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母乳胀痛什么原因(精品20篇)

刚出生的宝宝一般是吃母乳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母乳够不够吃的判断标准吧。

浏览

1705

文章

31

篇1:母乳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是妈妈带给宝宝最好的礼物,是宝宝最初的营养圣品。每个妈妈都知道母乳喂养对宝宝是有好处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母乳不足表现原因是什么吧?

母乳不足的表现

1、宝宝吃不饱:如果宝宝吸奶时要花费很大力气,或者吃空奶后仍然含着妈妈的乳头不肯放,有时猛吸一阵便吐掉乳头,然后大哭个不停。吃完奶后睡了1小时左右,就醒来哭闹,喂奶后又入睡,反复多次,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是母乳不足了。通常母乳充足的话,宝宝吃奶时,会有连续的咽奶声,吃奶后能够安静入睡34个小时,宝宝醒来后精神愉快,而且每个月体重都会稳步增加。

2、宝宝排泄少:如果宝宝一天排尿少于8次,大便量少或者呈现绿色的稀便,都表示奶水不足。一般母乳充足的宝宝,每天大便23次,色泽金黄,呈黏糊状或成形,表示奶量充足。

3、宝宝体重增长慢:判断奶水不足最简便的方法是给宝宝量体重。爸妈可以通过连续称宝宝体重来判断。从宝宝出生后10天起,在哺乳前后将宝宝各称一次,重量差值就是吸奶量。称体重的时候不需要脱衣服、换尿布,吸入母乳量若在3个月时每次140克,6个月时每次180克,表明奶水很充足。但若宝宝体重增长很慢,就表明母乳不足。

4、哺乳时间过长:如果哺乳时间超过20甚至30分钟,宝宝吃奶时总是吃吃停停,而且吃到最后还不肯放乳头,则可判定奶水不足。

5、哺乳间隔时间短:出生两周后,哺乳间隔时间仍然很短,吃奶后才1个小时左右宝宝又闹着要吃,也可以断定是母乳不足。

6、妈妈乳房判断:一般来说,妈妈产后两周左右,如果妈妈感觉乳房胀满,表面静脉显露,就是母乳充足的表现,如果情况相反,则表示妈妈母乳不足。

奶水不足的原因

1、精神心理因素:准妈妈们在分娩的时候由于过度紧张,或者因为家属中有人对宝宝的性别不满而感到委屈,或宝宝早产、难产,妈妈过于忧虑宝宝的健康,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刺激对新妈妈所造成的精神负担,都可能会引起奶水不足。让妈妈解除精神负担,家人的开导和陪伴还有关心是最至关重要的。睡眠不好,精神焦虑或担忧,有不开心的事发生,都会使妈妈出现奶水不足。

2、授乳方法不当:(1)喂奶方法不当,会引起缺乳,妈妈应该学会帮助宝宝正常吸吮乳汁。(2)妈妈在宝宝两个月前,都需要按需喂养,喂奶的时间间隔由宝宝决定,而不是按时喂养。按时喂奶,会减少妈妈的母乳量。(3)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配方奶,这会增加了宝宝的饱腹感,因此减少了吸吮次数,导致奶水不足。(4)宝宝很爱睡觉,需要弄醒才继续吃奶,或者反复吃很长时间。(5)宝宝可能经常用安抚奶嘴,这会减少他吃母乳的时间。

3、妈妈身体因素:(1)妈妈身体素质较差,如乳房发育不良,乳头疼痛或身体疾病,或因贫血、气血不足等,也会引起缺奶。(2)甲状腺水平低(有时候甲状腺水平高也有问题)也会影响母乳的分泌。(3)在生产时或产后大量失血,妈妈在恢复之前,乳汁分泌可能会一直受影响。(4)一部分胎盘残余仍然留在妈妈的子宫里,在排出或取出前,可能会导致奶水不足。(5)服用了可能会减少母乳量的药物,比如复方避孕药和含有减充血剂(如仿麻黄碱)的感冒药。

奶水不足的原因很多,妈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乳不足的表现及原因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母乳减少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宝宝出生后,妈妈们都会用母乳来喂养。虽然一开始前会给宝宝加辅食,或者借助吸奶器把母奶吸出后喂养宝宝,这段时间奶量也是正常的,不过有些妈妈们奶量会逐渐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辅食的增加

6个月后的宝宝饮食会添加辅食,宝宝少喝妈妈的母乳之后,母乳量也会逐渐减少,所以辅食的添加也会引起母乳减少的原因之一。

二、宝宝乳头混淆

如果宝宝长期用奶瓶喝奶就不情愿去吸妈妈的乳房,毕竟用奶瓶喝奶比吸吮乳房省时省力,这也是会导致妈妈的奶量减少。

三、摄取水量减少

妈妈身体缺少水分也会导致奶量减少,因为母乳含水量极高,所以妈妈平时要多喝水,一天至少8到10杯水,这对乳汁分泌有很大好处。

四、不小心吃到退奶食物

哺乳期妈妈要注意饮食,一不小心吃了会退奶的食物就会短期间内奶量减少,这个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平时留意饮食就行,多吃一些能分泌奶水的食物,例如木瓜等。

五、压力

妈妈们要保持心情舒畅。压力如果太大,会影响到母乳的分泌,乳汁短期内减少,所以妈妈们要调整好心态,家人记得多跟妈妈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两大原因阻碍母乳喂养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解决因乳腺管堵塞而导致产妇乳汁分泌不足的主要方法是中医的乳房按摩推拿,目前在北京,贝儿好、新妈咪宝贝等机构都开展此项业务。如果在产妇的奶管健康的情况下,用中医按摩的手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奶管得到疏通,而只有乳腺管畅通了,才可能源源不断地分泌出乳汁,给宝宝足够的“口粮”。

孕期不要自行“催乳”

既然乳腺管不畅通是造成产妇奶汁分泌少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乳腺增生病情不太严重的情况下,通过中医的推拿按摩可以有效解决产妇分泌乳汁的问题,那如果您是孕妇或是产妇,究竟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催乳”呢?

医生表示,孕妇在例行生产检查的时候,可以主动要求检查乳头或是乳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对自己的乳房健康做到心里“有底”。如果您天生就是内陷的乳头,在生产之前可以适当地做一下十字操,但切记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每次这个操不能时间长,也不能过于频繁。因为过分刺激乳头可能引起子宫收缩,会造成对胎儿的伤害。

为了刺激产妇分泌初乳,应该分娩后半小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母乳喂养,尽早的皮肤接触,能有效地刺激母乳分泌。

两大原因阻碍母乳喂养

对于乳腺增生、隆胸、纤维瘤、严重乳头凹陷等情况,正规医院应该在孕期检查时做备案。美中宜和妇儿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高峰分析了目前妈妈放弃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

乳房疼痛难忍

乳房疼痛多是产妇乳头本身存在缺陷造成的,乳头短小、内陷,分娩前未矫正,分娩后矫正保健错误,造成乳头皲裂出血,吸吮疼痛剧烈,或者乳头水肿感染、排乳不畅、淤积胀痛等。另外,由于乳腺管不畅通,乳房长期淤积胀痛状态,时间过长则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催乳素分泌,泌乳功能逐渐下降。产妇同时易感染发热,继发乳腺炎脓肿。

提示:如果您的乳头内陷,医生和助产士都可以帮助调整,自己也可以将乳头放在中指和大拇指之间,然后做“十字”拉伸,但力度不要太大,次数不要太多。快到临产时,还可以经常给乳头涂抹食用香油、食用橄榄油,帮助乳头保持弹性,保证乳头的柔软,有助于宝宝吮吸。

担心形体受损

许多选择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希望通过饮食中加强营养来催奶增乳。但是由于母乳喂养常规保健技术效果不显著,排乳流滴不畅淤积症问题未能完全解除,乳汁排出量未增,最终造成营养过剩,成为“胖妈妈”。其实,初产妇因患乳汁淤积症、乳腺炎脓肿会使乳房过度肿胀而造成乳房下垂和大小不均现象也不少见。

提示:如果有条件您最好母乳喂养,因为宝宝吮吸乳汁刺激了您的子宫收缩,这样更有助于您形体的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原因会使母乳喂养失败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母乳中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能够随宝宝的月龄增加而变化,以适应宝宝的需求。可以保护婴儿免受感染,可以预防过敏性疾病,以及预防将来的成人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增进了母子感情,为宝宝的情商培养奠定了基础。母乳喂养还促进了母亲产后的尽快恢复,降低了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这些母乳喂养的好处应该说大家都理解,那什么原因会使母乳喂养失败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产后休息不好

经过艰难的孕育过程宝宝终于出生了,新妈妈对于宝宝牵挂和好奇是分分秒秒的。当宝宝睡熟时,妈妈会看着他,生怕有什么闪失。当宝宝醒来时,妈妈又要哺喂孩子。因此在产后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其实产后乳汁的分泌是靠脑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使乳腺发育分泌乳汁的,当休息不好时,减少了脑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使乳汁分泌减少。因此新妈妈一定要抓紧时间休息,新生儿期孩子要睡17-18个小时,应该孩子睡觉,妈妈也跟着睡觉和休息,恢复孕期和分娩期的疲劳,保证尽快下奶。

2、担心孩子吃不饱

刚开始喂奶时许多人认为孩子吃不到什么,担心孩子吃不饱,就急于喂奶粉,当孩子接触了奶瓶,轻易地吃到奶后,他就不再愿意费力的吃母乳了。大家都知道使最大的劲叫使出吃奶的劲儿。婴儿刚出生时胃像个小玻璃球,有一点初乳就够了,经过一周的生长,胃才像个乒乓球大小,两周像鸡蛋那么大。如果用奶瓶就给孩子撑出一个大胃,总吃不饱,母亲就不断的加奶粉,母乳喂养就断送了,将来孩子就成了个大胖子。

3、喂养时含接姿势不正确

刚开始母乳喂养时,一些新妈妈喂养姿势不正确,使孩子不能及时的吃到母乳,孩子就着急,妈妈更着急。同时由于喂养姿势不正确,使得母亲出现乳头皲裂,喂养时疼痛难忍,当再次喂养时望而却步,造成喂养失败。

4、乳房胀奶没有及时疏通

一般在产后24-48小时母亲开始涨奶,当胀奶时乳腺管未及时通畅,组织液和血液的增加,干扰乳汁的流出。新妈妈往往伴有乳房的皮肤发红,胀痛,体温增高或发烧。这时宝宝很难含接好。因为胀奶,一些新妈妈望而却步,处理不好还引发乳腺炎,使母乳喂养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母乳不足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妇乐意接受母乳喂养,但不少初产妇在哺乳期有不同程度的母乳不足及各种哺乳困难症,下面来看看母乳不足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吧?

1.喂养不当

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吸吮的姿势不正确;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过早地增加辅食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2.指导不当

医务工作者没有正确地指导哺乳,或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而使得妈妈产生自己乳汁不足的错觉,导致新生儿对乳房吸吮刺激的减少,最终导致乳汁不足。

3.暂时性母乳供应减少

由于产妇过度紧张、忧虑、愤怒、惊恐等不良精神状态;或乳母疲劳、精神抑郁、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妈妈或新生儿患病;妈妈月经恢复等因素均可使乳汁暂时性分泌不足。

4.饮食不平衡

妈妈由于饮食不平衡,如奶制品摄入不够,或只吃肉类,不吃蔬菜水果,都有可能造成母乳不足。分娩后马上开始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

5.哺乳期乳腺病

目前,哺乳期乳腺病导致乳腺管堵塞引起的哺乳困难症在当今也很普遍,而哺乳期乳腺病易患人群最常见的就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职业妇女、上班族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此外,还见于在环境污染的地方生活和工作,有痛经、月经失调症者;初产妇、剖腹产、乳头短小内陷、哺乳失调者;有流产史、乳房肿块、副乳症、乳腺小叶增生症乳房有手术史者;遗传因素:有哺乳期乳腺病及乳腺癌家族史者;曾用药物或手术方法丰乳隆胸者。

6.初产妇

初产妇剖腹难产分娩,体质虚弱,或出血过多造成气血亏虚,会引起乳络阻滞,泌乳迟缓,生化乳汁不足或无泌乳。同时,麻醉剂和抗菌素药物会抑制脑垂体催乳激素分泌乳汁。

7.自身有缺陷

有些妈妈乳房偏小和平坦,乳头内陷和短小,却未在产前进行适当保健,给产后哺乳带来困难。明显的副乳症或巨乳症,分娩前有乳房肿块开刀史、手术或注射丰乳、隆胸史、乳房外伤史等均会造成排乳、哺乳困难。其他如: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妈妈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使用了某些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8.未及时吸乳

有些初产妇在泌乳量偏多时未及时吸空余乳,少乳时又聚奶延时哺喂,未正常按时(3小时内须有一次哺乳)哺喂。另外,哺乳中初产妇酣睡(吹奶)以及婴儿出牙期咬伤乳头感染等,都易发生乳汁淤积症和乳腺炎,均会抑制脑垂体催乳激素分泌。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乳不足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母乳不足什么原因

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表明,排除全身疾病和乳腺本身的发育问题外,一个生理、心理都健康的女性是完全能够产出充足的乳汁的,但还是有不少新手妈妈暂时或长期性的遭遇了哺乳不足的挑战,那么母乳不足什么原因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婴幼儿食品小知识。

造成母乳不足的10大原因

1、母亲喂奶次数过少:

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

2、喂养不当:

a、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

b、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

c、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婴儿吸吮时间不够:

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使婴儿在两侧乳房的吸吮时间达到5-10分钟。如果在吃奶时睡着了,应该轻拍两颊,把他唤醒。

4、不适当地加辅食:

有的母亲因乳汁分泌少给婴儿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过少造成母乳减少。

5、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

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6、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

这时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7、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

会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受影响。

8、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

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扰母乳的喂养,影响乳汁的分泌,此时可使用挤奶或吸奶法喂养。

9、母亲乳腺发育不良:

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10、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如何应对母乳不足?

1、调整心情培养对哺乳的信心

乳汁分泌与神经中枢关系密切,过度紧张、忧虑、愤怒、惊恐等不良精神状态可引起乳汁分泌减少。产妇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婴儿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听轻松的音乐,看健康有趣的书画,有利于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家庭其他成员应照顾好乳母,精神多加安慰鼓励,并主动分担家务,防止其疲劳。

2、及时、适量、科学地进补

妈妈的乳汁归根结底来源于吃下去的食物,喂奶妈妈要讲究食谱的科学性。

大量资料证明,肉类、蛋类及豆制品类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可补充分娩时消耗的大量能量,而且为制造乳汁提供了大量优质原材料如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因此,哺乳期间不可偏食。

但要避免分娩后马上开始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这样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分娩后的第一周内食物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此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可根据个人口味、平时习惯,适当多吃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鸡及其汤汁,还可适当多吃些黄豆、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之类的食物。

不宜大量吃味精,味精进入宝宝体内会导致宝宝锌元素缺乏,妨碍体格与智能发育;不宜大量饮用麦乳精,因麦乳精有回奶作用。

在整个哺乳过程中还应始终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食品,如雌性的动物、家禽和鱼类等。这是由于在食用这些雌性食物时,会同时摄入过多雌性激素。初产妇体内的过量雌性激素会抑制催乳激素而导致泌乳量的减少。因此,民间流行的产妇进补老母鸡汤实际上是错误的。有经验的老中医会建议初产妇食用会啼叫的公鸡来帮助催乳,泌乳量过多时则可适量食用雌性动物。>>>延伸阅读:产后乳汁不足的食疗偏方、哺乳期的饮食宜忌

母乳不足时可进行混合喂养

实在无法解决母乳不足这个难题的准妈妈也不要着急,心情越急迫越影响乳汁分泌,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混合喂养,满足宝宝每日成长所需。

1、对小月龄的婴儿,可以先喂约10分钟的母乳,然后补授一定量的配方奶粉,这样既先吃完高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质的不足。

2、如婴儿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类食品,而母乳在间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还够吃一次时,就可以采取一顿纯吃母乳,下一顿完全喂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间隔喂法。

3、也可根据母亲工作情况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增喂1—2次乳类或其他代乳食品。

4、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采用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的间隔喂法,或多吃几次母乳,而其他乳类或制品只喂1—2次。

5、个别婴儿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配方奶粉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奶类或代乳品的用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婴儿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以后再根据月龄的增长适当调整用量。那么在给母乳不足的宝宝混合喂养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相应的混合喂养方法。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有无次数异常,宝宝精神状态如何,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母乳清淡什么原因

全文共 1302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清淡原因是什么?很多孕妇刚生完小孩后发现乳汁较为清淡,担心清淡的乳汁没有营养。其实影响母乳清淡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看看母乳清淡的原因吧。

乳汁清淡的改善方法

1、保证合理饮食

足够的营养是产乳的基础。饮食要合理调整,包括鱼、肉类、牛奶、蛋品、蔬菜、水果等,忌肥腻或过咸,多喝些汤汁,同时避免烟酒。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

哺乳期妈妈每天要睡足8小时以上,尤其是夜间睡眠要充分,以保证催乳素有足够的分泌。

3、多让宝宝吸允

尽量多让宝宝吸允乳头,尤其是在夜间,多刺激能促进乳汁分泌。如果怀疑自己的乳汁不足而放弃母乳,建议还是细心观察自己的乳汁是不是不够孩子吃的,纠正自己哺乳的方法,多给耐性,多让宝宝吸允,后奶会越吃越多。如果确实不够,可以每次喂奶时,先让孩子吃母乳,大约10分钟,再给孩子搭配方奶,这样既保证了母乳的分泌,也保证了孩子的需求。

4、保持愉悦心情

平时应心平气和,心情愉快,不要激动、烦躁,更不能发怒,多听一些轻音乐,尽可能做些散步之类的户外活动。

清淡的母乳营养足够吗?

母乳是产后女性乳房产生的用作哺育婴儿的汁液,乳汁内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对宝宝脑部发育很重要的脂肪酸和牛磺酸等。同时,母乳可分为前段奶和后段奶:

前段奶:

每次哺乳时最先产生的奶,也就是前二三分钟出来的奶。其含水量大,可以为宝贝提供丰富的水分、蛋白质、乳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还有免疫球蛋白。

后段奶:

含有较多的脂肪,颜色比前段奶白。它可以为宝宝提供大量的热量,有助于各方面的生长。

产后1~2周内分泌的奶水外观淡淡的,确实有些像水,但这种初乳里所含的蛋白质较多,脂肪较少,微量元素锌及免疫物质也都较以后分泌的成乳多。因此,看起来清淡的奶水实际上对新生儿是非常珍贵的,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且,每已次分泌的乳汁按照取乳部分不同而不同。最初吃的一部分乳汁,相对脂肪较低而蛋白质较高,颜色也较清淡。以后越吃脂肪相对较高,因此后面一部分奶,看起来似乎浓些。所以,清淡的奶水是妈妈分泌的“前段奶”。

影响母乳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清淡的乳汁其实也有营养,也是弥足珍贵,妈妈们千万不要以为没营养而舍弃或者影响自己的心情。特别是在刚生产完,需要给宝宝第一口奶的时候,清寡的乳汁同样也要送到宝宝嘴里。而影响乳汁浓度的原因有两大方面,妈妈们同样不可忽略。

1、营养

母亲的乳汁需要大量的营养来制造。需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脂肪,还需要多种维生素,以保证奶汁分泌的物质基础。

2、情绪

母亲在哺乳期若精神抑郁、情绪不佳,或者受到某些精神刺激都可导致一时无奶缺奶。这是因为情绪可以通过大脑皮层抑制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从而使催乳素等激素受到影响。有些妈妈因早产、过期妊娠、子痫等也可使乳汁分泌受到一定影响。

3、吸允不足

乳汁的分泌是母体的泌乳素和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孩子的吸吮刺激使得乳汁开始分泌,吸吮的次数越多,产生的乳汁更多。有些妈妈只看到了前奶,而没有看到浓郁的后奶,便给宝宝喂养了配方奶粉,这样宝宝的吸允减少,奶水自然也少产了。另外,为了孩子能得到足够的乳汁,母体还要分泌一种缩宫素(催产素),促使乳腺的周围细胞分泌,使得乳汁从乳导管直线流出。这样就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母乳宝宝湿疹的原因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湿疹可以反反复复发生,多数1岁以后可逐渐减轻,也有部分可能持续成为特应性皮炎,甚至持续到成人期,所以说,宝宝长湿疹并不一定与母乳喂养有关,爸妈应多注意是否其他原因导致孩子发生湿疹。那么,母乳宝宝湿疹的原因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婴幼儿发生食物过敏的机会很少,但我们也常常见到母乳喂养儿在未接受任何辅食添加时即出现湿疹、腹泻等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是与母亲的膳食结构有关的。

母亲摄入过多的蛋、牛奶、鱼虾、大豆、坚果还有海鲜类等高敏食物,再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诱发湿疹。所以爱瑞嘉提醒各位妈妈,母乳期妈妈饮食一定要特别注意。

那宝妈到底应该怎么吃,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1、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为预防和纠正缺铁性贫血,也应多摄入些动物性肝脏,动物血、瘦肉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2、奶是补钙最好的食物来源,所以可以适当增饮奶类,多喝汤水

3、乳母在产褥期膳食品种应多样化,避免膳食单调,保证食物充足而不过量。

4、母乳期应继续忌烟酒,避免饮用浓茶和咖啡。

5、乳母除注意合理膳食外,还应适当运动及做产后健身操,保持健康体重,同时还可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母乳性腹泻的原因及症状是什么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发生的腹泻问题不一定是由生病造成的,有可能是母乳性腹泻。与其他疾病造成腹泻不同的是,患有母乳性腹泻的宝宝一般体重和生长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不过长时间的腹泻还是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健康。那么母乳性腹泻的原因症状是什么呢?

母乳性腹泻原因

母乳喂养引起腹泻,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这种物质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

母乳性腹泻的原因可能是小儿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耐受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可用醋酸铅法测定患儿粪便中乳糖量以初筛,再用去乳糖饮食后迅速见效来证实。

出现所谓生理性母乳性腹泻时,妈妈大可不必过于着急,不要为了大便成形而改喂牛奶,如果单纯为了形成大便,而改喂牛奶,反倒不利于孩子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导致饥饿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的症状

1、轻型母乳性腹泻。大便次数约在每天10次左右,偶有呕吐,病儿精神、面色都出常,尿的次数及量均不少。

2、重型母乳性腹泻。每天大便10-20次,大便很稀,多为便水混合,病儿阵阵哭闹,尿少或无尿,出现脱水症状,病儿精神萎缩,昏睡或昏迷不醒,病精继续发展将出现血压下降而休克。

3、迁延型母乳性腹泻。病程达1个月以上,病情时轻时重,重时吐、泻频繁似重型腹泻。但往往因病程拖延,病儿以慢性营养不良表现为主,伴有某部位继发感染等。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乳性腹泻的原因及症状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婴儿吃不到足够的母乳的主要原因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妈妈会有这样的疑惑:一直给宝宝纯,宝宝的体重也增长得可以,只是每次吃奶的时间都要半个多小时,但是看别人家的宝宝,都是十几分钟就吃好了,那么婴儿吃不到足够母乳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母亲因素

信心不足,心情紧张,焦虑,疲劳。

情绪因素

母亲产后用过抑制乳汁分泌的药物如利尿药和等,母亲吸烟或饮酒。

方法不当

生后没有尽早喂母乳,开奶前用奶瓶和橡皮奶头喂孩子;喂其他液体或食物;喂奶次数少,新生儿期每天吸吮少于8次;夜间不喂;含接乳房的姿势不正确等。

宝宝自身因素

如孩子生病或有口腔畸形,吸吮次数减少,使乳汁分泌相应减少。

暂时性供给不足。2周、6周和3个月左右的婴儿体重增长相对较快,对乳汁需要量增多,但乳汁分泌在几天后才能相应增加,造成暂时的供不应求。因此,当宝宝吃不到足够的母乳时,要找原因,不要盲目给出母乳不足的结论。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婴儿吃不到足够的母乳的主要原因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2232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营养食物,对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强健体质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有经验的妈妈们都知道,在母乳喂养期间,婴儿很容易会患上一种叫做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黄疸疾病。那么母乳性黄疸原因、症状是什么?如果婴儿不幸患上了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宝妈们又该如何预防婴儿母乳性黄疸呢?

母乳性黄疸三大原因: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查看详情>>· 生理性黄疸是怎么样的?· 母乳喂养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 母乳喂养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是怎样? ...母乳性黄疸症状

母乳性黄疸主要可以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两种类型。早发性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迟发性一般是在出生后7-14出现,具体的情况都是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症状有哪些

1、最明显的是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宝宝肤色会偏黄、眼白也会泛黄。不过母乳性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2、宝宝身体情况一般都良好。宝宝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3、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查看详情>>· 黄疸母乳喂养停多少天?·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都有什么呢? ...·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方法都有什么呢?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虽然说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普遍情况下都会出现皮肤偏黄、眼白泛黄的母乳性黄疸情况,但对于爱儿成命的新妈来说,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依然会让她们感到不安和担忧。那么,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如果母乳性黄疸现象持续2-3周还没消退,建议可以到医院接受检查,确认宝宝是否为母乳性黄疸。新妈们也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以测量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量。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新妈们可以照平常一样喂养,不要因为怕黄疸而停止哺喂母乳。

不过,妈网百科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暂停母乳喂养的期间,妈妈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以便确认是正常的黄疸情况后继续母乳喂养。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都不会带来影响,所以新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查看详情>>· 婴儿病理性黄疸怎么办啊?· 请问婴儿病理性黄疸怎么办? ...·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是怎样? ...· 母乳喂养性黄疸是什么?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

经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情况,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如果准妈们想要减少黄疸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有关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的内容或许会对你有用。

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4、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母乳喂养所引起的黄疸。这种情况多数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皮肤红润,但母乳喂养不久后皮肤却变黄,不过宝宝的身体健康完全没有收到影响。

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正常足月的婴儿,母乳性黄疸情况会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婴儿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情况。

经了解,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不过,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会偏黄一些。所以宝妈们可以放心地按照母乳喂养需求,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查看详情>>·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有哪些?· 母乳喂养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母乳性黄疸原因

母乳性黄疸原因是什么?据了解,目前医学上对造成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但医学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是因为宝宝在喝下母乳后,身体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从而出现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偏黄的情况。也有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母乳喂养宝宝贫血原因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贫血主要是由于缺铁所致。虽然这些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长期母乳喂养而贫血就诊的孩子并未减少,儿童贫血发病率的总体水平并没有下降。母乳喂养宝宝贫血原因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4—6个月以前实施纯母乳喂养。但是一项对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婴儿期进行人工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2.58%,实行混合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31.20%,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93%;纯母乳喂养时间不到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7.74%,超过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59%;如果在婴儿4个月前就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26.32%,在4个月后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41.36%;如果在婴儿8个月前就添加肉类,贫血发生率为32.34%,超过8个月才添加肉类,贫血发生率为37.21%。

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但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9毫克。因此,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富含铁元素的配方牛奶(粉)可有效防止儿童缺铁性贫血,添加肉类等富含铁的动物性蛋白也可补充婴儿的铁营养。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由于妈妈很难判断宝宝每次进食的量,如果宝宝长期没有吃饱,也可能造成贫血。

4、某些因素会影响铁吸收,比如补钙过多会影响铁吸收。

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宝宝进行喂养。千万不要只认为母乳好就不给孩子添加辅食,也不要认为母乳会导致孩子贫血而及早断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母乳少的原因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出现母乳不足是怎么回事?母乳少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母乳少的原因吧!

母乳少怎么办

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加强宝宝的吮吸。实验证明,宝宝吃奶后,妈妈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这是因为宝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避免服药。哺乳期内,你一定要提醒太太不能乱服药。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医生的嘱咐下服药。

3、补充营养。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妈的体内,如果妈妈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自然会影响正常的乳汁分泌。你一定要把大厨的职位担当好,为太太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同时,多准备一点汤水,对太太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4、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绪。分娩后的妈妈,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这会制约母乳分泌。医学实验表明,乳母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因此,你有义务为太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随时关注其心理健康。

5、食疗。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再结合催乳食物,效果会更明显。如猪蹄、花生米等食物,对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母乳少的原因

1、母亲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母乳少。

2、喂养不当: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婴儿吸吮时间不够: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使婴儿在两侧乳房的吸吮时间达到5-10分钟。如果在吃奶时睡着了,应该轻拍两颊,把他唤醒。

4、不适当地加辅食:有的母亲因乳汁分泌少给婴儿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过少造成母乳减少。

5、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6、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这时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7、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会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受影响。

8、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扰母乳的喂养,影响乳汁的分泌,此时可使用挤奶或用吸奶器吸奶喂养。

9、母亲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10、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母乳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母乳中钠超标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据相关了解,中国饮食素有南甜北咸的特点,现在连南甜的上海产妇都出现了乳汁钠含量超标的情况,而且上海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上海妈妈的乳汁出现脂肪、钙、dha等成分含量相对不足,其他地区的哺乳妈妈就更要注意,下面来看看母乳中钠超标的原因是什么吧?

钠含量超标:祸首不仅是盐

人们都知道食盐含钠,但据专家介绍,除了食盐外,还有许多食品中都含大量的钠或盐,如咸菜,因其体积小,在人们喝稀饭佐餐时很容易多吃;腌制品包括腊肉、腊肠、咸鱼、腐乳、火腿等,也经常被当做佐餐食品;还有各种酱如海鲜酱、肉酱、辣酱,各种肉干、肉松,海产品中的鱼、虾、牡蛎、海带中都含有盐分。因此,即便平时做菜时注意限盐了,如果经常吃这些食品,还是会使钠摄入量超标的。

奶水要充足:不一定非要喝汤

许多孕产妇为促进泌乳,每天都喝大量汤,这种做法在促进泌乳的同时,也易使钠摄入超标。建议孕产妇应根据每日喝汤累积量合理在汤中加入盐或汤料、调味品,也可用多喝牛奶、豆浆等来促进泌乳,这样既可以补钙,又不用担心钠摄入过量。

减低钠含量:多喝水适量运动

钠在体内的含量,一方面与摄入量有关,一方面也与排出量有关。因此,要使体内钠含量不超标,除了饮食上控制含盐、含钠食品的摄入外,还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帮助体内多余钠的排出。

补充dha:多吃海鱼海贝

为避免母乳中的dha含量不足,产妇还要适量吃些三文鱼、鲑鱼、鳟鱼、鳕鱼、刀鱼、沙丁鱼、鳗鱼等。研究发现,海鱼、海贝脂肪中的dha含量很高。

提高脂肪含量:别拒绝脂类食物

许多哺乳妈妈为了保持身材而尽量不吃脂类食物,这是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脂类可以提供婴儿每日所需的热量,也可以提供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日常食物中的食用油、坚果、肉类和肉皮等都富含脂肪,产妇应该适量进食。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乳中钠超标的原因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哪些原因会出现母乳性腹泻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腹泻是因母乳喂养引起,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该物质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也可能是小儿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耐受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可用醋酸铅法测定患儿粪便中乳糖量以初筛,再用去乳糖饮食后迅速见效来证实。出现所谓生理性母乳性腹泻时不要为了大便成形而改喂牛奶。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另外注意小儿不要捂奶头,每侧乳房基本吸空后,如继续吸吮,乳汁中脂肪量会增加,容易引起脂性消化不良,主张要吸就吸,不吸就停。每次10分钟左右,饱满的乳房即可基本吸空,那么哪些原因会出现母乳性腹泻呢?

1.母乳中的前列腺含量比较高,进而促进小腹平滑肌运动,从而增加了水和电解质的分泌,最终原因导致腹泻。

2.有可能是小儿对乳糖不耐受,母亲体内缺乏乳糖酶,出现导致消化不良,导致小儿腹泻。

3.由于母亲的饮食不规律,实用了偏凉或者是偏热的食物,一冷一热的,就容易导致小孩出现母乳性腹泻现象,这一点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做到。

4.宝宝吃奶之前有可能吃了诱发母乳性腹泻的食物,比如一些生鲜汤类之类的,这也比较容易导致母乳性腹泻。

5.宝宝身体素质偏低,抵抗力不强,受风寒或其他因素的困扰也容易导致母乳性腹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哪些原因会出现母乳性腹泻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母乳不足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真正乳汁缺乏的母亲近年呈上升趋势,母乳不足不仅给父母带来很大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应该改善喂奶方法,及时纠正处理,让你的婴儿吃饱、吃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母乳不足呢?

1、母亲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坚持每天多喂几次奶,数天后乳汁就能分泌增加,婴儿的体重就会增加;

2、婴儿吸吮时间不够:使婴儿在两侧乳房的吸吮时间达到5-10分钟。如果在吃奶时睡着了,应该轻拍两颊,把他唤醒。另外,吃奶的时候不应给婴儿裹太多的衣物;

3、不适当地加辅食:有的母亲因乳汁分泌少给婴儿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过少造成母乳减少。应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及知识,明白过早添加辅食将导致母乳不足;

4、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纠正这种情况的关键是指导母亲喂奶时将婴儿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

5、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这时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宝宝不接受配方奶怎么办母乳源源不绝的自然发奶法关注奶粉冲饮的五种不当

6、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会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受影响,应改善母亲营养。睡眠时去掉不必要的外界干扰;

7、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扰母乳的喂养,影响乳汁的分泌,此时可使用挤奶或吸奶法喂养;

8、因为有些母亲乳腺发育不良

9、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哺乳期妊娠、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母亲因多种原因导致暂时性乳汁不足引一些不良的后果,轻者可引起婴儿体重增长慢,重者将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及所并发的各种疾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母乳不足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婴儿腹泻是母乳原因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在为新生宝宝提供最全面营养的同时,还能给宝宝带来特殊的抗体,可以说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但这个结论对少数宝宝来说却并不适用,有的宝宝喝妈妈的乳汁反而会拉肚子,婴儿腹泻是母乳原因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实际上,宝宝出现母乳性腹泻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只出现在少数6个月以内的宝宝。发生母乳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可能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比较高,这种物质能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另外一种原因是宝宝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

若妈妈发现宝宝一天的大便次数达到3-7次,大便淡绿色,呈泡沫稀水状,便便上有泡沫和奶瓣,还散发着酸臭味,有时候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腹泻时没有发热,宝宝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程度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宝宝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虽腹泻病程较长,但体重增长每10天在300左右;这就是母乳性腹泻。母乳性腹泻并非疾病,但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及症状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那么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及症状是什么呢?

原因

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于母乳本身造成,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20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20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症状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特征为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常在生理性黄疸之后黄疸渐趋明显,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大多黄疸不再出现,少数黄疸又会重新出现。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其症状有如下特点:

1、黄疸不消退: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程度:以轻、中度为主(342mol/L),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一般情况好: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mol/L(1~3mg/dl),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及症状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产后母乳喂养导致乳房下垂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女性为了保持自己完美的身材,生了孩子以后不愿意用母乳喂养,担心母乳喂养会导致乳房下垂。哺乳的确会影响女性的胸部,但却不是造成乳房下垂的根本原因。那产后母乳喂养导致乳房下垂的原因有哪些呢?

哺乳期不戴乳罩

有些妈妈为了图方便,哺乳期根本不戴乳罩,久而久之乳房变得下垂后还误认为是哺乳导致。乳房下垂其实跟没有及时佩戴合适的乳罩是有直接相关的,许多妈妈生产之后整日都坐着躺着,根本就没有考虑产后胸部保健这件事,特别是宝宝吃奶的时候,任由宝宝的嘴巴拉拽乳头,时间长了乳房被拉扯下垂了。

长期涨奶

很多宝妈的奶水很充足,宝宝吃不完,而自己又没有及时地排空乳房,时间久了,容易乳房胀痛,皮肤紧绷,一旦结束母乳就会出现皮肤松弛,乳房自然会下垂。

减肥因素很大

哺乳结束之后,很多宝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减肥,乳房内脂肪骤然减少就容易造成胸部下垂。不过,如果注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则有助于乳房的健康,能有效缓解乳房下垂。

与孕期激素变化有关系

女性受孕以后,体内激素变化大,受此影响,孕妈们会变得比孕前丰满许多,皮肤随之拉伸紧绷。待产后或哺乳期结束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乳房当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妈妈会恢复到孕期的罩杯,有的会比孕期增大些,也有的会比孕期小。若是多次妊娠,的确有导致胸部下垂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导致婴儿患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那么导致婴儿患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呢?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导致婴儿患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