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言文虚词题目及答案(推荐20篇)

浏览

6168

文章

1000

篇1: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郑玄对应劭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郑玄对应

时大将军袁绍①总兵②冀州③,遣使要玄④,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⑤,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说异端⑥,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⑦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⑧太守应中远⑨,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⑩,回、赐⑾之徒不称官阀⑿。"劭有惭色。

(选自《后汉书o郑玄传》)

[注释]①袁绍:东汉末年大豪强。②总兵:总领兵马。③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带。④玄:郑玄:当时著名儒学大师。⑤斛(hú):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⑥异端:此指与儒学格格不入的观点。⑦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⑧太山:泰山。⑨应中远:即应劭,字中远。⑩考以四科:讲学四科;"四科"是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⑾回、赐: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⑿不称官阀:不按官职相称。

[文化常识]"尺"及其他。"尺"是古代的度量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0丈为l引。古代的尺要比现代的短,据考证,周朝的1尺,约合今天6.5寸左右,到汉朝,约合今之7寸左右。上文说郑玄"身长八尺",按现代度量计算,约为1.85米,算是个高个子。如果不了解上述情况,将古今尺寸视为相同,那么郑玄身高便为2.7米左右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要②会③竞④归

2.翻译:①乃延升上坐

②未以通人许之③咸出问表④莫不嗟服3.理解:为什么郑玄最后的一番话会使"劭有惭色"?

??

【参考译文】

42、郑玄对应劭

当时大将军袁绍统兵冀州,派使者邀请郑玄,大宴宾客,郑玄最后才到,便请到上座。郑玄身高八尺,能喝一斛酒,眉目清秀,仪容温和高大。袁绍的客人中有许多豪爽俊杰之士,且很有口才。他们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人,竞相设置奇异的问题,百家交替提问。郑玄依次辩论答对,都出乎问者的意料之外,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他们全都惊叹佩服。当时汝南应劭也归顺袁绍,自我夸赞说:"从前的太山太守应中远,做您的学生怎麽样?"郑玄笑着说:"仲尼之门考察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回、赐等人不自称官职。"应劭脸上带有惭愧之色。

【参考答案】

42.郑玄对应劭

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2.①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上座;②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③都出于问题之外(意为知识渊博);④没有人不感叹佩服。3.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过则醉,经旬乃醒

译文:

(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

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答:

14.(1)通“涂”,道路。(2)气味(3)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文言文实词汇编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121.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询问,质问。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122.治(zhì)

动词。

①医治。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研究。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③惩治,治罪。如: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123.置(zhì)

动词。

①丢弃,弃置。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

②放置,布置。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③设置,布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购置,置办。如: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124.至(zhì)

(1)名词。

极点,极致。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动词。

到,到达。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形容词。

周到,周全。如: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125.诸(zhū)

(1)形容词。

众多,各。如: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2)兼词。

相当于“之于”。如: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126.走(zǒu)

动词。

①疾趋,奔跑。如: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②逃跑,逃奔。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③快速地动,滚动。如: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④奔向。如: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127.足(zú)

(1)动词。

值得,足以。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名词。

脚。如: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3)形容词。

①充足,富有。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②心满意足。发: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128.卒(zú)

(1)名词。

①士兵。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②步兵。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2)副词。

终于,最终。如: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129.左(zuǒ)

名词。

①左边。如: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

②左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130.作(zuò)

动词。

①耕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②制作。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③创作,写作。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当做,比作,变作。如: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

⑤发生。如: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⑥奋起。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⑦做。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⑧振作,激起。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⑨和……一样,如同。如: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⑩成为。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争雁文言文翻译 兄弟争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对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一边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吃最好,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最好。”争吵起来,而且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用一半煮一半烤的吃法解决了他们的争吵。随后兄弟俩再去找天上的飞雁,飞雁早已又高又远地飞走了。

《争雁》

出自刘元卿《贤类编》。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争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光生七岁文言文及翻译 先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翻译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生七岁”出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原文如下: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画以为图。

译文

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让家人讲给他听,马上了解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甚至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炎热。

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缸上,失足掉了进去,大家都扔下他离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缸,(缸里的)水涌出,落水的小孩得救了。(那件事)之后,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中(流传)用(司马光砸缸这件事)画的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彪之字叔武文言文翻译 王彪之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1658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王彪之,字叔武。在他二十岁的时候,胡须与鬓角就白了。堂伯王导对他说:“选官想要任命你为尚书郎,你有幸可以担任辅佐王公的官员了!”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本来就不值得计较,只要是在合宜的时世任职。至于超格提拔,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王彪之)就成了尚书郎。

多次升迁后任尚书左丞、廷尉。当时永嘉太守谢毅,在皇帝大赦后杀郡人周矫,周矫的堂兄周球到州郡中诉冤情。扬州刺史殷浩派从事上奏皇帝后拘捕谢毅,交付给廷尉审理。王彪之认为周球是讼案的当事人,他身无王爵,不归廷尉审理,不肯受理此案。穆帝下诏令王彪之受理此案。

王彪之又上疏据理力争。这是恰逢皇帝要在南郊祭天,简文帝当时任抚军,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王彪之回答说:“郊祀按惯例有大赦,我认为不合宜。老百姓不明白郊祀时大赦天下的意义,还会认为每逢郊祀必有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愚蠢之辈又要产生侥幸心理了。”就听从了王彪之的意见。

王彪之转任吏部尚书。简文帝下令用秣陵令曲安远补任句容令,殿中侍御史奚朗补任湘东郡守。王彪之坚持个人意见不听从,说:“殿下当初任用曲安远,议论的人已经议论纷纷。句容靠近京城,怎么能用没有才能的卜术之人呢!湘东郡虽然偏远狭小,以前所任用的也没有奚朗这样的人,议论者认为他是全靠卜术才得以进用。殿下如果破格任用寒微之人,应当让有才得的人得到选拔。奚朗等人是平庸之人,确实不足以充任这样的职务。”

不久长安人雷弱儿等诈称杀苻健,请晋朝派兵接应。当时殷浩镇守寿阳,就进军占据洛阳。正赶上王彪之因病回家,上书简文帝,陈述雷弱儿等可能有诈,殷浩不应轻举冒进。不久雷弱儿果然有诈,殷浩大败。简文帝笑着对王彪之说:“果然如您所言。您的谋划没有无误,就是张良、陈平又怎么能超过您、”后来任王彪之为会稽内史。在郡八年,豪门大族行为有所收敛,逃亡又返回的有三万多人。桓温镇守姑孰,威势使天子畏忌,四方官员表示敬意,都派遣上佐、主簿前去(拜访)。

王彪之却说:“大司马的确富贵,朝廷既然有宰相,举动是否得宜应当向宰相询问禀报。表示敬意如果派遣主簿,那么向天子进贡又用什么呢?”最终也没有派主簿(前往)。桓温以会稽郡山阴县的折布米没有按时办好,郡中不弹劾纠正为名,上表请求免去王彪之的职务。王彪之离郡,郡里被贬谪的罪人未送州台的,全部赦免遣散。正好碰上大赦,降为尚书。因年老,上疏请求退休,下诏不同意。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晋书·王彪之传》的原文

王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尚书左丞、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从兄球诣州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疏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黎庶不达其意,将谓效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转吏部尚书。简文有命用秣陵令曲安远补句容令,殿中侍御史奚郎补湘东郡。彪之执不从,曰:“殿下昔用安远,谈者纷然。句容近畿,岂可处卜术之人无才用者邪。湘东虽复远小,所用未有朗比,谈者谓颇兼卜术得进。殿下若超用寒悴,当充人才可拔。朗等凡器,实未足充此选。”既而长安人雷弱儿等诈云杀苻健,请兵应接。时殷浩镇寿阳,便进据洛。属彪之疾归,上简文帝笺,陈弱儿等容有诈伪,浩未应轻进。寻而弱儿果诈,浩大败。简文笑谓彪之曰:“果如君言,君谋无遗策,张、陈何以过之。”后以彪之为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口。桓温①下镇姑孰,威势震主,四方修敬,皆遣上佐、纲纪②。彪之独曰:“大司马诚为富贵,朝廷既有宰相,动静之宜自当谘禀。修敬若遣纲纪,致贡天子复何以过之!”竟不遣。温以山阴县折布米不时毕郡不弹纠上免彪之彪之去郡郡见罪谪未上州台者皆原散之会赦左降谪为尚书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不许。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共工怒触不周山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注释

①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②触:碰、撞。③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淮南子》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④昔者:从前⑤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⑥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⑦焉:文中译为“这,这里”⑧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⑨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⑩地维绝:系大地的绳索断了。

阅读理解

(1)“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2)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4)尾声:借助神话解释了人类的远古时代对大自然的困惑,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赋予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

(1)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2)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含义

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正处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炎帝的后裔共工,已成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九有(即九州)黄河中游河西地区(约在今河南辉县境),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百姓。共工率领部落联盟修筑西岸河堤,防止水患。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两部落联盟发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颛顼以共工违反天意为由蛊惑群众,共工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颛顼击败了共工。(实为争夺权位而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论语》十二章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十二章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可/以/为师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

(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

(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

(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

(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

(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

(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寇准不营私第翻译 寇准不营私第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寇准营私第”的翻译:寇准从不为自己建造豪华住宅。该句出自《国老谈苑》,讲的是寇准为官清廉,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从不为自己建造私宅府第,受到百姓们的爱戴的故事。

原文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

译文

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辽国使者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廷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文言文阅读怎么破?就搞定

全文共 3057 字

+ 加入清单

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

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粜(卖米);

籴(买米);

穰(与农事有关);

禳(与祭示有关);

觐(拜见)。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

如: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被)重用、任用。如:2追亡逐北,北:逃跑的人。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高考题:此除蝗虫谊(通“意”,意思)也。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

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例:第一组: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二组: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⑵结构意识

例:第一组: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所食唯蘇麦盐而已。

少时衣食无所。

第二组:

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

尤且择师而问焉。

⑶句位意识

例:第一组:其待君王乎?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尔其戒之。

第二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4)呼应意识

例:第一组: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果为马所颠仆。

第二组: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此则国人之最也。

(5)语气意识

例:第一组:其待君王乎?

其一人大叫。

第二组:其李将军之谓也?

能设而不能动也。

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第三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性格表现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扩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⑹强加因果关系。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

(1)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

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2)文言文翻译题:

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固定格式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文言文通假字

全文共 2664 字

+ 加入清单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山之僧智仙也

④“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2.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其

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4.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未有问而不告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面山而居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⑧表承接,并且默而识之《论语?述而》野芳发而幽香

⑨表假设,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⑩表并列溪深而鱼肥

5.以:

介词,(从、由,把、用、拿、用来、拿来,因为,靠、凭借、根据)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出师表》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出师表》

悉以咨之(拿来)《出师表》以衾拥覆(拿来)《送东阳马生序》

生以乡人子谒余(用)《送东阳马生序》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出师表》必以分人(拿)《曹刿论战》

扶苏以数谏故(因为)《陈涉世家》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出师表》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送东阳马生序》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以其境过清(因为)

何以战(靠、凭借)必以情(根据)《曹刿论战》

②连词遂许先帝以驰驱(表目的,为)《出师表》

③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陈涉世家》

④连词,表顺承。

以光先帝遗德(来)以咨诹善道(用来)《出师表》

无从致书以观(来)《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以便)《岳阳楼记》

以激怒其众(来、以便)《陈涉世家》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至)以伤先帝之明(以至)《出师表》

⑤动词,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⑥副词,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6.则

①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②副词,那么

则凡可以求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则霸业可成《隆中对》

③连词,表假设,若,如果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之《孟子二章》

万鈡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④连词,表转折,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⑤连词,只是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7.于

①比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②对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③在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躬耕于南阳《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④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⑤从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文言文文体知识点之表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文体知识点总结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鹦鹉灭火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灭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

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沾湿)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

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A.有鹦鹉飞集他山()

B.山中禽兽皆相爱()

C.然何足道也()

D.然吾尝侨居是山()

2.翻译: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122、鹦鹉灭火

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参考答案】

122、1.A.栖止B.喜欢它C.值得D.移住、寄住

2.天上的神仙赞许鹦鹉的好心肠,就替它扑灭了火。

3.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50万元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参考译文和答案】

131、文征明习字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文言文‖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全文共 6976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jiǎ)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qū)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shè),四支僵劲(jìng,多音字)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é)。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i),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shè)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bì)衣处(chǔ)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

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学习。(但是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亲手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书籍。已经成年时,(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我)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可以交往求教。我曾经跑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他的屋子里挤满了(向他求教的)学生,(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身旁恭恭敬敬地等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有时会遇到前辈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用一句话来回复;等到他高兴时,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我虽然很愚笨,但最终还是有所收获。

当我跟随老师求学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行走。隆冬季节,刮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提供给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用。与我同住的别的同学都穿着用丝绸做的华丽的、有刺绣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那是)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那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朝廷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了;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了;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质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辩论,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1]余:我。

[2]手自:亲自动手。

[3]嗜:特别爱好。

[4]无从:无法。

[5]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6]假借:同义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走:跑。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

[11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既:已经。

[12]患:担心,忧虑。

[13]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4]尝:曾经。

[15]趋:小步快跑,小跑。

[16]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7]叩问:请教。叩,请教。同义复词。

[18]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隆:高。

[19]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20]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2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2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3]或:有时

[24]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25]至:周到。

[26]复:回答。

[27]俟(sì):等待。

[28]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箧:书箱。屣:鞋。

[29]穷冬:严冬。

[30]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31]舍:学舍,书馆。

[32]支:通“肢”,肢体。

[33]媵(yìng)人:陪嫁的婢女,这里指服侍的人。

[34]汤:热水。

[35]沃灌:浇洗。

[36]衾(qīn):被子。

[37]拥:围着。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41]被(pī):通“披”,穿戴

[42]缨:帽带

[43]腰:在腰间挂着。腰,名词作动词。

[44]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5]烨(y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46]缊(yùn)袍敝(bì)衣:穿着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略无:毫无。慕、艳,羡慕。

[4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中:内心。口体之奉:供奉口和身体,指吃的和穿的。奉:供养。

[49]盖:大概。

[50]道:说,讲。

[51]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52]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

[53]缀:这里意为“跟随”。

[54]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

[55]诸生:指太学生。

[56]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57]县官:这里指朝廷。

[58]廪(lǐn)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59]裘(qiú):皮衣。

[60]葛:夏布衣服。

[61]遗(wèi):赠,这里指接济。

[62]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代指有学识的人。

[63]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64]流辈:同辈。

[65]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66]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67]谒(yè):拜见。

[68]撰(zhuàn):同“撰”,写。

[69]长书:长信。

[70]贽(zhì至):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

[71]夷:平易。

[72]“谓余”二句:认为我是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

[73]诋:毁谤。

[74]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

[75]骄乡人:对同乡骄傲。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状语,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县官日有bing稍之供(日:每日,名词作状语)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嫩肥美)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今义:小兵)

右备容臭(xiù)(臭:古义:香气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今义: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今义:填满填充)

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同义复词

1.假=借:借

2.叩=问:请教

3.沃=灌:浇洗

4.廪=稍:米粮

5.叱=咄:训斥,呵责

6.欣=悦: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结构助词: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所以,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承接:(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行西逾陇卒)

(2)突然(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

12.慕

①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②羡慕(略无慕艳意)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2媵人持汤沃灌,(灌:通“盥”,浇洗)

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岂他人之过哉(岂……哉?哪里是……呢?固定句式。)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1.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译: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学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到他地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我旧又请教。

2.(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省略主语)翻译:(我)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同(我)交游,(向他们请教)。

3.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词)翻译: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问题研究

1.对比作用

用太学生们学习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习条件低劣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主观努力,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4.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为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5.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读书声画创作一幅对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侧耳为学勤。

6.作者为什么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

用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学习,有概括作用。

7.“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的原因?

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8.写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衣食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富家子弟,而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

9.“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种高尚的情趣。

10.读完本文,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学业的精通,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1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远行万里,向先达虚心请教。

12.具体指出稳重的描写和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写:“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身倾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烨然若神人”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缊袍敝衣”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

议论:“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段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明段旨;“是可谓善学者矣”点明马生的为人;“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点明段旨。

13.对于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有什么看法?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说教之感?

作者现身说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领悟要义,要义比单纯议论更感人,更容易被马生接受。(将自己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学习条件形成对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写了哪几方面的难?

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16.怎样看待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

A.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态度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言之成理即可)

17.“善学者”应有怎样的品质?

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8.有关文章主旨的对联?

名闻天下文称四海缘于心无旁骛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只因养尊处优

19.本文作者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作者的学习态度是嗜学,乐以忘忧,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20.“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愚溪诗序》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灌水之阳,有溪焉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故更之为愚溪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皆山水之奇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可入也潭中鱼可百许头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译文:

17.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18.“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19.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答:

(二〉(14分〉15.A评分标准:3分。16.示例:愚泉共存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17.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18.当地居民有的称之冉溪,有的称之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19.示例:愚公下定决心移山,并看到“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共“愚”实是志向远大、目光长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題),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柳宗元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來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而“无以利世”。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对“愚”的不同理解2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象虎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象虎

楚人有患狐者①,多方以捕之,弗获。或②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③,狐入遇焉④,啼而踣⑤。他日,豕曝(p)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椅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⑥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导读:象虎不是真虎,道理十分明白。如果自己以为像虎就是真虎,那么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注释:①患狐者:受狐狸扰害的人。②或:有的人。无定指代词。③牖(yu)下:窗户之下。④焉:它。代象虎。⑤啼而踣(b):惊叫吓倒在地。踣,跌倒。⑥驳(b):马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乃使作象虎()2.狐入遇焉,啼而踣()()

3.豕曝于其田()()4.被象虎以趋之()

5.颅磔而死()

二、翻译

1.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这个楚人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和答案】

109.象虎

楚国有个受狐狸扰害的人,多方设法来捕捉狐狸,但没有捉到。有人教他说:"虎,山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全都吓掉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让人做了一个假老虎,拿来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户之下。狐进来遇到象虎,惊叫着吓倒在地。有一天,一头野猪出现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让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让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夫大声吆喝,野猪在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通衢奔去。野猪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象虎可以降服天下的野兽。后来,野地里有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马,楚人披上象虎就跑过去。有人劝阻他说:"这是驳呀,真虎尚且不能抵挡,去必将遭难。"不听。那驳马发出雷鸣似的吼叫,扑上前来,抓住了他就咬,楚人头颅破裂而死。

一、l.假老虎2.代象虎跌倒3.野猪出现4.同"披"5.裂

二、1.都吓掉了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俟命,听命,听候处置发落。)

2.就派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派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人呼,野猪从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大路奔去,被捉住了。

三、他认为象虎可以像真老虎那样征服所有的野兽,实在糊涂,还不听别人的劝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文言文翻译——《相见欢》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相见欢全文翻译

独自一个人,无言迈上了西楼,月亮弯弯的像钩子,

梧桐寂寞的立着,深深的庭院弥漫着秋天的气氛。

思绪啊,忘不掉,却又乱得整理不好,是离别吧,

另有一种感觉洋溢在心底。

相见欢对照翻译: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独自一个人,无言迈上了西楼,月亮弯弯的像钩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寂寞的立着,深深的庭院弥漫着秋天的气氛。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思绪啊,忘不掉,却又乱得整理不好,是离别吧,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另有一种感觉洋溢在心底。

相见欢白话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文言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二: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译文三:

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

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

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

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

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译文四:

(即将告别)由三秦环绕护卫着的都城长安,(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zhí]尺。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