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散步的正确姿势(推荐2篇)

浏览

1810

文章

2

篇1:老人散步正确姿势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天气那么凉快,老年人如果不出去散散步,锻炼身体,真的是浪费了这凉爽的天气了,老年人在秋季健身,可以有助于增强自己的抵抗力,让冬季少生病,老年人散步的时候不妨把手臂甩开来,大步走,效果更好。对于老人散步正确姿势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老人散步好处颇多,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强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年人该如何正确散步呢?

首先,要保证正确的姿势,散步时千万不要弓腰驼背,驼背会破坏身体平衡感,降低运动效果。再次,要做到收腹,否则,无论你走多久的路,都将始终无法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效果。走路时还要做到挺胸、夹紧臀部等。对于老人来说,还可适当加大散步的步幅,这样才能运动大腿肌肉,避免出现萝卜腿。患有骨质疏松症及心脏病的老人,散步时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中等步幅,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

很多老人喜欢背着手散步,其实散步时应适当甩开手臂,起到一定的平衡身体的作用,防止发生意外跌倒,同时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散步时摆臂能让行走的效率更高,同时,正确的摆臂姿势能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协调步频、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因此,建议老人散步时选择“钟摆式”摆臂,正确方法为:肩部放松,两臂各弯曲约成90度,两手半握拳,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

此外,老人散步应尽量选择公园等环境舒适、空气质量高的场所,尽量避免在街道及马路上散步。此外,要避免空腹散步,在散步前要适当吃点食物,但不宜吃得太饱,如果吃得太饱,应休息30分钟后再散步,确保消化道供血,增强消化功能等。

老年人早上的时候不要起来的太早,因为早上的空气重含有很多的污染物,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但是老年人可以选择傍晚的时候,尤其是吃完饭之后,散散步有助于消化。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人散步要注意使用正确姿势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您知道吗?对于不同的老年人,散步姿势是不一样的,一般患有慢性疾病和体质虚弱的人在散步时,都最好要掌握平衡,否则的话会导致慢性疾病逐渐加重。还有一些情况的老年人在散步时要注意速度,因为如果身体失衡很容易导致摔倒。所以在散步这件事上,老年朋友们要注意了。

体质虚弱者散步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

糖尿病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因头晕导致摔跤。餐后散步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脯,甩开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散步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

高血压患者散步时,可尽量使脚掌着地、胸脯挺起,不要过分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快,否则容易使血压升高。最好不要在早上散步,而应选择晚饭后。因为一般来说,早晨人体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

肥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些。最好坚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散步时可适当走快些,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需要老年人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情况,如果感觉身体累了不舒服了,就要休息一下,千万不要硬撑着,否则会诱发疾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散步要注意使用正确姿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