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077

文章

74

篇1:明代女医师谈允贤一生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四大天王,四大名著,四大美女之外,还有一个四大女医。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书个人医学案《女医杂言》,就是四大女医中的谈允贤所著。

谈允贤自小聪慧,在身为医婆的祖母引导下,她开始研究医术。祖母去世前将一生所收集、编写的药方病理都传给了谈允贤。尽得真传的谈允贤,开始为一些不愿让男医生看病的女性患者,医治妇科或外科疾病。渐渐的谈允贤的名气越来越大,凡皇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御医诊治的,都请谈允贤入宫医治。

功成名就之后,谈允贤靠着同为女性的优势,对女患者的生活和情感进行观察,将观察所得化为自己的医学思想,反映到她的技术方法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谈允贤这里,作为医学对象的女性,她们受社会压制的声音也得到放大和彰明,谈允贤也成为那个时代女性追求解放与自由的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寺明代古柿树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高寺明代古柿树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代古柿树位于项城高寺大周庄村内,树高20米,主干胸围182厘米,树龄400年以上,至今仍枝叶繁茂并且年年开花结果。

该树相传为明代所植,因树龄古老又生机盎然,被当地群众称为“玉女仙柿”、“神柿树”。不断有迷信群众来此树下求神问安。久而久之,来此求拜者常年不断。

因该树阴宽阔如盖,树下凉风习习,所以每到夏天,全村老幼争相来树下乘凉休闲。一到秋天,枝头柿果累累,大如拳头,红如灯笼,树叶经霜后变得火红一片,煞是好看。因树梢太高,成熟的柿子无人能攀枝摘取,长期被留挂枝梢,引来无数鸟儿争相啄食,成为一大景观。

该明代古柿因古老不衰,且能正常开花结果,具有重大研究价值。自2002年开始,已引起林业部门及专家的关注,并进行基因方面的研究。当地政府和村民常以有这颗“玉女仙柿”而自豪,常年悉心呵护,2003年被周口市旅游局初定为二级旅游资源单体。

该树东北距袁世凯15公里,西距106国道2公里,不足百米外有“子母古槐”相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明代最常见的瓜子是什么?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西瓜子

在明清两代,没有其他瓜子能撼动西瓜子的地位,连宫廷也流行嗑瓜子,明代《酌中志》中记载了明神宗朱翊钧“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南瓜子从晚清开始流行,葵花子则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

明代最常见的瓜子是西瓜子,没有其他瓜子能撼动西瓜子的地位,连宫廷也流行嗑瓜子,明代《酌中志》中记载了明神宗朱翊钧“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南瓜子从晚清开始流行,葵花子则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西瓜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子,可供食用或药用。

在中国磕瓜子的热潮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是渊远流长的那种。在一千多年前,非洲的西瓜经过埃及、南欧、西欧,一路向着我国的北京进发,也开始了中国的嗑瓜子文化。到了北宋的时候,富贵人家吃糕点零食解闷,而寻常百姓吃不起,那么他们只能用西瓜子炒熟嗑着吃,平时没事就跟邻居唠嗑唠嗑。

这时候,嗑瓜子还有一个别名是“穷嗑”,意思是说穷人家的食物。到了明朝,明神宗是一个特别喜欢嗑瓜子的人,可以用一个当代词来形容-“吃瓜群众”。正是因为他的喜爱,带起了朝廷上的达官贵人嗑瓜子的热潮,慢慢地嗑瓜子文化就蔓延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郎溪明代城墙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郎溪明代城墙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明代城墙位于郎溪县建平镇,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原城周长780丈(近6华里),城基宽2丈2尺,上广1丈,筑东、西、南、北四门和城楼。历经多年沧桑,古城墙曾有过不同程度的损坏。明朝虽历有修葺,然史载多语焉不详。

有清一代,于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卅七年(1689年),雍正六年(1728年)进行过几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现仅保持建平镇原东门至南门渡口约800米一段。1982年,明代城墙由县政府拨款进行局部修复。作为宣城市境内绝无仅有的明代城墙,其原始建墙碑记至今清晰可辨,碑刻长2.6尺,宽1.6尺,记载了监造官吏、监工良民、浙江石匠等人3名,并有明确署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八月”,是全省唯一的保存有建墙碑记的古城墙。

明城墙因其功能“防洪重于防御”,故表石基础牢固扎实,是一段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城墙,墙体用料也极为讲究。该县政府曾于1985年对这一段进行过修缮。为保存这一历史建筑,宣城市郎溪县政府今年又筹资30万元,继承原有建筑风格,重新进行了修缮。现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明城墙外20米,南至郎川河,西至明城墙外20米,北至明城墙外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明代造船业衰落的原因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造船业的由盛转衰是怎么回事?明代造船业衰落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明代造船业衰落的原因吧!

明代造船业衰落的原因

(一) 严厉的禁海政策,直接打击了中国的造船业。元末明初,中国沿海受到倭寇严重袭扰,且禁止双桅以上的床下还。在元代有了4桅12帆,明初郑和宝船则有5桅,7桅、9桅之多,船的吨位也大至1500吨左右,直到1820年的统计,中国驶往东南亚的海船仍限制两桅,载重在500石以下。显而易见,中国的造船业严重地停滞和倒退。

(二) 海上经贸活动的衰落,使中国造船业失去根本的经济需求为发展动力。元朝末年的1364年,因倭患而将南粮北运的海上航线停止而改为内河航运。明初实行禁海后,不但民间贸易被停止,官方的朝贡贸易也很惨谈。明太祖在位三十几年,除派出使臣进行宣谕和招徕活动外,无一艘官方对外贸易的船舶出海。郑和下西洋虽然是大规模的海上活动,但只有政治目的,亦无真正的经济贸易活动。

(三) 海防思想日趋保守、内向,使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得不到军事需求的牵引。明初的海防是出于防倭的需要而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炮台为经,师船为纬”。防守是它的核心。战船日需减少,使得造船业没有了发展,明代造船业也就衰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明代书法家有哪些?都有什么代表人物?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1、董其昌:书法以行草书造诣高。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

2、文徵明:行、草、隶、篆各体皆工,其中小楷成就较高。《高士传》、《题赵魏公二帖》为早期作品。

3、祝允明:主张神采与书法创作能力并重,认为只有功力而无精神境界,神采就没有,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表达的功夫,那么神采就不能实在地显露。

4、唐寅:书法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代表作有《落花诗册》、《高人深隐图》、《落花诗册》、《看泉听风图轴》。

5、王宠:他的楷书初学虞世南、智永,行书师法王献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风格,以拙取巧,婉丽遒逸,诗格调亦清隽可喜,山水画与唐寅齐名,当时称为“三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思想是什么?李贽为什么是怪老头?

全文共 221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李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李贽是中国明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思想家,关于李贽,是倡导心学的一位思想家,同时,李贽反对八股文,关于李贽的评价也还是有很多的,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李贽为什么被评为老头子了?话说当时的人都叫李贽为老头子,这可能是当时李贽的思想和大众不统一便有了被叫做怪老头吧,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李贽生于1527年,本身是回族人,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福建泉州。他原姓林,后改名李贽,字宏甫,号卓吾。李贽从小聪颖非常,12岁开始写文,26岁就高中举人。他在朝为官二十几载,从一个县的教官做到了知府,不过在他55岁的时候辞去了官职。

辞官后,李贽先后在湖北、北京、南京等地居住,大多是在朋友家或者寺庙里。期间,李贽一方面研读经典,一方面著书讲学。虽然他的讲学在当地颇受欢迎,但因为“离经叛道”也常遭到官府等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要被驱逐。1602年,李贽被捕入狱,他那些被认为“异端邪说”的著作也被一并烧毁。之后不久,李贽就在狱中自刎而死,当时已七十有六,死后被好友安葬。

李贽一生著书良多,主要包括《藏书》、《续藏书》、《焚书》等,此外他十分推崇《水浒传》和《西厢记》并都做过自己的评点。在他的著作和讲学中,他时常针砭时事,评述历史。他反对反对儒家学说尤其是程朱理学,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揭露并批判封建统治的黑暗本质,痛斥政治腐败;提倡功利,重视商人的地位;主张“童心说”,认为文章不能弄虚作假而要表达个人真实的内心。

李贽死后,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但他的著作虽然屡遭官府禁止,却更加广为流传。

李贽的故事

李贽虽然被朝廷认为是离经叛道之徒,但他本人在民间颇受欢迎,所以也流传出不少有关他的故事。比如,李贽原姓林,改姓李是因为祖上得罪当地官僚,为了逃难又改姓又搬家。

据说,李贽一生只回过两次家乡福建泉州,一次是父亲去世,回来时正好遇上倭寇在烧杀抢掠,于是李贽不顾回家奔丧,先带家人帮当地人抗击起倭寇来。

李贽曾经有个儿子,不过比他去世早。据说儿子去世时,他的妻子还很年轻。李贽就劝媳妇不要为丈夫的死而感伤,让她改嫁他人。李贽还把自己一个渔夫出身的弟子推荐给她当做对象,媳妇最后也很是感动地听从了他的劝告,改嫁后夫妻美满。

在李贽的所有故事里,最出名的就是他在湖北麻城芝佛寺居住时流传的怪老头的故事。传说,李贽不仅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平日还干农活,开荒种菜。李贽讲学的地点选在附近的一个钓鱼台,教书男女不分有教无类,而且要求弟子读书要大声,还得蹦蹦跳跳最好翻两个跟头。李贽不教弟子四书五经,不教他们写八股,只教他们一些实用有趣的东西。当时,他还常常跟孩子玩耍,给他们出谜语,有关于扫帚、扁担等平常的小东西的。据说,李贽还出过一个谜语,孩子们猜不出来,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一系列的行为使李贽在当地多了一个名号“怪老头”。

独坐李贽

李贽除了思想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不过他留世的诗词不多,《独坐》一篇可以说是其中最出彩也最出名的。

全诗如下: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晚霞。

首联写有客来时自己欢喜不已,独自一人时孤独寂寞,两者形成对比,而前者应该说是在衬托后者。就李贽的生平而言,他的一生是以孤独为主的,离家辞官寓居在外,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颔联是环境的描写,大概是李贽独坐时所见的景色。颈联和首联相似,将有客来时与孤独一人时的情况形成对比,一人时翻翻回忆思念家乡,只有朋友相伴才能排解。尾联点题,写李贽看晚霞的场景,晚霞虽美也不过一人独赏,而且我也终归要送它而去。

全诗正如题目所写,紧扣的是一个“独”字。通过环境描写、对比等手法来体现诗人李贽内心的孤独寂寞。李贽年轻时离家,之后据说只回过两次家乡,甚至最后在狱中知道要被押送回去毅然自杀,可谓少小离家老大也不回。这是李贽孤独的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同道中人太少。李贽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是不容于世的,是异端邪说,能肯定他与其结交的人自然少得可怜,此后好友也四散各地终极少见。

李贽的言论与性格,常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但从这首《独坐》可以了解到他内心更真实的脆弱一面,让人想到阮籍猖狂却穷途之哭。

李贽故居

李贽死后虽然明清两朝的人对他毁誉参半,但到了近现代他思想主张的进步性得到了肯定,他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他少年时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成了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现在位于福建泉州的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李贽当年就出生在这里,他家虽然是回族人,但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此,据记载是永乐年间。而当时李贽家族十分富裕,尤其泉州又以港口商贸闻名,所以故居所在的地方那时候是一片商业区。不过等到李贽出生,家道已经中落,旧屋也遭焚毁,所以这房子是李贽后来重建的,在他死后更是有所扩建。即使如此,故居也只是一座普通的民房,两边都是人家和小店。保留至今的只有一个厅堂,现在已经修复作为纪念堂。

故居的院子中央,摆放的是李贽的半身塑像,书生装扮,面目苍老,眉头紧锁。塑像下是个四四方方的大理石,正面刻着李贽的生平简介,寥寥百来个字。院子里面就是仅剩的厅堂,厅堂门上挂着“李贽故居”的横匾,两侧各一个红色灯笼。而在左边的墙上,竖挂这一块木匾,上面也是“李贽故居”四字。而在窄小的厅堂里,摆放着一个全身像和几个展柜,展柜里是李贽的著作和一些历史资料。墙上刻的则是现代书法家写的对联。此外,故居从前曾经出土过两枚李贽印章

如今,李贽故居已经被列为福建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明代永乐古堡遗址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永乐古堡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永乐古堡位于贵阳市东部近郊的永乐乡,古堡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为屯兵所筑,平面布局呈八卦图形,为内外两城,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今残存西城门和城垣(矮墙)数段,长1650米,高3米,厚2米。古堡整体布局:整体上分为内堡和外堡两部份, 分别修建有富丽建筑物和围墙(城墙),内城墙围绕永乐山的山顶部分而建,内堡是内城墙围绕的部分,原建有玉皇殿、马王庙、五显楼等主要建筑、在“0”中被毁,内城墙沿东、西、南、北面的山腰而建、有东、南、西、北四道门与堡外连通,外城墙与内墙之间的区域,内居住权贵阶罢,而外堡侧多是平民百姓。这种布局符合属中国传统城池布局的特点,体现了防御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永乐乡: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 全乡总面积57.9平方公里,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永乐、羊角、石塘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3756户,13035人。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公里,离贵阳机场9公里,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永乐乡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历史厚重,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贵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造船厂是指哪里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造船厂清江督造船厂在淮安府山阳、清河二县之间的运河沿岸,因为与淮水相邻,所以叫清江。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其总厂在现在淮安市中心有名的青江闸一带,下设有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大厂,分厂总共有八十个,厂区沿运河伸展,总长有23里,规模特别庞大。

朱棣与郑和相继去世以后,下西洋的行动终止,海船需求量大减,龙江宝船厂业务逐渐萎缩,取代其造船中心地位的,就是专造内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在咸丰元年1851年,因为漕船需求量减少之外,黄淮又常常泛滥,阻断漕路,让造船物料不能按时送达,还有船政弊端丛生,清江造船厂逐步遭到裁撤。

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六下江南经过淮河时,所乘坐的“龙船”一般停泊在清江船厂属下的直隶厂码头,可见“龙恩”之眷顾。但是,这也挡不住一位叱咤中国造船业近四百年的“巨人”黯然退场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明代移民遗址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移民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移民遗址

明代移民遗址(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洪洞县城北郊贾村西侧的古大槐树公园内

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长时间广泛移民历史的一组纪念性建筑。

碑亭位于原古汉槐处,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盖。亭内碑一通,高3.5米,宽0.8米,厚0.3米,碑首作盘龙雕饰,中刻“纪念”二字。碑阳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宇,碑阴所刻碑文概述明初迁民始末。碑亭后窑顶上立有金承安五年(1200年)石经幢,为广济寺仅存的遗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明代铁铸天冠菩萨像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铁铸天冠菩萨

明代铁铸天冠菩萨像(俗称千圣天冠菩萨)现存华严寺,系明永乐年间为明成祖的仁孝皇太后所赐,原总数1000尊,现尚存947尊。每尊重20公斤,高33厘米左右。其形或合掌,或结跏趺坐,或结三昧印,呈听、说法相,表情各异,形态生动逼真,个个栩栩如生,为寺内珍贵之文物。

寺中至今还完好保存着明版佛教经书《永乐北藏》,共678函,6780册,为明神宗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所颁赐,堪称镇山之宝。这部佛教经典现为国内之稀本。同时,该寺还收藏明万历年间御赐京缎的金绣五爪盘龙紫衣一袭。原配的金钩玉环遗失已久。而紫衣幸存至今,其工艺精湛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明代奇人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揭秘一生开挂的王阳明!

全文共 164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明代一位超级有实力的选手王阳明其实真的是好厉害的,这个人很有个性也非常的有趣,但是有的人还是不太了解这个人,其实这个人真的不简单的,其实很多人都说他实在是太厉害太厉害了,所以就有人给出做了一些介绍,多样这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人可以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

明代奇人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而且善于统兵作战,经常听各种学者夸明代奇人王阳明是个牛人,王阳明到底有多牛?沿着王阳明的成长历程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生的家庭就很牛

王阳明的一生确实非常牛,首先他出生的家庭就是个名门望族_牛人世家,传说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晋朝王義之书圣,父亲是当朝当红状元郎王华,王阳明很好的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

通常牛人、奇人出生都会有很多特别的现象,拘传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抱着一赤子,从红云天端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出生后,他5岁还不会说话,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故祖父给他改名“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从那以后他才开口说话,够神奇的了吧!这一传说或许说明王阳明确实是承载着一些伟大的使命而来的吧!

2,少年立志就很牛

王阳明从小就志存高远,心思不同于他人,一次课堂上的探讨,他竟认为科举并不是第一头等大事,真正最要紧的是读书做圣贤之人。

然而牛人命运皆多舛,他也大起大落几次,考个进士都考了三次才中。几经磨难,王阳明却说:大家都是在为不得志而羞耻,可我却为自己因为不得志懊恼而羞耻。是的,他就是个这般不同寻常的牛人。

3,钻研精神,就很牛。

王阳明曾去拜访娄谅,娄谅跟他讲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他听了之后,十分开心,就开始钻研朱熹的书,为了理解朱熹的理论,王阳明格了七天的竹子,但是没有一点收获,反而生了场大病,这个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王阳明刚开始很相信朱熹的论说,通过这次他便把朱熹之道放下了。开启了自己的心学研究。

4,三大正道很牛:

1,)龙场悟道,心即是理的人生论

公元1506年,王守仁得罪了刘瑾,就被贬到贵州龙场驿栈那边当驿丞,他到龙场那里得到新的领悟,史称龙场悟道。王阳明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阳明在这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

2)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知行合一,知与行没有先后之分,都是一起出发一起消失。致良知,人所有的行为最终是要回归到内心的,所以在做出任何行为之前以良知致之,方能在最后不愧于心。

因此王阳明认为,应该本着自己的良知去对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对父母应该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这就是“格物”。在格物的过程中,内心的尘埃会被慢慢擦去,良知会达到极致,就像明镜一般明亮,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达到极致,也就是知行合一。

3)天泉证道,致良知的修养论。

与两个学生在天泉桥上辩论最终得出:“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三大军事行动很牛,都巧用功心术完胜

1)平定江西盗贼流寇

正德十二年,王阳明带兵平定江西为患数十年的盗贼,江西山贼数万都被消灭。

王阳明用兵出名就在于其用兵奸诈,独断,不管对方比自己人多多少,最后他都会利用一些攻心战略取胜。

2)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阳明一共只花了35天就打败了他,最终宁王朱宸濠兵败被俘,策划了近二十年的叛乱王阳明仅用了三十五天就给平定了。王阳明是不是打仗也很牛!

3)思田告捷

嘉靖六年,王阳明总督两广,成功的利用心学,很轻松的平定了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的造反。

遗憾的是,思田告捷后,王阳明便一病不起。

死时留下遗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皆居绝顶,成就‘’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他的《传习录》等都是引领人类智慧的书籍。这样看下来,是不是觉得王阳明确实很牛啊?!

我们还是去多读多体会牛人王阳明的心学,修炼强大的人生智慧,力争做个现代版的牛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泰州明代住宅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泰州明代住宅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宫氏住宅

位于泰州公园路104号。宫氏为明末至清代泰州望族。宅南向,今存东西两条轴线各4进,占地约1500平方米,是保存较完好的进士宅第。东部主体建筑有厅、堂屋.均为硬山屋面,青砖小瓦。厅屋为明代建筑,面阔3间12.25米,进深7檩8.5米,脊檩高6.35米,抬梁式屋面,圆作,用料粗大,瓜柱处用荷叶墩、护斗、抱梁云、山雾云等雕刻构件,柱头有卷杀,柱下垫白色大理石覆盆石础。室内斜铺方砖地坪,装有屏门。明间隔扇门,隔扇上夹堂板刻成透空海棠形。厅前天井方形块石铺地,偏西有古蜡梅一株。堂屋3进用材较小,面阔3间,前檐下设廊,柱下垫木板,穿斗式梁架,均为清式建筑。西部4进,体量较小,均3间硬山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住宅

位于泰州季家院25号。宅始建年代无考,后归汪姓。厅屋硬山屋面,面阔3间12米,进深7檩6.9米,脊檩高5.5米,柏木梁架,脊柱、瓜柱处用荷叶墩、护斗,脊梁上用山雾云,堂屋硬山屋面,面阔3间扁作,隔间用屏门,保存完好。厅屋后尚有镌刻明万历记年水井一口。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住宅

位于泰州海陵南路砧8号。宅始建年代无考,后为盐官王姓所居。宅南向,西厅东堂,厅堂并列。厅屋硬山屋面,面阔3间11.4米,进深7檩7.7米,楠木屋架,步柱上置护斗,瓜柱处用荷叶墩、护斗,脊檩下用山雾云、抱梁云等构件;堂屋用穿斗式屋架和雕刻构件,均保存完好。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明代采花大盗作案10年 受害者都主动配合 他究竟有何神通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有些人的行为让人称奇,同时也让人不解其意。在明代,有一个名叫桑冲的男子,以他的特殊“本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他竟然在十年间成为了一名采花大盗,神秘而又不可思议地作案182次,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受害者竟然都主动配合他的行为。

桑冲的故事并不是一个浪漫传奇,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谜团。他的背景十分普通,家庭缺乏管教,从小性格放荡,甚至被卖给一个人。然而,他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一个叫谷才的人,这位谷才据说拥有通天本领,成年后的桑冲千方百计地找到了谷才,并成为了他的学徒。

谷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花大盗,他并没有采取强行手段,而是通过男扮女装,混入良家女子之中,然后以各种手段引诱得手。桑冲在谷才的指导下,学会了女红、烹饪、家政等技能,甚至掌握了制造迷药的方法。

他的行为方式十分独特,会编造一个可怜的身世,引起人们的同情,然后被接纳进富贵人家,从而获取接触受害者的机会。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受害的女子竟然都选择保持沉默,甚至配合他的行为。这种现象似乎不符合常理,却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

受害女子的沉默和配合,部分是出于对名节的顾虑。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名节极为重要,一旦受到玷污,不仅自身将受到惩罚,还会影响整个家族的声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受害女子选择了保持沉默,即使心有愤怒和抗拒,也不敢轻易声张。

另一方面,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权力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桑冲的作案。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相对较低,男女平等的概念不被重视,女性的声音和权利受到限制。桑冲借助了这种社会背景,通过欺骗和迷惑,使受害女子在他的控制下,甚至有了某种依赖感。

桑冲的罪行终究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他在一次作案中被人发现真相,最终被官府抓获并受到惩处。他的被捕,也揭示了他的伎俩和受害女子的悲惨遭遇。尽管他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瞩目,但也反映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脆弱和被剥夺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是哪个厂?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清江督造船厂

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是清江督造船厂。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今淮安区)、清河(今淮阴区)二县之间的运河沿岸,因濒临淮水,故以“清江”命名。其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闸一带,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八十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里,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当政后的一大壮举,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郑和麾下数以百计的大型海船,分别在南京龙江宝船厂及福州长乐建造。朱棣及郑和相继去世后,下西洋行动中止,海船需求量大减,龙江宝船厂业务逐渐萎缩,取代其造船业中心地位的,是专造内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

据明代《漕船志》记载,弘治三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490~1544年),清江督造船厂每年实造船只数量大体稳定,年均519艘,加上嘉靖初年并入的卫河船厂年均生产113艘,合计年造632艘。换句话说,在半个世纪里,这家超大型“国企”,至少有三万艘船出厂下水。

随着时间推移,漕运环境发生了变化。如顺治初年至康熙年间(1644~1722年),全国漕船数为14500艘上下,雍正四年(1726年)减少到约6400艘,此后直到咸丰元年(1851年),都维持在此数量上。漕船需求量减少之外,黄淮又经常泛滥,阻断漕路,令造船物料不能按时送达,加之船政弊端丛生,清江造船厂逐步遭到裁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是哪里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船厂是清江督造船厂。

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厂是位于淮安府山阳,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淮安。据史料记载,其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闸一带,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八十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里,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当政后的一大壮举,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郑和麾下数以百计的大型海船,分别在南京龙江宝船厂及福州长乐建造。朱棣及郑和相继去世后,下西洋行动中止,海船需求量大减,龙江宝船厂业务逐渐萎缩,取代其造船业中心地位的,是专造内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

半世纪造船三万艘,当年造船需要大量木材,船厂本应就地取材,如明太祖洪武年间,供应辽东粮饷仍实行海运,除南京龙江船厂造一部分外,大多数海船由木材主要产地湖北、四川修造。明成祖永乐年间的漕船船厂规划,却放弃群商四会,百木交集的长江重要口岸芜湖和仪真,反而选在远离原材料产地的淮安清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出自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是什么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是什么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名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等等。因为这四本戏剧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且与“梦”有关,所以被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又叫做《还魂记》。

汤显祖的介绍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汤显祖是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

《牡丹亭》的介绍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明代德化窑如何鉴别,一招让你成为鉴宝大师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瓷器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汉族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德华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最为出名。本期的德化瓷器带你去了解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如何鉴别。想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吧!

还想要来了解》》德化瓷器与景德镇区别

德化窑白瓷器的鉴定,一般应掌握以下五个要领:

(1)目视表面观察: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红,尤如东方少女之脸白中泛红;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尤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之白。

(2)迎光透视观察:明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粉红或肉红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红或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黄或牙白色。当然,迎光透视观察各个时期所显颜色,也会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异,以及烧制时温度控制的微小差别而出现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透视全部均应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赝品。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

(3)釉面光亮度观察:仿品釉面一般光泽度过亮,给人以刺眼感觉。真品釉面温润弱光。

(4)从制作工艺上观察:仿品一般为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判定时应注意:由于采用注浆成形工艺,故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无真品腴润悦目之特征。

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之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对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一般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5)从易损的部位上观察:真品在长期收藏过程中,如手指、衣纹、珠粒、牙齿等,尤以精细易损部份常出现的折断、损伤甚至脱落现象,这些伤痕均应为旧痕。新仿品则没有这些特征。

真品判定一般应掌握以下三个要领:

一是看,方法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易损部位有无断裂痕,界面是否为旧痕。

二是闻,方法是把瓷器放在一个无任何异味器皿中一段时间,然后在房间或办公室内确定无风静止的状态下,将器物迅速从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间,立即用鼻子闻断裂口及其它部位之味道。

这种方法至少可以印证以下几个问题:

Ⅰ、可以判断出断裂缝是用什么粘合剂胶接;

Ⅱ、根据气味的强弱,可以判定断裂口胶接的大体时间;Ⅲ也可以断定除使用各种粘合剂外,还可能使用了哪些化学药剂。

三是舔,方法是先刷牙漱口,清除口腔中异味后,在物品的无上釉部分轻轻舔一下,接触面尽能大些,看是否有异味,一般情况是,凡舌头感觉有轻微“麻”之现象,这件物品通常是使用过酸性化学药剂浸泡过。

你可能也喜欢:

声名远播的德化瓷器,它美在何处

德化瓷器的特点,三大特点认识德化瓷

寻根溯源,仰韶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酒文化:各种酒的饮用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明代张永张富墓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永张富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代张永张富墓

在今萃云楼饭店后院内,原有石牌坊,神道碑,石像生、石五供等。50年代因建筑已拔出,今残石尚存。按张永为宦官,明史有传“张永保定新城人(龙赵庄村人)。正德初总神机营……封永兄富为泰安伯”.此墓前石牌坊横额上即刻有:“敕封泰安伯张公之墓”字样,此墓早年被盗。另有一大墓因墓顶浇灌三合土非常坚固,又有外椁及棺,可能因早年积水未被盗掘,拔坟时因积水深挥黑又有一股柏木油味,无法清理只将内椁和棺起出,殉器物至今尚埋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明代建筑剑溪桥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建筑剑溪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剑溪桥,位于剑门关外,距剑门关隘口约两公里,横跨大剑溪,是古蜀道由成都去昭化的必经之桥。明弘治中利州指挥彭山建,以青石构筑,三拱相连。拱圈为两半拼合式(亦称莲瓣式),桥长18.8米,宽4米,高7.5米。东孔跨度为5.3米,西孔跨度为5.2米,中拱跨度为5.8米,拱高3.4米。东孔用26排卷石成拱,中拱用30排卷石成拱,西拱用23排卷石成拱。桥面成弧形,板石铺就阶梯式桥面。桥柱高0.6米,有石刻龙头镶其上,建筑技术精湛,历经数百年,桥形未变。

宋代胡希道有诗云:“几重岭隔几重湾,路入濛濛烟雨间,独立溪桥重回首,前头已是剑州山。”剑溪桥头有石碑,上刻明正德丁丑(正德12年即1517年)剑州知州武缘李璧《过剑溪桥》诗:“看山晓度剑溪桥,踏雾冲去马足遥。见说金牛经历处,欲将兴废向渔桥。”

剑溪桥被四川省列为古桥,剑阁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