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生儿低血糖有什么症状和危害推荐五篇

浏览

2699

文章

5

篇1:新生儿低血糖脑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低血糖该如何进行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新生儿低血糖有时单独出现,有时随其他疾病并发,患者大多为早产儿,母亲为糖尿病患者的婴儿,小于胎龄儿或者患有新生儿缺氧,硬肿症和败血症的新生儿。那么新生儿低血糖脑症状有哪些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新生儿低血糖脑症状有哪些

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反应差或烦躁、喂养困难、哭声异常、肌张力低、激惹、惊厥、呼吸暂停等。经补糖后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低血糖症多为暂时的,如反复发作需考虑糖原累积症、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胰高糖素缺乏和皮质醇缺乏等。对可疑低血糖者常用纸片法,进行血糖监测。持续反复发作低血糖者,应作有关的辅助检查。可能与脑的葡萄糖供应不足有关,低血糖时间越长,对脑的影响越大。

根据引起低血糖的病因不同,临床上可分为4型。

1、早期过渡型窒息、重型溶血病、糖尿病孕妇的婴儿出生后早期易发生低血糖,但一般无症状,有症状者多发生于生后6~12小时,病程短暂且症状轻微。

2、典型或暂时性低血糖型孕妇曾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双胎儿、小于胎龄儿(由于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可出现典型低血糖症,多发生在出生后2~3天。大多为暂时性,预后良好。

3、继发性低血糖型原发疾病如硬肿症、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继发低血糖症,但症状常不易与原发疾病区别。

4、持续性或反复性低血糖比较少见,如由于糖原累积症、增糖素缺乏症或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引起的低血糖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生儿低血糖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低血糖该如何进行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患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即低于40-45mg/dl。其病因是患儿体内血糖调节机制发生异常,常见于患儿出生后两个小时。那么新生儿低血糖症状有哪些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疾病急救知识。

新生儿发生低血糖时有的出现症状,有的无症状。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嗜睡、激惹、多汗、苍白、无力、哭声弱、喂养困难或饥饿感、心动过速等,继而出现烦躁、震颤、眼球异常转动、阵发性青紫、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

根据引起低血糖的病因不同,临床上可分为4型。

1、早期过渡型窒息、重型溶血病、糖尿病孕妇的婴儿出生后早期易发生低血糖,但一般无症状,有症状者多发生于生后6~12小时,病程短暂且症状轻微。

2、典型或暂时性低血糖型孕妇曾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双胎儿、小于胎龄儿(由于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可出现典型低血糖症,多发生在出生后2~3天。大多为暂时性,预后良好。

3、继发性低血糖型原发疾病如硬肿症、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继发低血糖症,但症状常不易与原发疾病区别。

4、持续性或反复性低血糖比较少见,如由于糖原累积症、增糖素缺乏症或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引起的低血糖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低血糖该如何进行急救相信是很多朋友想要了解的急救知识。新生儿低血糖是指发生于新生儿群体,血糖低于相同年龄段最低正常指标的情况,以出生后一天内

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

一、常见症状

新生儿低血糖往往不容易发现,那是因为不少新生儿低血糖的患者从表面上看几乎无异状。症状显露的患儿一般会有暴躁、喂养难、哭声异常、呼吸暂停、反应差、嗜睡等表现。

在补充葡萄糖,血糖即可恢复,这些症状也会有所缓解消失。大多数低血糖症不会维持太久,如果症状长期出现就要考虑是先天性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如先天性酶缺陷等。对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儿进行血糖检查,长期发作的低血糖症患者要还需要接受其他相应的检查,积极采取治疗,以减少低血糖症对脑部产生的伤害。

二、具体分类

根据低血糖的四种病因,表现症状可做以下具体分类:

1、早期过渡型

由于母体患糖尿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重度溶血症所引起,通常无异常表现,或者在分娩后半天内有暂时的轻微症状。

2、典型或暂时性低血糖型

由于母体患有低血糖或者高血压综合征所引起的,或由于新生儿为多胞胎,足月小样儿而导致的低血糖往往在几天后发生,持续时间短,且危险系数低。

3、继发性低血糖型

由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败血症,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从症状来看与原发低血糖无特别之处。

4、持续性或反复性低血糖

长期复发的十分罕见,多是由于先天性分泌功能异常导致,如先天性酶缺陷,由于腺垂体细胞功能不全导致糖类代谢类激素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低血糖的危害有什么症状

全文共 2017 字

+ 加入清单

每每说到低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低血糖危害性不大,随之对其治疗也不会太重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低血糖的危害及症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低血糖的症状

1、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低血糖时,未出现自主神经及神经性低血糖的表现。而是以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口唇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出现。注射胰岛素者,若每日守时出现些类症状,应警惕有无低血糖的存在。

2、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由于低血糖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发凉、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是一种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促使患者采取即刻进食的防护措施。此组症状多见于注射胰岛素过量以及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的糖尿病患者。

由于血糖急骤降低,也称为急性低血糖症的表现。如果血糖更低或持续低血糖的时间更长,就会出现精神和意识障碍,表现在神经中枢功能异常,可以在上述症状之后进一步发生,也可作为首发或主要症状,出现头痛头晕、不安躁动、语言障碍、定向力呀识别力突然丧失或精神失常,进一步可抽搐、偏瘫、昏睡、呼吸、血压被抑制状态,以致死亡。

如果是神经性低血糖症,由于低血糖历时较久,病情进一步发展,病人会出现一组损害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的症状,表现为性格改变、意识障碍、神经失常、视力模糊、手足抽搐、嗜睡及昏迷等严重后果。神经性低血糖常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发生,故又称为慢性或亚急性低血糖的表现。

低血糖吃什么好

1、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2、均衡饮食

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3、应加以限制的食物

严格限制单糖类摄取量,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例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类及马铃薯可以一周吃2次。

4、增加高纤维饮食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纤维本身也可延缓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时,先服用纤维素,以稳定血糖。两餐之间服用螺旋藻片,可进一步地稳定血糖浓度。

5、戒烟禁酒

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6、补充营养素

(1) 铬

每天300微克。此矿物质对葡萄糖的代谢很重要,天然啤酒酵母、全麦面粉、谷类和奶酪、瘦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铬元素。

(2) 维生素B群添加B6加肝液

注射维生素B群(1cc)加B6(1/2cc)加肝液(1cc)能产生相当好的效果。每周注射2次,三个月后,改成每周注射1次,如此维持2个月或更久。这帮助患者能接受使血糖降低的食物。这种注射相当重要,尤其对于老年人,因为他们常有吸收不良的问题。

(3)硫胺素(B1)、烟碱素(B3)及维生素B12加泛酸(B5)用量分别为每天100毫克、100毫克、300微克、1000毫克,分成数次,空腹使用。它们可以帮助糖的代谢,B5对肾上腺功能及将葡萄糖转换为能量具有重要性。

(4)钙加镁、锌

用量分别为一天1500毫克、750毫克和50毫克,均在餐后及睡前分成数次服用。糖类的代谢需要钙和镁的协助。而锌是大部分低血糖患者所缺乏的。

(5)L-半胱胺酸

用量依产品指示。它能阻止胰岛素降低血糖。

(6)蛋白质分解酵素

两餐之间服用。低血糖症者常常无法消化蛋白质。

(7)螺旋藻或蛋白质粉

用量依产品指示。帮助平衡两餐之间的血糖浓度。

(8)有氧堆体清肠剂(ABC)及芦荟汁

是好的纤维素来源,清晨空腹时服用,要迅速喝下,否则很快就变硬。它能延缓血糖下降。

(9)蜂壬浆

用量依产品指示。含天然的泛酸(B5),可以滋养肾上腺。

低血糖的危害

1、心血管系统功能受损

表现心率加快,脉压增加,静息期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神经系统受损

大脑皮层受抑制,可发生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渐丧失,嗜睡、振颤、精神失常等,当皮层下受抑制,骚动不安,瞳孔散大,强直性惊厥等,甚至瘫痪,血压下降。

3、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 ,甚至危及生命。

(2)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3)一过性低血糖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4)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为了防止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患者平时注意随身带两样东西:一样是“病人卡”,说明自己的姓名、所患疾病名称、用药情况、家庭住址等;另一样就是食品或糖果,必要时吃上以迅速改变低血糖状态,但千万注意不要用甜味剂食品治疗低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代谢性疾病之一。不论胎龄等因素,持续或反复发作新生儿低血糖症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病变,临床上出现智力低下、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但由于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症状不明显,常常会被忽视。那么新生儿低血糖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疗好呢?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对易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定时监测血糖,及早补充糖水或静脉补液,保证足够热量,并注意保暖。

血糖低于2.5mmol/L者,即使无症状,也应开始治疗。予口服或鼻饲10%葡萄糖液,每次2~6ml,每2小时一次,直到血糖水平稳定。如血糖仍不升则改为静内滴注10%葡萄糖液。

对有症状者均应静脉滴注葡萄糖液,首剂用10%~15%葡萄糖5~lOml/kg,然后用10%葡萄糖,每日60~80ml/kg,或以每分钟5m1/kg的速度滴注葡萄糖液,维持血糖水平在2.2mmol/L以上。以后改用5%葡萄糖液,并逐渐减量。

重症低血糖需快速输入葡萄糖每分钟15~20mg/kg,如无效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日5mg/kg,或口服泼尼松每日lmg/kg,到症状消失24~4

新生儿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低血糖发病越早,血中葡萄糖数值越低,存在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智力低下、脑瘫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如果延误诊断,治疗不及时,也可导致死亡。

新生儿低血糖最多见于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的小儿。因为小儿在出生前一直处在母亲体内血糖较高的环境中,以致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

出生后,小儿体内胰岛素仍处于亢进状态,故于生后数小时内,小儿血糖急剧下降。另外早产儿、双胎、体重极低的新生儿肝脏内肝糖原贮存量都较少,如不提前喂奶,易发生低血糖。患重病的小儿葡萄糖消耗增加,易致低血糖。此外有些遗传性疾病也可引起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多在出生后24~72小时出现,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小儿在生后几小时即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开始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较多,软弱无力,哭吵要吃奶等。如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可出现嗜睡、抽搐、昏迷、呼吸增快、呼吸暂时停止等严重表现。

因为新生儿低血糖存在时间越长,越易影响小儿智力,所以母亲要尽早给小儿喂奶,不能吃奶者要静脉补充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对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小儿及双胎、早产、体重极低、患重病的小儿要定时查血中葡萄糖数值,如果血糖低于2.24mmol/L,不等出现症状就要开始治疗,可以喂食葡萄糖。出现症状时,应静脉补充葡萄糖直至血糖稳定在2.24mmol/L以上。

以上小编给您介绍了新生儿低血糖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以及怎样治疗好,有关婴儿低血糖是怎么回事的常识小编继续持续更新,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常识请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