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隆基咋死的通用20篇

李隆基是谁?也许有的人觉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是一提起唐明皇或者是唐玄宗,估计很多人就清楚了,这个李隆基就是唐玄宗。历史上李隆基怎么死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浏览

4901

文章

38

篇1:李隆基这么爱杨贵妃,为什么杨玉环却没有孩子?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李隆基和杨贵妃这件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也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两个个关系本来就有点点尴尬的,但是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也是被不知道多少人给羡慕了,所以有的人说管他什么世俗的限制,只要有爱情就好了,但是有的人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隆基这么爱杨贵妃,但是为什么杨贵妃杨玉环没有再给李隆基生个孩子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

两个人在一起没有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有很多话说的,当然我们得从男女双方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男方在唐玄宗李隆基方面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他前前后后一共生了23个儿子还加上了29个女儿,这加起来已经有半百个了,所以唐玄宗李隆基的生育完全是没问题的。

再看看杨贵妃杨玉环吧,其实他和前夫也就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是有过一段婚姻的,但是寿王李瑁也是能生啊,但是唯独和杨玉环没有孩子的。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的话,问题应该不在男方,而在女方这边,既然是猜测,那么我们就要把事情问题做充分了,话说李隆基在开元二十三年之后就没有生过孩子了,而杨玉环其实是在二十八年入宫的,所以李隆基已经55岁了,也有可能是李隆基老了吧。

但是总结下来,也还是杨玉环这边的问题要多一点的感觉。

所以问题来了,这么爱为什么没有孩子,那是因为生不了啊,而且寿王李瑁这么爽快的把自己的爱妃给了父亲,也让人觉得这个事情有点点玄机,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皇位,另一方也有可能是杨玉环不完美的一面吧。

如果真的是杨玉环不能生育的话,那小编觉得可能是因为和肥胖有点点关系吧,身高164,体重69公斤,这放在现在社会也是很可怕的,所以这个胖也还是不太健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李亨本来就是太子,为什么还要篡夺李隆基的皇位?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李亨即已是太子,为何还要趁安史之乱篡夺皇位

只要没有当上皇帝,那么都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中间也会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历史上,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最高领导人,可以享受着权力,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继承人。

嗯,太子虽然说可以继承皇帝的位置,但是只要还没有成为皇帝,就算是太子,也同样可能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根本就不能够100%保证一定可以继承皇位。比如说太子刘荣在被皇帝废掉之后,最终失去了位置,又比如说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当了整整几十年的太子,最终还是被迫的阵亡,所以李亨虽然是一个太子,可是依然还是希望能够逼迫自己的父亲让位,这才能够有效完成自己的梦想。

尽快成为皇帝是每一个太子的心愿,在成为皇上之后就可以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也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皇帝。在这一个盼望中也希望能够成为皇帝,作为储君的太子,也同样是如此。

康熙朝皇太子胤礽,当了整整几十年的太子,也会觉得真的没有耐心,也希望可以尽快的成为皇帝,因此就决定选择触发皇权,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自己被废。

李亨作为李隆基的儿子,早就已经当了无数年的太子在此时正好遇到安史之乱,对于朝局的掌控可能也并不像以前这么牢固,所以就会选择趁机让自己的父亲离开自己可以成为皇帝。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朝的军队在战场上可以说节节败退,所以父亲也只能够被迫的逃出长安,在这个时候儿子选择提前登基,这就能够有效获取人心,而且也可以更快的收拾残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李隆基晚年后悔吗 李隆基下场有多凄凉

全文共 2180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皇帝中,李隆基是一位争议很大的人物。他在位时正处大唐极盛时期,但此后因为安史之乱,使得唐朝整体实力由盛转衰,而之前李隆基过度奢靡,被认为是导致发生叛乱的主因。李隆基晚年的确没有他年轻时那么努力,甚至变得有些昏庸,最后结局凄凉离世。很多人好奇,李隆基晚年到底会不会后悔呢?如果他知道这次事件给唐朝造成的影响之大,相信他肯定会感到后悔。

1、李隆基晚年后悔吗

正常来说,李隆基晚年应该会很后悔。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也是杨贵妃命运的终点站,还是李隆基凄凉晚年生活的开端。

公元755年,杨贵妃的“儿子”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叛乱,这是安史之乱的开始。安禄山所率领的叛军声势浩大,连战连捷,很快就直逼李隆基的都城长安。从秦国依托关中东出统一天下,到刘邦占据关中建立大汉王朝,长安被选为都城的重要原因是地理优势,因为长安有天然屏障。

可惜的是,在安史之乱至关重要的潼关之战中,安禄山的叛军已经显露出失败迹象,唐军又占据险关要隘,胜利可以说是十拿九稳的事。但是由于玄宗的错误指挥,最终却是叛军击败守军直扑长安,昔日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只能仓皇逃跑。当簇拥着李隆基的大唐将士们走到马嵬驿时,身体忍受着饥饿与疲劳,心中也极不爽快,在陈玄礼等人的主持下,杨国忠被杀死,李隆基同时被迫将心爱的杨贵妃赐死,心中怨气已出,将士继续前行。

在马嵬驿兵变之后,唐玄宗继续逃向成都,李亨则因为百姓的苦苦哀求留下来,随后与父皇分道扬镳,率领部分禁军北上灵武平定叛乱。唐玄宗李隆基马不停蹄地一路赶到成都,刚在此地休息两周,感觉身体还没缓过来,就接到李亨登基称帝的消息。李隆基仿佛挨了一记闷棍,顿时头晕目眩,来不及感慨世事变化无常,就写下诏书晓喻天下,自己最中意皇三子李亨,决定将皇位传给李亨,也就是大唐的第七位皇帝--唐肃宗。

封建时代非常重视嫡长子继承,为了实现皇位的平稳过渡,历朝历代都是立嫡立长,将来继承大统,但是唐朝是神奇的朝代,众位皇帝极少是嫡长子登基称帝的。李隆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变成太上皇,心中肯定非常不爽,但是也没有办法,自己完全是自作自受,将享誉世界的盛唐变成这样一个烂摊子,唐肃宗李亨能够收拾妥当已经实属不易。面对为所欲为的皇权,李隆基心有不甘,一场父子之间关于皇权的争斗就此开始。

李隆基以大唐皇帝身份向天下颁布诏书,大概意思是说虽然李亨已经宣告即位,但是大事还要向自己禀告,等到从叛军手中夺回长安,自己再正式昭告天下确定李亨的皇太子身份。李隆基不愧是资深皇帝,通过一道诏书就将李亨的身份定义为暂时的皇帝,必然的太子,如果李亨逼迫李隆基退位,那就是不孝之人。

2、李隆基下场凄凉

长安被收复,李隆基是一半欢喜一半忧,欢喜是天下还是老李家人的。忧的是自己心里那点小“奢望”已经破灭,面对唐肃宗请求李隆基回归长安的请求,李隆基委婉拒绝,表示就待着四川养老就行。唐肃宗客气地表示,让李隆基回来继续当皇帝,他自己退位再做太子,可对于父子二人来讲,知道这种话连虚伪都算不上,纯粹是“演戏”。

在四川的生活,李隆基说不上多么苦,但和李亨的关系的僵化,李隆基依旧是不敢回京。直到李泌献策,继续上书一封,缓和了他们父子关系,李隆基才决定返回长安。返回长安,对李亨而言,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样一来,李隆基就能活在他的监视范围内。

带着几百士兵的李隆基回到陕西,沿途就被唐肃宗“热烈欢迎”。唐肃宗派了三千禁军“迎接”李隆基回朝,把属于李隆基的几百士兵给强制解散。李隆基一看,这就是等于被“控制”了,但这一环他有预料到了,没有太过惊讶。回到咸阳的时候,李亨换上了“臣子”的衣服,和李隆基在望贤宫前上演了“父慈子孝”的大戏。

父子俩相拥哭泣,唐肃宗捧着李隆基的脚,嘴上说着让李隆基重登大宝。李隆基会意地一个劲儿地拒绝,父慈子孝的戏码上演完,李亨继续当皇帝,李隆基开启了不是很自由的养老生活。

虽然李隆基因为昏庸引动天宝之乱,但是五十年太平天子的名号,让李隆基仍旧是“不怒自威”。当时除了唐肃宗的心腹们,几乎很多人都还是仰慕李隆基。唐肃宗自己住在大明宫,李隆基住在兴庆宫,看似父子俩经常相见,模范得很,实际上,李隆基的养老生活暗流涌动。

住进了太极宫,李隆基几乎算是没有自由。但唐肃宗开始身体不好,他也没办法和脑子里胡思乱想的儿子谈条件。平静的日子没两天,李隆基身边的人都被“支走”了。

慢慢地,陈玄礼和高力士相继被处理,陈玄礼还只是退休回家,高力士直接被流放,李隆基身边的力量几乎没有了,他真的只能成为被软禁的吉祥物。他多次提出要看一看儿子唐肃宗,但是唐肃宗不同意,两父子的晚年,过得非常尴尬,而一代盛世大帝李隆基,在人生最后的十一个月里,过得非常可怜。可怜程度与赵武灵王赵雍有得一拼。

公元762年,李隆基最终孤独地死去,有着明智志向的他,经历过沉浮,最后这样告别人世,不知道他是感慨自己违背了初衷,还是记恨儿子的无情,让自己最后如此告别自己的江山。恩恩怨怨让人唏嘘,或许是李隆基的死让唐肃宗松了一口气,十几天后,唐肃宗也紧跟着父亲的脚步去世,接位的唐代宗李豫。

开辟盛世的李隆基的晚年比李渊更为不如,但李隆基的确是大唐的辜负者,当年逃难之时,百姓批评李隆基,他都不敢动怒,反而是虚心接受,可见他自知罪过深重。而他的忠臣高力士在听闻李隆基死后,也伤心致死,这可以说是李隆基逝世的唯一值得令人感怀的地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杨玉环被李隆基霸占之后,儿子为什么不反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第1个原因是性格比较懦弱,第2个原因是对于天子没有任何的追求,第3个原因是和杨玉环之间没有真爱。三个原因也导致两人之间的婚姻注定是失败,最终只能够走上一条无奈之路,让人觉得有一些遗憾。

李瑁性格比较软弱

李瑁小的时候一直都是在宁王府长大,宁王与世无争,并不喜欢参与党派之争。是一个活得比较通透之人,宁王行事比较谨慎,并不会选择议论朝政,也不喜欢和朝廷中的大臣绝交,每一次有人嚼舌根时,第一时间就会维护皇权。在宁王府基本上每天都会夜夜笙歌,而且在这里会有着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李瑁慢慢的就开始养成了彬彬有礼的性格,宅心仁厚,在后期性格自然也会比较软弱,在面对父亲抢夺自己的妻子时,也同样无可奈何。

对于天子没有追求

武惠妃“宫斗”的过程中,李瑁并没有参与其中,好像就和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相比之下,自己的妹夫倒是很是卖力。自己的亲妈还有亲姐夫,一直都为自己谋取利益,希望能够获得大权力,可没有想到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感动,甚至对于他们的做法也会不置可否。这种没追求和杨玉环所拥有的追求很显然就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这意味着两个人根本就不是同一路人。

两人之间没有爱情

最关键的是两人之间根本就没有爱情,这一点或许会让无数的人觉得寒心。有人说两人在结婚之后一直恩爱无比,可如若真的真爱无比,就不可能会在照顾李隆基,半个月之后直接就会选择抛弃自己的丈夫。更加不可能会和丈夫的父亲打得如此火热,完全不在乎自己丈夫的内心真实想法。在后期的20年时间内,居然一直都和李隆基非常的相爱,这也就意味着之前的婚姻可能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李隆基怎么死的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李隆基是谁?也许有的人觉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是一提起唐明皇或者是唐玄宗,估计很多人就清楚了,这个李隆基就是唐玄宗。历史上李隆基怎么死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操作方法

1

李隆基于公元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这是有史书记载的。活了78岁,算是一个长寿的皇帝了。

2

唐玄宗曾一日杀死自己的三个儿子。唐肃宗李亨侥幸作了太子,因此,安史之乱爆发,趁着马嵬坡之乱,肃宗当机立断选择了与父亲分道扬镳。唐玄宗比起他的祖先李世民心还要狠。

3

有其父必有其子,肃宗李亨跑到灵武没几天,就在众人的拥戴之下自立为君,遥尊远在四川的玄宗为太上皇。皇帝做不了就做太上皇。

4

回到长安城,李隆基将皇宫让给了儿子居住,自己又住回了从前做太子时的兴庆宫,过上了太上皇生活。按现在的话说是直接退居二线。

5

肃宗本就对玄宗心怀猜忌,加上奸相李辅国的挑拨,对玄宗更是冷漠少礼。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先是将兴庆宫中的300匹马取走290匹,只留下10匹;最后又把玄宗的贴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看来这太上皇的日子过得并不安乐。

特别提示

李隆基因为风流快活,差点把江山都丢了,在他当皇帝的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最后他只能把自己心爱的女人杨贵妃赐死,才平息了将士们的愤怒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墓。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因“开元之治”,他把唐王朝推上极盛的巅峰;因“天宝之乱”,他又把唐王朝推向几致覆亡的深渊;一折“长生殿”,使他流传千古;一曲“长恨歌”,又使他遗恨终生。

“因山为陵”是唐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特色,十八陵中有十四陵营建在“孤耸回绝”的山峰之中。泰陵位于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的金粟山。金粟山为五龙山之金脉,海拔716米,“有碎石若金粟状”。其山系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伸展,诸峰罗列,呈环拱之势;山形起伏,逶迤蜿蜒,若龙踞凤翔,远望呈黛色,气势磅礴,雄伟肃穆,去雾苍茫,真可谓“蒲城八景”之一的“五陵闲云”。泰陵玄宫就凿于金粟山之阳的腹部(今椿林乡唐陵村西北)。

泰陵陵园规模宏大,据《省志》载,陵内封地达三十八公里,为诸陵中最大者。陵区以玄宫为中心,依山势构筑陵墙,平面布局分内外两城,酷似京师长安,内城四周各开一门,其位置分别为:

朱雀门(南)。位于现保南乡唐陵村西约500米处;

玄武门(北)。位于现上王乡岭南村;

青龙门(又称东华门)。位于现椿林乡唐陵村东约400米处;

白虎门(又称西华门)。位于现翔村乡东山怀村400米处。

四门及陵墙四角分别建有门阙、角阙,地面建筑包括献殿、下宫、阙楼、陵署等,殿舍连绵,错落有致。陵区林木繁茂,苍翠荫郁,一派肃穆景象。与其他帝陵一样,陵园设有陵台令(从五品)及主文、主乐、主辇和典事等-。陵区还设有折冲府,负责陵区安全,封内陵户,则专门应付各级-的祭奠活动。

像其他唐陵一样,泰陵四门(尤其是神道两侧)也布列有大量的石刻艺术品,其简单情况为:

原在四门外,各有石狮一对,共八个,现仍残存六个;

南门(朱雀门)外,原列有石人十对,现仍残存九对;华表一对,现存一残一;飞马一对、鸵鸟一对,现仍存;石马五对,现仍残存五个;

北门(玄武门)外,原列有石马三对,现尚残存二个;

与其他陵不同的是,泰陵曾布列有“番酋”立像八尊,现仅残存东侧立像三尊,另于北门处,还残存一只小蹲虎。

泰陵侍臣(石人)雕刻反映了唐玄宗“文用汉,武用胡”的特点。

唐玄宗去世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近尾声,但河南、河北的战争仍在继续。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两京破坏殆尽,军队(尤其是军阀军队和回纥军队)烧杀淫掠,社会一片混乱。唐朝国力急转直下,几致覆亡,从此历史走进了中唐时代。由于陵墓石刻的产生同社会主宰者关系的直接性,它本身既反映着产生时的国力,也博动着统治那个时代的精神力度的脉象,因之,泰陵石刻成了中唐陵墓石刻的代表。

同盛唐作品相比,中唐石刻个体变小,精神魄力在大气磅礴中渐趋平和。但此段时期石刻作品也有一定的发展,不少作品保持着很强的生气和气势,其中泰陵翼马(在陵墓中,翼马起着联系亡灵与天界的神秘作用)体态矫健,英恣疯爽,不失为唐陵石刻艺术中的珍品;泰陵翁仲,文臣雍容华贵,武臣勇武骠悍,仍不失大唐风韵,只是那威风凌历的神态,信佛要威慑某一特定的对象,不象盛唐作品中的侍臣,倨傲天下,旷达不羁。

随着岁月的流逝,战火频仍,泰陵曾遭受过多次破坏和洗劫。尤其是朱温篡唐期间,华原节度使温韫“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浩劫不仅使宏伟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而且还祸及玄宗遗骸。北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下诏修葺泰陵,玄宗遗骸着法服、常服一套重新安葬,同时建立玄宗庙(庙址在今椿林乡敬母寺村东南),于下宫处立碑,并于陵区广植松柏、长杨、巨槐等。明清以前,下宫即为朝延祭祀泰陵处所。清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陕西巡抚毕沅下令修葺泰陵,并于陵区修筑宽3尺、高6尺的围墙(今已无存)加以保护,同时还在朱雀门献殿遗址附近,树立亲笔题写的“唐元宗泰陵”(为避康熙玄炜讳,改玄为元)巨碑一通。这一石碑至今犹存,五个隶书大字,苍劲有力,不失为一件镌刻珍品。一九五六年,泰陵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一九五八年建立了泰陵文物管理所。-期间和0中,泰陵石刻又一次遭受到大规模的、无知的破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才加大投资力度,整修道路,植树绿化并对地面石刻进行了修复。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李隆基已经登基 为何还要发动第二次政变

全文共 2691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的皇宫之中,发动政变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而大部分的政变基本都是为了皇位,对皇子们来说,只有成为皇帝的时候,才算是自己人生中一件很圆满的事情,因此即便是政变再残酷,也还是不能避免。不过对于当上了皇帝的人来说,政变可能就不一定和自己的预想完全一样了。但是唐玄宗已经通过一场政变得到了皇帝之位,为何后来又发动了一场政变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太平公主的经历

太平公主经历的两次婚姻都并不圆满。别看她的母亲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父亲也是皇帝李治,身居权力的最中心点,可这仍拯救不了她自己不幸的婚姻。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唐高宗的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作为当朝最为受宠小公主,她的婚礼可谓是奢华至极,可惜的是她的首次婚姻维持了不到十年就以失败告终。

她在第二次婚姻中被武则天下嫁给了武攸暨,这次成亲仅仅才两月有余,武则天便宣告天下登基皇位。第二次的婚姻里,太平公主为武攸暨生下了四个子女,今天的我们无从判断她的婚姻生活的幸福与好坏,只能从前人留下的文献记载里揪出只言片语以此来判断当时发生的真实情况。相关文献里记载了太平公主在这次婚姻里与朝臣通奸,极尽荒唐,最令人大跌眼球的是她甚至还将自己喜欢的男宠进献给了当时已经贵为女皇的武则天。这等于是公然让自己的母亲给自己的父亲戴绿帽子啊,由此可见太平公主骨子里实在是太过大胆与叛逆了。

因为二人都是武则天所处的缘故,已经是皇帝的李显非常尊敬仅仅是太平公主的妹妹。可是,这位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并没有感恩戴德,反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朝野上下,唐中宗李显在位期间,太平公主对朝政的把控甚至超过了皇帝。

公元710年,韦后联合安乐公主毒死了皇帝李显,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拥立了唐睿宗李旦复位,一连经历数位皇帝的在位,自己又是武则天最为宠爱尊贵的小女儿,一时间,太平公主权倾朝野,风头无人能及,达到了唐朝公主的权势顶峰。

2、李隆基为何发动先天政变

太平公主的野心还不仅限于此,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也想像自己的母亲武则天那样名垂青史,在唐代历朝皇帝的名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于是,她多次加害当时已是皇太子的李隆基,并在睿宗李旦面前对太子李隆基进行抹黑,甚至还联合朝中的宰相大臣向睿宗李显进言,要求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但是睿宗皇帝并未采纳太平公主的提议。

公元712年,唐睿宗继位仅两年,便听信太平公主的“彗星相现,除旧布新”的说法,自己退位当了太上皇,将皇位传于太子李隆基。在公元713年,李隆基因为政治意见不同在朝堂上与太平公主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太平公主的政治野心也彻底的暴露了出来,此时距离李隆基继位仅仅一年时间。此时朝中的七位宰相中就有五位是出自太平公主的门下,而朝中的大臣也有一半以上是依附于太平公主的势力。与此同时,太平公主又联合宫女,给李隆基服用的食物里下毒,意图加害李隆基。而李隆基的亲信也同一时间上书请奏玄宗,诛除依附于太平公主的势力。

李隆基采纳了亲信部下的意见,于同年八月,发动“先天政变”,诛连太平公主的儿子及其党羽达数十人,逃进山寺中躲避的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睿宗李旦向玄宗为太平公主求情也被拒绝。此时太平公主的势力才真正的被斩草除根,这一年,玄宗李隆基才真正的掌握了朝堂上的所有权利,他把年号改叫开元,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至此开始!而历经了五朝皇帝的太平公主,最终也死在了自己穷尽一生追求的权利里,她的政治才华,她对权力极致的追求,她的传奇的一生,也在历史浩瀚的长河里留下了涟漪。

3、先天政变后太平公主的结局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势力专擅朝政,与李隆基发生尖锐的冲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图谋废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李晋是李德良的孙子。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与她订下作乱的计谋。

王琚对李隆基进言道:“形势已十分紧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动了。”尚书左丞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请玄宗及早决断,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对李隆基说:“太平公主图谋叛逆,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当初,陛下在东宫作太子时,在名分上还是臣子,如果那时想铲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计谋。现在陛下已为全国之主,只需颁下一道制书,有哪一个敢于抗命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奸邪之徒的阴谋得逞,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李隆基说:“你说得非常正确,只是朕担心会惊动太上皇。”崔日用又说道:“天子的大孝在于使四海安宁。倘若奸党得志,则社稷宗庙将化为废墟,陛下的孝行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请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然后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李隆基认为他说得很对,便任命他为吏部侍郎。

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李隆基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甲子(初三),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休,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李旦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李旦说:“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李隆基也随后来到门楼之上,李旦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姓李,并准许他留任原职。唐玄宗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没收充公,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的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胡僧慧范也拥有家产达数十万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李隆基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李隆基早年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后来沉迷享乐,宠幸杨玉环、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在唐肃宗收复两京后,成为太上皇的李隆基不再过问政事。随后,唐玄宗居住在兴庆宫,他对杨玉环的死耿耿于怀,不仅祭奠她,还在别殿挂着她的画像。后来,唐肃宗强制让李隆基搬到甘露,并且他身边的亲信都遭到唐肃宗的清洗,使他周边再无亲近的人。

唐肃宗还将甘露殿中所有的宫人都换掉,只剩下唐玄宗孤零零一人,使得年老的他抑郁寡欢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李隆基夜夜宠幸杨贵妃,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嗣?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这里有三个原因,首先可能是杨贵妃自身的问题,导致失去了生育能力,在唐朝的时候一直都会盛行以胖为美,因此杨贵妃就是一个特别胖的人,甚至可以用富态来形容。过度的肥胖从来不是一件好事情,这对于女人的生育能力就会产生一些影响,很多的女性疾病,全部都是因为特别肥胖而导致。

杨贵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过于的肥胖而导致自己的生育能力受到影响,很多的人都没有办法明白古代的医疗条件和现代比不上,但是如果有病也不可能不去治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杨贵妃失去了生育能力呢,这很有可能和自身的习惯有关。

杨贵妃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维持漂亮,在此时必然就会使用一些护肤品,而这些护肤品中大部分都会有麝香成分,这种东西是比较名贵的。杨贵妃为了能够永葆青春,必然就会经常性地使用在此时,就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肌肤受到严重的影响,没有办法延缓衰老,自然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生育能力。

里面的麝香是非常多的,长时间使用或许能够让自己看上去比较年轻,但是同样也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知不觉中就会影响到自己生育能力,不过对于杨玉环来说,就算失去生育能力也并不在乎,毕竟自己能够得到皇上的宠爱,这早就已经超过一切。

只是对于杨玉环而言,因为没有生育的能力,这必然也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首先就是因为没有孩子的帮助,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站稳地位,否则也不可能会面临一死。只是如果有了孩子之后,这可能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身材,从这里也可以知道这中间本身就会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故事,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生活是怎样的?唐玄宗晚年为何如此悲惨?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李隆基,很多人提到他的时候一定会联想起另一个名字,杨贵妃杨玉环。的确,他们之间的故事相比于李隆基的其他事件更为人所熟知,但这并不代表李隆基这辈子只有这么一件事情,毕竟他也是一代皇帝。李隆基晚年时候身为太上皇,然而日子却过得十分凄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李隆基晚年会这般凄凉?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功过参半的君主,虽然他一手将唐朝的盛世推向顶峰,但也亲自葬送了大唐的辉煌。

安禄山起兵造反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在马嵬坡发生兵变,随军将士逼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此后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宦官李辅国和将士的拥护下太子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杀,李隆基重新回到了长安,居兴庆宫,称太上皇。这时候唐玄宗在的身边只有陈玄礼和高力士两个贴心的侍从,唐玄宗晚年回到长安对于杨贵妃之死倍感愧疚,又加上对杨贵妃思念日甚。于是即派人去祭悼杨贵妃;后来唐玄宗又想改葬,遭宦官李辅国反对,李辅国私自在暗下令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他所不让唐玄宗找到。

李辅国因为拥立太子李亨为帝,怕以后唐玄宗再次夺得地位对自己不利,于是屡次在李亨面前说唐玄宗坏话。李辅国曾对李亨说:唐玄宗居住在兴庆宫,每天想着和外面的大臣结交,而且陈玄礼和高力士也想谋害陛下。李亨因为自己毕竟是唐玄宗的儿子,只是宽慰了下李辅国是个忠臣,并没有对唐玄宗采取制裁措施。

有一次李辅国趁唐肃宗病重,假传圣旨把唐玄宗从兴庆宫迁出,在唐玄宗迁出的路上,李辅国安排500骑兵甲士气势汹汹的去阻拦车驾,当时唐玄宗以为这些人要谋害于他吓得心惊胆战。不久之后高力士因为谋逆的罪名被流放,陈玄礼被革职返乡,唐玄宗身边的亲信被全部清洗。唐玄宗晚年只剩下自己一人形影相吊,好不凄惨,最后忧郁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李隆基为什么要两次把杨玉环赶回娘家?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玉环杨贵妃,不仅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更是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爱的贵妃,毕竟杨玉环原本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寿王妃,李隆基为了能够得到杨玉环,也是想尽办法“不择手段”,那么到手之后必定是更加珍惜才是。然而,李隆基却先后两次把杨玉环赶回娘家去,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史上最有名的胖妞杨玉环,唐明皇李隆基的儿媳妇儿。为了得到她又少挨点骂名,李隆基煞费苦心。他先让杨玉环出家,再让杨玉环的老公寿王李瑁再娶新媳妇,然后再把杨玉环接进皇宫,从此乾坤大挪移,儿媳成了自己的老婆,寿王妃成了杨贵妃。

显然,为了泡到这个胖妞,李隆基花了不少心血,因此,他对杨贵妃格外恩宠,夫妻感情相当不错。但是,夫妻之间,难免吵架拌嘴,一般这种时候,中国的男人都赶紧认怂,跪求老婆原谅,但是李隆基显然不是一般的中国男人,他是二班的。他跟杨贵妃也闹过别扭,正史记载中就有两次,李隆基大显神威,把老婆赶回了娘家。

2.第一次发生在天宝五年,这是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的第二年。具体发生了什么,《旧唐书》、《新唐书》都没说,只有《资治通鉴》记载杨贵妃“妒悍不逊”,被赶回了娘家。大体猜过去,可能是杨贵妃仗着恩宠,霸凌后宫,连皇帝都敢顶嘴,李隆基忍无可忍,把她打发了。

不过这次夫妻危机当天就解除了,应该是没有发生太剧烈的争吵,《旧唐书》记载,“贵妃以微谴送归”,杨贵妃只是犯了点小错,没啥事。等到了中午饭点,李隆基就很没出息的开始想老婆了,想的连饭都吃不下,还迁怒下人。高力士比较懂事,当即为杨贵妃申请赏赐,当晚就把杨贵妃接了回来。小胖妞向李隆基乖乖认错以后,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3.杨贵妃第二次被赶走发生在天宝九年,具体原因,这回正史上一句都没说,只说是贵妃又犯错了。这次闹得显然比上一次要大,杨贵妃在娘家呆了好几天。幸亏户部郎中吉温出来说情,说女人嘛,头发长见识短,犯了错误,陛下应该大人大量,放她一马,怎么忍心把她扔到宫外。

李隆基听完就坡下驴,派宦官带着御膳前去探望杨贵妃。杨贵妃见到宦官,赶紧大哭表示悔过,还剪下一段头发让宦官交给李隆基,可把李隆基心疼坏了,立刻安排杨贵妃回到宫里。从此以后,二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关于第一次杨贵妃出宫的原因,只有含糊其辞的“妒悍不逊”四个字。相比而言,第二次出宫就是一笔糊涂账了,其原因史书上压根没有,这就给野史的创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比如宋代传奇小说《杨太真外传》就说,是因为杨玉环偷吹李隆基的哥哥李宪的紫玉笛,李隆基怀疑自己被绿了,于是将她赶走。实际上李宪死于天宝元年,而杨贵妃二次出宫发生在天宝九年,一个死鬼没法给李隆基戴绿帽子。

另一种说法是杨玉环怀疑三姐虢国夫人跟李隆基有染,自己被人绿了,因此吃醋,跟李隆基大吵大闹,李隆基恼羞成怒,把她赶走了。这种说法缺乏真凭实据,另外,根据正史记载,杨玉环跟姐姐虢国夫人的关系一直不错,因此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不大。

关于杨贵妃二次出宫的真正原因,最靠谱的说法是唐明皇李隆基有意为之。当时杨贵妃受到恩宠之后,杨家鸡犬升天。皇宫内,杨氏姐妹横行霸道,连皇帝的妹妹都不放在眼里。而皇宫外,杨贵妃的亲友团们都团结在杨国忠周围,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政治势力。这些让李隆基非常不安,毕竟,他们老李家的江山曾经被一个女人霸占过,李隆基不想让这种事再发生一回,因此故意找茬打击杨家的势力。

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靠谱,都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关于杨贵妃这两次被唐明皇赶回娘家,其背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恐怕将成为永远的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寿王李瑁没当上太子 是唐玄宗李隆基喜欢他的老婆杨玉环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唐代的这段历史故事充满了权谋、纷争和爱情,寿王李瑁、皇帝李隆基和美人杨玉环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李瑁虽然具备众多优势,最终没有成为太子,可能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情纷争有关。杨玉环的命运也充满波折,从富贵荣华到最终的悲剧结局,引发了人们对她命运的深刻思考。

唐代,繁华绚烂的大唐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这个盛世也充满了权谋、纷争和爱情的故事。其中,寿王李瑁、皇帝李隆基以及绝色美人杨玉环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充满谜团的历史传说。

1.寿王李瑁的命运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儿子。在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被诬陷谋反而赐死,为时仅一天内,连同光王李瑶和鄂王李琚一同被害。李隆基在一天内连杀了三个儿子,这样的决定在当时被视为极不寻常。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唐王朝的皇太子之位空缺,李隆基在忠王李玙与寿王李瑁之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立李玙为皇太子。

李瑁作为皇帝的儿子,表现出众多优势,包括后宫的势力、权臣的支持以及皇室的力量。他的母亲是武惠妃,享受李隆基的深厚宠爱,而李瑁与伯父宁王李宪之间感情深厚,李宪曾抚养他多年。李隆基最终没有选择立李瑁为太子,而是选择了忠王李玙。这引发了人们的疑惑,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李瑁没有成为太子?

2.杨玉环的命运

杨玉环是一位绝色美人,曾嫁给寿王李瑁。她的美貌和魅力让唐玄宗李隆基为之倾倒。她的命运充满坎坷。在李隆基的选择下,她被迫与李瑁离婚,成为出家女尼杨太真。李隆基后来又将她接回宫中,封为皇贵妃,享受了皇后般的待遇。

命运的曲折不止于此。在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杨玉环与李隆基一同逃往蜀中,途中遭遇禁军哗变,杨玉环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她被迫赐死,终结了一代绝色美人的生命。这个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也引发了人们对杨玉环命运的各种猜测和解读。

3.李隆基的心路历程

要理解李瑁和杨玉环的命运,必须考察唐玄宗李隆基的心路历程。李隆基是一位风流成性的皇帝,对杨玉环的美貌和魅力深感倾倒。他在选立太子时却没有选择立李瑁,尽管李瑁具备众多优势。这引发了疑虑,是否有其他原因影响了他的选择?一种假设是,李隆基在选立太子时已经看上了李瑁的王妃杨玉环,希望夺取她为己有。在当时,他的皇后仍然是武惠妃,李隆基不可能公开追求杨玉环。当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的心情发生了改变,他可能重新想起了杨玉环。于是,他急不可耐地让李瑁与杨玉环离婚,将杨玉环重新接入后宫,甚至册封她为皇贵妃。这一系列行动充满了权谋和爱情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隆基晚年是饿死的吗 李隆基结局有多惨

全文共 2006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李隆基原本可以收获很高的评价,但他在位早期和后期的态度相差太大,导致唐朝由极盛转为衰落,而李隆基本人晚年茕茕独处,凄凉无比。或许这跟李隆基在位时间太长有关,人从年轻到老心态上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从结果来看,李隆基并没有把他英明的一面保持下去。李隆基被迫禅位,他身边的亲信随后遭到清洗,这让李隆基郁郁寡欢,但他应该也不到会被饿死的地步。1、李隆基是饿死的吗

李隆基晚年不是被饿死,但他最后凄凉离世,也是令人唏嘘。

其实,唐玄宗的这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始的时候出现的盛世,刚刚继位的唐玄宗振奋精神,尽全力治理好国家,任用贤明的臣子和宰相,恢复了以前的气象,当大家都以为唐玄宗的一生将会很棒,他却偏偏要自己作死,开始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整个国家变得开始没有秩序起来了。

尤其是唐玄宗做了一件关于自己的子女方面非常错误的事情,把太子、光王等三个儿子废为庶人并杀害,而且还让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忠王为太子,这就是唐玄宗杂乱没有条理的开始。而之后就结识了杨玉环,进一步滑向了昏庸的深渊,短短数十年间,整个盛唐就被唐玄宗败的一点也不剩,非常干净;更让人害怕的是,他在对待安禄山的问题上,特别地眼瞎,让自己变成了埋葬李唐王朝的人。

而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没有办法不得不让位,成为了一个太上皇。后来继位的皇帝唐肃宗李亨,,因为他以前做了很多的不好的事情,所以并没有给他什么好眼色看,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刁难他,让其孤单困苦,没有依靠,勉强拖着一口没断的气。可是他遭受的这些能够怪别人吗?这些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和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唐玄宗离开的时候,场面非常清冷、凄凉,对于他来说,或许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至少可以在九泉之下,与自己曾经的宠妃杨玉环再接着以前的缘分重新开始了吧!2、如何看待李隆基

李隆基是个怎么样的帝王呢?在开元之初,人民生活安定,呈现出了少有勃勃生机,人口有所增长土地有所扩大,国家也很殷实,这就是开元盛世。最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府兵制,唐初实行的府兵制到了开元时期,由于农民的流离失所,唐军的战斗力迅速下降,将官贪腐成风,府兵制名存实亡。他防止朝臣权力过于集中。对朝中重臣,多次罢免,怕长久下去,容易出现割据势力。关爱人才。对人才十分关心,多次亲自慰问朝中大臣,经常派人行走大臣家里,了解大臣对自己的看法。

唐玄宗上台后改府兵制为募兵制,这样兵士就可以集中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堵塞了军官吃空饷的漏洞,同时实际扩大了节度使权力,也为那些有野心的节度使日后反叛埋下了隐患。官员交流制度。唐玄宗规定在刺史职位上干得好的,可以选调到大城做官,在六部做官好的可以选调到地方上做官。两者人数上大致差不多,这样有利于在不同岗位发现人才,也有利于在不同职位上煅炼官员。

当然还有其它方面比如招聘读书人到大城考试,除了固定科举以外,唐玄宗发现的人才可以随时考试。整体来说,唐玄宗初期在治理国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它也是唐朝盛世和没落成为分水岭,以此为界唐朝初唐玄宗前二十年为唐朝盛世,以后唐朝一百五陆十年间逐步走向没落。唐玄宗取得了很大成就,就飘飘然起来,后半期贪图享乐荒淫侈耻,把个国家弄得个七晕八素。

权力先天就是任性的,在没有制度约束和强力监督的环境下,权力单凭个人意志和道德情操来规范,可能维持一时,但不可能永续。在封建王朝,皇权至高无上的理论体系下,这样的要求无异于与虎谋皮。基于这点,李隆基也好,李世民也好,其先明后暗的轨迹就不可避免,更何况他们执政时间超长,功绩那么大。上帝的视觉看历史很简单,但要以历史的角度看换位思考,又有几人能够超脱?

李隆基的功就是把唐朝推向巅峰,在当时绝对算得上世界第一强国,过嘛就是把几代人努力建立的大唐盛世毁于一旦,从此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直到灭亡都没有恢复过来,唐朝的灭亡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唐玄宗自己能力不行,就让武则天上位,后来武则天去世后,经过夺权,又恢复了李唐皇位。差点将一个朝代断送。

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后基本上延续了贞观时期政策,也维持了唐朝朷年形成欣欣向荣的局面,社会也发展了,政治比较清明,到了武则天晚年社会比较黑暗腐败,在武则天至唐中宗这一段时期,朝局不稳社会动荡,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唐朝的统治比较混乱。唐玄宗李隆基经过两次变法取得了政权,在登基之初,唐玄宗能听取不同意见,迅速平定了太平公主乱政的势力,清除了外戚干政破坏势力稳定了朝局,任用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

他任用贤才,科举制度不断完善,殿试创立,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广泛利用人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休养生息,注重农业的发展,使水运驿站得到完善。后期唐玄宗开始享受生活,痴迷后宫生活,使唐朝开始了衰败!李隆基当皇帝的一生,是功过参半的一生。前半生,他创造了开元盛世,让大唐从武后、韦后专权的阴影中迅速复兴。后半生,李隆基因为恩宠宦官,沉迷酒色,导致朝政偏废,最终有了安史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电视剧中李隆基为什么自称圣人?圣人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李隆基是大唐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地君王,他在位时,开创了大唐的开元盛世,又在后期因为任用奸臣荒废政事,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可以说,李隆基既是大唐盛世的缔造者,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推动者。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对于唐玄宗的称呼是“圣人”,那么为什么要将李隆基称为“圣人”?

在“圣人”这个称呼上,《长安十二时辰》说的是对的。起因是当时唐朝十分重视道教,他们不仅把老子、庄子这些道家的代表人物称神、称圣,还将道教列为国教。所以,在唐朝的时候,圣人这两个字代表的含义和今天是有所不同的。

在唐玄宗时期,圣人的数量有那么几位,比如唐玄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都曾被称为“圣人”。人们之所以会把唐玄宗称为“圣人”,是因为他在执政前期开创的开元盛世,百姓们对他的功绩感到钦佩,将其称作“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唐代虽然说在印象中是盛世,不过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好像并不怎么好,这个朝代的女性是很厉害的了,什么武则天之类的,韦皇后啥的,都影响到了国运,今天我们说的这个才女,也是被皇帝执意杀死,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705年,自从一代女皇武则天去世之后,尽管政权已经交还给李家,由唐中宗李显登基当了皇帝,但是权力的交接似乎一直没有最后完成,武氏家族的势力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

与此同时,韦皇后的势力突然异军突起,她与中宗李显开始共同治理朝政,这种情形,大唐的子民们并不陌生。当年武则天就是与唐高宗李治共同执掌朝纲,后来的情形大伙儿都知道,武则天君临天下。如今韦皇后效法武则天,是否将来也要登基称帝?

另一方面,以相王李旦和他儿子临淄王李隆基以及太平公主为代表的李唐家族势力也蠢蠢欲动,他们不愿意李唐王朝再度失去江山,同时也夹杂着个人对于最高权力的追求,于是在背地里默默筹划。

后武则天时代,这几种力量一直在暗中悄悄博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就在这种情势下,公元710年,中宗李显突然暴毙,外界盛传他是被韦皇后下毒害死。平衡的天平瞬间崩塌,几方势力同时加快了夺权的脚步。

就在这几方势力暗中较量的时候,一个女人一直周旋其间,以长袖善舞的姿态,小心翼翼的艰难生存,她就是武则天时代呼风唤雨的上官婉儿。

710年7月21日,在李隆基的策划指挥下,银青光禄大夫刘幽求等人率领禁军杀入皇宫,大肆捕杀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异常镇静,率领宫女们带着烛火列队迎接刘幽求的人马,同时拿出一份诏书。这是她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的中宗遗诏,遗诏内容主要是立中宗的儿子李重茂为皇太子,相王李旦辅政,韦皇后作为太后摄政。

上官婉儿出示这份遗诏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向李隆基邀功,表明自己与李唐家族是同一立场的,自己曾经草拟过一份诏书,充分考虑到李唐家族的利益,尤其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的利益。这份诏书是与太平公主商量过的,真实性不容置疑,虽然后来被韦皇后篡改,但是上官婉儿仍想用这份诏书作为投名状。刘幽求将诏书上呈李隆基,但是李隆基仍然下令当场诛杀上官婉儿,于是一代才女就在这一夜香消玉殒。

李隆基为何一定要杀上官婉儿,这恐怕与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死后的种种作为有关。

张柬之等人立李显为皇帝之后,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成了李显的小老婆。她就主动投靠了韦皇后,为她出谋划策,制定了一些收取民心的所谓善政,提高了皇后的威望。接着她又提出为中宗和韦后上尊号,让皇帝和皇后共同治理朝政,为韦后的篡权打下了基础。

接着,她又与武三思私通,在她的串联下,武三思与韦后成了政治同盟,从而使武三思位列三公,武氏家族的势力从此死灰复燃。武三思上台后,疯狂报复当年发动政变的张柬之等人,上官婉儿替他草拟了一份假诏书,要诛杀张柬之等五人,这份假诏书最终要了这五人的性命。

她的所作所为在李唐家族的人看来,完全就是韦皇后和武三思等人的帮凶。因此,太子李重俊发动叛乱,诛杀了武三思父子后,随即进宫要捉拿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则逃到中宗和韦后宫中,诬告李重俊要杀死皇帝和皇后。这个行动最终导致了李重俊的兵败被杀。

因此,上官婉儿可以说在对付李唐家族的过程中,已经把坏事做绝,堵死了自己的后路。后来,她之所以跟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那是看到中宗死后,太平公主势力逐渐做大,因此想为自己找条退路而已,本质上看,上官婉儿就是一个墙头草,李隆基根本容不下她。

另外,这份遗诏本身对于李隆基也颇为不利,遗诏定下的皇位继承人是李重茂,而李隆基则有当皇帝的野心,他希望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能够继承皇位,因此他也不愿意承认这份遗诏。

因此,于公于私,李隆基都要结果上官婉儿的性命。尽管后来,当上皇帝的李隆基也曾经后悔杀掉了上官婉儿,但是那不过是胜利者的所谓忏悔,为了凸显自己宽厚仁慈而已,不能当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太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李隆基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公主能力比不上武则天,再加上李隆基选择先发制人,最后太平公主也没有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原因导致太平公主并没有办法获胜,两人之间有着力量悬殊,加上自己没有优势,只要能够笑到最后,这显然是不大可能成功的。

太平公主能力比不上武则天

太平公主很明显本事不足,但是野心特别的大。李隆基并不是如同武则天其余的几个无用儿子一样,拥有着比较出色的实力。因此两个人在对立时自然太平公主也没有太多的胜算。太平公主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把太子放在心上,可是后期就会发现太子英明威武,因此就打算重新找一个懦弱之人成为太子,希望能有效保证自己的权利,只是很可惜,根本就没有成功。

李隆基先发制人

直接就命令300多人,然后去铲除太平公主的亲信,这一种先发制人会拥有着较好的效果。太平公主虽然备受宠爱,但仅仅只是一个公主,根本就没有办法顺利的夺权,即便武则天当年成为皇帝也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内,而是在背后一直都在酝酿,努力了无数年,才有后来的结果。

太平公主没有言听计从的老公皇帝

有人说太平公主被杀,这本身就是必然的,首先太平公主根本就没有武则天这般有才能,同样也没有像武则天一样拥有一个皇帝老公对自己言听计从。更加没有像武则天一样,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在太平公主的身上人们就会发现,天时地利人和可谓是一个都没有占据,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效仿武则天,这本身就是异想天开。如此狼子野心,别说面对的是李隆基,哪怕是面对其他人,估计也不可能会有机会获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睡过没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全文共 186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又在说这个李隆基的八卦,很多人说这个李隆基对这个太平公主好像有一些故事可以说,很多人都说这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有绯闻,毕竟他们在一起搞过很多事情,所以大家就非常好奇,这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到底睡过没有,还有这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又具体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睡过没睡过,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是他们两个的关系必定是密切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其实是姑侄关系,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跟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是兄妹。但是在唐朝其实比较开放,姑侄不姑侄的问题也不大哈。

太平公主李令月与侄子李隆基之间有暧昧关系完全有可能。

唐朝是两性关系非常开放的朝代,比如李世民霸占嫂子弟媳等,比如李治娶了庶母武则天,比如李隆基霸占儿媳杨玉环等。

虽然太平公主比侄子李隆基大20岁,但这并不能就说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没有暧昧关系。

太平公主的外祖母杨夫人比外孙贺兰敏之大63岁,他们之间仍然乱伦。

太平公主的母亲武则天晚年七八十岁时的男宠张昌宗兄弟等都是二三十岁的小鲜肉。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据说她就遭表哥贺兰敏之逼奸。

太平公主16岁时嫁给表哥薛绍,同一天她的闺蜜韦香儿嫁给她的哥哥皇太子李显,大唐王朝双喜临门,唐高宗李治非常高兴。

这两对金童玉女的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太平公主为薛绍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薛绍被武则天逮捕下狱活活饿死,给23岁的太平公主巨大打击。

为了安慰爱女太平公主,武则天派人杀死侄子武攸暨的妻子,然后让25岁的太平公主嫁给27岁的表哥武攸暨。

婚后太平公主又替武攸暨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武攸暨性格谨慎软弱。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她与表哥武三思等很多大臣通奸,并将她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等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公元705年,皇太子李显在张柬之等大臣的拥戴下发动神龙政变,太平公主也站在哥哥李显与嫂子韦香儿一边,太平公主还联络闺蜜上官婉儿里应外合,杀死她们曾经的情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女皇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朝。

太平公主因为在神龙政变立下汗马功劳,被唐中宗李显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的闺蜜上官婉儿也因为神龙政变立下大功,被唐中宗李显封为昭仪,成为李显的宠妃。

但才貌双全的上官婉儿不仅自己与武三思偷情,她还拉皮条让皇后韦香儿与武三思偷情,在韦香儿与上官婉儿的帮助下,武三思东山再起掌握大权。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韦香儿最宠爱的女儿,“光艳动天下”,号称唐朝最美公主,她又是武三思的儿媳,依仗父母的宠爱与老公公武三思的势力逼封皇太女,激怒了哥哥皇太子李重俊。

皇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围攻皇宫要杀死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与皇后韦香儿劝唐中宗李显镇压了兵变,皇太子李重俊兵变被杀。

在这次兵变中,太平公主与哥哥相王李旦支持皇太子李重俊,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幸亏太平公主的情人萧至忠劝唐中宗李显对弟弟妹妹手下留情。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暴亡,据说是被皇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毒死。韦香儿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大唐王朝面临再一次灭亡的危险。

在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太平公主与侄子李隆基密谋发动兵变,因为李隆基是背着父亲李旦的,他经常去姑母太平公主的府上与她密谋,他们之间是生死与共的关系,一旦失败很可能都人头落地,这也许是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绯闻的重要原因,至于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暧昧关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后人无论怎么说都只是猜测。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动唐隆兵变,把皇太后韦香儿、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斩首示众。

太平公主又废掉唐哀帝李重茂,拥立唐睿宗李旦继位,从此太平公主更加权倾天下,与皇太子李隆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由盟友变成仇敌。

太平公主企图废掉皇太子李隆基,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唐睿宗李旦把皇位传给唐玄宗李隆基,但大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与太平公主手里。

当时太平公主的势力占据绝对优势,七个宰相其中五个宰相是她的亲信,而且禁卫军将领也都是她的党羽,她还企图派宫女毒死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先下手为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太平公主的亲信宰相萧至忠等人,逼太上皇李旦还政于唐玄宗李隆基,最终李隆基又下令杀死48岁的太平公主与她的子女,太平公主的儿子中只有薛崇简因为支持李隆基没有被杀。

因此无论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有没有爱情,为了争夺最高权力都不值一提,无论亲情还是爱情等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面前都是非常苍白无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宫心计2中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是谁?历史上他的母亲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叫做宫心计2,是一部讲述宫廷中勾心斗角故事的电视剧,剧情还是非常的精彩,当然了,如果作为宫心计的忠实粉应该知道这部电视剧是过审很不简单,不过,这部电视剧当中有很多的剧情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宫心计2中唐玄宗李隆基生母是谁?历史上他的母亲是怎么死的?

在《宫心计2》这部剧中,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斗智斗法,最终他险胜一筹,不但坐稳了皇位,更是除掉了太平公主。历史上的李隆基在位前中期都称得上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是他在位后期的所作所为就晚节不保了。

剧中的李隆基胸怀大志,正直仗义,重情重义,唐睿宗见其英勇不凡,就将皇位禅让给他。我们常说一句“母凭子贵”,李隆基这样能干,他的母亲过得如何呢?

李隆基是睿宗的德妃窦氏所生,窦氏出身名门,她的曾祖父是将作大匠窦抗,祖父为大理卿、莘国公窦诞,父亲为润州刺史窦孝谌。

史书记载中的窦氏“姿容婉顺,动循礼则”,一看就是个很有涵养的名门千金,睿宗没登基之前还是相王的时候,窦氏就已经嫁给了他,为孺人,很受睿宗的宠爱。

睿宗第一次当上皇帝以后,将窦氏封为德妃,第二年窦氏就生下了李隆基。除了李隆基以外,窦氏还生了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两个女儿。

几年以后,睿宗被武则天废黜,窦氏便跟随睿宗迁居东宫。可以说,窦氏是陪伴着睿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女人,在睿宗的心里,其地位一定不低。

长寿二年,户婢团儿不知受何人指使,竟诬告睿宗的妻子刘氏和妾室窦氏两人暗中施行法术诅咒武则天。不久之后,武则天就传召刘氏和窦氏进宫觐见,没想到的是,刘氏和窦氏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她们二人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有说法称是武则天秘密处死了刘氏和窦氏,并且两人死后,无人知道她们遗体的下落。

窦氏死后,她的娘家也厄运连连,窦氏之母庞氏在晚上焚香被府中奴婢告发,酷吏薛季昶知道窦家得罪了武则天,便趁机诬陷庞氏在施行咒诅,打算对武则天不轨,就以“不道”的罪名判处庞氏斩首之刑,还将庞氏的家属一并判处流放之刑。

当时幸好有徐有功替庞氏的行为辩护,庞氏才没死,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啊,最后庞氏一大家子都遭到流放。窦氏的父亲窦孝谌在官场上一直不顺,最后在贬谪罗州期间去世,窦氏的三位兄弟也全都被流放岭南。

窦氏遇害之后,年幼的李隆基便由窦氏的妹妹窦氏鞠抚养成人。

睿宗复位以后,将刘氏和窦氏都追封为皇后,窦氏被封为昭成皇后,由于找不到她们的尸体,所以最后以招魂的形式将她们葬在了东都城南,还在京师为二人立庙。

窦氏身死失踪之谜,与武则天关系密切,武则天为了皇位和权力,前有弑杀亲生女儿的案例,后有杖杀孙子的案例,若是她真的听信谗言,相信窦氏和刘氏在诅咒她,她未必不会对她们痛下杀手。

被姨母养大的李隆基后来当上了皇帝,想必窦氏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真正的李隆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人们看待一个人,往往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对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是因为民间传说中,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太过耀眼,以至于很多人都忽视了,他身为一个皇帝,爱情乃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莫过于对当时的国家做过什么。那么,抛开情感历史的李隆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公元685-762年),姓李,名隆基,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字,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

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所以他小时候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也许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他小时候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奶奶武则天死后,中宗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崇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在公元710年,中宗终于死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被她们合谋毒杀。然后,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

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开路。

唐玄宗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他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第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这本是唐太宗时期的一种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

在做好了充分准备后,唐朝逐步把营州等地收复,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朝。安北都护府也恢复了,唐朝重新行使对长城以北土地的管辖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宫心计2中李隆基一共有多少子女?历史上李隆基后妃有哪些?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宫心计2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宫心计2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电视剧中的情节还是很精彩的,主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宫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剧中的主人公元玥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为了寻找自己走失的姐姐,便进入了宫中,在宫中发生了一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剧中有很多的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宫心计2中李隆基一共有多少子女?历史上李隆基后妃有哪些?

《宫心计2:深宫计》已经将近尾声,剧中的李隆基已经坐上皇位,但是他的皇后王蓁因为一次流产,可能终生都无法生育,而他的宠妃郑纯熙又因为救元玥而流产,那么历史上李隆基多达66个子女都是谁人所生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很是有名,他是一个前明后暗的皇帝,前期励精图治,后期沉迷声色、鱼肉百姓,因为霸占儿媳杨玉环而出名。

剧中的李隆基最初只专宠结发妻子王蓁一人,后来太平公主推荐了美丽率真的郑纯熙,李隆基便开始移情别爱,将宠爱分给了郑纯熙。不过,后宫从来都不是太平的地方,王蓁黑化宫斗郑纯熙,李隆基的子嗣危险了!

历史上的李隆基一点都不会因为子嗣问题而苦恼,因为他一共有66个儿女,从这么庞大的子女数量来看,他的妃子至少也不会低于十人!据统计,李隆基的后妃大约有三十九人。

在李隆基的后妃中,有几个十分著名的人,也有身世十分特别的人,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李隆基一生当中有几个代表性的宠妃,其一是他的结发妻子王皇后,其二是武惠妃,其三是杨贵妃,另外还有一位具有中亚粟特人的血脉的妃子,即曹野那姬。

王皇后是王蓁的历史原型,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就聘娶王氏为王妃,在讨伐韦后的过程中,王氏一直在幕后为李隆基出谋划策,是李隆基的贤内助,等李隆基登基为帝以后,王氏便被立为皇后。

王皇后虽然受到李隆基的宠爱,但是多年无子,王皇后的兄长王守十分担忧,便请来和尚施以符厌法术来求子,事发以后,李隆基大怒,将王皇后废为庶人,并赐死了王守。

武惠妃是李隆基继位之初纳的妃子,初封婕妤,宠冠后宫。和王皇后不同的是,武惠妃很能生,她一个人就给李隆基生了七个孩子。王皇后被废之后,李隆基曾经一度想要将武惠妃立为皇后,但是朝臣顾忌武惠妃来自于武氏家族,所以极力反对,此事便不了了之。

武惠妃虽没有皇后之名,但多年以来她所享受的都是皇后的待遇。她的结局之所以不好,也是因为她为了帮儿子争夺太子之位,害死了李隆基的几个儿子,心中感到害怕,因此得病去世。

杨贵妃是李隆基晚年最宠爱的妃子,杨贵妃素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称,她本是李隆基的儿媳,但李隆基贪念其美色,强行霸占了杨氏。史书中的李隆基与杨贵妃感情十分恩爱。

曹野那姬是中亚粟特人,她有一女名唤李虫娘,李隆基生前不给李虫娘公主的封号,一心让李虫娘当女道士,临终前让李豫将李虫娘封为公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