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比特币啥时候发明的(实用20篇)

浏览

1889

文章

1000

篇1:臭豆腐是谁发明的?臭豆腐是哪里的特产

全文共 1761 字

+ 加入清单

臭豆腐虽然奇臭无比,但是很多人都抵挡不住它的诱惑被吸引,甚至多数人外出吃饭见了小吃臭豆腐忍不住买单。

臭豆腐是谁发明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臭豆腐是哪里的特产

臭豆腐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制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区上的差异,下面介绍几个比较著名的臭豆腐供吃货们品鉴。

长沙臭豆腐

据行家介绍,长沙街头现炸现卖的都不是正宗臭豆腐,火宫殿和蓉园宾馆才是臭豆腐真正的“籍贯”所在地。长沙臭豆腐的“一代宗师”是已故老厨师姜二爹,他的两位嫡传弟子刘涛云和盛纯分别“落户”火宫殿和蓉园宾馆。据介绍,正宗臭豆腐制作的关键就在于发酵水,是由冬菇、鲜冬笋、曲酒、浏阳豆豉特制成的活水(其他地方都是死水),老嫩适宜的豆腐坯经过这种发酵水的浸泡以后,用小油锅慢火炸熟,然后钻孔滴入辣椒末、味精、酱油、芝麻油等佐料,即成焦脆而不糊、细嫩而不腻、风味独特的臭豆腐。

绍兴臭豆腐

绍兴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浙江绍兴汉族民间休闲小吃,属于浙菜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一日在吃了王致和臭豆腐后豪情大发,挥笔题下“青方”二字,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据历史考证慈禧太后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

南京臭豆腐

南京臭豆腐分为两种,一种是灰白的嫩豆腐,一种是瓦灰的豆腐干。嫩臭豆腐下到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可以起锅,吃的时候浇上一些辣椒酱、芝麻酱、蒜汁、香菜、小葱、姜末,吃起来外脆内酥软,味道香浓;灰色的臭豆腐干子,在油里炸的时间需稍久一些,才能炸得透,随着诱人的臭味弥漫开来,豆腐干的表面就会起小泡泡,待色转变成灰黑色,就可以吃了。这样的臭豆腐干子一般切成小块,串在竹签上,炸熟后直接刷上摊主备下的调味酱,趁热食之,香脆可口,颇有嚼头。

台湾臭豆腐

台湾臭豆腐源自大陆,据说是1949年湖南籍的老兵李名传带过去的,后来经台湾人的不断改良逐渐形成今天的台湾臭豆腐,其表面酥脆,而里面有很多孔洞,真的是外面臭里面也臭,和大陆北方的臭豆腐不同,大陆北方臭豆腐是闻起来臭,吃起来不怎臭,里面和没发酵的嫩豆腐差不多。台湾臭豆腐还要配上专门的泡菜,泡菜是采用圆白菜淹制而成,吃起来爽脆,酸酸甜甜的。酱汁也和大陆不同,台式臭豆腐的酱汁是分别淋上的,有蒜末汁,酱油,麻油,辣椒酱等。对于台湾臭豆腐小编最喜欢的还是泡菜,爽脆的很,至于臭豆腐其实大同小异。

臭豆腐的营养价值

在以前的年代,臭豆腐被认为是一种不健康,还非常肮脏低级的时候,不过经过研究后发现,臭豆腐可是具有营养价值和抵抗疾病功效的美食,经常吃臭豆腐可是有好处的,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臭豆腐富含植物性乳酸菌,具有很好的调节肠道及健胃功效。

有“植物性乳酸菌研究之父”之称的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冈田早苗教授发现,臭豆腐、泡菜等食品当中,含有高浓度的植物杀菌物质,包括单宁酸、植物碱等,而植物性乳酸菌在肠道中的存活率比动物性乳酸菌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桂林米粉是何时发明的?桂林米粉由来介绍

全文共 1937 字

+ 加入清单

桂林米粉是广西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基本上去过桂林的朋友都会对当地的米粉记忆犹新。桂林的粉俗称切粉,韧性十足,细滑爽口,配上秘制的卤水和卤菜让人吃后回味无穷。而且桂林米粉种类繁多,带汤或者不带汤的都有,基本上能满足各类人群的胃口。不过关于桂林米粉的来历恐怕多数朋友都是不清楚的,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桂林米粉的由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提起桂林大家的脑海中肯定会涌现出一句俗语“桂林山水甲天下”,众所周知,桂林的自然美景是天下闻名的。其实,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桂林的米粉也是它能够吸引到众多游客的一大原因。桂林米粉不仅口感嫩滑爽口,各种口味类型应有尽有,而且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那么,桂林米粉的起源在什么时候,又是由谁发明的呢?

这其中还是有一个传说可以追溯的,就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当时,秦始皇发动大军攻打百越地区,因此,要在桂林以北的区域修筑灵渠,达到一定的抵御外敌、方便交通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秦兵大多都是北方人,从小就是以面食作为主食,他们更加喜欢刀削面、拉面之类的。忽然间,到了南方,主食变成了大米,许多的将士都没有办法适应。

不能好好吃饭,也就没有力气高效率的修筑灵渠了。这个时候,还是当时负责修建灵渠的官员监御史:史禄,他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据传他是越人,史料记载:“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他要求随军的伙夫,把大米泡胀,磨浆蒸熟之后,再加入一些必须的调味品,这样就做成了类似面条的米粉供给给士兵们食用。

秦兵吃了之后都非常的喜欢,由此,桂林米粉也就诞生了。

那么,这个所谓的传说到底有没有可信度呢,发明者到底是真是假呢?其实,综合来看,这个传说应该是半真半假的。

虚构的成分在哪里呢?

因为,中国是在东汉的时候,才出现了最早的小麦面条,这比秦始皇时期晚了三百多年。而且,最开始面条的做法也很粗糙,根本不会出现拉面这种细致的加工手法。拉面或者刀削面可能是在宋朝的时候,或者更晚的明朝时期才出现的。

所以说,当时的秦兵喜欢吃刀削面和拉面,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当时,盛行的还是青铜器,加工制作还是很粗糙的,因此,秦朝的时候可能不会出现面粉这种东西。当时的人们应该只是,简单的把小麦煮熟食用。

那么,桂林米粉跟史禄有没有关系呢?

根据考古专家的发现,桂林米粉比小麦面条出现的更早,所以,米粉还是有可能跟史禄有关的。我们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面条,是青海喇家遗址出现的一碗面条。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个面条是经过黄米或者小米碾制出来的。

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圆形的转盘石磨,所以,需要用擀面杖将其一粒一粒的进行碾压。特别费工费力,所以,只有当时的官员能够食用,这种面条也就因此没有广泛的普及开。大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才开始出现了转盘石磨。

有了这个基本的制作工具,面粉和米粉才有了真正的可以被推广的基础。

然而,中国人吃上米粉和面粉可能比这个时期还要晚几百年时间。因为,石磨的发明,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用来制作面条的。大概在战国晚期出现的石磨,它主要是用来磨豆浆和米浆的。磨出来的豆浆和米浆用来制作一种叫做“浆水”的古代饮品,它的味道和现在的米汤差不多。

所以,石磨最初跟面粉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只是后来,随着浆水的出现和食用,人们对它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加工。随着制作流程的完善,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有了之后我们食用的面粉。

综合这些历史的证据和之前的传说,我们已经可以大致的推测出桂林米粉的起源:

应该是,秦朝修缮灵渠的士兵,把当时的浆水做为了一种日常的饮料,然后,在转盘石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的影响,受热的浆水变成了粉皮。于是,当时负责的官员就急中生智,让厨师对粉皮进行一些加工,这样米粉就真正的诞生了。

由于,当时秦军粮食转运的枢纽在桂林,米粉也就在桂林大量的生产,这样桂林也就成为了米粉的发源地。由此看来,桂林米粉可能不仅仅是面条的一种仿制品,还很有可能是面条的“老祖宗”。也可能是由于米粉的发展,才出现了后来的面条。

桂林米粉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可谓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朝时,桂林轩荣斋的炒粉、会仙斋的卤粉、易荣斋的汤粉,各有绝活,吸引了无数的回头客。三斋之间不是以拆对方的台而后快,而是互相勉励,各出奇招。因此,“三斋打擂”的典故,至今仍令入津律乐道。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吃穿住行都是文化的象征。在桂林米粉文化艺术馆里见到这样一段话:“桂林米粉,是世界快餐业的鼻祖;桂林米粉,是中国食文化的代表;桂林米粉,是烹调艺术的经典;桂林米粉,是民族融合的见证。”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学会观察、留心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相信下次你再去桂林,一定会品尝一下当地的米粉,了解到它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你知道豆腐的起源吗?详解豆腐的发明史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豆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健康食品。尤其是素食者,更是视豆类制品为大爱。豆制品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

知道豆腐的起源吗?详解豆腐的发明

豆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两汉时,淮河流域的农民已使用石制水磨。农民把米、豆用水浸泡后放入装有漏斗的水磨内,磨出糊糊摊在锅里做煎饼吃。煎饼加上自制的豆浆,是淮河两岸农家的日常食物。农民种豆、煮豆、磨豆、吃豆,积累了各种经验。后来,人们从豆浆久放变质凝结这一现象得到启发,终于用原始的自淀法创制了最早的豆腐。

相传汉代淮南王刘安始创豆腐术。他曾招集大批方士改进了农民制豆腐的方法,采用石膏或盐卤作凝结剂,洁白细嫩的豆腐制作出来了。

豆腐,古时已在南北食物市场上出现。据当时的《清异录》记载,人们呼豆腐为“小宰羊”,认为豆腐的白嫩与营养价值可与羊肉相提并论。

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出来。登泰山去拜佛和游览的人都要尝尝绵滑细腻的泰安豆腐。古代泰安城里多豆腐作坊,夜间全城磨轮辘辘,豆香四溢。安徽的八公山豆腐、湖北的黄州豆腐、福建的上杭豆腐、河北正定府的豆腐脑、广西桂林腐竹、浙江绍兴腐乳等都是古代有名的豆腐制品。

豆腐有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板豆腐、圆豆腐、水豆腐、冻豆腐、包子豆腐等分别,都是豆腐鲜货制品(包括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等);豆腐的发酵制品,有臭豆腐、乳腐、长毛豆腐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副食品。

豆腐的营养与功效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其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求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作用,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豆腐的宜忌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和脾胃,抗癌。

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者宜食;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宜食;糖尿病人宜食;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宜食;青少年儿童宜食;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哮喘)者宜食;癌症患者宜食;豆腐皮最宜老人;饮酒时宜食,因为豆腐含有半胱氨酸,能加速酒精在身体中的代谢,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毒害,起到保护肝脏的工作。

忌:因豆腐肿含嘌呤较多,对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脾胃虚寒,经常腹泻便溏者忌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吗?莎草纸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2536 字

+ 加入清单

造纸术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可以说是一种标志,是我国的一种文化符号了,而且造纸术可以说是极大的改善了人们记录和传播的进程,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而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纸,也就是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很多人也知道,在埃及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莎草纸,这种纸的年份就更加久远了,是距今大约三千多年前诞生的。这样说来,莎草纸的历史要更加久远一些,如果从年份的角度来说的话,似乎造纸术应该是埃及发明的才对,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却是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呢?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莎草纸介绍

莎草纸,又称纸莎草、莎草片,是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对古代写在莎草纸上手稿的研究,或称为纸莎草学,是古希腊古罗马历史学家的基本工具。

莎草纸不是现代概念的纸,只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明了莎草纸,用纸莎草制成的书写介质作为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埃及博物馆陈列的各种纸莎草纸文书和图画最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的特点,一度使其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后来退出历史舞台。在埃及,莎草纸一直使用到9世纪才被从阿拉伯传入的廉价纸张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纸和牛皮纸已经在很多领域代替了莎草纸,因为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下更耐用,而且它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生产。在欧洲,教会直到11世纪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纸。留存下来最近的具有确切年代的莎草纸实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的教皇敕令和一卷书写于1087年的阿拉伯文献。拜占庭帝国直到12世纪依然在使用莎草纸,但是没能留下实物。

莎草纸消亡以后,制作莎草纸的技术也缺乏记载而失传。后来跟随拿破仑·波拿巴远征埃及的法国学者虽然收集到古埃及莎草纸的实物,但也没能复原其制造方法。

直到1962年,埃及工程师哈桑拉贾(Hassan Ragab)利用1872年从法国引种回埃及的纸莎草,终于还原出了制作莎草纸的技术。

2016年7月,埃及博物馆举办特展,首次展出一批世界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2.为什么不是埃及发明了造纸术

有网友提出疑问,如果纸张是中国人首先发明,那为何埃及人早我们几千年就发明莎草纸?其实答案很简单,莎草纸根本不是纸,就像同样用于书写材料的兽皮、竹木简、乌龟壳也不是纸一样的!与莎草纸概念相近的一种"纸",是羊皮纸。没有人会觉得羊皮纸也是纸吧?

纸,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用植物纤维制造,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片状物。"很明显,埃及的莎草纸和欧洲的羊皮纸都不符合这两个条件。莎草纸用植物制造,但不是用植物纤维制造,更不能随意折叠。

莎草纸制造,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了,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那个时候,埃及已经有了文字使用,已经有了国家,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原始社会。比如中国,那时候还处在三皇五帝的传说时期,夏朝建立在公元前2070年,比莎草纸完了1000年。

莎草纸的制造工艺是这样的: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长条,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薄片要互相垂直。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将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再用石头等重物压(今一般用机器压制),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

从这一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莎草纸其实就是把莎草这种植物削成片,然后按压在一起,根本没有提取植物纤维的过程。所以,莎草纸根本不是纸。羊皮纸也不能算是纸,当然,也不是羊皮。

羊皮纸,千万别以为就是直接在羊皮上写,那样太重了,没法用。羊皮纸的概念是羊皮制成的纸形薄片,用于书写。埃及托勒密王朝害怕希腊人与他争夺地中海文化霸权,禁止向希腊出口莎草纸,自力更生的希腊人发明了羊皮纸。

羊皮纸的发明,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战国中晚期,距今2500年,比造纸术早了四五百年。羊皮纸,并不是皮革产品,在浸泡石灰水去毛除脂阶段与制革相同,其后用专用的木框极力拉伸,用物理性的拉伸状态干燥并保持状态固定,没有采用化学手段获得纤维。说白了,羊皮纸就是拉宽拉长了的羊皮。3.我国的造纸术

这两种制造工艺太简单了,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蔡伦纸,那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先说比蔡伦纸还要早的灞桥纸,麻纸。

考古发现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纸是麻纸。1957年,西安灞桥砖瓦厂工地上,发现了一团废麻丝,专家说这是"西汉墓"出土的纸,并命名为"灞桥纸"。后来陆续出现的甘肃天水"放马滩纸"、敦煌"麻纸残页"等都是此类。

这些"西汉纸"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纸?说法不一。

198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在日本讲学时曾对纸下了这样的定义:首先是植物纤维;第二,这种植物性纤维是单个的,即一根根分散的纤维,它们被分散、提纯,然后再交织组合起来;第三,表面平整;第四,具有实用性,例如包装、书写用;最后还要有一定的物理强度。

1980年,轻工部造纸所对灞桥纸进行鉴定后让认为,灞桥纸的前卫多是定向排列,没有出现造纸术中的打浆过程。所以,灞桥纸不是纸,是"出土纤维片"。但是经过中外专家的多次研究,最终中在1990年给出了结论"纸纤维不但分散,而且分布均匀,纤维按异向交织紧密,为麻类植物纤维纸。"

所以,我国造纸的开端,不晚于西汉。蔡伦的作用在于,大大降低了纸张制造的成本,让普通人也能用的起纸了。《后汉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蔡伦敏锐地发现,树皮、麻头和破布都有植物纤维,经过一系列工序制造下来,就能形成洁白坚固又轻薄的纸张。这对于中国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在世界文化传播历史上都有着决定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危险的仿生学发明:二元化学武器

全文共 2070 字

+ 加入清单

二元化学武器是化学武器的一种。它的体内不直接装有毒剂,而是在弹体内的分隔壁两侧或两个容器内分别装有两种相对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分隔壁在弹体飞行过程中破裂或爆炸,弹体内的两种化学物质通过弹体旋转或搅拌装置混合,使化学反应迅速发生,产生毒剂。那么,它是怎么发明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有翼导弹,但最初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发动机功率太小,导弹无论在飞行速度还是打击能力上都达不到预期效果。结果,他们召集了武器专家,经过两年的研究,他们终于生产出一种新型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功率极大,安全可靠。安装在巡航导弹上后,飞行速度大大提高,打击能力明显增强。德国首次试射新型导弹的目标是英国首都伦敦。导弹准确地击中了许多目标,但它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它的破坏力是如此之弱,以至于在工程师的努力下,击中的目标伦敦很快恢复了运行。当时,德国媒体一片哗然。这种导弹的成本非常昂贵,但它的破坏力非常小。即使德国有庞大的国防预算,它也负担不起这样的武器研发支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被炸(圣保罗大教堂仍在远处)

德国国防部无法平息国内的疑虑,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化学专家弗里茨·哈伯的学生兰斯报告说,如果国防部能给他六个月的时间,他就能解决导弹杀伤力的问题。这个兰斯是一个战争狂热分子。据说他既恶毒又狡猾。他跟随弗里茨不到一年就被开除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化学研究方面确实有想法和想法。他被弗里茨开除后,被征召入伍,在武器开发部工作。当国防部看到兰斯的报告时,就像抓住救命稻草,立即批准并提前分配了大量的研究经费。

兰斯开始了研发。事实上,早在报道出来之前,他心里就有一个极其可怕的想法:人类武器的杀伤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化学气体或液体毒性可以用来散布,那么杀伤力就非常大。新研制的导弹飞行速度快,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命中率高。如果它携带化学液体或有毒气体来炸毁一个全副武装的团体,它的瞬时杀伤力有多高?为此,他开始尝试用化学毒剂填充导弹,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成功。因为普通的化学毒物不仅腐蚀外壳,而且本身也会变质,所以在平时储存大量这种毒物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如何解决运输和储存的问题?他苦苦思索,但却无能为力。

一天,兰斯正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突然一本书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他读了半天专业书籍,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知识。他顺手拿走了那本书。一个小故事似乎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森林里,有一种空中行走的甲虫。这种甲虫有发射液体“炮弹”的特殊能力。原来,这种液体“外壳”是它的自卫武器,也是一种毒液。当它遇到敌人的伤害时,它会弹出来伤害敌人。当液体喷射出来时,不仅有难闻的气味,而且还伴有轻微的射击声,以迷惑、刺激和吓唬敌人的伤害。如果这种液体溅到人体皮肤上,会产生明显的烧灼感。在解剖和分析了甲虫之后,科学家发现在甲虫的骨骼中有三个腔室,其中一个包含苯二酸溶液,另一个包含过氧化氢。如果分开喷洒,这两个腔室中的液体将不起作用。然而,当来自两个腔室的液体进入第三个腔室时,它们在那里与催化剂有机酶混合,产生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立即变成温度高达100℃的毒液,并被快速喷射。

呼吸空气的甲虫排出毒液的过程。

当兰斯看到这个故事时,他立刻在图书馆里大叫起来。他觉得他希望得到的化学武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会有结果。回到实验室后,他立即着手研究。根据甲虫的内部结构,两种或多种能够产生毒素的化学物质(毒物中间体)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分离的设备只是一层薄膜。当炮弹发射时,容器薄膜由于瞬间的力量而破裂,这使得两种液体在导弹飞行中迅速混合,瞬间产生致命的毒素杀死敌人。由于最初的化学物质是安全无毒的,不会变质和失效,因此没有必要为其生产设立专门的化工厂,而只需要在普通的民用化工厂生产,以满足战时的需要。储存和运输安全,因此可以快速安全地供应到前线。第一次实验非常成功。数百只老鼠在几秒钟内死亡。德国国防部迅速大规模生产这种武器,并将其投入前线战场。此时,二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正式出现在战场上。

从那时起,化学武器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激烈。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只有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士兵和平民使用了2091种毒药,造成9万多人伤亡。在朝鲜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美军使用毒品101次。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军队中毒超过700次,13万吨,超过130万人中毒。此外,这些化学制剂仍然严重危害着当地的生态环境。最近一次大规模的化学战争是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先后使用了大量化学武器,神经毒剂首次大规模使用。所有这些都证明了化学武器可怕和不人道的本质。

含有二元化学物质的化学炸弹。

1997年4月29日,经过几个联合国国家多轮磋商,《化学武器公约》终于生效。这是第一个完全禁止和销毁一整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有严格核查机制的国际军备控制条约。它标志着人类将在近一个世纪内结束化学武器的威胁,开辟一个没有化学武器的新世界。目前,联合国呼吁所有国家在规定的期限内销毁其化学武器库存,并敦促尚未加入《公约》的国家尽快采取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冰激凌起源于哪个国家 冰激凌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冰激凌又名冰淇淋,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元朝的时候,一位食品店商人往冰里加入了蜜糖、牛奶和珍珠粉,制作出了最早的冰激凌。

冰激凌起源于哪个国家

冰激凌现在又叫圣代、雪糕,是夏日必备的解暑圣品,适合所有人食用。冰激凌口感冰凉,香甜美味,是一种极具诱惑的冷冻奶制品。

但没有知道的是,冰激凌最早是在中国发现的,是由元朝时期的一名精明的食品店商人发明的。突发奇想的商人往冰里加入了蜜糖、牛奶和珍珠粉,这就是冰激凌的起源。

环游世界的马可·波罗来到了中国,并且学会了制作冰激凌的方法。在十三世纪的时候,马可·波罗带着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回到了意大利。

后来,冰激凌在各个国家流传开来,法国人还在冰激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加入了很多新的配料,产生出了很多新口味的冰激凌,如巧克力、奶油、抹茶等。

在电力和制冷广泛运用后,冰激凌的价格就大大降低了。电冰箱和冰柜的出现,使得夏天的中国大街小巷出现起了各式各样的冰激凌。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冰激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冰激凌的价格也是越来越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造血红素的发明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血红素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它通常被用作血红蛋白和一些氧化还原酶的亚单位,并参与生物体的转移和氧化还原。人工血红素是由德国生物化学家汉斯·费希尔发明的。舍尔出生在德国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小时候没有去上学。然而,菲舍尔非常聪明,特别可爱。他住的村子的主人看到他非常聪明,非常喜欢他,愿意拿钱帮助他上学。经过努力,他以超人的天赋被马尔堡大学录取,并在23岁时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27岁时,菲舍尔致力于血红素的研究。从1921年到1928年,菲舍尔花了8年多的时间研究它。结果表明,血红素是一种含铁的卟啉化合物。还发现,当胆汁汗中的胆红素分子被分成两半时,胆汁汗色素中出现了血红素成分。在实验中,他还发现血红素的结构与吡咯相似,这证明所有与吡咯结构相似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用来制备人工血红素,并证明这种化合物的性质与从血红蛋白中获得的分解产物完全相同。菲舍尔的杰出贡献为他赢得了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达芬奇的发明有什么 达芬奇有哪些发明创造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达·芬奇的发明有自行车、旋转浮桥、降落伞、水下呼吸器、通气三管大炮、螺旋桨、有翼滑翔机、降落伞、机枪、坦克、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纺车、机床、冲床、自驱式汽车等。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说到达·芬奇,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其实达·芬奇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下面详细介绍下达·芬奇发明了什么。

自驱式汽车

虽然无法与法拉利相媲美,但达芬奇的自驱式汽车设计却是他那个年代的创新设计。他设计的木制汽车由传动轮的交互弹簧驱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行驱动的汽车。佛罗伦萨一家博物馆的科学家曾于2004年照图纸制造了一辆,发现汽车能按达芬奇预想的那样工作。

有翼滑翔机

这种开壳式模型安装有为飞行员准备的椅子和各种装置,但没有安全帽。滑翔机设计是用支架承托帆布机翼,只要拉动两端绳子就可控制飞行方向,另设一个可载人的大篮,并配备轮子以供升降。

旋转浮桥

旋转浮桥具有抛物线般的外形,只有一个跨度,通过一个巨型“垂直栓”就能安全达到两岸。浮桥靠绳索和升降机移动,再辅以轮子和金属滚轴以便于其滑行。此外,浮桥还安装有一个用于平衡和操纵目的的平衡箱,在降到对岸前,一直会悬在空中。

而且达·芬奇对机械世界痴迷不已。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风速计和陀螺仪等,并将他无数的奇思妙想呈现在世人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刨子的发明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对熟悉飞机的木匠来说,飞机是常用的工具。为了使木板的表面更直更光滑,人们必须使用平面。飞机的主要部分是一个非常锋利的刀片。飞机的外观非常有趣。条形木块的上方有一个梭子,木块做成曲面。然而,接触木头的那一面必须绝对笔直光滑,后面要有把手,就像牛头上的角一样。没有人发明飞机。主人是无人知晓的木匠工具的发明者。人们总是把它归功于创始人鲁班。刨床是一种机床,它的功能也是产生一个平整光滑的表面,但对象不是木头,而是铁制品。1751年,法国福尔克发明了第一台刨床,它可以代替手工劳动来切铁,就像切木头一样。然而,好日子并不长。福克发明的刨床不是很有效,不能投入工业使用。因此,许多机械师一直在努力改进它。真正的刨工主要是英国人做的。到1820年,共有六名英国人一个接一个地申请新刨床的专利权。然而,真正取代福克旧刨床的不是英国人,而是他的同胞兼五金技工卡隆开发的新刨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仿照植物有哪些发明,你了解多少?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大自然鬼斧神工,蕴含丰富的科学原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应该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科学家从大自然中获取了许多灵感,成功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那么仿照植物的发明了什么呢?

飞机的螺旋桨是根据一种植物种子发明的;扇子是根据芭蕉的叶子发明来的,伞貌似也是,有一种很先进的供热系统是仿照根系的毛细管吸水能力创造的。平时见到的很多东西都有植物的影子,比如水瓢,以前一直是用葫芦的,把葫芦切成两半就成水瓢了,现在大部分都是塑料或者金属的了,这就是仿照的。不过植物给人类最多的应该就是精神上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仿照植物的发明的东西有很多,飞机的螺旋桨是结合植物种子发明,扇子是结合芭蕉的叶子发明来的,水瓢是结合葫芦的形状发明来的等,植物给了人类无限的创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发明指南针以前靠什么辨别方向?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一件对全人类都非常重要的发明,有了指南针也方便古代百姓出远门,以免走太多冤枉路。那在发明指南者以前,人们是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呢?可能就是一些比较原始的办法了,我们都知道路是走出来的,只要走得多自然也就熟悉了方位。如果是要走比较远的路程,或者比较偏僻的路程,那就只能考先驱者一步步的摸索了,总有人要迈出第一步,来给后人创造便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规认路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在没有手机APP导航的古代,一个人要想出远门该如何不迷路呢?在交通不发达、道路非常稀少的古代,一旦迷了路,远离了乡村镇店,可是一件要命的事情。有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想到了——那就看地图呗。没错,看地图是找到正确路径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可是地图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其实,除了看地图之外,古人还有其他一些寻求路径的方法。

路标

一些对道路比较熟悉的人,会为后来人设立一些道路指示标志,与今天的路牌作用一样。但古人的“路牌”却与今天有很大不同。

首先,古人会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这种指路方式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因为道路两旁都种着树,所以只要一直按照树的引导走,就不会迷路了,因此这些树木也可以视为路标的一种。《国语?周语》中曾记载:“列树以表道。”指的就是这一点。

林间小路

另外,从东汉开始,古人还堆砌一些土堆来作为路标,由于间隔相同,这些土堆还可以作为里程标志。古人管这些土堆叫做“堠”(读音hòu)。

按照这些“堠”来标记的里程数也被称为“堠程”。为了管理、养护这些“堠”以及之间的道路,当时的官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些官员,他们被称为“堠吏”,与我们今天的公路养护处差不多。

这些土堆虽然看上去很简陋,却比道路两旁的树木更加先进,因为它们具备标记路途远近的作用,可以说是简易的定位器。

馆驿、驿站

除了路标以外,在我国古代的交通要道上,通常都设有馆驿,它们也具有指路作用。这些馆舍又被称为“亭”

设立“亭”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政府人员,比如官吏、使者和驿卒休息时使用,不但派有专人看管,还备有粮食和柴火。

此外,“亭”还有长亭和短亭的区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亭”逐渐不再存储粮食和柴火,但指路的功能却一直延续了下去。比如近代国学大师李叔同所作的歌曲《送别》中就有“长亭外,古道边”的词句。

指南针

由于古代繁华区域大都集中在大江大河边上,因此古人出行,坐船是避免不了的。

在唐代,行船主要依靠天文导航,就是在夜间观察天上星座的位置和方向。但天文导航的局限性很大,通常只能靠岸边航行,或者短途航行。

从宋代开始,我国的船舶导航技术出现了一个飞跃,开始依靠指南针辅助天文进行导航,《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曾经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暝,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可见,当时的船舶在天气良好时,仍然采用天文导航的方式;在坏天气时才利用指南针进行导航。

然而,上述导航方式都有很大局限性,所以要是穿越到了古代,还是要小心迷路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票号发明:中国银行业“鼻祖”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清代中期,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有一种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金融。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它的主人是山西省平遥县大浦村的李力。

日升昌票号(网络图)

日升昌票原是西御城颜料店,总部设在平遥,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店。嘉庆末,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口岸间流通的货币量大幅增加。然而,由于不安全,以前的标准制定银行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西峪城颜料银行率先试行了京金互市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开始兼营互市行业。道光初年,西峪城颜料店正式更名为日升昌外汇银行,专营外汇。票号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据估计,在道光至同治的50多年间,李财东从日升昌票号分红达到2000多万银币。李从事商业,雇用商业公司的经理。因此,李非常重视经理的选拔。一旦经理被选中,他将被允许不经询问就行动。只有当账单结算后,经理才会被听取意见,最后将支付股息,以决定经理是否继续受雇。

汇票(网络图)

在管理者的使用中,这样的事情曾经发生过一次。任命雷绿泰为票务经理后,李对雷很有信心。然而,石勒的心胸相对狭窄。他个人关心的是票号业务,不管它的规模有多大。他不会让第二经理毛红(余念)插手,即使他生病了。石矛对雷的方法有很多问题。有一次,利用李氏探望李绿台的机会,建议蔡东让李绿台回家休息,因为李绿台病得很重。蔡东认为这是对石勒病情的担忧,并采纳了这一建议。不想石勒这种做法很生气,偷偷通知分号到处检查,准备辞职后把账目交给富东。李东富得知李吕泰要辞职。他看到了这种恐慌,急忙赶到雷绿台的家里迎接他。原来,雷履泰认为石矛想利用自己的病来夺取票号生意的权力,蔡东采纳了石矛的建议,让雷回家休息。雷不得不回家休息,所以他威胁蔡东辞职。李认为雷绿泰有很强的商业能力。如果他辞职,他将会给票号带来巨大的损失。他礼貌地请雷绿泰留下来,但雷没有松手。李特情急之下,连忙跪下来求雷。当雷履泰看到蔡东给了自己面子,他取消了辞职计划。从那以后,蔡东的李氏就只信任石勒,而李吕泰尽了最大的努力来管理它,最终使日升昌成为票号最强的一个,为蔡东的李氏赚了一大笔钱。

雷绿台(网络图)

日升昌曾经以“世界上最好的”和“连接世界”而闻名。票号集中在日升昌所在的西街,街上有厚重的木门,屋檐下有彩画,还有名牌商店的招牌。四合院的第一个入口是柜台和会计室。第二个入口是员工住宅和客房;第三个入口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楼下是一个花厅,楼上是一个仓库和一个服务员的住所,最后一个入口是一个贵宾和高级职员的住所。在西侧,有一个车厢、马厩和马房住宿的走廊。该市还有业主雷绿泰的私人住宅。

平遥票号已有100年的历史。自1910年以来,现代银行业已经出现。银行的经营模式比票号更先进,特别是大银行有外资支持。中国的本地票号无法与外国外币竞争,票号将很快下降。更由于山西票号与清政府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政府的推翻导致票号的逐渐衰落和被时代淘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话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安东尼奥·梅乌奇

梅乌奇把一块与线圈连接的金属簧片插入了朋友的口中,线圈连接导线,通到另一个房间。实际上,金属簧片在这里起到了传感器的作用,正是由于与线圈相连接,从而把它的振动转变成了一种电流。梅乌奇马上意识到这一现象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并立即着手研究被他称之为“会说话的电报机”这种装置。

电话机具有将终端的音波转换为电子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远距离的对方,同时将对方传送来的电子信号再生为语音(音波),使其通话的功能,以及发送可从多个对方中选择的信号(拨号脉冲),告知对方的呼叫音等功能。电话机由将语音转换为电流发送到电话线的送话机、将对方传送来的电流还原为语音的受话机、呼叫对方的拨号或按钮、发送呼叫音的铃声、将这些连接在电话线上执行其功能的线路网等组成。

送话机内有装满碳素颗粒的小箱子,其前方有薄硬铝合金振动板。振动板根据语音振动,振动碳素颗粒,碳素颗粒传导电流,随着颗粒的接触程度,电阻发生变化,生成语音电流。受话机接受对方的语音电流后,在线圈上生成语音电流引起的磁力,振动铁振动板,发出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盘点特斯拉十大发明上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从尼古拉·特斯拉的300多项专利发明中可以看出,他有许多绝妙的想法。不幸的是,特斯拉的想法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他的许多复杂想法只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践中从未成功。因此,特斯拉从未被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托马斯·爱迪生所认可。爱迪生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他给世界带来了一些惊人的、前卫的改革和创新。

这里有一些尼古拉.特斯拉最惊人的创造。

10.特斯拉线圈

1891年,特斯拉发明了特斯拉线圈。他主要使用两个线圈,一个初级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每个线圈都有一个独立的电容。像电池一样,电容器可以保持电荷。这两个线圈通过一个火花隙连接,火花隙穿透空气点燃火焰。实验的结果是,特斯拉线圈可以产生“人造闪电”,通过设备的主体发出电流,并产生微弱的电风。

特斯拉发明了这种革命性的创新设备,因为他一直痴迷于用无线电为城市供电。如今,特斯拉线圈主要被爱好者用于研究和娱乐。在科研中心和博物馆可以看到特斯拉线圈。其中一些技术也应用于无线电。特斯拉线圈的重要性在于它让工程师们认识到电的本质以及如何使用它。

9.放大发射机

特斯拉致力于利用无线电传输能量,并相信这可以在高海拔地区实现。因此,在1899年筹集担保资金后,特斯拉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进行研究,在那里他生产了最大、最强大的特斯拉线圈,称为放大发射器。放大器发射器有三个直径为52英尺的线圈。它能产生数百万伏特的电流,产生“人造闪电”,可达130英尺,是当时最大的人造闪电。

问题是,在那些日子里,特斯拉的想法有点过于雄心勃勃。无线电直到2010年中期才发展起来,直到2015年才在家庭中广泛使用。虽然这个特殊的项目没有成功,但它的前景仍然是可观的。放大发射机是特斯拉发明的沃登克莱弗塔的前身,它可以传输电能并免费向世界提供通信。1901年,特斯拉开始在沃尔登·克雷弗塔进行实验,但随后投资者退出了该项目。实验场地在1915年被法院没收作为抵押品。该项目击败了特斯拉,后者不得不申请破产,还面临精神崩溃。

8.特斯拉涡轮机

20世纪初,世界目睹了活塞发动机在汽车工业中的崛起。为了与活塞式发动机竞争,特斯拉开发了自己的涡轮机。特斯拉的涡轮机是无叶片的,使用光滑的圆盘在燃烧室中旋转。在燃料带着圆盘进入主燃烧室之前,燃烧将驱动机器运转。

燃烧可以使圆盘旋转,从而驱动发动机工作。特斯拉在1909年测试了发动机,发现它可以达到60%的燃烧效率。让人深思的是,目前我们只获得了42%的燃料能量转换率。然而,由于商业性质,燃料销售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活塞发动机仍然是规范的今天。

7.图像映射

1895年,德国科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一种神秘的能量,他称之为x光。他注意到当他把摄影胶片放在手和铅屏之间时,手骨的图像会出现在胶片上。不久之后,伦琴将他的研究成果和他妻子双手的照片公之于众,从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那种照片中,你可以看到伦琴妻子的手骨和她手指上的结婚戒指。

有证据表明,在伦琴公布他的研究结果之前,泰斯拉就知道一些关于x光的事情。伦琴发现这项技术之前不久,1895年一场大火摧毁了特斯拉的实验室,他的研究终止了。泰斯拉受到伦琴发表的研究结果的启发。他用真空管制造x光,他形成的图像被称为阴影图。特斯拉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拍x光片的人。他拍了一张穿着鞋子的脚的照片,然后把照片发给伦琴,祝贺他的发现。伦琴立即回信给特斯拉,称赞他拍摄了一张特别清晰的图像。图像地图在x光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x光机从未能产生像特斯拉那样清晰的图像。

6.收音机

谁发明了收音机一直是有争议的焦点。1895年,特斯拉准备在50英里外发射无线电信号,但在此之前,他的实验室被烧毁,从而推迟了测试。与此同时,一个名叫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意大利人正在英国研究无线电报,他的设备于1896年获得专利。他的系统与特斯拉的非常不同。它只使用两个频道,但不能长距离传输。特斯拉的发明使用了多个通道,从而使系统更加强大。

特斯拉于1897年在美国申请专利,并于1900年获得批准。1900年,当马可尼向美国专利局提交无线电专利申请时,该申请被驳回,因为它与特斯拉的发明过于相似。马可尼并不气馁,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拥有像安德鲁·卡内基和托马斯·爱迪生这样的坚定支持者。

1901年,马可尼通过了包括特斯拉振荡器在内的几项特斯拉专利,从而能够跨越大西洋传输信号。1904年,专利局在没有给出明确理由的情况下撤销了他们的决定,称马可尼的专利是有效的,使他成为了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可尼在1911年和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特斯拉起诉了他的公司。不幸的是,特斯拉当时太穷了,无法与大公司竞争。直到1943年,特斯拉死后几个月,最高法院决定维持特斯拉的专利,此案才得到裁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日本发明可控转基因水稻,何时成熟农民自己说了算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媒体称,在开发出可以按需开花的转基因水稻后,农民将能够在未来控制作物的成熟度。不管我们的农业技术如何发展,室外作物仍然取决于天气。日本科学家希望改善这一问题,以便作物能够根据另一种物质(杀真菌剂)生长。

《泰晤士报》网站3月27日报道,“如果有一个控制开花的系统,那么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种植作物。”。东京大学教授岩井正子说。花期前后的生长状况对采收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控制花期是关键。"你可以控制收获的质量,延长生长期,获得更好的产量."

他特别感兴趣的是这个想法如何能改变水稻。一些商品水稻品种只能在日本的特定地区生产,因为它们的生长速度不同。

“例如,如果我们想在日本北部的北海道种植晚稻,花期将会很晚,在九月。那时已经很冷了,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收割。”如果这种水稻能在八月初开花,它将会有一个好收成。同样,控制开花时间也可以帮助日本的主要农作物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他说。

发表在英国《自然植物》杂志上的井上康弘的研究首次将转基因水稻培育成不会开花的水稻。然后,他和他的同事对作物进行了改造,使得它们的开花控制机制只有在接触到特定的杀真菌剂时才会被激活。喷洒杀菌剂一个半月后,水稻真的开花了。如果不喷洒,它就不会开花。

泽刚说,研究人员现在希望将实验转移到稻田,看看它是否能在实际环境中带来更好的收成。他还说,同样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重要的作物,包括玉米和小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火柴的发明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画火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过去,人们通常有四种取火方法:摩擦法、敲击法、挤压法和光学点火法。其中,第一种是摩擦点火和冲击点火。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个故事,说是燧人教人们钻木生火。所谓的“钻木生火”是指用一根木棍站在另一块木头上,用力旋转木头,使其通过摩擦产生热量而变得愤怒。

在古代,燧石主要是用来互相撞击来取火的。当钢铁可用时,人们转而采用用燧石撞击铁块来生火的方法。

更科学的取火方法出现在18世纪末的罗马。当时,一些人使用一根一米多长的大木棒,并在其顶部涂上浓缩氯酸钾、糖和树胶的混合物。当人们想用火时,他们把木棍的顶端放入装有硫酸溶液的容器中,使两者相遇并产生化学反应而燃烧。这是火柴的雏形。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发明了一种类似现代火柴的引火棒。这项发明也是非常偶然的。一天,沃克正集中精力试生产一种猎枪用火药。方法是将金属锑和钾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棍子搅拌。这样,棍子的一端就被金属锑和钾的混合物粘住了。后来,他想把粘在棍子上的混合物从地上磨碎,这样棍子就可以用来搅拌新的混合物。然而,就在他在地上使劲擦棍子的时候,一团火焰突然“冲”地燃烧了起来。

这个发现让沃克非常高兴。他想:如果人们能使用他们发现的方法制造火种,那将是多么的方便。因此,他开始根据他发现的方法开发火柴。1827年4月7日,约翰·沃克制作的第一盒火柴售出。他的84根火柴是一盒,卖一先令。火柴盒的一端贴有一小片砂纸。火柴头夹在砂纸中间,向外拉,火柴点燃。从那时起,比赛已经在全世界普及。

1830年,黄磷火柴再次出现。这些火柴一擦就能点燃,但是它们很容易危险,而且它们的烟有毒。1835年,另一个人发明了一种安全无害的红磷火柴。到1848年,德国人已经发明了如今普遍使用的安全火柴。火柴的发明为人类使用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这项发明拯救了你的腿

全文共 2639 字

+ 加入清单

自动扶梯、平行自动扶梯或自动扶梯,就像奥的斯电梯公司在1955年申请专利时所称的那样,仅仅是上天给机场乘客的礼物,大大减轻了那些疲劳不堪、无法忍受长途跋涉和需要穿越机场的人的负担。

照片:1955年,奥的斯电梯公司在工厂外展示了拖车模型。照片来源:奥的斯电梯公司

然而,自动跑道的制造技术实际上出现在机场之前,甚至促进了飞行的发展。

“你想怎么叫都行。自动化轨道实际上是传送带的另一种简单变化,”奥的斯电梯公司档案经理史蒂夫·甘霖说。事实上,早在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就首次引入了自动步道的概念。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有一条“移动人行道”,可以将行人的速度转移到其他展览区域。“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航空航班的增加和机场的逐渐扩张,自动人行道才开始普遍使用,”甘霖说。

1955年,当奥蒂斯·特拉夫-奥特尔(Otis Trav-O-Terrar)问世时,一篇文章宣称:“这个人的祖先随商队向西跋涉,但他不想把行李从候机楼拖到300英尺以外才登上飞机。”

第一条机场自动跑道出现

世界上第一条自动机场通道在达拉斯爱菲尔德机场建成,该机场自1958年1月开始运营。

当时,乘客可以走自动轨道在主航站楼和机场三个航站楼的入口之间穿梭,但“不幸的是,这些现代化设施在最初使用阶段造成了许多问题,不仅导致机械故障,还损坏了女性乘客的衣服和高跟鞋,甚至还轻微伤害了一些有扶手的乘客,”达拉斯飞行博物馆(Dallas Frontiers of Flight museum)馆长布鲁斯·布莱克利(Bruce Bleakley)在一本即将出版的记录拉夫菲尔德机场历史的书中写道。

照片:世界上第一条自动化机场走道在达拉斯拉菲尔德机场竣工。来源:飞行前沿博物馆

拉菲尔德机场也是早期自动跑道悲剧的发生地。

布里克利写道:“1960年元旦,一名两岁的女孩因衣服被传送带夹在自动扶梯一端底部的金属踏板上而死亡。”。然而,自动人行道仅暂停6个月就恢复了运行,旁边还有额外的安全装置和工作人员。

然而,“臭名昭著的”拉菲尔德机场自动跑道并没有阻止其他机场采用这样的现代化设施。

1960年,美国航空公司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第四个航站楼安装了一条名为“太空道”的自动人行道,并邀请当时的喜剧女王露西尔·鲍尔协助开幕式。

图片:美国航空公司邀请喜剧女王露西尔·鲍尔在自动步道的开幕式上支持“太空之路”。照片来源:flightpathmuseum和学习中心atlax

航空趋势研究网站airlinetrends.com的创始人雷蒙德·科洛说:“就像登机桥一样,自动跑道是喷气式飞机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机场在20世纪60年代扩大了,因为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飞行。这意味着乘客必须走更远的路才能从主航站楼到达登机口或登机口。”

现在,随着机场面积变得越来越大,等候区变得越来越长,自动步道自然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起点没有改变,”美国建筑设计公司科尔根航空部主管乔纳森·梅西说。"安装自动步道的初衷是减轻乘客上登机口的负担。"

自动跟踪艺术

自动步道的设计是让乘客步行而不是步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步道一定很无聊。

费城国际机场形象总监兼首席策展人莉亚·道格拉斯(Leah Douglas)说,将艺术品放在机场自动人行道的两侧“可以将漫长而无聊的等待转变为人们可以享受的视觉体验”。费城国际机场三条自动跑道的两边都是艺术作品。

最近,联合航空公司拆除了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C航站楼的自动人行道,以“改善客流和优化飞行体验”然而,发言人查尔斯·霍巴特表示,联合航空公司目前还没有计划拆除霓虹灯雕塑“天空的极限”下方的自动人行道,以及连接B航站楼和C航站楼的地下通道。

照片: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自动人行道下的霓虹灯雕塑《天空的极限》。照片来源:奥黑尔国际机场

美国的许多机场都在自动跑道上摆放艺术作品和/或演奏音乐旋律,例如底特律大都会机场的光隧道设备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人行桥的连接设备。

照片: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人行天桥连接装置。照片来源:伊莱格兰

照片:洛杉矶国际机场自动跟踪广告《广告狂人》。资料来源:洛杉矶国际机场

LAIA的自动人行道甚至出现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比如1967年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电影《毕业生》,以及美国电影公司的《广告狂人》第十季

更快、更高效的自动追踪

基本上,自动人行道实际上是一条步行传送带。多年来,奥的斯电梯、通力、迅达和蒂森克虏伯等制造商更新了许多设计,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节能自动步道在欧洲和其他国家非常流行。它们可以根据乘客是否乘坐而加速或减速。然而,美国政府法规暂时不允许使用这种自动跟踪。

照片:然而,在2011年,波特兰国际机场安装了一个停站/起步跑道。在不久的将来,巴尔的摩华盛顿国际机场也将为其自动人行道安装节能设施。在波特兰国际机场停车/起步。照片来源:波特兰港

自动步道的未来会是什么?蒂森克虏伯开发了一种叫做ACCEL的磁悬浮高速高负荷自动人行道。ACCEL自动步道以步行速度开始,最大速度为7.5英里(约12公里)。

蒂森克虏伯北美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巴斯(Patrick Bass)表示:“当自动拖车到达目的地时,传送带会减速至自动拖车的标准速度,当你离开时,就像在普通的自动拖车中一样。”。

“这对机场和航空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乘客登机和登机的速度已经提高了,”他说。

蒂森克虏伯快运ACCEL道尚未在机场投入实际使用,但巴斯表示,目前有三个大型机场(没有一个是美国机场)竞标。

图片:ACCEL磁悬浮高速高负载自动轨道设计。资料来源:蒂森克虏伯

照片:早期非磁悬浮版本的涡轮轨道自动拖车。资料来源:蒂森克虏伯

与此同时,旅行者可以首先体验早期非磁悬浮版本的ACCEL自动拖车,命名为Turbo Track。2010年,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推出了Turbo Track。

机场发言人沙宾·哈尼法说:“旅行可能会很累,压力很大,帮助乘客缩短旅程时间只是我们努力改善飞行体验的一部分。”。

这就是自动追踪的过程。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在自动步道上骑行时应该遵循的礼仪和骑行方法:是向前还是静止不动?

“不管怎样,”艾米丽邮政研究所的丹尼尔·波斯特·森宁说。然而,被广泛接受的做法是站在右边,从左边通过。

“在机场,人们的日程被打乱了,”苏宁说。“有时他们会迟到,有时他们会急着赶一趟昂贵或非常重要的航班。因此,不堵塞通道既礼貌又明智。同时,请记住自动步道不是攀登架,不是游乐场,甚至不是玩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电灯泡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1

电灯泡是亨利·戈培尔发明的。人们通常认为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实际上不然,1854年,美国人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碳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中通电发光。

2

最先发明灯泡的是亨利·戈培尔,他出生于德国,是一名精密机械发明家,在1848年的时候他移民到美国。亨利·戈培尔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

3

亨利·戈培尔是灯泡的最先发明者,而爱迪生却是改进者。正是因为爱迪生的改进,才让普通家庭也都能用上电,可以说他对灯泡的改进是具有重大贡献。

4

灯泡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作的一种弧光灯。但是它的光线太强了,根本不适合家庭使用。爱迪生共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1880年,爱迪生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物美价廉,深受大众欢迎。直到1904年的时候,通用电气发明了比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这种乌丝灯从1907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说,灯泡最先是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的,而爱迪生是在之后发明和改善白炽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为机器服务发明的空调

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在盛夏,当无法忍受酷热的人们冲到空调前享受凉爽的空气时,恐怕他们不会认为这种防止酷热的常用工具是上个世纪一个每周仅挣10美元的美国人发明的。他是威利斯·哈维兰·凯利。

1902年冬天,一个25岁的美国男孩凯利去火车站乘公共汽车。在站台上等公共汽车时,他盯着面前的浓雾,等了一会儿陷入了沉思。最近几个月,作为一家生产供热和排气系统的公司的工程师,他一直对如何在降低湿度的同时冷却空气的问题感到困惑。

威利斯&布尔。哈菲兰&公牛;威利斯·哈维兰电信公司(网络图)

以前,人类在如何自由调节温度方面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早在数百年前,人类就已经掌握了加热的技术,使得冷变热变得容易。然而,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变热为冷呢?人们在努力探索,但毫无结果。

直到1758年,英国化学家约翰·哈雷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用乙醚制造了冰。但很快哈雷因病去世,富兰克林进入政界,人工降温的研究停滞不前。几十年后,在1842年,疟疾和黄热病在佛罗里达州流行。约翰·戈里博士发明了一种制冰冷却装置来冷却病人。几年后,哥里获得了专利。然而,除了体积大、效率低之外,这些制冷装置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由于制冷前需要冰,空气温度降低,而湿度不可避免地增加。

哥里制冰机比例模型的四分之三(目前在约翰·哥里国家博物馆)(网络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人会想到改进制冷设备的问题是由年轻的美国人盖伊·凯利解决的。威利斯·哈维兰和凯利小时候喜欢数学。他的母亲擅长修理钟表、缝纫机和家用电器。他也热衷于修理和发明它们。1902年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后,他加入了布法罗锻造公司,一家生产加热机器、风箱和排气扇的公司。他在研发部门做供暖工程师,周薪只有10美元。

在帮助公司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后,开利接管了一个“麻烦”的客户——布鲁克林印刷厂。那年夏天,工厂的印刷质量大幅下降。聪明的开利马上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那个夏天的湿热天气对印刷质量有很大影响。纸张变形、油墨干燥、温度和湿度不稳定成为影响印刷质量的主要因素。他找到了国家天气表,并精确计算了印刷所需的温度和湿度。然而,降低温度并不难。我们怎样才能降低湿度?

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凯里仍无济于事。下班等车的时候,他盯着浓雾,陷入了沉思,心里暗叹:遇到的问题真像这飘渺的雾,他找不到一点线索!一滴,两滴,平台一侧的雾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当含水量相同时,空气温度越低,湿度越高,就像他面前的雾气一样。当湿度达到饱和时,空气凝结成珠子。那么,如果空气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水平,使其从水中凝结出来,然后集中排放,空气的湿度会降低吗?

开利及其冷干机(网络图)

开利立即着手设计图纸和生产零件。很快,一种电动“空气处理器”在1906年被发明并获得专利。后来,开利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公司,生产空调设备。这就是开利,它曾经是“空调行业的领导者”。

今天,开利仍然活跃在世界空调舞台上。在纪念开利发明空调100周年的国际会议上,开利强调,如果没有空调,世界的工作效率将降低40%。这种说法的准确性还有待验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空调已经成为人们在夏天降温的唯一武器。美国人还特意将开利1922年制造的第一台离心式空调放在华盛顿国家博物馆供人们参观,以纪念这项造福人类一个世纪的伟大发明。

空调房的凉爽夏天(网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排球赛点是多少分?排球是谁发明的?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排球赛点如果是在前四局中出现的话是24分,如果是第五局出现的话就是14分。排球比赛中一方拿到了该场比赛的最后一个球的发球权,即为拿到了本场比赛的赛点。

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由韦廉姆.G.摩根发明;1900年左右,排球自美国传入加拿大。1905年,排球传入古巴、巴西、中国等国家,成为当时风靡美洲的一项时尚运动。1949年,首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办。排球最高级的组织机构为国际排球联合会,截至2020年9月,共有222个协会会员,分属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南美5个洲级排球联合会。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全国性专项运动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