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洪水爆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通用四篇)

浏览

4416

文章

4

篇1:食物中毒有什么紧急自救措施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食物中毒发生后,要尽快采取措施:排除毒物,阻滞未排出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尽快排泄,根据病情作必要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对部分中毒者还需要特殊治疗。以上措施中,对轻型患者来说,有些排除毒物的方法是可以自行完成的,以避免病情的加重。对于中毒严重者,需及时送往医院采取特殊治疗措施。

排除毒物的方法有催吐、洗胃及导泻等。

1.催吐

中毒后不久,毒物尚未完全吸收,此时催吐效果较好,而且方法简单。催吐的条件是患者意识必需清醒。若中毒后已经发生剧烈呕吐,可不必催吐。催吐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是用筷子或汤匙柄刺激后咽壁(咽喉部)达到呕吐。另外,口服催吐剂效果也很好,任选下列一种催吐剂均可达到目的:

①一杯温盐水或温开水加10~20滴碘酒混匀。

②一汤匙0.5~1%的硫酸铜溶液。

③30毫升的吐根糖浆。

食物中毒

2.洗胃

洗胃的方法有多种,对神智清醒的患者,可令其反复喝进洗胃液,然后吐出。高锰酸钾溶液对胃形成刺激,可达到自动吐出的效果。常用洗胃液有:

①温开水或2~4%温盐水或温肥皂水,适于毒物不明的中毒。

②0.02~0.05%高锰酸钾溶液,除1605(对硫磷)中毒外,适用于一切中毒。

③浓茶或碘酊或0.2~0.5%活性炭溶液或0.5~4%鞣酸溶液或1~3%过氧化氢溶液等,适用于生物碱中毒。

④1~3%小苏达溶液,适用于有机磷中毒(敌百虫中毒除外)。

⑤1.5%硫酸钠溶液,适用于钡盐中毒。

3.清肠

中毒时间较长或腹泻次数不多的患者可能有毒物滞留肠道内,应及时就医排除肠道内容物及毒物。

食物中毒疾病预防

(1)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5]

(2)买回来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并多换几次水,要洗得干净,以防农药对身体危害。

(3)教育孩子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商标不符合规范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4)生熟食品要分开,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开,做到专用,餐具要及时洗擦干净,有消毒条件的要经常消毒。

(5)不吃有毒食品,如河豚鱼。

(6)家中不宜放农药等毒品。至少要使有毒物品远离厨房和食品柜。

(7)服药要遵医嘱,要按说明书服用。服药前要仔细辨认,还要注意有关药物的禁忌事项。

(8)餐具要卫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袋内。 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外出不便洗手时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在洪爆发的时候自救措施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我国的许多地区都会出现强降雨,因而引发的洪水灾害造成了许多的人身财产方面的损失,因此掌握好相应的洪水自救的知识,能让你有更多获救的机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如果这个时候,还能用电话联系外界的话,可以向外界发出求救的信息,不管是何种方式,报警电话也好,发微信也好,只要能发出去的一切,都可以使用,这样,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所处的位置,这样会给救援的人员提供较好的救援位置,以及节省救援的时间。

2、记得,如果要离开家转移向高地或者是安全地带的时候,建议你可以带颜色鲜艳的衣服或者是带一把手电筒,以避免晚上的时候,救援人员会看不到,而手电筒发电有光,会引,颜色较鲜艳的衣服则也是同样的目的。能让人一眼就找到你们,实施救援。

3、刚开始的时候,水灾不是太厉害的时候,例如下大雨的时候,要闭好门窗,最好的是在低处的地方筑起防护地带,以免雨水进入居住的低洼地带,所以,沙袋或者是挡雨板就很重要。而且在水灾未来前,一定要把下水道或者是排水的通道清理干净,打通,这样,才有利于水的排放。

4、当发现水灾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记得,要抛开低处的房子,不要贪图家里的东西,先自救逃命为主。这个时候,要从低洼处向高处转移,在转移的过程,记得,要向坚固的高处转移,要避开松软的地方,避免徒步趟水,最好是选择可以飘浮的工具,尤其是有小孩子或者是老人的情况下,更要选择这样的方式,绝对不能直接深入水中行走,否则可能会出现意外。

5、当发现水灾越来越大,或者是积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来不及自我转移或者是被转移的情况下,记得,一定要避开以下的地方,危害的房屋附近,高墙下,水下道口处,马路两侧,电线杆旁,以及大树旁边,有泄露或者是有爆炸危险品附近,都不允许在水灾来临的时候,站在附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预防洪水灾害的安全措施有哪些_洪水灾害自救方法

全文共 1864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那么当发生洪水灾害时,应该怎么做好预防措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防洪水灾害的安全措施有哪些_洪水灾害自救方法,欢迎阅读。

洪水来临时的防范措施

1、处于洪水多发区的人们在雨季要多收听洪水预报,并了解水面可能上涨到的高度和可能影响的区域。

2、如果收听到洪水预警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可用沙袋在门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3、当得知洪水来临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转移至安全区域。

4、如洪水到来时,不能及时转移的人员应就近迅速向楼房、山坡、避洪台等高地躲避,或者立即爬上大树、高墙、屋顶等高的地方暂避。

5、如已被洪水包围,千万不要慌张,应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如不小心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一定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箱子、木板、衣柜等任何入水可浮的物品。并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大声呼救、晃动树枝或衣物等。切勿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

7、洪水过后,有关部门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疟疾、霍乱等疫病的流行。

洪水暴发时自救方法

洪水灾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在洪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

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蒸煮可供几天食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农村的避难场所大体有两类:一是大堤上,但那里卫生条件差,缺少上下水设施,人们只是将洪水沉淀一下、洒些漂白粉直接饮用;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这里,生活垃圾堆积,时间一长,极易染上疾病。二是村对村、户对户,邻近村与受灾村结成长期的"对手村"关系。在洪水多发的乡村,政府通过发放卡片方式形成"对手户"。专家自豪地说,这是外国所不具备的,我国人民长期与洪水斗争保留下来的良好传统。

预防洪水的安全措施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预防溺水的紧急自救措施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夏季都有关于溺水身亡的新闻报道,溺水事件之所以屡禁不止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经常去不安全的水域游泳或者意外失足落水等,都是事件的主要原因。预防溺水的紧急自救措施有哪些?本期生活安全知识讲座将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不会游泳者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温馨提醒:

游泳本来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但如果没有全面掌握游泳技巧或者野泳,就很容易发生溺水危险。尤其是对于一些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千万不要单独外出游泳,一旦发生溺水事件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