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昆仑山人形螳螂(通用20篇)

动物界有许多神奇的昆虫,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蝴蝶有美丽的花纹,螳螂有两把大镰刀,螳螂为什么有大镰刀呢?

浏览

3408

文章

128

篇1:螳螂的外形特征有哪些,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外形特征是身体多为绿色的,胸前有一对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可以折叠,用来捕捉食物。头部呈三角形,比较灵活。复眼比较大,在头部两侧。它的腹部比较肥大。在繁殖期间交尾后,雌性会吃掉雄性。

螳螂属于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中华大刀螂、狭翅大刀螂、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螳螂的寿命一般是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就算没有头,螳螂还是能存活十天左右。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身体为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什么叫螳螂腿马蜂腰,看完就知道了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马蜂腰指的是人的腿型笔直,腿形健硕,既不肥胖,也不削瘦,很健美的一种腿形,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腿部都是会有一个正常的生理弧度的,就是说当两个膝盖并在一起上下都是有一点缝隙的,毕竟像模特那样的腿如此笔直地是属于极少数,马蜂腰指的是腰特别细,螳螂腿马蜂腰经常泛指女性黄金比例身材。

螳螂腿马蜂腰代表了宽肩细腰大长腿,长形容于女性黄金比例身材,很多女性为了能够拥有螳螂腿马蜂腰的身材,会选择健身打卡,经常通过慢跑,深蹲,仰卧起坐等训练锻炼身体,通过锻炼达到对美的身材的一种追求。

螳螂腿马蜂腰黄金比例身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人们要正确评价自己,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在健康的身体基础上可以适当锻炼追求美的身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螳螂肚子里的虫子是什么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螳螂肚子里的虫子是铁线虫,铁线虫见于热带和温带,在水中营自由生活,偶能感染人体,寄生于消化道内。

生长在农村的朋友或许有这样的经历,抓住了一只螳螂,意想不到的是从螳螂肚子里居然爬出长长的虫子,这个虫子是什么呢?难不成是小螳螂?下面来说说螳螂肚子里的虫子是什么。

详细内容

1

铁线虫见于热带和温带,在水中营自由生活,偶能感染人体,寄生于消化道内。成虫呈线状,雌雄异体,雌虫在水边产卵,以蚱蜢、蟑螂和甲虫等昆虫为中间宿主。成虫栖息于河流、池塘及水沟内,雌体所产的卵在水内孵出幼虫,被昆虫或人类吃进后,通过寄生生活。当这种虫被大型节肢动物如螳螂、蝗虫等吞食后,幼虫在这些节肢动物体内继续发育,会逐渐控制宿主的行为,幼虫成长为成虫时,会控制宿主寻找水源淹死宿主后从宿主体内钻出。

2

铁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为铁线虫纲蠕虫的总称。与医学有关的虫种分属于铁线虫目(Gordioidea)、铁线虫科(Gordiidae)、铁线虫属(Gordius )和索虫科的Chordodes, Paragordius和Parachordodes属等,250~300种。铁线虫体细长,马鬃状,长可达1米。成虫在海水或淡水中自由生活,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国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通过水源感染人体,引起铁线虫病。在科研中,常作为动物学的实验材料。

3

大型个体。体长为300-1000毫米,体型似细绳状。与线虫的圆虫类相似,但无背线、腹线与侧线。前端钝圆,体表角质坚硬,雄体末端分叉,呈倒 "V"字形,分叉部分的前腹面为泄殖孔。消化管幼虫期存在,而成虫期则退化。雄体的精巢和雌体的卵巢数目多,成对排列于身体的两侧。生活时体呈深棕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帝王为什么不在昆仑山建墓?背后真实原因揭秘

全文共 254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的皇帝众多,皇陵自然也是有很多的,而各个皇帝的皇陵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皇帝的皇陵所处的位置都不相同。而皇陵可以说是分布在很多地方,这就与古人所相信的风水有很大的关系了。然而有些地方却从来没有修建过皇陵,比如昆仑山。昆仑山一直都是古代各种神话中经常出现的山脉,很多人认为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但是为何却没有皇帝在这里修建陵墓呢?1.古代传说中的昆仑山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据史料记载

(战国)屈原《楚辞·天问》曰:“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

(战国)佚名《尔雅·释丘》谓:“三成(三层)为昆仑丘”。

(战国)佚名《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

(汉)司马迁《史记·律书》谓:“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

(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曰:“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北门开以内(纳)不周之风”。

《淮南子·地形训》:“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谓:“昆仑之山(丘)……围三千里,周圆如削。”

以上诸多古籍文献,从不同角度共同描述了昆仑丘之“悬”、“圃”、“四门(九门)”、“增(层)城”、“木禾”、“九井”、“开明兽”、“五城十二楼”、“不周山”等地貌形态以及周边有“弱水环绕”,有“炎火之山”。

瑶池

(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记:“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

(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论》:“昆仑……其上有醴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於瑶池之上。”析城山圣王坪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瑶池悬圃。2.为什么不把皇陵修在昆仑山

中国风水有一说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根,古代皇帝相信在自己离世后葬在龙脉之中可保江山永固,子孙满堂而不起灾祸,那么为什么没有皇帝把皇陵修在昆仑主脉呢?

昆仑山虽然被视为万山之祖,但是自然条件也非常恶劣。要知道在古代的那种生产水平下要在昆仑山常年驻扎修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一般皇帝的陵墓都非常的大,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不可想象的!昆仑山大多时期都是大雪封山,古代又不像今天那样有御寒设施。万一几十万工匠派去了葬送于此是得不偿失的,再者昆仑山距离中原地区教远,皇帝死了以后要立刻进陵墓以免尸身腐烂。

古代帝王对昆仑山充满了敬畏。传统文化中的昆仑山是众神居住的地方,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和侵染的地方。古代的皇帝都是非常迷信的,一般没有可靠的真实绝不会冒那个险。皇帝都很看重风水,既然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那对于自己的江山地位的考虑是不敢去冒犯的。除了派去寻找长生不老的国师,古代皇帝把昆仑山看作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既然这样想在昆仑山修建陵墓就不可能了。

昆仑山是“万山之山”,龙脉的发源之地,一个最接近天庭的地方,把自己的墓穴安葬在这样的地方,对于古代皇帝来说,都怕招惹了天庭,让自己江山不保。所以他们的陵墓选址,都选在中原大地的山脊龙脉之上,这样既与龙脉相通,又不打扰诸位神仙。3.昆仑山地理位置

现代地理上的昆仑山一般指昆仑山脉,位于西藏与新疆的交界。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座奥林匹斯山是众神的居住之所,而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有这样一座山,被称为中国“龙脉之祖”、“万山之祖”,那就是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然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昆仑山脉真的就是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昆仑山么?

昆仑山的记载最早现与《山海经》、《淮南子》中,书中所描写的昆仑山在中国西北部,高一万多里,是黄帝在人间的行宫,西王母的瑶池也在此山之上。传说昆仑山是黄河的源头,盛产玉石,山上还有不死树和各种奇珍异兽。但因为昆仑山太神秘了,它的位置便成了千古之谜,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现在的昆仑山脉的位置是由汉武帝确定的,是因张骞出使西域之时,了解了很多西北的地理情况,他回来之后报告汉武帝说黄河源头就在于阗(今新疆和田)。但是张骞认为昆仑山还在在更西边的地方,不过汉武帝不这么认为,他见“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不正好和古籍中记载的昆仑山如出一辙么,于是拍板定案,昆仑山就是于阗的南山,此后这一命名延续至今。

不过仍有很多史学家和地理研究者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远的不说,和汉武帝同朝的司马迁就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于阗南山不够高俊美丽,配不上昆仑之名。班固在他的《汉书》中对于阗南山也只称南山,丝毫未提昆仑二字。

后世之人对昆仑的所在一般持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昆仑山只有一座,但不是于阗南山,至于具体是哪座山,有的认为是祁连山,有的认为是燕山,各有论证,难以评定。

对昆仑山的另一种说法认为昆仑山并非只有一座,因《山海经》中记载有“海内昆仑之虚”,后世学者便认为既有海内,必然也有海外,认为昆仑山有海内海外之分,后来又出了大小昆仑的说法,清代人总结前人的说法,共统计有七座昆仑山:“一在海外、一在西宁、一在肃州、一在新疆、一在青海西南、一在卫藏之北、一在北印度。”更有甚者,认为昆仑是古人对巍峨山脉的统称,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及青海地区的一些山脉都是昆仑山。

昆仑山究竟在何处,时至今日也未有定论,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了,也许正是因为昆仑山与神话传说的联系过于紧密,使得这世间任何一座山都无法符合人们心目中昆仑仙山的气韵,那座承载了无数人美好想象,有美玉灵药、凤凰鸾鸟的昆仑之虚大概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益虫,主要以害虫的成虫和幼虫为食物,比如棉蚜虫、红铃虫、玉米螟、菜螟、蝗虫等等。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其标志是像大刀的前肢。

饲养繁殖

建棚

建棚位置最好选择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因螳螂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家庭人工笼养有一定难度。最好采用室外用 10×5×2 米大网笼罩饲养,建棚的材料可选用木桩、竹批、铁丝等捆绑成骨架,再罩上用丝网结成的网罩,四周用土埋实即可利用。笼棚内移植或栽种矮小树木和棉花等隔离物,供螳螂栖息,减少接触机会,避免自相残杀。

选种

初次养殖时种源可自己采集或从养殖场养殖户那里购买,以后自己留种繁殖即可。多种螳螂均以卵块在树枝、树干、草茎、墙壁或石块上过冬。一般在 9 月至第二年 2 月均可开始采卵。采卵时,选择卵块大,表面保护层较厚,光泽性强,卵块外无破口,磨损或被寄生虫蛀孔的优质、健壮卵,连同卵块的粘连枝条的一段剪下,插入放少许水的罐头瓶中。卵鞘内的卵开始孵化前(气温升至 20℃前),应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将盛有种卵的容器集中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网棚内,要勤观察,若有小螳螂出鞘活动时,要及时投喂饲料。

饲料

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3 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成活率很低,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如蚜虫和家蝇等。蚜虫繁殖力强,且易饲养。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其它饲料昆虫有棉铃虫、蝗虫、家蝇、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3 龄以后的螳螂随着个体的增大,有条件的还要加喂人工配合饲料。具体做法是:先将 250 毫升清水倒入容器中,取其中的少量水,将5克酵母片捣碎放入水中溶解,然后将 50 克鸡蛋黄、20 克蜂蜜、20 克蔗糖全部倒入,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锅中蒸沸,冷却后喂用。

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

虽然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但主要是以棉蚜虫、红铃虫、玉米螟、菜螟、菜青虫、金龟子、苍蝇、蚱蜢等60多种害虫的成虫和幼虫为食物。并且螳螂是蝗虫的天敌,是天生的农业害虫的敌人。所以螳螂其实是一种食肉性的益虫。

螳螂是它的学名,螳螂也叫做刀螂,是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形态特征

从外形观察,螳螂的体长从11~140毫米不等,体型一般较扁平,少数种类呈棒状,六足。头呈三角形或近五边形,能任意旋转。口器及复眼发达,上颚强劲;单眼3个,复眼之间着生一对触角,触角呈明显的丝状或念珠状,分节较多,通常雄性触角较粗,雌性较细。螳螂的前胸较长,能活动,前翅为覆翅,前缘具齿、刺、纤毛或光滑,后翅膜质,飞翔力不强,静止时翅折叠于腹背上;雌性后翅常退化,腿节和胫节具强刺;中足和后足细长,善于行走。螳螂内部结构较简单,唾液腺较发达;消化道弯曲或较直。腹神经索有8个胸神经节及7个腹神经节。胸气门2对,腹气门8对,气管具气管连锁。

螳螂卵包被于卵鞘中,雌螳螂产卵时开口于生殖腔中的卵巢附腺左侧附腺分泌一些蛋白质,右侧附腺分泌二酚醛类物质并立即被氧化成醌,从而构成坚硬的外壳,但卵鞘的外形也因螳螂种类的不同存在大小不同的差异。一般按其形状不同分为团螵蛸、黑螵蛸、长螵蛸,也有人指出还应该加上小螵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做人形机器人只用了半年时间 到底为啥这么快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速度惊人,其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突破和开源的双重影响。人形机器人热潮的背后,是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开源项目的影响,使得研发效率得以提升,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人形机器人领域还需要面对适应性、可靠性、商业化等方面的挑战。

1

一、技术突破驱动快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开源技术的影响。其中,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为人形机器人的软件开发提供了模块化框架,使开发变得更为高效。开源的机器人模型和技术的出现,为研发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资源,从而缩短了开发周期。例如,MIT的Cheetah机器人系列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发。

二、开源影响推动共同进步

开源的理念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开源的技术和模型吸引了更多的开发者加入研发,共同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开源机器人社区为开发者提供了交流、分享和学习的平台,促进了经验和创意的互相借鉴,从而加速了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步伐。

2

三、技术突破与限制共存

然而,尽管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的适应性有待提高,需要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训练和优化。其次,人形机器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问题,长时间运行和复杂环境下的应用仍面临挑战。最后,商业化和量产化仍然是一个艰巨任务,需要克服供应链问题、控制成本等难题。

四、未来展望与思考

人形机器人的研发速度虽然加快,但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应用,仍需克服诸多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人形,甚至可能会以分布式的机器人助手形式出现。解决适应性、稳定性、商业化等问题将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未来的关键任务。

3

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技术进步和开源的影响都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仍需解决一系列技术和商业化的挑战,以实现人形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克服这些困难后,人形机器人才有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助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雄螳螂甘愿为后代献身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在七夕那天,牛郎会带着他的孩子去鹊桥上见织女。人们也喜欢在这一天和他们所爱的人一起庆祝。如果你想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七夕的吉祥物,我相信喜鹊、鸳鸯和爱情鸟都将是候选者,甚至螳螂。为了维持他们爱情的结晶,雄螳螂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生命只有一次。雄螳螂真的如此伟大以至于它愿意成为雌螳螂后代的食物吗?

事实上,世界上已知有2000多种螳螂。杀害丈夫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通常集中在大型螳螂身上,如斧螳、刀螳和薄翅螳螂,这些螳螂生性强壮凶猛。此外,雄螳螂被吃掉的概率不高。据统计,一只翼薄的角斗士在野外吃掉配偶的几率约为31%,而一只雄性中国角斗士在交配中死亡的几率为17%。然而,死亡率如此之低。这并不是说雌螳螂因为夫妻间的爱而变得无情,而是这些群体中的雄螳螂并不敬业,会尽力逃跑。

首先,雄性螳螂只会被迫接近这些雌性噬体,当它们想要繁殖时,这些噬体可能会杀死自己。尽管繁殖是一件大事,雄螳螂仍然把他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如果不合适,就把一个物体换成另一个。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当接近目标时,雄螳螂也会小心。当到达适当的距离时,它们会悄悄地靠近并跳到雌螳螂的背上交配。如果雌螳螂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它们会立即逃跑,尽量不成为雌螳螂的食物。

即使交配成功开始,雄螳螂也不在安全的位置。在交配过程中,雄螳螂可能仍然会失去生命,因为雌螳螂可以与死去的螳螂完全交配。因此,雄螳螂在选择配偶时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营养状况好的配偶更受青睐。研究发现,当雄螳螂饥饿时,雌螳螂攻击雄螳螂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那些吃饱的雌螳螂更有可能被雄螳螂追逐,雄螳螂更喜欢在雌螳螂营养积累最丰富的月份交配。

因此,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并不是爱情的伟大壮举,而是一些缺乏经验和笨拙的雄螳螂上演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螳螂能吃吗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能吃。螳螂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

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产卵时先由左侧附腺分泌泡沫状蛋白物质于生殖腔开口处,右侧附腺分泌出二酚醛类物质,使分泌的蛋白物质凝固为一层较坚硬的外壳筱盖在卵块外面,形成卵鞘。

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面相小人形相法:男女面相小人形算命图解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面上都存在着一个小人形,男的是正小人形,而女的则是倒小人形;这个小人形是可以用来表示出个人的性格,运程及损伤。

小人形相法,相传是唐朝某位高僧发明后,传到日本,而在中国失传,直至近世才由日本传回中国,而小人形相法一般只作参考,但都有一定的应验。

男性用正小人形相法

在男性用正小人形相法,以额的中央为头部(即司空中正位)如果本部发达,那么,此人的脑筋一定灵活;而小人形的颈项接近印堂部位,如宽阔正滑则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但印堂上狭小则主体力差,会依靠他人而生存;再落是小人形的心,胸亦即印堂,如果有连眉或在此处生有小毛,是都代表心胸被受着浸阻,会较为小器及心胸狭窄,最好把那杂毛拔掉,这样最小给人的印象会较大方及心胸广阔;而眉毛则当作小人形的一双手,如果眉形清秀清浙的人则主会有一技之长;鼻是小人形的身体,如果鼻正肉厚则主身体健康,如鼻骨歪则主腰骨亦会歪,大凡鼻湾的人,都比较容易折伤腰骨或身体;准头就代表男性的性器官;法令就代表双足,若果法令有纹痕痣破,则由腰部到足部都容易患有疾病;口唇则会变成小人形的肛门部分,如果经常呈淡灰色的人,主患有痔疮,如出现白点的话,就会更严重。

女性用倒小人形相法

女性则用倒小人形相法,即小人形的头是正口,如果口唇形靚,紧合,色泽鲜美则主头脑聪明,爱情真挚;人中是小人形的颈喉,如果有痣或纹线则表示喉咙容易生病;准头代表心胸,如果圆大则主心胸广阔器量大,如果準头细小,表示心胸狭窄器量小,心肠很冷,少同情心,妒忌心很重,婚姻差;两边鼻翼则表示胸部,一般如果结实有肉则胸部会很丰满,胸大的女性,较外向、乐观、精力充沛,不拘小节;胸较平之女性,为人会易感情用事,对各类事情较敏感、多疑,一般在事业上都比较大胸的女性有成就,如果有痣则主会有胸乳之病;法令代表手的部份,如果法令纹明现深则主非常能干和具有一技之长;鼻樑是身体,男女一样,鼻骨湾曲则多数背骨也会不直;山根就是腰腹,如果多纹则腹部经常不适;眉毛就是小人形的脚,眉毛整齐秀丽,主造事根基稳固,有坚毅的精神;印堂就是女性最重要的部位,如果眉心越阔的女性,越是比较不拘小节胸襟广阔,有人用这理由话眉心阔的女性较易有桃花,相反眉心窄的女人会较为拘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螳螂吃啥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吃其他昆虫。

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是它的食物,蝇、蛾等昆虫的卵、幼虫、成虫都在其捕食范围,甚至蝗虫等大体型昆虫也是它的捕猎目标,一般在繁殖前期是螳螂捕猎的高峰期,雌性螳螂需要为产卵储备较多的营养,甚至会捕猎同类螳螂,当雌性螳螂在饥饿时可能会在交配过程中将雄性螳螂吃掉。

螳螂是一种一年生昆虫,在完成繁殖任务,雌性产卵后很快就会死亡,雌性产的卵会由卵鞘包裹,保护虫卵顺利越冬,当第二年温度开始升高时开始孵化,孵化后就会马上四散奔走,是一种保护物种避免相食的本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螳螂捕蝉文言文原文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螳螂捕蝉讲的是吴王要进攻楚国,给他的左右大臣说如果有人敢来进谏就人就让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进谏但是又怕被大王杀了,便想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使得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计划。

螳螂捕蝉出自西汉 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而不知黄雀在后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兰花螳螂能活多久?长什么样子?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兰花螳螂的寿命较短,只能存活八个月的时间,八个月后便会步入死亡。由于兰花螳螂颜色美丽、造型优雅,受到许多人的喜欢,因其观赏价值及研究价值,会被人捕捉,制成标本供观赏或研究。

兰花螳螂是花螳科动物,体长约为6厘米,呈长形,头部较大,为三角形,可以旋转180度,且兰花螳螂的前胸呈细颈状,后胸有听觉器官,腹部肥大,分布有节,而且雌性和雄性的节数不同,雌性有6节,雄性有8节。

养殖兰花螳螂时,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28度左右,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8度,而且使用的养殖容器宽度应该是兰花螳螂的2倍,高度应是兰花螳螂的3倍,并且养殖期间,要喂食果蝇、蚂蚱、蚱蜢、苍蝇等食物。兰花螳螂生长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具有昼行性,会利用自身优势将身体装扮成花朵的样子,吸引昆虫到来,然后迅速捕食,并且兰花螳螂从出生就有掠食性,刚出生的幼虫会食用未孵化的同类虫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螳螂和螳蛉的区别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和螳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物种、外形、生存技能以及生长历程等方面。

物种不同:螳螂属于螳螂目昆虫的统称;而螳蛉是一种脉翅目螳蛉科的昆虫。

外形不同:螳蛉是蛉,因为第一对足是和螳螂相似的捕捉足,所以称为螳蛉,而螳蛉的体型一般是小于螳螂的,其需要经历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螳螂除了成虫有翅膀外,其他与若虫基本一样,属于不完全变态。螳螂和螳蛉成虫的触角、复眼、捕捉足、翅膀、腹部等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生存技能不同:一些螳螂比较喜欢模仿花朵、树皮之类的生物;而螳蛉却只热衷于模仿螳螂以及蜂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昆仑山矿泉水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山矿泉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特产。昆仑山矿泉水源自海拔6000多米青海省昆仑山玉珠峰;是世界稀有的小分子团水,富含锶、钾、钙、钠、镁等元素,pH值呈弱碱性,有益人体健康。是广州2010年亚运会官方唯一指定饮用水、中国国家网球队合作伙伴。

昆仑山在中华文明史上被誉为“万山之祖”,传说中西王母就是采昆仑山水,酿为琼浆玉液,在瑶池之畔款待众神仙,故又称不老之泉。有关昆仑山还有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众多神话传说。

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是加多宝集团旗下的高档瓶装矿泉水,源自海拔6000米零污染之地——青海省昆仑山玉珠峰,经过五十年以上天然过滤;是世界稀有的小分子团水,昆仑山矿泉水富含锶、钾、钙、钠、镁、锂、偏硅酸、重碳酸根、硫酸根、氯离子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标准,pH值呈弱碱性,有益人体健康。

青海玉珠峰矿泉水有限公司是加多宝集团注资的公司,主要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重点开发格尔木市玉珠峰的天然优质矿泉水资源。该项目于2007年6月在格尔木市昆仑经济开发区立项,其中厂区海拔4120米,占地面积75亩,水源地148亩。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5000万美元,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在产能方面计划总生产规模为年产2000万箱矿泉水,首期工程年产500万箱, 2008年11月份正式投产, 生产瓶装高档饮用水——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2010年4月,产品已在全国范围上市,引领高档水市场快速成长,成为中国最高档水的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螳螂的天敌是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螳螂天敌有鸟类、蜘蛛、蜥蜴、蛇、猴子、变色龙以及青蛙等。螳螂虽然是一种大型肉食昆虫,但是天敌也有很多,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蜘蛛,和螳螂是互为捕食对象的,螳螂主要捕食离网的蜘蛛,而大型蜘蛛或者结网蜘蛛都是螳螂的克星。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在夏季,城市的路灯下,经常能见到螳螂,因为螳螂具有趋光性。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昆仑山在哪 昆仑山的位置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山位于中国新疆与青海、西藏交界,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昆仑山脉、玉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

昆仑山脉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最高峰是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的公格尔峰,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昆仑山被古人称为中华“龙脉之祖”。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西王母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昆仑山北坡属于暖温带塔里木荒漠和柴达木荒漠,降水量小;随着海拔的增高,暖温带荒漠过渡为高山荒漠,降水量也会随着增加。雪线在海拔5600~5900米,雪线以上为终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的大冰川区之一,冰川融水是中国几条主要大河的源头,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和塔里木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昆仑山在哪里 昆仑山能旅游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山在新疆与青海、西藏交界处。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在5500-6000米。昆仑山还有很多别称,比如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是一个让人充满迷幻、神秘且向往的地方。

昆仑山在哪里

我们总是在各种神话剧里看到“昆仑山”,一直以为昆仑山只是虚构出来的,原来我国真的有昆仑山。既然有昆仑山在,相信很多朋友想知道昆仑山在哪儿吧?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昆仑山就在新疆与青海、西藏交界处。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

昆仑山能旅游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肯定有很多小伙伴想问能不能到昆仑山去旅游,毕竟都想去看看这座神奇的山峰。昆仑山是我国的自然资源,当然可以去旅游。不过昆仑山属于高海拔地区,山路陡峭险峻,去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螳螂怎样捕食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猎物移动到螳螂捕食范围内的时候,螳螂会有反应。首先是头转到猎物的方向,紧紧盯住猎物。之后前足(爪子)收紧,重心后移,视线不离猎物。等到最佳时机,螳螂会以极快的速度将猎物捕获,将爪子刺刺进猎物身体,紧紧抓住,并啃食起来。

螳螂脚很厉害,上面长有很多锐利的齿,它一旦发现有昆虫靠近,它就会像箭一样伸出前脚,迅速地将猎物捉住。有些螳螂还是自然界伪装的高手,体色和外形与绿叶和枯枝相似,捕捉那些毫无防备的昆虫就更方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物种:人形小蘑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真菌的发现是由英国的乔纳森·雷维特发现的,地点在诺福克郡的科克利·克雷村。这些真菌被鉴定为新种,命名为大不列颠地锦。英国人的名字是为了证明这是一种只在英国发现的真菌。

49岁的乔纳森说这些蘑菇看起来像小蘑菇人。他觉得有头有臂的小蘑菇的奇怪形状真是不可思议。他说:“我被这些特征吸引住了。”

尽管这些真菌的最早发现可以追溯到2000年,但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在诺福克非常常见的陆生真菌。

乔纳森研究真菌学已经40年了,他觉得这些蘑菇绝对不寻常,于是把它们送到了邱园进行测试。

尽管在15年后的2000年,它被认为是已知真菌物种的一个亚种,但西班牙真菌学家在进行了DNA测序分析后,确认该真菌与地球之星真菌略有不同。

乔纳森说发现新物种让他感觉很棒。他说他一般不会询问专家,但这次他知道这些小真菌非常不同。

乔纳森每年都回到发现这些真菌的地方,每次都见到它们。除了乔纳森首次发现的样本外,在诺福克地区还采集了另外三个样本。除了诺福克、汉普郡和威尔士边境,还发现了这种真菌。

诺福克野生动物观光和教育的卡尔·查普曼说:“它非常吸引人,不仅是诺福克的一个新物种,也是世界上的一个新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昆仑山属于哪个省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山属于青海省。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到6000米,宽130到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到6000米,宽130到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最高峰是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公格尔峰。

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映雪奇观,深几十米的天险奇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