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洪水车被淹了怎么办(合集20篇)

暴雨洪水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在我国它是最主要的洪水。那么,你知道该怎么预防暴雨与洪水吗?以下就是问学吧小编整理的洪水车被淹了怎么办,以供参考。

浏览

4363

文章

298

篇1:洪水灾害后应该如何加强粪便卫生管理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等自然灾害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必须持久开展救灾防病的健康教育,动员群众参与搞好环境卫生。在灾区的聚集点,要把灾区群众组织起来,划片分组,落实卫生责任制,实行以工代赈,搞好卫生,那么洪水灾害后应该如何加强粪便卫生管理呢?

在灾民聚集点,选择合适地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应急临时厕所,要求做到粪池不渗漏(或用陶缸、塑料桶等作为粪池)。厕墙和顶可用草席、塑料膜、编织袋布或其他材料。有条件时可使用商品化的救灾临时厕所,该厕所为折叠式钢架结构,粪便用塑料袋收集,造价低,易运输,适用于灾区现场。 尽量利用现有的储粪设施来储存粪便,如无储粪设施,可将粪便与泥土混合后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冲刷。 在应急情况下,于适宜地稍高地点,可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作为土池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厘米,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储存,加盖密封,发酵处理。 在特殊困难情况下,为保护饮用水源,可采用较大容积的塑料桶、木桶等容器收集粪便,装满后加盖,送至指定地点暂存,待水灾过后运出处理。有条件时用机动粪车及时运走。

船上居民的粪便,应使用容器收集后送上岸集中处理,禁止倒入水中,以防止血吸虫等病传播。

集中治疗的传染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然后做特殊消毒处理。散居病人的粪便采用以下方法处理: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拌后,集中掩埋。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再集中掩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防治洪水的措施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那么,你知道洪水灾害发生我们该怎么做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防治洪水的措施,以供参考。

如何在洪水中逃生

◆洪水到来之前,要关掉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以防因电线浸水而漏电失火、伤人。时间允许的话,赶紧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在阁楼。如时间紧急,可把贵重物品放在较高处,如桌子、柜子或架子上,以免被水浸湿。

◆在洪水到来之前,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首先要堵塞门的缝隙,旧地毯、旧毛毯都是理想的塞缝隙的材料,还要在门槛外堆放沙袋,以阻止洪水涌入。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以自制,以长30公分,周长15公分最好,也可以用塑料袋塞满沙子、泥或碎石,放入沙袋。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那么底层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

◆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食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如饮水、炊具、衣物等,还要携带火柴或打火机,必要时用来生火。

◆如果洪水迅速猛涨,你可能不得不躲到屋顶或爬到树上。此时你要收集一切可用来发求救信号的物品,如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沾油破布(用以焚烧)等。及时发求救信号,以争取被营救。用一些绳子或被单,使身体与烟囱相连,以免从屋顶滑下。

◆不到迫不得已不可乘木筏逃生。乘木筏是有危险的,尤其是对于水性不好的人,一遇上汹涌洪水,很容易翻船。此外,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验其浮力,并带上食物及船桨以及发信号的工具。

◆当你在开阔地带驾车遇到洪水时,你应把车迎着洪水开过去,并闭紧车窗。如你处在峡谷或山地,要迅速驶向高地。

◆当发洪水或在山地,想涉水越过溪流是很危险的。假如非过河不可,尽可能找桥,从桥上通过。假如无桥,非涉水不可,不要选择最狭窄地方通过。要找宽广的地方,溪面宽的地方通常都是最浅的地方。在瀑布或岩石上不可紧张,在未涉水前,先选好一个好的着脚点,用根竹竿或木棍先试探一下前面的路,在起步前先扶稳竹竿,并要逆水流方向前进。

洪水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1、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应在洪水上游或内涝地区污染较少的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有条件的地区宜在取水点设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

2、退水后水源的选择; 无自来水的地区,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井的周围30m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现有的自来水供水管线。3、对饮用水进行净化消毒;煮沸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有条件时可采用过滤方法。但在洪涝灾害期间,最主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是采用消毒剂消毒。 4、加强供水设施消毒; 被洪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消毒,检查细菌学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经水淹的井必须进行清淤、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投加漂白粉浸泡12~24h后,抽出井水,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一吨水加漂白粉4克,如污染较重加漂白粉8克/吨)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二、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1、水灾地区需要重点预防以下食物中毒

(1)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常由食用了霉变的大米引起。

(2)细菌性食物中毒:常由动物性食品、已死亡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如肉、蛋类食品)和存放时间长的熟食(如米饭、蔬菜)引起。

(3)化学性食物中毒:一般由误食有毒物质引起。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地的条件所限,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易被误食。

(4)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会引起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发芽土豆、毒磨菇会引起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

洪涝灾害的危害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发大洪水的水到底都流哪了呢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最终流向哪里

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甚至飓风都属于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给我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面对如此多的自然灾害,很多科学家在不断寻找方法来有效防治。比如出现地震时可以告知地震预警,大概提前30秒钟的样子,另外洪水火山爆发等等也会有明显的预知,不过出现发大洪水的情况,虽然人们在生活中已经积极的避免,但是大部分的洪水慢慢的流过堤坝,最终流向大海。

我国存在众多大江大河,像长江、黄河分别流入东海、渤海,由于流入中的水慢慢的经过循环,再次变成了降雨,再流到河流的上流支流,如此重复反复循环。一般特别大的洪水,在短时间内进入海洋的话,可能会导致海平面大幅度的上涨,甚至会出现倒灌的现象,一旦出现倒灌的现象,可能会给沿海城市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人们会在海边修建堤坝,并且在泄洪时也需要有计划的泄洪。

发大洪水的时候不仅仅洪水会流向大海,其实也会流入到沿海地区的洼地湖泊,这些地方其实是纯天然的蓄水池。一旦出现发大水的时候,这些地方会聚集大量的洪水,因此这些地方也需要做好防洪措施,一旦洪水量大量淤积之后,可能会出现悬河。

其实在我国众多地区也有蓄洪的地方,一般在发洪水之前会提前做好防汛措施,比如城市的地下排水修建、排水渠道引流等等,所以说发大洪水曾经是特别恐怖的,但现如今发大洪水可能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在大幅度的降低,毕竟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人类也想通过自己的方法合理的战胜自然灾害。另外出现发大洪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泄洪,如果不泄洪的话,可能会引发众多问题,甚至导致全国的用水量出现瘫痪。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洪水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洪水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美国、日本、印度和欧洲的洪水灾害也较严重。那么问题来了,造成洪水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且看以下分解。

据小编了解,造成洪水灾害严重的自燃原因是水系特征,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文特征夏季多暴雨,河水陡涨。气候特征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若现象等。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洪水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人死牲亡,到处是白茫茫的水波,活着的人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这时有位治水的英雄叫大禹,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象征了中国人民战胜水害的顽强斗争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比之长江,在水害的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在历史上曾决口泛滥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每3年有一次决口,每100年有一次大改道。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黄河决口,淹死100多万人。公元1642年(明崇祯15年),黄河泛滥,开封城内37万人,被淹死34万人。1933年黄河决口62处。1938年,蒋介石在河南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使1250万人受害。

也有很多人特别想了解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的问题,为此小编也做了相应的信息整理,具体详情请参照下期的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什么是超保洪水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超保洪水?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关于这个问题做了详细调查,总结如下,请各位认真阅读。

什么是超保洪水?小编分析如下:

超保水位就是洪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时,说明工程已处于安全防御的上限情况,堤防就可能出现严重险情。就意味着堤防不能保证安全运行了,防汛形势就严峻了,险情及灾情随时可能发生。

汛期还经常听到警戒水位一说,这也是堤防的一个重要特征水位。警戒水位是指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是我国防汛部门规定的各江河堤防需要处于防守戒备状态的水位。到达这一水位时,堤防防汛进入重要时期,这时,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发展变化,在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逻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由有关领导组织带领部分防汛队伍上堤参加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并要做好可能出现更高水位的准备工作。警戒水位是防汛部门根据防洪工程情况、长期防汛抢险的规律、保护区重要性及河道洪水特性等有关因素,经分析研究并上报防汛主管部门核定。

另外堤防特征水位还有一个叫设防水位,即为考虑堤基和滩区设施的安全,当水位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时确定为设防水位。到此水位管理单位要做好防汛准备,开始在堤上布设巡堤查险人员,从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岗位。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对我们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果将有洪水来了应该怎么办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是发生在自然界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那么,你知道如果将有洪水来了应该怎么办吗?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洪水的预防措施吧!

洪水灾害的危害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美国、日本、印度和欧洲的洪水灾害也较严重。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水灾频发且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35%的耕地、40%的人口和70%的工农业生产经常受到江河洪水的威胁,并且因洪水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居各种灾害之首。

根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当中,全国各地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发生1次。1954年是1949年以来长江全流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达2?4亿亩,约3?3万人死亡。

如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受灾面积3?34亿亩,受灾1?8亿人(次),死亡4150人。

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洪水灾害易发生在下半年,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4—9月。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洪水灾害与降水时空分布及地形有关。世界上洪水灾害较重的地区多在大河两岸及沿海地区。对于我国来说,洪涝一般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地区多,高原和山地少。洪水灾害同气候变化一样,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由各种长短周期组成,使洪水灾害循环往复发生。

洪水的预防措施

①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如果住在这些地方,当有连续暴雨或大暴雨时,必须格外小心,应注意收听气象台的洪水警报,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变化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选择最佳路线和目的地撤离。

②接到洪水预报时,应备足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妥善安置家庭贵重物品,也可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好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③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④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收集手电、口哨、镜子、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可作为信号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准备。

洪水的自救措施

① 先到屋顶、大树或附近的小山丘暂避,并用绳子或 被单等物品将身体与烟囱、树木等安全固定物相连,以免 从高处滑下被洪水卷走。等到达相对安全之地,应立刻发出求救信号,争取及时被营救。

② 不要爬到泥坯墙的屋顶上,因为这些房屋在水浸后很容易倒塌。

③ 在急速的洪流中行走时,步子要稳,最好拿根棍 子,不断探查路面,防止陷坑等。当水深达到腰部以上 时,不要勉强涉水。

④ 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 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⑤ 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门板等,都 可以将其制作成木筏,如果_时找不到绳子,也可用床单 撕开来代替。使用木筏时,先要试验其浮力,准备划桨、 手电筒和颜色鲜艳的衣物等救援用具。在此之前,要多吃 些食物,增加热置和体力,以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⑥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下水,以防碰到暗流或漩涡。

⑦ 在车中遇到洪水,应闭紧车窗,不要让洪水冲到车子的侧面,以免被掀翻卷走。

⑧ 如果已被洪水卷入其中定要尽可能地抓住固定 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逃生的机会。但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远避,防止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洪水将至 应如何逃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

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

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闽江上游洪水漫漫 福州重现“水漫金山”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记者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受近日持续降雨的影响,西江、闽江等河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水

西江支流柳江柳州站20日零时出现83.23米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43米;柳江支流洛清江对亭站20日3时洪峰水位86.03米,超警戒水位5.03米,为1954年建站以来最高水位;桂江平乐站20日2时出现101.61米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6.61米;西江干流梧州站20日14时水位已涨至19.61米,超警戒水位2.31米,目前仍在上涨。

据预报,未来三天,梧州站水位将涨至25米左右,超警戒水位7.7米。

闽江主要支流建溪、富屯溪均发生较大洪水,其中富屯溪洋口站20日2时洪峰水位113.91米,超保证水位3.91米,为1944年建站以来第四位大洪水。闽江干流发生近20年一遇的大洪水,竹岐水文站20日14时水位已涨至10.67米,超警戒水位0.87米,目前仍在上涨。

目前,西江流域柳州、梧州等重点城市堤防尚未发生大的险情,广西、福建均无重大险情、灾情报告。

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广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县加强堤巡查险,切实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高度重视沿江城镇和低洼地带的防洪排涝,及时转移低洼地带的群众。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当前防汛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指挥、精心调度。全省共紧急转移群众2.4万人。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当前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派出5个工作组分赴抚州、上饶、九江、鹰潭、景德镇等地,协助低峰做好防汛工作。

国家防办已于6月20日向有关省区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通知”,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广西,协助当地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被洪水淹过的菜可以吃吗?被洪水淹过的菜吃了对身体有害吗?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暴雨洪涝席卷了整个城市,农作物也受到了影响,这些被洪涝淹过的蔬菜扔掉十分可惜。被洪水淹过的菜可以吃吗?被洪水淹过的菜吃了对身体有害吗?

被洪水淹过的菜可以吃吗

强降雨期间,部分地方农田蔬菜被洪水浸泡,因为洪水带来的病毒细菌较多,在此也提醒群众,最好不要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蔬菜,若要食用也要充分浸泡并煮熟透;受淹而死的鸡鸭,最好也不要食用,应深埋无害化处理。市农业站的专家说,一些需要削皮吃的瓜果,如果本身没有变质且在洪水中浸泡时间不长,比如只有一两个小时,清洗干净削皮吃,一般来说没问题;叶菜类的话,如果被洪水泡过,是很容易腐烂的,尽量别吃。

专家也表示,被洪水浸泡、污染的食品,吃了引起腹泻等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概率会增大。而被洪水淹死的畜禽、水产品,被水淹过的已腐烂的蔬菜、水果和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粮食,是绝对不能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洪水到来时如何自救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到来时如何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洪水来临 我们可以做什么?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通常是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近日江西省浙赣铁路沿线附近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洪水来临,我们可以做什么?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洪水应急措施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洪水灾害每年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不断增强。那么,你知道洪水来临有哪些应急措施吗?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洪水应急措施吧!

洪水怎样产生的

形成洪水除了地形、降雨量大之外还要降雨强度也要大才有可能形成洪水.

(注意:降雨量不同于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是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

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很大时,大量雨水迅速汇入河中,使河中水量猛增、水位急剧上涨,即形成洪水.

遇洪水如何逃生

遇到洪水怎么办,专家称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①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②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③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④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⑤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⑥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洪水来临有哪些应急措施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5、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过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地处河堤缺口、危房等风险地带的人群应尽快撤离现场,迅速转移到高坡地带或高层建筑物的楼顶上。对于家中的财产,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能只顾家产而忘记生命安全。为了保存财产,在离开住处时,最好把房门关好,这样待洪水退后,家产尚能物归原主,不会随水漂流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洪水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这一自然灾害会导致众多的危害,首先,由于洪水爆发,最直接的是导致重任人员的伤亡;此外,还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对于很多经历过洪水的普通百姓来说,也会使其产生一定程度的精神压力,致使身体免疫力降低,还会增加致病因素,所以,下面来介绍一些洪水的预防措施

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密切关注汛期的的洪水预警,服从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处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棚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现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5、准备手电筒、蜡烛、打火机、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便遇险后发出求救信号。

6、发生洪水时,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时间。与暴雨之后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动是比较缓慢的。面对可能的汛情,首先应在门槛外(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还应在底层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最好的材料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料编织袋或米袋、面袋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毛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这些预防洪水的措施都非常的实际,可用性很高,对于我们来说,平时也应该多注意有关于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至于过分的慌乱,也有利于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洪水前应对措施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之前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4、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5、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6、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突然洪水我们该如何自救互救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江西省浙赣铁路沿线附近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连日的强降雨天气造成江西多人因洪涝灾害死亡。

洪水来临,我们可以做什么?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洪水灾害的防治措施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灾害具有破坏性强、发生频率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那么,你知道洪水灾害怎么进行防治吗?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洪水灾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洪水到来时如何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学生遇洪水的自我防护

●听从家长或学校的组织与安排,进行必要的防洪准备,或是撤退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如防洪大坝上或是当地地势较高的地区。

●来不及撤退者,尽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冲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门槛的缝隙,减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顶避水。房屋不够坚固的,要自制木(竹)筏逃生,或是攀上大树避难。离开房屋前,尽量带上一些食品和衣物。

●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如果离岸较远,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或船舶,就不要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

爱心提示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你一定要听从大人的安排,千万不可随意下水游动。无论你遇到何种情形,都不要慌,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

如何进行洪涝灾害防治

1.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调峰的作用,削减洪峰。

2.在河流中下游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在城市低洼处完善排涝设施3.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警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城市孩子需要学会应对洪水知识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交通事故、绑架、食品安全、洪水、火灾、地震……这些天灾人祸造成的伤亡事故屡屡见诸报端。一些人问:城市孩子需要学会应对洪水知识吗?下面和了解下吧。

城市孩子需要学会应对洪水知识。城市孩子遇到洪水机率相对少,但是掌握些防洪知识还是有好处的。

接下来看下儿童需要获取哪些灾害安全知识?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为了孩子安全,我们应撑握些儿童安全教育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3洪水过后如何进行防疫

全文共 2504 字

+ 加入清单

2023洪水过后如何进行防疫适合人们进行采纳。而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洪水过后如何进行防疫,欢迎查阅。

洪灾过后出大太阳是最危险的?

洪灾后刚出太阳是最危险的,气温升高,动物尸体腐烂发臭极易引起瘟疫。

洪涝内涝后哪些疾病需要留心注意:

细菌性痢疾:

表现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可通过生活接触消化道传播使人感染;也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

伤寒和副伤寒:

表现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水源污染是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常呈暴发流行。

甲肝:

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主要为 儿童 和青少年。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为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

2023洪水过后如何进行防疫

1、饮水消毒

洪水将大量的人畜粪便、垃圾、动物尸体等冲入水中,造成水中生物性污染急剧增加,各类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洪水后河塘、水井等仍留上述污染水,污物沉积水底,外观虽澄清,但水质仍很差,因此灾区的水须经特别消毒检测后才能作为饮用水。

2、饮食注意

洪水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变质,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注意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

3、动物尸体处理

对洪灾造成的动物尸体,要及时进行消毒、深埋在1.5-2米以下。掩埋点须选在地势高、远离水源处。尸体选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喷雾,1-2小时后掩埋,掩埋时再用漂白粉干粉20-40克/平方米的量洒盖于尸体上,然后覆土掩埋。运输车辆、使用的工具,用1-2%的漂白粉澄清液喷雾,1小时后方可作他用。

预防洪涝灾害之后的疾病

1.病人及带菌者需隔离治疗与预防性服药。对厕所和病人的呕吐物、地面、衣物等进行严格消毒,厕所、地面等可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2.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3.加强餐具的消毒,把洗净的食具放在沸水中,煮沸5分钟。

也可按1千克冷水加1片或1匙漂白粉精的比例配制消毒水,食具在消毒水中浸泡3分钟即可使用。注意:配制消毒水不能用热水,否则会使漂白粉精中的氯气挥发失效。

4.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5.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食物生熟分开;碗筷要清洁干净,使用消毒柜消毒后使用。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

6.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相关药物使用 方法 。

7.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8.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擦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9.关注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环境,减少死亡。

10注意手部清洁、脚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用久洁灵牌长效抗菌消毒湿巾擦拭手部、脚部等皮肤,久洁灵牌长效消毒湿巾主要成份为可固化复合季氨盐,可在手部等使用部位形成纳米保护膜,持续24小时消毒抗菌,能真正做到抵抗和消灭病菌的威胁。

11.对被洪水淹过的房屋、家具、汽车等,都要开展消毒杀菌工作:

家具、汽车若被洪水浸泡,很容易残留病菌与病毒,建议使用久洁灵长效抗菌消毒液进行消毒,将物表清洁干净,直接喷涂长效抗菌消毒液于物体表面,此后常规的清水清洁,仍可持续消毒抗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长达44天长效消毒抗菌,物理作用消毒,安全无刺激,很适合此时使用。

暴雨洪灾怎么开展自救才最正确?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看见洪水来了 该采取哪些措施?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全球性的洪水有可能来临?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不是主题派对。全球洪水过去发生过,将来还会再次发生。十万多年前,南极洲的一块冰原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30英尺(9.144米)。大面积的旱地被洪水淹没,科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的全球变暖可能会使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大面积的冰崩将导致海平面快速上升,并导致全球洪水泛滥。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安德斯·卡尔森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与我们今天面临的情况相比,125,000年前的气候条件可能导致冰盖消失,然后我们就要预见到类似的情况。

波士顿学院的古气候学家杰里米·沙昆告诉《科学》杂志,如果新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测,南极洲的冰盖可能不需要像上次崩溃时那样大的能量。这也意味着过去在南极洲观察到的冰盖质量损失可能是一系列崩塌的开始,而不是我们先前乐观预测的短期质量波动。

一旦古老的冰盖开始融化,这意味着一切都将失去控制。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可能达到2.4384米/世纪,这在气候学上已经很快了。几百年后海平面将上升近1000万米,这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并不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为了研究古代气候变化,卡尔森的研究小组收集了一些南极洲海岸海洋沉积物的核心样本。通过对沉积在这些长圆柱体中的淤泥和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科学家可以了解地球在过去几万年中的气候变化。

正是这些样本告诉研究人员,125,000年前的冰原崩塌被认为不是由自然变化引起的。他们推测,地球轨道和旋转轴的微小变化导致北半球气候更加温和,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在12月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了这项研究及其结果。

研究小组预测的一些坍塌过程正在进行中。例如,6月份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变暖在过去25年里导致超过3万亿吨的冰从南极洲融化,在过去10年里,南极洲冰川质量的损失增加了两倍。这个数字是3万亿立方米,相当于31072米长的水立方。足以填满超过10亿个游泳池,淹没德克萨斯州13英尺(3.9624米)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洪水伤害如何急救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塌方伤急救

△迅速救出伤员;

△救出现场时,搬动要细心,严禁拖拉伤员而加重伤情;

△清除口腔、鼻腔泥沙、痰液等杂物,对呼吸困难者或呼吸停止者,作人工呼吸;大出血伤员须止血;骨折者就地固定后运送。颈椎骨折者搬运时需一人扶住伤员头部并稍加牵引,同时头部两侧放砂袋固定;

△伤员清醒后喂少量盐开水;

△送医院急救。

◆溺水急救:速将溺水者从水中托出水面,上岸后以最快速度清除口鼻污物,人工呼吸。

◆雷击伤急救:当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时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恢复其自动呼吸能力。有心跳停止或呼吸、心跳均停止时宜作心肺复苏术(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加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心肺功能恢复方可停止。

◆触电急救。

◆毒蛇咬伤急救。

◆毒虫咬螯伤急救。

◆外伤急救。

◆防止疾病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