀疑情绪之外,什么也没有做,直至穆斯林部队散去。鲍德温认为这是卑鄙怯懦的行径,十分恼怒,并罢免了他的摄政王职务。

还应该考虑到埃施瓦伯爵夫人的呼吁。雷蒙德断言她不会受到伤害,这样说可能是不对的。不管怎样,封臣受难时国王前去救援,这已是公认的职责。当然,也并非总能兑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王上一次履行此种责任是应作恶多端的雷纳尔德的请求,而正是他几年之后撕毁和约,借口是:他管辖的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最后一个因素是居伊和雷蒙德之间的私人关系。起初居伊成为国王时,雷蒙德威胁要进行武装干涉,拒绝参加加冕典礼。如今,在居伊登上王位后的第一次战斗中,雷蒙德会不会有意把居伊引向毁灭呢?这似乎有些捕风捉影,但雷纳尔德和杰勒德是心狠手辣、搬弄是非的能手,无需他们多说,居伊就可能信以为真。

事后看来,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当1187年7月3日(星期五)吕济尼昂的居伊下令进军时,他就已经输掉了十字军参加的历次战斗中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斗。他违背传统,尤其是在没有预备队作后盾的情况下,拿部队作不必要的冒险。为此,他一直为人们所谴责;但过分责备他也不公道,因为他当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他又不是一个性格刚强的人。另外,依笔者之见,他自信能取胜也是有一定根据的,条件是他要合理地使用部队,而实际上他似乎没有做到这一点。

进军的决定显然是这场战斗中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部队投入行动后,还有另一个有待作出的关键性决定。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但又很难说清楚,因为几个世纪以来,有关阿拉伯军队的部署情况的各种说法含糊不清,自相矛盾。作出各种推测自然容易,但真要提出结论性的观点却必需有足够的事实作根据。

如果综合一下当代或近代传说中的一致点,我们似乎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在那个时期,从萨富里雅有两条路通往太巴列:一条向东南方向,经萨卜特村通向加利利湖南端,然后沿湖畔向北;另一条在马里斯卡尔西亚村和卢比亚村之间向北,穿过哈丁到哈马姆干河,这条河在太巴列以北流入加利利湖。这两条路距太巴列都是20英里左右。可能还有第三条路:从萨卜特村岔出去的更直接的路。

关于萨拉丁部队的确切位置,编年史家没有说得很清楚。毫无疑问,他控制着哈丁角地区和太巴列山脉的北部;但在战斗前一天他在萨卜特村(在其集结地以南4英里处)还有部队吗?可能他在那里留下了一个支队,还派了另一支队去守卫加利利湖南端的森纳布拉桥,但可能两个地方人数都不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据说居伊中打算走南线的。

居伊的主力部队午后到达马里斯卡尔西亚和卢比亚两村之间的地带时,已经感到厌战,后卫部队更是如此。雷蒙德率领的先头部队看来没有受到敌军大的袭扰。他几次派人送信给后面催促国王继续前行,因为那个地区的泉水已经干涸,他十分清楚部队急需用水。基于某种原因,他建议居伊折向北行。这意味着居伊需要通过哈丁杀出一条路,以便寻找水源。可能雷蒙德在萨卜特村已与敌人交过火,认为那条路线难以通过。从我们掌握的少量资料来看,似乎通过北路成功的可能性最小。如果我们相信雷蒙德手下的一些骑士把行军路线出卖给撒拉丁的说法(不过,这很可能是后来某些人为了进一步指责雷蒙德的所谓背叛行为而杜撰出来的),那么雷蒙德选择北路就值得怀疑了。

然而路线的选择很快便成为第二位的问题了。不幸的居伊发现自己不得不再次为激烈对立的两派作仲裁人。这两派都各执己意,互不相让。“圣殿骑士团”的大头领坚决主张当天不再前进而就地宿营,他说自己的部队在反敌人骚扰的战斗中一直首当其冲,不宜再与敌人交战;而雷蒙德则同样斩钉截铁地表示,如果再过15个小时部队仍喝不上水,谁也不要指望打赢这一仗。居伊再次拒绝了雷蒙德的主张,下令部队就地宿营过夜。

事态的发展再次证明雷蒙德的主张是正确的;历史学家大都谴责居伊作出这一致命的错误决定。实际上,他可能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因为如果他下令继续向哈丁前进,向来自行其事的“军事骑士团”是否会听命于他又是个大问题。象以往一样,步兵是战斗的关键因素。第二天,他们干渴难忍,束手无策。几个小时之前他们是不是就渴成这个样子呢?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说实在的,人们也无从知道雷蒙德究竟为什么建议走这条最难走的路线。如果穿过萨卜特继续前行,是有可能到达加利利湖而避免这场灾难的。

居伊决定拿他的王国冒战争的危险,这是个勇敢的决定,或许并不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个愚蠢的决定。如果他是个能力更强、运气更好的将军,胜利很可能是十拿九稳的,阿拉伯人对此十分清楚。战争的胜败往往就差在毫厘之间。有些胜利名垂青史,有些胜利被人遗忘;但后人却很少宽恕失败。不管怎样,在大难临头之际,国王表现得还算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女士香水有哪些味道 世界十大著名香水

全文共 5197 字

+ 加入清单

香水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人都喜欢买香水,相熟IDE味道有很多,好闻的香水味道使人心情愉悦,世界上知名香水品牌有很多,是我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化妆品。

女士香水有哪些味道

1、草本香调

这一类女士香水味道比较清新,就如同刚刚被修剪过的青草地散发出来的幽香,又或者是被碾碎的青草汁飘散出的清香,味道淡淡的却很好闻。这种女士香,看起来都十分的中性,但是用好了也会有一些诱惑的感觉。一般来说,是性格比较开朗大方的女人喜欢使用,或者男人也可以用。而且,在夏天用这一款香会让人更加清醒。

2、花香调

在香水的世界里,花香是永恒的主题,它一年四季都受人喜欢。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可以用花香制成的香水,不过相对来说,还是女人比较喜欢。在女士用的香水里,常见的花香有玫瑰花、铃兰、晚香玉、丁香花、茉莉花等,这些花的味道闻起来十分的沁人心脾。这类的的香水也一般都是用花名来命名,比如说:茉莉香水、玫瑰香水等。

3、水生香调

同样的,水生香调的香水也是夏天的宠儿,在夏天用非常淡雅。三十九的高温,让身体萦绕一丝水生香调,会让人觉得天好像并没有那么热了,从心里感到了一丝凉意。它们的香一般都是从水生植物,例如睡莲、芦苇、莲花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受它们的生长环境影响,它们的香味也会给人带来平静。因此,夏天的上班族女性用这类香水十分合适。

4、海洋香调

顾名思义,它的味道来自海洋。大海是那么的广阔无边,清新的海风迎面扑来,海水咸咸的,沙滩上到处都是穿着比基尼的漂亮女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海面。因此,这一款香水的味道是浪漫的,也是惹人向往的。香水的气味来自于海丽的海盐、藻类还有热带花朵,偶尔还夹杂一点点皮革和木香。喷在身上,就仿佛让人置身热带,在海边奔跑,是那么的惬意。

5、蕨类苔藓香调

这一种香味也可以说是森林型,它们的气味都是从大自然里的蕨类和苔藓植物上分离出来的。这些苔藓类由于常年很少受到阳光照射,因此它们做成的香水味道带有一股凉爽、潮湿的感觉,就如同置身在森林之中。在炎炎夏日,用上这样的香水,可以让周围的温度下降几度,让人不自觉中远离暑热。因此这种香水的味道也是十分被人喜爱的,特别是夏天。

世界十大著名香水

1、香奈儿5号

香奈儿5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香水之一,产于法国,其创始者恩尼斯·鲍与香奈尔一起创造出了香水历史上的奇迹,属于植物型、鲜花型与醛类的结合。用香奈儿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我要的,一种截然不同于以往的香水,一种女人的香水。一种气味香浓,令人难忘的香水。”强烈得像一记耳光一样令你难忘。香奈儿5号的确很流行的,在全球,每半分钟就能卖掉一瓶,她是第一款合成花香调香水,灵感来自花束,融合了奢华与优雅,并且具有勇敢与大胆,完全打破传统的精神。【详细>>】

2、Joy

Joy,香水名,由JEANPATOU的调香师亨利·阿尔梅拉调制。这款独一无二的香水造就了JEANPATOU最伟大的香水屋的地位,更使JEANPATOU的名字跨越年代而成为永恒。Joy初味的鲜花芬芳流溢出最高贵的花朵气质。她们大胆而高浓度的组合又为JOY香水的中味和底味增添了一份优雅和馥郁。JOY作为世界上成本最高的香水,每30毫升,至少需要10,000朵茉莉和28打玫瑰。【详细>>】

3、AnaisAnais

AnaisAnais是Cacharel卡夏儿于1978年出品的经典香水,由三百多种香料组合而成的花香调。AnaisAnais是香水经典的后起之秀,格调追求典雅高贵。AnaisAnais瓶身设计很有创意,乳白色的瓶子、银色的瓶帽、梦幻般的花卉标志造型。AnaisAnais适合比较年轻的女生,基本从16岁到30岁都可以考虑。

4、兰蔻璀璨香水

兰蔻璀璨淡香水由两位大师级香水专家奥利弗·克莱斯普(OlivierCresp)和雅克·卡瓦里埃(JacquesCavallier)悉心打造,更多绚烂的玫瑰和茉莉芬芳幻化于珍贵的藏红花和印度香附子营造的独特基调之中,挚动人心的清新由此灿然绽放。这款辛辣、花香与木香交织缠绕、由珍贵原材料重新融汇创作而成的全新淡香水,撩人心绪的幽雅芳香宛若一帘轻柔的纱幔温婉地覆盖着肌肤。兰蔻璀璨淡香水完美展现着现代女性的充沛活力与傲人胆识,极致性感自然流露。

5、Dior迪奥真我香水

Dior迪奥真我香水由1999年诞生至今,十年芳华,氤氲流金,以花漾艺术演绎女性气质,为世间女子带来最纯粹、最优雅、最愉悦的奢华馥郁享受。修长瓶颈、奢璨金环的圆瓶柔中带刚,别具妙致,个中飘扬出的香氛交响乐,以纯美的沙巴茉莉、大马士革玫瑰和依兰来倾诉女人特质,融入晚香玉、蜜李的果香调丰美柔情,再来檀木与香根草来体现女人情感,一点一滴是优雅本质的追求与赞美。

6、古驰罪爱女士香水

古驰罪爱女士香水,是一种馥郁、温暖又撩人的东方花香调造就出的激情、性感而魅惑的香氛。她是温暖而富有东方花香调的香氛,同时也是令人振奋的的香味。华丽开场的橙花香,轻而易举就将你吸引,并渗透着时尚的透明感,更以大胆的粉红胡椒作点缀。经典时尚的一体式造型将现代都会女性强势独立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通体采用香槟金色的金属材质,由经典的双G标志镂空显示出其中的玻璃质地,在刚强中透出女性的玲珑之感。

7、兰蔻奇迹香水

奇迹香水不仅仅是一款香水,它更是一种幸福的梦幻。它是情感具体的传达,以采撷自花之精粹的芬芳诠释生活的真正神髓。奇迹香水混合了木兰、茉莉及麝香的芬芳,仿如清新的朝露,而纤长剔透的瓶身,更突显时代风格与品味,令人爱不释手。这种甜美的幸福感来自充满活力、清新怡人、带有花草气味的香气,绽放著灵巧与智慧的光芒。散发玫瑰花般的香气,让人感染性感的魅力。

8、Shalimar

一千零一夜是娇兰在1925年推出的一款经典香水,是历史上第一款东方香型的香水。Shalimar在梵语中是“爱之居所”的意思。它诞生的背后蕴藏着一个古老的印度爱情传说。迷人的芳香、美丽的传说,为一千零一夜增添东方特有的神秘感,历经近百年洗练,呈现迷人风采。这款香水的制造过程中,曾经命名为泰姬陵,但最终还是命名为Shalimar,以纪念永恒而伟大的爱情。

9、HERMES尼罗河花园香水

尼罗河花园融合了果香、青草香以及木香,有一种混和嫩芽和果肉的新鲜味道,暗藏清脆青涩,同时,青芒果的味道带着浓烈的果香、再加入冲鼻又带点苦涩的葡萄柚的芬芳,香氛中还溢出橙心草清新的果香,春意十足;随后浮出的是水生莲花,其近似呢喃的低调花香,是介于风信子和牡丹花的香味,令香氛多了些娇奢感,而无花果树微苦的气息,为尼罗河花园加入中性的气息,澄澈大气。

10、巴宝莉英伦女士香水

英国时尚经典品牌Burberry,在2004年初发表新款女性香氛BurberryBrit,延续著百年的历史,穿上象徵英伦风格的格纹图腾,更让BurberryBrit在年轻的气息里带著一点俏丽的尊贵气息!这款香水迎合亚洲地区最受欢迎的清甜花果气息,瓶身的设计延续品牌精神,符合人体工学的长型瓶身搭配简洁的白色线条,映衬著淡桃红的柔美色泽,以清新、柔和、简洁、雅致的气质,流露出女生可以俏皮、可以优雅的双重性格。

11、毒药香水

毒药香水是法国ChristianDior公司出品的女用香水,属东方香型。瓶身造型典雅,有红绿白紫蓝五种不同香氛的水晶包装。毒药香水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与其时而强调物质,时而强调个人成就的时尚风气相吻合。毒药所塑造的正是这种炽热而进取的女性神秘性感的体现,充满着诱惑与迷人的气息,一种叫人无法不为之心动,为之吸引的浓浓芬芳。

12、香奈儿邂逅香水

香奈儿邂逅香水以清新花香为主调,充分表现时代女性充满活力及勇敢果断的一面。Chance是Chanel史上第一款圆形瓶子的香水,正式地为Chanel揭开了这个新纪元的序幕!在浑圆之内,注满的是狂野的动力、性感的魅力及澎湃的创造力,亦蕴含着宇宙无限的意义,成功的为Chanel香水写下历史的新一页。

13、香奈儿摩登COCO香水

摩登COCO以现代的方式诠释香奈儿女士性格的另一面。低调优雅相对巴洛克式的华美、如同黑白对比的冲击。清新且感性,摩登COCO是献给年轻女性的全新香水,代表有深度、性感、积极,并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的都会女性。摩登COCO以清新却依然性感、诱人又摩登的魅力再度席卷时尚新女性。

14、迪奥花漾甜心淡香水

1947年,ChristianDior先生创办了他的时装屋,并于同年推出了第一款香水-MissDior迪奥小姐淡香水,自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成为传奇。2008年,花香四溢的Dior迪奥花漾甜心淡香水璀璨登场,沁香怡人,这是一款全新的香水。她适合享受自由的浪漫年轻女性,她融合了温柔、娇俏、诗意、女人味和率真的感觉。Dior迪奥服饰的优雅元素,更为这款香水锦上添花。翻开了MissDior迪奥小姐系列传奇的全新篇章。

15、娇兰爱朵香水

娇兰爱朵香水的核心是玫瑰混合香调,采用摘采自保加利亚的混合玫瑰品种,而2008年收获的这种玫瑰融合着馥盆子和荔枝的果香(750公斤的玫瑰花才能萃取1公斤的玫瑰香精)。糅合两种谐合香调,令玫瑰的香气臻于完美:第一谐合香调,清新的新鲜花露,由铃兰、牡丹、小苍兰、紫丁香及玫瑰组合;第二谐合香调,感性的柑苔香调,(又称西普香调),这是娇兰香水的标志性成分,内含广藿香和白麝。

女士香水的选择

1根据香水的香味时间来选择。如果你需要它至少起作用5个小时,诸如参加party,你带的包包会很小,不会装得下大个香水瓶。这种时候需要选择留香时间比较久的香精。

2根据自己喜欢的香味类型来选择,喜欢花香型还是水果等。有的人一闻到浓郁的花草味,就会产生头晕的现象。这时候,清淡的水果味最适合你。

3根据自身的风格来选择,不要盲从。也许今天同事说自己喜欢夏奈尔,明天又一个朋友说她喜欢娇兰,后天另外一个朋友说,自己喜欢兰蔻。估计你就想,既然他们都说好,那我就一样要一个吧。这种就是冲动型的消费,我们应该理智的考虑清楚,根据香型,持续时间等去到柜台,一个一个试用,体会以后再买。

4不要追逐名牌。香水只是我们用来提高自己魅力的一件武器,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所以,不要觉得越是名牌越会显得我有品味。不对的,如果你能让别人闻到你身上普通香水的味道,以为是哪一名牌,这就真正起到了用香水的目的。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香味,真正能体现你风格的香水。

5尽量固定一到两个牌子。如果你是个性格多变的人,也许喜欢时而茉莉花香味,时而玫瑰花香味,时而橙子香味。事实上,一般人性格都比较稳定,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香水就好了,让它成为自己的品牌。也许有人会永远记住你,记住你身上的香味。

6手腕测试法。购买香水的时候,一定要先测试。你先到柜台那里,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香水,分别涂到左右手的手腕上,闻一闻,然后去逛街。等你逛到一半的时候,再伸出手腕,闻一闻,继续逛。到都逛完拉,再闻一闻。你就会知道自己喜欢哪一个了。为什么只能选两种呢?因为种类太多,容易混杂。为什么分三次闻呢?因为香水的味道一般会分前味,中味,后味。根据酒精的挥发,里面的香料会一段段地挥发出来。为什么涂抹在手腕上?因为手腕运动量大,容易让酒精尽快挥发,你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闻到三个阶段的香味。

7准备小瓶香水。一般香水都会有试用装,就是装到小瓶子里那种。可以找柜台小姐要几瓶。当你只能拿一个小手袋出席宴会的时候,装一只,需要的时候,可以喷几下。

8随时补喷。你非常喜欢这个香水,可是它的味道只能维持一个小时,怎么办?随身携带,味道淡了就补喷几下。

9一天只喷一种香水。不要混合香水的味道,很难想他们如果混合起来会是什么怪味道。

10去除身体异味。喷香水前,清洗好自己,不要有异味,尤其是腋下。不要让体味盖过香水味,也不要让香水味去压制体味。不是因为你身体有异味,所以需要用香水味遮盖。

女士香水排行榜

1、香奈儿,香奈儿绿邂逅清新香水,散发出清新的花香味道,注满了狂野的动力和性感的魅力,令你沉浸在甜蜜的喜悦中。

2、迪奥,迪奥香水Q版明星套,真我+粉魅+花漾甜心三种不一样的香水,散发出活泼清新的香味,彰显出奢华的气质,轻松面对各种的场合。

3、兰寇,兰蔻美丽人生香水,能鼓励女性不被流行左右,去追求心中的梦想,让你变得更加纯粹和简单,清新的香调无论是上班还是逛街都很适合。

4、古驰,栀子女士香水,有着持久的栀子花淡香味道,散发出迷人的女人情感,甜美的粉调勾勒出女人的柔美气质。

5、宝格丽,宝格丽紫晶纯香女士淡香水,优雅纯净含蓄的香气,淡淡的花香充满着亚加利亚玫瑰花苞的香味,淡雅又雅致的一款香水。

6、爱马仕,爱马仕淡香精女士香水,是一款温柔、清雅、明亮却充满女人味的作品,一种味觉的享受,慢慢延伸开的一种Aura花香,低调优雅,气质美如兰。

7、博柏利,博柏利红粉恋歌女士香水,是女性自然美和娇柔魅力的完美契合,带给你充满愉悦感的香氛味道,在甘美的荔枝和葡萄香调衬托下,散发出优美的花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 1981.4.20

地址:和龙市卧龙乡和安村

年代:1934-1935年

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和龙市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古洞河上游的河谷岔地,和龙、安图交界处,今属和龙市卧龙乡和安村。主要遗址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部和团部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遗址等。1935年1月延吉、和龙、安图境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千多名军民来到车厂子创建了当时东满最大最有影响的车厂子抗日根据地。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部和一、二团团部就驻在此,是领导东满抗日军民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1935年10月,日本侵略者开始大举向根据地进犯,为了保存实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撤离车厂子根据地,分头向南满进军,并于一军配合作战。二军一团、二团也转移到安图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瓜岛战役前夕日军空袭美军,为何美军无一伤亡?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1942年夏季,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意外建截取了一封日本的军事情报,情报上显示日军在所罗门群岛的瓜岛上修建了一座飞机场。若是日军将瓜岛上的飞机场建成的话,这不仅仅能让日军推行自己的太平洋“南进”计划,同时还可以切断美国本土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运输线。为了能够阻止日军的这一项计划,美军决定开始对瓜岛展开登录行动。担任主攻任务的是美军第1海军陆战师,总指挥是范德格里夫特少将。

但是,就在美军向瓜岛前进时,日军却察觉到了美军的动向。日军第8部队司令三川军一中将命令日军第25航空队,对美军展开袭击。三川军一派出了27架贝蒂式双引擎轰炸机,以及负责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对前往瓜岛的美军实施了空袭。不过,由于这些日军飞机是在执行其他任务的途中紧急受命进攻美军舰队,因此他们的燃油根本不够在到达瓜岛后再返回拉包尔,而且这些飞机携带的是炸弹而不是鱼雷,很难进攻舰船。所以,日军的这次攻击虽然干扰了美军登陆,但是并未造成严重损失,海军陆战队没有人员伤亡,因此继续向瓜岛挺进。

8月7日晚,11000名美国海军陆战一师登陆人员进攻瓜岛。当时,在瓜岛上的日军,主要是负责修建机场以及基地的工兵部队,战斗力并不强。因此,海军陆战一师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瓜岛的机场。当时,机场的跑道有四分之三完工了,许多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都完好地堆砌在一旁。更有意思的是,日军做早饭的锅还挂在熄灭的柴草上面,未吃完的饭团都还放在桌上。

海军陆战队坐收渔翁之利,接管了日军卡车、施工设备、燃料、建筑材料、大量食物甚至包括一台制冰机。就这样,美国海军陆战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日本人辛辛苦苦干了50天的机场。为了纪念在中途岛海战中战死的陆战队飞行英雄——亨德森中校,美军将这个机场改名为“亨德森机场”。

日本为了在瓜岛修建机场,不惜血本地建造了很深的地下掩蔽部、机械厂、发电厂、甚至还有无线电台,却在机场即将完工之际被美国海军陆战队一举拿下。日本天皇下令:务必要夺回机场!而这个任务,被交到了辻政信的身上。

辻政信,日本有名的参谋之一。他曾经参与策划了诺门坎事件和马来战役,参加了淞沪战役和缅甸战役。辻政信这个家伙阴险狠毒,狠到什么地步呢?有传闻说,他曾经生吃过战俘的人肉,所以他有个绰号叫“豺狼参谋”。那么,他会制定怎样的作战计划呢?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明天继续为您解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长津湖战役冰雕连故事简介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真实照片

全文共 203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长津湖战役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故事可言的,这场战役是真的太过于惨烈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长津湖战役到底是怎么样的,详细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一起看看当时真实照片吧,一起来学习学习先辈们的英雄史!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故事简介

提起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抗战史,8年抗日战争可谓其中的代表,在这段时期内也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涕的英雄人物,诸如东北抗联有“八女投江”、八路军有“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也有“刘老庄82勇士”,这些可歌可涕的英雄成了抗日战争时期最耀眼的明星;但英雄不止这些,还有另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同样涌现出了无数英雄,那就是“抗美援朝”战争。

就在1950年,以美国人主导的联合国军十余万人进驻朝鲜,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中华儿郎纷纷报名参战,再次扛起了钢枪,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就这样,16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浩浩荡荡的奔赴战争最前沿;“长津湖战役”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战,更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这里必须要着重说明一下当时的战场环境,“长津湖”海拔1000米至2000米,此处天气多变,11月在其他地方还没有真正入冬,但是这里却已是冰天雪地;当时由于战况紧急,我志愿军将士还没有入冬的棉衣,甚至大多数战士身上还穿着单衣,单裤。但是为了取得胜利,数万将士没有一句怨言,就算穿着单衣也跳进了齐腰深的雪中急行军;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此时的“长津湖”又下起了暴风雪,气温更是达到了零下40余度。

为了取得“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尽管志愿军战士身上穿着单衣,但还是包围了数万美海军陆战队,其中就包括陆战王牌“陆战1师”;在零下40多度的环境里设伏,冷到什么地步呢?志愿军老兵刘伯清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在雪地里埋伏了6天6也,有的战士双腿已冻僵坏死,有的战士耳朵、鼻子整个掉了下来,但他们却都没合眼休息一会,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睡着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再说不可一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的处境更惨,被我志愿军团团包围;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美军就好像发疯了的狗一样四处乱窜,仗着优势火力漫无目的的狂轰滥炸;据统计,当时美军轰炸机平均每天就有数百架次之多,地上还有横冲直撞的坦克、重炮等。在这些不利条件下,我志愿军战士尽管做出了重大牺牲,可仍旧将阵地牢牢控制在我方手中;此战之惨烈可以说是中美两国都不愿提起的痛,其中尤以美“陆战第1师”这支王牌部队,更是对志愿军心有余悸了近七十年。

此时一支美军部队横冲直撞到此处,这是他们逃出包围圈的唯一机会;就在美军行进的时候,一名指挥官忽然大喊“Hold!”他发现远处的白雪中隐隐有耀眼的反光;当他拿出望远镜观察时,就见远处的闪光点好似人形,但却又好像结满了冰。此时美军指挥官不敢轻举妄动,等待了许久也不见对方有任何举动,这才派出几名侦察兵上前查看;当这些美军走近,展现在眼前的情景让他们的内心无比震撼。

就在雪地里横卧这129具冰雕,129杆枪都朝着敌人的方向;这些“冰雕”不是别人,正是我一个连的志愿军战士,他们就是死也保持着战斗姿势。这些敬爱的“志愿军“每个人身上都裹着一层厚厚的冰壳,但手中的钢枪却和战士融为了一体;美军想要拿走“冰雕”手里的枪,但是怎么用力也别想从“志愿军”手里抢走,最后甚至掰断其三根手指,这才勉强的把枪抽走。

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堪称陆战王牌,这支部队在二战中无一败绩,素以凶狠,残忍著称,甚至有“魔鬼一样的幽灵”之称;但是今天看到志愿军“冰雕”,这些往日嚣张跋扈的美军内心深处也受到了极大震撼,美军指挥官更是做出了脱帽致敬的举动。但战争并没有结束,就在美军“第1师”还未放下恐惧,继续前进后不久,第二支“冰雕连”出现了,不过这次却都是活的;虽然这些志愿军还都活着,但是他们却均已负伤,不是战伤,而是冻伤。

就见这些冲上来的志愿军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有的战士满脸冻伤,有的战士腿已冻伤坏死;可这些令人生畏的“志愿军”战士仍旧呐喊着端枪冲了上来,有的甚至是爬着冲锋,单腿跳着冲锋。或许不会动的“冰雕连”还没吓倒美军,但这些活的“冰雕连”却让他们吓破了胆;在他们的意识里,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些单衣战士,甚至独腿、独臂战士是如何撑过严寒的。更让美军想不到的是,这些已被冻伤战士们的战斗力都是哪来的;美军这次是真的“见鬼”了,吓得丢下武器四散溃逃。

一个连129名战士没有一个生火取暖,没有一个擅离战位,最终在风雪中成了整编制的“冰雕连”;这样的英雄更让敌人恐惧,而在这场战役中,整编制被冻死的“冰雕连”竟不止一个,而是三个。他们是六连、五连、二连,六连和二连全体将士牺牲;值得庆幸的是,“五连”有一个通讯员和一个生病战士,当时并没有上前线,这两个人得以幸存,“冰雕连”的精神也得以继续传承。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真实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成立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区东莞人民公园内中山纪念堂旁边操场的一块空地。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省惠阳县的大亚湾登陆。消息传到东莞,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组建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3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力行小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14日晚,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莞城西门正街紫霞坊的立达小学召开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动员大会,有四五十人参加,会上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发动知识青年,组织起来上山打游击。会上还决定,由何与成、王作尧向东莞社训总队副队长颜奇申请组织一支壮丁常备队,为有别于已成立的壮丁常备队,新成立的队伍取名为抗日模范壮丁队。

1938年10月15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东莞中山公园(现称东莞人民公园)操场正式宣布成立,队伍有100多人,20多支-,10多支手-,编为三个小队,由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长王作尧任队长,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袁鉴文任政训员。是日晚饭后八九点钟,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中山公园操场进行了训练。训练科目从立正、稍息、解散、集合、行进、跪下、卧倒、操-到利用地形、地物、放哨等等,还学习越过障碍物、爬墙等,一直练到拂晓。

1939年初,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清溪苦草洞整训,与黄木芬领导的东宝惠边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及各地集中起来的武装,编成东(莞)宝(安)惠(阳)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何与成任政训员,与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一起,担负起在东江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使命。后来,这两支游击队发展成为威震南粤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莞城街道:莞城区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15.2万人,从唐朝至德二年至今已有近1250多年历史。莞城作为东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千二百多年来旗峰莞水积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莞城文化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莞城是东莞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浓烈的人文气息,铸造了莞城独有的精神和灵魂。在莞城有宋代资福寺舍利子塔、明代西城楼、有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著名数学家曾炯博士

全文共 21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4月2日是已故数学家曾炯博士的99岁生日,他是第一个研究抽象代数的中国人。曾炯,江西省新建县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渔民家庭。

曾炯早年在德国留学。他和世界级的著名老师、抽象代数之母、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数学家(犹太人)埃米尔·诺特一起学习抽象代数。在他的一生中,他用德语写并发表了三篇震惊世界数学界的著名论文。他创造了33个定理“曾定理”、“曾等级”和“大小”。他是世界上11位代数学家中唯一对现代代数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人。

曾炯博士用德语写并发表了三部作品:1 .关于函数域中的可分代数,发表于1933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学报》;2.函数领域的代数(博士论文),1934年发表在《柯廷根大学学报》上;3.《论交换域的拟代数闭层次理论》发表于1936年中国数学学会会刊第一卷。

上述三篇论文最近被收录在著名数学家曾炯博士的纪念文集中。苏教授为《纪念文集》题词:

“创新海外,为国家争光;曾定理闻名于世

以下是曾博士的一些趣闻,供学生参考。

首先,不要去美国要求去德国

1926年,曾炯从原武昌师范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欧美公派出国留学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并作为外国学生被美国录取。根据规定,师范学校毕业后出国学习需要两年的教学时间。1928年,曾炯出国时,他要求去德国。

曾炯为什么要求去德国学习?原因是曾炯的老师陈·先生在课堂上对学生说:“我自己也是一名日本医生,但德国数学博士是最难得的!现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是世界数学的中心!”在老师的影响下,曾炯于1928年去德国留学。

第二,中国学生学习最努力

曾炯首先在柏林大学学习,一年后(1929年)他转到哥廷根大学,在诺特的指导下作为研究生学习。

科廷根大学创建于1734年,是德国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著名的抒情诗人海涅在大学里学习法律。自然科学家洪堡特也在这所大学学习。像高斯和希尔伯特这样的著名数学家是这所大学的教授。

当听说诺特和曾炯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诺特问:“你很日本!是吗?”

曾炯回答:“不,先生,我是中国人!”

"哦,对不起,每个人都说日本学生学习最努力、最好!"

“是的,先生,学习就像逆水行舟。如果你不进步,你就会退休。我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比一比!”

“好!祝你成功!”

"谢谢你,先生!"

曾炯在哥伦比亚大学努力学习了五年,获得了博士学位。这是我们中国人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五年!他的著名作品——第一篇用德语写的论文——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他的博士论文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欧洲跨国科学基金会,也被称为“宇宙科学基金会”,授予曾炯16000英镑的奖金,以表彰他对世界数学的贡献。我听说那年的大会上,曾炯戴着医生帽,穿着医生服,诺特坐在台上,到处鼓掌。诺特说:“我想纠正我亲爱的学生曾炯,说中国学生学习最努力、最好!”曾炯回答道:“非常感谢您,亲爱的慈母老师,诺特先生,您是我最好最好的老师!我是你的永久学生!”

曾炯博士1934年去汉堡大学做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埃米尔·阿丁大师是他的老师。1935年7月,曾炯博士婉言谢绝劝他留在学校,回国后在浙江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和西康工学院教授高等数学。1940年11月,他在西昌死于胃穿孔出血,享年43岁。那年12月23日,朱克真先生在日记中写道:“中国代数的后起之秀将缺人!”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回忆文章中指出:“他回国后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国家的损失!”

3.热情的爱国主义

早在1919年,当五四运动在南昌第一师范大学学习时,曾炯就参加了学生的爱国行动。他走上街头,反对军阀战争和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二十一条”。他粗糙的外衣被反动势力的爪牙撕成了碎片。

1927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炯和一些爱国师生走上九江街头,要求团结,反对分裂。呼吁统一,反对分裂主义。曾炯站在街上,用嘶哑的口音大声讲话。市民们聆听并鼓掌。但此刻,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向前扑去,围攻并殴打曾炯。他被打死了。老师和学生迅速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听说,被打得很惨的人中有一个是通过了官方考试出国留学的年轻人。他还专程去医院看望曾炯。

1940年上半年,曾炯在西昌教书时,也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反对开除学生。留学回国后,曾炯对人们说:“在我的一生中,我必须忠于祖国,孝顺父母。我回到中国只是因为我忠诚和孝顺。”

最后,本文还提到了两件事:

一个是曾炯带着奖金买了七个铁箱子的外国数学原著,回国后存放在江西老家的农村。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把它们烧光了。真遗憾!多么可恶!第二,曾炯1936年用德语撰写并发表的第三篇论文中新提出的“定理”很长时间没有被外国同行所知,被埋葬了16年。直到1951年,美国数学家兰在他的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曾炯的定理作了一些改进并发表了这些改进,国际数学界才普遍认识到兰定理。直到1972年,世界数学学会才把这个定理改名为“曾依兰定理”,把它的“等级理论”改名为“曾氏等级”。

1986年,张奠宙教授在其题为《20世纪中国数学和世界数学的主流》的论文中指出:“纵观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数学领域,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很少有人能进入代数、拓扑学和泛分析这三大主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曾炯。他的几部著作被称为曾定理,并被收录在世界上许多抽象代数教科书中

曾炯博士英年早逝。他对充满人类智慧的数学的巨大贡献将被载入史册,为中国人赢得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潞城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第五批省保)

时代:1940-1947年

地址: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土脚村

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面对日寇侵略行径,奋起抵抗,1939年,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潞城人民纷纷组织起来并成立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原来的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分为潞东县和潞西县两处办公。为适应当时的抗日斗争形势,1940年5月以邯长路为界,分为潞东县、潞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潞东县县长宋彦仁、县委书记刘文山,领导着邯长路以东人民的抗日活动,并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这里成了全县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这里驻扎着县公安局、民政科、财粮科、武装科、教育课等机构,1941年5月,潞东县和潞西县合并,现今仍较完整保留了当时抗日县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曾驻扎的院落12处,这12处机构大部分为村中民居,分散坐落于土脚村的各处,另有村内庙宇等建筑。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土脚村:黄牛蹄乡土脚村,位于潞城市东部,长林公路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34户,417人,分3个村其中女党员5名,耕地面积1100余亩。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潞城县第一个人民政府诞生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市委、市政府、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六村联创”竞赛活动,发展“一村一品”产业。近年来,村党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抗日英烈洪麟阁故居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英烈洪麟阁故居为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洪麟阁是声震冀东乃至全国的抗日英雄,在我党影响下率先在冀东地区打响了-日本侵略的第一枪。去年他被评为唐山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大杰出人物。-总司令对冀东抗联极为称赞,对洪麟阁的牺牲表示惋惜。他说:“革命的成功要靠0人的英勇奋斗,没有党外杰出的志士仁人的协力共助也是难以成功的。洪麟阁就是我们革命队伍非常需要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代们党非常需要的军事人才。他的牺牲对我们是一重大损失。”地北头村是洪麟阁的故居所在地,还是1938年冀东农民大-起义地址,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以来,地北头镇党委、政府结合市文管所投资了20余万元对洪麟阁故居进行修缮布展,同时整理历史资料,征集文物,将故居建成纪念馆,并已于6月中旬向社会开放。

现已有遵化、唐山两级供电公司党委近200名党务工作者、党员劳模和优秀党员相继来这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这里定为党员传统教育实践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清徐县东于镇洛池渠村,占地面积822平方米。

1937年11月8日,太原城及清源、太原、徐沟三县同时沦陷,阎锡山政权的清源、太原、徐沟3个县政府退守洛池渠村。1938年1月,中共清太县抗日政府在杜里坪成立,6月,根据国共合作的需要交由阎属八专署委任的县长接管,成立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洛池渠村一度成为清太徐地区国共合作抗日的中心。1939年5月,“洛池渠惨案”发生,洛池渠抗日民主政府转移至杜里坪及其西边山区。直到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中共重新组建了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建筑坐北朝南,东西37米,南北28米,由东、西两院组成。

洛池渠村:洛池渠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护国战争博物馆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护国战争纪念馆是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场指挥部旧址”(原名陶家大院)为平台展示护国战争恢弘壮阔的历史,见证铁血护国的峥嵘岁月和云溪儿女的赤子丹心,展示川南民居建筑的传统文化。

1915年12月,袁世凯背叛民主共和,宣布复辟帝制。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举义云南,出兵讨袁。

1916年3月,蔡锷、朱德率领的护国军前线指挥部就设在陶家大院的东花厅。6月,蔡锷将军在大洲驿召开庆功大会并题刻《护国岩铭》于永宁河畔巨石崖上。纳溪土地上洋溢着护国英雄们冲天的革命豪气,也留下了护国英雄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弘扬“护国”精神,传承纳溪文化,2012年春,中共泸州市纳溪区委、区人民政府恢复陶家大院原貌,并布展为护国战争纪念馆,建有护国战争主展厅、棉花坡战役展厅、蔡锷展厅、朱德展厅、中华儿女支援护国战争展厅、影视厅以及纳溪人文展厅和民俗文化展厅等。

服务事项护国战争主展厅、棉花坡战役展厅、蔡锷展厅、朱德展厅、中华儿女支援护国战争展厅、影视厅以及纳溪人文展厅和民俗文化展厅等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五顶社区棉花坡路116号陶家大院内

联系电话18608214525

服务时间每周一至周末上午9:00-下午5:00

交通线路206安富桥客运站——护国战争纪念馆 167/166纳溪公交公司站——泸州客运中心站(棉花坡站下步行500米) 206纳溪公交公司站——护国公园站(棉花坡站下步行5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著名数学家名言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所有好书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笛卡尔

所有好书读起来都像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交谈。笛卡尔

你学得越多,你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笛卡尔

数学和自然科学皇后。高斯

数学是科学之首——高斯

哪里有数字,哪里就有美丽!-罗斯,普洛克

这个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哈卡斯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地球——阿基米德。

即使对君主来说,学习知识也没有捷径。阿基米德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勤奋,它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成就的助产士。-爱因斯坦

知识不能仅仅从经验中获得,而只能从明智的发现和观察到的事实之间的比较中获得。-爱因斯坦

永远不要把你的学习当成一项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在你未来的工作中,为了你自己的幸福和你所属的社会的利益而学习。-爱因斯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如何获胜的?揭秘喀罗尼亚战役过程

全文共 2170 字

+ 加入清单

虽说腓力在拜占庭海战当中实力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够阻止他对外扩张。公元前340年,雅典与一座正在被腓力所围攻的城邦结盟了,这开始让腓力按耐不住了,正是向阿提卡城邦宣战。公元前339年,第四次神圣战争爆发,给腓力派兵攻打希腊提供了机会。挑起战争的原因是雅典同底比斯一些城邦之间的瓜葛,而直接的导火索是阿姆菲萨人耕种了阿波罗圣地。尽此请求腓力出兵进行干预,腓力也因此借口对希腊进行征伐。腓力成功绕过防线进入希腊中部地区

公元前339年底比斯人占领了温泉关附近的尼西亚,而早在公元前346年腓力就派兵驻扎在了那里,虽然这样的宣战行为腓力并未作出什么表示,但是底比斯占领的尼西亚地区却给腓力带来了大麻烦,因为这个地区是腓力进攻希腊的主要路径。不过万幸的是还有一条曲折的道路可以进入希腊的中部地区,这条路先让他的军队通过卡尔丽卓诺山进入福基斯。然而这里并没有过多的防御工事,好像希腊和底比斯人早就将这条路所遗忘。

先前在公元前346年的第三次神圣战争中腓力善待了福基斯人,等到这次他再次来到这里已经产生了非常有利的效果。当腓力带领着福基斯人到达伊拉提亚地区时,他告诉福基斯人可以重新在这里定居,并且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将福基斯联盟建立起来,这使得他不仅有了后方基地外还获得了一个对其极其感激的盟友。快闪的游击战使得联军被迫多次放弃有利位置

公元前338年,腓力快速越过温泉关占领了埃拉特亚,此时距离雅典地区仅剩下3天的路程,雅典人民十分惶恐。雅典提出与底比斯进行联盟一同对抗,与此同时腓力也派遣人去和底比斯结盟,即便不结盟也希望其保持中立。

这时候的底比斯还没有跟马其顿正式开战,他们完全可以避免与腓力发生战争,但是面对这腓力军队的不断深入,底比斯还是决定和自己的宿敌雅典进行联盟,一致抵抗马其顿捍卫希腊地区人民的自由。两国在正式成为联盟不久之后,雅典将军队派往埃拉特亚与底比斯军队进行合军。

由于底比斯和雅典的固守,使得腓力无法继续深入希腊地区。腓力掉头攻打阿姆菲萨,使得底比斯和雅典的后路被切断,两国被迫撤退喀罗尼亚地区。由于阿姆菲萨到喀罗尼亚的路途中不适合会战,腓力迅速返回卡尔利卓诺山,随即迅速攻打伊拉提亚,并占领底比斯和雅典的防守据点,这使得底比斯和雅典必须放弃当前的有利地形。一场关于自由和奴役的喀罗尼亚战役

当时马其顿的军队约为三万步兵和两千骑兵,希腊的城邦联军主要由雅典和底比斯构成,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城邦。此战雅典在左翼,底比斯在右翼,其他城邦联合军在中间。马其顿这边腓力率军在右翼,左翼由其得力老将和其儿子亚历山大统领。

双方的决战地喀罗尼亚,当时双方都采取了相应的阵型转变。在希腊联军采用了八行纵深的阵型,将骑兵分布于两翼,左翼由雅典军构成,右翼则是底比斯和其他城邦构成。战场的左右分别有一条河流和一个山脊,腓力率领骑兵和禁卫在右翼,亚历山大带领游击兵和骑兵在左翼,对面就是底比斯的军队。

腓力先是让骑兵向前推进,后面重装步兵采用马其顿方阵缓慢前进,而左翼按兵不动。当马其顿的右翼部队接近时,雅典军队发起冲锋,双方在战场上开始厮杀。后来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双方厮杀一段时间后腓力率领军队进行回撤,而雅典军队则在追击,底比斯这边不清楚腓力的用意仍旧按兵不动,这样使得雅典和底比斯的关系出现松动,雅典军的右翼整个暴露在马其顿的攻击范围之内,腓力等待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

此时亚历山大立马指挥骑兵进攻雅典军右翼,并且派出游击兵干扰底比斯的援助。计谋成功之后腓力立即率军正面回怼雅典军队,在两侧夹击之下雅典军很快就被击散。亚历山大也率领骑兵绕到底比斯军队的后方,对其圣队发起冲锋,直接将其歼灭。在腓力这边雅典军成功杀出重围,但由于他们的队伍分散,最终还是在腓力的指挥下被打败。

最终这场战役以马其顿的胜利而结束。后来在这片战场上建立了喀罗尼亚狮子碑,以此来纪念在战场上牺牲的希腊联军。喀罗尼亚战役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战役之一,它的失败决定了希腊地区的自由民主彻底丧失,确定了马其顿对整个希腊地区的控制权。喀罗尼亚战争后腓力如何控制希腊地区

在喀罗尼亚战争之后,腓力更加快速的进攻雅典和底比斯区域,在进攻雅典的时候,雅典民主派决定死守城池,并释放奴隶给与公民权,为的是增加可战斗的人口数量。此时的腓力则采用了温柔的杀人方式,他主动将战俘释放,并不要求割地赔款,这使得亲马其顿派的人立即占了上风。

公元前338年,腓力在科斯林给处斯巴达以外的所有城邦开了大会,并签订城下盟约,历史上成为德马德斯合约。内容主要是:1.解散海上的同盟关系,并与马其顿建立永久的同盟关系,同时不能给与马其顿敌人任何的援助。2.城邦之间发生冲突,必须有各同盟组成的代表大会进行决定,而其关键人物就是腓力。

总的来说就是任何国家不允许和马其顿发生冲突,并且在马其顿攻打别的地区的时候需要给予援助,同时不得投奔其他地区。在整个联盟内部,实际上就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全部有腓力进行分配,表面上建立了民主的决策程序,实际上还是一人独裁的寡头统治。结语:

喀罗尼亚战争是决定于希腊地区是否能够继续保持民主的决定性战争,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全部希腊地区归于马其顿的版图。聪明的腓力用一系列的政策,驱使希腊人民顺从。紧接着又与波斯宣战,以此分散希腊人们的注意力。自科林斯会议之后标志着马其顿彻底掌控希腊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30年战争华伦斯坦为何被称为“帝国之星”?华伦斯坦为何要背叛自己的国家?

全文共 228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们对这个人的名字不是很熟悉,他是一位波西米亚的没落贵族,在追逐哈布斯堡皇室战争期间逐渐显声色。在30年战争期间一直做到了帝国军队的总指挥。然而这位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家最终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宗教阴影

在16世纪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德国也出现了自己的改革浪潮,而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皇权极力打压新兴的新教改革运动。帝国境内诸侯也借改革的名义开始反对专制皇权,于是德国境内打着宗教旗帜的战争开始了,史称宗教战争。国内的动荡不安令周边列国组成反哈布斯堡联盟均想在德国分到一杯羹,丹麦、瑞典垂涎德国北部疆域和海域港湾,法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希望德国继续分裂,而荷兰英国也妄图通过战争削弱宿敌哈布斯堡在德国的势力,而皇帝在近亲西班牙和天主大本营罗马教廷的支持下抵抗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然而这只是那场剧变的前奏,真正的战争还没开始呢。锋芒初现

自从1604年,华伦斯坦就参加了帝国军队,并在屡次战斗中崭露头角,先后被任命为上校和皇储侍从。多年的随军生涯和近距离的接触皇权后,他逐渐发现新教运动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诸侯只会在新教旗帜下越来越加剧国内的混乱,为此他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天主教正统,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的统一国家,为此他抛弃了新教信仰,改信旧教,也就是天主教。当时的天主教在英、荷等国可谓声名狼藉,但在当时的德国却有其进步意义,与英、荷等国已经形成统一市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同,德国境内诸侯林立,关卡遍布国内各个角落,处于萌芽状态的资产阶级举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统一成了大势所需,而天主教与哈布斯堡的结合也为这种可能提供了条件。1618年,波西米亚爆发"掷出窗外运动",三十年战争爆发。华伦斯坦跟随当时的帝国元帅蒂力伯爵前去镇压,并成为后者的得力助手。起义被镇压后,华伦斯坦不但收回了自己被新教徒占据的祖业,而且还占据了许多新教贵族的土地。恢复实力的他开始扩充属于自己的私军,作为弗里德兰公爵,自然有实力招募到一大批效忠本人的雇佣兵,更何况,他逐渐积累的财富令皇室都颇为倚重。帝国之

1625年,丹麦国王在反哈布斯堡联盟的支持下开始直接干涉进攻德国,短时间帝国北部边境沦陷,少部分英国军队甚至突进到了波西米亚地区。在临危之际被任命为北境指挥的华伦斯坦,迅速率军从波西米亚向北以强行军的速度,先在德绍桥击溃进攻帝国马格德堡军事基地的丹麦军队,而后又迅速派遣5000兵力增援在下萨克森被围的蒂力元帅。在随后的鲁特尔战役中,丹麦统帅布鲁斯维克被击伤,不久伤重去世。1627年8月,在沃加斯特的决战中,华伦斯坦的胸甲骑兵大败丹麦军队,同时又派一支骑兵成功夺取沃加斯特城,丹麦军队正式投降,宣布不再干涉德国事务。此时的华伦斯坦因为在与丹麦军队战斗中的杰出指挥,被誉为"皇冠上的第三颗宝石"。道不同不相为谋

拥有大局观念的华伦斯坦更希望国内安定,趋于宗教宽容政策,缓和国内矛盾建立君主集权政治,而皇帝却下令归还教产,命令新教徒放弃占据的天主教产业,这就将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推向了顶点。而天主教诸侯也不能忍受越来越强势的皇帝。最终矛盾的激化全部集中到了帮助扩大皇帝权势的华伦斯坦身上,迫于压力,皇帝解除了华伦斯坦的全部职务,回归到波西米亚自己的领地。东山再起

"北欧雄狮"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再次在反哈布斯堡同盟支持下进攻德国,被古斯塔夫改革国的瑞典军队堪称当时欧洲最强,就是这支军队在进入德国后如入无人之境,蒂力元帅战死,巴伐利亚沦陷,波西米亚再次叛乱,短时间内占领了德国北部的古斯塔夫矛头直指维也纳皇宫。已经失去蒂力元帅的皇帝,不得不再次启用华伦斯坦。华伦斯坦获得到了对帝国军队的绝对控制权,对战利品的自主分配权,皇帝对军队的命令需获得华伦斯坦的同意才行。

军事嗅觉敏锐的华伦斯坦获得军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化萨克森与瑞典的同盟关系,他先派兵攻占了萨克森地区,切断了萨克森军队的后路,同时写信给萨克森将军要求其放弃与瑞典结盟,保持中立。萨克森不得不同意,就这样瑞典军队被困在了德国境内。终于在吕岑,欧洲双雄迎来了他们的决战。帝国军队显然不是瑞典军的对手,但是乐于冲锋的古斯塔夫却被帝国枪手发现并被击毙。虽然在失去国王后,瑞典军队仍然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是古斯塔夫的去世让反哈布斯堡联盟失去了一个理想的领袖,也失去了与皇帝继续战斗的勇气。浪漫主义的垂暮

在相继战胜丹麦和瑞典军队后,华伦斯坦发现了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多大的创伤。他厌恶了战争,向皇帝递交了和谈的建议,但是战意正浓的皇帝却想借此去继续清剿新教势力。被拒绝的华伦斯坦转而以个人名义开始秘密同反哈布斯堡同盟谋求和平谈判。他在比尔森召开军事会议,要求所有军官对他个人效忠。他低估了皇帝的权威,消息传到维也纳,皇帝宣布华伦斯坦为帝国叛徒,再次解除了他的所有职务,大部分军官离开了他。1634年2月25日,几个雇佣军在皇帝的收买下,在华伦斯坦的卧室袭击了他,华伦斯坦没有躲避,任由长剑刺入了他的胸膛。英雄垂暮。结言

华伦斯坦的政治思想很显然是正确的,德国诸侯的分裂确实阻碍了德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对新教大打击也不利于国内的稳定,200多年后的俾斯麦和他想法同出一辙,都是依靠皇帝自上而下的进行统一的战争,但为什么俾斯麦成功了呢?那是因为俾斯麦时的德国资本主义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华伦斯坦时仍然处于农奴经济,再者,哈布斯堡皇帝极端的宗教统一迫害也不可能给德国带来他希望的安定。可以说,华伦斯坦背叛了皇帝,却没有背叛他忠于的国家,真是一位生错了时代的英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国际法上的战争

全文共 2389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国际法上的战争相关司法国际法考点知识。

战争的开始

战争的开始意味着交战国之间的关系从和平状态进入敌对的战争状态。战争的开始可以交战双方或一方的宣战为标志,也可因一方使用武力的行为被另一方、第三方或国际社会认为已构成战争行为而开始。宣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说明理由的宣战声明;另一种是附有条件的最后通牒,当对方在限定期限没有接受通牒中的条件,即开始采取战争手段。同时,敌对的任一方如果认为战争状态已经存在,必须立即通知其他各非交战国。

传统国际法认为,战争的开始必须通过宣战。但是国际实践中,特别是在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之后,愈来愈多地出现了不宣而战的情况。1945年《联合国宪章》禁止武力的非法使用以后,国家间所发生的武力争斗,绝大多数是以非战争的武装冲突来代替正式的战争状态。

关于战争开始的具体时间。凡是经过宣战开始的战争,宣战之时或宣战文件上指明的时间即为战争开始的时间。未经宣战的战争,对其开始时间的认定,国际法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应综合各个相关因素进行考察,其中确证交战国的“交战意思”所表现出的时间,对于确定战争开始的时间通常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国际法上战争的概念

国际法上的战争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使用武力引起的敌对或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法律状态。国际法意义上的战争具有以下一些特定的含义:

1.战争主要是国家之间进行的行为和状态,也包括国际法其他主体之间所进行的武装冲突和相关状态。特别是“二战”以后,战争法的多数规则被认为应当适用于反对殖民主义的武装斗争中。另外被国际法承认为叛乱团体或交战团体的组织从事的武装斗争行为,也被认为适用战争法的某些相关规则。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国际法上的战争

2.战争一般以存在武装冲突的事实为突出的表现,但并非所有的武装冲突都是国际法上的战争;也不是所有国际法上的战争都必然以存在实际的武装冲突的事实为前提。

(1)作为战争的武装冲突,通常是具有一定规模、持续一定时间、波及范围较广的武装冲突。但作为国际法上的战争,不仅是这种敌对行为的事实,更主要的是一种法律状态。它依一定的程序开始,并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2)确定国际法上战争状态的存在,交战各方是否存在“交战意思”是决定性因素。所谓“交战意思”,是指敌对的双方或一方认定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敌对或冲突为战争状态。同时,当这种敌对或冲突影响到第三国的权益时,第三国的判断或态度,如宣布战时中立等,也是认定这种冲突是否构成战争的重要因素。

(3)作为一种法律状态的战争,可能并没有实际的武装争斗发生。例如,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有一些国家虽已宣战但始终没有参加实际武装敌对行为。它们也被承认为交战国,其处于国际法中的战争状态。

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战争开始使交战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产生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外交和领事关系的断绝。战争开始后,交战国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一般自动断绝。交战国关闭其在敌国的使、领馆。接受国有一般的义务尊重馆舍财产和档案安全。对于派遣国的馆舍,以及侨民的利益,可以委托接受国认可的第三国予以照料。交战国的外交代表和领事官员以及使、领馆的有关人员有返回其派遣国的权利。这些人员在离境前的合理期限内,一般仍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2)条约关系发生变化。国际实践中,战争开始引起的条约关系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仅以交战国为当事国的条约效力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第一,凡以维持共同政治行动或友好关系为前提的条约,如同盟条约、互助条约或和平友好条约立即废止。

第二,一般的政治和经济类条约,如引渡条约、商务条约等,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也停止效力。这类条约战后的效力如何,一般由缔约方在这类条约中或在和约中明确。

第三,关于规定缔约国间固定或永久状态的条约,如边界条约、割让条约等一般应继续维持,除非这类条约另有规定,或缔约方另有协议。

②交战国与非交战国为当事国的多边条约的效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条约本身明文规定,该条约在战时中止其效力,如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就作出了这种规定。另一种情况是,普遍性的多边条约或有关卫生、医药的条约不因战争开始而终止,但其中与交战行为相冲突的条款,可中止执行,待到战争结束后再恢复执行。

③关于涉及战争规范的条约效力。凡规定战争行为规范的条约于战争开始后不仅有效,而且恰恰必须适用。当事国应严格遵守。

(3)经贸往来的禁止。战争开始后,交战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都处于敌对状态。断绝经贸往来是战争开始后敌国之间通常采取的措施。一般地,交战国人民之间的贸易和商务往来是被禁止的,但对已履行的契约或已结算的债务则并不废除。

(4)对敌产和敌国公民的影响。

①对敌产的影响。交战国在战争中对敌产的处理应区分公产和私产:

第一,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国家财产,除属于使馆的财产档案等外,可予以没收;

第二,对占领区内属军事性的敌国动产可以征用;对不动产可以使用,但不得拥有、变卖或作其他改变物权所有者的处置;

第三,具有军事性的不动产,如桥梁、要塞等可于必要时予以破坏;第四,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第五,对占领区内的敌国人民之私产不应以任何方式干涉或没收,但对可供军事需要的财产可征用。

另外,交战国对在海上遇到敌国公、私船舶及货物,可予以拿捕没收,但对从事探险、科学、宗教或慈善以及执行医院任务的船舶除外;对中立国商船上的敌国私产,除可用于战争目的的之外,一般不应拿捕没收;对敌国的公、私航空器及其所载货物均可拿捕没收。

②对敌国公民的影响。交战国对其境内的敌国公民可实行各种限制,如进行敌侨登记,强制集中居住等。但就战争许可范围内,应尽可能地减免对敌国公民人身、财产和尊荣上的限制和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法战争的真正赢家是谁?中法战争的影响

全文共 323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法战争,这是晚清王朝洋务运动之后的一次对外战争,同时也是近代历史以来清朝政府与列强之间爆发的第三场战争,也是自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东亚地区发生的首次大规模列强之间的战争。在前两次变局当中,清政府感受到了自身与西方列强的真正差距。

在内部混乱以后,开始了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当时的日本刚刚明治维新,开放国门,在前两次鸦片战争时,日本对于相关战争发生的各种问题也仅是略有耳闻,但是当中法战争进行以后,日本抓住了机会,不仅在同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且也一举扭转了日本作为落后国家的命运。法国日本曾险些联合共同击破朝贡体系!

当时清王朝在国境之外,有着自己的朝贡体系,虽然受到严重腐蚀,但这一体系并没有最终崩溃。但南北危机也确实使清政府大为头疼,在南部,越南已经被法国占领,并且进一步扩大它的殖民权利。在北部,日本也进入到了朝鲜。相比来讲,北部的威胁更大,原来朝贡体系是涵盖日本的,而如今的日本不仅单干,而且还要染指朝鲜。同时由于琉球国的问题以及台湾等地,清政府与日本也发生了很多外交危机,双方之间的关系跌入冰点(此后日本尽力维护与清政府的脆弱关系)。

当时的法国国内动荡,国际竞争激烈,在东南亚地区又进行了一场中法战争。法国希望能够在朝贡体系的崩溃方面与日本达成一致,南北夹击。日本在当时也确实动摇,但最终并没有认可法国的邀请。在中法战争中与其他列强一样,成为了一个相对中立的国家。日本并不是一个愚蠢的民族和国家,它是十分精明的近代列强。

除了曾经美国大炮打开日本,并签订相应的不平等条约以后,日本就立志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份子。很长一段时期以内日本都不被列强看好,面对这一场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争,也就是中法战争,日本摆足了一个学生的架势,认真学习清朝和法国在具体战场战略以及物资和殖民地管理的各种经验,最终也成为十年之后日本发动甲午海战的实践经验指导。

日本在当时并不是立马就确立中立态度的,很多人认为日本应该与法国成立同盟。这样,日本可以直接在朝鲜,琉球和台湾的问题上与清政府讨价还价。还有一些人认为,日本不应该过度刺激清政府,因为在中法战争爆发以前,双方就因为一系列的海疆问题发生了重大矛盾。如果逼之太急,恐怕前功尽弃,同时清政府也会清醒,动用日本无可比拟的国力发展海军,到时得不偿失。

有另一种观念,那就是日本应该保持中立。当时的清政府虽然对日本来讲国力硕大,但腐朽不堪,各个利益阶层相互倾轧。当时的法国国内政局混乱,在内部一塌糊涂的同时又发动了这一场战争。不论站在哪一边,日本都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成为相对中立的国家,跟随在美国,英国之后伺机而动,能够使日本的利益最大化。

在这场战争当中,日本同时与法国和清政府接触,可以详细地进入到这场战争之中,去观察两军作战,尤其是马尾海战战败,双方之间在战场上的直接交火,进行经验的获取。尤其是对坚船利炮的如何使用以及相互配合,甚至包括日本在中法战争以后与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军事援助协议以及军事武器购买,人才的出国交流学习。奠定了日本日后十年的海疆政策,并且一系列的经验也在甲午海战当中凸显得淋漓尽致。日本的具体外交倾向,实力尚弱的日本如何参与战争调停?

在具体情况上,日本最初并不想要直接宣布自己是中立国家。当时的日本占据大多数支持与法国结成同盟,甚至当时的伊藤博文也是如此思考。但是日本高层认为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足够的海上力量,而且国内问题虽然逐年向好,但是财政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即便与法国达成了同盟,也不可能在海疆问题上赢得压倒性的优势,而且与法国同盟也必然是以法国主导,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依然未知。

一方面,当时的日本虽然明治维新国力渐强,但是日本在列强看来依然是一个小国,弱国,日本依然与各国签订这不平等条约,当时日本最主要的问题是修改这些条约。当时的日本认为英国和法国不可能同意,因此伊藤博文赶赴德国,寻求相关问题的突破口。但是中法战争爆发以后,法国为了拉动日本主动示好,在条约修订等一系列问题上支持日本,使得日本国内的很多人都认可与法国结盟。

但是日本政府内部同样有理智的声音,虽然这一切都有利于日本,但是清政府毕竟是日本的近邻,日本在相关海域的问题上已经和清政府发生了严重分歧,双方之间的条约虽然已经签订,但都是基于损害各自的国家利益达成的。之后,清政府和日本还有很长的交往时间,如果这一次直接与清政府为敌,而是示好好法国,法国对于日本的修改条约的保证在不能够得到绝对承认的情况之下是不能完全算数的。

一旦法国人在战争结束以后反悔,那么自己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恢复以往。到时偷鸡不成蚀把米。对于日本来讲确实有很大风险,当时的日本执政者井上馨则十分重视对清王朝的外交缓和。因为当时的海疆问题,清王朝和日本之间的条约已经签订近十年,已经临近修约期限。清政府为了能够保证日本中立,甚至是偏向自己,也希望中日两国的修订条约一是可以做出让步,日本更加矛盾。脚踏两条船?日本获得国际大丰收!

国际中,日本选择了中立,在法国和清政府处都得到了些好处。但是真正的好处应该是日本通过这场战争真正成为了列强,日本虽然没有参与中法战争,但是对于整个战争的掌握情况恐怕并不比清王朝更少。一方面,日本将国内的舆论和民众的想法也作为自己的工具诱导群众。在国家层面上示好中国向清政府保证自己会持续中立,但是在民间则不断散布着日法两国同盟的留言,无形中抓住了法国和清政府,日本可以在其中游刃有余。

日本真正参与到了一个国际事务终端之中,并且第一次成为一个调停人的角色。要知道,此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被列强打开国门,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落后国家。但是中法战争的整个阶段,日本开始成为了世界列强之一。与当时的清政府和法国内阁都有了直接和友善的洽谈,与双方之间的关系都很热络。同时借着这一场战争,美国,英国等其他国家也宣布保持中立,日本也加入到中立俱乐部中。

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随即展开,第一次知道了如何以第三者甚至是第四者的身份,处理和参与国际争端。这是清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学会的问题,但在那个列强称雄的时代,是最为主要的一项技能。并不仅限于此,日本在中法战争期间与英国之间的互动也十分亲密,甚至两者在数年之后签订了同盟条约。一方面共同瓜分在华利益,另一方面共同就东亚政治军事问题进行磋商,共同防范俄国,在列强把持的国际上,日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日本的民族自豪,因中法战争而形成?

对于日本社会来讲,中法战争也彻底在日本社会那一步引起了激烈讨论。中原大国再也不是曾经那个日本民众羡慕和敬仰的国家,自己才是一个文明的领导者和核心。在当时日本最著名的国民教师福泽认为法国是东亚的大恩人,使得东亚真正开化,而这一切的开始正式中法战争。当战争结束以后,这种说辞在日本社会又进一步演进,认为法国不应该是东亚的恩人,东亚的恩人应该是日本,日本应该肩负起拯救和解放东亚的重任。这种思想在此时萌发,并且一直持续到侵华战争,这50年的历史光景中。

对于战争的结果我们并没有疑问,清政府先胜后败,法国先败后胜,但是真正的赢家恐怕只有日本。清政府在战场上确实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这种胜利并不是我们天天宣传的完胜法国。清政府也适时制止了这种民间义和团的行动,但是却受到了国内的激烈抨击。同时,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也使得南方地区出现了社会动荡的迹象,清政府只能被迫收手。

法国的内阁竞争激烈,原因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中法战争,而是法国在当时国际殖民地方面的争夺趋于劣势,中法战争只是其中之一。真正的赢家是日本,不仅缓解了自己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赢得了法国的好感,又与英国签订了同盟协定。此外,自己认识到了如何参与国际争端以及如何解释处理国际问题以及近代海战的作战战法。

对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的重视,日本将自己完全摆在一个学生的角度看待中法战争。对于国际问题国际事件的处理也跟在西方列强的后面,真正积累经验。可以说日本明治政府在当时通过中法战争所获得的教训,警示和机遇比当时的清政府更为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马保三故居

全文共 1816 字

+ 加入清单

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马保三故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保三故居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处极具北方特点的农家院落,由马保三先生亲自设计督建。

马保三,原名马鉴堂,现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人。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2月病逝,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历任多职。“一贯终于党的事业,勇于坚持原则,在对敌斗争中顽强不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这是中共山东省委对他所作的评价,也是马保三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

1888年,马保三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马保三与张玉山相识,在他的启发和引导下,马保三的阶级觉悟逐步提高;又通过张玉山认识了王云生、李铁梅等进步青年,并与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1924年8月,马保三经张玉山、李铁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寿光地方组织建立后发展的第一批党员。1926年马保三在牛头镇村建立了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 1933年7月由东北回到寿光,不久由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顽强斗争,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1934年春通过党组织营救,被释放出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马保三以湖东乡长的合法身份搜集0,举办抗日民众训练班,积极投入到组织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这幅便是开办“抗日民众训练班”时的情景。

1937年11月,中共寿光县委在马保三家中召开县委扩大会,决定以牛头镇为中心,在全县发动武装起义,起义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马保三被推举为总指挥和八支队军政委员会成员,1937年12月29日,各路抗日武装齐集牛头镇,在此爆发了著名的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发布了《八支队抗日宣言》,在寿光境内打响抗日第一枪。之后,马保三带领八支队先后打响三里庄战役和三合庄战役,可谓是一战成名,队伍由700多人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马保三带领八支队东征、西进、南下,在胶东创建了蓬黄掖革命根据地,在邹平长山地区巩固扩大清河抗日根据地,按照省委指示,挺进鲁中,并参与创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

1940年7月马保三被选为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1949年青岛解放后,马保三任青岛解放后第一任市长;在任职期间,他认真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2月15日,马保三积劳成疾,病逝于济南,享年77岁。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最高法院院长谢觉哉发来唁电,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为他成立治丧委员会,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这是当时社会各界人士悼念马保三逝世的文章;这是追悼会现场情景;这边是马保三生前好友悼念马保三逝世的字画和文章。

马保三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其功绩永垂不朽。

西厢房——宣传队

西厢房原为马保三家存放杂物的地方。1937年12月29日,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后,八支队文艺宣传队就在此成立,李梦先担任队长,隶属八支队指挥部。文艺宣传队成立后,为配合八支队的工作,经常在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三部曲》等节目,宣传党的政策,宣传抗日救亡。宣传队还油印了一份《战斗简报》小报,刊登抗日消息和学习材料,发给部队和群众

北屋西边房间是马老家人日常起居的地方,抗日武装起义后马老全家老小都当起了后勤兵,战士们也将马老的家亲切的誉为八支队的后勤部。

北屋中间北墙上的字画是马保三先生亲手所绘,对联的上联是:业丰时和人宜乐,下联是:花繁柳密鸟声多。画面“荻渚秋风”描绘的是家乡洰淀湖的美好风光。

马家祥,马保三的长孙,12岁参加革命,跟着爷爷打鬼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对敌作战20余次,2次负伤,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7年5月20日, 他奉毛主席命令, 率师援越抗美, 入越作战达180余次, 击落敌机139架, 击伤121架, 活捉美飞行员26名。一时,他的空五师令美军闻风丧胆。归国后曾先后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接见。

北屋东边是马老生前日常起居和会客的地方,1937年的县委扩大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传达了省委关于分地区发动武装起义的指示。如果马保三不选择离开部队,可能会和他们一样成为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但是马保三选择了服从组织的安排。

东厢房——军械库

东厢房原为马保三子嗣结婚的地方,俗称喜屋,牛头镇抗日起义之前用于存放武装起义所用枪械、弹药。现陈列的是后期收集整理的枪械和生产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朝鲜战争中美伤亡比例如何?双方伤亡人数有多大差异?

全文共 3798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族的爆发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都没有正式向外公布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当中的伤亡数字。而西方国家的一些不实的甚至夸大的数字却被一些人当成了信史。朝鲜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所公布的消灭对方的数字与各自宣布的己方损失数字之间存在着差异。熟悉战场统计的人都清楚,除了绝对控制战场或者缴获了对方全部档案的情况外,一般仅能较准确地统计对方战俘的人数,至于歼敌的数字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分析进行估计。

尤其是如果在战争中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化学武器,战果则更难估计。但是,无论是从哪种统计方式来讲,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战绩都是相当可观的。中美两军在战争伤亡统计数据方面存在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目前已有的中美两方所公布的伤亡数据。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出国作战时,中央军委对部队强调了要保持战果必须如实上报的传统。然而,由于朝鲜战场客观条件的限制,对战争中的歼敌情况是很难保证准确无误的。

根据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1953年9月20日所做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所公布的数字,从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时止,中朝人民军队共毙、伤、俘敌军共109万多人,其中美军39万多人。

美国军方在停战后曾经公布过,在整个战争期间“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伤亡46万人,失踪则在10万人以上。美军在战争中阵亡3.3万人,负伤10.3万人,有3700人经谈判作为战俘被遣返(美国军方声称美军共有9500人被俘)。

另外,美军还有2.06万人因事故或伤病等原因死亡。这样,总计美军在朝鲜共死亡5.42万人。而美韩官方公布各自减员数,总和为113万多人,超过了朝中方面公布的数字。

南朝鲜军方和政府先后宣布的损失数字,以及美国方面所公布的南朝鲜军的损失数前后也出入很大。实际上,曾陷入过整体混乱的政府或军队一般都很难准确统计自己的损失。

战争初期,南朝鲜军经常出现溃败和混乱,失散和逃亡的人员极多。南朝鲜军有时为掩饰失利而少报损失,有时为了向美国方面多要战争补给而又故意夸大损失,所以造成南朝鲜军的损失数字有30多万人至98万人的各种说法。

而美国军方在战后长期宣称的数字是,战争中共计杀伤中朝军队142-150万人,其中中国军队92万人。这一数字实际上是大大高估了自己的战果。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实际损失情况是:战争中阵亡11.4万人,医院共接受伤员38.3万人次,失踪2.56万人。由于入院的伤员有些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负伤,因而在伤亡统计上有可能会出现重复统计。

另外,再加上一部分伤员是非战斗受伤,所以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总数是36.6万人。志愿军除了阵亡外,在医院中因伤致死者还有2.16万人,病死者有1.3万人,总计已明确判定死亡者为14.84万人。

另外,志愿军失踪人员中,除了被美方证实已成为俘虏的2.1万人外,还有4000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但是,以上这些数字未包括失踪人员中的死亡者,也未包括支前民工的死亡人数。

在联合国军战俘营中被国民党特务和亲国民党战俘折磨致死,及杀害的中国志愿军战俘也是难以统计在内。朝鲜战争结束后,各地政府的民政部门一直在做战争烈士的统计工作。

至今为止,从抗美援朝纪念馆对全国各省市民政部门所报人数的汇总来看,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约有18万人。导致中美两军战争伤亡统计数据差异的主要因素

朝鲜战争爆发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五年后,经过二战,世界各国人民还没有完全从战争创伤的阴影下走出来,反战情绪高涨。但是,只要有战争,伤亡就不可能避免。在对战争伤亡人数的统计中,存在误差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中美两国所公布的伤亡数据出入很大,除了上述的统计方法上的差异外,还要受政治因素以及中美两国人民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伤亡观的影响和制约。

另外,不应该否认的事实是,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参战各方都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最先进和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以及最强大的军队,这对战争伤亡数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从朝鲜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和消耗的弹药物资看,战争的激烈程度同以往的战争相比,仅亚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在苏联的援助下,配备了许多苏制的重型武器和先进的喷气式战机,而美国则在战争中运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各式新型武器和高科技的侦查手段,甚至还不顾世界人民舆论的谴责对中朝两国军队实施细菌战。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共消耗330万吨弹药,在仅有22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上,美军消耗的弹药则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弹药总消耗量的一半(二战中美国共消耗弹药 690万吨)。但是,二战中美军的战场则遍及亚、非、欧三大洲。如果从单位火力密度上看,朝鲜战争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中朝军队在战争中也使用了许多过去未曾用过的武器装备。在朝鲜战争中,中国方面共消耗各种战略物资约560万吨,其中弹药消耗就有25万吨。这一弹药消耗量同历次中国国内战争相比,已属空前规模。

比如以解放战争为例,在解放战争最激烈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只消耗了两万吨的弹药。在朝鲜战争这样一场火力强度空前,并有着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的战争里,对战争伤亡人数的估计对战争双方来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结果数据也不可避免地被夸大。这也是影响统计数字准确性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朝鲜战争爆发在二战后形成的美苏全球冷战的大背景下,战争的政治目的大于军事目的。

美国有时为了达到遏制共产主义扩张,进行军备竞赛和增加国防预算的目的,有意夸大战场上的伤亡人数。而有时则迫于国内政治形势以及美国人民反战情绪的压力,隐瞒真实伤亡数据,故意减少,以达到愚弄公众和稳定国内局势的目的。

如今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它是整个纪念碑的主题:“自由不是无代价的(freedom is not free)。”

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纪念碑上所记载的参与朝鲜战争的美军以及联合国军的伤亡记载:阵亡,美军54246,联合国军628833;失踪,美军8177,联合国军470267;被俘,美军7140,联合国军92970;受伤,美军103284,联合国军1064453。

朝鲜战争在美国被很多人称为“被遗忘的战争”,美国政府在战争结束后也希望朝鲜战争尽快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或许是因为二战胜利的光辉过于耀眼,也或许是另有别的原因而使美国人不想再提起朝鲜战争。

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美国在战争中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另外,各国人民由于受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对战争伤亡问题的看法及伤亡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伤亡观也是导致各国伤亡统计数据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

美军历来对战争中伤亡问题格外敏感与关注。纵览美军各个年代、各种版本的作战条令、作战纲要等出版物,“以最小的伤亡代价取得胜利”的字样频繁出现。这主要是归因于植根人本主义传统的美国文化,其突出特征就是对生命的极度珍视。

无论是在武器的推陈出新抑或作战理论的发展探索中,美军都比较多地顾及到“如何减少伤亡”的问题。

美军的伤亡观所体现的“生命重于一切”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历了从独立战争到如今现代化战争不同时期的演变才最终确立起来的。特别是二战以后是美国伤亡观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进入了战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对资源可能面临匮乏的危机感,美国也同步进入了向全世界扩张的阶段。战略扩张的后果是使美国政府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多,美国在战争中付出惨重伤亡代价的同时,战争创伤在美国民众中产生了深远的、难以磨灭的影响。美国民众对战争伤亡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和痛恨感,这个时期美国人对伤亡的承受力已经远不及从前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对伤亡承受力的急剧下降导致战争伤亡问题成为制约美军作战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人看来,伤亡作为战争的一种必然现象和作战代价的一部分,是利益和代价天平上的重要砝码。“歼敌1万、自损8千”是划不来的,一战即胜并付出最小的伤亡才是最理想的结果。总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观念中,“好男儿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如果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不但要受到军纪的严惩,而且还会受到很多人的鄙视和责骂。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证明,中国革命战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因为科技和武器上的劣势,导致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伤亡。

朝鲜战争中,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积弱积贫的状况下,能打败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就充分说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群众站在哪一边,是战争的正义性在哪一边。

抗美援朝的胜利,老一辈军事家用巨大的牺牲换来了50年的和平,换来了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尊敬,从此彻底改变了中国在列强中的形象。这一切正是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彻底改变了“东亚病夫”的形象,中国人民用胜利证明了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但是,在朝鲜战争胜利的背后我们也认真反思到了,一味地依靠人海战术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的需要,必须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才能应付未来的战争。中国人民军队的伤亡观也随着斗争的不断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在新的斗争形势下,我军既要“以人为本”又要用科技为辅助手段来降低战场上的伤亡率。只有将人和物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现代化战争的真正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三国演义里有哪些著名事件是假的?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5000年历史的,但是我们好像对三国这短短60年间发生点事情尤为好奇,当然这也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功劳。不过《三国演义》始终是一本小说,里面有很多著名事件都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可能我们也会觉得很神奇,古代打仗太讲究计谋,往往一个小细节就决定了一场大战的胜负,所以才会有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三国演义》里到底有哪些事件是杜撰出来的呢?

《三国演义》编了很多假的事情,为何读者津津乐道?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读者广泛,知名度之高,在四大名著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不过,这本书是三分虚七分实,并非完完全全的真实历史,其中包含了很多虚构的成分。甚至很多流传广泛的桥段,都是出自编造。就比如说著名的草船借箭、空城计、蒋干盗书等等。

有很多人都说,假的事情有什么好说?

我却认为并非如此。

小说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就是一种生活总结。而《三国演义》这本书就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政治、战争等的提炼、总结、升华。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纠结于小说本身的内容是否是真实的,只要这些内容符合历史的真实就足够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这些事情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就可以了。

以上我说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蒋干盗书确实都是罗贯中编造出来的。但是这些,在历史上还真有其事,只不过并非三国而已。

空城计在历史上有很多,南北朝的祖珽就用过,唐高祖李渊用过。他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草船借箭的事情看似不合理,实际上也在历史上有真实案例。唐朝的安史之乱中,张巡就用过。当时张巡被令狐潮围困雍丘,城中的弓箭用完了,张巡就用稻草人从城楼上扔下去,敌军以为是真人夜袭,赶紧射击。张巡在稻草人的身上系上了绳子,将稻草人收回后,得到了大量的箭。

蒋干盗书实际上就是反间计,通过故意让对方得到自己伪造的书信诱使敌方上当。有很多历史资料表明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就是中了满清皇太极的这条计策。

而满清对于《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以说得上是情有独钟了,他们的将领不识中原汉字,就以这本书作为打仗的兵法,派人到中原大量采购此书,然后绘画成图画,军中高级将领人手配备一本。作为他们的军事指导书。

《三国演义》本来是小说,却最后通过虚构的故事指导了现实中的战争。

这充分说明,虚构并不值得批判,只要掌握艺术的真实那就值得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著名吴文化地名来历:烟火千家青阳镇

全文共 1605 字

+ 加入清单

江阴市,大江之阴,也是一座滨江港口花园城市。是长江的咽喉,历代都是江防要塞。而江阴市也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自古发生在江阴的故事就有很多。本期的地区文化带你去了解烟火千家青阳镇。

还想要了解》》青海湖牛身豹首海怪传说

位于江阴市南部的青阳镇,处在锡澄运河、锡澄公路的中段,南面与锡山堰桥隔河相望。青阳镇交通便利,市集繁华,工商并茂,素有“小无锡”之称。

青阳旧名青,是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1974年至1976年,境内南楼村一带出土石刀、石?、石斧、石凿等磨制石器,以及黑皮陶、碳化稻谷等属良渚文化的文物,证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聚居生息。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从北方迁来的葛氏在芙蓉湖边垦殖,流民便来聚居,青阳集市形成,当时称“江阴军下草市”。关于青阳的命名,当地自有一种传说,叫“先有道成墩,后有青阳镇”。

北宋葛胜仲有《道成墩》诗叙述了其中的来龙去脉:“??一羽翁,奇骨两目方。乃以贫自乐,餐霞辟谷肠。混世人莫识,结茅居僻荒。一墩仅十亩,培?萃彼疆。惠峰作南屏,秦望横北墙。隐此不记年,悟仙号青?;翩然仙道成,陟墩神远翔。

指墩名道成,人以许仙扬。岂无缑山人,吹笙云锦裳。令威去千年,归来赋歌章。青?得仙去,千古传此乡。讹而为柳跖,吴鲁路渺茫。柳为横行盗,安肯城此旁。不知何愚人,鱼鲁昧审详。至今传名误,使志来其将。吾为正斯谬,百世流余芳。”

解读这首诗可以了解到,魏晋时汝南人许逊是位道士,后来被封为“神功妙剂真君”。他担任过旌阳(今湖北枝江)县令,又称许旌阳。许逊弃官东归,周游江湖,来到青阳西北处结庐炼丹。

他看到近湖一带地势较低,就运来泥土填高地面,形成道成墩,离这里不远处慢慢形成了青阳镇。还有一种说法青阳地名是由旌阳音演变而来。也可参见《乾隆江阴县志》记载:“许旌阳宅在青?镇西,运河之南,有阜名道成墩,上建旌阳祠。”

古代青阳的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北宋时,士大夫设塾授徒之风已盛,人才不断涌现。宋江阴望族青阳葛氏,世代儒学,簪缨相继,一门出了33位进士。仅被唐圭璋收入《全宋词》的就有葛胜仲的《丹阳集》、葛立方的《归愚集》、葛郯的《信斋词》,葛立方还有《韵语阳秋》被收入《历代诗话》。

葛氏的词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位置。后人评价宋代父子两代皆为填词名家者,有前晏殊、晏几道,后有葛胜仲、葛立方。地方文化教育源远流长,明正德十年(1515)青阳办社学,清代设义塾,《乾隆江阴县志》载:“青?川原清旷,多秀民文士……为一邑之最。”青阳镇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现代有地政学家祝平、出版家李小峰、地理学家李旭旦、气象学家朱炳海、教育家谢家玉和薛绍清、农艺学家谢家驹等,并有知名民族工商业者薛福基、葛凤池、刘永康、叶吉廷等。

明清两代,青阳镇集镇夹锡澄运河为市,是往来船舶的停靠地。长期寓居苏州的江阴人王稚登有《夜泊青?有怀》诗云:“赛灯浊酒伤神,流水浮云自亲。珠斗阑干碧汉,金风萧瑟青苹。半圆半缺明月,江南江北美人。何处一声长笛,相思各自沾巾。”清王士桢《青?桥》诗云:“门对青?桥,家近芙蓉湖。与郎不相见,为郎歌拔蒲。黛色连天际,苍苍秦望山。

东巡殊不返,留恨此山间。白舫烟中树,青山水上楼。澄江风物好,残腊只如秋。修竹被晴川,沧漪映空曲。日夕雪初消,人家在绿寒。”

青阳镇成为江阴、无锡、武进3地10多个集镇联系苏锡常的纽带。清代青阳的粮食、棉布、烟酒、杂货、药材、饭铺等行业交易活跃,为江阴南乡主要棉市、布市,远近棉花也在此集散。光绪年间先后开设6家茧行,形成江阴最大的茧市。

此后,米行、竹行、猪行、棉布店、盐栈相继开设,至1936年,集镇商号超过五百,青阳成为无锡北外的米麦、蚕茧、纱布、食盐的主要集散地。至今,青阳已建成文明、富庶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你可能也喜欢:

当代瓷坛的“德化十老”,个个“身手”不凡

中国十大名校简介,中国十大名校是那几所

荆楚凤图腾?荆楚文化图腾图片大全

快节奏的美国快餐饮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