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社会发展动态【合集十篇】

浏览

130

文章

10

篇1:国内智能交通发展趋势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内智能交通发展趋势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一、智能交通的应用领域

目前,智能交通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

1、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

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费,其中又以软件为主。公路收费项目分为两部分,联网收费软件和计重收费系统。此外,联网不停车收费(IETC)是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

兼容和整合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因此,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成为这一领域的应用热点。除了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一些纵向的比较有前景的应用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车载导航系统等。

3、城市公交信息化

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信息化应用还比较落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也是方案商可以重点发展的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国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

智能交通对人们生活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现在有很多人在使用微波车辆检测器,为了是更顺畅行车,想要知道智能交通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请到,更多的智能交通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内外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让相关机构全面准确地掌握整个城市交通信息,为交通疏导、城市规划等提供实用的数据及解决方案。让交通信息无处不在,在任何地方都能以最恰当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最有价值的交通信息,这就是智能交通。以下就是国内外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的研究和推进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ITS作为跨世纪的经济增长点和交通系统建设必然选择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更是突出了物联网智能交通的地位。目前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北京、广州走在我国前列。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道路交通管理

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智能化道路交通指挥管理系统,包括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检测、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检测系统,以及全市“122”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

公共交通管理

建成了动物园公交枢纽运营管理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公交区域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BRT智能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管理

建成了全市统一的高速公路信息中心,实现了五环路和六条高速公路的联网监控,并与交管部门共享。

出行信息服务

自主研发了浮动车动态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有效扩展了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的范围,有力的促进了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发展水平。

电子收费

在全市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和3万多辆出租车开通了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统;建设完成了八达岭、京津塘高速公路包括13个收费站、33条专用车道、3个标签发行点与一卡通卡兼容的不停车收费(ETC)试验系统。

客货运输

建成了包含全市10家省际长途客运站的联网售票系统,5家出租汽车安防监控中心(其中2家开展了调度服务),8家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建立了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系统。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北京将投资56亿提升智能交通,北京交通将建成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和路网运行、运输监管、公交安保三个分中心,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指挥支撑体系,成为数据共享交换中枢、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发布中心,紧急情况下为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这意味着,市民将可以通过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路况信息,提前安排出行。同时,自行车租赁也有望实现网络化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之一的广州,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包括广州市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路面交通状况监视与监测、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的主框架。其中共用信息平台已初具规模,实现了羊城通系统、线网规划系统、出租车综合管理平台、联网售票系统、96900呼叫中心等多个子系统的连接,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类和有效存储、查询、订阅等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实现了诸多的数据处理功能,提供了初步的交通数据服务功能。

更多的智能交通小知识尽在。在这里我们的小编会为大家继续介绍智能交通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帮助大家更加了解信息化交通,知道什么是微波车辆检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美国ITS发展状况

美国是应用ITS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发展重点: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出版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了到2005年的年度开发计划。7大领域包括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应用状况:据报道,目前ITS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也较先进。美国ITS应用在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导航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方面发展较快。

投资:美国联邦政府1990~1997年用于ITS研究开发的年度预算总计为12.935亿美元,20年发展规划投资预算约为400亿美元。美国政府要求将ITS的发展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基本投资计划之中,大部分资金由联邦、州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也注重调动私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二、日本ITS发展状况

日本早在1973年就开始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

发展重点:日本ITS规划体系包括先进的导航系统、安全辅助系统、交通管理最优化系统、道路交通管理高效化系统、公交支援系统、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行人诱导系统和紧急车辆支援系统。

应用状况:日本的ITS主要应用在交通信息提供、电子收费、公共交通、商业车辆管理以及紧急车辆优先等方面。目前在日本已有超过1800万人的汽车导航系统用户。

投资:日本政府1996~1997年用于ITS研究开发的预算为161亿日元,用于ITS实用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为1285亿日元。1996年“推进ITS总体构想”推出了一个投资预算7.8兆日元的20年规划。日本走政府与民间企业相互合作的道路,如车辆信息通讯系统(VICS)的运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加速了日本ITS的开发与应用。

三、欧洲ITS发展状况

欧洲在ITS应用方面的进展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

发展重点:目前正在进行Telematic的全面开发,计划在全欧洲建立专门的交通(以道路交通为主)无线数据通信网,正在开发先进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ATIS),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先进的商业车辆运行系统(ACVO),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等。

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10多个国家投资50多亿美元,旨在完善道路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欧盟从1984年到1998年仅用于ITS共同研究开发项目的预算就达280亿欧洲货币单位。

四、其它国家ITS发展状况

韩国:ITS示范工程选在光州市,预计耗资100亿韩元,选取了交通感应信号系统、公交车乘客信息系统、动态线路引导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及时播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停车预报系统、动态测重系统、ITS中心等9项内容。

马来西亚:ITS建设集中在多媒体超级走廊,从位于吉隆坡88层的国油双峰塔开始,南伸至雪邦新国际机场,达750平方公里。目标是利用兆位光纤网络,把多媒体资讯城、国际机场、新联邦首都等大型基础设施联系起来。

新加坡:ITS建设集中在先进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方面,该系统除了具有传统功能,如信号控制、交通检测、交通诱导外,还包括用电子计费卡控制车流量。在高峰时段和拥挤路段还可以自动提高通行费,尽可能合理地控制道路的使用效率。

想要知道智能交通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请持续关注我们,我们会继续为大家介绍关于智能交通小知识以及对微波车辆检测器的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是动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民向城市集中,全球大多是人口将在城市生活,而城市的交通拥堵的现状亟待解决。传统的非智能交通网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数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传感器、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解决交通拥堵提供了新思路,特别使是对多功能动态智能交通网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那么什么是动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城市智能动态交通控制诱导系统”,利用先进的卫星导航、数据通讯传输、信号控制等技术,采集并发布车速、行程时间、道路施工、交通事故等实时动态的路况信息,供驾驶员参考,及时调整行车路线。同时,对路况不熟的驾驶员,只需在车上配一个城际通导航仪,即可动态接收交通指挥中心发送的实时交通信息,并根据路况变化随时规划最佳行车路线,防止堵车。

此外,针对快速公交、救护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只需通过车载导航仪发送目的地请求,交通指挥中心便可迅速规划合理路线,通过导航仪进行语音提示行驶,并提前控制路口信号灯,确保车辆总是以绿灯或最多等一个红灯的效率通过。

装一个导航仪就能实时动态地替你规划一条最佳行车路线,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经过时路口红绿灯自动变绿,目前智能动态交通控制系统投入试运营后。驾驶员可通过车载收音机、导航仪、手机短信等渠道,从交通指挥中心实时了解到动态的路况信息,并及时调整行车路线。

动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很重要,下期还会给大家介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有哪些好处等知识,使其了解更多的智能交通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交通是一个根据当代电子器件信息科技朝向道路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显特性是以信息内容的搜集、解决、公布、互换、剖析、利用主导线,为交通参与者出示多元性的服务项目。

智能交通系统软件(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通称ITS)是将来城市交通的发展前景,它是将优秀的信息科技、数据通信无线通信技术、电子器件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及电子信息技术等合理地集成化应用于全部路面交通管理系统软件而创建的一种在大范畴内、多方位充分发挥的,即时、精确、高效率的综合性道路运输智能管理系统。ITS能够合理地利用目前交通安全设施、降低交通出行负载和空气污染、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提升运送高效率,因此,日渐遭受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智能交通的运用领域

现阶段,智能交通在中国关键运用于三大领域:

1、道路交通信息化,包含高速路基本建设、省部级省道公路建设

道路交通领域现阶段网络热点的新项目关键集中化在道路收费,在其中又以手机软件主导。道路收费新项目分成两一部分,连接网络收费手机软件和称重收费系统软件。除此之外,连接网络不泊车收费(IETC)是将来高速路收费的关键方法。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项目信息化

适配和融合是市政道路交通管理服务项目信息化的关键难题,因而,综合型的服务平台变成这一领域的运用网络热点。除开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综合的服务平台,一些竖向的较为有市场前景的运用有智能化数据信号自动控制系统、电子眼抓拍、汽车导航系统软件等。

3、公共交通信息化

现阶段中国的智能公交信息化运用还相对落后,智能公交智能监控系统在中国基础处在空缺环节,也是计划方案商能够关键发展趋势的领域。在地区遍布上,中国的各大都市非常是南方地区沿海城市针对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都十分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一、智能交通的应用领域

目前,智能交通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

1、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

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费,其中又以软件为主。公路收费项目分为两部分,联网收费软件和计重收费系统。此外,联网不停车收费(IETC)是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

兼容和整合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因此,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成为这一领域的应用热点。除了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一些纵向的比较有前景的应用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车载导航系统等。

3、城市公交信息化

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信息化应用还比较落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也是方案商可以重点发展的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国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

二、智能交通的产业链分析

在智能交通的产业链条上包括ITS的建设者、使用者和提供商。首先是ITS的建设主体,包括政府、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公司等,其次是设备提供商和服务商,包括各类系统供应商、集成商及服务商,还有与之相关的电信运营商或内容提供商等,最后是使用者,包括交通管理与指挥部门、汽车原厂商、出租汽车公司、公交公司、物流公司、其他团体以及个人用户等。

三、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城市的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北京、广州走在我国前列。

(1)北京

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建成4大类ITS系统: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紧急事件管理,约30个子系统,分散在各交通管理和运营部门。在北京市已颁布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中,明确了2010年初步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的近期目标,并将建立以智能交通系统为技术支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作为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长远目标,其中综合信息平台和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是发展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投资2000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将包括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占北京市固定总投资的60%,其中,智能交通在交通总投资中占有1.5%的比例,与国外的投资水平比仍然较低。

(2)广州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之一的广州,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包括广州市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的主框

架。其中共用信息平台已初具规模,实现了羊城通系统、线网规划系统、出租车综合管理平台、联网售票系统、96900呼叫中心等多个子系统的连接,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类和有效存储、查询、订阅等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实现了诸多的数据处理功能,提供了初步的交通数据服务功能。

十五期间,广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和环境的约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将很难满足交通运输增长的需求。所以广州市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一方面是满足广州市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满足2010年亚运交通的要求。

2、城市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方面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首先将在50个左右的大城市推广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交通信息查询、交通诱导等服务;在200个以上的城市发展城市智能控制信号系统,形成智能化的交通指挥系统;在100以上的大城市推进大城市公共交通区域调度和相应的系统的建设,加大电子化票务的建设与应用。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发展,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全球定位与车载导航系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的车辆指挥与调度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都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综合化、多部门驱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将涉及相关的市民、公安交通管理、交通部门车辆管理、城市建设、通信等相关部门工作,因而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涉及以交通与公安为主的多部门驱动的发展过程。智能交通对人们生活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想要知道智能交通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微波车辆检测器的知识请到,更多的智能交通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交通堵塞的情况时常发生,由此可见,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交通进行控制日趋重要。为了更好的进行交通控制,需要设计智能化的交通控制系统,以此来降低交通堵塞的概率,使道路运行变得通畅。那么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是什么?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如下;

系统总体设计分为两部分:

1、电子警察监控系统的设计通过语言描述的形式,对电子警察监控系统抓拍违规肇事等现象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和系统的分析,对各种有可能出现的事故现象和抓拍形式以及电子警察的各项技术指标做了全面的阐述和概括。

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提出整个方案的控制系统结构图,然后对每个部分功能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工作过程做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系统的设计要求

1、能控制十字路口东西南北的通行,通过定时器控制通行和禁止通行的时间。

2、利用PLC的相关知识实现交通高峰低峰的通行时间的智能调整。

3、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加入电子警察抓拍违章系统。

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

按照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设计要求,设计思想分析如下,首先南北方向道路处于禁止通行状态,东西道路处于允许通行状态。

南北方向道路亮红灯状态过程中,南北红灯亮25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25s,才会转入下一状态南北绿灯亮;同时东西绿灯亮20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20s,才会转入下一状态东西绿灯闪3s,计时3s,转入下一状态东西黄灯亮,延时2s,转入下一状态东西红灯亮。其次东西方向道路处于禁止通行状态,南北道路处于允许通行状态,具体过程如上:如果不需要智能控制,则继续执行此循环,如果需要智能控制,程序则进入智能调节环节。比较东西、南北道路的车辆滞留量,若比较结果是即东西空道,再看南北是否为空道,如果是空道,然后再判断系统是否需要智能控制环节;如果南北不是空道,则南北绿灯放行,直到恢复正常;如果东西不是空道,则东西绿灯放行,直至恢复正常运行。如此循环下去。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上还是需要多加了解,所以说要多了解这些智能交通小知识,对于了解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有哪些好处也是有好处的,关注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

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就是基于目前的交通情况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于车辆上的信息进行采集、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系统软件,那么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有哪些?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如下;

一、硬件系统

1、硬件系统介绍。本电路系统采用的控制器是单片机AT89C52。P0口通过74HC244驱动,控制数码管显示(通行方向和倒计时的时间);P1口控制东西方向直行、左拐、右拐和行人的红绿灯的亮灭;P2口南北方向直行、左拐、右拐和行人的亮灭;P3.3用于当特殊车辆经过时红外的接收,从而控制所有车辆和行人禁行,方便特殊车辆的经过;P3.7用于当紧急情况出现时,交警按下紧急处理键,所有行人通行,车辆禁止;增加手动复位电路和自激震荡器起振等功能。

2、交通灯输出控制模块。道口交通灯指示采用高亮度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左拐、右拐、直行及行人各一个。当发光电流为6mA时,按公式R=(5-1.8)/0.006计算,限流电阻应为510Ω。由于南北通行时双向指示牌相同,因此每个端口应具有12mA的吸收电流能力。另外,人行道口按4个灯算需24mA的吸收电流。在单片机的输出口需接驱动电路74HC244,以保护单片机的输出端口。

3、特种车辆自动通行控制模块。十字路口交通灯在特种车辆到来时能自动关闭所有绿灯,让特种车辆通行。设计中采用红外线发生器作为特种车的发射器,使用实时中断来响应特种车的通行要求。红外接收器采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当按下KEY键时,触发8050三极管导通,红外发射电路接通,红外发射管发射950nm的红外光,当红外接收管接收信号,输出低电平,也就是P3.3端口为低电平,系统进入红外中断功能程序。

4、盲人提示音电路。为了方便盲人过人行道,可使盲人提示音电路与人行道通行控制灯绿灯相同步。盲人提示音采用蜂鸣器。由于蜂鸣器工作需要较大的电流,增加一个三极管功率放大器8550,以提供蜂鸣器足够大的电流。

二、软件设计

1、主程序。系统主程序主要负责总体程序管理功能,实现人机交换设定。由于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显示时间,因此主程序大部分时间要调用扫描显示程序。主程序之前先初始化序之前先初始化,然后扫描单片机各个端口,判断P3.7口紧急情况按键是否按下,如果按下则跳出主程序进入紧急情况处理程序,执行完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后重新回到主程序;同理,判断P3.3是否接收到红外发射,如果接收到了,则进入特殊车辆经过处理程序,执行完后回到主程序;否则就执行主程序。在执行主程序的期间要不停地进行扫描、判断和处理。

2、紧急情况手动按键程序。当道口出现紧急情况时,比如现场发生车祸、有不法份子发生暴动等等,此时交通交给交警来控制,由交警按下硬件电路图里的KEY键,P3.7就为低电平有效,系统进入紧急情况手动按键程序。关定时器TD,开定时器T1,行人指示灯全绿,10s到计时开始,左拐、右拐和直行指示灯全红。所有东西和南北方向的行人通行,其他各路车辆禁止。当倒计时到5s的时候,盲人提示音开始,盲人提示音每隔0.5s响一次,一直到10s倒计时结束。10s倒计时结束后,定时器T1关闭,定时器TD重新开启,交通恢复正常。

3、倒计时定时器T0的中断程序。定时器T0中断程序是本系统最基本的功能程序,是实现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倒计时的设置。

4、红外中断1服务程序。当有特种车辆经过时,车中发射红外线信号,其信号被道口控制板上的接收器接收,并输出一个低电平触发中断1。

通过上述对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的了解后,知道了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有哪些好处,要多了解这些智能交通小知识,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的研究和推进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ITS作为跨世纪的经济增长点和交通系统建设必然选择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更是突出了物联网智能交通的地位。目前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北京、广州走在我国前列。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道路交通管理

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智能化道路交通指挥管理系统,包括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检测、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检测系统,以及全市“122”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

公共交通管理

建成了动物园公交枢纽运营管理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公交区域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BRT智能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管理

建成了全市统一的高速公路信息中心,实现了五环路和六条高速公路的联网监控,并与交管部门共享。

出行信息服务

自主研发了浮动车动态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有效扩展了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的范围,有力的促进了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发展水平。

电子收费

在全市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和3万多辆出租车开通了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统;建设完成了八达岭、京津塘高速公路包括13个收费站、33条专用车道、3个标签发行点与一卡通卡兼容的不停车收费(ETC)试验系统。

客货运输

建成了包含全市10家省际长途客运站的联网售票系统,5家出租汽车安防监控中心(其中2家开展了调度服务),8家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建立了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系统。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北京将投资56亿提升智能交通,北京交通将建成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和路网运行、运输监管、公交安保三个分中心,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指挥支撑体系,成为数据共享交换中枢、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发布中心,紧急情况下为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这意味着,市民将可以通过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路况信息,提前安排出行。同时,自行车租赁也有望实现网络化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之一的广州,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包括广州市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路面交通状况监视与监测、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的主框架。其中共用信息平台已初具规模,实现了羊城通系统、线网规划系统、出租车综合管理平台、联网售票系统、96900呼叫中心等多个子系统的连接,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类和有效存储、查询、订阅等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实现了诸多的数据处理功能,提供了初步的交通数据服务功能。

更多的智能交通小知识尽在。在这里我们的小编会为大家继续介绍智能交通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以及对微波车辆检测器的介绍。帮助大家更加了解信息化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发展应用趋势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是智能化时代非常关键的一环,大数据对智能交通应用及影响非常深远。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发展应用趋势是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智能行为分析,助力违法监测

在传统的道路监控中,闯红灯、超速、逆行、不按导向行驶抓拍等车等功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如今结合图像智能分析算法能够更加精确地识别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车型、车标、车辆子品牌等属性,并且能实现不系安全带、接打电话行为检测、遮阳板检测等众多智能行为分析检测,以更好的规范驾驶员行为习惯,遏制事故与违法源头,同时也为交警实现非现场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在交通应用中,人脸卡口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它通过分析抓拍图中的人脸部分,比对黑名单库或进行嫌疑人人脸检索,助力公安捕获违法犯罪分子,实现城市道路畅通与公共安全有序发展。

智能路况分析,提高道路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完善,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公路监控体系,极大提高了监控、管理、服务效率。各功能系统产生快速、大量、多样的数据,经过高效的数据查询、分析处理功能,也就是面向"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可实时准确获取公路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和交通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如应用传感技术,获取道路结冰、雨雪、大雾、事故、施工等信息,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及服务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准确的出行信息,以便出行者确定最佳的出行时间、交通路径及交通方式。并可把服务信息通过运营商网络发布到出行者移动终端上,可向司机提供天气、路面状况、事故易发地等信息,并可推荐行驶路线。

智能研判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当下,涉车涉驾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智能交通的大量的卡口和电警系统在事后通过车牌查找车辆轨迹行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方式对于海量的视频数据,图片数据,过车数据依然停留在事后被动“查”“看”阶段,缺少事前预警预知,事中快速响应,事后深度分析的应用手段。交通数据智能研判系统,通过无缝对接城市卡口系统,运用云计算、车辆特征二次识别、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部分交通行为或事件多维度碰撞预警和特征的深度二次分析,如:首次进程,高危地区,遮挡面部等层层过滤式的嫌疑车辆挖掘技术,预测枪击等犯罪行为可能在何时、何地、哪些人之间发生。满足“事前预警、事中打击、事后侦查”的不同场景需求,为公安的治安、指挥中心、刑侦、图侦、情报、交警等不同业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智能拥堵分析,助力城市交通规划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大数据建设道路交通指数,得知拥堵路段,拥堵时间,拥堵空间,通过数据分析掌握现状,也找出了规律,进行预测,为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的建设提供依据。

温馨提醒:

智能交通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在现实中大家已经能感受到智能交通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全新变化。要想对智能交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多学习一些智能交通小知识,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智能时代的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