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合集7篇)

浏览

5559

文章

7

篇1: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应降低一言一行的负能量

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小组曾就“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态度”和“教师的行为与学生上学的愉快体验”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反对教师讽刺、挖苦学生,反对教师以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学生;教师的不良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态度,学生课堂上的愉快程度与教师的语言行为密切相关。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不健康的教育行为,弱化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削弱了学校的教育作用,也损坏了教师形象,削弱了教师的人格影响。

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善良只能用善良来培养,美丽只能来美丽来滋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控制好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为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应重视一言一行积极的正能量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交往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一位知名的画家讲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件小事。有一天,上课后教师没有准时到课堂,于是,他和一些同学在黑板上乱涂。老师进来,其他同学“哄”地一下逃回座位。因为他画得太专心,没有注意到老师的到来,等他发觉,老师已经站在了他的背后,他一下子呆若木鸡,等着老师一顿狠骂。但是,出乎意料,老师却仔细地欣赏起他的大作,并鼓励他好好画下去。从此以后,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作画,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因此,作为教师,教师的一个目光、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有助于学生走向成功。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日积月累的一种定势。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学生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们在引导学生们要文明有礼,要讲究卫生,要遵守纪律……可当学生看到教师办公桌上凌乱摆放的杂物;学生对教师热情打招呼,教师神情冷漠……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学生当作何想?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不可低估,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对待他人。

3.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任何人为的机关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原来,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学期初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将爬行上班。”

结果是,全校师生猛劲读书,连校办幼稚园的孩子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

虽然这种在做法在我们看来有点过,也不值得效仿,但通过此事可以看出美国老师们重承诺、不怕丢人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美国老师们那种为了学生的成长,愿做一切事情的勇气与敬业精神,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说一不二的守信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全文共 2125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言行学生影响无处不在。意识到教师言行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很长时间以来,教师都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而忽略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有哪些?通过来一起了解下。

教师言行对学生有以下方面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对待老师和学校的态度。在学校这一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对老师都有一定程度的向师性,就知识的掌握而言,学生对老师甚至怀有崇拜心理。教师言行是其个人修养、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教师若能将涵养、学识通过言行传达给学生,学生会对其产生尊敬、敬仰之情,毕竟每个学生都喜欢学识渊博的老师。但光学识渊博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将自己的工作只停留在对知识的传授和对分数的追求上,而不注意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不称职的。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影响也最大,不管你自觉不自觉总在影响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最好的状态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他的言行则不会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感受不到来自集体的爱,自然也不会爱集体,对集体产生归属感,这些不利因素长期积累,还会使学生厌学,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恐惧、排斥心理。

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当他们面对外界的诸多干扰时,无法真正做到心无旁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面对老师、同学带来的各种困扰时,他们无法冷静处理,当负面情绪一直伴随他们,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状态。很多老师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注重自身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无视自身模范作用,将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中,以低迷的状态面对学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对学生负责,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事,一旦站上讲台,就该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面对学生,而不是将学生当做发泄情绪的对象,影响双方情绪和整个教学进程。

三、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刘华山,2001)。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它除了培养人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学生走出学校后必然要步入社会,社会比学校更加多元、复杂,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承受和处理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近年来,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层出不穷。一所学校,如果只能培养高学历的学生,而无法教其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不也是一种悲哀?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教师无法全面而具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身教言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总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教学,面对学生,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无法以健全的人格和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相处。一个人如果总是接触阴暗的东西,怀有负面的情绪,便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变得敏感、孤僻,失去对周围人的信任。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所以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去引导、激励学生,教他们以美的视角看待世界,做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四、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对自己、他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每天都要与任课老师接触,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比如,老师不按时上下课,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观念;上课时任意扔废纸,会让学生没有环保意识;老师随意骂脏话,会让学生没有文明意识等。因此,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五、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最震撼人心的,一件是天上的星空,还有就是我们心里高尚的道德标准。”一个人,若没有高尚的品德,即使才华横溢,也无法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品德的养成跟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尚的品德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学校教育是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并严以律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陶行知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强调的正是人的道德品质,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因此,教师应从小事抓起,从自身做起,为培养高素质、高品德的学生不懈努力。

六、影响学生对青春的记忆。青春,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值得每个人珍藏一生的回忆。随着《致我们逝去的青春》的热播,社会上又掀起了一股追忆青春的热潮。每个人对青春都会怀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当学生们步入社会,为生活奔波劳累之时,应该会很怀念那段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在学生的青春岁月中,值得珍藏的,除了与同学的友谊,还有师生情谊。教师在学生的青春岁月中担任着很重要的角色,若教师能用言行正确引导、激励学生,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温暖学生,为学生的青春岁月添上一抹亮色,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馨的关怀,会让他们的心田如浴雨露,如沐春风。

老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是很深远的,广大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是要多给学生传授知识,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的道理,这些校园安全知识对于怎样防范和处理校园暴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学生指教村子中种种密切而又微妙的关系,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又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到到学生们的心情。那么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师爱又是对学生的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师爱犹如春雨,无论滋润怎样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2.教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和教师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等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性格温和,语气和顺,教出来的学生文静,听话;教师脾气暴躁,经常动粗,教出来的学生要么胆怯,要么蛮横不讲理。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的情绪象感冒一样会传染,原本心情舒畅、开朗的人与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成一个沮丧的人。因此,我们老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不良的情绪去影响学生。

3.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对大人如此,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期待教师对自己作出评价超越了父母的评价。孩子年龄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他们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为了让表扬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4.批评能帮学生指出缺点和不足,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一提到批评,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件难堪的事,谁也不愿意自己受批评,被人批评总不是件开心和光彩的事情吧!特别是现在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受宠的环境中,在家中以小皇帝自称,吃不得半点批评,批评过了点,伤其自尊心,不仅学生不满意,家长也要站出来说句话了。因此,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用得不恰当,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学生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有时会诱发校园暴力的产生。怎样防范和处理校园暴力一直是我们所头疼的问题。校园暴力知识是校园安全知识的一种。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从根本上能够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在学生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各方面都能产生影响。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很好的审视自己的态度行为,做一个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2025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文章内容。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对待老师和学校的态度。在学校这一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对老师都有一定程度的向师性,就知识的掌握而言,学生对老师甚至怀有崇拜心理。教师言行是其个人修养、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教师若能将涵养、学识通过言行传达给学生,学生会对其产生尊敬、敬仰之情,毕竟每个学生都喜欢学识渊博的老师。但光学识渊博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将自己的工作只停留在对知识的传授和对分数的追求上,而不注意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不称职的。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影响也最大,不管你自觉不自觉总在影响学生。[2]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最好的状态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他的言行则不会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感受不到来自集体的爱,自然也不会爱集体,对集体产生归属感,这些不利因素长期积累,还会使学生厌学,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恐惧、排斥心理。

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当他们面对外界的诸多干扰时,无法真正做到心无旁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面对老师、同学带来的各种困扰时,他们无法冷静处理,当负面情绪一直伴随他们,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状态。很多老师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注重自身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无视自身模范作用,将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中,以低迷的状态面对学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对学生负责,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事,一旦站上讲台,就该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面对学生,而不是将学生当做发泄情绪的对象,影响双方情绪和整个教学进程。

三、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刘华山,2001)。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它除了培养人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学生走出学校后必然要步入社会,社会比学校更加多元、复杂,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承受和处理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近年来,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层出不穷。一所学校,如果只能培养高学历的学生,而无法教其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不也是一种悲哀?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教师无法全面而具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身教言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总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教学,面对学生,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无法以健全的人格和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相处。一个人如果总是接触阴暗的东西,怀有负面的情绪,便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变得敏感、孤僻,失去对周围人的信任。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所以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去引导、激励学生,教他们以美的视角看待世界,做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四、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对自己、他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每天都要与任课老师接触,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比如,老师不按时上下课,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观念;上课时任意扔废纸,会让学生没有环保意识;老师随意骂脏话,会让学生没有文明意识等。因此,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五、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最震撼人心的,一件是天上的星空,还有就是我们心里高尚的道德标准。”一个人,若没有高尚的品德,即使才华横溢,也无法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品德的养成跟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尚的品德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学校教育是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并严以律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陶行知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强调的正是人的道德品质,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因此,教师应从小事抓起,从自身做起,为培养高素质、高品德的学生不懈努力。

六、影响学生对青春的记忆。青春,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值得每个人珍藏一生的回忆。随着《致我们逝去的青春》的热播,社会上又掀起了一股追忆青春的热潮。每个人对青春都会怀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当学生们步入社会,为生活奔波劳累之时,应该会很怀念那段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在学生的青春岁月中,值得珍藏的,除了与同学的友谊,还有师生情谊。教师在学生的青春岁月中担任着很重要的角色,若教师能用言行正确引导、激励学生,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温暖学生,为学生的青春岁月添上一抹亮色,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馨的关怀,会让他们的心田如浴雨露,如沐春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学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样,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只会毁了他的一切。给学生塑造一个好的形象,树立一个好榜样是最基本的。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用过激的语言,对成绩差的学生冷淡,处理事情不公平等,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试图传播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学生来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

三、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学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

四、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情绪对人的心理素质起着核心作用。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

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浅谈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全文共 3495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作为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对教育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育过程中的另一要素――学生,更是有着无法忽略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浅谈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内容。

关于言行举止的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 ,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 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 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 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 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

☆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卑鄙,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拍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在场,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顾客对你的总印象。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人前化妆是男士们最讨厌的女性习惯。关于这一点,惯例放宽了。女性在餐馆就餐后,让人见到补口红,轻轻补粉,谁也不再大惊小怪。不过,也只能就这么一点,不能太过分。需要梳头,磨指甲,涂口红和化妆时,或者用毛刷涂口红时,请到化妆室,或盥洗室进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气恼的一个习惯。同样,在人前整理头发,衣服,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

浅谈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也是他成为一代明君的法宝之一。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言行会对他人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教师之于学生,亦是如此。“学生的身心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素质、审美能力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 [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教师应该谨慎言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很长时间以来,教师都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而忽略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人们常说教师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我认为教师最大的价值不是教书,而是育人。虽然学生是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体,但在身心发展规律的支配下,他们的心智仍是不成熟的,对老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耳濡目染中模仿教师的行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纳入价值观范畴。可见,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意识到教师言行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下面从六个方面分析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具体影响。

一、影响学生对待老师和学校的态度。在学校这一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对老师都有一定程度的向师性,就知识的掌握而言,学生对老师甚至怀有崇拜心理。教师言行是其个人修养、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教师若能将涵养、学识通过言行传达给学生,学生会对其产生尊敬、敬仰之情,毕竟每个学生都喜欢学识渊博的老师。但光学识渊博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将自己的工作只停留在对知识的传授和对分数的追求上,而不注意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不称职的。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影响也最大,不管你自觉不自觉总在影响学生。[2]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最好的状态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他的言行则不会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感受不到来自集体的爱,自然也不会爱集体,对集体产生归属感,这些不利因素长期积累,还会使学生厌学,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恐惧、排斥心理。

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当他们面对外界的诸多干扰时,无法真正做到心无旁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面对老师、同学带来的各种困扰时,他们无法冷静处理,当负面情绪一直伴随他们,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状态。很多老师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注重自身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无视自身模范作用,将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中,以低迷的状态面对学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对学生负责,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事,一旦站上讲台,就该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面对学生,而不是将学生当做发泄情绪的对象,影响双方情绪和整个教学进程。

三、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刘华山,2001)。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它除了培养人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学生走出学校后必然要步入社会,社会比学校更加多元、复杂,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承受和处理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近年来,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层出不穷。一所学校,如果只能培养高学历的学生,而无法教其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不也是一种悲哀?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教师无法全面而具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身教言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总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教学,面对学生,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无法以健全的人格和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相处。一个人如果总是接触阴暗的东西,怀有负面的情绪,便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变得敏感、孤僻,失去对周围人的信任。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所以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去引导、激励学生,教他们以美的视角看待世界,做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四、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对自己、他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每天都要与任课老师接触,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比如,老师不按时上下课,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观念;上课时任意扔废纸,会让学生没有环保意识;老师随意骂脏话,会让学生没有文明意识等。因此,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五、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最震撼人心的,一件是天上的星空,还有就是我们心里高尚的道德标准。”一个人,若没有高尚的品德,即使才华横溢,也无法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品德的养成跟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尚的品德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学校教育是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并严以律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陶行知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强调的正是人的道德品质,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因此,教师应从小事抓起,从自身做起,为培养高素质、高品德的学生不懈努力。

六、影响学生对青春的记忆。青春,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值得每个人珍藏一生的回忆。随着《致我们逝去的青春》的热播,社会上又掀起了一股追忆青春的热潮。每个人对青春都会怀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当学生们步入社会,为生活奔波劳累之时,应该会很怀念那段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在学生的青春岁月中,值得珍藏的,除了与同学的友谊,还有师生情谊。教师在学生的青春岁月中担任着很重要的角色,若教师能用言行正确引导、激励学生,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温暖学生,为学生的青春岁月添上一抹亮色,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馨的关怀,会让他们的心田如浴雨露,如沐春风。

从六个方面浅析了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希望可以引起教师对自己言行的重视,改正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最后将乌申斯基的一句话分享给各位老师:“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关于教育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还有很多方面,本文只是浅谈了其中几个方面,其它成果还有待于大家进一步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师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全文共 2128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教育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学生的多方面影响进行的。教师的心理素质体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哪些?

教师教育对学生有以下方面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一般都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中小学生的厌恶学习、恐惧学校,有些情况下与教师有关。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用过激的语言,对成绩差的学生冷淡,处理事情不公平等,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试图传播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学生来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有些教师虽然没有时刻把扮演道德榜样作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为价值观内含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决不可能避免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足够的自信,有明确的目的;才能信赖别人,与人为善;才能重视每一个学生;才能一贯认真备课、准时上课,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这些表现最终会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学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教师的这种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内化积淀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风貌。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无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思想狭隘,斤斤计较,胸无大志,遇困难退缩,见荣誉就争。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也会去争名夺利,忘记了做人的坦诚。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影响之大。

四、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情绪对人的心理素质起着核心作用。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面,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薄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素质的影响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这说明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心理素质的教师总是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决不迁怒于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能冷静处理。教师的这种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胸襟宽广、热爱生活、遇事不惊、处世豁达,并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应懂得,独立、健全的人格是人一生各阶段均应有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必须要尊重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对学生影响是很大的,好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对于怎样防范和处理校园暴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健康成长,所以说时刻关注来了解这些校园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