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气压止血带的压力值范围和时间优秀9篇

话说爱笑的人最美,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今天你笑了吗?或者因为各种压力而愁眉苦脸,心情压抑?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缓解压力的食谱,希望能帮到你。

浏览

5208

文章

9

篇1:上肢止血带的压力范围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九寨沟地震让我们的国民受到了重创,死伤无数,天灾人祸我们无法避免,在这次灾难中,伤员主要是肢体受伤,比如上肢受伤,上肢出血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止血带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因为失血过多会有生命的危险,但是使用上肢止血带的压力范围是多少,大家注意过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小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了以下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上肢止血带的压力范围。

上肢止血带压力一般为250~300mmHg,若压力过高,可能引起止血带麻痹,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所以大家要注意使用上肢止血带的压力范围是250~300mmHg,严格遵守,不要出现二次伤害。

大家知道上肢止血带压力范围还需要知道一下止血带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气袋、显示表是否完好。2.使用部位要正确,上止血带前在皮肤表面垫一个薄棉垫,宽度超过止血带的两侧各1~2厘米,止血带扎好后外层用绷带固定。应选择大小适当的气压止血带。3.勿让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积聚在止血带下方,以免引起皮肤刺激症状或灼伤。4.充气后记录时间,时限为1小时,间歇5~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每15~30分钟应检查压力指数并及时提醒术者。

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想要告诉大家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的具体内容,其实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里面有很多关于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的知识内容,可以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困惑,好的,咱们下次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气压止血带的压力范围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被小刀、菜刀等尖锐的利器割伤或刺伤时,乍看之下,好象伤势很严重。血会一直流,但其实不必担心,虽然看到血会令人慌张,但应保持沉着。割伤出血时,如果伤口不干净,要用清洁的水来冲洗。另外,为了保护伤口,要裹上纱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气压止血带的压力范围

止血带由控制器、气路导管、止血袖带、肢体保护巾组成。止血带应能测量肢体止血所需的止血压力,并显示推荐设定压力值。止血带的设定工作压力可调节范围0kPa~70kPa。止血带连接标准止血袖带(9CM*60CM,矩形袖带),从0kPa上升到70kPa的充气时间不大于20s;止血带的设定时间可调节范围:0min~120min。止血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噪声不大于65dB(A计权)。止血带的止血袖袋应能承受不小于80kPa的压力。电气安全要求应符合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止血带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肢体周径、年龄选择合适的止血带。一般成人上肢用中号止血带,下肢用大号止血带,小儿的上肢用小号止血带,下肢用中号止血带。

手指压迫止血法可用于动脉出血,将伤口附近的动脉压闭临时止血。一般均先试做局部压迫止血,如出血不止,则需要相应的动脉近端加压,如止血带止血。 具体步骤如下。

1头部出血:一手扶住伤员额部以固定大部:另一手压迫外耳前上方的领钱动脉。

2颜面部出血:一手固定伤员头部,另手的拇指压迫位于下颌用前下方的面动脉。

3头颈部出血:站在伤员面前。一手放于颈根部.拇指在前,2~5指在后。拇指触到颈总动脉搏动后即将颈总动脉压在第六颈椎横究上。但要注意,紧急时才能采用颈总动价压迫法,只能压迫一侧,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以免引起脑缺血。

4肩部出血:用拇指摸到锁骨下动脉,用力向后向下将动脉压向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在肘窝尺侧(通常测血压处)摸到防动脉搏动,用拇指压迫。

6手掌、手背出血:摸到挠动脉、尺动脉的搏动处,用双手拇指压迫。

7下肢出血:大腿根部腹股沟不沿摸到股动脉搏动处,用双手拇指重叠将股动脉往深处压迫。

8足部出血:摸到足背动脉或内外踝动脉搏动处,用拇指压迫。

更多紧急止血方法,尽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感谢大家的参与,明日话题: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是怎样一个情况?据小编了解,气压止血带充气后记录时间,时限为1小时,间歇5~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每15~30分钟应检查压力指数并及时提醒术者。以下详细内容,仅供参考。

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

捆扎止血不当会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受伤患者,用电线、布条、绳子、橡皮筋等将受伤肢体上方捆扎止血后来到医院,医生给患者检查受伤情况时,经常发现由于捆绑过紧或捆绑位置不对,捆扎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受损,严重者引起肢体远端的缺血坏死。

若捆绑已超过9小时伤员才转运到医院,医生一般不再立即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所以,除非必需,也可使用别的方法止血。

以上紧急止血方法由整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下期精彩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气压止血带的工作压力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使用气压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上止血带前在皮肤表面垫一个薄棉垫,宽度超过止血带的两侧各1~2厘米,止血带扎好后外层用绷带固定。那么气压止血带的工作压力是多少呢?且看以下分解。

国内常用气压止血带上下肢压力设置:

上肢工作压力:①250~300mmHg②常用300mmHg(40kpa)

下肢工作压力:①400~600mmHg②常用450mmHg

止血带分成人、儿童、上肢、下肢等规格,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带。儿童禁用橡胶止血带,而且橡胶止血带多使用与成人大腿重伤三分之一部位。应尽可能选择宽的止血带。因为宽的止血带和皮肤接触的面积较大,能以较小的压力提供止血效果,对止血带边缘的神经所造成的压力较小,减少对神经和组织的损害,如疼痛、起水泡、拧伤和皮肤坏死等。困扎止血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太松达不到止血效果,太紧在充气前已经阻断了静脉回流,而此时动脉在充血,患肢处于充血状态,易导致组织肿胀。充气时不能太慢,否则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应严格掌握压力的大小,选择压力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根据病人的年龄、收缩压、止血带的宽度、肢体的大小而决定。

止血小妙招:假如伤口比较小的话,可以将一片阿司匹林溶解在水里,用棉签或棉花球蘸取药水涂在伤口上。阿司匹林不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舒缓皮肤;也可以选择涂止汗剂,因为大多数止汗剂都含有氯化铝,这种化学物质有助于收缩血管和凝结伤口。可以先将止汗剂喷在棉签上,然后再涂于患处。

今天介绍的是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朋友们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吗?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我们下期给大家准备的讲座内容,小编在期待您的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气囊止血带的压力范围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创伤。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所以出血严重就要用到止血带了,那么气囊止血带的压力范围是怎样一个情况呢?且看以下分解。

肢体手术操作中合理使用气囊止血带,可以减少术中失血,使手术野暴露清晰、利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但如果使用不当,常出现止血带反应,如止血带疼痛、肢体缺血、神经损伤、肺栓塞、甚至休克等。为探讨科学合理使用气囊止血带压力,提高止血带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通过下肢手术气囊止血带压力的研究认为,科学地制定气囊止血带压力很有必要。

止血带捆绑方法不正确止血带捆绑过松,充气时止血带向外膨胀成球形,使止血带未达到压迫血管的压力;止血带下保护布套过厚或不平整,使捆绑止血带时布套产生皱褶,影响止血带与血管紧密相贴,使压力分布不均匀;捆绑时未与肢体垂直,可能造成止血带滑脱变松或使压力分布不均匀而造成止血带失效;捆绑时用绑带固定止血带松紧不一或太窄,造成止血带在充气后向较松处膨出,使压迫血管的压力过低。止血带的压力的确定应遵循在起到止血作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压力的原则。具体压力值可参考以下范围。

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250mmHg)。

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上止血带的部位要在创口上方(近心端),尽量靠近创口,但义不宦与创口面接触。

②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必须先衬垫绷带、布块,或绑在衣服外面,以免损伤皮下神经。

③绑扎松紧要适宜,太紧损伤神经,太松不能止血。

④绑扎止血带的时间要认真记录,每隔半小时(冷天)或者1小时应放松一次,放松时间1~2分钟。绑扎时间过长则可能引起肢端坏死、肾功能衰竭。

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我们明天继续播报,请大家关注,关注更多紧急止血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气压止血带的压力值范围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会有很多意外令人所料不及,往往有一些小嗑小碰发生,一旦擦伤就会有出血现象,那么有出血的话要如何处理呢?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以及气压止血带的压力范围都需要我们来掌握一些。

出血的紧急处理,止血带一般用于动脉出血,其特点为出血呈搏动性。可用橡皮管或毛巾等物作为止血带。捆扎时先抬高伤肢并垫以4~5层纱布或干净毛巾,在靠近出血部位近心端捆扎止血带;其压力以能阻断动脉血流为度,正确时肢端应为苍白色;要标明上止血带的日期和时间。止血带捆扎应定期放松,上肢每0.5~l小时、下肢每1~1.5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5分钟,不得超过15分钟。放松时,应该压迫伤口,以免失血过多。

伤口出血时,如果不干净,要用清洁的水来冲洗。另外,为了保护伤口,要裹上纱布。如果血液是慢慢渗出,就把纱布稍微包厚一点,并在伤处扎紧绷带。然后把患部置于比心脏高的部位,即可止血。若是这样做还不能止血时,或是血液大量喷涌而出,就要赶快请救护车来。在救护车到来以前,要压住患处接近心脏的血管,接着再施下列的指压法:

1、手指出血──以另一只手用力压住受伤手指的两侧。

2、手、手肘出血──以四只手指用力压住上臂内侧隆起的肌肉。要是仍然出血不止,那是因为没有压住出血的血管,故应重新改变手指的位置,再做一次。

3、上臂、腋下出血──这种情形必须靠第三者的帮忙,用拇指向下、向内用力压住锁骨下凹处。

4、脚、胫部出血──这种情形也需要第三者来协助。患者仰躺、脚部微微垫高,施救者用二只拇指压住患者的股沟、腰部、阴部间之血管。

气压止血带的压力值范围: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由于时间关系,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近期小编还会给大家带来其他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请大家保持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气压止血带的使用压力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捆扎止血不当会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受伤患者,用电线、布条、绳子、橡皮筋等将受伤肢体上方捆扎止血后来到医院,医生给患者检查受伤情况时,经常发现由于捆绑过紧或捆绑位置不对,捆扎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受损,严重者引起肢体远端的缺血坏死。那么问题来了气压止血带的使用压力是多大?以及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呢?且看以下分解。

在给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彻底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缓慢将气打入止血带内。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250mmHg)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

止血带止血的方法。操作要点:

1、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在大腿的中上部

2、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有衬垫,松紧适度

3、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40~50分钟要放松3~5分钟

4、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可以止血呢?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绿色的:三七,蒲黄,大蓟.属于中药类的植物,野外比较好找.

偏方类:火柴皮(擦火柴部分),烟丝,鳝鱼血(鳝鱼血图在纸上晾干后备用)

药物:云南白药.

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按住伤口止血.

以上仅适用于小伤口止血.大伤口那就要先简单包扎止血,然后去医院。

以上紧急止血方法由整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气压止血带压力的选择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气压止血带是四肢手术时骨科常用的止血带器械,观察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骨科403例四肢手术患者应用气压止血带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绑扎方法,及恰当的压力和严格规定的时间。小编认为这种其他式止血带具有减少出血.充分暴露术野,缩短手术时间,术野渗血少,手术台面污染率低,利于手术操作的有点,显而易见,术中应用止血带时给予相应的物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止血带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极大幅度降低血资源的应用,患者耐受性提高,经济负担减轻,有利于术后早起康复。那么咱们就进入今天的话题,气压止血带压力的选择,请注意收看。

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彻底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慢慢的将气打入止血带内。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250mmHg)。并且准确记录气压止血带充气时间,上肢以1h,下肢以1.5h为限,时间到时,需提前通知手术医生做好放气准备,如需继续使用,应先放气5~10min后再充气并重新记录时间;松止血带时,放气要缓慢,以免血压急剧下降引起休克。手术完毕去除止血带后,检查病人皮肤有无损伤,必要时局部按摩数分钟。

使用气压止血带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1、术前未检查止血带是否漏气。

2、选用止血带的型号不当。

3、手术医生驱血操作不当。

4、上止血带的部位不当。

5、充气压力不当。

6、上止血带部位未用纱布衬垫保护或衬垫太薄保护皮肤。

7、肢体消毒时未将止血带周围的碘酒脱干净,导致化学灼伤。

8、充气压力过大挤压局部皮肤组织或者因衬垫皱折导致局部皮肤受力不均。

9、充气时间过长。

10、充气压力过大。

11、病人耐受力差。

以上紧急止血方法有提供,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下期精彩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气压止血带压力过大怎么办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气压止血压力过大怎么办?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绑止血带时,止血带下要放置一个小单(布),并使接触皮肤面保持平整。止血带要绑的松紧适宜,通气管要放在肢体近端,即可防止污染手术野,又便于打气。气压止血带外最好再缠固定带或绷带加压固定,防止充气后滚动;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彻底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缓慢将气打入止血带内。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250mmHg)。

手术前台下捆扎的误区:

(1)捆扎过松或压力不足,出血多;

(2)捆扎过紧或压力过大,易产生并发症;

(3)捆扎前缠绕保护肢体的无菌巾未铺平,使其受力不均匀,易产生水泡;

(4)止血带使用超过时限,病人疼痛难忍;

(5)捆扎位置不当,压迫神经,造成麻痹;

(6)充气过后止血带涨开或脱滑,延误时间;

(7)通气管与止血仪衔接不紧或中途脱落;

(8)多个肢体同时放松止血带,造成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更多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尽在,感谢大家的收看,本期讲座到此结束,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请大家继续关注新闻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