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欧洲人为何会害怕德国与奥地利合并了呢(精彩5篇)

浏览

2550

文章

5

篇1:奥地利不和德国合并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2224 字

+ 加入清单

奥地利为什么不和德国合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奥地利不和德国合并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德国吞并奥地利事件

背景简介

20年代,德国处于战后恢复时期,主客观条件都不允许实现 德奥合并。1933年 纳粹党夺取 政权后, 德奥合并再次成为严重的 国际问题。希特勒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 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 德奥合并。1934年7月25日,一群奥地利纳粹分子突然闯入维也纳 府,枪杀 陶尔斐斯,另外一些纳粹分子占领了 广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奥地利驻意公使)为。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 急电,允诺意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任何关系,暂时收敛起来,等待时机再次实行吞并奥地利的计划。

德奥协定

1936年下半年的 国际形势,对德国十分有利。1935年10月意大利 发动侵略 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受到法、英的纵容,而且意大利本身由于陷入侵埃战争,无力再与德国争夺奥地利。1936年3月,德国重新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公然违反 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也未受到英、法的干涉。鉴于上述种种情况,新任 许士尼格只得尽力避免德国的干涉,使希特勒容忍现状。1936年7月11日,许士尼格同德国驻奥公使冯·巴本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和一份供公开发表的公报。在公报中,德国政府表示:“承认奥地利联邦的全部主权”;双方互不干涉 内政,包括奥地利 民族混帐问题在内;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但秘密协定则要求奥地利按照德国政府的 外交政策来执行自己的外交活动;实行政治性 大赦,实即大赦奥地利 纳粹党政治犯;任命“奥地利的 民族反对派”分担政务。通过德奥协定,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 内政和 外交。

最后决策

继意大利侵吞 埃塞俄比亚和德军重新进入莱茵非军事区之后,德、意又于1936年7月底参加到佛朗哥叛军一方,公开进攻西班牙共和国。这一公然违反 国际法的武装干涉行为仍然受到了 英、 法两国的纵容。1937年,希特勒认为彻底解决奥地利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11月5日,他召集作战部长、 外交部长和三军总司令,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秘密会议。这次会议由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担任记录,会后整理出一份 备忘录,通称为《霍斯巴赫备忘录》。根据 备忘录的记载,希特勒认为德国的前途完全决定于如何解决生存空间的需要。解决生存空间,首先要向欧洲发展,而不是到海外去寻找 殖民地。德国的第一个目标应是夺取 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这就不能不动用武力。那么,列强是否会进行干涉呢?希特勒估计,英国面临重重困难,不会参与对德战争,而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也不可能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总之,希特勒已下定决心要吞并奥地利和 捷克斯洛伐克。

放弃奥地利

意大利在侵埃战争中已经消耗了很大的力量,在干涉 西班牙内战中又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而且由于 共和国的坚强抵抗,不得不一再增兵,这样就再也无力与德国争夺奥地利,甚至要求助于纳粹德国了。墨索里尼继宣布罗马—柏林轴心之后,于1937年11月6日参加了德、日《》,三国正式结成法西斯侵略集团。在签定_协定之际,墨索里尼对 里宾特洛甫说:“他为奥地利的独立‘站岗’已经感到厌倦”,今天意大利对这个问题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关心,因为意大利的发展已经转移到 地中海和 殖民地上去了。意大利放弃奥地利,解除了德国吞并奥地利的一大障碍。

绥靖政策

德国如果实现吞并奥地利的计划,实力势必大大增加,这对法国的 安全将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30年代的法国左右两派的斗争异常激烈,政局不稳, 内阁更迭频繁,存在只一个月的竟有好几届,因此再也无力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无可奈何地走上绥靖的道路。1937年11月8日,法国财政部长博内(后改任 外交部长)对路经 巴黎的德国驻奥大使巴本说:法国对1936年7月《德奥协定》签订后两国在经济和 文化方面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没有任何异议,并同意 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少数 民族应享有广泛自治。随后,法国 肖当又会见了巴本,说他自己“并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它在奥地利的势力”。

英国一直谋求全面解决与德国的 矛盾,在“总解决”中,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都是讨价还价的筹码。1937年11月19日,英国枢密大臣 哈里法克斯在伯希特斯加登拜会希特勒,明确表示“凡尔赛强制条约的错误必须加以纠正”,欧洲秩序的变更问题,亦即但泽、奥地利和 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迟早定会发生,英国所关心的只是“这些变更必须通过和平演变来实现”。希特勒摸到了英、法的底,知道它们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会进行干涉,便放手大胆去干了。

奥地利不和德国合并的原因

实质就是德奥都是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出于同宗,因此有相当的合并的可能性,二是英法为了削弱对手,德奥的军工能力较强,加上又都是一战的战败国,从心理上有复仇的欲望。

《凡尔赛条约》的制约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是为了防止合并后势力强大对邻国和世界造成威胁。法国因深受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

奥地利是德国与其他欧洲列强之间的军事缓冲带就像今天的俄罗斯与一些东欧国家关系一样。

其实当时奥地利投票大多数民众赞成并入德国。奥地利和德国基本上是同源。所以二战时希特勒就总是想将奥地利并入。一是因为两国居民渊源文化深,还有就是强大军事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德国奥地利为什么不合并 相隔咫尺为何难团圆

全文共 2007 字

+ 加入清单

“牢不可破,不离不弃”,这两个词语奥匈帝国的国家格言。这段格言对于从未有铁板一块的奥匈帝国来说,既有着现实的意义,同时也有着警醒的意味。但是可惜的是,格言虽好,但是并没什么用。一战战败的奥匈帝国,在投降之后不过数日,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界。而奥匈帝国的铁板盟友德国,即便战场上尚未有陷入颓势,也因为奥匈的瓦解,陷入了困境。

1918年,一战最后岁月的时间表,透出无限哀叹。

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1日土耳其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随后基尔军港海军舰队水兵起义,柏林工人总罢工,内忧外患中的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逃亡荷兰,不久后的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最为松散的奥匈帝国,还没等来协约国的谈判,就陷入四分五裂境地,各个期待独立的区域,都起了待价而沽的心思。

长久二元帝国统治的弊端,在分裂瓦解那一刻,迎来了总爆发。

其中,最让人关注,势力最强的奥地利王国,在德国投降后的11月12日,毅然选择了加入德国,原因无他,同源同种而已。面对表兄弟奥地利的示好,德国即便战败,依旧高兴无比。

德奥合并是曾经俾斯麦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却在一战投降后迎来了可能,真是莫大的讽刺。

可这对表兄弟,却同时面临战后的清算。

在胜利者决定游戏规则的时代,强大是原罪,战败者更是没有谈判的资格。

德国的诉求和奥地利的愿望,在后续的巴黎和会中,成了被忽略的议题。

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国人威尔逊高举着十四点原则,用民族自决这样的口号肢解了奥匈帝国,让曾经的列强成了一众小国。

但面对德国和奥地利基于民族诉求,期望的统一,却视而不见,这不就是典型的双标吗?

美国的暧昧,还有英法基于德国复兴的可能,直接否决了奥地利的期许,也让德国和奥地利失去了合并的可能。

想想也是!

强悍的德国,几乎用一己之力,单挑英法,打的这两个殖民大国叫苦不迭,要是让工业基础雄厚的奥地利,成了德国的一部分,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就此《凡尔赛合约》中,出现了一个条款,指向也很明确:德奥不得合并。

这一次错过的机会,让曾经的奥地利下士希特勒记忆犹新,也成了希特勒后续发动二战的动力之一。在获取德国最高统治权之后,希特勒用七年时间,复兴德国,武装德国,随后立马开启复仇。

蚕食的步伐也鲜明无比!

1938年3月,德军迎着鲜花和掌声,进入了维也纳,德奥合并,让原本英法最担心的事成真。

民族友谊和共同仇怨,促成德国和奥地利短暂合并,随后希特勒立马将目光瞄准了另一个日耳曼人聚集地,捷克苏台德地区,慕尼黑阴谋和英法的绥靖,让德国人拥抱了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同胞。

曾经俾斯麦梦寐以求的大德意志,在希特勒手下成真,只不过这大德意志不过镜花水月。

二战时的德国,强悍无比,几乎用一国敌世界!

差点将英法苏打包搞定,却在横插一棍子出现的美国面前,败下了阵脚。

德国又一次悲催无比的面临被清算的命运。

这次,美苏英法作为四大战胜国,所行可谓毫不客气,他们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想尽了办法。

德国的领土又一次丢失,至于被合并的奥地利,当然也毫无悬念地成了独立国家,就连德国都在冷战时,分裂成了东西两个德国。

这算是日耳曼民族的悲情,何尝不是奥地利的遗憾。

后续的德国,在冷战结束前,在胖胖的科尔领导下,终于迎来了柏林墙的倒塌和两德的统一。

可是这一切,付出的代价却非常惨烈。

东边,德国以巨大的经济代价作为交换,获得了苏联的谅解。

西边,德国以统一之后不再诉求任何领土,获取了英法美的让步。

左右付出无数后,才有了两德的合并,和今日德国的重生,至于曾经的表兄弟奥地利,德国那还有顾得上的可能。

世界就是如此,强国不需要太多,你太过强大,就必定会迎来被削弱的命运,美苏英法有哪一个愿意看到欧洲出现一个强大的德国?

答案是没有,于是,才有了今日德国的尴尬出现。

德国奥地利合并,其实对德国好处非常多。德国北部虽有出海口,可海岸线弊端却非常明显。

东北的波罗的海不过一个内海,出入大洋交通不便,西北的港口虽濒临北海,但却临近英吉利海峡,要和世界主要贸易体交易,就要受到英国影响限制,到亚非地区,则要经过英国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

这对贸易立国的德国而言,无疑是麻烦。

而奥地利如果在德国,则可以大大缓解德国的囧途。

因为貌似内陆国的奥地利,却和天然枢纽科佩尔(斯洛文尼亚)相隔仅仅41公里。

这科佩尔可不简单,现已是中东欧一众小国出入地中海,进入中东和亚洲重要港口,海运繁荣贸易发达。

如果能便捷的连接科佩尔港,经济已强大无比的德国,将彻底在海运贸易上改写看英法脸色的窘境,好处自不用多说。

但,曾心心念想要加入德国的奥地利,在今日其实也失去了加入德国的意愿,理由吗也很简单!

奥地利国家虽然小,可是富裕啊,人均GDP甚至比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德国还多,

大国不愿意德奥合并,至于被合并的主角奥地利,也没了曾经的心思。

错过了1918年的机会,德国和奥地利还是各过各的好,至于贸易问题!

海运不通,一带一路走陆运,也是可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战结束后为何要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全文共 182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欧洲国家奥地利,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一个8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家,面积跟我们国家的重庆市差不多大小,其人口只有800多万,仅仅相当于我国南京市的人口。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国家,为何让很多世界强国都害怕它与德国合并了呢?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所称的“德国”,乃是源于对Deutschland(德意志)这一词汇的音译简称。日本也是根据这一词汇,音译成“独逸”或“独乙”,简称为“独”。而英语中的德国(Germany)词汇,则是来源于拉丁语中Germania(日耳曼尼亚)的词汇音译。

提起Deutschland(德意志),稍熟悉西方史的都会知道奥地利不但属于德意志,而且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都在德意志邦国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凭借自身实力,长期世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尤其是从1438年-1806年,哈布斯堡家族只因男嗣断绝而短暂失去三年的皇帝头衔。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实际上并不只是德意志的皇帝,而是整个欧洲的皇帝。在欧洲中世纪,教权高于君权,皇帝必须得由教皇加冕才能获得合法性。而能让教皇为自己加冕,本身就意味着已经获得欧陆霸权。故而,欧洲的强国虽多,但皇帝的头衔按理只能有一个。

而在欧洲人的早期观念中,也只有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才有资格称皇帝。而无论是德语中的皇帝(Kaiser)还是俄语中的沙皇(царь),也都源于古罗马君主凯撒的词汇。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与沙俄帝国(自称第三罗马)都要跟“罗马”扯点关系的原因所在。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名义上就是罗马皇帝,而罗马皇帝在实际上就等同于欧洲皇帝。只因为罗马帝国分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也随之分化为天主教与东正教,欧洲才出现了两个皇帝谱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就属于天主教国家的皇帝谱系,而天主教国家也是欧洲的主体。所以,在欧洲的政治文化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才是正宗皇帝,而莫斯科的那位则属于伪帝。一,分裂的德意志。

神圣罗马帝国在早期,是名副其实的欧陆霸主,至中后期以后,君权衰落才沦为松散的邦联(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评价道: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固然如此,在近代的欧洲传统五强中(英法俄普奥),德意志仍占据了两个席位。而在名义上,德意志仍拥有欧洲皇帝头衔,直到拿破仑称帝之后,取缔神圣罗马帝国为止。二、统一的小德意志(德国)。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时,是将奥地利排挤出了德意志。故而,普鲁士统一的德意志(德国)也被称为小德意志。而一个小德意志(德国),在一战时期,就能凭一己之力,同时对抗英法俄三大强国。德国之所以还会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对一战心有不甘。德国人不认为自己被打败,直到一战结束,协约国的军队都还没踏入德国的领土。德国认为一战之所以失败,是被犹太人(当时的工人运动领袖多为犹太人)与共产党从背后捅了刀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宣战都比较草率。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与法国对德国都是一忍再忍,本质上就是因为在一战中被打怕了,而畏惧再与德国交战。大英帝国的霸权陨落与法国在二战中过早投降,都与德国战争有最为直接的关系。一个小德意志,就让英法俄难于招架了,一个大德意志更不必言说。三、广义上的德意志地区。

广义上的德意志并不只包括德国与奥地利,还包括荷兰、比利时的大部、卢森堡、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瑞士、列支敦士登、意大利的南蒂罗尔等地区。而奥地利与德国的分离最晚,也最易于合并。

一战之后,出于削弱德意志的目的,德国被分割了部分领土。而奥地利最惨,被剥离所有非德意志地区,既丧失了工业区-波西米亚(捷克)、也失去了农业区-匈牙利。奥地利从世界强国一下沦为了三流小国,处境异常艰难,很想与德国合并。但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显然违背了英法削弱德国的意愿。故而,在《凡尔赛条约》上,·德国被永远禁令与奥地利合并。

可是,二战前夕,由于英法的妥协退让,德国对外扩张的第一步便是成功地吞并奥地利。二战结束之后,对德、奥进行了战争清算,美苏英法对德奥两国及首都分区占领。

1955年5月15日,美苏英法与奥地利政府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决定让奥地利成为永久中立国。该条约宣布纳粹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为非法,恢复其合并前的领土主权,并禁止从经济和政治上与德国合并。条约签署之后,美苏英法才结束了对奥地利的分区占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欧洲人为何会害怕德国与奥地利合并了?

全文共 3231 字

+ 加入清单

欧洲的历史当中,德意志民族的各个势力曾谋求统一,但是每一次都会被欧洲的其他国家所干涉。在1871年以前,德国还不被称之为政治实体,而是欧洲各个诸侯的统称,被称之为德意志地区。德意志地区本来是统一的,公元962年奥托大帝加冕,称为“罗马皇帝”。皇帝此时拥有相当大的权利,以致于可以挑战罗马的教皇的权威。

公元1157年起,腓特烈一世在帝国头衔上加上了“神圣”二字,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继承自中法兰克王国的意大利早已四分五裂,成为了众多的城邦,为了获得北方日耳曼人的保护(他们在500年前被洗劫过),他们也加入了神圣罗马帝国。

不过,欧洲宗教传统的强大,使得皇权与教权的对立不断加深,其核心点是对帝国内部主教的任命权的争夺。这种任命权直接决定着帝国的收益——卖官鬻爵是世界各地同行的法则,教皇可以出售主教职位获得收入。皇权与教权的分离以及明争暗斗,最终引发了神圣罗马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与地方分离主义势力的博弈。最终在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为标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的努力功亏一篑。

这是在法律意义上对中世纪德国政治分裂局面的确认,是德国在未来统一问题上悲剧性的根源,注定了德意志未来600多年中不得统一的命运。在欧洲其他国家纷纷加强中央集权时,神圣罗马帝国这种自废武功的做法,使得帝国外部势力有太多的机会介入帝国内部事务,以致于伏尔泰说,这个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1356年的金玺诏书作为一种制度性遗产,深深影响了德国统一以前的发展历程,其所确立的选帝侯制度也间接形成了日后在德意志诸侯中一时瑜亮的普鲁士、奥地利

神罗境内的分封体系非常繁杂,七大选帝侯是这些贵族体系里最尊贵的爵位和称号,因为只有这7个选帝侯才能有资格竞选皇帝。但是,由于天主教的婚姻和继承制度下,七大选帝侯经常绝嗣,以致于旁系、外戚屡屡通过婚姻继承选帝侯的权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以外戚的身份获得了选帝侯之一的波西米亚国王的称号才得以在1526年建立,而几乎同时建立的普鲁士公国也是基于同样原因,在选帝侯勃兰登堡家族绝嗣后,霍亨索伦家族以外戚身份继承了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

不过,此时哈布斯堡王朝占据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疆域广阔,势力庞大,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以一己之力横挑几乎欧洲所有大国。此时的普鲁士公国还只是波兰王国下的公国政权,还不能参与德意志事务。在1660年,趁着瑞士和波兰发生战争,勃兰登堡大选帝侯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公国的宗主权,获得了独立地位,开始参与欧陆事务。

1701年,因为西班牙王室王室没有子嗣,法国、奥地利都想以外戚继承西班牙王位,引发了持续12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哈布斯堡王朝以册封普鲁士大公为国王的代价,换取了普鲁士出兵8000人助战。普鲁士自此成为德意志诸侯中的一员,参与德意志事务。时隔200年后,普鲁士在德意志诸侯这个身份上,取得了与奥地利同样的地位。由于奥地利立国时间更早,且是由婚姻继承得来,更为注重封建正统,因为“正统原则”对奥地利有利。普鲁士立国时间晚,且是先有军队,再有国家,是军国理念的产物,因此相对而言侵略性更强。

从1701年至1871年,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王国参与了多次欧洲重大事件,包括“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三次王朝战争”等,在法国、俄国的遏制下,德意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尤其是1848年革命之后,在法兰克福召开德意志诸侯会议上,为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应对法、俄的侵略威胁,德意志统一已经成为共识,区别只在于“大德意志方案”还是“小德意志方案”。

由于奥地利帝国对制宪会议的反动政策(奥地利封建传统势力更为强大),使得与会的德意志诸邦国开始倾向于“小德意志方案”,即是排除了奥地利之外的统一方案。此后更是在三次王朝战争后,以普鲁士国王为德意志皇帝(不是德国皇帝的那种实权皇帝)的第二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欧洲的均势被打破。

在第二帝国成立后,同文同种,都处于中欧面临地缘劣势,使得第二帝国与奥匈帝国天然具备结盟的意识形态。德意志第二帝国与奥匈帝国(1867年在普奥战争后成立)的结盟,使得法国200多年来一直避免在中欧形成一个势力强大的帝国的努力付诸流水。欧洲被阻隔成东欧俄国、西欧法国的局面,欧洲中部形成了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霸权国家,而且这个霸权国家奉行军国主义。这意味着,只要这个霸权国家开始挑事,其他国家就不得不拼命暴兵来做应对——都不过日子了,都来打仗吧。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爆发前,德国的咄咄逼人的进攻策略,就让英法大感难堪,为此英国甚至放弃了长期以来对俄国的不友好态度(全球争霸),于1907年最终建立了三国协约集团。

饶是如此,在经历了4年惨烈的交战,虽然协约国最终取胜,但也是惨胜而已。法国三分之一的青年死在战场,三分之一的青年伤残,还有三分之一的青年在见识到战场的惨烈后萌生了佛系思想,以致于法国在二战开始前盛行绥靖主义策略——法国人的鲜血在一战时就已经流尽了。而英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硬生生把一个债权国打成了负债国,大英帝国的国库被打空,从而为美国的上位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作为三大协约主力之一的俄国,更是在1917年就全面崩溃了。在1918年时,当所有的协约国领导人都认为德国人的鲜血已经流干时,德国又在西线发动了规模庞大的攻势,几乎扭转战局。军国主义的顽强与可怕的战斗力,使得战后英法美各国在提到这件事时还有后怕。

正是因为第二帝国的军国主义在大战中表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才使得欧洲各国对法国过分剥削德国的做法感到担忧。法国无力阻止德国的复兴,在凡尔赛合约上,就约定了国际社会必须要阻止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希望这能够使德国的势力受到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的“限制”。

然而,法国的设想最终演变成了更为惨烈的二战,第三帝国的军队几乎兵不血刃就合并了奥地利。在战斗中,只有600万人口(奥匈帝国已经在1918年解体,奥地利是纯粹的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奥利地,有1/4的人口参与到了第三帝国的战争。在柏林战役结束时,第三帝国的南方集团军还在维也纳和布拉格做困兽之斗。

第三帝国迸发出的战斗力,再一次让苏美英法对中欧地区的强大的统一强权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忌惮心理,必须要维持中欧地区的分裂局面,完全毁灭德意志国家统一的可能性成为各大国共识。因此在纽伦堡审判大会上,普鲁士王国的法统被中断,军国主义、纳粹主义等思想被立法禁止。同时,德意志地区被分成东德、西德、奥地利三个部分。东、西德执行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正常情形下,东西德经过40年的发展,除了血统一样,在社会认知、价值观、思想文化体系已经形成完全不同的族群,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德国已经不可能再统一了。

在持续做了40多年的人畜无害的小白兔来取悦苏联和美国后,德国迎来了统一的契机。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阻挠下,东西德终于在苏联的默许、美国的支持下完成了统一。然而,这种程度的统一已经触及到了欧洲的底线,欧洲人时不时就拍出来二战的电影就是在提醒德国不要忘记过去的斑斑劣迹。尤其是苏联二战阅兵还把默克尔给请过去,看着200多面当年的纳粹德国的军旗被倒拖走过红场。默克尔此时的心理不知道是如何想法,然而在官方表态上,肯定是对纳粹主义表示愤慨的。

一个分裂的德国,经过短暂的恢复后,就重新回到了欧洲权利的巅峰上,德国以强劲的经济实力,在欧元一体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大的汇率优势和成本制造优势,完成了经济整合欧洲的重要步骤。如果此时,德国再统一了奥地利,对于欧洲国家对第三帝国的幽灵的刺激程度会使得欧洲成立反德国联盟。这在东西德统一时,法国就迅速与波兰、捷克建立起外交关系,被德国媒体称为针对德国的“小协约国集团”又再一次成立了。

可见,不仅仅是欧洲其他国家没有忘记,包括德国自身,也不会忘记惨重记忆里的一战、二战。这种情形下,德国如何能统一奥地利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德国奥地利同文同种 德国奥地利为什么不合并?

全文共 260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德国奥地利,这两个国家都属于日耳曼人,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奥地利可要比德国强大很多。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奥地利开始逐渐衰败,德国的前身普鲁士便崛起了,并且取代了奥地利人,成为了德意志的领头羊。

早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就开始统治原罗马帝国的阿尔卑斯山北部和东部地区,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形成延续千年的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中心就在维也纳,也就是今天奥地利地区,皇帝也是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继承。

而现在的德国区域,当时还是无数的小王国,并未统一也不强大。德国地区崛起应该说与法兰西拿破仑的横空出世有关。当时整个欧洲国家都围攻拿破仑,七次反法同盟,最终灭了拿破仑,但是奥地利成了最大的输家,割地赔款而且国力衰弱。而这时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借机崛起。

随后普鲁士慢慢地把现在德国北部和波兰西北部的地盘都收入囊中,从此才有了整体的“德意志”概念。随着19世纪60年代普奥战争的结束,曾经德意志核心的奥地利帝国被普鲁士王国取代,并被迫脱离了德意志。而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北德意志联邦则成为了整个德意志的领头羊。之后通过普法战争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当然是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再往后,就是一战二战,在二战前经过短暂的合并后在二战后又被分开了。合并后的好处

有人认为,德奥合并好处多多。除了发展潜力更大、经济实力更强、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加大,成为欧洲响当当的大国以外,从地理位置上看,仍有好处。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濒临北海、波罗的海。与丹麦、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接壤。面积35.73万平方公里。奥地利位于欧洲中南部,是个内陆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为邻。面积8.38万平方公里。

德国虽然临海,但是海岸线并无明显优势。原因是波罗的海是个内海,出入大洋并不方便。而北海西部海岸线不远处就是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德国与中东、亚洲的海上联系,出了英吉利海峡,还要通过英控的直布罗陀海峡,并不便利。

如果德奥合并,德国就可以绕开英吉利与直布罗陀,经奥地利就近进入地中海。人们一定会问,奥地利是个内陆国家,德国何以从奥地利就近进入地中海?这是因为奥地利的南边就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端的斯洛文尼亚。而斯洛文尼亚的海岸线有一个非常好的港口科佩尔。科佩尔港已是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成为中东欧国家进入地中海并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中东、亚洲的重要港口。且与奥地利最南端不远,如若德奥合并,就等于德国拥有了科佩尔港口,不用再受制于英国、法国了。欧洲人的担心

事实上,欧洲各国乃至世界都对同为日尔曼的德国和奥地利的合并有问号和疑虑。

一是担心打破欧洲均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为维系欧洲均势而大打出手的历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相安无事确保太平。所以,上千年的欧洲,围绕着均势而博弈而争斗,从而达到再次的制衡。追溯欧洲历史,曾经想要统一欧洲的国家像拿破仑的法兰西、威廉一世的德意志、“欧洲宪兵”的沙俄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最后拿破仑终被七次反法联盟打败,德意志帝国也被两次打残、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

欧洲的历史证明,为了维系欧洲的势力均衡,这些欧洲国家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都会不遗余力地打残强国,实现他们想要的均势。而现在1016万平方公里的欧洲里存在着48个国家,包括像安道尔这样的袖珍小国,最害怕的是被吞并,因此势力均衡是这些国家唯一渴望。如若现今的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两强相加后对他们生存威胁就太大了。历史上,在法国强盛时,他们会支持德国的统一,而在德国强盛时,他们也会想方设法的阻止德奥合并。

二是好战可能死灰复燃。众所周知,普鲁士王国1871年统一德国后,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当然最终都失败了。虽然不服说被人背后捅刀或是一拳难敌四手,但是德国的尚武好战、骁勇善战是公认的。其实,普鲁士是一个建军比建国还早还长的国家。普鲁士的祖先就是极其好战的条顿骑士团。

所以,二战后美苏英把普鲁士这个是万恶之源从地图上抹掉。但尚武好战已经浸入普鲁士的血液里,和集骑士的尚武精神、修士的严谨性格和流浪者渴望土地于一身的普鲁士精神,不是说抹就能抹掉的。而且从1701年建立普鲁士王国开始,在两百多年时间里,德国人跟邻居打了个遍,基本没有对手,直到在二战中遭到群殴,才意识到强中自有强中手,最终落得惨败的下场。

所以,德国的侵略性并不逊色于俄罗斯,只是二战战败后,美苏英法分区占领,设置了种种限制,德国迫不得已把精力用到了经济建设上。但是,谁又能说得准,合并后德国的尚武好战会不会死灰复燃呢?

三是发展能力将会更强。无论是普鲁士、德意志还是德国,历来上经济实力都十分强大,尤其是工业能力,不仅在欧洲称雄,而且在世界也都名列前茅。二战后的几十年,德国一直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欧洲的老牌强国法国、英国望尘莫及。

而如今以金融经济为特征的美国、英国,经济根基日益空虚,处在缓慢的衰退中。而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德国,国力蒸蒸日上,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贸易顺差大国。

德国2019年的GDP近3.9万亿美元,奥地利则是4千亿美元,两国相加高达4.3万亿美元,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相差无几,如若德奥合并,GDP超越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也就意味着德国将做强做大,把欧洲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即使不扩张,在欧洲也是个数一数二的大国强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影响力都会超过其他国家。这是欧洲各国忧虑的问题,也是他们阻止德奥合并的一个原因。

四是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如果按照欧洲人不把俄罗斯不算成欧洲国家的话,德国就是欧洲第一大人口国,拥有8千多万人,奥地利的人口则近9百万,合起来近1个亿,而法国、英国的人口都不到7千万。德国的人口在欧洲国家中本来就有明显优势,再加上奥地利的人口,人口优势就更加突出,发展潜力也更大,所以,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对德国和奥地利的合并会更加心有余悸。结束语

几千年来欧洲的纷争,可以说始终没有间断,实质就是这些国家为安身立命而看不得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尤其是好斗的普鲁士帝国崛起后,德国人的侵略性更强,对这些国家都是巨大的威胁!特别是经历了一战、二战,这些欧洲人明确地认识到,确保欧洲和平只有两条道,一条是德国统一欧洲,第二条是分裂德国。而无疑的是这些国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所以德奥合并就难上加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