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学是灯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20篇)

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进度不同,所以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理解能力上有些欠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都是同年龄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些孩子就学得非常的快,有些孩子就学习得非常的慢,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理解能力上有一些欠缺。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理解能力有些欠缺,应该怎么改善?

浏览

1458

文章

1000

篇1:初中课本文学常识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15、古代诗歌五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宋词和元曲。

①《观沧海》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庙号太祖。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这首诗通过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④《西江月》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代表作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通过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词的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语文不像数学有固定的公式,但是答题规律还是有的,只要熟悉掌握,做题时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方法的知识点,希望大家能仔细看完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 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命题特点

词语理解

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散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型的词语:

(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

(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

(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

(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语文古诗汇总之诗中水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诗中水: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忆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九年级现代文阅读训练 乡土的篱笆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四)乡土篱笆

钱国宏

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常被称作“障子”。

③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算是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任凭主人呵斥追撵,就是不肯离院,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踱着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大门外疯长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却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蜂蝶纷至沓来———它们把灼热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斓的诗!大人孩子将饭桌摆在倭瓜架下,沐浴着障间吹进的一丝丝凉风,嘴里再嚼些黄瓜蘸鸡蛋酱,耳畔再听着脍炙人口的评书,那真叫一个“爽”,真叫一个“静”,有声胜无声,心静胜境静!农家人醉心的就是这种安谧祥和的田园情境!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④篱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儿安家,就在哪儿站成长城。篱笆邀来阳光和清风,也邀来了各种青葱的植物。因为有了可攀援之处,牵牛花、露水豆都早早地赶了来,在夏日里将稚嫩的枝蔓偷偷地攀上篱笆;家庭主妇们喜欢在篱笆边种些季季草、细粉莲、芍药、美人蕉等花卉。花开时节,篱笆内外花香如浪,潮起潮涌,姹紫嫣红,缤纷绚丽,令人留连忘返。各种鲜艳欲滴的喇叭花,朝着四面八方吹着欢快的民乐,像娶亲的队伍一样浩浩荡荡,沿着乡间的小路绵延不绝地蜂拥而来……一户人家、一方篱笆、一畦菜地、一缕炊烟、一片红白蓝相间的芸豆花,构成了丹青妙手灵性的水彩,把庄户人的日子渲染成一首清香四溢的田园诗。目睹那一片千红万紫,油然让人觉得大自然中充满了蓬勃而旺盛的生命,那洋溢着缤纷色彩的生命简直天下无敌、无可阻挡!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⑤“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尘草木春。”乡村篱笆朴素而高雅,她似一位闲适的遁世者,旷达拙朴,晨迎朝霞,暮送斜阳,应验了郑板桥“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棘,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的浑然忘我情怀和傲骨。乡村篱笆没有高山大川之雄奇,却有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温暖和亲切,她以诗意的笔调和散文的形式,凸现了农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极富人生智慧和审美智慧的生命存在。我有这样的感觉:每次欣赏篱笆上植物们的绿芽萌动,都会有一种纯净的欢欣和原始的激动在胸襟里脉动、奔涌、狂舞;每次走近篱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慰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立体按摩……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年05期,有删改)

19.阅读全文,概括“乡土的篱笆”的特点。(4分)

20.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4分)

21.本文语言生动,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来源:学#科#网]

②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民间指称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八年级现代文阅读一棵树的智慧

全文共 1583 字

+ 加入清单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合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夹子,名日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七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旱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⑪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⑫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8期,原文有改动)

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3分)

时间:经历:

(1) ;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取。

今年由春到夏;(2) 。

今年暑假;(3) 。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4分)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

3.“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

4.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文学常识必考归纳:文体知识

全文共 3140 字

+ 加入清单

一、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经常使用。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7、线索,指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10、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12、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描写和叙述。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14、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15、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16、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18、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19、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20、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2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24、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2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27、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28、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性散文。29、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学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学过的抒情散文有《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30、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31、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我们学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石壕吏》32、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33、民歌体诗是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敕勒歌》。34、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高尔基写的《海燕》。

35、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篇,故称“”,分为、、三部分,开创了我国文学传统,多用、、表现手法。

2.“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书》、《礼》、《》、《》。

3.屈原,战国末期伟大的诗人。名平,字原。是我国古代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主要代表作品有、《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感情奔放。1953年,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曾把他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区块链到底怎么理解,区块链有哪一些主要的特点?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链到底怎么理解?最近一段时间和区块链相应的内容还是比较火爆的,有很多企业都开始布局区块链,最近更多的人关心区块链到底怎么理解,国家层面开始为大家推出一些能够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措施,仿佛一个晚上之间已经成为焦点话题,虽然现在的区块链很火,已经带动相应的股票上涨,但是需要了解最为简单的一些知识。

一、区块链到底怎么理解

简单来说区块链并非是一种物品,而是一种技术,具有着颠覆性的效果,而它的学术解释就是点对点传输,分布式数据储存。是一个具有去中心化效果的数据库,如果你是一个单位的会计,每一个月都需要负责资金流水,相信每一笔都会仔细的去记录,但是如果你有一天非常着急用钱从中做一些手脚,根本就没有人发现,所以这才有了区块链,可以避免很多不公平的问题。

二、区块链有哪一些主要特点

很多人都在关心区块链到底怎么理解,其实区块链有着很多的特点,首先能够体现去中心化的效果,兼具安全性,而且还能带来真实性的作用,这里的真实性是指数据完全不可修改,一旦数据进入到区块链之后就有着重大的意义,根本就没有办法更改,而且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控制,具有着保证数据安全性的效果。

三、区块链应用在什么地方

区块链到底怎么理解?首先还是要看目前的主要应用,简单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识别,比如身份数据信息一旦放入到区块链之后,就不需要担心以后的身份证明问题,同时还可以作用在医疗保健上,一旦把健康数据放入到区块链,那么不管到什么地方看病都不需要携带病例,任何一个医生都可以了解到病人的情况,最终就可以提高治疗疾病的成功几率。

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很多人就能够明白区块链到底怎么理解,这确实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区块链,有着点对点传输的效果,而且还拥有着分布式储存的作用,它的特点主要就是去中心化还有真实性,另外还可以作用在医疗保健上,可以作用在物流领域或者是金融领域,未来还可以应用到更多的行业领域,让所有人都可以发现区块链的特点,能够满足于后期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短文》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短文两篇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方欲遣人求之▲(2)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

(3)昨日一牛病几死▲(4)用其言而效▲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15.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6分)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

【己】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二)(12分)13.(4分)(1)正、刚刚(2)给予、赠送(3)几乎(4)见效、奏效14.(2分)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15.(6分)【甲】示例:陶诗对他宛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喜爱之甚,又读得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真有意思*。

【乙】示例:如孩童得一糖果,惟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丙】示例:“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年初中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必修文学常识

10、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1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他的书画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1079年,被贬黄州,其间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赋,课文所选为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方法

全文共 219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英语的学习环境,今天,小编为你带来了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方法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一、阅读是关键

一般来说,学生做阅读理解时有两种情况,有人习惯先看阅读材料再看题,有人习惯再看题,再返回来看阅读材料,这两种都是找到答案的途径,但就我对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情况的了解,一般来说,我认为先看阅读材料比较好,因为仔细研读阅读材料,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的至为关键的第一步。研读阅读原文,整体感知原文是因为所有阅读理解习题的答案都是显现或隐藏在原文之中的。这是解答阅读题的一个总原则。如果有了这样清醒的意识,那么在解答问题时就不会担心找不到答案了。

二、抓重点词句的解读

试卷中经常会有对文中关键词语意思或找近义词、反义词的题目,我们一般要从该词字面和上下文相结合,来准确解答。

当出现对关键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时候,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是结构方面,第二是内容表达方式方面。从结构方面,要明确句子所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说关键语句处在文章的开头,常常具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处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间,则是或强调突出,或呼应上文、或承上启下,处在文章的结尾,往往有点题、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等作用。从内容表达方式方面,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可从修辞手法的作用方面来解答,比如采用比喻、拟人的句子是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为了强调,采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是为了增强文章气势等。

三、循序渐进来解题

粗心和漏题是我们小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经常犯的错误,因为阅读理解后面一般都有好几个子题目排列在一起,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咬文嚼字”,仔细审清题后,应按照试题的顺序一一来做答,这样不会漏题,还因为试题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感悟,因此,拿到试卷可以按试题的前后顺序去做。但遇到难题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停止不前,耗费时间,可以打个记号,等到全部完成试题后再回过头来逐一解决。

猜您感兴趣: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方法有什么

一、构建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体系

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的英语语感,使其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初步具备运用所学英语进行阅读的能力。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校园环境并不是教育以外的东西,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教育本身,校园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是很重要的,有一位着名的教育家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不是仅限于英语语篇的阅读,而是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全方位体验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程标准提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创设一种模拟的汉英人际交流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感受和运用两种语言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学校设置汉英双语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两种文化背景之中。

二、构建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课堂模式

小学生在英语阅读时,由于受单词量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制约,他们的兴趣点并不是单纯在阅读材料的故事情节上,更不是在英文文本的知识点上。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点的讲授上,将大大减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结合我校“在体验中完整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通过与传统阅读课对比、对学生的课堂阅读效果进行分析、对教师课堂阅读教学进行反思,构建出我校“体验式”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模式。具体的课堂步骤如下(根据不同难度的文本,上课时教师可以灵活使用):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第一步:导入情景,帮助学生对所学课文(或对话)产生兴趣并有所预知。

第二步:看图说话。这一步只看图不看文本,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仍然是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听到的内容有所预知。

第三步:设置听力问题。问题限于一到两个,并且设置的有梯度,从一般疑问句到特殊疑问句。

第四步:听课文,要求合上课本。

第五步:回答问题。采用“机枪扫射”的方式快速提问,要控制学生不提前将答案喊出来。

第六步:精读。听第二遍课文,一句一句地听,学生打开课本,可以要求跟着默读。每句结束后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不要直接讲授语言点,而是通过启发学生理解其意义。

第七步:听第三遍课文,要求合上课本。

第八步: 打开课本朗读课文,朗读的步骤分为是个人朗读、与学习伙伴互读、小组内集体朗读。注意摹仿语音语调。

第二部分:理解性问题。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提前准备几个问题提问,仍然采取“机枪扫射“的方式,学生可以不用回答出完整的句子。要注意速度。

第三部分:提问题。训练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要求在老师的控制下学生提出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第四部分:复述课文。教师提前选择好课文的关键词或词组,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学生熟练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不看关键词而复述。

第五部分:讨论话题。经过前面的控制性练习和半控制性练习之后,接下来教师就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话题要求学生讨论,每个人可以说上几句话。或者进行分组讨论等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真题考点--说明文阅读

全文共 1884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六(2016·德州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谓“出水芙蓉”;有时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开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属落叶性灌木,秋天开花。由诗词字句前后的内容用词,可推断所称“芙蓉”所指为何。凡诗词内容所言,属夏季景观或水生植物,则所言之“芙蓉”当为荷花。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和杜荀鹤《春宫怨》“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所指均为荷花。凡诗意可判断所描述为秋季景观、木本植物、生长在岸上,且和菊(黄花)或桂同时出现者,所言之“芙蓉”当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檻,嘉木开芙蓉。”已言明此“芙蓉”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

(节选自潘富俊《草木缘情》,有删改)

1.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示例:作比较,举例子,引用,将荷花和木芙蓉从生长环境、植物类型、开花时间三个方面加以比较区分;列举引用了古代若干诗人的诗句,说明了荷花与芙蓉花的区别。

2.下面诗句中的“芙蓉”是指荷花还是木芙蓉?结合选文简析。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

——宋代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示例:木芙蓉.“十月”“寒衣”表明秋季开花,“满枝”表明是木本植物且花朵繁茂,因而为木芙蓉。

二十七(2016·济南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学常识知识点:人的称谓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真题考点--说明文阅读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2016·长沙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传统中医里的“五味”

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内后,分别成为身体各器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性的食物可增加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

表症指的是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等。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一般表症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症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国医学的称法。气是体内活动力的来源,气停滞称作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的状态,血可以说是各器官的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疼痛、静脉瘤等,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淤血)。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气血不足称做虚症,治疗虚症都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人在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称做弛缓作用。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苦味有排除燥湿的功能。吃进了苦的东西,会令人呕吐,借以排出体内的滞水。另外,苦味的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

咸味有软化硬物及促使下痢的功能。咸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喝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

1.通读全文,请说出“辣味”和“甜味”的功能。

“辣味”的功能:①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②可促进循环畅通。

“甜味”的功能:①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具有弛缓作用。②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2.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

【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

食疗建议:(1)建议甲先生多吃辣味的食物;(2)建议乙先生多吃甜味的食物;(3)建议丙先生多吃苦味的食物;(4)建议丁先生多吃酸味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阅读理解辅导:五大好习惯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大量地阅读很多英文资料,还是考试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阅读理解题,这些都对我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步就是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不好的阅读习惯

1、音读

许多朋友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

另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看见的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唇,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自己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

2、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习惯。心读时,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音。这种毛病亦是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并且矫正起来又比较困难。采用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强制自己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一般能逐渐克服这种坏习惯。

3、指读

指读是指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这种指读的单纯机械运用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指读的习惯实际上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快速活动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用脑瞬间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4、复视

复视指的是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能力差的朋友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这样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以至养成复视的习惯。

5、头的摆动

阅读时头部下意识地左右摆动是阅读的另一坏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有些人往往尽量使自己的鼻尖对准他正在读的每一个字。这样,当他顺着一行字往下读时,他就会轻微地摆动头部,而当他通过头来看下一行时,他就会很快转回去以便使鼻尖再对准书页的左边。这种头的摆动,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而正是这种不必要的动作往往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克服这种毛病,养成阅读时只移动视线的习惯。

其他不良的习惯,诸如阅读时,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有的用尺子比着,一行一行地向下移;有的一面阅读一面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物,不时地发出响声;有的爱抖动双腿;有的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有的还停下来查词典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清秋书简

全文共 1820 字

+ 加入清单

清秋书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也有感怀,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进行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2.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

3.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

4.自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美,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学里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文学常识:地理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5.默写(8分)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4)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答案】5.(8分)(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示例: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载空悠悠

小题(3)注意“奉””的写法。小题(4)注意“载”的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技巧

全文共 2045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同学语文阅读能力很差,阅读理解题目每次分数都很低,那么这类题目要怎么去做呢,有什么做题方法或窍门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技巧,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一、找准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谈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

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需要读者从诸多的信息中筛选提取,归纳概括。

二、分析论据

论据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①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②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三、明确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种: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多数议论文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例如《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它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必备的解题技巧

1、语文阅读理解怎么读

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这一块可能比较吃亏,但是也不要灰心,只要按照下面的思路和方法去做,就会有很大提升。

首先是读题目。先看问了哪些题,然后用笔把重点字词划上横线,便于从文中找答案,记不住题目也没有关系,可以大概有个印象,然后对照文章去读。

然后是读文章。先看题目,简单理解一下,再重点读这样几个地方:文章首尾段、每段首尾句。通读全文时,不要急着找出答案,而是主要凭感觉去读课文,把读到的重点地方画上线,不要通篇全划,那样就没有意义了。画的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可以是某句话,也可以是某个词语,作者的观点等。

最后是找答案。这一遍读课文就是浏览,从第一道题目开始找答案,去原文中第一段划线部分开始找。问题和答案在原文中的位置、顺序一般都是一一对应的,就像第一题答案不会在最后一段出现一样,所以同学们答题要把握好这一点。

2、做语文阅读有何技巧

语文阅读分为很多类型的题目,每种题目都有自己的答题方式,所以在找到答案以后,还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去回答,不能直接写几个词语在上面,要回答的言之有理,要严谨。

如果题目问某个字的作用,那么在第一段就要写统领下文,在最后一段就要写总结全文;如果问主旨,就要回答通过一个什么故事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揭示什么道理;如果是点评某句话的手法,就要把这句话的修辞手法说出来,然后仔细分析一下,有什么好处,都要能自圆其说。

做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其实得高分并不难,只要认真去读,仔细去体会作者的态度和立场观点,就能把握好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答题时尽量以文章中出现的句子作答,不要偏离主题。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