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普照山在哪儿汇总20篇

浏览

5938

文章

26

篇1:绥宁普照寺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绥宁普照寺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系青坡里(今析为联民、麻塘、枫木团、河口、竹舟江5个乡)黄皈依师募化创建。嘉庆二十二年(1817),青坡里劝首杨通鉴、李元芳约请绥宁人蓝绍裘、莫中立、杨通义总理其事,在周围诸县募捐,得银3000两,进行大规模改建,六年后方才工竣。后来又经多次修葺。普照寺共有5进,依山势梯级上升,依次为山门、灶王殿、关圣殿、正殿、南岳殿。寺之全部构件包括基础、柱子、横梁、檩子、窗户、门框、瓦片、匾额、对联等等都用青石打制。寺内碑刻和对联很多且保存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淄川普照寺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淄川普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照寺位于淄博市淄川城区留仙湖公园内,亦称大佛寺。约建于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公元567年),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唐朝时为法相宗三祖慧昭大师-处。慧昭大师系山东淄川人,乃玄奘窥基再传弟子,精通唯识法相学,时称唯识三祖或淄州大师,被誉为山东一遍昭。据考证,日本法相唯识宗源于唐淄州慧昭大师-盛地普照寺。淄川普照寺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组成。

地址:淄博市淄川区留仙湖公园内

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公交信息:74路、115路南线、115路西线、k115路南线、k115路西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代县普照寺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代县普照寺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位于代县峨口镇正下社村东。据寺内元代石灯塔及正殿题记载,建于元至顺四年(1333)、至正四年(1344)重修,明弘治十年(1497)重建,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又予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厢房和东西配殿,余皆为新建。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基宽12.1米、深10.3米、高0.15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寺内现存元石灯塔1座,明重修碑4通,清重修及功德碑4通。1965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正下社村:正下社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普照寺上觉和尚塔墓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普照寺上觉和尚塔墓为富顺县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上觉和尚塔墓位于彭庙镇新屋村3组,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该塔属墓塔类型,石质建造,二级楼阁式结构。塔身呈正方形,四角立方柱,边长1.6米、通高3.2米。歇山式塔盖,塔盖上座为莲花宝珠顶。塔身通体板石封闭,上层正面刻记“上觉下道老和尚宝塔”,边刻记“光绪十三年丁亥”。塔身隔层边框石刻仰莲辨纹。此塔建造规整,造型墩原庄重,纹饰风格古朴,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庙镇:2019年,撤销彭庙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年镇管辖,永年镇人民政府驻和谐街69号。彭庙镇位于富顺县城以西25公里,东顺川云公路,西连李桥镇,南与南溪县大坪乡接址,北临永年镇。2003年,全镇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7万亩,总人口2.49万人,总户数6530户,13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居委会1个),119个村(居)民小组长;全镇国民生产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文胜普照寺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文胜普照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胜普照寺位于文胜乡长坪村。据记载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后经明朝正德八年、大清同治四年、十四年的维修再建,成为一座远近闻名的寺院。1992年被公布为江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四川省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文胜普照寺坐东朝西,现存一座四合院,建筑面积约为240平方米。除大雄殿为明代遗构外,其余建筑均为清乃至现代所建。大雄殿梁架保存完好,大雄殿为面阔进深各三间,当心间宽7米、次间3.2米、总开间13.4米、总进深17.5米。单檐悬山造,布瓦顶,举折较为陡峻,现存部分鸱尾等黑色脊饰,梁架为抬梁式柱梁,用材较为硕大。柱径达0.57米,有明代后期风格,系明正德八年修建,是我市早期木构建筑之一。

保护范围:东至围墙外小路,南至围墙——长坪村4组道路,西至长坪村4组道路——文胜东街口一线,北至山门外15米堡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哈尔滨普照寺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哈尔滨普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哈尔滨市普照寺是黑龙江省一所较大的尼众道场。它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3号。东临文化公园,西接极乐寺塔院。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其建筑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取佛光普照之义而得名。

寺院坐北朝南,共分三进。山门殿建于1995年,其匾额为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题字。山门楹联由省内的书法家王田、寒石、洪铁军、李大维等书写。钟鼓二楼左右对峙,与之相连的是东西两处画廊,壁上嵌有四大佛山的油画。案上依次井然地供奉108尊观世音菩萨示现寻声救苦救难化身石雕像。彩绘形象栩栩如生,常使信众流连观看,赞叹不已。

第二进是大雄宝殿建于1992年,其面积390多平米,高15米。大雄宝殿匾额为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字。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两旁侍立迦叶、阿难二尊者。背面有海岛观音,其旁侍立善财、龙女。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列于两旁。靠墙两侧案上供奉十八罗汉。这众多雕像全部由河北省曲阳县之工匠用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其中的三尊佛像尤为精美绝伦,堪称精品。

第三进大殿为三层建筑。一层是毗卢殿,中间供奉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在墙上嵌有“华藏世界”木雕画。风景人物、层次分明、雕工精细,活灵活现。二层楼供奉西方三圣像,楠木精雕而成,帖金箔使得佛身金碧辉煌,令人肃然起敬。墙壁嵌有木雕画“西方极乐世界图”。三层为藏经阁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东壁嵌有佛祖一生事迹木雕图案。西面经柜藏有《新修大正藏》、《频伽藏》、《龙藏》。

藏经楼前有一对高约十米铁铸千佛塔。在藏经楼左右有地藏殿、祖堂、延寿堂、斋堂、禅堂。院内东西共三幢二层楼建筑,其功用为僧寮、尼众佛学院教室等。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3号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66、14、74等路公交在南通大街站或地铁1号线(哈东站方向)在工程大学站下车可达。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258号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八星凌空普照大地

全文共 2427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研究的关键在于增强预测能力,要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全球环境问题,揭开异常现象的奥秘,只有利用航天器的高远位置,从空间进行观测才是唯一有现实意义的方法。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分别进行了对地球环境监测的调研,并各自提出了相应的报告,构思大同小异,内容极为相近。人们从地球系统、传统的科学及学科领域提出了 90 年代乃至

21  世纪初对地观测的主要目标是:全球性环境条件变化趋势,供中期社会经济规划决策用;气象、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情况的实时监测与分析,以及局部环境问题的实时监测;可再生资源(水、农、林、渔等)的调查与发现;不可再生资源(土壤、矿藏等)的调查与发现;地球基础科学研究(地球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气候系统、生物圈演化、人类活动影响与制约等)。

各国对地观测计划及其应用任务的选择,均反映了各自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社会不同背景,有不同的目标与重点。美国公布并倡导的命名为“地球使命”计划,打算对地球环境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该计划拟从空间调查臭氧层的破坏、地球温暖化、土地沙漠化、热带雨林的破坏、海洋污染等这些地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国际空间活动历来强调“和平、利用”为目的,在各国原有空间计划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围绕保护和改善全球生存环境为内容的“地球使命”计划,将推动国际空间合作。为了执行该计划,各国将在 90 年代中期至 21 世纪初,集中发射一系列的空间平台及各种专用卫星。届时太空大聚会,展示人类第一次对全球的生物进行全面监视,即人类、动物和植物是怎样与地球作用的,又是怎样影响地球的自然过程的。这些航天器也将第一次把地球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对太阳能、陆地、海洋和大气在系统中相互作用进行协同测定。这是一次高科技且耗资巨大的全球系统工程,估计这一计划要持续 15~20 年,总经费投资约 150 亿美元。

空间平台是一种能提供定期服务、补给和载荷替换的组合式航天器,有时亦称为自由飞行平台。地球使命计划中的空间平台,均以地球系统科学作为主要任务,同时也担当业务卫星的任务。由于平台要适应长期、连续、多学科等综合观测任务的要求,必然具有较多的有效载荷、较大的电源功率。它与一般卫星设计的区别,是在平台结构综合考虑中,要充分注意它的可维修性、安装仪器及设备的可替代性、配置新仪器的灵活性。

现在让我们巡视一下未来太空飞行中用于防灾的主要航天器。

美国地球观测平台,重 13.5 吨,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 824 千米。平台内安装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大气探测器和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等 10 多种遥感仪器。平台电源系统是由单翼太阳电池阵和氢镍蓄电池组合供电,平台结构由复合材料制成,采用热管、百叶窗进行温度控制。平台信息数据可直接传送给地面,或者通过数据中继卫星进行传输。但由于平台的研制费用较大,技术复杂,美国的另一种方案是将平台任务分给几个地球观测卫星去执行。 日本地球观测平台实际上也是一颗大型对地观测卫星,重 3.2 吨,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 800 千米。平台上搭载了 8 种遥感仪器,有以海洋为中心进行地表观测的海色海温扫描辐射计;能监测热带雨林被破坏、沙漠化、水质污染等主要环境问题的高性能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能测量风向、风速,提高天气预报精度的散色计;观测臭氧层用的分光计;测量地球大气效应的反射光观测仪;测量大气边缘的红外分光仪;测量温室效应的气体观测仪等。为了使观测仪器能准确地指向地球表面,采用陀螺、红外敏感器、太阳角计进行三轴稳定控制。电源也是采用太阳电池阵供电。

俄罗斯大型遥感平台,将部署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平台重 9.7 吨,平台基本结构长 10 米多,宽约 3 米,由一块太阳电池阵供电。平台可安装多种遥感仪器,如侧视雷达、多通道多谱段扫描仪等。它可用来进行地球环境监视,特别是能全天候监测冰情,所获得的数据经平台处理后,可将冰情这一信息通过通信卫星直接传输给海上船只。

热带降雨观测卫星,是一颗以热带地区为中心定量观测降雨的卫星。它由美国、日本联合研制及发射。因降雨现象随时间和空间而急剧变化,因此,卫星采用非太阳同步轨道,以减轻昼夜变化的影响,轨道倾角小于 35 度,轨道高度为 350 千米。往常对降雨的观测,大多是从假定雨滴在大气中产生的电磁辐射的观测数据为基础,间接地推算出雨量,但降雨的高度无法了解。热带降雨观测卫星最大的特点是,在卫星上除搭载以往气象卫星所需的遥感仪器外,还增加了可见光和红外自旋扫描辐射计、微波自旋扫描辐射计以及降雨雷达,从降雨中的雷达反射波,测定降雨量。无论是对陆地还是海洋,只要通过星上的降雨雷达,都可直接地观测大区域的降雨情况。

环境污染观测卫星,由德国自行设计与研制。卫星上装有双向(询问和收集)通信能力的仪器,工作寿命 3~5 年。通过卫星可收集地球环境污染、地震、石油开发等方面的资料,并可与污染区进行通信,即具有双向通信或者移动跟踪的能力。环境污染观测卫星还可用来观测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通过数据收集系统跟踪动物的行踪和观察因污染鸟类被迫迁移等现象。

环境监视卫星,由意大利研制。它是一颗携带有大型 X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敏感器的平台型卫星。该卫星的任务是:监视环境;早期预报大面积的灾害;分析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储量等。卫星在高度 600 千米、倾角 97 度的太阳同步极轨道上,可观测 4~5 年时间。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敏感器分别在纵摇和横摇上控制,可在宽 80~120 千米范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同步观测。

为了填平补齐,各国还将发射一系列执行专门任务的卫星,如法国的热带能量收支观测卫星、斯波特资源卫星、俄罗斯海洋卫星以及各种气象卫星等都参与这一活动,到那时,太空中群星荟萃,将组成一个大型地球观测卫星网络,时刻监视地球环境的动态变化,亦将成为国际合 作的典范,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净化做出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丁普照蟹黄包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掘港砖桥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宽不足两米,长约六十来米,名曰“旗杆巷”。此巷虽不起眼,但小巷深处的一家菜馆与该菜馆的蟹黄包儿却远近闻名。这餐馆的店号叫“丁普照”,时间一久,巷子便随店号改名“丁普照巷”。店面座西朝东,虽不大,可不少人认为制作的蟹黄包儿胜过扬州“富春”包儿、南翔小笼包儿以及天津“狗不理”包儿。

丁普照蟹黄包儿十分讲究选料的精细。肉馅选用猪的前夹心,此肉五花三层,肥瘦适中,将夹心肉剔骨削皮,占刂成肉末。削下的肉皮刮净腻污,捏掉毛,在开水中焯过,放入笼锅中用蒸包儿的余火焖煨,过夜结成肉皮冻,称为“皮汤”(夏日因气温高,煨后悬吊于井内,促其冻结)。次日清晨掺进肉馅中,放适量的绵白糖,加上广隆酱油店的原抽酱油,再加麻油、料酒、姜末、葱花,并和入螃蟹肉调拌。这蟹肉是用当地河沟港汊捕来的野生绒螯蟹剥成。在菊香蟹肥时节,店中每天都要购回四、五十斤螃蟹,蒸熟之后,在调肉馅的前一日下午就剥好。剥蟹时,七、八人围坐在一张长条桌的周围,大师傅坐在桌顶头的高椅上剔着蟹黄,口中大讲“山海经”来逗大家开心。剥出的蟹黄与蟹肉分开放,蟹黄用脂油熬成蟹油,做包儿时抹于折皱的裥处。蒸出的包儿中黄边白,犹如一朵盛开的菊花,既中看又好吃。

丁普照蟹黄包儿的面皮也很有讲究,要选用精白面粉做酵面。一年四季气温高低不同,面粉中投放的酵料比例也不一样,要求调出面酵软硬适中,绵而有韧性。每只包儿收口处一律捏十三个裥,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昔日的丁普照菜馆有位做包儿的许师傅,在捏裥时,每捏一个裥头便习惯地摇动一下,久而久之连走路头都一摇一摇的。丁普照蟹黄包儿上笼锅蒸,火力要旺,因此都用荡田红草葶子作燃料。这草火力旺连绵不息,蒸出的包儿粉嘟嘟、绒抖抖、皮薄馅足,一看就使人垂涎。

由于从选料、制作、笼蒸等工序都一丝不苟,丁普照菜馆的包儿嫩而不破,软而不塌,咬一口,肥而不腻,鲜而不俗,还饱含着浓鲜汤汁,食之许久不忘。所以,丁普照蟹黄包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除供应门市,还送包上门,或冷却后用竹篓包装让顾客馈赠亲友。每日早晨到店里吃包儿的人络绎不绝。食客落座后,跑堂的便将热腾腾的包儿置于盘中端上来,随包儿还配有一小碟香醋与一小碟嫩姜丝。食时,蘸上一点香醋,咬一口包儿,嚼几绺姜丝,此种滋味既独特又解馋,风味确实不同。食后跑堂的还给每位食客递上一杯龙井天水茶,用以清口。如遇有刚来此吃包儿的生客,跑堂的还教其食法,以防包内所含汤汁流出烫手。有时,镇上人家来了客人,就去丁普照菜馆买八只蟹黄包儿回来,掰开便是八个蟹黄大占刂肉,用一点白菜心作衬菜,就是一道美味“狮子头”烧白菜了。那时店中供应的包儿只以一笼锅的皮汤调和的包儿馅为限,到每日上午九、十点钟就全部卖完,绝不售隔宿的包儿,保证了丁普照声誉经久不衰。

丁普照蟹黄包儿成为海滨地方传统名点。随着县城老城区改造,丁普照巷与丁普照饭馆已被拆除,而丁普照蟹黄包儿制作工艺却没有失传。后来由掘港集体与个体饭店点心师傅仿照原来工艺加工制作,尽管螃蟹价格高出原来的若干倍,做出的包儿也随之提了价,但在掘港群众中仍享有盛誉,同时受到外地食客们的青睐。小巷名点丁普照蟹黄包儿得以继承下来,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万松寺普照禅师塔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万松寺普照禅师塔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万松寺普照禅师塔位于蓟州区官庄镇莲花岭村北盘山西麓,年代为明代。

普照禅师宝塔在蓟县盘山万松寺,清康熙年间建造,由基座、塔身、五层密檐和塔刹组成,须弥座和出檐均以砖枋木斗拱承托,塔身转角均有浮雕幢塔,门窗砖雕十分精美。明代万历四年,普照禅师来此庵住持,念四字佛经,导人为善。明神宗朱翊钧,曾为此庵写了“清心”二字。清康熙皇帝赐额“万松寺”。并于康熙十四年,为正殿书“乐天真”匾。乾隆皇帝为殿檐题“慈育万物”额。

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岭村:莲花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丰普照寺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清丰普照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原名圆明寺,位于清丰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唐上元元年(674年),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为普照寺,建有大殿、禅房,元末为兵燹所毁。明洪武年间进行复修,并建天王殿、水陆殿等二百余间。1933年年改为中山公园,辟建戏楼、假山、月牙河等。1938年,园内建筑惨遭日寇破坏。1949年,中共清丰县委迁于此处办公,现仅存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面积248.92平方米,单层庑殿式,绿彩琉璃脊顶。殿面前壁由朱漆木格扣合,殿内为纵四横六合抱明柱排列,正面铸有丈高铜佛三尊,四周泥塑罗汉十八尊,造形奇特,神态各异。四壁浮雕唐僧西天取经故事,造物神奇,表情丰富。内顶作圆形图案,沥粉金龙四条,正中绘有八卦图,显示明代中期佛道两教相结合的趋势。整个大殿,设计严雅,雄姿巍巍,彩绘秀丽,其建筑之高超,工艺之精美,充分体现了清丰县人民的聪明才智。

普照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经沧桑,几遭毁坏,寺内旧迹多已无存,大殿满目疮痍,殿内文物被劫一空。为了加强保护,借以发展民族文化,1980年有关部门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15万元,用木70余方,将大殿修葺一新:飞檐挑角,气宇轩昂;红墙绿瓦,相映生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珍禽瑞兽,栩栩如生,再现了明代木构建筑巍巍雄姿,其宏伟壮观甲于濮阳一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普照山风景区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普照山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普照山景区位于川黔两省三县交界处,200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一山、一谷、一绝活”是其主要特色。

一山:普照山海拔986米,是纳溪第一峰,素有川南“小峨眉”的美誉,整个景区以山、水、岩、谷、林、瀑、庙为主,丹岩古洞、奇山飞瀑、茂林修竹、幽谷奇观、溪湖山色妙不可言。

山顶上的普照山寺兴建于唐朝,已历时1300余年,因寺中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办观音庙会,每次香客上万人。平时每日信男善女络绎不绝,顶礼膜拜,致香火极盛,是川黔佛教胜地。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下雪1.5次。

一谷:桫椤大峡谷中,10余万株侏罗纪公园“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郁郁葱葱,谷中丹岩碧水、曲径茂林、古藤飞流、花香林语,山风轻拂,仿佛进入一个绿色的神话世界。

一绝活:功夫绝活——手功苕粉闻名于省内外,采用优质板栗苕和普照山泉水为原料,经12道纯手功工艺制作而成,晶莹剔透,口感滑润,久煮不断,清香爽口,具有养胃美颜健身之功能,倍受消费者喜爱。

景区自2009年评定为2A级景区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2014年投资1070万对5.3公里上山道路进行了硬化。

地址:纳溪区打古镇会龙村1社

门票:无

公交路线:泸州直达打古,早上6:00,中午13:00,下午16:40.纳溪直达打古:早上6:50,中午10:40,下午15:10分

自驾线路一:泸州沿G76到护国下高速,沿大赤路行驶20公里后沿打普路直达普照山脚。

自驾线路二:从贵州赤水市出发,沿大赤路往打古方向行驶30公里后沿打普路直达普照山脚。

自驾线路三:从纳溪出发沿G321线行驶至护国镇后沿大赤路往打古行驶20公里后沿打普路直达普照山脚。

信息来源:泸州纳溪旅游局

打古镇: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位于川黔公路旁,东邻合江,南接叙永,镇政府驻地打古场,有370多年历史,古为纳溪边贸大镇。幅员面积134平方公里,是纳溪面积最大的乡镇, 辖19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3.34万人,总户数9632户; 森林面积10.41万亩,森林覆盖率47%,国内生产总值16050万元,农业总产值4100万元,工业总产值1142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3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泰山普照寺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普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泰山南麓的凌汉峰下,传为六朝古刹,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后屡遭兵燹,基址独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竹林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现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并于佛诞之日依古制建坛传戒。道光年间(1821-1850)建佛阁(今摩松楼)。光绪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建国后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

普照寺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寺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一进山门面阔3间,门楼式建筑,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钟楼内置石柱钟架及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铸莲瓣口形铁钟。二进山门为二院,门内两山墙各开发券拱门。西拱门外有元代经幢一尊,记僧法海于元贞年间(1295至1297)重修普照寺的情况。沿阶而上为三院,中为大雄宝殿,五脊硬山顶三开间,前后廊式,端庄雄伟,内供释迦牟尼鎏金趺坐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院内银杏双挺,油松对生,并有清道光年间(1821至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双檐盖罩铁香炉1尊。大殿东西侧有垂花门通后院。

后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达数抱,枝密盘曲四伸,树冠如盖。上有摩松楼,可摩顶观松;松下有“筛月亭”,取“古松筛月”之意。亭居高台,方形,四檐飞翘,四柱均有楹联。亭下有方形石桌,敲击四角和中央,则发出清脆如磬的五种声音,因名“五音石”。中轴线之东,有禅院和石堂院;之西为菊林院,山房门额悬“菊林旧隐”横匾,院内有“一品大夫”松。清代主持僧元玉是位颇有成就的诗僧,别号“石堂老人”,着有《石堂文集》,其时遍植菊花,号称“菊圃”。今寺东南尚有其墓塔遗址。普照寺为岱阳唯一的四方丛林,明洪武年间泰安府僧纲司设于此。建国后,游人很多,进香者来往不断。“0”中停止活动。1979年恢复宗教活动.

地址:泰安市泰山风景区麓凌汉峰下普照寺路128号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38-6213151

开放时间:

7:3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寺坪普照寺大殿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寺坪普照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坪普照寺大殿

时代:元

地址:左权县拐儿镇寺坪村敬老院

据殿前石碑记载,普照寺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3),明崇祯三年(1630),清顺治十八年(1661)重修,现仅存大殿,为元代遗构。

大殿占地面积375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布顶,正脊覆绿色琉璃,饰黄色忍冬纹。梁架明间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次间、稍间为五椽栿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檐下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前后檐装修已被后人改制。殿前后各存重修碑2通,殿前60米处存石狮2只。

2013年5月,寺坪普照寺大殿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沁县普照寺大殿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沁县普照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治普照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西8公里的郭村镇开村村东。寺院依山傍水,林木掩阴,视野广阔,景色优美。据清雍正年间《杭州志》载,寺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唐元和年间(806-820)大修,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顺治(1644-1661)、雍正年间(1723-1735)屡有增建与修葺。

寺坐北向南,原为西进院落。中轴线上原有天王殿(南殿)、大佛殿(中殿)、观音殿(后殿),两侧配殿、厢房、节义堂等建筑。并有方形千佛碑一通、大石佛像等石刻造像多尊。是上党地区以建筑宏伟而著称的佛教寺院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将南殿、后殿及其附属建筑炸毁,现仅存大佛殿(中殿)及部分石刻造像。

大佛殿建于高台之上,广深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通檐用四柱,柱头卷刹缓和,柱升起显著。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拱计心造,昂呈批竹式。明间设补间斗拱一朵,五铺作双抄,前檐转角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外檐耍头单材伸出作昂型。斗拱肥硕,用材敦厚,符合宋营造法式木作之制。殿内施后金柱两根,方形八角抹楞,室内空间宽敞。

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相交于金柱柱头之上,次间为爬梁后丁栿,各部构件造材适度,结构合理。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屋顶琉璃脊兽,简板瓦作,正脊两端,微微翘起,具有曲线柔和之美感。所有勾头、滴水、吻兽有行龙、花卉等图案,两山博风、悬鱼、惹草日月造型,既有早期的遗物,又有历代修葺更换的构件。综观全殿,其梁架斗拱仍保留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及遗构。寺内原存有石刻艺术品多件,较为完整的是具有北魏晚期造像风格的方柱型千佛造像碑,已由县文物馆收藏保存。

联系电话:0356-7098357

地址:沁县城西8公里的郭村镇开村小学校园内。

交通:从长治坐前往沁县的长途车,然后在沁县长途汽车站打出租前往。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学校有停车场,不收费;这里距县城也就1公里,加油可在县城的加油站;沁县县城有人民医院、中医院;银行县城有中行、建行、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普照塔、联升塔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普照塔、联升塔为建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塔、联升塔位于建阳区水吉镇郑墩村,时代为明代。

普照塔、联升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墩村:郑墩村地处水吉镇南面,东、北两方与水吉相连,南以斩头岭为界与渡船头村相邻,西临南浦溪与营头村的上排自然村隔溪相望,水(吉)(建)瓯公路从村前经过,交通方便。全村由郑墩、坪洋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位于郑墩。全村共有农户437户,1948人,下设9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1757亩,其中水田1547亩,农地210亩;林业用地5990亩。村里盛产荸荠,近年来也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孝义普照寺景区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孝义普照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孝义北川乌鸡岭,逶迤百里至下堡,兀突一峰,状似雏凤,名为凤山,那里翠柏苍松,山青水秀,胜景如画,宝刹普照寺就座落在此山中段。

普照寺创建于何年代,传说不一。寺内钟鼓楼的铁钟上有“金大定年号”,又据原寺院碑刻记载,创建于金元,并经明万历,清顺治、康熙、道光四次维修。民国四十一年曾大兴土木,建僧舍禅房,复修彩绘山门碑坊。

当时,寺院的全貌,见清道光十二年重修碑记云:“下堡普照寺有佛院一所,上建大雄宝殿,下对催辅庭,左右两廊,药师、地藏王也。中起五佛台楼,而四通八达。北面钟鼓楼,惊聋醒目,临於乾位者,吴圣殿也。位于震方看真君阁也,东有僧舍,西筑场园…。”这就是普照寺从金元到民国十五年历程了八百余载的建筑概貌。但时经一九三八年战乱,一九五九年-“拆庙建校”活动,普照寺历经沧桑近千年,寺院建筑皆被拆除,湮灭了往日光彩。

自1999年始,张铁虎获得凤山使用权,率众居士及村民围山植绿数载,时至今日,凤山见秀,清泉渐丰。2004年,下堡村民委员会应广大佛教居士强烈要求,向市民族宗教局提出批复普照寺及修复为佛教活动场所的报告。张铁虎集乡资,筹钱资,募义工,重建普照寺。历时两年余,古刹废墟重现辉煌,晨钟暮鼓再度绕梁。

新寺分上下两院,上有大雄宝殿镌樟木、白玉佛身,供奉三世佛,偏殿供观音、地藏王菩萨;下有天王殿,明柱飞檐,殿左设钟鼓二楼,山门筑三开道厦檐牌楼。山门前有十八层石阶,象征着佛珠十八颗。上院下院僧房二十一间,有阶可通。

普照寺依山带水,松柏掩映,巍峨庄严,别具奇风幽韵,该寺的修复建设,对保护孝义市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佛教传统文化,开发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电话:0358-7828220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河西普照寺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河西普照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位于江油市太平镇。坐西向东,面积300平方米。大雄殿面阔进深俱为三间,当心间宽7.3米,次间宽2.7米,总开间13.5米,总进深22米,单檐歇山顶,其梁架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厅堂结构,外檐下为单拱双抄五铺作里外偷心造,材宽11.5、材广17.5、只字7.7至8.5厘米。光绪版《龙安府志》:普照寺在县(原彰明县,今彰明镇所在地)西十里,元至正(1341-1367年)年间建,明天顺元年重建,顺治元年僧照恺补修。前廊的木椽上有“大明正德八年翻修”字迹。2007年6月河西普照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汶川地震对河西普照寺造成了巨大破坏,江油市文管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保护范围:东至大雄殿前10米,南至普照村村民住房,西至大雄殿后墙外10米,北至大雄殿外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渭南普照寺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渭南普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慧照寺又名普照寺,也称铜佛寺。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于1997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经区政府(51)号文件批复,成为临渭区唯一对外开放的一个佛教活动场所。

慧照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关中大地震时,建筑惨遭毁坏,常住僧人誓愿宏大,历经四载,于1559年重建殿堂寮房,并新铸铜佛像五尊。历经风雨、战乱等劫难,至清代殿宇再毁。民国初年,塔前重建一座五开间硬山式铜佛殿(即今之大雄宝殿),建筑面积约190平方米。殿内供奉着五尊明代铜佛,高约2米,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最东侧是弥勒菩萨,最西侧是观世音菩萨。造型庄严,神态慈悲,工艺精湛。佛菩萨均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莲花三重,中央三座莲台的每个莲瓣上都有一尊浮雕小佛像,姿态各异,优美雅致.既是西北五省的文物珍品,也是全国罕见之瑰宝。

寺内有宝塔一座,是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于1957年5月31日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它肇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晋代,重修于唐。宋代景德年间再度修葺,寇准罢相返乡时曾为修塔助工。历徽、钦二帝,元代接修,至泰定帝九年告竣。二百多年后,毁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大地震。无尽、荣庵等常住僧侣募缘,发愿重修,于万历九年建成,迄今已逾四百二十春秋矣。然年久失于维护,塔基沉陷,身略北倾;1972年和198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塔身进行了维修,并加固了塔基,增添了排水设施。

古塔为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塔身中空,顶有铜刹,造型别致;高三十八米,每层均有四个圆拱券洞。现存于底层塔门东西之两方碑石,记载了宝塔的源流及明代修葺史实;圆拱门楣浮雕“二龙戏珠”,凸刻花纹细腻,工艺奇巧,精美绝伦;两侧有笔力圆润之对联一幅,曰“云护诸天垂象教,虬盘万劫奠皇图”。塔基四角各有一力士石雕,造型生动,姿态各异。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邽)镇镇政府东侧

乘车线路:渭南市内乘开往下吉的班车,到下吉镇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韩城普照寺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韩城普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普照寺位于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吴村。

寺始建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到清代续修,佛教文化气息浓厚,是韩城元建标志性建筑。寺建筑面积426平方米,主要建筑大殿为元代建筑,大殿大佛殿殿前东有“伽蓝庙”,西有“0庙”。殿东为“土地庙”,西为“关公庙”,殿后有“观音洞”。

普照寺主体建筑是大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佛殿雄伟壮观,殿内有佛龛,龛上部有藻井,藻井有绘画,其中有塑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的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二菩萨,阿难、伽叶二弟子五尊彩塑像及明清藻井绘画一百三十余幅,笔黑生动,情景逼真,形态各异,堪为珍品。专家认为板画为元代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龛内五尊彩色泥塑像,坐在工字莲花须弥座上,面相丰满,神态自然,古雅庄严,呈说法状,通高4.2米。左右站着释迦十大弟子中的阿难和迦叶两尊塑像,各通高2米,一个双唇紧闭、双手合十,一个面带笑容、拱手而立。两边龛内是两尊菩萨塑像,均盘膝坐在工字莲花须弥座上,通高均3.6米,左边是文殊,右边是普贤。

普照寺是一组罕见的元代典型古建筑,佛像塑造逼真丰满,天花板为珍贵绘画,将建筑、塑像、绘画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2001年韩城普照寺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渭南市韩城市昝西路,昝村镇卫生院西侧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起

门市价20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石城普照寺

全文共 1825 字

+ 加入清单

石城普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照禅寺位于县城西北20华里的如日山。如日山原名高寨,山顶原名高灵峰。后因传说山顶庵中有一玉牌(日晷)能随日而转,故而更名。该山地处石城与宁都交界处,其北、东、南三面属石城,分别为原琴江镇桐坪、丘坊和沙塅辖地,西面为宁都县田埠乡金钱辖地。

高岭峰上古有佛寺,名高灵峰庵。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载:“高灵峰庵,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开创,国朝(清,下同)康熙十七年(1678)僧寂俦重建,雍正九年(1731)僧照苏募新”。道光四年(1824)《石城县志》亦载:“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赁桐坪白十三郎之基建造,国朝雍正九年山主白姓重建”。康熙至雍正间又建一道观,有大师余本来在此-传教,一时门徒甚众。多次修建,佛道同存,故有上、中、下三寺庙之说。

明清以来,该处曾出过惠显、了凡、德勤三为佛门宗师,正静、慈惠、法登、修城等名僧曾先后在此担任主持。清末民初,一度为罗祖教染指,后经能良、能祥等高僧拨正,并更名如日庵,重为佛寺。新中国成立后,寺中仍有常住数人,耕田自给,护持香火。“文革”运动中,僧尼被逐下山,佛寺被毁。“文革”结束后,宗教活动逐渐复苏,1979年7月石城名僧仁善法师率众徒来此,结茅而居,设坛-,同时四出奔走,广集资金,重建佛刹。1980年建成大殿及生活用房数间。1984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开放寺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为题写“如日山普照禅寺”寺名和“大雄宝殿”匾额。在此期间,接受外地捐助,寺院得以开展大规模建设,1982年冬,上海余启鸿捐资安装山下桐坪至寺电路,提供了寺中照明、施工用电。1984年新加坡佛协总会会长宏船法师、陈丽华居士、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圣一大和尚等先后捐巨资扩建寺宇。1986年赣州地区交通局支持修通桐坪至寺公路。翌年,上海郑颂英居士提议创办图书室,并首披捐书100多种。随后广东何泽霖、福建广化寺、上海寺佛协、香港智恒法师等亦纷纷捐赠,乃建成藏书300多种的图书库。寺内藏有“大藏经”2部,一为民国时印慈法师引入,一为解放后仁善法师请入。同时香港邬觉宽居士、果慧法师等又助资修建了大殿前水泥地面与六角砖坪。后又经几年陆续改建、扩建,先后建起天王殿、地藏殿、大悲殿、毘卢殿、卧佛殿、藏经阁、法堂、钟鼓楼,遂成一座规模宏伟、气势恢宏的大寺院。寺中常住多至60余人。

建寺之初1981年,在仁善法师主持下,即在寺中开始传授三坛大戒。此次授戒未有张扬,然闻讯前来参加者达数百人。1984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再次传授三坛大戒,全国有3个直辖市、17个省、80余县(市)的诸名山长老、四众弟子1000余人参加,受戒弟子921余人。1988年5月10日省佛协一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此召开。12至15日,省宗教事务处在此召开“全省寺庙生产自养会议”,省佛教协会会长、庐山东林寺果一大和尚,副会长、云居山一诚方丈暨全省名山长老,地、县(市)-部、佛协-均前来参加。会议由省宗教事务处主任董剑波主持,会朝三天。同年冬,举办复寺七周年纪念暨大雄宝殿佛像开光大典,有杭州、广州、香港及赣闽各名山长老、四众弟子,石城、宁都两县政府-及有关单位人员前来参加,云集1000余人。香港悲原法师、美国洛杉机了知法师等外地名僧,亦题赠、捐款表示庆贺与支持。

经仁善法师十数年苦心经营,如日山佛寺名声大振,附近信众前来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邻近省、地、县(市)亦常有人慕名驱车前来朝拜。香火之盛冠于一方。

1990年仁善法师离寺赴宁都天池岩静养,翌年释耀云接任方丈,释常兴当家,共掌其事。1998年释常有接管佛寺,另有首座、都监、监院、维那、知客、殿堂职事参加和协助管理。

1997年度调查,寺中有砖木结构宫殿式法堂9座,宿舍、起居、接待等用房64间,厨房、膳厅各2间,功德堂一幢4间,普同塔1座,各种木雕四大天王、十八罗汉、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弥勒、韦驮、伽蓝等数十尊。寺中有稻田12亩,自耕3亩,其余出租;又有山岗一片约100亩,可收木材、茶果之利。因近年佛事日少,僧尼星散。是年登记常住23名,其中比丘9人,比丘尼4人,沙弥2人,沙弥尼1人,居士5人。当家僧释常有。

该寺本为曹洞宗,后接云门宗法,禅净兼修。寺中有陶缸一口,系明末清初道士余本来坐化缸,1981年出土。出土时有盖,后毁,现缸仍存寺中,当代新修《石城县志》、《石城县文物志》及县博物馆均有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