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874

文章

3

篇1:校园贷存在哪些骗局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每天都能通过各大媒体了解到校园贷的负面新闻,但是依然有很多大学生陷入校园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乱象,主要是由于大学生依然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校园贷存在哪些骗局?要想彻底了解就一定多学习一些校园借贷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认清校园带来的丑陋面孔。

低息背后,实有高额服务费

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公司,在贷款到帐后,要收取“指标费用”,其实就是服务费,比如贷款10000元,可能就会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贷款人拿到的钱其实只有9000。

扣押“担保费”,本息还清才放款

不需要任何征信记录就可以放款,听起来贷款平台有点像冤大头,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合同上告诉学生,鉴于对对方信用记录不了解,所以,需要扣押一部分借款,作为“担保费”等还清所有本息之后,扣押的钱会一分不少的返还给你。听起来要求很合理,然而,一旦出现逾期,这部分钱平台就不需要再付。可将来却仍需要为这部分钱支付巨额逾期利息,哪怕不逾期,平台实际上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贷款利息。

小编温馨提醒,很多在校的大学生,由于受到校园贷广告蛊惑,很容易在冲动之下办理校园贷款。校园贷的危害有多大?贷款之后利息远远高于国家标准,而且,如果没有及时还款还会受到人身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学生校园贷款骗局有哪些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贷已经成为了人人喊打的校园祸害,有很多大学生因为校园贷被迫退学,大学生校园贷款骗局有哪些?只要平时多了解一些校园借贷知识,就能识破校园贷骗局,千万不要一时糊涂,让自己掉入校园贷的陷阱。

低利息高费用

大多数网贷平台在宣传校园贷产品时,都会突出“低利息”。然而,很少有同学会关注协议中除利息之外的服务费、违约金、咨询费等。有的网贷平台会通过设置繁琐的提前还款条件、逾期时故意不提醒等方式让学生支付额外费用。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20%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

在签署贷款协议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尤其要注意协议中除利息以外的手续费、违约金等费率,不要轻信商家宣传。

越便捷越便“劫”

一些网贷平台在申请校园贷款时只要求提供个人的学籍信息、家庭和朋友联系电话、本人证件照片,“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等博人眼球的广告更是随处可见。程序的简单化在给申请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和其他个人信息,不要将证件借给他人使用。

担保零要求催款全方位

大学生大多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稳定的还贷能力比较弱。网贷平台为什么愿意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并且不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呢?细心的同学应该可以发现校园贷的申请过程不论怎么简化,登记宿舍地址以及父母、朋友甚至辅导员电话等却一个都不能少。在我们了解的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如果已经申请贷款,一定要按时还款,如果遇到还款困难应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切忌同时在多家平台间互贷互还。

小编温馨提醒,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校园贷的危害有多大已经透彻了解了,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充分认识贷款风险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合理需求和实际经济能力,谨慎使用“校园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校园贷骗局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骗局有哪些?如何防范?

一、校园贷的骗局

1.冒用大学生身份贷款

南京某高校学生吴某去年4月通过一个姓王的男子办理了大学生贷款,事后发现,该男子未经本人同意,继续以其名义在网站多次办理贷款累计达35000元。被发现后,该男子声称无需吴同学偿还,自己会按期还贷,但随后销声匿迹。

2.低利息吸引学生贷款

校园贷经常以月利息“0.99”等低利息为噱头,造成利息不高的假象,实际上是年利率高达20%的超高利息,要知道年利息36%就是非法高利贷了。

3.收取平台服务费

很多大学生贷款平台,在放贷的时候,会扣除一部分咨询费,咨询费占贷款额的10%-20%不等。而放贷网站对学生称,这钱只是押金,只要不逾期还款,这些钱会退回到账户,押金有条件返还,只是钱晚点到手而已,但并不影响他们去贷款。

4.以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帮忙贷款

2月24日,苏中某高校学生高某报警称,社会人员夏某等人在南京江宁大学城文鼎广场让其以自己的名义在“分期乐”“名校贷”“优分期”“99分期”“人人分期”“拍来贷”等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帮助其累计贷款3万余元,事后给了他2000元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夏某等人来还。但对方一直未还款,夏某等人已经联系不上。

5.遭遇网上虚假贷款公司被骗

去年12月3日,南京某高校杨同学在百度上搜索“大学生创业贷款”,检索到一家无需抵押的公司。加了对方qq后,对方传真过来一张贷款合同书,要求杨同学缴纳3000元保险金。杨通过支付宝转账后,对方又以信誉不足要求再转8000元,杨同学又通过支付宝转给了对方。后对方要求再转9000元,杨同学产生怀疑,电话咨询上海银行本部,发现该公司为冒牌贷款公司,银行未开通此项业务。

6.以“黑户”为幌子吸引大学生贷款

苏南某学院聂同学在网上结识的朋友告诉他,在南京进行大学生分期贷款可以操作为“黑户”,成为银行内部的呆账,从而不用还款,利用这一软件漏洞可以赚钱。1月23日,聂和朋友一起来到江宁义乌商品城找人操作大学生分期贷款,主要方式就是贷款购买苹果手机,拿到手机后卖掉套现,并成功“分红”2000元。但事后贷款平台催其还款,此时聂同学发现可以操作为“黑户”不用还钱是虚假信息,但其朋友已不知去向。

如何防范陷入校园贷陷阱?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追求超出自家(父母能提供的费用)经济能力的物品,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2.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听信校园贷的宣传,江湖险恶,涉世不深的学生不要被花言巧语迷惑,一旦入套,追悔莫及。

3.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还未走出校门,身背债务及心灵创伤会给今后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4.不要怀揣侥幸心理,谨记古训贪小便宜吃大亏。

5.有额外开销、花费要与家人协商,征求家人的意见,避免上当受骗,防止落入校园贷的陷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