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杨戬和嫦娥最后在一起了吗(优秀20篇)

浏览

2209

文章

86

篇1:西游记中嫦娥是什么身份?嫦娥靠山来历不简单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应该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人还为嫦娥写了很多诗词。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正是因为调戏嫦娥才被玉帝重罚,最后还投错猪胎。不过《西游记》里的嫦娥并不是奔月的那个嫦娥,嫦娥只是对月府里所有仙女的称呼,这点还是有区别的。而这些仙女的背后有一个厉害的靠山,不然猪八戒也不至于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那这人究竟是谁呢?

在《西游记》中,掌管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因为喝多了酒,调戏嫦娥,犯下重罪。本应该被斩首,但是由于太白金星的求情,猪八戒被重打两千锤,贬入凡间。却不曾想,在投胎的时候,不小心投成了猪胎,成为了猪头人身的怪物,藏身在到福陵山。

后来猪八戒到了高老庄,想要娶一个妻子,直到遇到了唐僧,才改变了他的命运,被孙悟空降伏以后,追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但是,我们仔细推敲书中细节,就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嫦娥并非是广寒宫的宫主,而是一个小小的侍女。

在第九十五回中,当唐僧一行人来到天竺国以后,天竺国的公主非要与唐僧成亲。但是什么妖怪都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他发现这是一个假公主,真正的公主在布金寺中。正当孙悟空想要除掉这个假公主的时候,却来了一位神仙。

这个神仙便是太阴星君,太阴星君身后还跟着一帮侍女。太阴星君解释道,这个假公主,是他的宠物玉兔变化而来,真公主是月宫中的素娥,她们在天宫中便有仇,这一次是下来报仇的。

于是孙悟空便让太阴星君带着侍女在天竺国王面前亮个相,原文这样写: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两边的仙妹是月里嫦娥。由此可见,嫦娥并非是某一个人,而是对天宫中侍女的总称。在这时,猪八戒也见到了曾经调戏的仙子,说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这也证明,嫦娥是仙子的总称。

那么天蓬元帅挑细一个侍女,为什么会被重罚呢,甚至险些丢掉性命呢?这还要从嫦娥仙子背后的神仙说起,也就是来搭救玉兔的太阴星君。

在原文中,这样描述孙悟空和太阴星君见面的场景:慌得行者收了铁棒,躬身施礼道,老太阴,哪里来的?老孙失回避了。孙悟空可是齐天大圣,见到太阴星君,居然要慌,还要躬身施礼,可见太阴星君实力不容小觑。

孙悟空还有一句失回避了,也耐人寻味。在古代,皇帝或者高级官员出行,都要打着回避的牌子,如果平民百姓没能回避,就会有一个失回避的罪名。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如来佛祖都没有这么客气,只对太阴星君和弥勒佛这样客气过,可见太阴星君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这样看来,天蓬元帅喝多了酒,去调戏太阴星君手下的侍女,太阴星君肯定不答应。由于太阴星君的实力和地位都很高,玉皇大帝都保不住天蓬元帅,只能对他进行重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着陆点命名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

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嫦娥四号着陆的地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在2019年1月份,我国向国际天文联合会提出对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2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中国对嫦娥四号着陆点的命名,正式命名为“天河基地”。天河是古代的人对银河的称呼,它的寓意是开创天之先河。

除了将嫦娥四号的着落点命名为“天河基地”,并且将着陆点周围的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环形坑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将着落点所在的冯·卡门撞击坑中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

嫦娥四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人类第一个着落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他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升空;于2018年12月12日完成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于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陆;于2019年1月11日与玉兔二号完成两器互拍工作。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与其所携带的玉兔二号完成了两器互拍工作,截止2021年9月29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在轨工作突破1000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探月之路

全文共 2307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年前,嫦娥一号带着豪情远走。现在,“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已经准备就绪,载着我们探索月球的中国梦,一个接一个。

事实上,月球探测项目的正式建立和发展已经开始。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探月计划。在国务院正式批准月球探测项目后,该项目领导小组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并将第一颗月球轨道飞行器命名为“嫦娥一号”。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嫦娥据说是弓箭手后羿的妻子。她带着丈夫收集的不死药飞到了月球。中国探月工程就是以这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的,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奔向月球”的主题。

明代唐伯虎的《嫦娥捧桂图》题诗“广寒宫时阙旧游,鸾鹤天香滚桂气”。嫦娥当然喜欢才子。桂花是最高的树枝。”广寒宫和裕固族是月亮的别称。

同时,嫦娥工程的象征也充满寓意:整体书写是用中国书法的风格勾勒出一弯新月;从形态上看,它是汉字中的“月”。“月亮”这个词中间的两个十字由一对脚印代表,象征着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最终梦想。“月亮”弧形的起点形状像一个龙头,龙是中国的象征。弧形的末端看起来是白色的,仔细看,它是由一群飞翔的鸽子组成的,这表达了中国对和平发展太空的美好愿望。CLEP标在下面,它是中国月球探测项目的英文缩写。

嫦娥工程标志

没人发现。三个步骤

嫦娥工程按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目前,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至“嫦娥三号”探测器以及即将发射的“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属于无人月球探测阶段。

当没有人发现它时,有三个步骤“缠绕”、“下落”和“返回”。

“饶”是第一阶段。首先,卫星将在月球周围被探测到。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发射能够探测月球的卫星。卫星和火箭的发展将为进一步的工作铺平道路。当绕月飞行时,许多仪器可以用来拍照和观察月亮。11年前,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发射的嫦娥一号是嫦娥工程的第一颗卫星。它成功地完成了“绕月”任务的第一阶段。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

“跌倒”是第二阶段。在载人之前,我们的探测器必须先完好无损地降落在月球上。月球探测飞船通常绕月球飞行,然后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表面。探测器完成后,探测器要么留在月球上,要么返回绕月球运行的宇宙飞船。在这个阶段,将进行“软着陆”和月球表面勘测。“软”意味着不要撞到它。机器必须处于良好状态。月球探测应该能够接收来自地球的遥控。由于月球远离地球,无线电指令信号的传输和反馈需要很长时间,这也对超远距离通信技术以及月球车自动运行和应急响应方案的研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的主角。首先验证一些关键技术,然后检测预选的着陆区域。随后,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 30发射升空,实现了在月球上的软着陆,这也是我们的宇宙飞船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着陆。

嫦娥三号,由月球车玉兔拍摄的软着陆。

“惠”是第三阶段。未来,我们的宇航员将不再是滞留的嫦娥,而是带着探测器返回地球。同时,科学家还需要分析地球上的月球样本。因此,这个阶段需要技术来带回月球车收集的样本。“返回”并不意味着绕月卫星的返回,而是月球探测器返回地球。嫦娥五号还没有发射,它的任务是没有人会自动取样并返回。

嫦娥五号带着月球样本返回了模拟地图。

中国的探月计划有三颗卫星,一颗、三颗和五颗,分别设计为“轨道”、“坠落”和“返回”,还有两颗、四颗和六颗备用卫星,以防止意外事件将整个计划拖得太久。然而,“嫦娥三号”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着陆”任务。其备份“嫦娥四号”不需要重复,但需要承担其他任务。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嫦娥二号,它曾被用作一号的后备星,最后为三号的发射做准备,并在探测小行星图坦斯时迈出了一大步。

我会拿回来的。

嫦娥四号由于其通信中继卫星喜鹊桥于2018年5月21日下午5: 28发射而备受关注。嫦娥四号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预计将在月球与地球相对的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着陆。喜鹊桥将起到沟通接力的作用。喜鹊桥发射后,火箭被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经过几次修正后,它到达了距月球表面约100公里的轨道,然后在几次刹车后进入了绕地月拉格朗日L2的轨道。

嫦娥四号将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软着陆并在月球背面巡逻的航天器。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后,计划不再发射嫦娥四号,而只是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2016年1月14日,经过一年半的论证,“嫦娥四号”通过了评审,计划在月球背面着陆。它的基本结构继承了“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它的外观与上面显示的“嫦娥三号”相似,但它的科学负荷将有很大变化。

嫦娥五号原本计划于2017年11月发射,但此前已经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了测试,但由于某种原因被推迟。嫦娥五号探测器重8.2吨,由四部分组成: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立管,如下图所示。嫦娥五号的发射主要有四个难点: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表面采样、月球表面起飞和高速返回。嫦娥五号着陆后,它将在月球表面收集大约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其他样品,然后将它们装入着陆器的上升段。该段将从月球表面点燃并进入月球轨道。它将与轨道飞行器和回收器的组合会合并对接,将样本转移到回收器中。轨道飞行器将点火并和寻回犬一起飞向地球。它会在进入大气层前分离。轨道飞行器将脱离太空,寻回犬将在内蒙古的草原上着陆。

“嫦娥五号”结构(图片来源见水印)

嫦娥五号首先测试了T1测试器,即验证航天器能否从月球轨道平稳返回并在预定位置着陆。如果任务成功,嫦娥五号将突破“返回”的许多关键技术,带着月球岩石样品返回地球。这次任务预计需要大约13天。

以嫦娥工程为代表的月球探测是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国深空探测的零突破。祝即将到来的“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天蓬元帅调戏嫦娥为何会被贬下界?只因为嫦娥的地位不一般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的古代神话当中,嫦娥一直被认为是古代神话当中的月亮女神,嫦娥代表的就是月亮。在《西游记》当中,猪八戒的前身醉酒后调戏嫦娥,却没想到因此被贬下界,彻底从一位正牌神仙成为了一头猪妖。事实上这种惩罚对于神仙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了,但是为何调戏嫦娥会有如此严重的结果呢?嫦娥在天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能让天蓬元帅落得如此地步?

先来看看嫦娥在天庭的地位。

嫦娥在天庭的主要工作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在有重大宴会活动的时候跳舞,无论是王母娘娘组织的宴会,还是玉皇大帝组织的宴会,跳舞的时候领头的都是嫦娥。

这说明两点,第一,嫦娥在天庭的主要工作就是跳舞,第二,嫦娥和天庭其他仙女的地位不一样,比其他人的地位要高,不是谁都有资格叫她跳舞的,要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这个级别的,才有资格叫她跳舞。

嫦娥在天庭也是离群索居的,住在月亮上,和其他神仙距离比较远,日常是不来往的,所以其他人平时是不大能够见到嫦娥的,只有在重大宴会活动的时候才有机会一睹光彩。所以,嫦娥在天庭显得有点神秘。

打个比方说,嫦娥就相当于级别比较高的文工团的演员,起码已经达到了艺术家的级别,一般级别比较低的神仙是不大容易见到她的,只有才重大宴会活动室才能看到她跳舞。但很显然,这种重大宴会活动并不是经常有的。

嫦娥的住处当然不可能是她自己要求的,而是天庭相关管理部门分配的。而把她分配到月亮上,远离其他神仙,和其他神仙没有日常性的交往,只能和一只兔子相伴,这自然是有天庭相关领导的考虑的。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和嫦娥来往。

当然,这不是说嫦娥就跟其他神仙都没有什么日常性的交往。都在天庭当神仙,总是避免不了要有些关系好一点的神仙朋友的,除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组织的这种重大宴会活动之外,一些在天庭地位比较高的神仙聚会活动,她可能也是会出席的,只不过是不一定跳舞罢了,而是作为嘉宾出席。

比如什么慈善拍卖之类天庭的高官显贵云集的活动,嫦娥就有可能参加。而在这种活动上,也未必就没有人对嫦娥动手动脚,或者言语挑逗之类。但在这种私密的小圈子活动中的这种情况,嫦娥可能并不那么反感。

猪八戒还是天蓬元帅的时候,听上去名号很大,但实际上他的级别并不高,所以他平时也是不大容易见到嫦娥的,甚至他可能连其他比较漂亮的仙女见到的机会都不多,否则就不会一见到嫦娥就被弄得神魂颠倒,连组织纪律都不管了,酒后失德,调戏嫦娥了。

那么嫦娥是不是不能调戏呢,调戏了就会是死罪呢?当然也不一定。这需要看级别。级别够了,调戏了也不是问题,级别不够,调戏了就是死罪。比如说,如果是在天庭地位比较高的将领李靖、二郎神、哪吒之类的看上了嫦娥,恐怕就还有可能成就一段佳话。

天蓬元帅的问题不在于他调戏了嫦娥,而是在于,他的级别还达不到能够撩嫦娥的级别。以他在天庭的地位和级别,如果他调戏的不是嫦娥,而是级别比较低的仙女,比如嫦娥跳舞的时候伴舞的其他仙女,他的罪过可能就没有这么大了。

比如孙悟空在看管蟠桃园的时候,七仙女奉旨来摘桃子,孙悟空把她们定住,这个罪过实际上也是不小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什么责罚。如果是天蓬元帅把七仙女定住,哪怕他说什么都没干,就是摘桃子去了,恐怕他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所以说,天蓬元帅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酒后失德,调戏了嫦娥,而在于他没有找准自己在天庭的位置,以为“和尚摸得,我也摸得”,却不知道嫦娥并不是谁都能够调戏的。这反过来也说明,天蓬元帅对嫦娥在天庭的地位也是不够了解的,如果了解了,就是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未必敢去动手动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嫦娥五号发射视频直播

全文共 182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计划,将于2017年11月底发射8.2吨重的嫦娥五号,发射地点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五号发射落月是什么样的呢?小编整理了嫦娥五号落月视频直播高清完整版下载,欢迎阅读!

嫦娥五号先于嫦娥四号发射 将首次“快递”月壤

“嫦娥五号已经获批今年先发,嫦娥四号计划明年发。”年过八旬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每每讲到“嫦娥”,总是远远不止让小朋友惊喜。他昨天在沪透露,今年“嫦五”任务成功,将至少实现5个“首次”。今天是“中国航天日”,伴随着月球车等比例模型和走进校园的朗读亭,欧阳自远院士应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之邀,在“下一站,月球!”主题活动中对话青少年,讲述了中国探月梦,还有火星梦。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向100多名小学生讲述中国的探月梦。记者 海沙尔 摄

无人探月“绕落回”最后一步

按照中国无人探月“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实现了“绕月”,嫦娥三号实现了“落月”。欧阳自远告诉记者,其中“嫦一”以受控撞月的方式完成额外任务,“粉身碎骨,报效祖国”;“嫦二”作为一号星的备份星,在绕月制作全月地图之后又远飞深空,目前成为绕飞太阳的一颗人造卫星;“嫦三”是最近一轮各国发射的10多个月球探测器中最先落月的,但很遗憾,它的月球车“玉兔号”在月面自行百余米之后失效,“永远留在了那里”。

作为“嫦娥探月”大工程的最后也是最关键一步,嫦娥五号将在年内发射。按计划,它将搭载探月三期工程的新运载火箭,也就是起飞重量超过860吨的长征五号升空。欧阳自远透露,嫦娥五号主要将实现从月球取样返回地球的工程目标,其中包括多个首次实现。比如,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嫦五”的着陆器采样,采取联合方式、运用复合功能,如深孔钻取和铲挖等;又如,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从地外天体返回,首次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也就是说,“嫦五”采样之后并非自己直奔地球,而是采用“神舟”“天宫”“天舟”这样的交会对接形式,在月球轨道上完成交会对接任务,让一个“快递小哥”把来自月球的样品捎回它的“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嫦五”的返回任务中,“太空快递”将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大气层。而月壤中蕴藏的氦-3,有望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经前期嫦娥工程探明,月球氦-3储量达120多万吨。欧阳自远估算,通过参与可控核聚变发电,全中国只需8吨氦-3,全世界只需100吨氦-3,就可满足人们一整年的能源需求。

“嫦娥”也为火星着陆做准备

至于明年,嫦娥四号将在嫦娥五号之后发射升空,计划在月球的背面进行软着陆探测,“这不仅是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的月球一面,更是之前人类探测器从未涉足的区域”。“嫦四”将由着陆器、月球车、轨道器构成;同时,由于月球背面无法与地球直接通信,因此我国将在地月方位的远端再部署中继卫星,使这个“中继通信站”可以同时连通地球和月球。

在嫦五、嫦四之后,我国在基本完成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将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建设月球基地。“绕落回”的圆满实现可推进我国科技重大跨越,提升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完善我国探月工程体系,为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奠定一定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

按“嫦娥模式”的深空探测,少不了火星探测,而且相对探月来说,更为“一步到位”。据透露,计划2020年执行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由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探测器升空;探测器在“器箭分离”之后,经过约7个月巡航飞行,再被火星捕获;环绕器环绕火星飞行后与着陆器分离,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环绕探测;着陆器则进入火星大气,在火星表面着陆;随后,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火星探测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机会,中途还要花8个月左右,所以我们会选择2020年发射,2021年着陆。”欧阳自远踌躇满志,并激励着大小听众。(记者 徐瑞哲)

看了“嫦娥五号落月视频直播高清完整版下载”的人还看了:

嫦娥五号发射视频直播_嫦娥五号视频直播落月_嫦娥五号落月视频直播高清完整版下载

嫦娥五号发射时间:2017年11月

嫦娥五号探测器

嫦娥五号探测器(英文:Change 5 lunar probe),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其计划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样返回任务,是该工程中最关键的探测器,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嫦娥五号探测器全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

嫦娥五号将于2017年11月,由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发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嫦娥三号叫航天器而不叫卫星的原因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三号探测器(英文:Change 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简称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简称巡视器,又称玉兔号月球车,英文:Yutu,或Jade Rabbit)组成。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1] 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2-3] 嫦娥三号着陆器目前工作状态良好;巡视器在第二次月夜休眠前出现异常不能行走,尚未恢复但依旧存活。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叫航天器而不叫卫星的原因

大连晚报: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由着陆器和探测器组成的“嫦娥三号”将在约半个月后在月球实施软着陆并开展为期3个月的巡视探测。

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在轨飞行约5天,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100公里环月圆轨道。飞行约4天后,变轨进入15公里×100公里椭圆轨道;再飞行约4天后,从高度约15公里的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

嫦娥“三姑娘”成“器”已不叫卫星

嫦娥“三姑娘”有四条腿六个轮子,是着陆器和巡视器(俗称“月球车”,叫“玉兔号”)的组合体。与嫦娥一号、二号不同,嫦娥三号在名称上不叫卫星而叫器,是我国第一个“有腿”的航天器。

嫦娥三号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月面软着陆,二是实施月面巡视勘察。这需要它既能落到月面上,还能自主动起来。将任务分解给两个探测器,有助于加快研制进度。

落月之前,巡视器作为一个载荷被安装在着陆器上,本身并不工作。整个前期飞行、动力下降以及实施软着陆过程,都是由着陆器完成的。到月面后,二者互相配合,将巡视器释放到月面上,成为两个独立的探测器,各自在月面开展探测任务。

“三姑娘”虽然苗条但是很健壮

着陆器包含11个分系统,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着陆缓冲分系统,又集中体现在四条“中国腿”的外形上。据了解,其他国家的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气囊弹跳式,二是着陆腿式,三是空中吊车式。每种方案都有优缺点。就嫦娥三号软着陆任务来讲,气囊式不能满足重量要求,吊车式又比较复杂,腿式能满足任务需要,保证着陆的稳定性。综合之下,嫦娥三号选用了腿式着陆。

巡视器包含8个分系统,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移动分系统。从外形上看,就是巡视器的6个轮子。

此外,由于探测器的重量限制,嫦娥三号必须“瘦身”,进行集成化、小型化设计,还必须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它是一个健壮的探测器。

“三姑娘”落月难度大全靠自主完成

嫦娥三号的路径设计比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更进一层,且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强。它要在近月点15公里处进行动力下降,接着实现月面软着陆,然后再进行月面巡视勘察。

这15公里的动力下降,是以抛物线下降。探测器的相对速度要从1.7公里/秒逐渐减为0,过程主要靠探测器自主来完成,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距月面100米处时,探测器还要悬停,对月面进行拍照,避开障碍物,寻找着陆点。

等到探测器在月面实现软着陆后,着陆器和巡视器还要进行分离,实现互相拍摄。着陆器基本固定在一个位置,巡视器则需要从着陆器上“走”下来,进行月面巡视勘察。在月面路径中,还涉及到“地面遥操作”和“巡视器自主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除了地面遥操作外,巡视器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识别障碍,规划出相对较近的局部路径,控制自身的移动。这时候,巡视器就是一个自主移动的机器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嫦娥五号在哪里发射?具体是哪个地方?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五号是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的,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准时点火升空;之后历经25天,于2020年12月19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正式完成月球样品的交接,同时标志着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样品的储存、分析,并且拉开了研究工作的序幕。

嫦娥五号在中国航天具有重大意义,所担任“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首次实现了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此次任务对于深化月球成因,以及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都起到了助力作用。

同时,嫦娥五号执行此次任务后,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分别是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在携带月壤的情况下,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至地球。另外,搭载嫦娥五号完成发射任务的火箭。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此之前,已执行过两次发射任务,分别是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成功首飞;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嫦娥2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2号是2010年发射的。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二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嫦娥二号最终选择从2号塔位发射升空。2010年9月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嫦娥二号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原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实施探月二期工程的落和回以及下一步开展火星等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嫦娥简笔画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女,传说是居住在月亮里面,嫦娥养了一只兔子做宠物,据说中秋节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嫦娥在月亮翩翩起舞,下面是嫦娥简笔画的画法介绍。

工具/材料

白纸、黑白铅笔、彩色笔。

操作方法

1

用铅笔把脸部画出来。脸型画好之后再画一下头饰,嫦娥的头饰是两个凤凰,先画好线稿再勾边。

2

嫦娥典型的立式发髻,注意不是左右对称的,大小也不是一样,方向也不同。

3

给嫦娥画一对大眼睛,这眼睛有两处眼白,还要上下各一处,这样看起来显得眼睛水汪汪的,很生动。

4

接着要给嫦娥画服饰,嫦娥是仙子,丝带是仙子的标配,画服饰的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画,人物肩部的衣服,有形状的要把形状画出来,再画出嫦娥的小手。

5

把衣服边缘的轮廓画出来,边缘厚边的部分要注意。把人物的裙摆画好,再加上一双鞋子,那么这幅嫦娥简笔画就画好了。最后上颜色。

特别提示

画这幅嫦娥的时候要注意:眼睛要刻画出水汪汪的表情,丝带不要画得太生硬了,要有种飘扬的感觉。卡通嫦娥头部要画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全文共 2165 字

+ 加入清单

后羿射日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天空曾有十个太阳,他们都是东方天帝的儿子。这十个太阳跟他们的母亲、天帝的妻子共同住在东海边上。她经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形象中心都是只鸟,所以大树就成了他们的家,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当黎明需要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照射人间,把光和热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人像邻居、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过得既美满又幸福。人和动物也能和睦相处。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经常面向天空磕头作揖,顶礼膜拜。

可是,这样的日子过长了,这十个太阳就觉得无聊,他们想要一起周游天空,觉得肯定很有趣。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双轮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这一下,大地上的人和万物就受不了了。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烧死许许多多的人和动物。森林着火啦,所有的树木庄稼和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人和动物,猪突狼奔,四下流窜,发疯似地寻找可以躲避灾难的地方和能救命的水和食物。

河流干枯了,大海也面临干涸,所有的鱼类也死光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窃食物。农作物和果园枯萎烧焦,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源断绝了。人们不是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就是成了野兽口中食。人们在火海灾难中苦苦挣扎,祈求上苍的恩赐!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大神叫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被天帝召唤去,领受了驱赶太阳的使命。他看到人们生活在火难中,心中十分不忍,便暗下决心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其它的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就这样,后羿一枝接

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点一点地消失了。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太阳,他怕极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老老实实地为大地和万物继续贡献光和热。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晚上从西边山上落下,温暖着人间,保持万物生存,人们安居乐业。

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但杀了天帝的儿子,天帝怪罪于他,把他和嫦娥贬到凡间做了凡人。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后羿觉得对不起嫦娥,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并说:“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必须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后羿凭着盖世神功、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悬崖峭壁,来到昆仑山顶。西王母钦佩后羿的作为,同情他的遭遇,但仙药只剩一颗,便说:“不死药是用不死数结的不死果炼得,不死数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药又需三千年。现仅剩一颗,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后羿回来和妻子嫦娥商议想找个吉日分食,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当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补充: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后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我国哪里发射?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

嫦娥五号是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的,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准时点火升空;之后历经25天,于2020年12月19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正式完成月球样品的交接,同时标志着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样品的储存、分析,并且拉开了研究工作的序幕。

嫦娥五号在中国航天具有重大意义,所担任“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首次实现了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此次任务对于深化月球成因,以及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都起到了助力作用。嫦娥五号是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的,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准时点火升空;之后历经25天,于2020年12月19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正式完成月球样品的交接,同时标志着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样品的储存、分析,并且拉开了研究工作的序幕。

同时,嫦娥五号执行此次任务后,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分别是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在携带月壤的情况下,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至地球。

另外,搭载嫦娥五号完成发射任务的火箭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此之前,已执行过两次发射任务,分别是长征五号B遥—火箭成功首飞;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嫦娥四号月球背面重大成果:发现月幔源物质初步证据

全文共 1446 字

+ 加入清单

月球背面,去美国人从未涉足的地方!北京时间2019年5月16日凌晨和美国东部时间5月15日下午,《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发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嫦娥四号的原位光谱数据,证明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SPA)存在深部物质,主要是橄榄石和低钙辉石。这为解决长期存在的月球地幔物质组成问题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为完善月球形成和演化模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研究论文题为“嫦娥四号月球远侧地幔物质的初步光谱鉴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完成。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也是作者之一。

月球早期演化理论认为,月球地壳是由岩浆海洋中较轻的斜长石成分向上结晶形成的,而较重的矿物如橄榄石和辉石下沉形成月球地幔。然而,这种关于月球和地幔组成的理论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证明。无论是美国的阿波罗任务还是前苏联的月球任务,返回的月球样本都没有发现月球地幔确切成分的直接证据。后来,人们认识到,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陨石坑就像一口钻井,由于陨石撞击月球外壳,可能会暴露月球地幔的物质成分。其中最有希望的显然是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陨石坑,直径2500公里。然而,以前的月球探测车也没有发现大量橄榄石暴露的证据,橄榄石是月球地幔的指示矿物。显然,为了证明富含橄榄石的地幔假说,我们需要在月球背面着陆。

2019年1月3日,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预先选定的着陆区冯卡门陨石坑“定点、定时、精确”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这个着陆点非常小心。如上图所示,位于SPA的冯卡门陨石坑月球表面相对平坦,便于着陆,并能尽可能多地探测到月球地幔物质。更重要的是,在不远的地方,芬森还有一个小陨石坑,喷射出的物质可能会散落在那里。后来的数据显示,这是一个关键点。

1月3日,月球车(玉兔2号)与着陆器分离,其上搭载的红外成像光谱仪(VNIS)成功获取了着陆区两个探测点的高质量光谱数据,如上图所示。由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与物理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发现,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的光谱吸收特性与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月壤的光谱吸收特性有显著差异,显示出低钙辉石的光谱特性,表明存在大量橄榄石,如下图所示。进一步分析证实,CE-4着陆区月壤中橄榄石的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低钙辉石,只有少量高钙辉石。这种矿物组合可能代表了源自月球地幔的深层物质。

如前所述,CE-4探测器的着陆点位于温泉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它的表面充满了后来喷发的玄武岩。着陆区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和高光谱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着陆器和月球车位于来自芬兰东北部撞击坑的玄武岩“平原”撞击溅射物上,如下图所示。40多亿年前,当SPA盆地形成时,月球地壳变薄或完全剥离。芬森陨石坑是小天体撞击温泉盆地内表面形成的。这就像在矿泉表面的“深钻”。它进一步挖掘出SPA盆地表面以下的月球深层物质。产生的溅射物质被抛来抛去,以辐射的形式散落在冯·卡门撞击坑的“平原”上。因此,CE-4 VNIS分析了从FINSEN撞击坑中挖掘并投射到冯卡门撞击坑表面的月球地幔材料。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基于探测数据的研究结果成功地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证实了月球地幔富含橄榄石这一推断的正确性,加深了对月球形成和演化的认识。据报道,随后的探测器将试图把样本送回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月球表面新信息助力嫦娥五号登月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探月三期返回舱服务舱继续对嫦娥五号任务进行在轨验证,并于9月2日完成了嫦娥五号预定采样区域的遥感成像任务,获取了该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表面软着陆和采样区域选择提供了依据。目前,图像数据正在被一个接一个地传输和处理。图像分辨率约为1米,处理后的图像效果良好。

成像任务于8月30日至9月2日进行。服务模块使用宽视场照相机和窄视场照相机以及双分辨率照相机对嫦娥五号预定取样区域进行遥感成像。成像期间,服务舱在离月球表面30公里的高度飞行。为了执行成像任务,8月28日,服务舱按计划实施了减轨控制,进入离月球30公里、离月球80公里的预定轨道。

月球探测项目副总指挥刘继忠表示,服务舱做得非常好,在月球引力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发射、三次月球飞行和两次飞行,并完成了三个阶段的膨胀测试。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试验中,服务模块分别扮演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和升降舵的角色,模拟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前两个飞行目标的相对运动和飞行控制过程。

返回舱于2014年10月24日启动。11月1日,该车的服务模块与返程车分离。返回舱平稳着陆,测试任务完全成功。从那时起,服务舱已经拉起轨道,并继续进行扩展测试。先后完成了54万公里远地点和600公里近地点大椭圆轨道扩展试验,以及绕地月球探测L2、返回月球、嫦娥五号相机动态模拟试验和两个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飞行控制过程模拟。目前,服务舱状况良好,下一次有机会将进行月球重力场反演等科学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史上第一张月球背影曝光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这张照片是嫦娥四号着陆器在着陆点南面拍摄的月球背面,月球车将朝这个方向朝月球表面前进。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接力星发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近距离图像,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该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以及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首次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索的新篇章。

10时1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控制中心发布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始在离月球表面15公里的地方实施功率削减。7500牛顿可变推力发动机启动,探测器相对于月球的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降低到零。在6-8公里处,探测器快速调整姿态,不断接近月球。在离月球表面100米的地方盘旋,识别障碍物和斜坡,并自主避开障碍物;选择一个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慢垂直下降。大约690秒后,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到了坑里。在登月过程中,着陆相机拍摄了几幅着陆区的图像。

这张照片是在嫦娥四号探测器动态下降期间由着陆相机拍摄的。

着陆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地面控制下,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链路完成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部署等多项任务,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率链路。11时40分,着陆器监视摄像机C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特写图像,并将其送回地面。这张照片显示了火星车离开着陆器并驶向月球背面的方向。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探测车组成,共有8个有效载荷,包括2个国际合作有效载荷。着陆器配备了4个有效载荷,包括一个地形相机、一个着陆相机、一个低频无线电光谱仪和一个与德国合作的月球中子和辐射剂量探测器。巡逻车上安装了与瑞典合作的全景照相机、月球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中性原子探测器。这些仪器将通过定位和巡天探测在月球背面进行低频射电天文学观测和研究,研究巡天区的形态、月球表面的矿物组成和浅层结构,并对月球环境进行实验研究,如月球背面的中子辐射剂量和中性原子。此外,登陆器还携带月球生物科学测试负载。嫦娥四号任务为中外科学家探索太空提供了机会。

科学家认为月球的背面比正面更古老,冯·卡门陨石坑的物质组成和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这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月球背面也是一个罕见的安静的地方,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的干扰。在这里进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学领域低频观测部分的空白,为研究太阳、行星和太阳系外天体提供可能,也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数据。在此基础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愿意与空间机构、空间科学研究机构和世界上的外国空间科学爱好者合作,探索宇宙的奥秘。

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链路进行地面控制下的设备运行方式调整等工作,并在选择飞机时实现着陆器与探测器的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奔月神话故事讲的是后裔射下了九个太阳,得到了西王母神药,但是被逢蒙觊觎,逢蒙趁后裔不在家逼迫嫦娥交出神药,为了不让逢蒙得逞嫦娥吞下了神药,飞向月宫成为仙子,与后裔天人永隔。人们为纪念嫦娥,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期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嫦娥奔月的故事概括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太阳太过强烈,晒的大地直冒烟,老百姓们无法生活下去。

这时有一个力大无穷的英雄名叫后裔,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苦难,于是他登上昆仑上顶,运足力气,拉满神弓,只听见“嗖——嗖——嗖”的几声,后裔就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天开始,你必须每天按时升起,按时落下。”

后裔为老百姓除了害,大家都很敬重他,后来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一个叫逢蒙的人,为人贪婪奸诈,也跟着众人一起拜入后裔的门下。

后裔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穷苦乡亲,大家都很喜欢她。

一天,昆仑山上的王母送了后裔一颗仙药,据说吃了就会长生不老,升入天界,但是后裔不愿意离开嫦娥,便叫嫦娥将仙药藏了起来。

这件事情被逢蒙知道了,他打定主意要将仙药弄到手,在八月十五的时候,后裔带弟子们出门,逢蒙假装生病没去,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的闯进后裔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心想:要是让这样的小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害了更多人吗?于是她机智的和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渐渐失去耐心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眼看就要找到藏仙药的地方了,嫦娥突然疾步向前,取出了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身子变得很轻盈,悠悠的飞了起来。

她飞出了窗外,飞过了郊野,越飞越高,径直的朝月亮飞去。

后裔回来之后,不见妻子嫦娥,他焦急的冲出门,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而嫦娥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的凝望着他。

后裔连声呼喊嫦娥的名字,朝月亮追去,但是他向前三步,月亮就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人们为纪念嫦娥,就成了人们期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嫦娥五号”探月任务都有哪些看点?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并将按计划回收2公斤月球土壤样本。中国探月工程第三阶段总设计师、NPC副主任胡浩2日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介绍了嫦娥五号的五大亮点。

第一点:对外星天体取样

胡浩说,嫦娥五号已经设计了两种取样方法,以丰富取样类型。一种是在月球表面钻孔以获得更深的月球土壤。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机械臂对月球表面进行采样,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扫描”。两个样品的比例约为1: 3,表面需要更多。

尽管机械臂在地面实验室模拟了月球的重力环境,并能自由摆动,但人们仍然预计它能准确地抓住一把泥土,到达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

观察二:从月球上起飞

嫦娥五号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组成。其中,着陆器将从已经着陆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器上取下月球土壤样本。

胡浩告诉中国新闻社记者,与地面发射不同,地面发射有一个全面的安全系统,当月球起飞时,“着陆器的状态将决定上升状态,着陆器下落的位置仍然很难说。”

此外,由于运载火箭的重量和结构,立管不能配备“导向槽”,因此当立管起飞时,火焰射流可能“倒带”,立管如何抵抗干扰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第三点: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

胡浩表示,与天宫系列和神舟飞船的撞击交会对接不同,嫦娥五号着陆器和月球轨道飞行器之间的无人交会对接是“捕获型”的。

更生动地说,轨道飞行器将携带“大爪子”,并在接近时“捕捉”上升装置。这次交会对接对测控精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果你有一双好眼睛,如果你有很大的错误,你就不能抓住它们."

第四点:月球土壤样本的转移

胡浩说,在着陆器被轨道飞行器“捕获”后,有必要将月球土壤样本转移给寻回犬。"这个过程也很复杂和困难."

当记者问及月球土壤样本分配计划时,胡浩笑着说“供不应求”。他希望为中外科学家取回月球样品,以便人类能够对月球有更深的了解。

第五点:带着月球土壤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返回地球

在这方面,胡浩多因2014年月球探测项目第三阶段的成功重返和返回飞行试验而受到鼓舞,该试验证实返回者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11.2公里/秒)返回地球。

在他看来,如果月球探测成功地实现了“圆”、“落”和“归”,并走上了一条技术路线,那将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和载人登月铺平道路。

现在,距离中国探月工程第三阶段的“大考验”还不到10个月,胡浩承认工作量仍然非常大,风险也很大。他说:“任务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月球探测项目的第三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脚刹车,准确入弯”,嫦娥四号进入环月轨道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和国家航天局消息,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了近月制动,成功完成“空间制动”,被月球捕获,并在近月点约100公里处进入绕月轨道

16时39分,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发出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离月球表面129公里处成功点燃了7500牛发动机。大约5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闭。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测和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近几个月的刹车也完全成功。

所谓的近月制动是为了使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船减速,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建立正常姿态,并绕月球飞行。这是月球探测器飞行期间的关键轨道控制。记者了解到,月球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38公里。如果宇宙飞船和月球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于这个值,它将错过月球。

这个精确的“刹车”有什么困难?

北京航天控制中心轨道专家组组长刘墉最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嫦娥四号在飞行约110小时后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与月球相遇。此时,它与月球的相对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当到达制动点时,需要通过反转减速发动机来降低速度。

为了让嫦娥四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制动量约为每秒800米。换句话说,要将原来的2.4公里/秒的相对速度降低到1.6公里/秒,制动力需要非常精确。刘墉说,如果“刹车重量”增加,每秒速度降低3米,嫦娥四号绕月轨道高度将有10公里的误差。如果你再损失30米,它可能会撞上月球。

最近几个月的制动效率主要取决于反推装置的推力。当嫦娥一号执行中国的第一次探月任务时,由于发动机推力小,刹车在最近几个月内完成了三次。从那以后,“嫦娥姐姐”就配备了更强大的减速引擎,全部都是“一脚刹车,准确弯曲”。"

据报道,嫦娥四号由于其准时发射和准确入轨,只完成了计划在月球刹车前实施的三次中途轨道修正中的一次,并于12月9日达到预期目标。随后,它将在绕月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调整绕月轨道的高度和倾角,进行中继链路与中继星的在轨测试和导航传感器的在轨测试,确保探测器最终能够进入预定的着陆区域,并选择一架飞机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嫦娥李商隐古诗的意思 李商隐嫦娥的译文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云母屏风上染上了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渐渐斜落,就连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应该是后悔当初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吧,如今独自对着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受到很多人的传诵。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每首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等。

李商隐作品

1、《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月背是什么,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意义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月背指的是月球的背面,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由于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都是27.3天,所以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人们只能看到月貌的59%。

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差别:

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最大差异是它的大陆性,共30多个月球“海洋、湖、沼、湾”等凹陷结构中,90%以上都在正面;月背上完整的“海”只有2个,90%的地方都是山地,地形严重凹凸不平,起伏悬殊,与正面完全不同。

1959年10月,前苏联的"月球三号"探测器拍到了月背的第一张照片,才使人类看到了月背的概貌。但一直以来,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始终集中在正面,因为月背地形险要,着陆的难度远远高于正面;而且在月背上,月球挡住了探测车与地球之间的信号,需要布置一颗信号中继卫星,技术难度更大。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嫦娥四号探测任务也被确定为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嫦娥五号发射时间地点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五号发射时间是2020年11月24日30分,发射地点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嫦娥五号,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研制,是中国第一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拉开“探月工程”的第三步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难度最大、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