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每天应酬喝酒在平时怎么注意养生(20篇)

很多小孩都有挑食,肠胃功能差的问题,给妈妈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如何让孩子吃的健康,长得茁壮呢?关键还是需要从饮食下手,多煲点营养美味养生汤,孩子的身体会发育的更好。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儿童经典养生汤食谱,希望能帮到你。

浏览

3179

文章

1000

篇1:立春养生需要注意哪方面

全文共 3272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立春的养生小常识又有多少你是知道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立春养生需要注意方面,供大家参考。

北方立春的传统美食

1.春饼

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这一习俗,可追朔到晋,而兴于唐。《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

北京人吃春饼是用白面擀成圆形的饼,经烙制而成。清《调鼎集》记载春饼的制法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这是清朝的吃法。但现在演变为春饼抹甜面酱,卷洋角葱后食用。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各种熟食和炒菜。因其荤素搭配,食物种类繁多,故各种营养成分均很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钾、镁、硒等矿物质。又因平时家中不常制做,故而新颖别致,令人见了胃口大开,可以养胃生津、滋阴化燥,特别适合老人孩子食用。

吃春饼时,每人面前最好放一只干净的平碟子,将春饼置于其上,放上和菜或其他炒菜,卷好,拿着吃。在吃春饼的同时,还可以配些汤水来滋润。春饼宜配绿豆稀饭或红豆小米粥等。但若有一碗酸辣汤,或其他汤类,亦无不可。

2.萝卜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

过去“咬春”就是买个萝卜来吃,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李时珍对萝卜更是赞誉有加,认为它“根叶皆可生,可熟,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您看,李时珍开出了一串萝卜的食谱。而且,萝卜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可祛痰、通气、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补脾胃、御风寒。由此可见,吃萝卜表面看来仅是一种风俗,实际上它是古人关于营养、健身、祛病的经验之谈。

民间也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的记载。萝卜中还有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白萝卜或者水萝卜,其富含的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通常,酶能够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积食,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预防胃痛和胃溃疡。

立春节气的农事活动

一、蔬菜农事

1、保温防冻

早春季节的冷害和冻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植株旺盛的生长,加上人为管理中水、肥的增加,使植株的抗寒力显着下降。立春后仍有较大的寒流,使温室内茄果类蔬菜产生冻、冷害。为此,要继续做好防寒抗冻工作。

茄果类蔬菜已经有了较大生长量,必须在大棚内进行二道膜覆盖。瓜类因比茄果类更容易受冻,除采用二道膜覆盖外,可在大棚外四周裙膜位置堆放稻草束,增强抗御大棚四周的冷气侵入;尚在育苗阶段的瓜类秧苗,夜晚可在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稻草帘或无纺布,增强保温能力;如遇强冷空气来临,一定要做好防冻保温措施。

2、做好通风透气

立春后,随着日照时间增长,温度回升,棚内湿度增大,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满足瓜菜生长发育环境条件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工作,要视天气变化和植株生长状况,做好开门与揭膜通风、关门及盖膜保温管理工作。

3、做好保花保果工作

低温会影响较多瓜菜品种受精结果,易发生落花落果。目前生产上,提高着果方法,一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沾花或涂于子房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按说明书使用,防止浓度过高,发生药害。二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4、做好病虫防控工作

随着气温升高和棚内湿度增大,大棚内瓜菜易发生灰霉病、疫病、枯萎病及蚜虫危害。病虫防控应采用农业防控和药剂防控相结合,例如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降低棚内湿度,畦沟铺草,合理施肥水,及时整枝、摘除病老叶,喷施对口农药预防等。

二、经济作物农事

1、田间除草

随着温度慢慢回升,小麦将进入返青期,年前杂草未出土,数量较少,或者没有时间除草的,要加强田间除草,特别是禾本科杂草。但伴随温度升高,也会出现阔叶杂草,需要禾阔双除的麦田,注意打药时的温度,避开降温。降温前3天,不建议施药。

2、浇返青水、施返青肥

对于总体麦田基苗不足的弱苗,需要及时采取早浇返青水、少量多次追施返青肥,喷施功能型叶面肥,来促进小麦生长。

三、果树农事

1、清扫果园

清扫果园的落叶、病果、虫果、杂草、废弃果袋和杂物等,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处理,消灭其中潜藏越冬的病虫。

2、剪除病虫枝

结合冬剪进行,集中对病虫枝处理,并注意破除树枝上的害虫茧(如黄刺蛾)。

3、树干涂白

常用于幼树涂白和大树主干(特别是颈部)涂白,防冻、日灼、灭菌、杀虫。树干涂白可增强反光,减少树干对热量的吸收,缩小温差,使树体免受冻害。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日灼"和"抽条",其次是消灭病虫害,兼防土兽啃咬。

立春养生需要注意哪方面

1、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御寒防风,勿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3、饮食忌酸忌辣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4、宜食“升发”食物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

立春宜吃的“升发”食物列举:

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蔬菜: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黄花菜、蕨菜、莴苣、茭白、竹笋、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茄子等。

适宜的调味食物:生姜、葱、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

宜吃的甘味食物: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等。

5、适度锻炼运动

立春过后,人们也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6、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糖尿病患者喝酒时要注意那些事项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是有酒瘾的,就算是生病了,也是想喝酒的,对于得了糖尿病的人,如果要喝酒,就要注意三个方面,这样才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也不会使病情加重,那么糖尿病患者喝酒时要注意那些事项呢?

“万丈红尘三杯酒”。交际场合喝酒常常无法避免,因此糖友喝酒有讲究

适量喝酒后血糖升高,过量饮酒血糖反而下降,还可能导致低血糖。因此控制酒量很重要;啤酒及红酒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喝过后血糖上升比较快;有些人喝酒后食欲增加,饭量增加不利于血糖控制;酒精可能影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效果;酒精可能提升血脂如甘油三酯水平;喝酒后血压升高;过量喝酒还会导致恶心、呕吐、脸红、心率快。由于酒对身体有上述影响,糖友应做到:

1.控制饮酒量。每天最多喝2次,葡萄酒每次最多5盎司(140毫升),白酒1.5盎司(40毫升),啤酒最多12盎司(330毫升)。

2.边喝酒边吃菜,慢慢喝,血糖波动不会太大。

3.含糖饮料不要喝,甜酒也是禁忌酒。白酒最好加水稀释或者与不含糖软饮料混在一起喝。

生病的人想要喝酒也是可以的,但是就是要注意的方面比较多,注意好了,就可以喝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在酒吧喝酒有哪些注意事项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酒吧随性,但是不是无理取闹的场所,那么在酒吧喝酒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在酒吧通宵唱歌对身体危害大吗?

注意事项:

1、首先去酒吧要带够钱,酒吧可和外面的小摊不一样,里面随便一个东西都要比外面贵个好几倍,最好随身携带个500到1000比较把握,以免没钱付尴尬。

2、美女,众所周知酒吧里面各色人都有。所以搭讪那是常事,但是这里要说清楚了,别动不动就去和美女搭讪聊天,酒吧里面不是什么人都能惹的,有时候女的男朋友出现了,那可就不是说说算了的

3、别人请的东西最好还是婉拒比较好,这其实和电影里面的情节差不多,有时候酒吧里面真的会出现非法勾当,来勾引一些人走向犯罪的道路,往往会在吃喝上面放东西,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别喝别人请的东西比较好。

4、酒品问题,喝醉那是常事,如果喝醉了酒品还不好发起酒疯那就不太好了,特别是在酒吧,刚刚也说过酒吧里面各色的人都有,稍微一些有点实力了看不过去,就可以会跟你动起手来,到时候吃亏的可就是自己咯

5、最后就是看到有人打架闹事,最好还是别逞英雄的比较好,单枪匹马的过去,可能就会鼻青脸肿的回来了,去酒吧还是少管点闲事比较好。

以上内容就是在酒吧喝酒时应注意的事项。当然,在酒吧通宵唱歌还是很伤身体的。关于更多的酒吧安全知识,请登录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立秋养生 需要注意的饮食原则

全文共 1877 字

+ 加入清单

步入秋季,秋天与夏天的关键区别在于,早晚温差会比较大,进入秋季雨水渐少,空气变得干燥,所以常常会出现咳嗽、哮喘、感冒等不适。所以秋季养生就比较重要了,秋季养生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饮食原则

立秋养生需要注意的饮食原则

膳食平衡均衡营养

膳食平衡是基础,秋季养生要做到膳食平衡,均衡营养。这样才能满足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

每天足量饮水

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600ml,特殊环境与特殊作业人群要有相应的调整。一是为了补充夏季肌体丢失的水分;二是可以防秋燥,缺水是引起秋燥的原因之一,多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咳嗽等。

饮食清淡易消化

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多食熟、温软、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以蒸、煮、炖、焖为主,忌油炸、烧烤、煎等烹调方式,调养肠胃。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

秋季干燥易导致大肠蠕动减慢,形成季节性便秘。而蔬菜、水果和薯类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建议其中深色蔬菜要占到50%左右,而且能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可预防眼睛干涩、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同时可选择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如梨、苹果、香蕉、橘子、山楂等。薯类中可选择山药、甘薯、芋头、马铃薯等来代替一部分主食,即可调理肠道,还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温馨提示:

1、秋高气爽,还是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但要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切记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多晒太阳,晒太阳有利于体内的维生素D的转化,维生素D可帮助钙吸收,还有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2、秋季养生注意防寒保暖,寒冷刺激可致血管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特别是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应适时增减衣物。

立秋吃什么

鲫鱼白萝卜丝汤:

做法:鲫鱼先洗净,白萝卜切成丝,放少量油煎鱼(鲫鱼可裹上淀粉糊或蛋液更健康,保护鱼的营养)至两面黄,再放鱼入砂锅中,上覆白萝卜丝,浇水至淹过鱼面,用文火慢炖25-35分钟,可按各人口味酌量添加蒜、葱等。

推荐理由:鲫鱼营养丰富,提供优质蛋白质,提供不饱和脂肪酸;而白萝卜有“土人参”之称,有下气消食润肺之功效,鲫鱼白萝卜结合在一起既美味又营养。

冰糖雪梨银耳汤:

做法:将银耳泡开洗净,并剪成一朵一朵的,取新鲜雪梨洗净去核入锅,待水开后加入银耳,最后加入少量冰糖,可以选择蒸或炖的方式。

推荐理由:银耳是菌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其中的银耳多糖有改善机体免疫力和保护上皮细胞粘膜的作用;雪梨除能提供维生素B1、B2、维生素C外还能提供胡萝卜素,能够润燥及预防眼睛干涩等。

“五豆”豆浆:

做法:将黑豆、豌豆、花生米、青豆、黄豆按1:1:1:1:3的比例配好,浸泡6-12小时后洗净,用豆浆机做好。

推荐理由:此款豆浆营养丰富,尤其是能提供植物化学物质大豆异黄酮等,有降胆固醇,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通常就会出现大麻烦:体重大都要减少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2、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要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叫hold住了。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乡下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心情舒畅的啃秋行为,所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3、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结语:进入秋季早晚的温差会逐渐的变大,而且秋季也是最容易感冒的,由于雨水减少空气比较干燥,所以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注重秋季养生的人就不需要担心身体健康了,因为平时坚持的养生已经让身体达到最健康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春季如何养生需要注意事什么

全文共 1968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养生的好季节,人们在此时需及时养生,尤其是身体较弱的老年人。下面小编整理了老人春季养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1、切忌睡眠过多

春天人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下降,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僵硬不舒,身体亏损虚弱。因此,老年人在春天要早睡早起,一般每天睡足八小时就可以了。

2、不宜食用生冷食品

在春天老年人宜多吃些富有营养并且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是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起疾病。胃寒者早晚喝点姜糖水,有御寒暖胃和防止感冒的双重作用。

3、切忌四处串门

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每天吃几瓣生大蒜或是在室内熏蒸食醋,均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良效。

4、忌门窗紧闭不透风

春天各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家里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5、忌上火就解毒

很多人春天容易上火,导致口腔溃疡,吃了牛黄解毒丸也不顶事儿。

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据“火种”来灭火,才能起到效果。比如牛黄解毒丸对降实火,也就是伴有大便干结的症状有用,但对因脾胃虚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所以,在解毒前,一定要找对自己的症状,最好找专业中医进行针对性的调理。

预防上火应做到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规律排便等,还可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

春季养生 老人养生原则

一、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二、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三、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四、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猜你喜欢:

老人春季的养生方法

1、睡眠要充足

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2、注意饮食调养

春季,老人易上火,小便赤黄、便秘、舌苔发黄。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结核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因此,春季老人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菠菜、荠菜、芹菜、马兰菜等早春蔬菜。另外,用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清热、润肺;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3、注意防寒保暖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春天不可薄衣”。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有意地“春捂”尤其重要。老年人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4、要学会科学膳食

春天万物复苏,因此,我们人体需要的一些营养物质也会增加,而老年人又体质较差,因此他们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是十分重要的。祖国医学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食养、食补、食疗的观念非常科学,它提示人们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5、要谨防感冒

因为在春天虽然温度上升了,但是却也经常多变,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早晚气温差过大的现象。因此,老年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所以,春天里老人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出门要带口罩,切忌过早脱去冬衣。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时就医,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6、注意起居

冬去春来,老年人的调节中枢和机体功能仍处怠缓状态,此时老年人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每日通风换气;二要保持卧室干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协调,氛围祥和,可养置适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温水泡脚,按摩双脚。

另外,老年人春季困倦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必惧怕,只要调整好了,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不过,老年人还要切忌“恋卧”,睡眠过多会使新陈代谢减慢,气血运行不畅,不利浊气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气养生需要注意的问题,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气养生注意四、清明养生“明前茶”

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宜饮茶为单枞、铁观音、龙井和花茶等。此时节也是胃肠容易不适之时,近年人以三花奶冲普洱茶的方法来健肠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试。

清明节气养生注意一、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清明节气养生注意五、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同时这个节气又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

清明节气养生注意六、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以上这些同样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

清明节气养生注意三、清明户外踏青

此时节的中后期会清静明法的气候了,人们宜随着明媚的阳光的到来而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古人谓之“踏青”(即郊外运动)也是指在这段时间进行的。且宜加大运动量。

清明节气养生注意二、注意“病从口入”

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满养生应注意醒脾强胃 养心安神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5月21日是农历入夏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届时,我国北方夏熟作物子粒小得盈满,故称小满。

天人相应,此时人体四肢百骸,因夏劳需耗较多精气,特别需要气血津液的灌溉。专家提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升清,胃以灌润。因此,小满养生重在醒脾强胃,养心安神。同时,此节气还是皮疹多发季节,肺主气、司呼吸,肺主皮毛,主一身之表,所以小满养生还应注意益气润肺。

专家建议在小满节气前后连续三天服用小满顺安养生汤,此汤可益气养心、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使气血生化有源,四肢百骸得以灌溉,五脏六腑适应小满节气转变。

具体方法是:将小满顺安养生汤的核心成分填充于洗净的小雏鸡腹内,清水煮,水开10分钟后,依个人喜好添加调味品。煮熟后将汤、鸡一块服下。最佳食用时间为11—13时。

方中的核心成分包括西洋参3克,其甘平大扶元气,健脾养胃;麦冬2克,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为养阴润燥之佳品;夏多暑湿,天人相应,方中云茯苓6克,甘淡渗湿健脾;怀山药6克,益气养阴,平补脾肺肾;当归3克,补血活血,为血中的圣药;大乌枣2枚,补脾胃、助运化、生精微、化营血、养心神,兼调和营卫之功、调和诸药;百合3克,甘微寒平,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专家特别提醒,最好选用江西泰和乌鸡,因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蛋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特别是富含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可养阴退热、补益肝肾,养血调经,皮肤细嫩,不发皮疹。

小满节气当天及前后各一天,共三天。在21—23时,用热水温经、浴足,温经通络5—1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5—10次。然后用“灵子点穴”法食指或拇指点按两侧三阴交穴、少海穴和太渊穴各6次。开穴通络,通过脏腑传感,调整心、脾、肺三经经络及脏腑气血阴阳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秋天养生要注意什么 温差大致过敏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季节更替,人体也会表现出顺应季节不同的身体状况,快跟着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养生,由中医彭温雅传授秋季养生撇步,今年秋季就养好身子吧。

秋天养生要注意

1.秋老虎发威易闷热

秋天是由热转凉的交接时节,在初秋气温仍较高,暑气未消,因此有「秋老虎」之说。加上入秋后时有阴雨、湿度偏高,很容易让人有烦躁、疲惫感,中医师彭温雅表示,此时养生之道在于静心,一些清热消暑品不能马上撤离,因为通常要延续到九月底,天气才真正凉爽起来。

西医观点:时序进入秋天,气温仍然维持摄氏30度以上,加上湿度超过60%,人体很容易出现中暑的当机状况,所以在秋老虎发威时,要特别注意多食新鲜蔬果,多喝水,避免中暑。

想解焖热,别忘了多喝水。

2.温差大避免受凉

秋凉后昼夜温差大,脾胃疾病容易发作,因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肠胃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所以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以防腹部着凉引发肠胃疾病。

西医观点:天气转凉、食欲变好,忽然增加食量易引起肠胃负担,加上早晚温差大,食物容易变质,吃下变质食物易引发肠胃不适。

秋天早晚温差大,可喝些热饮暖身。

3.秋天干燥重养肺

秋季气候干燥,易引起咳嗽等问题,此时需注重「润燥养肺」。另外,一到秋天身体开始容易变得干燥,如口干舌燥、皮肤干裂,更要注意身体的保湿,由内而外改善油水平衡及干涩问题。

西医观点:由于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的确容易伤风感冒。加上季节改变,很容易因过敏引发咳嗽、气喘等反应。

4.气温转冷先暖身

想要在冬天手脚不冰冷,就要先在秋季养好身子、增强抵抗力,生冷和燥热的食物都不宜多食,多吃温热食物进补,如洋葱、姜、大蒜等食材,或以暖粥、四神汤等暖胃,避免吃姜母鸭、麻油鸡、羊肉炉等太过燥热食物进补,反而容易引起便秘、上火。

西医观点:吃热食让身体保持温暖,只要末梢循环好,手脚就不易冰冷。

天气转凉,不妨来杯热腾腾的杏仁茶暖身吧!中医师彭温雅表示北杏做成的杏仁茶润肺效果好,可帮助改善呼吸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满时节养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全文共 2529 字

+ 加入清单

小满时节一到,天气开始闷热潮湿,这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养生方面的事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小满”时节要谨防灾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 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 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蘖,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

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当人们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定或过食辛辣油腻之时,就会产生内热,如口舌生疮、便秘等。 饮食预防内热病有两种方法:一是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但是不要用饮料代替,尤其是橙汁,因为橙汁多喝可生热生痰,加重内 热。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丝瓜、水芹、芦笋、黑木耳、藕、萝卜、西红柿、西瓜、梨、香蕉等,这些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 素、蛋白质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鲜鱼类、生葱、生蒜、韭菜、辣椒、海虾、牛羊狗肉等。

小满期间由于雨量增加,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如湿疹、脚气、下肢溃疡等。应特别注意饮食调养,宜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藕、西红柿、胡萝卜、西瓜、莲子、山药等。忌食海鲜鱼类、羊狗肉、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生湿、伤脾,从而加重皮肤病。

小满养生注意事项

小满节气养生,建议您“未病先防”。小满节气之后,气温明显升高,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因此吃冷饮要有节制。

饮食方面,建议多吃清爽清淡的食物,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花菜、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鲫鱼、鸭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韭菜、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羊、狗肉类等。

小满养生“未病先防”

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为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而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期,从这时候起就要调整我们的日常饮食起居,才能健康平安的度过炎热的夏季。

1、重点防风诊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

医生强调,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未病先防的养生中仍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中医学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但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导作用。因此,“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2、适时添衣,保证午睡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

老中医提醒,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3、心境平和,防止情绪中暑

小满时气温升高,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

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4、饮食宜清淡

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小满养生知识

小满节气养生好时机 饮食宜清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其指的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过后,雨水会多起来,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人体的脾“喜燥恶湿”,受“湿邪”的影响最大。那么,怎样健康度过小满时节?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 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 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惊蛰时节养生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节气气温回暖,但是天气忽冷忽热,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惊蛰养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养生食谱

1.炖龙眼党参鸽肉汤

龙眼肉30克,党参30克,白鸽肉150克。先将鸽肉洗干净,切成小块,与龙眼肉、党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炖汤,鸽肉熟后饮汤,食肉和龙眼。此汤有滋肝肾、益脾气之功效。适用于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悸不宁、失眠健忘、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气短食少等。

2.猪心枣仁汤

猪心1个,酸枣仁15克,茯苓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先将猪心剖开,洗干净;茯苓、酸枣仁、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猪心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文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此汤有补血养心、益肝宁神之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癔病等。

节气食疗法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做到饮食品种的多样化,以保证人体能够得到丰富而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的发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乳品、糯米、芝麻、蜂蜜、蔬菜、豆腐、鱼、甘蔗等。

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的摄入能够明显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有:苦瓜、蒜苗、白菜薹、水萝卜、辣椒、甜椒、甘蓝(圆白菜)、红菜薹、油菜薹、菜花、芥蓝、菠菜、萝卜缨、西兰花、芥菜、芦笋、白薯叶、山楂、木耳菜、香菜、苋菜、刺梨、番石榴、桂圆、黑加仑、沙棘、柑橘、荔枝、木瓜等。

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甜食以养脾。锅巴属甜食,可以多吃一点。

锅巴是煮米饭时锅底所结之物经低温烘烤而成,又香又脆。据现代科学分析,焙锅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e、纤维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除淀粉外,其他成分大多藏于米粒胚芽和外膜里。经过低温烘烤,外层的营养成分多被破坏,部分的淀粉也分解了,故食时极易消化;而且,在吃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酶以帮助消化吸收,促使肠胃蠕动,增强其功能;另外,微炭化后的锅巴,还能吸附肠腔里的气体、水分和细菌的毒素,以达到收敛止泻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焙烤成锅巴的粳米有补脾、养胃、滋养的功效,最宜病后食用。粳米经炒、烘、烤之后,食之味香,促进食欲,还有消食导滞、收敛止泻的功效。因此,春天多食锅巴好。

惊蛰要注意的事项

乍暖还寒。

虽然我们觉得春天来了,天气回暖了,不似之前的倒春寒那么冷了,但是惊蛰天的气候更让人难以捉摸,忽冷忽热,本来还是阳光明媚的,但是一转眼就凉风阵阵了,这个时候要注意添加衣服,否则容易感冒,尤其是小朋友和老人。

小孩子易动,稍微动一下就觉得热甚至出汗,如果是出汗了就要注意了,不能随意脱衣服,随时准备一张干毛巾放在背上吸汗!

醋来帮忙

我们这个月一家人都感冒了,竟一直都没有想起用醋来消毒杀菌,昨天我们邻居的奶奶给我讲,我才想起来。

用一袋醋放到小锅里煮沸,煮沸后拿到各个房间去熏一下,让醋弥漫在空气中。这样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注意躲避

惊蛰后,春雷就要开始萌动了,在响雷的时候要注意躲避,不能站在大树底下,不能站在电线杆下,不能在风雨中行走,关闭门窗,重要电器要注意拔下电源等等!

注意防晒

惊蛰前后,午后的太阳就比较烈了,我一般中午吃完饭都要出去散步半小时的,可是午后太阳光太强(紫外线很强烈),晒的脸都有些疼了,所以要躲着太阳走,必要的防晒霜或者太阳伞要准备了。

注意睡眠

惊蛰后天气越来越暖和,“春困”也悄然袭来。这个时节选择午休20分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晚间的睡眠也要好好对待,喝一杯热乎乎的牛奶是促进睡眠的一个好方法。

注意花粉过敏症

春季繁花开始盛开,会花粉过敏的朋友要注意了(尤其是新生的宝宝,在不知道什么是他的过敏源之前,最好少到这些花粉众多的地方去)。

公园是一个让人放松的地方,但是春季这个播种的季节,花粉随着微风轻轻飘舞,以前有花粉过敏症的朋友最好把常备药随时携带。

润物细无声

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春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春雨不是很大,但是有时候足以让你狼狈,所以随身准备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男性疾病平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男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男性的健康却长期被忽视。男人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八项规则可以预防疾病和减轻痛苦。

1、不能忍受口渴

饮水有利于新陈代谢,加速炎症消退,并能减少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形成。长期口渴会引起尿液浓缩,刺激尿道,引起不适,甚至加剧炎症。

2.不要憋着尿

尿频会降低膀胱粘膜的抵抗力,让细菌利用感染,甚至影响肾功能。此外,长时间保持尿液的膀胱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收缩力变弱,并会出现排尿困难和排尿缓慢。特别是,如果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长时间憋尿,膀胱颈和后尿道通常处于充血和水肿的状态,这很可能导致尿潴留。

3.不要屏住呼吸

大约30%的精液是前列腺液,大约60%是精囊液,大约10%是附睾液和尿道球腺液。如果发生炎症,腺体可能被堵塞,影响正常分泌,导致分泌物淤塞,进一步加重炎症。当排出精子时,分泌腺的收缩将冲洗掉堵塞的腺体,并排出已经发炎的物质。特别是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患者,适当的精子排泄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此外,如果精液长时间不排泄,并在性腺中储存太长时间,精子活力就会下降,导致不育。

4、不要压抑

目前,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导致许多男性长期焦虑和抑郁。然而,男性的性行为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会导致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的发生。

5、不要久坐

久坐的人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信息技术人员或司机。由于前列腺的特殊位置,久坐会压迫前列腺,引起前列腺充血和肿胀,循环障碍,腺体堵塞,从而引起前列腺炎。此外,睾丸的温度比正常体温低3℃~5℃。长时间坐着会增加局部温度,影响睾丸散热,从而导致精子活力或密度下降。建议在坐了大约一个小时后站起来移动。

6、不贪酷

感冒可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前列腺收缩,导致排泄受阻,前列腺疾病加重。同时,感冒、发烧等。感冒后可能出现,也可能加重前列腺疾病。

7、不要喝酒

酒精可刺激前列腺组织,加重充血,影响腺体的正常分泌和排泄,并在进入血液后引起或加重前列腺炎症。同时,前列腺充血和肿胀也会压迫和刺激尿道,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的症状。酒精还会降低睾丸激素的产生率,导致男性雌激素的增加,抑制精子的产生和发育,甚至影响勃起。

8、不要吃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可直接刺激前列腺,引起腺体充血和水肿,从而加重前列腺和邻近器官如后尿道、输精管、附睾和精囊的炎症。辛辣食物会引起尿液中的刺激性物质,刺激尿道和前列腺,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人不应该吃或少吃辛辣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养生保健 冬季进补注意事项

全文共 2420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进补是我们一年四季中最佳的时节,但是对于冬季进补我们也不能盲目的从众,这样会造成很多的误区,所以我们应该科学的进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养生。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科学进补吧!

冬季进补不是我们随便补的,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看看自己是不是能进补,合不合进补,这很重要。

冬是养生进补的最佳时节,进补的目的本为强身健体而施行。然而药物终属补偏救弊之品,若进补不当,滥用或过量,都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正如前人所说“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症不符,参茸亦毒。”所以,为了避免产生各种副作用,服用药物进补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无虚不补

补药是针对虚证以使身体强健,无虚之人虽患病也不宜进补。奈瑞儿养生专家指出,因为无虚之人进补,轻则是一种浪费,重则还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如无虚之人乱用人参、鹿茸等进补,常会引起内热阳亢等表现,出现兴奋、烦热、鼻衄等症状。

若患病之时胡乱进补,还可能造成“闭门留寇”或“误补益疾、留邪致变”的危害。所以,凡遇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等病症时都应暂时停止进补,待外邪已退,病情好转时再继续进补。

2.老年人进行药补不可盲目

老年人进行药补不可盲目,一定要四诊合参,辨证施补,在明确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五脏中何脏之虚的基础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绝不可不问是否需要,跟着感觉走,跟着广告走,或别人用了觉得好也跟着用,这都是错误的。正如清代名医余昕鸿说“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服药者可不慎乎。”

3.不宜骤补

一般而言,老年人体质虚弱,消化等功能衰退。所以只宜平补、缓补,慢慢调养,才能达到健运脾气、流通气血、平调阴阳、防衰抗老之目的。所以。老年人的补品,应选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之品。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指出“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危若风烛,百疾易攻。”所以,“大体老人药饵,正是扶持之法,只可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治之。

4.谨防虚不受补

一般而言,年高体弱者消化能力也弱,而补药又滋腻之品较多,不易被肠胃吸收,用之反加重腹胀、纳呆等。因此,应用补药时一定要顾及脾胃是否能够吸收,必要时可先调理脾胃,或在补剂中适当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如砂仁、白寇仁等)同用。

掌握进补剂量使用补益药品,一定要根据老人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按医生规定的剂量进补。否则,剂量过小则杯水车薪,用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在具体选用补品剂型时,短时间服用,或欲使疗效快一些,一般宜选用煎剂或炖服若服用时间较长,则宜选用丸剂、散剂、片剂或膏滋补剂等。

5.注意灵活变通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阴阳相互依存,所以在虚损不足的情况下,也常相互影响,如阳虚多兼气虚,而气虚也可导致阳虚阴虚和血虚都可表现出机体精血津液的损耗,阴虚多兼血虚,而血虚也可导致阴虚。

因此,补气与补阳,补血与补阴往往相须为用。至于气血两亏、阴阳俱虚之证,则当采用气血双补或阴阳兼顾的办法。奈瑞儿养生专家认为,对于虚实夹杂之证,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通进行如采用补泻双施,或消补兼施,或以通为补,或先消后补等,不可拘泥。

冬季进补注意事项

一注意:因证而异

好多人对照着补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进补,认为这样一定不会差了。其实,这样也不科学。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补法。俗话说: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也毒。另外,人的体质有寒热区别,食物也有温凉不同,进补的要领是“寒者热之”或“热者寒之”。补错了对身体有害无利。

比如,同是补气,人参和进补西洋参作用却完全不同。人参性温,适用于阳气虚弱的“寒证”,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而西洋参药性属凉性,一般用于热证。适宜有少气无力、口干口渴等气阴虚,咽干、干咳等肺阴虚和午后潮热、久咳等阴虚者。

二注意:因地而异

进补时,除了考虑个人的体质差别,还要考虑你生活的地域。这点也很关键。比如,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强壮补身,御寒助阳确有作用。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鹅等。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也是少用为佳,应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荠、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三注意:因季而异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种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热量足的肉类。在炖羊肉的时候,如果搭配上当归、黄芪,既补气又补血,对那些冬天怕冷、手脚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别有好处。

四注意:不能以药代食

正所谓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并且方便实惠,还不用担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确食补与药补差异的同时,还必须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如老人肾虚,可多吃些补肾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猪肾、甲鱼等;为了防止神经衰弱、推迟大脑老化,可多吃些补脑利眠之食品,如猪脑、百合、大枣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带等;防止视力退化应多吃胡萝卜、猪肝、甜瓜等。

五注意:药酒要慎用

近几年,各种名目的药酒在补品市场十分受热捧,也令很多本身就愿意喝点小酒的老年朋友趋之若鹜。其实,药浸泡在酒里,虽然能把药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饮进药酒中的有效成分还是有限的,如果药酒饮入过量,酒精的危害要远比药效大得多。服用药酒要考虑自身情况,切不可过量。如阴虚发热者应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等患者须禁用。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科学进补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科学的进补离不开我们对自身体质的认识,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正确的进补。以上介绍的冬季进补注意事项你都了解了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立秋的养生汤及饮食注意

全文共 3797 字

+ 加入清单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秋的养生汤及饮食注意,欢迎阅读!

立秋的饮食注意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其次,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4、应忌过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小常识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5、适当吃一些解暑清凉的食物

一般来说,喝些绿豆汤,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立秋的养生汤

推荐一:白果莲子山药汤

材料:新鲜山药200克、白果10颗、红枣15颗、枸杞子20颗、干莲子10颗、冰糖10-15克。

做法:干莲子和红枣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白果敲碎外壳。山药去皮,切成小方块用清水浸泡备用。锅内先注入清水6碗,加入白果,莲子,红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0分钟后,再加入山药块继续煲20分钟左右。最后10分钟再加入枸杞子,煲至剩3碗水时,加入调味料即可。

功效:主要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推荐二:无花果北沙参百合猪蹄汤

材料:北沙参20克,百合40克,无花果2个,猪蹄200克,陈皮1小块,盐适量。

做法:将用料洗净,无花果切开边。瓦煲内加清水,用猛火煲沸,放入用料,改用中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清音通便,阴虚内燥。

推荐三:冬瓜荷叶煲鸭汤

材料:水鸭肉250克,冬瓜200克,嫩荷叶3小块,[1]薏米25克,赤小豆25克。

做法:水鸭洗净,切成中块。冬瓜连皮切成大块。未展升的嫩荷叶洗净。薏米、赤小豆浸透后淘洗干净。将所有用料放进炖盅,加沸水适量,把炖盅盖上,隔水炖之。先用大火炖30分钟,再用中火炖50分钟,后用小火炖90分钟即可。炖好后,取出药渣,加入适量油、盐、昧精便可服用。

功效:鲜荷叶可清暑利湿,冬瓜清热解暑,老鸭能滋阴养血,益胃生津。将三者煲成汤饮用,既能清热解暑去湿,又能益胃生津,最适合立秋时节食用。

推荐四:银耳百合莲子汤

材料:银耳、莲子、红枣、百合、枸杞、桂圆、冰糖。

做法:将银耳略撕清洗一下(最好不要用根部黄黄的地方),装入暖水瓶数小时,等到有点粘软时备用。先将锅里加水煮开,放入冰糖(依个人口味)下莲子(可将莲心取出)大煮,因为不煮面,口感就差很多。然后下入银耳煮至开锅,再下入红枣、百合、枸杞,也要多煮一会,才能将营养煮出来。最后放入桂圆略煮一下就可以入盅了。

功效:百合银耳莲子汤是用银耳、莲子、百合等煮制而成,银耳的营养成分丰富,美容养颜。百合和莲子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是着名的保健食品,也是老少皆宜的食物。

推荐五:鲜茅根霸王花煲猪肺汤

材料:鲜茅根80克、霸王花50克、南杏20克、北杏15克、猪肺1个、生姜3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浸泡;猪肺从其喉部灌入清水,用手挤出,反复多次,再擦冲干净,切为块状。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功效:霸王花煲猪肺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民间秋日时常饮的汤水,其气味淳和清润可口,且润肺益气,止咳除痰。再配以清热的鲜茅根和止嗽的南杏、北杏,则更具清热润肺、祛痰理气的功效,更为今日天气的家庭靓汤了。

推荐六:鸡蛋花沙参煲猪蹄

材料:鸡蛋花20克、沙参30克(中药店均有售),猪踭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猪踭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

功效:鸡蛋花性平和而味甘,有祛暑湿、清热滞的功效,且清淡芳香,是着名的五花茶中的五花之一。而沙参是滋阴润肺生津的中药材。合而煲甘润补益的猪踭,有清暑热、润肺气的功效,并清香滋润可口。立秋当日,立秋不是秋,气候仍是暑热的盛夏,但从中医的养生学来说,秋养肺。立秋靓汤宜鸡蛋花沙参煲猪踭,并男女老少皆宜。

推荐七:山药枸杞鲫鱼汤

材料:活鲫鱼1条,枸杞20粒,淮山药250克。盐适量,葱姜适量,白酒5毫升,胡椒粉适量。

做法:鲫鱼洗净。在鱼身上抹少许盐。平底锅加入橄榄油。放入鲫鱼煎至两面微黄,砂锅水烧开。放入煎好的鲫鱼。加入葱姜。加入白酒。再倒入去皮切块的淮山药。加盖大火煮至20分钟。把枸杞用清水浸泡。鱼汤煮至奶白加入盐,胡椒粉调味。最后放入枸杞关火。

功效:润燥滋补、滋阴补阳、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还可以降血脂、调理肠胃,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推荐八:白菜干罗汉果瘦肉汤

材料:罗汉果1/10个,白菜干60克(用冷水泡软),南北杏各5克,蜜枣4枚,陈皮1块,瘦肉25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清洗干净,等水开了之后,放入所有材料,再次水开之后,将火调至小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通便、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用于肺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症状。白菜干是白菜晒干而成,以甜、淋、软、甘着称,在天气干燥时,最宜用白菜干煲汤。因为白菜干能养心调血、除烦止渴,有消除燥热、通利肠胃、下气消食的作用。此汤清润甘爽,食用时喝汤吃汤渣,可以清肺热、治咽炎声嘶等。

推荐九:雪梨南杏仁海蜇汤

材料:雪梨1个、海蜇皮60克、南杏仁10克、姜2片。

做法: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6瓣;南杏仁洗净,稍浸泡;海蜇皮切成细条,以清水浸泡,漂去异味,捞起挤干水分;煮沸清水,倒入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天气炎热,口干舌燥,不妨试试雪梨南杏仁海蜇汤。雪梨能生津清热,南杏仁润燥补肺,海蜇化痰消积,合而为汤则清润祛热,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是夏秋之交的消暑靓汤。

立秋养生还应注意这些

防暑降温要继续

一、虽然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了,但是解暑一类的食物还不能一下子就直接从餐桌上去掉。正常情况下,解暑类的食物能够补充人体内所需的水分以及减少人体汗液的流出。所以和一些绿豆汤和薄荷粥之类的是很有帮助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应该多吃一些,它们既可以补充人体流失的营养。

二、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一、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要吃。

二、经过清洗的水果更易发生溃烂,所以应现吃现洗。如果局部发生霉变,可以将霉变的部分削掉后,再往周围扩大去除一厘米,其他部分可以食用。如果一半霉变,就应丢掉。

秋的饮食:少辛增酸

益肺气滋肾阴,养肝血润肠燥是秋天饮食之要。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鳖肉、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橄榄等。当然,这只是对正常人及血虚、阴虚体质的人而言。

要“少辛增酸”。少吃辛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主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可选择苹果、石榴、葡萄、芒果、阳桃、柚子、柠檬、山楂等。

要吃些温食

初秋时节,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前人对此颇多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立冬的养生常识及注意事项

全文共 3762 字

+ 加入清单

立,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时节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立冬的养生常识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立冬节气养生饮食

一、南方热补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温润滋补姜母鸭

1、材料:鸭子1/2只(350g);姜几大块(300g);米酒1/2瓶(250ml);盐2茶匙(10g)

2、姜洗净,切下两片细切成丝,剩下的一半切成片,其余磨成碎屑,用纱布挤出姜汁或用压蒜器压出姜汁备用。

3、鸭洗净,切块,放入滚水中汆烫,捞出。

4、锅中倒入1汤匙油烧热,放入姜片爆炒至香味逸出,加入鸭块一起煸炒,加盐,再加入米酒煮滚,熄火。

5、盛在碗中移入蒸锅,加入姜汁,用大火蒸约2小时,最后撒上姜丝即可。

二、北方饺子

猪肉韭菜饺子

1、材料:韭菜,猪肉,藕,料酒,姜,盐、蚝油、生抽、鸡精粉,胡椒粉,香油

2、韭菜洗净沥水切碎备用。

3、猪肉剁馅,加少许料酒,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把肉沫打上劲。

4、加入姜末,沿同一方向搅匀。

5、白莲藕洗净切末加入肉馅中,朝一个方向搅匀。

6、再加入韭菜沫,调入适量盐、蚝油、生抽、鸡精粉,胡椒粉,香油搅拌均匀备用。

7、取饺子皮,把饺子馅放中间,饺子皮周边用水抹薄薄一层清水,包好。

8、全部包好的饺子,开水入锅,点水三开,待饺子全部浮在水面上即可。

立冬的养生小常识

立冬养生小常识1、历史食俗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养生小常识2、喝:酒适量茶有别

饮酒要遵循规律:一是适量。过量而又不能及时代谢出去,会损害内脏。二是立春至春分、立秋至秋分,要慎喝白酒。这两段时间喝白酒,易引起内脏燥热。

喝茶有益健康。茶的一大功能是去秽气。经常喝茶可去人身的异味。可是,茶也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性。

绿茶:性凉,适合胃热的人喝。

花茶:是用茉莉花等熏制的茶叶。茉莉花性温,胃寒的人喝茉莉花茶暖胃。

红茶:性温助消化。胃凉的人喝有助于暖胃。乌龙茶。结合绿茶和红茶的特点,属于平性。

立冬养生小常识3、饮食起居与传统养生

专家告诉我们,养生的要义在于平衡,即促进身体的平衡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传统养生古已有之。民谚就有“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在民众中拥有广泛认知度和可行性的养生之道。因此,为了体现本版的服务功能,今天我们就请专家从如何吃、喝、睡、行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些科学养生的具体做法。

传统养生是中国5000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养生的宝库中汲取知识,有助于科学地保持健康体魄。

实际上,传统养生就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饮食起居无处不养生。

在此着重谈谈吃、喝、睡、行的养生之道

立冬养生小常识4、吃:宜清淡讲五性

饮食一是要适量清淡。《黄帝内经》讲了一个道理: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道:过多吃美味的食物伤胃。二是要看食物的属性和身体的需要。任何可吃食之物都有性,离不开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体内热时应吃凉性的,体内凉时应吃热性的。如:胃热,应吃寒性的香蕉;胃凉应喝热性的姜汤。如果吃反了会闹出病来。又如:每年立秋至秋分之间气候燥热,不宜吃辛辣之物,易引发胃和大肠燥热火气上攻,导致耳聋、耳鸣等症。

水果吃得合适是营养,吃得不当有害于身体。脾胃虚便稀时不要吃水果,气盛便干时多吃水果。

立冬养生小常识5、睡:顺四时有节律

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睡个好觉,有如吃个母鸡。”睡觉为什么如此重要?那就是老子讲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晚间睡觉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白天工作学习是能量的释放。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睡觉与起床都要科学把握时间。《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人只有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变化的时空和谐相处,才有利于生命健康。睡觉与起床也当如此。

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一天是一年的浓缩。因此,人一天的生活节律与一天“春、夏、秋、冬”的变化要符合。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9点“立冬”。到了晚9点,天地睡了,如果人不睡,如同人与天地做“拔河”游戏。“人力不及天力”,“拔河”的结果是天必胜人。人的身体变化节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吻合,才可以“借天力还以人力”。

晚上睡得太迟有两种情况:一是晚上睡不着,二是困倦但硬挺着不睡。睡不着是阳气该收的时候未收。秋主收,下午3点到晚9点是日秋,人要逐渐进入收的状态。“阳气盛目瞠,阴气盛目瞑。”傍晚仍然做些兴奋的事情,阳气就收不回来,阴气占不了主导地位就难以入睡。第二种情况是硬挺着不睡,这是观念出现偏差,不懂得日冬的道理,不懂要符合自然规律。

夜里睡得过晚会伤胆气。严重者就会患抑郁症。《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十一藏府皆取决于胆。”23点至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人在睡眠中养蓄了胆气,如果不睡觉消耗了胆气,严重者出现“怯症”,即是现代医学讲的抑郁症。

晚9点至凌晨3点是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的睡眠难以代替“日冬”。

起床的时间同样应当顺时。

凌晨3点是一天的“立春”,6点是一天的“春分”。天地在3点醒了,人体的细胞在这个时空感应下也醒了。在每天3点到5点之间醒了无须再睡,有时侯反而越睡越累。天醒人不起床,也如同“拔河”,人是拔不过天地的。5点前还没有起床,6点“春分”人的神就出不来,使人精神不足。

一些公务人员晚上常常会因工作搞到很晚才休息,时间长了影响健康。因为如果晚上睡得过晚会耗杀阳气,早上起得过晚会封杀阳气。这叫“双杀”。因此,既使睡晚了,早5点前也要起,中午补个觉,防止“双杀”。

此外,睡觉的房间不宜太大,主要是为聚集阳气。传统养生讲究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夏天再热也不要开电扇和空调睡觉。人睡着了身体表面会形成阳气保护层。如果风把这层阳气吹散了,体内还会补充。循环往复淘干阳气,早上起来浑身没劲,面色黄,头如布裹。如果夏天太热,可关卧室门开空调把房间吹凉,人冲完澡迅速睡觉。凉爽空气可保持1个多小时,人已经睡着了。如果中间热醒,可再按这个办法做一次。

立冬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1、多"点"水: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点"汗: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3、防"点"病: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调"点"神: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早"点"睡: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6、进"点"补: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枣炖牛肉、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整脾胃功能。

7、护"点"脚: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全文共 3320 字

+ 加入清单

立秋的雨对生活是有一定影响的,“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长期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养生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立秋节气必吃的传统食物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5、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南京“啃秋”

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立秋的意义是什么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代表的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天象变化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当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方位时为立秋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但排序仍习惯上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太阳黄经达135°时为立秋节气,于公历8月7—9日交节。在立秋节气期间,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黄经135°)。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地支“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天,通常是在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

立秋节气的诗句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徐铉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1、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3、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5、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6、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7、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8、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寒露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全文共 2414 字

+ 加入清单

寒露正值深秋,会令人多愁伤感些,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露时节养生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寒露节气的养生常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3、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4、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5、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每年寒露是什么温度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区域差异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虽然从寒露到其后节气初霜只有短短的15天,但一年内气温迅速下降。冷空气过后,日平均气温通常会下降8度和10度。因此,这个季节是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变化的转折点。

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有一定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寒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通常白天温暖,晚上凉爽,天空晴朗,有深秋的景象。正常年份,10等温线向南移至秦岭-淮河线,长城以北一般降至0以下。

寒露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1.起居的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之后,还应该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的早起,就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2.饮食的养生

“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寒露时节的燥邪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部,就会让人很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饮食调理上还是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雪梨、蜂蜜、杏仁、芝麻、柿子等柔润之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适时添加衣服

除此之外就是,寒露过后,天气会非常的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一些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那么就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起来,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的时候,在起居上,更要合理的进行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的时候,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就会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之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就要适时添加一些衣服。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4、注意养阴防燥

入秋之后,天气就变的非常的干燥,想必这是很多人都能够感受到的,寒露之后,干燥的程度还会继续加重,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就比如咽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等。因此在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做好养阴防燥啦!

过了寒露是什么季节

寒露是在秋天的节气,而过了寒露就是霜降,但是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之后就将会进入冬天。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寒露时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寒露养生吃什么

蜜桃

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尤其是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

另外没有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气喘等症。

柚子以富含维生素C闻名,其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养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实、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涩,入肺、肾、大肠经。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蛋白质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种功效。

“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寒露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立夏养生注意事项

全文共 2314 字

+ 加入清单

立夏有标志进入夏季,与此同时,也有春季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的含义,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农作物正值茁壮成长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养生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立夏的意义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若按我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十分热闹的景象。

立夏养生注意事项

1、口舌生疮多进稀食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据说熬立夏粥讲究在村头巷尾进行,就地挖灶坑,安上大铁锅,点火熬粥,炊烟袅袅。操持此粥的人,绝对是位慈祥善良、群众威望高的老奶奶。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早、晚食粥,午餐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热,又能补养身体,有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此外,鸭肉、虾、鲫鱼、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同样具有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消暑健身的功效。

2、肠胃不适尝新尝鲜

立夏前后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人们免疫机能随之逐渐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造成肠胃抗病功能较弱,感冒发烧、肠胃不适也益发猖獗起来。民俗里,立夏有“尝新”的风俗,在立夏这天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这种做法对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在立夏时节合理地调配饮食,可以给整个夏季打下健康的好基础。这一天可以吃一些竹笋、樱桃、麦仁、蚕豆等。还可以吃些酸味的水果,用以生津开胃。此外,民间人们为了祈求身、心、腿部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而有吃竹笋的风俗,称为全笋。取义希望双腿也能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跋涉远路,行道千里。

3、养心为主加个午休

心与夏天相通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通应的。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因此,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养生吃什么

小麦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等成分,小麦以及小麦制品是很多人都在立夏的时候吃的。小麦在这个的时候味道很好,不少人会把小麦直接放在锅里炒熟,然后当做零食来吃,或者就是吃一些小麦制成的面包、大饼、面条。

茯苓

茯苓是一种中药材,研究发现茯苓中含有很多的有机酸以及蛋白质等成分,对于滋补身体以及提升人的免疫能力有很好的作用。而且茯苓还能帮助抗肿瘤,抑制癌细胞在人体内的繁殖。所以说在立夏的时候吃茯苓,也是有益健康的。

茯苓的吃法是有很多的,和其他的中药材进行配伍可以发挥很厉害的效果,平时我们在家里也可以吃茯苓。比如说广东人就很喜欢用茯苓来做鸡汤里面的配料,或者是茯苓红豆薏米粥,帮助在夏季的时候去湿气和寒气。

鸡蛋

到了立夏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不过说起立夏的经典食物只有“立夏蛋”了。在立夏这一天,很多人家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之后看着蛋壳慢慢地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吃的时候倒上好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立夏为什么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国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在立夏这一天吃鸡蛋可以祈求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我们知道立夏一般是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会把鸡蛋放入剩下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

节气立夏的民间习俗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谷雨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气过后的节气,在这个时候,天气已经逐渐变暖,越来越热,但养生是不能落下的,那么谷雨养生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谷雨时节养生注意事项,欢迎参阅。

谷雨需要注意什么

农作物

谷雨时节,南方雨水较丰,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华南其余地区雨水较少,需要采取灌溉措施,以减轻干旱影响。

饮食

谷雨前后早晚的气温还较低,因此人们应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受冷,更要注意避免淋雨。同时,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谷雨期间也可进补,但应以平补为原则。

风俗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谷雨由来

关于谷雨节的由来,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但是,在民间,陕西省关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员史官。一天,黄帝发现了德才出众的仓颉,任命仓颉做了史官。他以结绳记事,国家大事记得清清楚楚,很受黄帝赏识。后来结绳记事日显落后。一次,仓颉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踪迹讲述野兽的去向。仓颉深受启发:“一个足印代表一种事物呢!”回家后,仓颉便打点行装外出考访。他爬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依类象形,始创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

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如今,每逢谷雨节这天,白水县史官镇一带都举行拜仓颉的庙会。

谷雨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要清洁家居好睡眠

谷雨到来,暮春到了,万物生长渐旺,天气也渐热。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舒适的室内环境比户外自然环境对过敏症更不利,这看来似乎不合情理。但是纺织品的家具,枕头,地毯,密闭的窗户,还有温暖、潮湿的空间,就像在家里放了一颗颗过敏的定时炸弹。因此,你首先要做的事是把家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彻底清查一遍,看看哪里是致敏原聚集的地方,然后把它们清洗干净。

要舒畅情致防气郁

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语说“万病由气生”,肝主气,如果出现易烦躁、爱发脾气等现象,都与肝气有关。谷雨养生在情志、运动方面也如清明一样,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

重在护肝健脾除湿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节降雨明显增多,空气的湿度逐渐加大,要通过人体内部调节使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此时人体肝脏处于极其旺盛的状态,要避免补肝过度,调养应以柔肝为主。同时也要健脾除湿,身体各部机能达到平衡。

打太极拳养护肝气,谷雨节气,气温迅速回升,降水增加,湿热交加,除了早睡早起、平心静气以养肝外,可选择静中有动的运动如太极拳等,运动时不宜出汗过多,以免阳气外泄。平日要坚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运用物理方法排除体内湿热之气,与外界达到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国家的医学认为,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发,显出勃勃生机。老年人在春季的养生保健要根据春令之气生发舒展的特点,宜导春阳之气,以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谨防感冒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尤其是早春季节,常有寒流侵袭,气温骤降。再加上人体的皮肤、汗毛孔向外开始疏泄,对寒邪抵御能力有所减弱。

因此,老年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所以,春天里老人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出门要带口罩,切忌过早脱去冬衣。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时就医,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第二、注意饮食调养

春季,老人易上火,小便赤黄、便秘、舌苔发黄。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结构病菌容易乘虚而入。

因此,春季老人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蔬菜,如春笋、菠菜、荠菜、芹菜、马兰菜等早春蔬菜。另外,用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清熟、润肺;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第三、睡眠要充足

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

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四、要调适心情

春季,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一派生机,最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老年人要适应春生之气,调适心情,保持恬静、愉悦、舒畅的精神,避免恼怒。

第五、老人防中风

进人春季,老年人须防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入侵,气温变化大,在每次气温变化的过程中,可造成人体血管的伸缩难以适应而导致中风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立夏养生有什么注意事项

全文共 3689 字

+ 加入清单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日期为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5月6日。那么立夏养生有什么注意事项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上海立夏的风俗

吃蛋:一般是荷包蛋,香香脆脆的,表皮煎的非常酥脆,上面还撒上了一些葱花,味道特别香,大人小孩都吃,寓意一家团圆。

斗蛋游戏:这一天大人会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谁的蛋壳最后才碎就算是赢了。

吃麦蚕:是指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据说人们吃了可免“疰夏”,避免精神不振,防止中暑。

立夏养生有什么注意事项

立夏养生要饮食清淡

立夏过后,温度会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塬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鸡肉、豆制品、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塬则,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粮。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中医养生,延年益寿。

立夏养生要食补凉血

立夏之后血热会给人带来很多不适,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顿饭不要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还人以轻松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凉血补气和早睡早起,是人储存阳气力求身体大获丰收的一个季节。

立夏吃什么

1、立夏饭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2、立夏蛋

长江以南汉族风俗。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立夏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吃蛋之外,还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3、立夏粥

立夏粥是湖南耒阳传统的小吃,属于立夏节食品。此小吃是耒阳饮食一绝。耒阳人历来重视农桑活动,对二十四个节气特别敏感。每个节气将临,人们总爱通过一些祭祀形式个应节食品,直观、形象地互相提醒不忘农事,不误农时,从美食中享生活的乐趣。比如立夏,正是插秧时节,农作辛苦,各家各户就熬制立夏粥,以表达对丰收的美好祝愿。立夏粥是用大米作主料,伴以精肉、糯米丸子、粉丝、干笋、香椿、猪杂、红枣、豌豆、豆芽、鸡蛋等十几种佐料熬制而成。起锅后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邻里之间,互相赠送,一来展示自己的手艺,二来融洽感情。遗憾的是,立夏粥只有立夏时节才能吃到。要是耒阳人能够把这道美味发扬光大,在每个节气都做,甚至变成酒店的常用美食,一定大受欢迎的。

4、乌米饭

乌米饭原为中国民间节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和安徽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

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吃到饭,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老百姓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本草新编》记载:南烛叶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

5、麦蚕

青麦团即青麦蚕,通东话中称为冷稹,属于沙地人家(今江苏省海门市及启东市)传统的小吃。如今,这种小吃不多见,做的人也越来越少。旧时。农家普遍生活困苦,每到“神仙难过”的二三月间.家里的粮食差不多已吃光了,于是便把田里的青麦穗割回家去,用手搓下青麦籽,吹去麦壳,然后下锅炒熟起锅。再次弄净麦壳(因为麦壳一次去不净)。下锅炒熟后,趁热用石磨将麦粒磨成细细的麦条儿。因其形似幼蚕,沙地人便称之为麦蚕。

6、脚骨笋

立夏时节,宁波人最喜欢吃脚骨笋,这种细长的野竹笋,是希望和健康的象征。宁波人叫“脚骨笋”,奉化人叫母笋,是一种野生山笋,味道特别好。

传说立夏的时候吃,可以像竹笋一样日日生长,宁波有一句老话说的,“立夏吃脚骨笋,一年脚骨健健过”。

7、七家粥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备了果品饼铒,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8、七家茶

杭州旧俗,立夏日烹新茶餽亲戚邻居,称七家茶。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餽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香汤名目,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而已。”

9、光饼

在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也有一种炭火烧烤的“火烧馍”(“烙馍”)。它是将面团和好、切块、搓圆压扁,然后刷水贴在炭炉烧烤。有甜的、有咸的、有不甜也不咸的,外观、色泽、大小都与福州光饼一模一样,只是少了饼中心用以穿线的那个孔。

唐代光州,中原南迁的福州人族谱记载其祖先来自光州。可以推断,自从唐开始,福州便有了“火烧馍”(“烙馍”),因来自光州而称“光饼”。“光饼”是福州传统名点,古时,福州书生晋京赶考,也往往身带“光饼”作为旅途充饥之物,由于它便于携带、便于就食、便于保存,故成了物美价廉的“三便干粮”。

此外,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与每年清明扫墓时,在众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饼”,它成了人们怀亲念祖的一种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从历史而言,制作简易的“光饼”在前,即所谓戚继光将军下令赶制的行军杀倭的干粮。从“光”字而解,既指饼形、色泽的特征,当然也包含传自光州及也含有纪念戚将军的“光”,饮食文化的内涵丰富深湛,很有历史风采。

10、摊粞

立夏日,以金花菜或枣子猪油和粞灼成之粉,谓“摊粞”,立夏食之,防病驱灾。

记录清代上海风俗的《沪城岁时衢歌》中讲:“立夏日,剪野菜,有所谓‘草子头’者。磨米作粞,入草子头煎之,味甚脆香,名‘摊粞’。”文中讲的“草子头”就是现代讲的“草头”,也就是苜蓿的嫩叶,“粞”就是用稻米碾磨成的米粉,而“摊”在方言中指把柔软或糊状的食物铺成片状进行煎烤,现在上海人把面粉或米粉调成黏糊状再放入锅中煎熟或烤熟成饼讲做“煎饼”,而旧沪语中就讲做“摊饼”;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讲:“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这个“摊”就是均匀分摊成薄片状的意思。草头在今日仍是上海人喜欢吃的蔬菜,不过大多是清炒为“酒香草头”,或用来作荤菜的铺垫,如“草头圈子”等,上海人早已忘记,咱们的祖先有在立夏日吃“草头摊粞”的习俗。不过,古人认为好吃的食品,并不见得也受今人的欢迎。

11、虾面

立夏日,常在农历四月上旬,公历五月中旬。这一天,过去闽南家家户户常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而红糟也帮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后来,红糟即被海虾代替,谓之“吃虾(夏与虾闽南语同音)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色同,以此对夏季之祝愿。

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儿备办猪肉、猪肚、猪腰只、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老父母食用,称为“补夏”。籍此对父母表表孝心。沿海渔民,对“立夏”日的天气特别注意,如果这天下雨,于渔民的捕捞作业大大不利,以致全年渔产歉收。而农民则相反,视立夏降雨为吉兆,俗谚云:“降雨是烂夏,作田人真像做皇帝”,即夏季雨水充沛,可保丰收之意。

12、嫩蚕豆

立夏标志着春天的远离,夏日的开始,所以这一天古时也称为“春尽日”,即春天结束的日子。而习惯上,人们也常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所谓“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在立夏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绍兴人有吃豆、吃蛋、称重等习俗,均蕴含着古人祈祷平安度夏的美好期望。

立夏以后正是青蚕豆上市的时节,在江苏不少人家会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蚕豆在王祯的《农书》上有“百谷之中最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饭充饥”之说。在苏北乡下。那里的田地多为咸田(土质含有盐碱,系黄海滩涂演变而成),地里种植的不是蚕豆就是棉花。在每年五月份蚕豆成熟季节,许多人家拿蚕豆当菜又当饭。而城市则多把蚕豆当小菜吃。蚕豆入口软酥,沙中带糯,柔腻适宜,美味可口。无论当小菜吃,还是当“闲食”吃,都有多种吃法。苏北人对蚕豆更是情有独钟,在鲜蚕豆上市季节,常拿来炒咸菜、烧笋丝汤吃。

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