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发现的天体【汇编13篇】

人人都想长寿,但是长寿也不是一天炼成的。如何能长寿,就看下你有没有以下11点好习惯。下面,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703

文章

13

篇1:太阳系边缘发现新天体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系边缘发现天体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布朗及其同事特鲁希略在美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他们在太阳系的最外缘发现一个球形天体。

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 288 年,直径约为 1290 公里,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这是自 72 年前发现冥王星以来,太阳系中的一次最重要的发现。

“柯伊伯带”是比冥王星绕太阳轨道更远的一个带状区域。专家们认为彗星等就是从这里起源的。早先的天文观测表明,“柯伊伯带”中存在着大量由冰和岩石组成的天体,但体积普遍较小。天文学家们一直推测,这一区域中可能存在着体积接近行星的更大的天体。这次的新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他们的推测。

新天体距地球 64 亿公里远,处于库伯小行星带以外。新天体的代号暂为“2002LM60”,最后的定名还有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批准。科学家认为,该发现也带来另一希望---在库伯带中将可能发现另外一颗大天体,某些天体甚至可能大于冥王星。而冥王星就是在库伯带中发现的一颗大行星。

布朗他们最初是在 6 月 4 日,利用加州帕洛玛天文台望远镜发现“2002LM60”的,布朗说:“它的大小是所有小行星的总和。”随后,他俩又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这一天体进行了详细观测。

天文学家还为“2002LM60”起了个暂用名字--- “夸欧尔”。对曾经居住在美洛杉矶的汤瓦原住民来说,“夸欧尔”代表将世界所有东西聚集在一起的自然力量。这个暂用名也要由国际天文学会最后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最遥远的天体——“遥远”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据外国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中最远的恒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的100多倍,离太阳的距离是120个天文单位。在寻找神秘的行星x或第九颗行星时,一组天文学家发现了它。国际天文联合会给它取了个临时名字“2018 VG18”和“FarOut”。

2018年11月,夏威夷的8米“昴宿星望远镜”首次发现了“遥远”。然后在12月初,智利麦哲伦望远镜的后续测量证实了它的存在。根据这些观察,这个物体可能在50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它应该是球形的,它的颜色是粉红色的,并且它被认为主要是冰。目前,我们对2018 VG18了解不多。人们认为它的运行速度非常慢,绕太阳运行需要1000多年。

研究小组表示,2018年的VG18运行非常缓慢,因此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全确定其轨道。

华盛顿卡耐基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斯科特·谢泼德在本周的暴风雪中再次观察到地球最远的“亲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还记得那个雪茄天体吗?霍金团队发现它可能携带生命

全文共 2213 字

+ 加入清单

据《连线》杂志报道,自上个月以来,一个神秘的雪茄状物体一直以接近320,0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太阳系飞行。它是太阳系中第一个星际游客。这个宇宙物体的官方名称是A/2017用户界面,但它也被称为乌姆阿穆阿,在夏威夷的意思是“来自遥远过去的信使”。它是由夏威夷大学的泛星项目于10月发现的。这个雪茄形状的物体如此罕见,以至于国际天文联合会不得不为它建立一个新的目录。

斯蒂芬·霍金教授正在领导一个7500万英镑的项目,以突破聆听和寻找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证据。这个项目试图在这个神秘的物体中找到外星科技的证据。“突破性聆听”项目的天文学家将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望远镜对准乌姆阿穆阿,在乌姆阿穆阿寻找智慧生命的迹象。

在六个小时的观测期间,来自“突破聆听”项目组的天文学家仔细探索了这颗星际小行星。绿色海岸射电望远镜扫描了四个无线电频段和数十亿个私人频道,寻找像手机信号一样微弱的通信信号。如果绿岸真的发现了这个信号,这意味着乌姆阿穆阿不仅仅是一颗陨石,它很可能是一艘充满外星或外星技术的宇宙飞船。

截至上周四,天文学家以报告的形式向每个人宣布了他们的初步观察结果。结果表明,乌姆阿穆阿没有任何东西。如果乌姆阿木真的是一种“耳语”,那么它们一定没有在天文学家可以监控的频段内传输任何连续的信号。

然而,负责“突破性聆听”项目的天文学家可能真的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不管乌姆阿穆阿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它本身携带着某种可以用来制造星际宇宙飞船的物质。

参与该项目的天文学家最近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进展。他们的观察结果表明,乌姆阿木被包裹在一个干燥的富含碳的外壳中,当乌姆阿木在今年早些时候飞近我们的太阳系时,这可以保护乌姆阿木的水冰核不被蒸发。我们几乎可以把这个壳看作宇宙飞船的外壳。

领导这项调查的资深天文学家艾伦·菲茨西蒙斯评论说,如果用一个更流行的比喻来描述的话,“它基本上是一种非常好的火焰冰淇淋”。"一种外部燃烧的火焰冰淇淋,但内部是一种粘稠的冰水混合物."

目前,研究人员无法确切说出乌姆阿穆阿是否有冰(不管是否有外星人),但菲茨西蒙斯教授团队的光谱分析显示,乌姆阿穆阿已经被冰冻了很长时间。

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反射光线。通过分析物体反射的光谱,天文学家可以知道光转换的相对量,然后寻找金属、岩石和冰等物质的迹象。

菲茨西蒙斯教授的团队还发现,Oumuamua的物质组成似乎与太阳系边缘的物体非常相似。根据天文学家的假设,如果一个物体位于木星之外,它离太阳足够远,可以容纳大量的冰——甚至在其表面。

数十亿年前,当最大的太阳形成时,许多物体被抛向外围。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在一个叫做奥尔特云的球体云中,在太阳系边缘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而其他物质则完全被抛出太阳系。

如果其他太阳系是以与我们现有的太阳系相同的方式形成的,那么任何从这个系统中“逃逸”的物体也会被冰覆盖的理论是成立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星际物体更可能由冰组成,而不是岩石,”菲茨西蒙斯教授说。然而,当乌姆阿穆阿接近我们的太阳系时,它的行为并不像是由冰构成的东西。

“这太令人惊讶了,”夏威夷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卡伦·梅奇教授说。卡伦教授最近几周也发表了他对乌姆阿穆阿的发现,但他的研究独立于菲茨西蒙斯教授的研究团队。

此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乌姆阿穆阿会像彗星一样,以汽化的形式喷出微观粒子。“但是许多团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乌姆阿穆阿没有喷出任何灰尘或气体,”卡伦教授评论道。

为了理解这背后的原因,菲茨西蒙斯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仔细研究了过去的研究。他们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天文学家已经研究过如果像彗星这样的东西被放入星际天空数十亿年会发生什么。他们发现这样的天体会被“烤”成美味的燃烧甜点。

空间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辐射场,到处都是带电粒子,天文学家也称之为宇宙射线。先前的研究表明,这些宇宙射线会使结冰的物体风干,冰会完全蒸发,而剩余的物质(通常是含碳物质)会在天体表面形成一个紧密的外壳。尽管科学家们还没有弄清楚这些贝壳的厚度和形成速度,但菲茨西蒙斯教授估计,形成半米厚的贝壳至少需要上亿年的时间。这听起来很长,但乌姆阿穆阿的年龄限制已经达到100亿年。

根据菲茨西蒙斯团队的估计,当乌姆阿穆阿飞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时,它的最外层温度将达到300摄氏度,但它有足够的隔离层来保护里面的冰不被蒸发。这自然产生了一个问题:乌姆阿穆阿也保护生活在其中的生命吗?它们可能是一些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

然而,从理论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卡伦教授说,如果微生物生命真的存在于乌姆阿穆阿,他们面临的更大威胁是宇宙射线。一开始,强烈的宇宙射线会“烘烤”乌姆阿穆瓦外表面的所有生物。只有把自己埋在几米深的地下,他们才能免受有害的宇宙辐射。

卡伦教授说:“我是说,如果,我不是说它们真的存在,我也不认为它们会存在。”。

卡伦教授不反对在星际小行星上搜寻外星生命——微生物或其他生物。采访结束时,卡伦教授再次将话题转回到“突破性聆听”项目团队背后的科学家团队,以及他们正在使用绿色海岸射电望远镜观察乌姆阿穆阿的事实。

“我很兴奋能见证这个实验,你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乌姆阿穆阿和自然物体的属性非常一致。然而,另一方面,我们没有数据来反驳它不是人造物体。如果我们没有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射频实验,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答案。它的潜在回报非常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NASA发现“天涯海角”是两个“永恒拥抱”的天体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CNET报道,今年1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探测器近距离通过了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的“极北极北”天体。由于柯伊伯带的物体远离太阳,它们可以在寒冷的宇宙中“不受干扰”地漫游数十亿年,因此自太阳系形成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天涯海角”的官方名称是2014 MU69。本周,研究人员公布了新视野号探测器对这个遥远天体观察的初步结果。该论文发表在周五的《科学》杂志上,描述了一个形状像雪人的太空岩石是如何在寒冷的宇宙中“独自漂浮”的。“天涯海角”没有明显的卫星,也没有可探测到的尘埃和气体,其轨道周期约为293年。

研究人员认为,“天涯海角”的形成不是暴力冲击的结果,即使它是由两个叶结构连接而成的(较大的称为“天涯体”,较小的称为“天涯体”)。

“所有可获得的证据表明,MU69是两个独立形成的天体轻微碰撞或合并的结果,这可能是在它们相互的重力速度下相互接触(速度较慢)的结果,”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艾伦·斯特恩说。

研究人员认为,“地球的尽头”是由两个较小的天体组成的,这两个天体在寒冷的黑暗中“永远拥抱”和“依偎”了数十亿年。这是一个相对平静的事件,也许是“世界末日”经历过的唯一事件。

除了提供一些关于“地球尽头”可能起源的故事外,“新地平线”探测器还帮助证实了天体直径为30公里,表面呈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个公转一圈需要两万年的新天体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科学》杂志在线版18日的新闻,天文学家已经证实了一个遥远的寒冷世界,它位于太阳系的远端。它需要20,000年才能完成一次旋转,而且它的轨道远远超出冥王星。天体目前暂时命名为L91,它的特殊位置和轨道将引导人类发现太阳系中真正的“第九颗行星”。

L91是由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发现的。研究人员尚未获得其大小和质量的准确值,但计算表明,L91可能正在从冰冷的奥尔特星云迁移到另一个冰冷的柯伊伯带,这是太阳系中已知最长的轨道——围绕太阳的一个圆圈需要20,000多年。

这个奇怪的、强拉伸的椭圆轨道意味着L91天体离太阳非常远。它离太阳最近的距离不小于50个天文单位(AU,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在最远的距离,它可能达到1430个天文单位。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巨型行星,但L91的出现揭示了其轨道不受海王星引力影响的世界信息。这个信息以前是未知的,甚至天文学家也不能完全解释这个轨道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外力的作用。

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颗未被发现的拉着L91轨道的巨型行星,这可能是太阳系中人们正在寻找的“第九颗行星”。

作为回应,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天文学家认为,如果“第九颗行星”涉及重力,L91的轨道将有一个大角度的斜面,而不是目前的情况。然而,这颗行星的引力非常复杂,不能排除“第九颗行星”的作用。尽管观点尚未统一,研究人员表示,像L91这样的天体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行星科学的“难题”增加了一个关键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发现宇宙中磁性最强天体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发现宇宙磁性最强天体

经过对中子星磁场的首次直接测量,科学家找到了迄今宇宙中磁性最强的磁体。这个名为 SGR1806- 20 的天体是 10 颗稀有的中子星之一,早在 25 年前即被发现。

利用美航空航天局 R ossiX射线探测器,科学家计算出这颗中子星磁场的强度比以前认为的要高出

10  倍,与普通中子星的磁场强度相比,其强度大了几千倍,是地球上最强磁体磁场强度的几十亿倍。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通讯》上。

SGR1806-20 是一颗直径约为 16 公里的密实中子星,其核心是坍塌的星体,质量比太阳大 10 倍。科学家通过测量这颗中子星的自旋速度和自旋速度的变化,来测量它的磁场强度。

工作在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中心、由乔治·华盛顿大学艾伯拉里姆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该中子星磁场强度约为 1 千万亿高斯,而太阳的平均磁场在 1 至 5 高斯间变动。艾伯拉里姆说:“如果这颗磁星靠近月球,那么我们人体中的分子将会被重新排列。幸运的是, SGR1806-20 离地球 4 万光年,所以地球是安全的。”

从 SGR1806-20 发出的许多脉冲爆发中,艾伯拉里姆小组鉴别出了特征能量。在分析了爆发的光谱特征后,该小组发现一个 5000 电子伏的特定能级。艾伯拉里姆说,这一能级相当于激发一个陷于 1000 万亿高斯磁场中的质子所需要的能量。这也符合磁星“星震”的模型。在该模型中,中子星表面瞬间爆裂开,并喷出质子。“星震”本身是磁星中看到的脉冲爆发现象,所喷出的质子被陷在中子星强磁场回路中。而有关质子特征的结果也符合很多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在太阳系边缘,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悬浮的神秘天体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悬挂在太阳系边缘的巨大天体。这个天体可能有助于揭示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并解开几十年来关于这些天体藏在哪里的谜团。

根据《独立报》网站1月29日的报道,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种大小的天体(一公里到几公里)悬浮在那里,但以前从未发现过。现在,日本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已经使用一种叫做掩星观测的方法成功地发现了这样一个天体。这意味着当物体经过天体前时,它会使光线下降,从而使人们观察天体。

根据这份报告,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其中一个天体,尽管它们已经被预测了70多年。

报道称,这个天体是在“雀跃带”发现的,这是一群漂浮在海王星外的小天体。最著名的是冥王星,但是那里有许多天体。

他们被认为是早期太阳系的残余。因为它们离地球很远,而且大部分不受辐射和较大行星的影响,所以它们仍然和那时基本相同,这可能让科学家在行星形成之前找到追踪太阳系的方法。

报告称,这一发现表明,这些天体的数量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多。这一发现还表明,最终将成为行星的天体将首先形成一个1000米大小的星团,然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今天环绕人类的宇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科学家发现极亮天体恒星残骸,亮度超太阳千万倍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在一个临近的星系中发现一个濒死的恒星残骸,它的亮度超过太阳1000万倍。这一发现带来了许多问题,而且推翻了我们对于宇宙中一些极端现象的物理学理解。

科学家发现极亮天体恒星残骸,亮度超太阳千万倍

这颗新发现的星球残骸属于宇宙中一种罕见的极亮光源,也就是所谓的X射线极亮天体。尽管它并非是我们所观察到这类天体中最亮的,但是这颗特殊星体的亮度是我们发现的其它任何恒星残骸的10倍。

黑洞巨大的引力会吸引来自恒星的气体,缓慢吞食。当恒星的气体进入黑洞,就会形成一个极亮的盘状物,也就是地球上的天文学家们所观察到的这种特征。

这种盘状物极热,能达到数千万华氏度,因此它的大部分光线都是以高能X射线的形式存在。这是因为气体正以极高的速度运动,这就使它变得极热而且极亮。

从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探测宇宙中的这些明亮特征,他们把它称之为X射线极亮星体(ULX)。虽然这些光源的起源我们仍然一无所知,但是科学家们怀疑它们可能来自于恒星和黑洞间到的这种双星系统。

就像黑洞一样,当一颗质量远大于太阳的恒星在生命终结时塌陷就会形成中子星。然而,中子星并不具备黑洞一样的引力,因此无法捕获光线。它们会发射出光脉冲,这也是研究团队确信这个系统是脉冲星而不是别的天体的原因。

这颗中子星如何能够快速吸收气体仍然是一个谜。研究团队认为,这或许源自它的强磁场带来的改变。

无论答案是什么,这种奇特而且带来巨大改变的发现足够科学家们头疼一段时间了。加拿大亚伯达大学的一位物理学研究人员称,起源理论限制了这种星体的亮度,应当比发现的这颗星体亮度弱100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天文学可能发现了系外天体撞击地球的证据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阿米尔·西拉伊和亚伯拉罕·勒布在预先打印好的网站arXiv上发表了一份报告,称2014年,系外行星撞击地球。亚伯拉罕·勒布最近因声称外行星乌姆阿穆阿可能是一艘外星飞船而出名。

Oumuamua被认为是第一个已知的太阳系外天体,因为它的轨道表明它不受太阳引力的限制,而且它的速度比传统天体快。两位研究人员推断,比普通天体更快的速度可能是太阳系以外的证据

他们搜索了近地天体中心的近地天体数据库,发现了三个速度极快的天体,其中两个因数据不足而被遗弃,第三个于2014年1月24日进入地球大气层解体,测量速度为216,000公里/小时。根据其轨道和反向跟踪,研究人员认为该天体可能来自太阳系以外。

如果被证实,它可能是第一个撞击地球的已知外星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全球最大功率的伽马望远镜发现新天体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大功率的伽马望远镜发现天体

俄罗斯当地时间 10 月 21 日 20 时(北京时间 10 月 22 日 1 时)消息,一年前(2002 年 10 月 17 日)由俄罗斯“质子”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由欧洲航天局经营的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伽马天文望远镜“Integral”发现了新型天文研究对象。

这种新型天文研究对象指的就是由冰冷气体构成的厚密外壳所包围的双星天体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黑洞或中子星。由于这种天体一般都被这种特有的气体外壳裹得严严实实,所以传统的天文望远镜从未发现过它的踪迹。为研究宇宙间此类隐秘高能现象而专门设计的“Integral”伽马天文望远镜因能够通过放射伽马射线流探知这类神秘天体而在此研究领域独领风骚,因此它还被科学界冠以“黑洞猎手”的美名。

2003 年 1 月 29 日,“Integral”伽马望远镜首次探 测 到 的 这 类 神 秘 天 体 , 并 取 代 号 为IGRJ16318-4848。尽管天文学家们目前尚未确定其与地球的准确距离,但科学家们相信,这个神秘天体就位于我们的银河系内。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后科学家们认为,“Integral”伽马望远镜所探测到的这一目标很可能就是一个双星天体系统,它是由一个质量极其庞大的伴星与中子星或者黑洞组成的紧密实体。

在类似的双星天体系统内,“常规”恒星(伴星)因其气态外壳表层在其邻居巨大的引力作用下遭到破坏而逐渐向坍缩星(黑洞或中子星)靠近,同时其运动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在其加速运动过程中与宇宙空间各种微粒进行磨擦产生的巨大能量便以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形式释放出来,包括伽马射线、可见光与红外线,直到最终被相邻的坍缩星所吞噬。在我们广袤无垠的银河系中,类似的天体系统多达约 300 多个,所以科学家们今天将目光投向 IGRJ16318-4848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然而,令人不能不感觉到遗憾的是,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天体并没有被发现。

天文学家们认为,造成这种双星天体系统此前一直没有被发现的罪魁祸首就是其外围紧密的气体外壳。在这种条件下,只有高能光子能够透过此厚密的外壳,而其它大多数能量成份能被牢牢地禁锢在里面。这就是为何前几代天文望远镜都没有发现这一目标而高能、专业的“Integral”伽马望远镜轻而易举地发现它的原因。

为了证明这一点,天文学家们还利用了欧洲航天局另外一个天文观察台——“XMM-牛顿”X 射线天文观测台(“XMM-牛顿”X 射线天文观测台于 1999 年 12 月 10 日由“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它将在未来 10 年间向天文学家们提供各类太空观测数据),它将对 X 光波范围内的高能成份进行观测。它已于今年 2 月份确认了上述这种天体的存在,并证实其周围由密布的冷冻气体构成的不透明外壳,而且还证实这层外壳的横断面与地球轨道的直径相当。

据来自瑞士“Integral”伽马望远镜数据研究中心并领导此项研究工作的罗纳德-怀特教授表示:“只有高能光子(能量超过 10 千电子伏)能够穿透这一气体外壳。正是由于如此,以前的低能天文望远镜,包括前几代的伽马宇宙观测台都没有 发现 IGR J16318-4848,而灵敏度极高的新型‘Integral’伽马望远镜完成了这一使命”。

如今,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探测出我们的银河系中到底还有多少这种隐性天体。我们相信,“XMM-牛顿”X 射线天文观测台和“Integral”伽马天文望远镜这对绝妙组合将联手完成进一步的观测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类所未曾发现的奇异物质天体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1月12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之一。仅仅一勺中子星物质的质量就能超过整个月球。

中子星有一座城市那么大。但是在这个神秘的天体内部,有一个过程在进行中——科学家们相信中子星物质会由于严重的挤压而变得极其致密,甚至变成所谓的“奇异物质”,对这些奇异物质的观察可能有助于我们揭开宇宙的一些奥秘。

奇怪的天体

图为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美丽”实验设备。

佩德罗·莫赖斯博士和奥斯瓦尔多·米兰达博士都来自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这正是他们最新的理论观点之一。他们指出,某些类型的中子星可能由一种叫做“奇怪物质”的新型物质组成。我们不熟悉这种物质的性质,但它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亚原子粒子组成的“液体”。

莫拉里斯博士告诉《每日邮报》:“恒星、星系、行星甚至我们自己都是由所谓的重子组成的。所谓的重子是质子或中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有六种不同的夸克(即不同的“味道”),即上夸克、下夸克、迷夸克、奇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根据这些夸克的不同组合,它们可以形成不同的重子。例如,两个上夸克加上一个下夸克形成一个质子,而两个下夸克加上一个上夸克形成一个中子。

然而,在中子星内部,传统的重子,即质子和中子,即构成我们周围一切的物质,将被强烈压缩,成为一种新的物质,即所谓的“奇异物质”。这些物质看起来可能和普通物质一样,但是它们和暗物质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们可以形成实际的物理实体。

Molares说:“这种奇怪的物质和普通物质的最大区别是它的密度。顾名思义,中子星是由中子组成的,即两个低夸克加上一个高夸克。这样形成的恒星密度极高,旋转速度极快。它们中的大多数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3到1.4倍。”

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物质由两种“味道”组成,并且由两种基本粒子组成——上夸克和下夸克。然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形成一种罕见的“三味”物质,即由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夸克组成的物质。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奇怪物质”。Molares博士说,如果中子星的质量足够大,旋转速度足够快,那么整个恒星可能是由这种奇怪的物质组成的。这样的恒星比普通的中子星小得多。例如,质量约为太阳质量0.2倍的中子星半径约为15公里。然而,由奇怪物质组成的质量相同的天体半径不到5公里。

如果这个理论能够被证实,这将意味着宇宙中的物质可能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多。Molares博士说,由于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地球上的单个夸克,验证这种奇怪物质存在的唯一方法就是观察中子星。

“奇怪的事情”

天文学中的“圣杯”之一

然而,有趣的是,发现这种奇怪物质存在的过程也可能提供另一种探测引力波的方法,引力波是天文学中的“圣杯”之一。

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引力波是空间和时间的涟漪,是由宇宙中巨大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然而,尽管有无数的尝试和努力,它的存在尚未得到证明。

Molares博士说,如果由奇怪物质组成的恒星确实存在,它们将与双星系统中的普通中子星相互作用,并产生可探测的效应。他说,对这种双星系统的观测将能够探测到引力波信号,这将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重大实验突破之一。

然而,就目前而言,只考虑这种奇怪的物质和由它组成的恒星是否真的存在已经很有吸引力了,因为这将意味着宇宙中仍有一个奇怪的天体,其性质远远超出我们目前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130亿光年遥远天体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学家发现地球130 亿光年遥远天体

据俄通社-塔斯社 2 月 16 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发现我们宇宙中最遥远的天体,按宇宙尺度来看,该天体不大,它距离我们地球约 130 亿光年,即它是在约 130 亿年前诞生的,天文学家相信这是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实际上可以说,它是在大爆炸之后宇宙诞生约 7.5 亿光年后形成的,根据现代理论,宇宙“诞生”于骇人听闻的灾变,即有时称之为奇点,有时又称之为发生在约 137 亿光年前的大爆炸。

事实上天文学家成功看到的不是该天体本身,而只是利用不可思议的“引力透镜”物理学效应看到它在宇宙深处形成的图像。该天体曾被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过,现在又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新发现的天体的横截面只有 2000 光年,而作为比较,我们银河系的横截面约为 10 万光年。该天体形成于所谓的宇宙黑暗时代的边缘,当时它充满氢气和氦气,还不存任何其他巨大天体,如此早诞生的天体使天文学家又面临一个新的不解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天文学家意外发现10颗外海王星天体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海王星天体外天体常简称为海外天体,它是指太阳系中所在位置或运行轨道超出海王星轨道范围的天体。日前,天文学家意外发现10颗外海王星天体,基于这10颗天体的位置和轨道,天文学家把它们称为“外海王星天体”。据了解,此次发现将有助于研究者们更好地研究、理解太阳系的真实状况。

近期,天文学家在搜寻太阳系“第九行星”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之前未探测到的10颗外海王星天体。

研究小组成员、华盛顿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斯科特-谢帕特博士说:“海王星轨道之外的天体或将揭晓太阳系起源和进化之谜,虽然我们认为这里存在着数千个小型天体,但迄今并未发现较多数量的小型天体,主要原因是它们距离非常遥远。

体积较小的外海王星天体的存在让科学家认为太阳系边缘应当存在着体积更大的神秘行星,伴随着进一步研究,科学家或将更好地理解太阳系外侧的真实状况。

据悉,发现这些外海王星天体将有助于更精确地预测太阳系第九行星的体积大小和与太阳保持的距离,因为第九行星的引力作用将影响海王星之外小型天体的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