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曹操为什么把国号定为魏(最新20篇)

自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你知道把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原因吗?下面问学吧小编就告诉你把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原因,一起看看吧!

浏览

538

文章

699

篇1:曹操为何发兵徐州攻打陶谦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发兵徐州攻打陶谦是因为曹操和陶谦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当时诸侯混战的时候,因为结盟的不同,陶谦就曾经主动攻打过曹操,而且徐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曹操也早就有了杀陶谦的心思,直到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了陶谦的手中,两人之间的矛盾才彻底爆发出来,于是就发生了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忧愁而死的故事。

曹操和陶谦早在之前就因为诸侯之间混战产生了仇怨,但是因为找不到好的借口,师出无名,所以曹操不好像陶谦出手,后来曹操的父亲曹嵩的死就成了一个炸药桶,彻底引爆了曹操和陶谦之间的仇恨。

扩展资料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魏国没了曹操会怎么样?曹操死后最大受益者是谁?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吴蜀最有机会除掉曹操的一次就是在赤壁之战了,只是最后关羽念在旧情放了曹操一马。如果当时关羽杀掉曹操的话可能三国的格局就要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了,虽然就算曹魏没了曹操依然还有曹丕和曹植,但是内部势力肯定会加以阻拦以各种理由上位。实际上曹操在魏国有着别人都没有的威慑力,这是当时曹丕所没有的,如果曹操死了估计孙权是最开心的人了。

曹操一死,北方很有可能会重新陷入分裂。曹丕当时还没有被立为继承人,曹操平时又特别宠爱曹植,曹操一旦在此时撒手人寰,曹家子孙很可能效仿当年袁绍诸子争权夺利、祸起萧墙。曹操集团内部也有很多反对派,都蠢蠢欲动。

曹操死后,曹魏的实力必将大减,因为随曹操出征的大将无数,士卒无数,兵力战将损失,这是其一;曹操在公元208年还没有明确立世子,那么曹丕、曹植必会就世子大位而大打出手,曹魏的实力必会在内耗中而消亡殆尽,这是其二;其三,西凉马腾趁机起兵伐魏,曹魏政权也就到此结束了。

孙权方面:如果曹操在华容道死了,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当属东吴了,东吴携胜利之师,威震天下,趁刘备没有站稳之地,出兵直取荆州,这个时候刘备没有喘息的机会,我认为刘备必亡。然后孙权以荆州为基地,取西川,拿汉中,最后挥师北伐,马腾、韩遂之辈断断不是东吴的对手。所以,天下当归孙权大帝。

曹操被抓,送交给刘备诸葛亮,此种情况虽然尴尬,但关羽应该没啥责任,完全符合军令状要求,挠头的是刘备诸葛亮,这咋处理,杀掉?显然是不妥当的,那最好的处理,就是提条件交换;其次换啥?两大目标:一是汉献帝;二是地盘,具体就是要求已经占领南郡一带的曹仁,至少退回襄阳,樊城,好一点到南阳一带。

在孙刘联盟方面,由于魏国势力出现了巨大的真空,两方肯定要趁势进攻魏国,争取抢夺汉献帝,刘备应该能顺势再次占据荆州北部地区。孙权趁势夺取徐州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来,孙刘联盟将提前破裂。

此外,西北的马超有可能趁势进攻长安,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关中一带。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有可能会趁中原大乱,趁势打劫。刘璋、张鲁等势力应该还会保持原状,荆南地区则会根据孙刘两方面的态势而决定归属。

曹操没了,北方群龙无首,必将出现内斗。中原是中国之本,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样的好机会,孙权岂能放过。而北方割据势力也会蠢蠢欲动,卷土重来。中原之争必然加剧,刘备就有机会渔翁得利。

没了曹操,必然有天下名士改弦易辙,转而投靠英雄刘备,刘备的人才队伍就能扩大,兵马也会增加。以刘备的才能,像刘邦那样出祁山伐中原,胜算还是很大的

而刘备这边很可能得到张辽徐晃等文臣武将将实力大增,就算江东孙权因曹操的死而翻脸,刘备也完全可以退到北方去占根据地,因为曹操一死,北方必然出现权利真空,刘备正好可以填补,假以时日中原逐鹿孙权未必能胜。

可诸葛亮当时考虑的是隆中对战略,也就是要先取荆州,可要取荆州曹操就不能死,只有曹操不死孙权才不敢翻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汉传承秦制,为什么改了国号?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汉传承秦制其实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既然有这个说法,那这个汉传承秦制肯定是有的,所以说也比较正常,但是后来话说这个汉传承秦制好是好,但是为什么却又改了国号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汉书·萧何传》记载了一句话“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有天汉的说法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名称啊,刘邦正是听了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安慰,然后才到汉中做汉王。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刘邦后来确定帝国国号为汉,也和萧何的这句劝说有关系。这句话涉及到古代的天文知识,三国的时候一位学者叫孟康说“语,古语也,言地之有汉,若天之有河汉,名号休美。”晋朝不知姓氏,名瓒的一位大臣说“流俗语云天汉,其言常以云配天,此美名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先秦时候的古话,还是秦汉时候的流行话,都把天上的银河称为汉,汉既指银河,又指天汉。提到汉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天,这就是“语曰天汉,其称甚美”的意思。“天汉”这个流行词把天和汉配在了一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诗美名,以汉作为王国之号,也就是很美好的名号。

东汉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写过一篇文章叫《汉津赋》,里面吟咏汉水说“夫何大川之浩浩兮,洪流淼以玄清,配名位乎天汉兮,披厚土而载形”这里面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配名位乎天汉兮”是说在名声和地位方面,地上的汉相当于天上的汉,这显示了地汉和天汉相对应的关系。地上的汉水是从西北流向东南的,我们在夏天的晚上观天象,银河也是又西北向东南的,所以这个是一致的。我们可以说,在刘邦那个时候汉诗上合天文之天象,中符人事之“休美”,下应地理之汉中的一个名号。萧何拿“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来劝说刘邦,具有关键的心理安慰作用,所以刘邦得天下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以汉作为了他的帝国的国号。

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汉国号体现了中国名号文化的很多方面。从汉国号的使用时间来看,作为刘邦的王国之号,使用了五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作为统一王朝的帝国的国号使用了201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到了公元8年,王莽篡汉,刘家的天下变成了王家的天下,国号也由汉变成了新,但是汉国号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新朝是很短暂的。随后,一脉相承的汉国号就有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重建的汉,再往后又有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再建的汉。这三个汉,为了区别,史书上的叫法分别称为前汉,后汉,季汉,或者西汉,东汉,蜀汉。这是一脉相承的,是祖宗和后代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汉加在一起使用的时间有四个半世纪,四百五十年,所以汉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并且向族称和称谓等方向发展。

汉这个国号对后世的影响有很多很多方面,我们主要谈三点。第一点,汉为后来的许多汉族和非汉族的建国者所沿袭。后来很多建立国家的人国号使用汉,比方说十六国的时候,刘渊,李寿,五代十国的时候,刘知远,王建,刘崇,还有再到后来元朝末年的陈友谅,他们都用汉这个国号。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沿袭汉国号是以姓刘的居多,而理由往往是以刘邦后裔的身份,借以表明他建国的依据。这个现象说了古代国号中间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古代国号是家天下的国号。

第二点,汉成为域外有关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中国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太多,外国人对中国有的是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号来称呼中国,比如称汉,称唐。还有是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名号来称呼中国,比如称中国为中华。再一种情况是,干脆给中国另外取一个名字,比如把中国取名叫塞里斯,叫桃花石。域外以汉称呼汉朝以及汉朝以后的中国,不仅在中亚,西亚地区是这样,在东亚地区,比如说日本称中国为汉土,称中国文字为汉字,在古代就是这样子,这就是域外称谓。

第三点,汉演化为此后直到现今汉族的族称。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汉族的族称有过变化,在之前是叫诸夏或者华夏,这和夏商周中间的夏朝有关系。发展到后来,因为两汉建国400多年,到了魏晋以后,汉这个族称就逐渐取代了诸夏和华夏,比如称汉人,汉子,汉族,汉种等等。诸夏,华夏和汉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只有规模大小的不同,只有先后关系的区别。从魏晋以后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不改,所以说汉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皇帝取国号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姓氏?国号有哪些标准

全文共 130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开国皇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国号,开启一个新的朝代。但一般国号和皇帝的姓氏都不一样,那皇帝为什么不以自己的姓给国家命名呢?其原因说法不一,给国号起名有比较多的讲究,一般也不是由皇帝一人决定。中国最早的国号可以追溯至黄帝、舜禹时期,不过当时还不算朝代,只能说是一个部落。那下面就来介绍下古代国号到底怎么取的。国号怎么取?

所谓国号,在古代就是指朝代的名称。一旦国号改了,就意味着朝代也改了。就地位与重要性而言,封号、庙号、谥号这些封建社会必备品与国号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古人相信“天命”,因此,国号往往有非常正式的来源,不能随便取。

历史上“随便”取国号的例子不多,非要列举的话,应该数南朝陈国(公元557年至589年)。以“陈”为国号,是因为南陈的建立者叫做陈霸先,陈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除了南朝陈之外,其他朝代都没有君主把自己姓氏当国号用的情况。比如秦始皇姓嬴,却沿用“秦”为国号、刘邦姓刘,却使用“汉”为国号。一般来讲,皇帝或者诸侯们选取国号时可参照的标准有如下几种:古代国号标准

一,采用吉利字眼、谶语为国号。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明朝的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显然明朝国号“明”与之前的元朝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里的“大明”有“太阳”的意思。所以明朝也可以说是“太阳的王朝”,某种层面上有足以超越前朝地位的含义。

二,采用自己的封爵为国号。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简直多不胜数,好比隋朝建立者杨坚,原本是北周随国公,他感觉“随”有不安定的意思,就取了类似的“隋”为国号;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同样出身北周官僚贵族,袭封唐国公,打下江山后,就以“唐”为国号。

三,采用源地或者发迹地为国号。好比宋太祖赵匡胤,他原本是后周的武将、担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想到自己是在宋州发迹的,这个地方原本也属于古宋国,就确定国号为“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照搬之前朝代的国号,这叫“尊崇沿袭”,有种继承前辈光辉岁月、显示皇帝血统高贵、皇族历史久远的感觉。举个例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本是流浪孤儿,称帝时却自称是李唐皇族后人,理直气壮照搬“唐”为国号。

再比如享国长达791年、向来以礼乐制度严格著称、自带优雅范的周朝,其国号“周”也曾经被武则天(武周建立者)、宇文觉(北周建立者)等人沿用。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朝代,虽然历经554年,堪称“长寿王朝”,后世却无一朝照搬它的国号。“商”怎么来的?

这个朝代就是商朝。商,可以解释为商业、商人、经商,如《史记·货殖列传序》记载:“商不出,则三宝绝。”《易经》中也提到:“商旅不行。”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2个世袭朝代,共传了17世31位王,建立者商汤是上古著名贤君,末代君主则是家喻户晓的纣王帝辛。

史书记载,商人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他的名字叫做契,因为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了商邑,从此,他的部族就以“商”为名。也就是说,“商”作为国号,源出始祖的发迹之地,跟我们现在理解的“会做生意,所以叫商人”是两码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曹操和刘备都是怎么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刘备能成为三国鼎立中一员,中间都经历过生死存亡的瞬间,两人都曾战胜过比自己强大的对手,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是很多,成功的也都成了经典,毕竟少胜多除了谋略还需要一些运气,所以也是天选之子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两位乱世枭雄是怎么完成这个任务的吧。

我们在看三国的时候不难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好像全天下的人才都在刘备和曹操的手里。但是在正史中,虽说这二位有一定的人才,但其他诸侯的人才储备依旧不少。就比如说在刘璋那不受重视的李严,最终却成了刘备的托孤大臣。而曹操更是说整个荆州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蒯越。可见在其他诸侯帐下的人才同样非常的出色,而且不少。

那么为什么在三国中就成了天下人才中的九成都归了曹操刘备呢?因为这二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懂得听取意见。而其他的诸侯一般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经过文学作品的加工,其他的诸侯就和没有人才一样了。不过其实在历史上曹操和刘备这两位都曾有过差点被团灭的危险。而且正是其他诸侯手下谋士出的计策。

先说说曹操,曹操最出名的一战可以说就是官渡之战了。这场战争是典型的以少胜多。但其实如果当时袁绍能够听取沮授的计策的话,曹操就算是不被直接灭亡也绝对讨不了好。因为当时沮授出的计策是烧曹操的庄稼。当时袁绍的军队比曹操多了太多。所以沮授便认为应该施行乏敌策略,春天去侵扰曹操让他不能够好好耕种。而到了秋天再去把他们还没有收成的庄稼烧了。

这样一来曹操的领地内绝对就是一片易子而食的惨象,可以说是必胜无疑。但是袁绍当时实在是太心急了,绝对兵力相差这么大应该没有打不赢的道理,所以便直接出兵,导致了战败。而如果他当时听了沮授的这一毒计的话,曹操必定会元气大伤。

再来说说刘备,众所周知刘备夺荆州完全就是行的土匪行径。不过其实当时刘璋也是有一个计谋能够直接灭了刘备的,只不过他没有采纳。那就是郑度提出的一个毒计。如果说沮授的计策是烧敌人的庄稼的话,那么郑度的计策就是烧自己的庄稼。

当时刘备的兵力不过万,粮草辎重更是没有,只要在刘备来之前把百姓迁走,粮草运走,地上的庄稼烧毁。进行竖壁清野。那么刘备一定挨饿。之后必定会逃走,到之后刘璋的军队一涌而出,必能将刘备围而灭之。但是刘璋当时心软了,因为样一来会有无数的百姓被饿死。所以这条计策最终也没有施行。

其实在三国时期的能人异士数不胜数,只不过因为有些投了明主,能够发挥自身的能耐而名垂千古了,而有些投靠了袁绍等人,最终只能蒙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爱惜人才的曹操为何不任用司马懿?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

因为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看出司马懿有野心,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甘愿于平凡的人,不愿意被人控制。曹操拥有着雄心壮志,而且非常知人善任,一直都会比较喜欢招纳贤才,这才能够换来无数人的忠心耿耿。

曹操在面对司马懿时为什么不愿意重用,因为司马懿本身就是一个不愿意服从的人。古代的君臣之间所讲究的就是一个绝对性的服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出发点也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家而考虑。古代的这些明君一般都会要求不能够太讲小,所讲的就是一个大局观,司马懿就不一样。

曹操之前也曾经想要让司马懿进入到朝廷做事,但是司马懿就因为曹操属于宦官的后代,因此装病不去还有一些看不上曹操。

曹操虽然是一代枭雄,不过却非常爱惜人才,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和司马懿计较,你没有强行让司马懿到自己手底下做官。

曹操是一个拥有着大格局的人,就好比是你和一个人聊天,你说什么对方都能够接上,而且和你聊天一直非常的开心,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这也就意味着对方的格局和见识必然就会超出你很多。曹操和司马懿就是这样,因此曹操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司马懿内心隐藏的真实想法,只是很可惜曹操就算想的非常周全,万事俱备,也没有想到曹丕依然还是选择重用司马懿,最终取代了自己一手创建的魏国。

不过从这里也能够看到司马懿确实是一个懂得隐忍的人,内心一直都在不停的完成自己的梦想,虽然在完成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的复杂之处,可是依然还是会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法正有多厉害?为何谋士众多的曹操也遗憾没得到法正?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在后世人的眼中,虽然可能是反派,或者毁誉参半的人,但是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却非常能体现出来他心中怀有雄图霸业的气势。比如,曹操广揽贤才,求贤若渴,但同时也是礼贤下士的态度,就是很多其他割据的诸侯所比不过的。也正因为如此,曹操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还是曾经感慨没能得到谋士法正。这个法正到底是有多厉害,竟然能够让曹操如此念念不忘,难道竟然比他手下的谋士们都还要更厉害吗?

法正是刘备的谋士,但是在最开始,他与好友孟达一起衣服刘璋。只是刘璋是一个不善于用人的人,法正在他面前只能是怀才不遇。后来,张松出使曹操,回来以后劝刘璋不要再与曹操来往了,这个时候应该抱紧刘备的大腿。赤壁之战后,张松举荐法正去出使刘备,这一去,就让法正看到了希望,回来之后与张松密谋,暗中将刘备封为主君,把益州献给刘备。

有人要说了,这个时候,至少明面上,刘璋还是法正依靠的人,就这样吧益州送出去,难道不算是卖主吗?但是如果想想,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能者居之,刘璋没有能力,刘备却可以,就算现在没有法正张松,谁能说以后刘备就不会得到益州?更何况,法正也不是卖主求荣之人,否则日后他为何一直跟随刘备,而没有出卖他跑到曹操那里去呢。

而曹操,对人才真的是不拘一格,他手底下的谋士随便一说都能说出好几个来,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非常遗憾,自己没能得到法正。自己没得到也就罢了,偏偏让刘备得到了,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偏偏跑到自己敌对的阵营里去,不知道曹操为这件事情伤脑筋了多久。

法正在刘备身边的时候,可以说是刘备的事业上升期,同时,也正是在这段时期达到了巅峰。尤其是在汉中之战,曹操占领了汉中,汉中又是刘备蜀地的大门,也就是说,曹操手里握着刘备家大门的钥匙,这让刘备怎么可能睡得安稳?天不亡刘备,关键时刻曹操选择了退兵,把夏侯渊和张郃两个人留下来守着汉中,这可就真的是天赐良机了。

这时候,法正就向刘备建议,一定要拿下汉中,不然曹操想来自己家里也就真的是易如反掌,那这日子还怎么能过得下去?随后,法正又为刘备出奇谋,夺取了汉中之地,曹操不由得感叹,这样的办法,凭刘备自己是绝对想不出来的,一定是因为法正在,这是他的主意。

曹操说的没错,有法正在的时候,刘备达到了巅峰,然而随着法正的死,刘备为他连哭数日,追封翼侯。最终,刘备东征东吴,诸葛亮不由得感慨,如果法正还在,必定能够阻止刘备,只可惜,这样一个有能力创造历史的谋士,还是没能逃脱生死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曹操死后曹彰为什么要扶持曹植上位?曹植最后却放弃太子之位

全文共 1893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临死前已经立了曹丕为太子,但是当时曹丕并不在身边,差点就被曹彰给篡改遗嘱拥立曹植上位。当时曹彰为什么要选择和曹丕为敌而扶持曹植呢?其实曹彰的存在感也是比较低的,曹魏争皇太子一直都是曹丕和曹植两人,曹彰却在曹操死后这一关键时刻突然单兵想要更改曹操的遗嘱。不过后来曹植并没有接受曹彰的要求,而是放弃了这次机会,最后还是曹丕顺利称帝。

三国最值得尊敬的一战,不是曹操袁绍官渡之战,也不是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更不是刘玄德兵败猇亭,因为那都属于窝里斗,或许很精彩,但似乎并不值得尊敬——“战果”越辉煌,大汉元气伤得就越重。严格地说,那都是一帮乱臣贼子在窝里斗,起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就是典型的乱臣贼子,而曹操或许还有一点对汉室的忠心。

说起三国时期的汉室忠臣,当然首推荀彧,因为他忠于的是大汉王朝或者说忠于汉献帝,因为一直反对曹操僭位封魏公加九锡而死得不明不白;其次要算诸葛亮,但是诸葛亮走的是一条曲线——汉献帝在曹操手里,而孙刘联军又不能真正战胜曹操抢来汉献帝,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再从刘家“矬子堆里拔大个儿”找上了刘备。实事求是地说,荀彧和诸葛亮都有兴复汉室的真心,也都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时也势也命也,这两个人都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最后抱憾终生。

但也不能说三国时期只有荀彧和诸葛亮要兴复汉室,荀彧想做萧何张良,诸葛亮想做管仲乐毅,孔融和毛玠也是想兴复汉室,但是无拳无勇,作用有限,跟另一个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只要这个人暴起发难,是完全有可能成为卫青霍去病的,因为这是他一贯的理想——说到这里,读者诸君已经猜到是操操那个黄须儿曹彰了。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关于曹彰的笔墨都很少,因为在那场兄弟阋墙相爱相杀的内乱中,关羽张飞赵云张辽许褚张郃,乃至周瑜吕蒙鲁肃,都跟同为大汉臣子的对手杀得红了双眼,而曹彰一直清扫外围,打得胡人(暂且统称为胡人)不敢动弹。细看起来,曹彰在曹孙刘三方大乱斗中,几乎没有任何表现,因为这跟他的理念不合——他早就跟曹操说了:“大丈夫就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带领十万铁骑驰骋沙漠驱逐戎狄立功建号。”换句话说,他对打刘备和孙权都没有兴趣,他要打的是那些蠢蠢欲动的异族。

在整个三国时期,曹彰堪称大汉扬威异域第一人,而曹彰平定代郡乌丸叛乱的一战,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期最值得尊敬的一战: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余里……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那一战的结果是“北方悉平。”而更大的收获是把带着数万鲜卑铁骑观战的蛮王轲比能吓得不敢动手——这简直就是项羽巨鹿之战的翻版,远胜火烧赤壁和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越看三国史料,越觉得三国时期最值得尊敬的不是诸葛亮关羽赵云,而是这位扬威异域的大汉悍将,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大汉骁骑将军,代表的不是曹魏阵营,而是大汉王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志豪情。

按照简短的三国史料,我们不难分析出曹彰与曹操的关系:曹操在洛阳附近的邺城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身边带着曹丕曹植和大小老婆孩子,曹彰却被打发到七百多里外的原大汉都城长安,这期间要说曹彰跟以汉献帝为首的朝廷势力没有来往,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知道曹操临死前,才驿马传书从长安把曹彰招到洛阳,而曹彰奔丧,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着全部嫡系部队。曹彰大兵压境,可把曹丕吓了一跳,《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说法比较一致,是贾逵前去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说得曹彰理屈词穷,这才交卸兵权回长安去了。但是贾逵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儿子贾充大家一定熟悉,就是贾充指使成济杀掉了曹操的重孙子曹髦(当时的曹魏皇帝),至于贾逵的孙女大家更熟悉,就是那个历史上最丑最毒的京朝皇后贾南风。所以贾逵究竟跟曹彰说了什么,那只有天知道。

而据《魏略》记载,曹彰到了洛阳,先见的是曹植,而且直截了当地跟曹植说:“先王(曹操)让我带着大兵来,实际是辅佐你继承王位的,只要你一声令下,咱们就拿下曹丕。”结果曹植拉了松套,曹彰又不屑于自己继承魏王王位,此事不了了之。

这样看来,当时的曹彰是有心而且有能力拿下曹丕而辅佐曹植上位的,那样一来,就等于把整个曹魏力量交还到了汉献帝的手里,曹彰也就有理由成为货真价实的卫青了——同样骁勇善战,同样身为外戚(都有姐妹做皇后)。其实只要不是曹丕接班,不管是酸文人曹植还是一心要做卫青的曹彰,都只会帮助汉献帝重振汉室,那么不但三国历史将改写,就是司马懿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要不是他曹彰一念之差,三国就将归汉,也就没有两晋乱世和五胡乱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华民国国号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5050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中华民国国号是怎么来的吗?中华民国的国号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下面就是5068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华民国国号由来,希望对你有用!

中华民国国号的由来

中华民国的国号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并为参加同盟会的同志主持加盟仪式时,曾在他亲自拟订的《中国同盟会盟书》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同盟会纲领。由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提出推翻满清王朝政府之革命纲领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国这个国号的有机构成部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中国人在四千多年前建立中国时就确立起来的建国原则之一。而“以夏变夷”的原则,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即在蒙古族不但凭借相对优势的骑兵推翻了汉族王朝政府,而且用极端低下和落后的草原文明征服了高度发达和先进的中华农业文明的时代,所提出的特殊口号。

“以夏变夷”的大原则包涵着:一,以中华文明作为民族融和的原则。二,以中华文明作为融和极端低下和落后的草原文明的原则。三,以中华文明作为认同中国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个原则基本上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由于文明是人类将自己与其它一切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的唯一标志,而国家又是人类文明的整体表现形式,并且由于没有国家的保护,文明便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所以人类是文明和国家的双重动物。用中华文明作为认同中国的唯一标准,并且同时作为融和文明水平极端低下和落后的民族和国家的推动力与融和剂,正标志着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本质和历史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由于这个原则的确立,它使中国的农业文明能够成为融和东亚大陆成千上万个种族、氏族和民族的历史融和剂、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东亚大陆的农业社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悠久的民族大熔炉,使东亚大陆的成千上万个种族、氏族和民族融和成了一个国家的人民。

所以,征服了文明的野蛮民族,它最终仍然还将被文明民族的文明所征服。所以,四千多年来,“以夏燮夷”的原则在东亚大陆促进和部分实现了德国哲学家康德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两个基本法则:人类自身的统一和人类政治世界的统一。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在文明程度上低于和落后于汉族的少数族裔,如果用暴力征服了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汉族,这种情况不但对中华文明来说是最大的不幸,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不幸。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国的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大灾难和大倒退。所以,中国国内的蒙古族和满族用暴力征服汉族,就是中国历史上大灾难和大倒退的时代。所以,朱元璋反对蒙元王朝政府的革命,不但具有一般的改朝换代的意义,而且还具有中华文明重新征服极端低下和落后之草原文明的特殊历史意义。具体来说,就是具有从蒙元王朝政府的野蛮统治之下,重新恢复中华文明对中国之统治地位的特殊历史意义。

孙中山继承了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事业。但是孙中山还是把朱元璋改朝换代的革命转变成了改朝换制的革命。即把不从根本上改变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转变成了要建立共和制度、亦即从根本上将国家主权归还于全体国民所有的民主革命。因此,孙中山的革命,也就同时为中国的农业文明开始转型为现代化的工商业文明,奠定了政治制度的基础。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我们推倒满州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正是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场意在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所以,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初造成功之后,在维护与保持了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和国家主权的历史连续性之后,也就获得了把中华帝国的国号改变成为中华民国国号的合法权力。

而且,孙中山把中华民国作为现代共和中国的国号,也证明孙中山不但是一个维护和继承了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和国家主权的爱国者,而且还是一个结束了帝制、并创建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的民主革命家。同时,孙中山不仅将中华文明继续作为认同中国的至要标准,而且将中华文明继续作为创建一个现代民主中国的至要原则。他甚至还是一个把传统的中华文明创造性地推向了现代化的革命文化领袖。

孙中山在1905年7月于筹备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时,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中华民国”的纲领,并已经为未来共和制度的中国取了一个“中华民国”的国号。这才是历史的事实所在。

1923年10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讲中曾经说过:“中华民国这个名词,是兄弟从前创称的,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诸君自然知道中华民国和“中华帝国”不同,帝国是以皇帝一人为主,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

从中国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的同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来看,中华民国及其国号是与中华帝国及其国号相联系和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华民国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仍然是中华帝国原来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但是,中华帝国的领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华民国的领土则是“普天之下,莫非民土”,所以,人民才有合法的政治权力去“平均地权”。中华帝国的人民是“率土之滨,莫非臣民”,中华民国的人民则是“率土之滨,莫非国民”了。中华帝国的国家主权是属于君主所有,而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则已经属于全体国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由于孙中山为了更进一步地坚持和发展共和国的根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所有的人民主权原则,并希望用瑞士和美国直接民权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直接民主的程序,来补充代议制民主政体的不足。孙中山说:“更有进者,本党主张之民权主义,为直接民权。国民除选举权外,并有创制权、复决权及罢免权,庶足以制裁议会之专制,即于现行代议制之流弊,亦能为根本之刷新。”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

1912~1949年,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复杂多变,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和中国国民党统治 3个时期。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民国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但实际上除个别短暂时期外,长期实行的是专制独裁制度。中华民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先后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执政制、大元帅制、委员会制、五院制等各种政体,但并未改变专制独裁的实质。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告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覆灭。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按照资产阶级的分权理论,建立起以美国总统制为模式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体制。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政各部直接对总统负责。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执行议会职权。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政策、法令。由于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2月13日孙中山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孙中山正式退职,4月5日临时参议院被迫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4月~1928年6月)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据政权后,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逐步向封建军阀制度演变。其政府体制的演变可分为3个小阶段。

专制制度

1912年4月~1916年6月。这是袁世凯执政,北洋军阀专制制度确立的时期。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到北京,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由总统制改行责任内阁制,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为政府首脑,并与各部总长组成内阁作为行政中枢,通过国务会议处理政务,辅佐临时大总统;参议院为最高立法机关并有制约临时大总统和内阁的权力。但袁世凯独揽大权,使责任内阁名存实亡,后又下令解散取代临时参议院的国会,实行独裁。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公布,废止《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肯定其独裁统治。根据“新约法”,政府改行总统制,废除国务总理,行政各部门直隶于大总统,总统府内设政事堂,由国务卿协助大总统处理政务。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1916年1月,成立洪宪帝制政府,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在举国反对下,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随后恢复责任内阁制,由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

责任内阁

1916年 6月~1924年11月。这是北洋政府保留责任内阁制之名,行封建军阀专制之实阶段,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宣布承认《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任副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祺瑞依仗皖系军阀实力,掌握着政府的实权。1917年7月,张勋借口调停“府院之争”,制造了12天的清帝复辟。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在直、皖军阀的控制下,北京政府无意恢复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致使孙中山带领一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另组南方政府,形成南北对峙局面。1918年10月,段祺瑞操纵“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实行责任内阁制。1922年6月,曹锟、吴佩孚以恢复旧国会名义,逼徐世昌下台,黎元洪复任总统。1923年10月,曹锟贿买国会议员选举自己任总统。这期间,北洋政府在体制上无大变化,实际上由军阀操纵政府。随着各派军阀势力的消长,总统、总理不断变更。其间,孙中山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广州曾先后设立过军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大元帅府,分别实行元首独裁制、总裁合议制以及总统制等组织形式,直至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为止。

1924年12月~1928年 6月。这是北洋政府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形式,实行军事独裁阶段。1924年10月,冯玉祥与张作霖联合推翻曹锟、吴佩孚的贿选政府,并于同年11月24日推出段祺瑞,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执政制是集总统、总理、国会三者为一的独裁体制,临时执政直接领导国务院管理政府各部,并主持召开国务会议。但段祺瑞已失去军事上的优势,北京临时执政府事实上处于冯玉祥、张作霖等军阀势力的控制之下。虽然1925年12月段祺瑞宣布实行责任内阁,恢复国务院并设国务总理,但不设国会,事实上政府体制并无实质变化。1926年 4月20日,段祺瑞因遭各方力量的反对被迫下野,执政府遂告结束。此后,奉系军阀张作霖掌握中央政权,于1927年6月18日组织北京军政府,自立为大元帅,实行直接的军事独裁。军政府下设国务院及行政 8个部。国务总理、各部总长均由大元帅任免。1928年 6月,奉系军阀被南京国民政府军队击败,北京军政府宣告结束。

1925年7月~1928年10月,早期国民政府阶段。中国国民党称这一时期为军政时期。早期国民政府起源于孙中山在广州建立的南方政权。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于广州正式成立,1927年元旦迁至武汉。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是国共合作的产物。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实行委员合议制,由国民政府委员会负实际责任,委员会下设政府各部。1927年 4月12日与 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党的新军阀代替旧军阀,走上了独裁统治的道路。

1928年10月~1948年5月。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依照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试行的五院制国民政府组织法,实施五院制。国民党称这一时期为训政时期。从1930年11月24日至1943年,五院制国民政府组织法共经 9次修改。重大的变化主要是国民政府主席与行政院长职权的更动。五院制国民政府时期,由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它通过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简称中政会)控制国民政府。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9年1月,正式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取代了国民党的中政会,成为全国最高政治指导与国防决策的机构,是党、政、军的最高权力机关。蒋介石兼任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主席,实行高度的集权统治。

1.历史故事-张骞凿空

2.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3篇

3.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西汉覆亡的故事

4.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故事

5.民间历史故事传说-龙凤呈祥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荀彧那么聪明,为何没有劝曹操趁早杀了刘备呢?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荀彧屡劝曹操除掉刘备,曹操为何不杀?

一方面是因为忠于汉室,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一定不可能会选择背叛曹操,所以就一直自我催眠,一直都在自我欺骗,并没有让曹操杀掉刘备。

荀彧出生于名门望族,满腹经纶也同样需要一个大平台,才能够展现自己的能力,那个时候的刘备没有地盘没有兵,只不过是一个破落户,而且汉室宗亲这个身份也没有太多的价值。曹操就是一个政治明星,有兵有地盘还是大家族,此时的曹操根本就没有忘记想要匡复汉室,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可能就是一个匡复汉室的希望,因此就决定投靠他。

在投靠曹操之后更是全心全意的帮助曹操,就是希望能够有效实现人生诉求。因为把曹操当成了是拯救汉朝的救星,作为其他的一些势力完全没有放在眼中甚至他还会觉得刘表,袁绍这些人全部都是乱臣贼子,自然就不可能会选择投靠。刘备这一个人本身就会有着较大的野心,慢慢的进入到他的视线中。甚至也会觉得刘备会成为曹操成功的绊脚石,希望曹操可以出掉刘备,但是又发现曹操好像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他好像并不是想要匡复汉室,而是自己想要成为皇帝。

在此时也同样会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想法,甚至也会选择自我催眠,认为只要没有除掉刘备,那么必然就会成为影响到曹操成功的关键,既然就不会让曹操成为皇帝。

后来曹操要皇帝给自己封为公爵,要知道在历史上只有一个谋朝篡位的王莽,那么此时曹操这么做,必然也已经体现出野心。荀彧自然也已经心知肚明,知道曹操真实的想法,因此接下来也没有选择继续辅佐,接下来就会抑郁,熬中留下来的其实也就是一个较大的遗憾。这本来就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可是如今却变成了这样的一个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寒食节比清明节更重要 曹操为什么要废除寒食节

全文共 1860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可见清明节在传统节日当中的地位。但其实清明节一开始并不具备扫墓和祭祀的功能,相反,这些都是寒食节的功能,而清明节则是踏青游玩,但相比之下,寒食节要比清明节更重要,但是为什么曹操却要求废除寒食节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公元前672年,晋国国君晋献公击败骊戎,并迎娶骊戎族中的女子骊姬。骊姬凭借美色,获得晋献公的宠爱,并挑拨离间,迫使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逃亡国外。公子重耳,也就是日后的春秋霸主晋文公,在流亡中度过了整整十九年。而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始终跟随其左右忠心辅佐。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当重耳归国后,跟随他的一众大臣都得到了赏赐,却唯独忘了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却根本不想,他说,重耳即位是上天注定的,大臣们以功臣自居,是欺世盗名。介子推带上母亲,隐居绵山而死。晋文公找不到介子推,只好把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定为介子推的封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中介子推的故事不过寥寥数笔,很难与“不火食”的特殊习俗发生关联。但从战国至两汉,介子推的故事被不断完善。“火”也登场了。

楚国大夫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这样一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东汉王逸做注时,将“立枯”解释为“子推抱树烧而死”。《庄子》中也提到了火,介子推“抱木而燔死”。“燔”即为焚烧,可见至迟在战国时期,介子推已从“隐居而死”,变成了悲剧色彩浓厚的抱树焚死。2、为何介子推会有如此惨烈的死法

西汉刘向在《新序》中言:(晋文公)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晋文公想用烧山的办法逼介子推出仕,可介子推至死不改其志,遂酿成悲剧。

汉代独尊儒术,强调忠孝思想,介子推或许正是因此,成为了“箭垛式的人物”。逃难途中的忠诚不受封赏的高洁,奉母隐居的孝顺宁死不出的坚定。其形象和思想境界,随着故事的丰富与完善,得到了一步步升华。

并州及其下属的太原郡在春秋时期属于晋国范围,介子推的故事为当地百姓所熟知。个集忠孝节义等众多高尚品德于身,结局却如此悲慘的人物形象自然容易获得人们的普遍同情。对介子推加以祭祀,视之为本地神明,并将“不火食”的风俗与之相连。

建安十一年(206年)三月,汉丞相曹操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境内)。前一年,袁绍的外甥,在官渡之战中归降的并州刺史高幹反叛意气风发的曹操不能允许北方的统之势再生任何波澜,于是亲率大军征讨。高幹奔逃荆州,并州再度回到曹操手中,一道《明罚令》随即发布。令人意外的是,这道令文不关乎军政大事,而是一个节日:

“听说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四郡,在冬至后有寒食节,一百零五天内都不生火,只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从前伍子胥沉尸江中,吴地百姓也没有为此不喝水啊。介子推在晋国才德不过平平,为了他而吃冷食,太过偏激。有人说若废此俗便有冰雹雨雪之灾。可其他地方未尝没有这些灾害,当年汉武帝时京城也曾出现马头一般大小的冰雹难道也是因为寒食节没吃冷食?况且北方乃苦寒之地,老幼体弱,如何禁得起长期冷食!凡令文所到之处,百姓一律不得于寒食吃冷食。如有违犯者,家长服刑半年,主管官吏服刑百天,县令长官罚俸一月。”

不过曹操的禁令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寒食节历经魏晋隋唐直到宋,仍然是民间和官方的主要节日,直至让位于清明节才算是寿终正寝了。3、寒食节的消亡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曹操有没有盗过梁孝王墓?梁孝王墓中有哪些秘密?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没想到曹操这样的大枭雄,也有一段不太光彩的历史,可能很多人还觉得曹操就是盗墓贼的祖师爷,这个说法就不太准确了。其实曹操当年会盗墓也是缺乏资金,自己想要在朝中把地位稳固住那就需要劝或者钱。当然曹操具体盗过哪些墓肯定已经不得而知,而且曹操肯定会让文官把这件事给抹去,但据说梁孝王墓曾是曹操关注的重点对象,梁孝王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诸侯王,他的墓会有什么不同呢?

保安山二号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县芒砀山区,全长210.5米,最宽处70多米,墓内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总容积达到了6500多立方米,相当于在山腹里挖了14间四室一厅的房子。全墓由2个墓道、3个甬道、31个侧室、前堂、后室、回廊及天井等构成。其面积甚至比大名鼎鼎的满城汉墓多了将近三倍。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石室第一陵。然而新发现的保安山二号墓,它的面积却是一号墓的两倍多。如果一号墓是梁孝王墓,二号墓是王后墓,在汉代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统治下,王后墓怎么会比国王墓更大呢?在两年的发掘过程中,这个谜团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就在这时,张志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说法,称一号墓是梁孝王墓不过是个误传。会不会较小的一号墓才是王后墓,而规模宏大的二号墓才是真正的梁孝王墓呢?

梁孝王墓入口

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开始,历史上有许多典籍都提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然而芒砀山脉有十几个山头,却没有一本书提到梁孝王墓的具体位置。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的《永城县志》里才有了具体的说法。我们来看看《永城县志》里具体是怎么说的。在孝王洞的词条下面这样写道:梁孝王冢在芒砀山,其为墓也无疑。按太平寰宇记,梁孝王墓在县五十里。高四丈,周回一里,砀山南岭山。这是典籍中第一次把孝王洞和梁孝王墓联系在一起。然而清光绪年间距离西汉,中间足足隔了两千年的时光。那么这本《永城县志》的记载就真的可信吗?

《永城县志》中记载的孝王洞

在对二号墓周围进行发掘和清理的过程中,出土的一件文物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

其中有一个是一个小小的铜印,上面是篆书刻着“粱后园”几个字。值得注意的是,印章上的三个字,“梁”和“园”都是繁体字,而只有“后”是简体,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保安山二号墓陪葬坑出土“梁后园”铜印

为了防止盗墓贼光顾,二号墓在墓道以及前堂、后室的空间里,都填满了塞石。整座墓葬共有塞石三千多块,有的甚至重达1.8吨。考古人员将塞石全都清理出来后发现,许多塞石上还有刻字,有的刻的是位置序号,有的是石头尺寸。而在一块后室发现的塞石上,出现了“西宫西南”的字样。后来,写着“东宫”的塞石在前堂位置被发现。这些刻字很快引起了考古队队长张志清的注意。考古人员所说的前堂和后室,分别指的是位于墓葬中轴线上两个较大的空间。按照墓葬中视死如生习俗,就类似于我们房子的会客室和起居室。塞石上的刻字表明,二号墓的前堂和后室,本名应当是“东宫”和“西宫”。那么这个称谓有什么讲究,为何会引起张志清的高度重视呢?

二号墓出土塞石

二号墓塞石刻字拓印

在梁王后墓西宫旁的一个耳室里,地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的凹槽,中间有孔洞,通向地下四通八达的排水系统。这个凹槽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地漏。原来两千多年前,古代人民就发明了下水道。除了沐浴间外,隔壁的另一个侧室里还发现了两千多年的坐便厕所,形状和今天的马桶还真有些相似。这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荀彧是怎么被曹操逼死的?曹操送荀彧空饭盒是想让荀彧死么?

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凶残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曹操基本上属于软硬兼施型,可以用强硬的手段杀人,也能用心计把人逼死,哪怕是自己最重要的功臣。荀彧可能就是被曹操给逼死的,可以说荀彧是在早期帮助曹操最多的大功臣,很多谋士都是通过荀彧推荐得来。但是荀彧的抱负和理想跟曹操差的太多,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人,所以曹操送给了荀彧一个空的饭盒,荀彧明白其中道理后也就自杀了。

荀彧最近因为名字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其实他的事迹比他的名字有趣多了。他很早就跟随曹操,之后为曹操出谋划策,引荐贤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重要基础。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荀彧,就没有历史上的曹操。我们都知道,臣子和君主是一对矛盾体,在封建君主制下得善终的臣子寥寥无几,荀彧也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最后死于非命,他与曹操纠葛的一生就此落下帷幕。

在讲荀彧与曹操的事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荀彧。荀彧字文若,是颍川郡阴人,祖父荀淑在前朝很有名,叔伯和父亲八人被世人号为八龙。荀彧自身也不差,从小就有“王佐之才”的美誉,26岁便被举荐为孝廉,拜守宫令。

由此可见,荀彧起点是非常高的,也难怪曹操见到荀彧来投靠他脱口而出:“吾之子房也”。要知道当时的曹操只是小股力量,完全不被人重视。而荀彧则是处处发光,到哪都被奉为上宾尊重,当时如日中天的袁绍很是宝贝他,无奈人家荀彧瞧不上他,敷衍了一阵就跑到曹操阵营去了。

荀彧是和自己的侄子荀攸一起投奔曹操的,荀攸也非常厉害,被曹操誉为“谋主”。之后荀彧给曹操推荐了许多能人志士——鬼谋百出的郭嘉,治世大才陈群,通权达变的司马懿,还有华歆、钟繇、王朗等人。曹操后来曾在表文里这样说道:“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我们可以看到,在曹操的很多重要决策中都有荀彧的智慧。

兴平元年,恐怕是曹操最倒霉的一年。莫名其妙被杀了全家,那曹操肯定不能忍啊,率领大军杀向徐州找陶谦报仇。本来前方战事还不分明,后方的兖州张邈和陈宫又联合吕布反了,这意味着曹操可能打完这场仗就无家可归了。在这糟心的时刻,荀彧出场了,先是识破张邈的诡计,下令加强军防,稳住打着救助曹操幌子的吕布,又急召夏侯惇,连夜诛杀反叛者,安抚军心。但局势刚稳定,豫州刺史郭贡又过来捣乱了。

郭贡来到兖州城边,但考虑吕布是不是拉他过来垫背的,于是要求见荀彧。荀彧这边的人都在担心吃不到明天早饭的时候,荀彧淡定的前往,夏侯惇想阻拦,但荀彧却道:“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为不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这个心理战术用的非常好,本来郭贡就担心打不赢,见了一脸不在乎的荀彧后,便坚定了退兵的想法。

之后曹操听取荀彧的建议,养精蓄锐,大败吕布,接着“奉天子以令诸侯”;在曹操准备退守许昌的时候,荀彧劝他不要失去机会,最终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荀彧像是曹操的外挂,只要有荀彧在,曹操永远可以自信地御马行军。

但荀彧没有见到曹操称帝,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在曹操兴冲冲地想要进魏公,加九锡的时候,一直支持他,帮助他的荀彧却提出了反对。曹操没有问为什么,他知道荀彧的信仰,荀彧希望他能扶持正统,保卫汉室,可他不甘,要他把拼命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与他人,凭什么?让忠臣的名号见鬼去吧。荀彧守护着最初的理想,曹操已不是当年的曹操了……

曹操自然不希望有人阻挡他称帝的道路,便赐了空食盒给荀彧,无食等于无禄,荀彧明白,便自己了结性命。上位者无情,可见一斑,可惜了荀彧的传奇就此停止。两个怀揣着共同理想的少年终不复当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官渡之战曹操袁绍真实兵力介绍 曹操兵力比袁绍少多少?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官渡之战是曹操一生最为关键的一战,输了很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三国鼎立局势了。不过也正是依靠这场战役,曹操统一了北方,成为了三国中最强大的一国,只是最令人唏嘘的是等到三国统一已经没他们曹家人什么事了,估计曹操下下面也是气的不行。那在官渡之战上袁绍和曹操双方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袁绍军

统帅:袁绍;

谋士:许攸、辛毗、苏由;

前军:前锋将军 颜良、越骑前锋将军 文丑、步兵校尉 马延、越骑别部司马 韩定、豫州牧 刘备、越骑校尉 王摩;

留守:冀州 袁尚、审配,幽州 袁熙,并州 高干、郭援,青州 少量部队(领军不详);

中军:主将 袁绍;其他—幕府长史袁谭、主簿陈琳、中垒监军都督代行军司马 郭图、步兵校尉 高览、越骑校尉韩荀、屯骑校尉张郃、越骑司马韩猛、屯骑司马何茂、射声校尉吕旷、射声司马吕祥;

左武卫营:监军将军淳于琼、步兵校尉睦元进、骑督吕威璜 屯骑校尉 韩莒子、越骑别部司马赵睿;

右武卫营:监军都督 沮授、步兵校尉 蒋奇、长水校尉 荀諶;

后军:总管将军 蒋义渠、步兵校尉 张凯、运输总管 司马兼护军 逢纪、督运校尉 孟岱。

前锋军25000人:其中颜良:一步兵校尉营11000人;文丑:一骑兵校尉营11000人。一骑兵别部(刘备在该部)3000-4000人。

左军25000人:其中一校尉营11000人;二骑兵别部3000-4000人。

右军18000人:其中一校尉营原各11000人,但战役开始时,因故被郭图、审配分去不少。

中军主力43000人:共四个校尉营。

后军与运输部队:未参战。从将领配备,分析兵力约15000人,其中后军步兵一校尉营11000人,督运一校尉营因非作战部队,人数约数千。

袁绍投入官渡之战总兵力:计16万多人,用于进攻官渡的为11-12万人。

对此,《三国志》、《资治通鉴》明确记载,官渡之战袁绍“精兵10万,战马万匹”。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孙盛评:“绍之大举,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张璠《汉记》有:战后曹操“杀绍卒凡八万人”。从反面证明袁绍在10万人以上。

曹操军

统帅:曹操;

谋士:郭嘉、荀攸、贾诩、董昭、毛玠;

中军精锐:主将曹操、偏将军徐晃、裨将军 张辽、许褚、关羽 10000余人;

一线其他军队:

白马—东郡太守刘延 1000人、平虏校尉于禁 4000人;

陈留—吾己扬武将军 张绣5000人;

孟津敖仓—建武将军夏侯惇 5000人;

鄄城—振威将军程昱 700人;

后军兼战役预备队:颖川—越骑将军曹仁 5000人;

二线兵团:

厉锋将军曹洪4000人(屯宛,以防荆州刘表);

威武将军蔡阳 5000人(屯叶,以御豫西黄巾刘辟、龚都等);

汝南太守满宠、裨将军李通8000人(防备江东孙策,保证东南安全);

琅琊将相臧霸以徐州精兵8000人进图青州以掩护右侧;

后方勤务:

使讨虏校尉乐进、中郎将李典及步骑10000屯许都。

侍中兼尚书令荀彧留守许都,知后方诸事。

司隶校尉兼督关中监运使司钟繇督运关中粮草。

督运校尉行颍川太守夏侯渊4000人,督运徐、豫、兖州粮草。

典农中郎将领长水校尉事任俊,典造军器及运输。

曹操总兵力为7万人。直接参加官渡战役的军队3万余人。首期白马延津之战前后约为1.9万人,相持阶段陆续投入预备队,计3万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会被司马家夺权呢?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让司马懿夺了权?

这主要是因为曹操的自身后代寿命都比较短,有才华之人并不是很多,因此凭借着这一个弱点,必然就会被司马家族夺权。司马家族会拥有着较大的优势,首先家族特别的庞大,还会拥有着雄厚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会夺取江山。

一、欺负曹操的后代

在曹操的后代中有才华的一般都非常的短命,曹操有25个儿子,这就说明生育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在这里面也会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比如曹植,曹冲,曹丕以及曹昂等等。可是这一些人都是短命鬼,其中最长寿的就是曹植活到了41岁,如果这些人能够活下来,那么根本就不可能会被夺掉位置。曹丕在活着的时候一直都在不停的监视司马懿,只是很可惜命特别的短,这才导致司马懿可以夺权成功。

二、寿命特别的短

在曹操的家族中,其实也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比如说曹洪,曹真,曹休等等。但很可惜这些人同样也不偿命,要比司马懿早死20多年,这点是让人觉得非常可惜的好,如果这些皇帝命可以更长一些,相信司马懿也不可能会成功。

三、司马懿家族极为庞大

司马懿一直都是一个韬光养晦的人,而且在整个家族中人才俊杰不断,在当时的北方氏族中会拥有着雄厚的势力,基本上朝廷根本就不好管理,就只能够选择偏向他们。司马家族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从司马懿的爷爷开始,就一直都是皇宫内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内,早就已经出现了很多鼎鼎有名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的子孙后代也同样会遍布整个朝野。在如此强大之下,想要夺得一个位置,这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谁是曹操的萧何?被曹操称为萧何的人是谁?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西汉之初有“汉初三杰”,这三个人对刘邦来说都意义重大,其中又以萧何功劳最高。其实三国时期,曹操也经常将自己手下的一些人称为是自己的“张良”“萧何”等。我们也知道,曹操的“张良”就是荀彧,然而你知道曹操的“萧何”是谁吗?为什么这个人被曹操称作是自己的萧何,他有什么样的功绩呢?

说到三国中的魏蜀吴三位君主,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可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方面是一样的,那就是识人的能力。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他们看人的目光很准,所以才能够达成霸业,今天我们来说说曹操。

曹操虽然不是建立魏国的,但魏国的基础可以说完全靠他,他一直倡导的就是人尽其才,也对手下很多人有各种评价,比如程昱被称做“孟贲,徐晃被称做“司马穰苴”,而要说到大家最熟悉的,肯定就是被称作“张良”的荀彧了。

但大家都知道,萧何才是汉初第一功臣,那么有谁被他称为了萧何了吗?还是有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杜畿,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吧?但为什么曹操给他那么高的评价呢?我们来看看吧,开始由于荀彧的推荐,曹操让杜畿做了西平太守,护羌校尉,后来被调去镇守河东。

由于原太守不肯离开,没交印绶跑到汉献帝哪里去了。杜畿看到河东的人员处于无组织状态,生怕有变,就当机立断,单人上任,先是稳住大族卫固、范先,然后自己慢慢积累兵力,然后在高幹反叛的时候又率领数十骑兵去据守,借助河东其他兵民的力量,成功的抵御了这次卫固与高幹等人的联合反叛,在援军来了之后一举歼灭。

之后,杜畿就大力发展各项措施,生产,教育,减负等,让河东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片乐土。在马超韩遂叛乱的时候,周边很多郡县响应,但河东的民众不为所动,就是因为他们的主政官杜畿啊,可见杜畿度河东治理得多好了。曹操出兵平定关中时,杜畿还组织民众为曹操运送军粮,无一人逃跑,让曹操轻松平定了关中。

后来曹操在长安行赏,以杜畿功劳为第一,还评价杜畿,把他安定河东的事迹比喻成萧何,可以算是一个对臣子的最高评价了,之后在曹丕上位去征伐东吴的时候,杜畿也是担任尚书仆射,统管留守诸事,可见曹魏对他有多看重。

但是这样的一个能人居然在试船的时候被淹死了,真的是有点悲哀啊,曹丕都为他痛哭了很久,其实三国中的能人还是很多的,只是有些在三国演义中没怎么写而已,你们觉得杜畿这个人怎么样呢?反正当时无论是上面还是下面,都是对他非常赞许的,毕竟他是一生为民,任劳任怨的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刘备两个16岁的女儿被曹操抢走,赵云为何不救?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两个16岁的女儿曹操抢走为什么赵云不救?

赵云就是希望利用刘备的女儿,然后告诉刘备自己选择冒险救出刘禅,这本身就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的,让刘备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功劳。

其实无论是现在又或者是古代,就算是品行比较高尚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同样会为自己考虑,赵云也同样是如此。在长坂坡之战中会不顾自己的性命,想要救出刘禅,就无非就是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在当前军中的地位。如果当时能够把刘备的女儿也救下来,刘备自然也会非常感谢赵云。但是也并不会觉得赵云在救自己家人时到底会有多么困难,反倒是赵云在救了刘禅之后,根本就没有管刘备的女儿,那么刘备才会觉得原来救人是如此不容易的。

刘备的女儿一直都在曹操那边扣押着,刘备也会经常性的想到自己女儿所承受的一切,每次想起被抓的女儿,也必然会想起那些年被救下来的刘禅,也同样会想起赵云的功劳。

可是对于刘备来说,儿子一定要有女儿,可有可无。

曹纯死后,刘备的女儿依然非常的年轻,如果刘备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就回来,那么必然就需要给一些城池,又或者是和一些金钱,在这个时候曹操自然就会选择放了他们。可是刘备根本就没有选择这么做,在此时大家也会知道,在刘备的心中从始至终只有自己的事业,女儿的性命根本就不重要。

说到女儿,刘备对待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重视的。一共有三个儿子,只有刘禅还是比较不错的,其他的这些甚至连普通人都没有办法比上。刘备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统一大业,但是要想有人继承自己的事业,就必然是儿子,女儿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也没有把女儿看得很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曹操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司马懿夺权时,没人出来反对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作为三国第一名帅,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手下也有不少的谋士和猛将,而这些人对他忠心耿耿,其中就有司马懿

虽然司马懿不是曹操的儿子,但曹操却是司马懿的恩人。当时曹操征讨张绣的时候,被张绣手下的大将贾诩给坑了一把,结果贾诩趁机杀了张绣。

贾诩是曹操手下少有的智勇双全之人,他知道曹操不会放过自己,所以才想出了这条计策,他在关键时刻把自己的儿子送给了曹操。

而司马懿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走上仕途的。当时曹操并没有想要杀害司马懿,所以他才敢大胆地用这个计策。

那为什么曹操不在这个时候杀掉司马懿呢?因为在当时有很多人都站出来反对他。

当时的张绣还没有投降曹操,而且他和曹操还有很深的矛盾,如果曹操杀了张绣,就可以向袁绍炫耀自己的手段,所以曹操并不想杀张绣,而是想给他一个机会。

然而张绣并不领情,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如果自己投降了曹操,就会成为别人的刀下之鬼。

于是张绣就去找贾诩商量对策。贾诩告诉他,如果把儿子送给曹操的话,那么曹操就会放过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和孙子是一个人,没有区别,所以他会把孙子作为人质留在身边。如果能杀了曹操就能保住自己的儿子了。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结果他成功地杀掉了曹操。这件事发生以后,张绣就加入了曹操阵营。

司马懿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他虽然不是曹操的儿子,但他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他还精通音律,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司马懿的才能,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强的一个。

当年司马懿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曹操就把他招为自己的部下。而且曹操还把司马懿送到了自己身边做秘书。在曹操去世以后,司马懿更是成为了曹魏集团中的重臣,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司马懿在当时的地位,所以很多人都对他非常服气。

其实司马懿是曹氏一族的人,曹氏一族在当时的势力非常强大,司马懿自然也是受到了曹氏一族的保护。而且曹操虽然是一个奸臣,但是他有很多的忠实部下,他们在曹操去世后并没有选择离开,反而是辅佐了曹丕等人。而且这些人并不是简单的大臣,而是一些有实权的人,他们站出来支持曹操是没有问题的。

再加上曹操虽然奸诈狡猾,但他并没有杀掉司马懿,所以这些人也不会对他动手。虽然曹操没有杀掉司马懿,但是他并没有杀他,所以很多人也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反对曹操。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懿和曹氏一族关系非常好,如果司马懿出事了,曹氏一族会很危险。

曹操的大度也是一个原因,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杀了司马懿,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而且曹操作为一个枭雄,他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他知道司马懿是个人才,如果自己不杀他,将来还会有人来杀自己。所以他并不担心司马懿会反抗自己,你觉得曹操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杀了司马懿呢。

在当时的东汉末年,朝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也很不安定,很多人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司马懿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夺取政权,可见他有多么的厉害。然而当时的曹操已经没有精力去顾及这些事情了,所以就没有杀司马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曹操时期曹魏第一大将是许褚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曹操手下的大将,小编其实有想到什么典韦啊,张辽等人,当然想得更多的其实还要数许诸了,这个人厉害程度大家想必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其实也还是有曹操家族的一些大将也不容小觑了,所以就拿曹操事情的曹魏我们来看的话,许诸算不算得上是当时的曹营的第一大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揭秘看看!

倘若单以武力值来论英雄,由于曹操那位膂力过人武艺超强与许褚齐名的牛人带戟保镖典韦阵亡比较早,因此许褚称得上是曹营第一大将。

但英雄除了以武力值来衡量外,另外智慧和智谋、治军手段等,特别是带兵打仗的水准,才是论英雄的极为重要的指标,所以作为军迷,个人认为“五子良将”中的张辽文远将军,才是曹营真正的第一大将。

张辽,尽管最先曾从属于丁原、董卓和吕布等枭雄,但其在下邳降服曹操后,便随孟德南征北战,收获了累累战果,才真正成为一员出类拔萃的大将。

征袁氏兄弟时,战黎阳,攻邺城,打阴安,累有功劳,并收复招降了缘山一带的贼众及黑山孙轻等。

张辽率部攻打荆州,平定江夏诸县,在临颖屯兵,受封为都亭侯。

战乌恒时,张辽为先锋,获曹操授予的麾旗,引前军突击,斩单于蹋顿于阵前。

屯军长社时,军中有人谋反,张辽临危不乱,带领亲兵数十人,守立于阵中,随即擒获首谋者,动乱复告平定。

合肥之战,张辽率800将士冲击东吴10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闻风丧胆、披靡溃败;

后张辽以7000之众大破东吴10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逍遥津,声名大噪,“张辽止啼”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杨修犯了曹操眼中的大忌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杨修是太尉杨彪的儿子,自然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贵公子,其实曹操也非常欣赏杨修的聪明,但是杨修最后却因为触碰到了曹操的大忌被杀。很多人以为曹操杀杨修只是因为杨修太过于聪慧,能看透曹操的想法所以被杀,其实真正原因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杨修帮助曹植争夺嗣子之位,这才是曹操最不愿看到的。如果杨修控制曹植得到了太子位,那之后杨修便是曹家最大的威胁了。

三国里杨修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博学多才,智慧超群,连曹操都自愧不如,但他同样恃才傲物,放荡不羁,最终死于太过聪明。《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颇带一些戏剧的意味,但实际上杨修是因曹操的大阴谋而死。

演义中所说的“鸡肋”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不过结果却大相径庭。曹操发布了一个夜间口令,号曰“鸡肋”,众人皆不得解唯有杨修看穿曹操的退兵心思,于是下令让人开始收拾行李了。

罗贯中说曹操正是抓住了杨修祸听军心之罪而将其处死,其实并没有,杨修不仅顺利回到许昌,而且还干了其他不少事。反过来说,足智多谋的曹操会这么耐不住性子,这么容易犯错被人落下口实吗?当然不会。

正史中的曹操远比演义中的要开明大度,他从来没有嫉妒过杨修之才,有绝佳聪慧的下属只会让他更高兴而不会吃醋。正相反,曹操还很钦佩杨修呢,让杨修做了曹植的老师,还赏赐行军主簿官职,让他管理魏国的公关协调工作。

杨修是大文学家,在他的熏陶下,曹植的诗词歌赋本领也很强,在曹操的儿子中,曹植的文学才能独树一帜。那么为什么对曹操帮助这么大的杨修,曹操还必须杀他呢?因为有不得不杀得理由。

曹植的“七步成诗”神话大家都清楚,但故事的背后原因恐怕少有人明白。试想如果曹植没有可威胁曹丕的资本,那么曹丕断然不会难为自己的亲兄弟,曹丕如此做的原因就是找个借口消灭曹植而已。

其实曹操在世时,就对曹丕和曹植谁为继承人一事犹豫不已,大伤脑筋。

曹植,才华横溢,行文可观,即使放眼历史也是数得着的文学家,曹丕虽也为“三曹”之一,但其文学功底在曹植之下;曹丕在政治和军事才能上略胜曹植一筹,而且他的智囊团队成员又比曹植的更胜一筹。

曹操思索再三,治理国家当然还是政治军事才能更为重要,外加司马懿是站在曹丕这一队的,所以他选择了曹丕为继承者。选择了司马懿,那么另一方的杨修就不能存世了。曹丕一立,必然要强化权威,稳固皇位,曹操不想儿子们互相残杀,因此他要做的就是提前安排好一切。

曹植逐渐诗性放浪,行事不拘谨,逐渐引起了曹操的反感,而杨修虽然看穿此事,却不能一下子远离曹植,只能继续与之厮混。更关键的是,杨修顺水推舟地加入曹植一方参与了残酷的夺嫡之争。

曹操自己家的敏感事物,杨修一个外人却从中施法受惠,他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的大忌。既然曹操心中已有人选,杨修再去支持落选的人,岂不是自找苦吃?

曹操最害怕的就是家门革命,他害怕死后,曹植不服,发兵抢班夺权,进而毁了一手创下的国家。并且一旦此事发生,杨修作为曹植的心腹,必定顺势成为幕后的操控者。杨修还有一个神秘身份,就是袁绍的外甥,曹植夺权成功后,杨修甚至可能怀有二心,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杨修必须死。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以杨修教唆曹植图谋不轨之罪将其处死,仅仅一百多天后,曹操病亡,曹丕登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