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汽车设计不合理【汇总11篇】

浏览

205

文章

11

篇1:汽车安全与防御系统的设计

全文共 117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个人财富的积累,汽车逐渐变成了人们出行旅游的普遍的交通工具, 同时汽车被盗案例也屡见不鲜。因此如何保证个人或者集体汽车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开发一种更低成本、更方便的视频监控设备—车载安防系统来满足有车大众的需要。

1 系统硬件设计

汽车安全防御系统主要由视频采集及处理模块、3G无线上网卡、嵌入式Web Server、GSM模块及客户端浏览器组成。嵌入式Web Server由Samsung公司的ARM处理器S3c2440 和网络芯片构成。其摄像头首先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给视频处理器, 由视频处理器进行压缩编码, 然后传递给ARM处理器, ARM处理器再将这帧数据与前一帧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相同, 即表明无移动物体, 则丢弃该帧, 以节省存储空间; 如果不相同则表明有移动的物体, 处理器会把这帧数据存储起来, 并启动GSM模块发送报警短信。客户端如果想及时了解车中的情况, 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到嵌入式的Web服务器来查看实时视频。

系统硬件主要有Samsung公司的ARM处理器S3c2440, 3G无线上网卡, 16/32位的ARM处理器实现了MMU、AMBA BUS 和Harvard高速缓存体系结构, 具有独立的16KB指令Cache和16K B数据Cache。网络芯片采用比较常用的Cs8900。

SDRAM 选用两片HY57 V561620 (32M) 。NORFLASH 选用AM29LV 160DB 。NAND FLASH选用32M的K9F 1208 芯片。视频处理部分, 采用硬件的H.264编解码器, 具体采用美国Q pixel公司的QL202B, 它是低功耗实时单片半双工H.264/AVC编码器。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2 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视频采集程序和动态检测程序的编写、嵌入式Web Server的实现以及相关驱动程序的编写与移植。

2.1 视频采集的动态检测

视频采集及动态监测的原理如图2所示。设定摄像头视频采集循环的周期为T, 系统初始化以后, 获得的第一帧图像就保存为背景图像, 接下来每隔时间T采集一帧, 利用背景减除法进行运动目标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是从视频流中实时提取目标, 检测出图像序列中与运动的三维物体相关的点, 滤除图像中与运动对象无关的信息。

该软件使用QT/E的图像处理类库QImage process开发。首先循环采集两帧图像数据, 进行二值化处理后, 分别提取两幅图像的亮度作差。得到背景差分图像后, 与设定的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未超过阀值则丢弃该帧。超过该值则触发报警, 启动GSM模块发送报警信息, 同时告知ARM处理器, 以便ARM处理器进行后续的工作。

图2 视频采集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如何维权

全文共 149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世界已经进入“汽车时代”的今天,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们的朋友,和人类密不可分了。但是,作为工业产品的汽车有可能存在着某些缺陷,在使用中,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也是国家设立汽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原因。那么,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如何维权呢?

与经销商协商解决问题是首选

出现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问题时,与经销商协商解决是最为直接和常用的方式。

在与厂家和经销商协商时,可以事先收集一些证据,清楚地阐述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的原因,并互相听取意见和想法。协商的好处就在于其无需花费高昂的律师费、专家费或检测费等额外费用,也省去了在行政机关或法院之间的来回奔波。因此,推荐争议双方优先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未果遇到扯皮怎么办?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解决。

途径一:试试申请调解

当消费者与汽车厂家或经销商发生难以解决的争议时,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各省市县的消协、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请求出面调解。可以拨打当地的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来咨询具体实施程序。

途径二:利用申诉手段解决

如果调解失败,就有必要考虑申诉程序。消费者可以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工商、交通等行政部门进行申诉。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于申诉案件将依据相关质量申诉处理有关规定执行。可以拨打当地的12365产品申投诉电话咨询具体情况。

途径三: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

当争议双方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根据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相对而言,仲裁和诉讼判决对当事方具有强制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这也是解决双方争议的最终手段。不过,仲裁与诉讼程序牵扯到诸多复杂的过程,而且会消耗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途径四:借助媒体传播力量

对于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还可以向媒体寻求帮助,借助舆论传播的力量来达到解决争议的效果。人民网汽车为出现汽车质量后有争议和问题的消费者开设了汽车质量投诉平台。在这里,消费者可以向我们说明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会对您的情况作出回应。

最后,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中华人民共各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证明责任。”法律如此规定,是由于消费者和厂家相比,在产品技术信息的掌握方面具有不对等性,如果完全要求消费者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证据规则提供专业的技术分析论证则存在显而易见的困难,于是将举证责任分配给具有知识技术优势的厂家承担,也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消费者针对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害,可以选择产品的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厂家进行赔偿,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以强制的法律责任来提醒、警示产品流通各环节的参与者,对产品质量进行层级把关,以最大限度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扩大赔偿义务的承担主体能够有效地保证消费者在遭受侵害后获得多渠道的赔付,降低追偿的风险。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接下来我们将给大家介绍购车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关注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百度汽车机器人全新设计理念是什么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百度汽车机器人采用了全新设计理念,颠覆了传统汽车设计理念。外部设计为自动鸥翼门、全玻璃车顶与外部传感器融为一体,极具未来科技感;汽车机器人车内部不设方向盘、踏板,还拥有超大曲面屏、智能控制台、变光玻璃、零重力座椅等智能化配置。

关于汽车机器人的设计理念:

百度汽车机器人能够通过三重能力服务于人:首先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不仅无需人类驾驶,而且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其次具备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分析用户潜在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此外汽车机器人还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是服务各种场景的智慧体。

汽车机器人能自己就能跑,不需要人开;车内不分驾驶、副驾驶座,所有乘客只需要放松地坐、躺在车内;想订机票、门票,汽车也能扮演智能助理的角色,听懂指令并帮你安排好行程预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厂家承担责任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本应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却总因零部件存在缺陷变身“马路杀手”。那么,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厂家承担责任吗?

小编认为,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厂家应该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中华人民共各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证明责任。”法律如此规定,是由于消费者和厂家相比,在产品技术信息的掌握方面具有不对等性,如果完全要求消费者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证据规则提供专业的技术分析论证则存在显而易见的困难,于是将举证责任分配给具有知识技术优势的厂家承担,也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消费者针对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害,可以选择产品的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厂家进行赔偿,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以强制的法律责任来提醒、警示产品流通各环节的参与者,对产品质量进行层级把关,以最大限度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扩大赔偿义务的承担主体能够有效地保证消费者在遭受侵害后获得多渠道的赔付,降低追偿的风险。

因此,建议有关质量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强制的严厉的关于汽车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不能一出车祸就把责任归咎于道路、超载、驾驶人等等,像这种有关车辆安全、缺陷、质量引起的交通事故应该由汽车厂家直接赔偿,并承担相应的刑事民事责任。

以上内容由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稍后我们将给大家介绍购车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关注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公司设计"飞行汽车" 不需跑道可垂直起飞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汽车公司特拉弗吉亚日前宣称,其设计的第一代飞行汽车“过渡”将最早于2015年投入市场销售。同时,该公司还表示计划推出新一代“过渡”汽车“TF-X”的模型,称这一新型“飞车”将不仅能够停靠在私家车库中,且不需要跑道就能起飞。据悉,这款新型汽车在8到12年内才可上市。

“过渡”飞行汽车拥有两个座椅、四个车轮和一双可以折叠的机翼,因此其既可以作为汽车在陆地上驾驶,也可在作为私家飞机在空中飞行。

2012年,特拉弗吉亚公司成功对第一代“过渡”汽车进行试飞。当时,“过渡”汽车在1400英尺(约为426.72米)的高空中飞行了8分钟。一般客机的飞行高度大约是3.5万英尺(约为1.07万米)。

想要拥有这么一部如同好莱坞电影中的传奇汽车并不容易。首先,它的售价非常昂贵——每辆“过渡”汽车售价19万英镑(约为人民币181万元)。其次,特拉弗吉亚公司表示“过渡”汽车的司机除了要拥有汽车驾照外,还要持有飞行执照,并拥有20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最后,司机还需通过“过渡”汽车的驾驶考试。

然而,在获得业界交口称赞的同时,也有一些批评人士认为“过渡”达不到科幻电影中飞行汽车的标准。

对此,特拉弗吉亚公司回应称,该公司将着手研制下一代飞行汽车“TF-X”,并公布了其设计模型。

该公司介绍称,“TF-X”比第一代飞行汽车更为先进,它内部空间更大,能够“像汽车一样舒适”的容纳4名乘客,能够像直升飞机那样垂直起飞而不需跑道,还可以不间断飞行500英里(约为804.67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汽车设计需要学什么 汽车设计师要学习什么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设计要学人机工程、车辆构造、Alias、机械设计理论、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汽车设计分主要分外形设计和结构设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选择学习的方向。

汽车设计

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

汽车设计技术是汽车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

汽车设计的内容包括整车总体设计、总成设计和零件设计。整车总体设计又称为汽车的总布置设计,其任务是使所设计的产品达到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要求,并将这些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分解为有关总成的参数和功能。

汽车设计内容

1、在设计的时候,要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配件品种,方便维修。

2、考虑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

3、重视汽车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经济与环保。

4、车身设计既重视工程要求,更注重外观造型。

5、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汽车的自身质量。

6、设计要在有关标准和法规的指导下进行。

7、汽车设计是考虑人机工程、交通工程、制造工程、运营工程、管理工程的系统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Photoshop怎么设计时尚炫酷大气的雪铁龙C3-XR汽车海报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photoshop设计时尚炫酷大气雪铁龙C3-XR汽车海报方法,教程真的很不错,而且难度也不是很大,很不错,值得学习,一起来学习吧!

本教程主要使用Photoshop设计大气的雪铁龙C3-XR汽车海报,4个汽车类的场景合成,分别是赛道、车库、雪地、沙漠,教程都不复杂,很幸运地找到一些好的背景图,可以直接用。主要练习的还是色调把控、氛围打造等方面,其中车库篇给出了大致的过程分享,每个场景也都给出了相应的gif过程图及psd文件,使用到的部分素材已打包至附件,可于下方直接下载。做的都比较基础,还是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如何赔偿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属技术密集型商品,但是它也是各种精细物件一起组装成的,如果某个物件出现设计缺陷,很可能就会导致事故,那么,汽车设计缺陷致事故如何赔偿呢?

小编了解到,汽车设计缺陷导致的事故可以属于产品责任纠纷,当事人可以以产品存在缺陷为由,向汽车的销售者或者生产者主张权利。

《中华人民共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中华人民共各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面对缺陷零部件造成的汽车产品安全隐患,车企却选择以不同的态度应对。

一是,经过调查显示,是消费者的驾驶习惯不当引发的事故,与公司无关。早前,德国大众公司发言人称,在中国对超过40起断轴车型进行调查后发现,后轴纵臂断裂均是由于车辆发生追尾撞击后,车主继续驾驶,没有及时维修造成的。无独有偶,长安福特也于早前向媒体发来官方说明函,表示多起事故均为交通肇事引起,而非车辆产品质量问题。其希望广大网友能以事实为基础,遵守法律,不传谣、不信谣。

另一种是车企及时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车型,通过免费的形式将问题零部件替换或修理作为解决方式。例如,梅赛德斯-奔驰日前公布召回2014款奔驰G级汽车,并对受影响车辆进行免费检查,在必要时免费更换相应的零配件以消除风险。长城汽车召回部分H5车型,并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燃油泵总成,以消除安全隐患。

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任陈玉忠表示:“召回是汽车企业的主体行为,一个企业能够发现相关的缺陷,说明这个企业有能力。而且,有些问题确实还是要开展缺陷调查,进一步进行确定,从源头铲除。”陈玉忠表示,10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在汽车召回数中,受缺陷调查影响的召回量逐步增加。这说明,一方面,汽车产品的复杂性在增加;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更加负起质量主体责任。

以上内容由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稍后我们将一起探讨购车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关注更多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基于Zigbee的汽车无线黑匣子设计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引言汽车黑匣子又称汽车行驶状态记录系统,主要由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手持读码器和管理计算机组成。记录仪安装于汽车上,实时监测并记录车辆的行驶数据;手持读码器由掌上电脑和应用软件组成,用于控制和操作记录仪的运行及通过RS232串行口对记录仪进行数据读取;管理计算机用于对原始记录数据进行统计、报表、存储及查询。

1 系统原理与结构1.1 系统介绍 本系统利用MG2455微处理器为核心,基于Zigbee无线射频技术设计了一款汽车无线黑匣子。胎压和胎温的检测通过Zigbee技术与主机通信,该系统包括一装设于轮胎钢圈上的无线监测传送装置及一可供装设在车体驾驶座内的数字接收一显示装置。当胎压和胎温超标时,系统会发出警报。 本系统还具有疲劳驾驶的提示报警功能及记录功能,从而有效遏制司机疲劳行车,保证长途运输行车的安全。1.2 功能与指标 (1)存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同时段的操作和状态信息(如温度、胎压等)并在LCD屏上显示出来,存储的频率为30次/小时。 (2)可以任意地设定参考值,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则报警。 (3)需要使用行车数据时,可通过USB接口直接读取数据至PC或者PDA等个人终端上。USB接口为通用的USB2.0接口。1.3 实现原理 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中,所有的汽车信号的处理及液晶显示等都通过MG2455单片机来处理完成。胎压、加速度等传感信号经过A/D转换后通过Zigbee无线通信传输给单片机。无线监测传送装置包括:一个压力感应器、一个温度感应器、一个连接压力器的差动放大器、一个连接温度感应器的衰减器,一个接收来自差动放大器的压力信号及来自衰减器的温度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的微控制器,且通过一个发送器、一个滤波器将信号经共振型天线传输至数字接收显示器,以利驾驶员可随时掌握轮胎压力温度状况。单片机将I/O口接收到的时钟信号、温度信号与无线接收的胎压、加速度信号一起存储在flashROM中并在液晶模块LCD6029上显示出来,当信号超标时系统能主动报警。USB接口通过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串行口相连,可以将系统存储的信息导出至PC机或者PDA等个人终端上。1.4 硬件框图 本系统从功能上可划分为数据采集部分、数据处理部分、数据存储部分、通讯部分(USB通讯)、显示部分、胎压模块、温度模块、时钟模块。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设计汽车芯片感应防盗系统?

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芯片感应防盗系统是秉承国际汽车界流行的“整车防盗”和“底层防范”的安全理念,运用RFID最新技术,本着安全可靠,简洁实用,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思想,研发生产的新一代汽车防盗系列产品,实现汽车防盗防劫防破坏的安全目的。

芯片式数码防盗器是现在汽车防盗器发展的重点,大多数轿车均采用这种防盗方式作为原配防盗器。

芯片式数码防盗器基本原理是锁住汽车的马达、电路和油路,在没有芯片钥匙的情况下无法启动车辆。数字化的密码重码率极低,而且要用密码钥匙接触车上的密码锁才能开锁,杜绝了被扫描的弊病。目前进口的很多高档车,国产的大众、广州本田、派力奥等车型已装有原厂的芯片防盗系统。

目前芯片式防盗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最新面世的第四代电子防盗芯片,具有特殊诊断功能,即已获授权者在读取钥匙保密信息时,能够得到该防盗系统的历史信息。系统中经授权的备用钥匙数目、时间印记以及其他背景信息,成为收发器安全特性的组成部分。第四代电子防盗系统除了比以往的电子防盗系统更有效地起到防盗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先进之处:它独特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保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识别驾驶者,在驾驶者接近或远离车辆时可自动识别其身份自动打开或关闭车锁;无论在车内还是车外,独创的TMS37211器件能够轻松探测到电子钥匙的位置。

汽车芯片感应防盗系统

1、产品性能

汽车芯片感应防盗系统是秉承国际汽车界流行的“整车防盗”和“底层防范”的安全理念,运用RFID最新技术,本着安全可靠,简洁实用,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思想,研发生产的新一代汽车防盗系列产品,实现汽车防盗防劫防破坏的安全目的。

2、产品构成

该产品由控制主机、数码锁、电子钥匙三部分组成。

3、产品特点

(1)电子钥匙采用目前最安全的美国高科技防磁芯片,不需要电池供电,防水防尘防震。每一把电子钥匙都是滚码技术,全球唯一编码,不可复制,不可模仿,不可改变。

(2)数码锁根据车主习惯可以装置于车厢内任何一个方便隐蔽的地方,只有车主才知道开锁的位置。

(3)电子钥匙和芯片感应锁的身份识别距离控制在10cm之内,彻底解决了在空中以解码和扫描的方式来解码破解的可能性,真正的做到防干扰。

(4)控制主机加装了内置二次防盗装置,更加有效地防止恶意剪线,破坏主机等盗车行为,进一步强化了防盗功能。

(5)安装和使用简便,不改变原车系统状态,不舍弃原车遥控装置,更没有更换电池的烦恼,同时系统系统本身具有自我检测和自我保护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4、操作方法

(1)汽车启动引擎前,先要进行身份验证,车主要用随身携带的电子钥匙去感应隐藏数码锁的位置,距离在10cm内即可。当听到“滴滴”连续二声时,提示身份识别成功,警戒指示灯灭,此时可以用车钥匙正常启动点火开车。若超过了30秒未启动汽车,系统会再次自动进入防盗自锁状态。

(2)汽车熄火关闭引擎后,防盗系统会在30秒后自动上锁,警戒指示灯开始忽亮忽暗,提示防盗系统进入自动警戒状态。此时,如果没有电子钥匙对芯片感应锁的身份识别,汽车无法启动。

(3)如用户选择接通报警喇叭方式,当未进行身份识别前就启动汽车,此时,汽车喇叭鸣叫报警,汽车无法启动。

(4)修车模式,将主卡靠近防盗锁,持续8秒后系统发出“BiBiBi”三声,此时进入修车模式,防盗系统被关闭。要接触修车模式,请重复上述操作。

5、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12VDC±4VDC

工作电流:《20mA

工作温度:-40℃~85℃

负载电流:14VDC/40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影响汽车的设计缺陷有哪些

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样,大多数交通事故不是单一原因引起的,更多是由于一系列不严重的故障或失误环环相扣,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而导致驾驶员失误的罪魁祸首是那些汽车设计BUG(小缺陷)。可别小看这些BUG,表面上看,它们人畜无害,但实际使用,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便,进而影响安全。那么,影响汽车的设计缺陷有哪些呢?

一、粗大的A柱

为保证造型的动感时髦,现在汽车的A柱是一个比一个倾斜。倾斜不是问题,但倾斜的同时又要保证车身刚性和安全性,就不得不对A柱进行加固,最常见的两种加固方法,一是加大加粗,二是双A柱。不管是哪一种,盲区都大得吓人。毫不夸张地说,某些车的盲区大到可以“吞”下一个人或一辆摩托车。

应对:变换车道和转弯时,降低车速,多看几眼,确保没有物体藏在盲区里。

二、全部浅色的内饰

浅色内饰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内饰风格,优点是能提升尊贵感,最大程度掩盖做工和用料的瑕疵。在国内销售的车型,大都提供浅内饰,但并非全部浅色,而是“黑白”,黑色的中控台加浅色的坐椅。有些车型为将尊贵感提升到极致,车内全部用上浅色调,甚至中控台也是,这种设计的BUG非常明显,容易反光,加大驾驶员眼睛负担,长时间行驶,容易劳累。

应对:不要选这样的内饰,眼睛是汽车驾驶最重要的器官,任何增加它负担的设计BUG都不能有。

三、细小的中控按钮

现代汽车配置越来越多,每个配置大都有单独的控制按钮,这使得中控面板的按钮逐年增多,但另外一方面,中控台面积却不能扩大,只能将各个部件按钮尽可能地缩小。缩小的按钮会给日常使用带来许多安全隐患,最常见的是,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低头去找按钮。

应对:不要买什么配置都有的车。停车时,才去操控GPS、行车电脑等较为复杂的配置。

四、没带一键式功能的电动车窗

严格上说,没带一键式功能的电动车窗不算设计BUG,早先车子都是手动车窗。不过,一键式功能确实有用,进出收费站时,即便是老司机,在短时间内,流畅完成停车、开窗、找卡、给钱、拿票、关窗、起步等一系列动作,也不容易做到。有一键式功能,在开关车窗上会快捷许多。

应对:尽可能选带此功能的车型,不要求四个车窗都有,但至少驾驶座车窗要有。

五、中置仪表台

将仪表盘中置的车型并不少,该布置除提升驾驶座视野之外,还能降低研发成本,BUG是驾驶者看车速需转头。虽然没有明显证据证明,这一BUG降低了安全系数,但近些年来采用该布置的车型越来越少,从中便可看出设计师的担心。

应对:选择仪表台不是中置的车辆。

六、事后加长

中国消费者最看重后排空间,车企为满足这一需求,纷纷拉长轴距,加长车身,但多数为事后加长,即来到中国以后,再拉长轴距,并非研发之初加长。它的BUG是,车身比例失调,且影响到车身刚性。

应对:买不加长或研发之初便加长的车。

七、细小的后视镜

设计师为提高车辆的风阻系数,大幅缩小后视镜的面积,这使得驾驶者使用过程中,可视范围大幅降低,直接导致:需连续变线时,看不到隔壁两条车道的所有车辆;停车时,难以看清停车位置。

应对:一,将后视镜调节至最合适的位置;二,必要时,转身或探出头去看。

八、消失的防撞梁和侧防护板

防撞梁和侧防护板都是被包裹在车皮之下,通常看不到。也正是因为买家看不到,不少车企便偷工减料,降低它们的刚性,甚至取消。这类车的BUG在于,即便小刮小撞,车辆也会很受伤。

应对:购车时要先问清楚,如允许,到维修大厅里看看被拆开的维修车辆有无这些配置。

九、有毒的气体

这个BUG被无数次提及,但又无数次被人遗忘。使用低碳环保无毒的材料是理所当然,但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许多车企又不得不放弃。要求车内没有任何气味,所有材料均经过环保认证并不现实;但不能一点要求也没有,再不济,也要过鼻子这关。

应对:购车时,多用鼻子去闻;如果已买了车,则尽可能多开窗。

十、紧凑的发动机舱

不少小车为扩大乘坐空间,将发动机舱和行李厢尽可能地缩小。行李厢小不是问题,发动机舱小就存在安全隐患。发生正面碰撞时,发动机舱受挤压,里面放置密密麻麻的部件会直接冲击前排乘客的膝盖和躯干。行李厢空间可以省,但发动机舱和驾驶舱间的缓冲区不能省。

应对:看该车碰撞成绩是否过关,尤其是膝盖保护的得分项。

接下来我们将要和大家分享购车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关注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