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生儿脐带过长什么原因造成的(通用十篇)

浏览

4434

文章

10

篇1: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463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黄色的皮肤,黄色的眼睛,俗称为黄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生儿黄疸”,在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是由于婴儿身体里的胆红素物质累积而引起的。那么,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

这是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有现象。一方面,胎儿在母体为满足自身对氧气的需求拥有许多不成熟的红细胞。出生后,这些红细胞会逐步破裂,将大量胆红素释放到血液中去,使得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远高于正常值。另一方面,新生儿的肝脏还不那么健全,不能代谢如此多的胆红素。这就造成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1.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可以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孕二醇,这就降低了人体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从而发生黄疸现象。其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在达到峰值后,新生儿继续出现黄疸现象并有加重趋势,哺乳后尤其加重,停止哺乳后黄疸现象有所减轻,但恢复哺乳后依旧加重。此种黄疸不会引起新生儿身体不适,也不会影响其食欲,故对新生儿健康并无大碍,可用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喂养,待病情有所好转后再给婴儿食用母乳。

2.溶血性黄疸

此类黄疸是由亲子血型不同而产生,以ABO溶血最为常见,发病率大于10%。亲子两代血型,与患病几率和严重性的关系,如下表:

3.感染性黄疸

此病症是因为肝细胞被细菌或病毒所感染,代谢能力下降所致。其中,病毒感染大多发生于子宫内,以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最为多见,细菌感染则容易产生败血症黄疸。此种黄疸的特点是持久不退,或退后有发,周而复始。

4.阻塞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如果新生儿胆道出现了畸形发育,如胆道阻塞等,则会出现该型黄疸。其主要表现:出生1-2周后(有的新生儿会达到3-4周)出现相关症状,且病情逐步加重,甚至大便也变黄,或出现类似陶土样的白色。通过B超,可以发现并确认病情。

5.药物性黄疸

若是新生儿使用VK3、VK34,或新生霉素等药物,均有引发该病的可能性。

6.其他

某些遗传病可能是诱发因素。比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球形红细胞增多,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1.生理性黄疸:

首发于面部和脖子,然后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通常在出生2至3天时出现,4至5天时可达到顶峰,约1周后大多可自行消退。症状较为严重的新生儿,黄染部位遍布全身,甚至呕吐物也呈现黄色,时间可持续至少1周,但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贫血和肝脾肿胀等现象。从发生几率上看,早产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几率高于正常新生儿,其程度也较为严重。

2.溶血性黄疸:

往往伴随有贫血和水肿现象,新生儿的肝脏、脾脏等也会随之肿大。

3.感染性黄疸:

有原发性疾病,往往伴随发热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黄疸,患儿食欲将严重下降,并有肝功能损害。

4.阻塞性黄疸:

皮肤泛黄或呈现绿色,肝肿大,硬化,大小便皆变深色,粪便呈现出类似陶土的灰色或白色。血胆红质超标,有出血的可能。部分病人会出现骨骼疏松。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新生儿黄疸是可以预防的。简单介绍预防该病的几种方法:

1.对于曾经生育过黄疸儿的女性来说,可服用中药以做预防。

2.有肝炎病史的孕妇,需密切监控其血液中抗体的变化。分娩前后,对其本人和婴儿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

3.如果夫妇血型不合,则新生儿有发生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此时需要对新生儿的羊水和血清进行化验,来防止上述病情发生。

4.观察新生儿巩膜,并判断何时起病以及何时消退,可及早发现黄疸。

5.孕妇应作息有常,饮食有度,不食生冷与刺激食物,以防自身身体受损而影响下一代。

6.注意不要让新生儿着凉。同时,开始哺乳的时间要适当提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胎儿脐带绕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并不是一直在老老实实的睡觉、安静的成长,而是不停动来动去、抓来抓去的,尤其孕中晚期,胎宝宝的本事就更大了,翻滚、拳打、脚踢样样精通,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脐带绕颈的情况。胎儿脐带绕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孕妈如何应对胎儿脐带绕颈?一起和看看吧。

为什么会发生脐带绕颈?

一般情况下,胎宝宝和脐带都在准妈妈的子宫里漂浮着,当胎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在羊水中活动,伸伸手和脚,甚至翻个跟斗,大多数时候胎儿和脐带可以和平共处,但一不小心可能胎儿就会把手脚或身体和脐带缠在一起。

当空间足够大的时候,胎宝宝可以再翻个身又绕出来(所以有时候超声检查看到脐带绕颈而下次检查时又发现不绕了),但是当胎宝宝越长越大,“羊水漂浮池”相对变小了,胎宝宝不再能大幅度地运动了,这时如果有脐带绕颈,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脐带绕颈属高危妊娠,随时可引起胎宝宝宫内窘迫。孕末期若脐带有多处缠绕,对于胎宝宝则是非常危险的,缠绕较紧者可影响脐带血流的通过,从而影响到胎宝宝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使胎宝宝出现胎心率减慢,严重者可能出现胎宝宝缺氧,甚至胎宝宝死亡。

以上是小编简单介绍的脐带绕颈的原因,孕妇要经常做身体检查,学习基本的孕妇分娩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造成脐带脱垂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脐带是妈妈和胎宝宝之间桥梁,若是发生了脱垂,就很可能会给胎儿带来不利影响。那么造成脐带脱垂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异常胎先露

这是导致此症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每500例头先露中就有1位患有此症,占比为0.2%,25例臀先露中发生1例,占比4%,肩先露中此症发生率最高,每7例中就发生1例,占比高达14%。头位、横位和臀位这三种异常胎位中发生此症的比例大概是1:70:20,由此说明了脐带脱垂和异常先露的相关性。臀先露中出现足先露的几率大,但其中单臀先露却很少出现脱垂,这是因为先露部位能和盆腔紧密相贴不留多余的空隙。一些不正常的先露比如枕后位和颜面位等,往往与骨盆口间有缝隙,所以发生此症的概率较高。

2.胎头浮动

骨盆窄小、胎儿头盆相对不称和过度发育和腹壁松弛后头部仍然高浮,在胎衣开裂后,羊水流出时形成的冲力会将脐带带出。若骨盆较为扁平,其入口处会与先露产生空隙,再加上胎头入盆较难,发生此症的概率就比较高。

3.胎盘低置(或同时有脐带边缘性附着)

这会使胎先露不能顺利与骨盆的入口相连接,或是影响胎位不正,特别是脐带附着在胎盘的下边缘这种情况,脱垂的几率会上升不少。

4.早产或双胎妊娠

后面一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第二胎娩出前,可能原因是胎儿太小、先露部位未能与骨盆的入口紧密连接或发生胎位异常的概率较高。

5.脐带过长

当先露能和骨盆相称时,这并不是引致脱垂的关键因素,但若孩子的头部不能衔接,则过长的脐带就容易发生脱垂。数据显示,若脐带有0.75米或是更长,则其脱垂的概率比普通的多10倍。

6.其他

比如胎衣早破、羊水太多。后者是因为胎衣破裂后宫腔里压力太大,羊水流速快,带来的力会将脐带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生儿眼屎多 什么原因会造成眼屎多

全文共 1696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眼屎多怎么回事呢?在生活中,新生儿是非常娇弱的,有时候他们分泌过多的眼屎,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办,那么,新生儿护理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眼屎多是怎么回事吧!

爸爸妈妈有时会发现刚睡醒的宝宝眼屎很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怎么办?在清理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有时新生儿容易上火,这时候眼屎也会增多。眼屎不仅看上不去不好,还会妨碍宝宝睁眼,那么,爸爸妈妈们该如何为新生儿清理眼屎呢?

1.眼睫毛的刺激

宝宝60天-90天大时,每次刚睡醒时,妈妈也许会在宝宝的眼角发现一些白色的眼屎。这一年龄段宝宝的眼睫毛不往外长,反而有一定可能会向内长,从而刺激眼球摩擦,产生更多的眼屎。

等宝宝满1岁,睫毛才会正常向外生长,这时候眼屎就会自然减少。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只需要用湿润的毛巾轻轻擦拭掉即可。

2.婴儿鼻泪管发育不全

宝宝的鼻泪管没有达到成人的长度,瓣膜也没有达到成人的成熟度,所以对眼泪的正常流出有阻碍作用,就会使得眼屎变多堆积。要想使宝宝的鼻泪管更加通顺,妈妈可以每日按摩孩子的鼻梁。

3.体内有积热或发热

体内有积热,说白了就是上火。体内有积热的宝宝通常比正常宝宝更会出汗、也更怕热、舌苔也比正常宝宝更厚。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要多给宝宝喝水,并且准备清火的东西给宝宝吃。此外,宝宝在发烧时也会造成眼屎过多的情况。

4.细菌感染

若宝宝没有预兆的眼屎增加,而且眼睛还红红的有血丝,这就不正常了,可能是因为宝宝的眼睛里有细菌,泪囊被感染了,细菌在泪囊里繁殖甚至化脓,这些物质难以排出就造成了眼屎会比较多。

这种情况还可能导致角膜炎,若不正确地对待,宝宝的视力可能会受影响。这种情况,建议父母别擅自用眼药水,最好带宝宝就医。

新生儿眼屎多怎么办

1.结膜炎症

准备工作是先除去眼角的堆积物,然后咨询医生,使用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或眼膏,或者冲洗结膜,这些能都缓解症状。若宝宝不仅眼屎多,在大便小便方面也有异常的话,则可以选用一些清火的中药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还要增加水分的摄入,注意奶粉是否影响了宝宝的消化。此外,要保持宝宝双手处于干净状态,经常性地修剪宝宝和自己的指甲,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对眼睛的影响。

2.新生儿泪囊炎

平时父母可以沿着从鼻根到鼻头的顺序对泪囊和鼻泪管进行按摩,如果宝宝还有感染情况,则应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这两种方法都没有治愈的话,可能需要施行探通术。

3.淋球菌性脓眼病

如果宝宝是在正规医院出生的,在刚出生时一般都用1%的硝酸银溶液滴入眼睛,防止新生儿感染眼疾。但是如果是出生在不正规的医院,孩子就会较容易感染此病。为了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最好去正规医院就医,以防更加严重。

4.角膜溃疡

如果角膜溃疡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有误的话,可能会对宝宝的视力产生负面影响,宝宝甚至会出现角膜穿孔的症状。但只要被确诊为角膜溃疡,马上使用足够的抗生素药物是抑制感染的最好选择,具体用药还是需要遵照医嘱。

5.眼睑内翻

宝宝12个月前后,脸部骨骼大致发育得和成人一样,睫毛也会正常向外长,分泌物也不会堆积在眼部,这种情况可以不采取药物措施。

父母可以用湿润的温毛巾擦拭宝宝眼部,还能够用蘸有2%硼酸溶液的棉签按照由内到外的方向擦拭眼角。如果宝宝在一岁骨骼发育结束后症状还没有缓解,可以进行手术来重塑脸型。

如何清理新生儿眼屎

1.温水浸泡毛巾后拧干,保证水温在30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可以用手测试水温,感觉应该是不冷不热的。同时,要确保毛巾是消毒后干净的。

2.用柔软的那一面毛巾接触宝宝的眼睛,完全覆盖住15秒,使得眼屎变软。

3.模仿眼保健操的动作,按照内外、上下的顺序清理眼屎,动作要轻柔。

注意事项

1.宝宝的皮肤特别细嫩,所以要保证动作轻柔。如果怕擦拭动作会伤到宝宝,可以选择蘸湿的方式。

2.毛巾不能是水淋淋的,而且最好选择纯棉材质。

3.浸湿毛巾的水应该选用烧滚晾冷的,这样可以避免生水中的细菌感染宝宝眼睛。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新生儿眼屎多是什么原因了吗?刚出生的宝宝他们的眼睛是非常脆弱的,常常还会有眼屎的情况,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儿眼屎多是怎么回事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时期呕吐,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临床上新生儿呕吐是常见病症现象,常见因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导致窒息、呼吸暂停,并继发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呕吐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新生儿时期呕吐,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临床常见的与内外科疾病有关的新生儿呕吐如下: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幽门痉挛,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先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过4滴,直到小儿出现面红为止,一般能获得明显疗效。

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腹胀、吐奶。对于新生儿便秘可以用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常随之缓解。

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泻、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呕吐的发病中常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危害极大,我们应该特别引起重视。

新生儿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

临床常常在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但吐后仍有饥饿感,由于频繁呕吐,新生儿常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腹部体检时,可以摸到枣核样的块物。

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临床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总之,新生儿时期的呕吐有很多种原因,家长们要注意判断病情,然后根据医生的指导,对症下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宝宝食物中毒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原因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脐带护理是每位家长必学的功课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在出生后3-7天会脱落,那么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原因

1、脐带结扎位置太高

以往主张脐带结扎部位在距脐轮0.5-1cm处,现在很多、主张脐带结扎部位在距脐轮0.5cm处。多家医院经过临床实践采取在脐轮处(即脐根部)或距脐轮0.1-0.2cm处结扎。

结扎位置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有些新生儿的脐带结扎位置太高,有的甚至超过1cm,使结扎部位和脐根部之间有较长部分仍有少量血液供应或易形成小血肿,使残脐不易干枯坏死,影响脐带脱落,且容易导致细菌繁殖而感染。

2、新生儿脐带较粗大

脐带内有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有丰富的华通胶,具有保护血管和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

有些新生儿脐带较一般新生儿的粗大(俗称水脐)含华通胶较多,在脐轮上0.5cm处结扎脐带,气门芯或丝线易滑脱出血,且由于有丰富的华通胶,脐带粗壮,气门芯或丝带不能直接结扎血管,使结扎处至脐根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或常使脐带液化,有渗液,致使残脐长时间不能干燥,而影响正常脱落。

3、新生儿脐带发育较细

现在大部分医院都是使用直径约2mm的气门芯结扎脐带,因其有较传统的丝线结扎简单、方便、结扎速度快的优点而被临床广泛使用,但缺点是对新生儿脐带发育的粗细没有选择性,对发育较细的脐带往往结扎不紧,不能完全阻断脐带残端的血液循环而影响脐带的干枯、僵化。

4、脐带消毒不当

现在提倡尽量缩短母婴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后,母婴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4-5天即可以出院,有些甚至出生后48h(顺产),母婴一般情况好,无特殊情况就可以出院。

出院后第1天起再由出生医院医务人员上门服务2-5天,为产妇拆线并指导护理新生儿。

但仍然有很多家属缺乏护理新生儿的知识,有些家属害怕给新生儿消毒脐带或消毒方法不正确,只消毒残端表面,没有消毒到脐根部,致使新生儿的脐带窝在脐窝里,残端与周围皮肤粘连,既影响脐带脱落,又埋下了潜在的感染因素。

5、脐部潮湿

有些家属采取不当的护理方法,喜欢把婴儿内衣包进尿布里面,内衣经常被尿液浸透,使脐带经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男婴换尿布时未把阴茎向下按,尿液向上冲,浸湿了脐部。

有些用尿不湿者,家属把尿不湿的外面向里面卷进贴着脐部,由于尿不湿外层不透气,不利于脐带干燥,脱落,亦容易造成脐部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82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新生儿内出血的治疗是贯穿这个过程,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注意的是有什么呢?首先了解下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致残因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缺氧缺血

一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缺血的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早产儿多见,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可因宫内窘迫、产时和产后窒息、脐绕颈、胎盘早剥等,缺氧缺血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导致室管膜下出血、脑实质点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产伤

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以足月儿、巨大儿多见。可因胎头过大、产道过小,头盆不称、臀位产、产道阻力过大、急产、高位产钳、吸引器助产等,使头部受挤压、牵拉而引起颅内血管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脑膜下多见。

3、其他

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减少也可引起颅内出血或加重IVH,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输入高渗液体、血压波动过大、机械通气不当,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在短期内迅速死亡。注意要症状及体征如下:

1、神智改变:烦躁不安、激惹、嗜睡,重者昏迷。

2、呼吸节律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3、颅高压:前囟隆起,血压增高,抽搐,角弓反张,脑性尖叫。

4、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颤动等。

5、瞳孔不等大和对光反应消失。

6、原始反射减弱和消失。

此外,若患儿不明原因的低体温、贫血、黄疸、频繁呼吸暂停及休克等应注意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各类型颅内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主要如下:

1、硬脑膜下出血

主要由于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所致。轻微出血无症状;严重出血者生后即出现不安、尖叫、双眼凝视、限局性惊厥、限局性肢体运动障碍;病情危重者呼吸节律不整或呼吸暂停、惊厥严重。轻症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因形成硬膜下积液或慢性血肿而导致限局性脑萎缩、局灶性惊厥。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为桥静脉破裂所致。突出表现为易激惹,可伴惊厥发作,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因蛛网膜下腔粘连而出现脑积水。

3、脑室旁脑室内出血

多见于早产儿。据头颅B超或CT分为4度。Ⅰ度:脑室管膜下出血。Ⅱ度:脑室内出血,脑室无扩大。Ⅲ度: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度: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多在3天内发病,75%属Ⅰ、Ⅱ度出血,临床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出血严重者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出现昏迷、惊厥、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循环衰竭,可危及生命。存活者遗留脑积水或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

4、小脑出血

病情常急剧恶化,严重出血病例由于出血压迫脑干而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着很大的作用,正确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恢复,爸妈们千万不能焦虑过度而出现护理上的失误,进而导致病情加重。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3、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4、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5、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6、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包被松开。

7、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8、健康教育: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家长与医生很好的配合,只要在这种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如果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预防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婴幼儿缺氧性脑病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造成脐带脱垂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造成脐带脱垂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吗?可分成「完全脐带脱垂」和「不完全脐带脱垂」,脐带脱垂危害有多大?一起和看看吧。

1.异常胎先露

这是导致此症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每500例头先露中就有1位患有此症,占比为0.2%,25例臀先露中发生1例,占比4%,肩先露中此症发生率最高,每7例中就发生1例,占比高达14%。头位、横位和臀位这三种异常胎位中发生此症的比例大概是1:70:20,由此说明了脐带脱垂和异常先露的相关性。臀先露中出现足先露的几率大,但其中单臀先露却很少出现脱垂,这是因为先露部位能和盆腔紧密相贴不留多余的空隙。一些不正常的先露比如枕后位和颜面位等,往往与骨盆口间有缝隙,所以发生此症的概率较高。

2.胎头浮动

骨盆窄小、胎儿头盆相对不称和过度发育和腹壁松弛后头部仍然高浮,在胎衣开裂后,羊水流出时形成的冲力会将脐带带出。若骨盆较为扁平,其入口处会与先露产生空隙,再加上胎头入盆较难,发生此症的概率就比较高。

3.胎盘低置(或同时有脐带边缘性附着)

这会使胎先露不能顺利与骨盆的入口相连接,或是影响胎位不正,特别是脐带附着在胎盘的下边缘这种情况,脱垂的几率会上升不少。

此外多胎也会导致脐带脱垂的情况发生,所以孕妇要积极的预防,学习基本的孕妇分娩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造成胎儿脐带绕颈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脐带缠绕是脐带异常的一种,以缠绕胎宝宝颈部最为多见,是脐带异常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另有一种不完全绕颈者,称为脐带搭颈。其次为缠绕躯干及肢体,常被统称为脐带绕颈或脐带缠颈。脐带缠绕胎宝宝颈部发生率为20%~25%,其中脐绕颈一周发生率为89%,而脐带绕颈两周发生率为11%,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很少见,脐带缠绕胎宝宝躯干、肢体比较少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造成胎儿脐带绕颈的原因是什么吧。

脐带绕颈是胎儿分娩时常见的情况,一般认为这与脐带过长和胎动过频有关。胎儿会在母体内经常活动,在空间并不很大的子宫内翻滚打转,并且每个胎儿的特点不同,有的胎儿动作比较轻柔,有的胎儿动作幅度较大,特别喜爱运动,会在子宫内活动、游戏,动动胳膊,伸伸腿,又会转个圈,这时有可能会发生脐带缠绕。

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危害有哪些

脐带绕颈属高危妊娠,随时可引起胎宝宝宫内窘迫。孕末期若脐带有多处缠绕,对于胎宝宝则是非常危险的,缠绕较紧者可影响脐带血流的通过,从而影响到胎宝宝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使胎宝宝出现胎心率减慢,严重者可能出现胎宝宝缺氧,甚至胎宝宝死亡。脐带缠绕对胎儿的影响,与缠绕的周数及松紧度、脐带的长短、羊水量有关。同时还与是否临产有关。临产后,胎头往下分娩,会造成原先缠绕较松的脐带逐渐拉紧。一般来说,被脐带缠绕一周或脐带搭颈的胎儿,因脐带缠绕及压迫程度较轻,是不会发生临床症状的,这种缠绕对母儿危险不大,母亲仍可经阴道将其顺利分娩。即使是脐带绕颈,由于胎头的活动性较小,只要脐带没有被勒紧,通常就不会危害胎儿健康。在孕期,如果发现有脐带缠绕现象,只要胎儿继续在活动,孕妇就不需要太担心。然而,缠绕周数多及压迫程度重的胎儿,因脐带缠绕可导致相对性脐带过短,缠绕得紧,就会影响脐带血流,首先就会影响到胎儿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使胎儿出现胎心减慢;严重者,可能出现胎儿缺氧,甚至胎儿死亡,处理较为被动和棘手。

脐带绕颈发生后孕妇应该怎么办

1、学会数胎动,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产前检查;

3、通过胎心监测和超声检查等间接方法,判断脐带的情况;

4、发现脐带绕颈后,不一定都需要剖腹产,只有胎头不下降或胎心有明显异常(胎儿窘迫)时,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

5、要注意的就是减少震动,保持睡眠左侧位。

6、在家中可以每天两次使用家用胎心仪(多普勒胎心仪),定期检查胎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宝宝的护理,特别是脐带的护理,相信是新晋爸妈最重视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新生儿脐带出血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新手妈妈都为此而着急过。那么,关于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具体症状:当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在1个月的时间内,若宝宝用力咳嗽或是激动地哭闹,都会导致腹部胀气,使脐残留端内血管微微张开,出现渗血的情况。在新生儿的衣服上有少许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血迹。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护理方法:用75%酒精轻轻地擦去脐部的血迹,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切不可用末消毒的水或布条来擦洗或填塞肚脐眼来止血,以免造成脐部感染。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脐肉芽肿

具体症状: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时,受到异物的刺激,剪断的脐带伤口会有息肉样小肉芽肿形成。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肿物,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组织,有浓、血性分泌物,污染衣裤,经久不愈。若新生儿脐带出血是脐肉芽肿造成的。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护理方法:最好就医处理。医生会用10%的硝酸盐腐蚀或用消毒剪剪除过多的肉芽组织,同时还必须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大部分病儿可很快地痊愈。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脐湿疹

具体症状:新生儿患湿疹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中有部分宝宝湿疹会长在肚脐处。肚脐处的湿疹有可能导致皮肤糜烂,分泌物时多时少。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护理方法:对于这种脐湿疹可用映喃西林溶液清洗湿疹处,然后再涂以40%的氧化锌油盲,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脐茸

具体症状:所谓脐茸,就是新生儿脐部黏膜的残留物。脐茸的外观很像一块粉红肉,位于肚脐中央,分泌物较多,护理时不注意碰之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护理方法:脐茸应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脐炎

具体症状:向内凹陷的肚脐算得上是一个卫生死角,特别容易积累脏东西或是积水,于是它就成了细菌喜欢的环境。再加上脐带脱落后,脐残端还未完全闭合,无皮肤覆盖,若脐部护理不当,细菌就可以在脐部大量地生长繁殖而引起脐炎。初期表现为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后的创面发红,有白脓性分泌物,进一步脐周皮肤红肿。细菌甚至可通过解剖上尚未闭合的潜在通道脐血管进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故小儿脐炎必须及时处理。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护理方法:新生儿脐炎可轻可重,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为好。

首先要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卫生和干燥,干万不要在脐部澈些未经消毒的药粉或石灰等。可用无菌棉签蘸75%酒精擦洗脐残留部或脐窝凹陷处的分泌物,然后涂上1%的龙胆紫或2.5%碘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原因:脐尿管瘘

具体症状:若自新生儿期起,婴儿脐部始终有少量液体漏出、并刺激脐周皮肤引起局部皮炎,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脐尿管瘘。这条瘘管下接膀恍,上端开口在肚脐,膀胀有尿就通过此管从脐流出,故流出的液体,实际上就是尿,有时可嗅到尿昧。

新生儿脐带出血的护理方法:此症一旦确诊就非手术不可。

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如何预防出血

首先,保持宝宝肚脐部位的干燥。特别是在给宝宝洗澡时,尽量避免将脐带残端弄湿。若不慎弄湿,可以用干净的小棉棒擦拭干净,再进行脐带护理。

第二,避免磨蹭脐带残端。在给宝宝选择纸尿裤或衣物时,注意要避免脐带残端被磨蹭。纸尿裤或裤子不要刚好在脐带根部,否则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第三,不要用乳液涂抹脐带残端。有些父母自以为用乳液、面霜等涂抹宝宝的脐带残端是一种很好的护理,其实不然,涂抹这些东西后,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第一,保持宝宝的脐窝清洁。宝宝的脐带残端刚脱落时,脐窝还可能会有少量渗液,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另外,肚脐四面还可能会出现稍微的发红的状况,这也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妈妈不必太用担心。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第二,保持宝宝脐窝的干燥。宝宝的脐带残端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窝的干燥。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感染的状况,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另外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不要擅自在宝宝的肚脐部位涂抹所谓的消毒药粉,否则好心办坏事,还可能造成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