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223

文章

3

篇1:具有悠久历史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

全文共 1760 字

+ 加入清单

江西文化发展的历史中,江西的传统建筑文化逐渐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江西的传统民居建筑充满了人情味和江西的乡土气息,其装饰图案也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下面的文章带你领略多姿多彩的江西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赣派古民居特色鲜明,讲究实用。因地缘关系和经济文化背景、地理气候的近似,赣派古民居与徽派古民居建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同属于天井式建筑,但赣派古民居更加注重内部构架和陈设上的实用性,较少有徽派古民居建筑大面积的雕梁画栋,出檐用斜撑而不用斗拱,建筑两侧的马头墙一般不如徽派建筑发戗早、起翘高,人字型屋面下端直接为檐口,正面檐口线有一字型和凹字型。

吉安一带建筑外墙多用眠砖,南昌与抚州多用单丁斗砖,墙体下部多用麻石、红石勒脚,清水外墙,青灰瓦。

赣派建筑中主体建筑部分高大规整,辅助房则因地段的原因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很不规整,它们围合在主体建筑两侧,这样从外看住宅的外形变化就丰富起来。屋架较高,约六米,这是赣派建筑的一个特征。由于住宅沿巷子密集排列,互相之间有多侧门贯通,遇到紧急情况,能很快疏散,这使得赣派建筑的功能性大大提高。

赣派民居正门造型装饰丰富,除一字门外,还大量使用八字门、牌坊式门和贴壁垂柱门,大门石材除红石外还普遍使用豆绿石。南昌、抚州大门以石雕为多,吉安与赣南则以砖雕为多。从门的装饰来说,多在门墙上做门罩,用青砖做柱子,并有精细的砖雕。赣派民居在指导思想上依然恪守儒家的中庸与内敛,强调建筑的坚固实用,不论是粗犷大方、严守“三间五架”的明代民居,还是精巧细致、开间众多的清式住宅,都较多地坚守了这一点。

赣派古民居建筑较为重要的元素是天井,“天井”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式样,但赣派古民居的天井仍具有自身特点。天井具有解决建筑内部的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因此赣派古民居建筑前平面结构基本单位“进”,就是以天井为中心展开的居室组群,以“进”为单元纵横组合,可以连接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建筑群体。

赣派古民居建筑基本采用木构架承重,砖或土外墙只起到围护作用,因此不少房屋外墙倒塌,而木结构却完好无损。现在遗留的赣派古民居大多为清代的穿斗式结构,只有少数因减柱或空间变换的需要要少量加入抬梁式结构。

同时赣派古民居建筑精心规划,注重风水。赣派古民居建筑往往处于一个和谐完备的人居体系当中。它既注意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也注意与祠堂、庙宇、牌坊、门楼、戏台等功能性建筑有机结合。一般村庄创建或改造,都经过精心规划。很多古村都建于河流或湖泊旁边,这样可以使居住者就近获得可直接使用的水源,还可以通过河流与外界进行联系。即使没有天然湖泊,人们也会挖掘人工湖以形成汇聚雨水的水塘。

赣派古民居建筑从传统的风水观念出发,在选址、布局上讲究风水效果,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赣派古民居村落隐映在青山古树之间,在这里,建筑充满了人情味和乡土气息,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建筑作为环境艺术必须植根于周围环境之中,与周围环境氛围有机统一。

处理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观感,还可以更好的装扮环境。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崇尚自然”,好的建筑应与四季吻合。“四时之景不同,而乐意无穷也”,这是一种境界。建筑和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文人山水画,从建筑中观赏自然,从自然中欣赏建筑。在赣派传统建筑当中,绘画中的“线”也体现在装饰图案中,那些建筑装饰图案带有鲜明的纹身特点。

建筑装饰图案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接触、认识周围各种事物,形成形象思维,逐步描绘和创作出来的。“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上,经常可以见到线的运用。流坑建筑中的各式门楣窗雕、砖雕石刻图案和造型正是线运用到建筑装饰中的最好诠释。透窗多施以镂雕,以内外连锁的几何线造型为主体,线条纵横交错,构图完整严谨,线条刚劲有力,曲线各异,显示了健康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赣派民居在设计中充分而理性地运用了线的各种处理技法,通过变化中求统一的形式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造型。赣派古民居建筑设计在理念上也常是这样,利用地形、自然环境等因素串起一条线性空间,用写意的方式来提取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从每一个角度看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心境。

猜你可能也喜欢:

名扬天下的青海特色美食

青海文化的一朵奇葩:青海结婚习俗

特色鲜明的青海饮食文化

青海传统建筑风格与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极具特色的江西樟树盐文化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民以食为天,但是再好的食材没有调味品也是枉然,盐作为最常见也是最好的调味品已经深入人心。随着科技和人们的不断探索,盐也不再只是单纯作为调味品,开发出了更多元的文化,在这里江西樟树市走在前列,将盐发展成特殊的江西文化。

中国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我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我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以及北美的弗吉尼亚有康纳瓦舐盐地,都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海位于离南昌约80公里的千年古城江西樟树,离樟树城区约4公里。在1亿4500万年前,江西原是一片浅海。地壳运动把江西变成了高山深盆,而樟树正处于盆地中央,所以周边残留的海水都不断往樟树这一深凹迁移汇集,在长期干旱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形成了沉积盐矿床。后来,地壳运动把这个沉积物质丰富的盐矿床埋到了千米地下,形成了岩盐矿。

中国樟树,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现代诗人肖草《三都》诗曰:“三都源远起清江,清醇无穷闻酒香;追忆草本觅药和,怒拥晶川入盐乡”。

樟树市以岩盐资源丰富着称,储量全省第一,全国第四。近几年来,樟树市政府充分利用岩盐资源优势,建立了江西省樟树盐化基地,采用市场运作模式,加大了岩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盐化城,堪称赣中“明珠”。

樟树市丰富的岩盐资源,是上天赐予樟树人民的厚礼。有五大优势特点:一是矿床规模大。盐田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9公里,面积133.6平方公里;矿层多、厚度大,矿层多达54层,单层厚度2-3米,主矿层达10.8米,累计厚度40-60米,最大可达194.93米;

勘探报告所确认的金属氯化钠资源储量103.7129亿吨,居全国第4位,其中工业储量占百分之92以上,属特大型盐田。二是质量好。氯化钠品位一般为百分之60-80,单样最高可达百分之95.95,同时有害成份低微。

樟树地下温盐泉富含钠、钾、镁、溴、碘等4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出井温度可达70度,含盐量超过了百分之25,可任意浮起人体,非常适合开发以“休闲、保健、体验、生态和文化”为特征的温盐泉保健旅游项目,是现代康疗度假的新时尚。

你可能也喜欢:

江西书院文化价值,你知多少?

风格迥异的安徽饮食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甘肃彩陶文化

甘肃民间艺术中的“奇葩”-秦安小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江西历史文化名村有哪些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文化名村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载体。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慢慢消逝,只有在那些古老的村落当中,一些比较传统的旧习俗和文化才能够得以留存下来。在江西文化中也有许多传统的历史文化随着一些村落流传至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江西的历史文化名村吧。

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景德镇

浮梁县鹅湖镇高岭东埠村

上饶

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

婺源县江湾镇晓起村

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

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村

婺源县思口镇延村

吉安

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

吉水县金滩镇桑园村

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

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

安福县洲湖镇塘边村

宜春

丰城市张巷镇白马寨村

丰城市筱塘乡厚板塘村

赣州

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

于都县马安乡上宝村

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

瑞金市九堡镇密溪村

寻乌县澄江镇周田村

鹰潭

贵溪市耳口乡曾家村

南昌

安义长埠镇罗田村,水南村

石鼻镇京台村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南昌

进贤县架桥镇陈家村

宜春

万载县株潭镇周家村

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

宜丰县天宝乡天宝村

吉安

吉安县横江镇唐贤坊村

安福县金田乡柘溪村

吉水县金滩镇仁和店村

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

景德镇

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

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

上饶

婺源县思口镇思溪村

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

婺源县镇头镇游山村

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

婺源县段莘乡庆源村

抚州

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

赣州

赣县白鹭乡白鹭村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

铜鼓县排埠镇

新建县大塘坪乡汪山村

南昌县三江镇前后万村

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

江头毛家村

浮梁县西湖乡磻溪村

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

婺源县紫阳镇考水村

横峰县姚家乡兰子畲族村

乐安县牛田镇水南村

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

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定南县天九镇九曲村

赣县湖江乡夏府村

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

莲花县路口镇湖塘村

分宜县分宜镇介桥村

修水县山口镇

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

崇仁县相山镇浯漳村

黎川县华山场洲湖村

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

吉水县白沙镇桥上村

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

永新县石桥镇樟枧村

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曾家村

德兴市银城镇新营村

德兴市海口镇

乐平市涌山镇涌山村

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

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

泰和县马市镇蜀江村

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

青原区富田镇横坑村

猜你可能也喜欢:

佛山最好玩的地方:西樵山

香港文化名人一览

海南好吃的特产推荐

各地婚礼大不同,佛山结婚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